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物流公司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战略研究摘 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现代物流理论以来,企业、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现代物流在节约企业成本、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利润源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中所蕴藏的巨大潜力。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产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越来越大,更多的工商企业希望将企业内部的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大部分工商企业希望与能够与可以提供从原料采购到企业内部生产、配送甚至到消费者的供应链设计及全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以此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然而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大多数是由传统的仓储企业、货代公司、运输企业发展起来的,甚至有的只是名义上的物流公司而实际上只从事简单的运输、货代等单一的业务,远远不能达到工商企业的需求。因此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借鉴国外优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经验,引进专业物流人才,提高其服务质量,使国内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从服务数量上的增长转变为服务质量的提升。S物流公司是外高桥保税区内专业物流公司之一,成立八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然而经济的发展要求S物流公司必须扩大其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因此S物流公司必须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制定出新的满足市场需求的新的发展战略。本文在分析第三方物流产业环境及S物流公司内部优劣势及外部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S物流公司在现阶段应采取发展型战略,并根据S物流公司现有资源提出了S物流公司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ABSTRACTSince the early 80s of 20th century, modern logistics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o China. From then on, companies governments and academia at all levels are gradually aware of it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areas of cutting the cost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reating new profit resource and improving companies competitive power. After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as drive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Meanwhil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growing demand for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want to outsource their logistics department to a professional third 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provider. A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 much of those companies hope to be able to cooperate with a third party logistics company which can provide the supply chain design and logistics services from raw materials procurement to internal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even to consumers . However, much of the third-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were come from traditional warehousing companies, freight forwarding companies or transportation only companies. And some logistics company is just in name but not in fact, they are only traditional transportation, freight forwarding or other single logistics business unit companies. They can not provide Total Logistics Supply Chain Solutions consulting services and design services and fell far short of the need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Therefore, our third-party logistics companies must learn from outstanding foreign third-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logistics personnel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service to domestic third-party logistics industry to increase the number from the service into the quality of service improved. S Logistics Company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logistics companies in Waigaoqiao Free Trade Zone. Since 2000 when it was set up, S Logistics Company has maintained relatively fast growth rate. Now S Logistics Company has to expand its business scope,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tap their core competitive forc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So S Logistics Companies need to develop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 in third-party logistics