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体防蜡剂的研究及其在低渗透油田应用 摘要 该论文研制出一种固体防蜡剂。解决_ :r 低渗透油田采汕厂采油过 程中存在的结蜡问题。该研究成果即解决了油井结蜡影响生产的问 题,又克服了现有的液体防蜡剂的种种弊端。它利用高聚物缓释等特 性,由高聚物e v a 、l d p e 及表面活性剂尼纳尔( 水溶) 经过复配、 加热、成型等过程制得,实际应用的效果良好,油井产量稳定,电流 稳定,平均热洗周期由3 1 5 天提高2 5 6 5 天,延长热洗周期8 1 倍, 平均单井减少热洗7 次,免洗增油5 3 4 t ,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防蜡 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期长等优点。 关键词: 法 油井防蜡,低渗透油田,同体防蜡剂,结蜡机理,防蜡率测定方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前言 石油主要是由各种含碳数的烃( 碳氢化合物) 组成的多组分 混合物液体。各组分烃的相态随着其所处的状态( 温度和压力等) 不同而不同,呈现出液相、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其中固相物 质主要是含碳原子数为1 6 - 6 4 的烷烃( c 1 6 h 3 4 c 6 。h 】3 0 ) ,通常称为 石蜡。石蜡在油藏条件下一般处于溶解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 其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随之降低,同时原油组分越轻对蜡的溶解能 力也越强。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 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蜡便以结晶体状态析出、 长大、聚集并沉积在管壁等固体表面,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 在油井开采过程中,蜡的析出,即油井结蜡,严重影响油井的正 常工作。 大庆油田采油七厂所辖葡萄花油田,主要由葡北、葡南、太 南、敖包塔和外围台肇油田等5 个主要区块组成,属于大庆外围 的低产、低渗透油田,具有产量低、渗透率低、丰度低的“三低” 特点。1 9 7 9 年投入开发,目前全油田年产油i 7 2 万吨,综合含 水7 9 。原油物性较差,含蜡量、含胶量高,粘度大,油井结蜡 现象比较严重,原油的含蜡量均在2 l 以上。 油井的结蜡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在油井清防蜡工艺上主 要采用热洗清蜡和化学防蜡两种方式。葡萄花油田的葡南、葡北、 太南地区由于开发较早,主要以热洗清防蜡方式为主。热洗清蜡 浙江大孥硕士学位论文 虽然可以有效地清除油井内结蜡,但是会出现洗井液倒灌污染油 层、增加了无功排液时间、影响油井有效时率等问题,从而影响 油井产量;同时用热水洗井需要燃烧大量的天然气,浪费能源。 目前葡萄花油田有i 3 l5 口油井采用热洗清蜡方式,占总井数的 6 8 9 ,是油井清蜡的主要方式,平均单井热洗周期4 8 d ,平均 单井年热洗减少产油量4 8 t ,年热洗费用o 3 4 4 万元( 一次热洗 费用o 0 4 3 万元) 。 后期开发的敖包塔、台肇等地区,由于在集输工艺上采用环 状流程,主要以化学清防蜡工艺为主,辅以蒸汽洗井车清蜡解堵。 化学防蜡是油田清防蜡工艺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普遍采取从油 套环形空间加入液体防蜡剂的方式进行防蜡。但是化学防蜡也存 在一些弊端,一是防蜡剂浓度在井筒内变化大,易造成蜡的成批 脱落,导致卡井;二是对于部分动液面高或在一定深度范围内存 在死油帽子的油井,即使加入防蜡剂,也很难通过环形空间到达 井底,起到防蜡作用。所以低渗透油田化学防蜡技术仍然是一个 需要进一步攻关的课题。目前葡萄花油田化学防蜡技术应用5 2 6 口井,占总井数的2 6 4 ,根据单井的产液情况,平均加药周期 15 - 2 0 天,单井一次加药量3 5 4 5 k g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文献综述 弗一早 x 叭琼地 结蜡原因及其危害 1 蜡的化学组成 石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它包含的主要元素有:碳 ( 8 3 8 7 ) 、氢( 1 0 1 4 ) 、氮( 0 1 2 0 ) 、氧( 0 0 5 1 5 ) 、 硫( o 0 5 1 o ) 以及微量的钒镍铁铜等金属元素。主要是以碳 氢化合物( 通常称为烃) 的形态存在,占石油成分的7 5 以上。 油井中结的蜡就是c 。6 c 6 。的烷烃,即石蜡。其中c 1 6 _ c ,为正构 烷烃,通常称为软蜡;c 3 5 一c 6 4 为异构烷烃,通常称为硬蜡 1 。 纯蜡是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熔点在4 9 6 0 之间。但原油中 结的蜡由于含有胶质、沥青质和油质,其颜色呈现黑色或棕色。 2 油井结蜡原因 石蜡在油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同时油质越轻对蜡 的溶解能力也越强。油井开发之前,原油埋在地层中,这时它处 于高温高压条件之下,一般都以单相态的液相存在,蜡完全溶解 在原油中。在油井开采过程中,原油从油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 沿井筒举升到井口时,压力、温度随之逐渐下降,当压力降低到 一定程度时,使有助于溶解石蜡和胶质的轻质组分逐渐损失,结 果破坏了石油溶解在原油中的平衡条件,此时超过了石蜡在原油 中的溶解饱和度,致使石蜡结晶析出、聚集、凝结并粘附于油井 浙江大学硕士学柱论文 设施的固体表面 2 , 3 ,4 】,这就是常说的油井结蜡。 3 油井结蜡对生产的影响 油井结蜡是采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开采高含 蜡原油时,由于石蜡析出并不断沉积在油管的管壁、抽油杆、抽 油泵等井下设备以及地面集输管线、阀门、分离器、储罐等的金 属表面,减小了原油流通面积,增加了原油的流动阻力,结果使 油井减产。结蜡严重时,可以把油井管线完全堵塞,导致停产 5 ,6 。因此,防蜡是油井管理中极为重要的措施之一。 二、结蜡的机理及影晌因素 1 结蜡的机理 在地层中,原油中所含的蜡处于溶解状态,当原油开采过程 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原油中的蜡逐渐析出,油井在一定 的深度内开始结蜡。大量的研究表明,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数值时, 原油中溶解的蜡便开始析出 7 ,8 ,通常把蜡开始析出的温度称为 “初始结晶温度”。当原油温度低于初始结晶温度时,便有蜡的 结晶出现。随着温度继续降低,蜡便不断析出,结晶也不断长大、 聚集并沉积在油管壁上造成油井结蜡。所以说,结蜡过程可以分 为三个阶段,即析蜡阶段、蜡晶长大和沉积阶段 9 。如果蜡是从 某一固体表面( 如油管表面) 的活性点析出,此后蜡就在这里不 断长大引起结蜡,则结蜡过程就只有前面两个阶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前常用的防蜡剂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种防蜡剂 1 0 ,l l 】。 油溶性防蜡剂溶解在原油中,参与蜡晶的析出过程,不利于蜡晶 的继续长大,从而起到防蜡作用。水溶性防蜡剂是通过改