industry, and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side and outside of S logistics companies. Based on the analyze this paper improved S Logistics Company based strategy, and according to this strategy and existing resources in S Logistics Company, this paper provide some action about S Logistics Companys strategy. Liang Yu(Business Management) Directed by Professor Xizhao Zhou Keywords: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Modern Logistic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ogistics Servic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思路21.3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3第二章S物流公司发展现状概述52.1 S物流公司简介52.2公司现状52.2.1公司组织结构图52.2.2公司主要业务62.2.3核心客户群72.2.4公司发展历程72.3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82.3.1物流综合服务水平低82.3.2运营管理问题92.3.3问题总结10第三章现代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及产业研究现状113.1第三方物流概念和内涵113.1.1第三方物流的产生113.1.2第三方物流内涵123.1.3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研究133.2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143.2.1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143.2.2美国第三方物流153.2.3欧洲第三方物流163.2.4借鉴欧美经验173.3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概况18第四章S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224.1 S物流公司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五力模型分析224.1.1 行业内竞争者224.1.2新进入者竞争224.1.3客户讨价还价能234.1.4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244.1.5替代品的威胁244.1.6五力模型分析总结244.2S物流公司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SWOT分析254.2.1优势254.2.2劣势284.2.3机会294.2.4威胁324.3SWOT综合分析334.3.1SO战略334.3.2WO战略334.3.3ST战略344.3.4WT战略344.3.5S物流公司战略制定34第五章S物流公司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战略实施355.1物流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355.1.1战略愿景355.1.2战略目标355.1.3具体经营目标355.2物流战略355.2.1物流企业联盟战略355.2.2增值服务战略375.2.3差异化战略385.3运营战略405.3.1人才战略405.3.2服务经营网络战略415.3总结42第六章结论436.1本文主要研究结论436.2本文的创新点和现实意义436.3不足446.4展望44致 谢46参考文献4748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已成为各个企业的重点关注环节,近十年,不管是企业自营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都在飞速发展,共同推动着中国物流产业的进步,作为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主导力量,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从宏观上说,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中观上来说,现代物流业是中国流通业的基础,流通业的改革与发展是以现代物流业为中心的;从微观上来讲,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第三方物流是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的,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是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之间有着规律性的平行关系,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虽然发展物流产业社会经济效益非常突出,而第三方物流水平是一个国家物流产业水平的体现,但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比重仅为18%(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当第三方物流服务占到社会化物流服务的50%时,真正的物流产业才能形成)。而在国内工业企业中,82%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己和供应方承担,商业企业比例更高,两者相加达到94.1%,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在中国还处于发展初期,第三方物流有足够大市场等待去挖掘。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中国生产企业也在不断的寻求更好的发展模式,不断挖掘物流这一第三利润源。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有57%的生产企业和8%的商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的满意度逐渐提高。此外,中国仓储协会对全国45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调查,结果表明45%的企业将在未来选择新的物流商,其中75%的企业将选择新的物流企业,而不是原来的仓储运输企业,并且60%的企业将把所有的综合物流业务外包给新型的物流企业。种种迹象表明,第三方物流已在我国物流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中国的物流企业,大多数是由传统的仓储企业、货代公司、运输企业发展起来的,甚至有的只是名义上的物流公司而实际上只从事简单的运输、货代等单一的业务,远远没有达到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S 物流公司是一家以仓储为主的物流公司,并同时有货代、进出口等部门,没有自己的运输车队,主要收入为向进出口企业提供仓储服务所得,在成立初期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仓库资源而成为行业中的优秀企业。然而激烈的竞争使得S物流公司的优势逐渐成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现代第三方物流已经越来越被企业重视,企业在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外包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的策划与实施, S物流公司完善和高质量的基础服务使公司成为了外高桥保税区优秀物流公司之一,但对于客户来讲,公司提供的传统物流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在经济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S物流公司要发展壮大,必须扩大其业务范围,改变旧的盈利模式,才能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在激烈的红海竞争中发掘出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1.2 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背景及现状进行说明和分析,提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分析未来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前景,同时结合S物流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引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传统物流公司如何发展成现代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二部分对S物流公司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对S物流公司现状及其业务单元的分析,提出了制约S物流公司发展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首先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内涵以及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现状,然后从国内和国外不同发展水平分析,提出了发展第三方物流应吸取的经验以及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值得借鉴的方面。第四部分首先分析S物流公司所在物流行业内的五力模型,在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S物流公司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其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S物流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第五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S物流公司现状,提出了S物流公司发展现代第三方物流的具体战略措施。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关于第三方物流,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三方物流超市配送系统:王中立,陈晓,王月,孙依婷等在文献2中对超市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的选址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在地址选择时的低成本战略和追随超市战略。成本选择策略即这些大超市开到哪里,如果在该处建立的办事处或者区域配送中心的成本超过其所获得的收益,就不开,如果新开区域配送中心成本小于其所获收益,那么就新开区域配送中心;追随超市策略即像麦德龙、家乐福等超市开到哪里,其办事处或者地区配送中心就开到哪里。文献通过对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长期发展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超市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在选址中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实行追随超市战略。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是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核心问题,是对多输入多输出指标单元的评价,属于多属性决策评价问题。目前第三方物流的选择大多以定性为主,马雪芬(2003)在文献3中从发展潜力、物流技术、物流设备、服务质量四个方面运用AHP方法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进行了评价。刘芳(2004)在文献4从服务、联盟性、经验、企业势力、价格五个方面运用模糊决策和AHP方法解决第三方物流的选择问题。戚译,王颢越(2005)在文献5中在价格、赔付率、交货周期、服务水平四个方面运用AHP方法对第三方物流服务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献1是对定量问题的评价研究,为供应商的选择方法可分为线性加权方法、数学规划法、统计,概率方法等,但这些方法对加权因子的评价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刘镇儒,李雪梅(2010)在文献7中提出了运用DEA方法评价物流企业绩效,其优点在于它可以避免市场有效组合的选择问题,既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相对效率,又可以很方便地考虑许多因素,如成本、行业运作经验、市场声誉和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而且该方法在信息资料不全的情况下可利用纯定量分析,不涉及权重,因而更加客观,使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三方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范波峰(2008)在文献9中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策略:第一客户知识管理策略,即采集和挖掘客户数据并分析客户,通过客户数据挖掘,对缺乏关联和目的性的客户数据进行系统组织和整理,可以将存在于数据中的原有的规律性展示出来最终形成可用于决策的客户知识,以达到判断客户价值,区分重点客户并为不同客户提供适合客户的差异化服务。第二差异化服务策略,按照重要程度将客户分为A、B、C三类,对其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和定价模式。第三管理信息化策略,即通过网络、呼叫中心等方式来即使回馈客户的信息,为客户提供及时服务。 第三方中小型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模式:翟丽丽,赵聚洁(2010)在文献8指出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的主力军,并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模式发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方物流公司之间的四种资源整合模式:即弱弱联合模式、发展一体化物流模式、并购模式、以强带弱模式。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夏炯(2010)在文献10中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作业成本计算方法。鉴于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大多参照制造业细分成本项目或是沿用交通运输企业的核算方法,由于此方法在于没有从企业整体业务角度来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无法提供不同业务或者不同客户的成本,也无法准确计算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成本,已经无法满足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成本管理的要求。夏炯提出的第三方物流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具体为将物流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对于直接费用可直接分配给特定产品或服务的人工费、材料费、折旧费等,应设计物流成本计算单,以便归集、计算产品物流费用;对于间接费用采用作业成本法分配核算,并根据填制的物流系统中各作业成本分配表,详细地提供各种有关作业运行中的成本概念,以及各种间接费用的分配依据。企业应深入了解每一个物流作业的功能,直至将每一项成本追踪至每一个行为,在进行作业成本核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和划分。第二章 S物流公司发展现状概述2.1 S物流公司简介S物流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一家提供专业供应链管理,并形成全国性服务网络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注册资金1.3亿人民币。公司以进出口保税物流、工厂物流及采购中心物流为主要服务特色,依靠现代物流专业化的设施、大批职业化的优秀员工,辅以先进的管理手段,成立八年来已成为上海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之一。公司目前拥有EXE系统管理的现代化保税仓库、非保税仓库20,000平方米,员工超过800名,下设子公司、区内、区外及外省市分支机构七个。公司利用外高桥保税区独特的区域优势、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配套优势,发挥外高桥保税区和集装箱码头联动效应,通过集约网络化经营运作,发展成为集团型具有国际化服务水准和品牌影响力的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S物流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以进出口物流和制造业精益物流为核心,通过IT技术,提供包含VMI、JIT、IPO等物流业务在内的 “一站式” 第三方物流服务,满足客户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全程解决客户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问题,为制造商、分销商和采购商提供整体物流方案和实施从事高附加值服务,已具备初步的精确管理和执行能力。2.2 公司现状2.2.1 公司组织结构图 公司下设三大职能部门,包括人事行政部、营运部门、财务部门,分别设有人事行政总监、物流总监、财务总监,物流总监负责公司总体运营,包括仓储、报关、货代等。具体组织结构见图2.1:总 裁副总裁人事行政(总监)物流(总监)财务部(总监)仓储配送货代部进出口部客服部三菱项目部索尼项目部盟通汽车零部件信息部图2.1 S物流公司组织结构图2.2.2 公司主要业务 S物流公司主要业务有五类。第一类为报关报检,包括:(1)在保税区、上海口岸以及全国各个口岸城市的报关和报检;(2)商品归类咨询、代理海关预归。第二类为运输配送,包括:(1)通过系统进行货物跟踪,可以24小时接受指令,实现门到门服务;(2)集装箱和散货保税运输;(3)国内配送、航空铁路、公路的联合运输;第三类为仓库管理,包括:(1)使用RP和条形码进行仓库零件精确管理;(2)恒温、恒湿、洁净、防静电等特殊要求货物的储存管理;(3)仓库内视频监控和24小时安保系统;(4)对在库商品进行贴标签、重包装、商品组配、打印条形码等增值服务。第四类为进出口代理,包括:(1)代理制作单证代理;(2)代理客户办理进出口许可证件;(3)为客户进出口结算和出口退税;(4)为客户开立信用证。第五类为提供IT和咨询服务,包括:(1)公司内部 IT系统客户化定制和互联;(2)为客户提供海关、外汇、检验检疫、进出口许可、税务政策等的在线咨询;(3)客户物流、资金流方案设计;(4)客户企业内部操作流程设计。2.2.3 核心客户群八年来,S物流公司一直专注于服务三大客户板块,从未失去一伟核心客户,形成了专业的服务能力。其主要客户有以下公司:(1)汽车及零部件公司:德尔福、丰田、沃尔沃、博世、矢崎、李尔公司、吉利等;(2)医疗器械:奥林巴斯、德尔格、富士医疗、柯尼卡美能达等;(3)电子、IT产业:索尼、三菱、松下、日本先锋、富士施乐、苹果等;2.2.4 公司发展历程2000年公司成立,同年称为海关唯一指定,“第三方分拨物流”试点单位,并享受了允许“先发货,后报关”的权利;在2002年经保税区海关和机场海关批准,公司成为具有空运直通式的承运企业;2004年S物流公司被上海、北京海关授权独家试运行京沪保税货物直通转关;2005年在海关支持下,S物流公司成为第一家使用银行保函,以替代保证金的物流公司,同年开创了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先走货、后报关业务,成为了外高桥保税区第一家获得百万元版增值税发票开票权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并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物流园区内唯一实行“无纸报关事后不交单”的企业试点权,成为上海第一家物流类企业海关A类企业, 获得机电办享受绿色通道待遇及商检局机电产品预检试点待遇的公司;同年荣获环球供应链管理创新企业奖。在2006年,S物流公司获得“上海浦东国际展品监管服务中心”经营操作权,同时保税区海关同意S物流公司手册分拨。在2006至2008年S物流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财政信用等级A类企业、纳税信用等级A类企业及4A级物流企业。S物流公司成立八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成立第二年便开始盈利,此后利润持续增长。如下图2.2(单位:万元):图2.2 S物流公司发展业绩分析2.3 制约发展的主要问题2.3.1 物流综合服务水平低(一)物流人才的匮乏中国物流业还出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这是制约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瓶颈之一。物流概念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引入中国是在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以后,中国有一些专家在对它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大专院校设置了某些物流相关课程,但物流知识,尤其是现代物流知识仍未得到普及。大多数人对物流的了解只知道它主要的业务领域是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不知道它是对这些传统业务的新的整合。S物流公司现有员工超过800人,其中正式员工650人。除公司高层管理层大部分为硕士学历外,公司很少有硕士学历员工,大部分为专科或者专科以下学历。同时,做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其员工很少有物流专业出身,大部分为非专业人士,这为第三方物流理念的深入和新技术的推广增加了难度。S物流公司大部分员工为非物流专业,工作后只了解和关注自己本分的工作,对公司整体的业务没有明确系统的认识,更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S物流要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需要大批懂得业务知识,拥有业务技能的各个层次的、受过专业训练的从业人员。为达到这一目标,公司需要大力引进和普及国外先进物流理论和操作方法,并在国内相关大、中专院校选拔适合公司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物流人才。 (二)物流服务定位不明确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方向是物流企业深入到客户的生产制造流程,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供应链的整合方案,这是S物流公司发展的方向,更是国内物流产业发展的方向。而提供深层次的物流服务不仅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更需要长期的物流实践经验,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物流部工作经验。虽然S物流公司已经为部分核心客户提供了一定的个性化增值服务,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基础的服务层面,而没有深入到企业内部,不能对客户的生产制造流程有一个很深入的了解,便不能为顾客提供完整的、适合的物流服务方案。(三)物流基础服务不完整虽然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在不断的向供应链整合方向发展,但做为国内的物流公司,在目前的产业发展技术水平下,其基本的仓储、货代、运输业务是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吸引更多客户。而目前,S物流公司的运输基本靠外包给其他运输车队,或者依靠客户的运输网络,这在车辆的调配和使用上将会有一定的风险,物流公司如果能够在自营的基础上整合客户的运输资源,建立自己的运输网络,将是一个双赢的决策。2.3.2运营管理问题S物流公司现有组织结构的不合理直接阻碍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S物流公司的组织框架过于扩大运营部门的权责和义务,而人事财务部门只占有很小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司运营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容易滋生腐败。表现在(1)部门划分:虽然S物流公司的职能部门划分体现了专业分工的原则,但公司现有的组织结构过于分散,部门之间常常会出沟通不到位,责任不能落实等现象。同时公司内相互协作不够,而且有的部门之间的职能有交叉的现象,如业务部和客户服务部,而且公司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商务部门,客户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商务部是业务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之前的商务部是和项目部门合并在一起的,而且公司也很少重视商务部人才的质量,使得公司的商务部形同虚设。(2)人力资源分配方面:有些岗位例如报关单制作、审核岗位安排的人员太少,公司全部的业务只安排了两位员工,而制单对信息精确度要求很高,导致制审单的工作人员一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工作压力较大。而同时部分部门人员安排较多,在业务淡季,很多人有效工作时间只有半天,其余时间没有事情做,员工的空闲时间很多,长期下去会养成员工的惰性,同时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2.3.3 问题总结 本章主要对S物流公司概况及业务现状进行了说明,并提出了S物流公司目前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由于国内物流产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商企业对物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优秀的外资物流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S物流必须改变已往的发展思路,从更本上解决公司存在的问题,在原有分离的业务单元的基础上提供综合物流咨询、供应链整合等物流服务,并不断培养公司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发展下去。 第三章 现代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及产业研究现状3.1 第三方物流概念和内涵3.1.1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现代物流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如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减少库存,降低成本等,是延伸并扩大了的传统物流功能。同时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等概念,并付诸实施。具体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可以说,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最主要的力量,也是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三方物流从产生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60到70年代:实物配送阶段。其特征是注重制成品到消费者的物流环节,对与实物配送有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管理,以最低的成本确保产品有效地送达顾客。第二阶段:20世纪70到80年代:综合物流管理阶段。其特征是在实物配送的基础上引入了物料管理的新概念和新技术,如准时化服务、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全过程控制等,大大提高了物流系统的管理水平。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供应链管理阶段。是指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安排、订单处理、存货管理、运输仓储,最后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管理,旨在协调与全过程相关的一系列活动及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一个配合紧密的即时生产、即时分拨、即时销售的适销对路而没有库存积压的循环系统。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称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第三方物流的实质就是指物流经营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约定的时间、空间位置按约定的价格向物流消费者提供约定的个性化、专业化和系列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规律性的相互关系。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实证分析证明,当第三方物流服务占到社会化物流服务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3.1.2 第三方物流内涵相比较传统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有以下四大特征:(一)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物流服务。许多企业都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了专门的合同,而且都包括一定的惩罚措施。美国有25%的企业是这样做的,43%的西欧企业还制定一定的激励条约。合同签订时间一般是1至3年,欧美企业在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中,除了最常见的仓储、共同运输和车队管理外,还利用其他服务,诸如产品回收、订单履行、运价谈判、物流信息系统等。从物流服务提供者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管理整个物流过程或可供选择的几项活动,如报关、运价谈判、仓库管理、承运人选择等近30种第三方物流服务项目,仅15%的公司的服务项目低于10种,而66%以上公司的服务项目高于20种,这都证实了第三方物流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二)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度看,第三方物流服务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为顾客着想、整个公司的投入、节约成本等都是原因之一。因此,不难发现,第三方物流正从过去的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传统外协进化到面向个别企业的个性化服务阶段,也就是说,物流企业的经营理念从“我能提供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转向了“顾客需要什么服务,我就提供什么服务”。(三)物流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是动态联盟关系。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的加强,越来越多企业更倾向于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但无论是美国,还是西欧,都很少采用全部委托的方式,企业普遍认为内外结合的方式更便于控制,更有柔性,也更能相互提高业务水平。这表明第三方物流既不同于传统外协的市场交易关系,企业寻找的是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又表明企业不愿把物流业务内部化改成垂直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而采用的是物流联盟的中间组织形式。(四)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混杂在其他物流渠道中的物流活动成本能被精确的计算出来,还能有效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这就使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作业交由物流公司运作。信息共享是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物流顺畅运作的关键。3.1.3 第三方物流相关理论研究 第三方物流就是在专业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低层的物流资源,同时利用专业化服务优势,将客户资源进行整合,发挥自身管理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根据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内容及客户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三方物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技术能力、网络能力、客户整合和供应商整合四个方面。管理技术能力包括物流系统策划能力、个性化服务能力、信息系统水平及企业持续改进的能力,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系统策划能力是最体现其专业水平能力,是第三方物流作为专业的物流整体方案提供者最重要的能力。管理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是从能力方面来体现第三方物流的价值,而客户整合能力和供应商整合能力则体现了第三方物流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价值。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都具备上述的全部优势或价值,一般来说,不同的企业都会有所侧重。罗逊在对PGY物流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战略研究中采用了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法,在外部环境分析中主要从选择了对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以及对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分析(五力模型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公司采用了EFE矩阵分析,明确了PGY公司在现有外部环境中处于优势还是劣势。在公司内部环境分析中主要对PGY从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专线运输、仓储配送、物流咨询、个性化及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应用IFE矩阵,分析了公司内部环境的优劣。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PGY公司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董潇屹研究了外资货运公司运作模式如何向第三方物流转变,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五大特征:服务专业化、功能专业化、服务综合化、关系契约化、合作联盟化和信息网络化。同时分析了外资货运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指出外资货运公司为何要发展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并提出了外资货运公司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变的步骤和注意问题。为国内货运代理公司向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策略。目前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对不同的企业研究有不同的方法和侧重点。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原有的第三方物流研究方法,在对物流产业发展的五力模型分析基础上用SWOT分析方法对S物流公司内部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但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依据S物流公司内部环境和资源,制定了S物流公司具体的战略实施方法。3.2 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3.2.1 国外第三方物流发展概况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协已经成为商业领域中的一大趋势。企业越来越重视集中自己的主要资源与主业,而把辅助性功能外协给其他企业。因为物流一般被工商企业视为主业的支持与辅助功能,所以它是一个外部化业务下的候选功能。多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物流已不再作为工商企业直接管理的活动,而常常从外部物流专业公司中采购物流服务,有些公司还保留着物流作业功能,但越来越多地开始由外部合同服务来影响。欧美企业物流外部化有以下四种方法:(一)系统接管。大型物流服务供应商全盘买进客户公司的物流系统,接管并拥有客户车辆、场站、设备和接受原公司员工。接管后,系统仍可单独为原企业服务或与其他公司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享管理成本。(二)合资。有些客户更愿意保留配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对他们来说,与物流合同商提供了注入资本和专业知识的途经。(三)系统剥离。自理物流作业的公司把物流部门剥离成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允许他们承接第三方物流业务。最初,由母公司为他们提供基本业务,以后则使他们越来越多地依靠第三方业务。(四)管理型合同。对希望自己拥有物流设施的公司,仍可以把管理外协。这是大型零售商常采用的战略。欧盟国家,把合同外包看成是改进物流作业管理的一种方法。因为这种形式的外协不是以资产为基础的,它给使用服务的一方在业务谈判中以很大的灵活性,如果需要,他们可以终止合同。 3.2.2 美国第三方物流2003年美国物流市场的总规模是4600亿美元,其中第三方物流的市场规模占200亿,也就是4%左右,而2005年已经突破1000亿,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中发展是很快的,美国第三方物流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要归因于美国的物流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于此同时,先进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先进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先进的物流技术。美国的大型物流公司都有先进高速的的拣选系统,使得像IBM公司这些产品品种多、批量企业的物流需求也能够得到满足。同时增加货架高度,扩大领空利用率、装卸方式的简化、人力的节省等都是先进物流技术的功劳。(二)完善的信息系统。完善的信息系统是美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的基础,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通过信息系统与客户联系,同时发送货物信息和接受需求信息,同时统一的订单模式为客户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避免了物流公司接受不同形式的订单而带来了一系列麻烦。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不仅要求能为企业和客户即时提供信息,更需要能够处理不同客户、不同企业与物流公司之间信息系统不同而产生的信息链接问题。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使得货物信息必须在不同的国际和地区分享,这个时候解决接口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将是最受顾客欢迎的,而这是传统的物流公司解决不了的问题。而美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多数可以提供完善的信息系统在解决接口问题。(三)标准化。对于配送中心来说,每天都会收到成千上万张订单,要发送成千上万件货物,信息量相当大,常常会耗费很大的精力,而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仓储协会做的很好。在美国,专门有仓储协会来指定美国各仓库从进货到出货各个环节的标准表格,使电脑管理的外部联系的信息处理就变得方便多了。在内部处理方面,美国的许多配送中心有两个系统做的很好,一个是库存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对每个企业都是标准化的,美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把一些企业联合起来,设计一种标准软件,不管企业使用何种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是可以交换的。这种系统有两个好处:第一,大大降低了成本,统一的单据可以大大缩短终端的速度;第二,减少了文件的数目,即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因而降低了企业物流管理的费用。同时避免了人工输入,大大降低了的差错率,准确性的提高,给物流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第二个是寻址系统,完全靠物流条形码来指导整个物流的流程,使得作业人员大大减少了,国内比较大型的配送中心也已经照搬了此系统。(四)提供增值服务。大型物流公司提供的增值物流服务的品种包括运输、车辆维护、存储、托盘化、分装、包装/重新包装、集运、贴标签、订单分拣、质量控制/产品试验、存货控制、客户化、分拣包装、售后服务、货物跟踪、咨询服务等。(五)高品质的服务。美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讲究信誉,强调时效性,约定的时间绝对不会迟到,如果确实有特别原因不能按时到达,客户服务窗口将及时处理这个问题,保证不让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信誉受到影响。3.2.3 欧洲第三方物流在欧洲,物流外包比美国更为广泛,因为在欧洲运作一个配送中心的成本及其昂贵,管理要求十分苛刻。这包括昂贵的的人力成本、苛捐杂税、繁文缛节及经营限制措施。欧洲这方面的成本要比美国高两倍以上,所以那么多的公司在欧洲开店,都要把物流管理和运作外包出去。据统计,到2002年欧洲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8%。物流外包的趋势是从1993年开始的欧洲经济统一之前发展起来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欧洲新成立的为美国公司提供服务的分拨配送中心都是以自营为主。但这些美国公司逐渐认识到,他们需要采取更灵活的方式提供全新的服务,以满足新兴的欧洲国家的需求。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开始在90年代迅猛发展。今天,每个在欧洲经营自己物流分拨中心的公司,都将运作业务交给了第三方物流商操作。公司和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能力,他们要保存资本实力,他们还想利用第三方物流商的杠杆作用及其实际经验,来减少配送分拨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在欧洲市场上,第三方物流公司分为不同的层次,面向不同的目标市场,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它基本上可分为四类:(1)服务范围广泛的大型物流企业,最高一层的大型物流企业,为制造商提供了范围广泛的服务,包括制作不同的标签和包装,帮助这些制造商在欧洲不同市场进行销售。在这一层次里,有一些领先和经营良好的欧洲物流公司,也有总部设在美国的物流公司,例如UPS环球物流。(2)从事传统物流的欧洲公司,经营规模较小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是欧洲特有的物流实体。这些企业拥有自己的资产,经营卡车货运、仓储、报关等业务。这些公司的技术不高,并且资源有限,大多数业务起源于处理欧洲各国海关之间复杂的业务(目前这些业务已经消失)。这些公司最终会合并或离开这个行业。(3)新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除大型跨国公司和较少的地区物流企业,一种完全新兴的欧洲第三方物流,比其它的货运服务商发展更快,这些公司除了仓储业配送外,还为零售商和制造商提供复杂的物流服务,最普遍的一种增值服务时加速接运分送,以增加库存周转次数。被加速发运的货物用于紧急订货,同时较低成本的货物到达,正好衔接那些紧急订货售完,这样可为零售商增加大约10%的库存投资回报。(4)大型国有机构的第三方物流,欧洲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层次是国有大型机构。经济全球化打破了欧洲的传统核心,跨国公司在欧洲迅速扩大市场,带来了物流的需求,刺激了欧洲物流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另外,企业也通过第三方的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降低分销成本,改善服务,获得“第三种利润”。欧洲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于企业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艺师考试的个人优势与发展试题及答案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 花艺师实战案例分析与试题试题及答案
- 各高校辅导员招聘考试常见问题及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职业行为规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低压电工复习题及答案
- 张掖教编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园艺师考试知识深度挖掘试题及答案
- 如何运用现代技术知识备战农业经理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农村环境治理的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量子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 鼻窦炎的术后护理
- 企业危机管理与处理总结
- 无人机航空保险
- 食堂餐厅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3e签宝-在线汽车租赁合同电子签约
- 《铝型材挤压机专用油》
- Creo-7.0基础教程-配套课件
-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
- 方格网土方计算表
- 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做好老师做好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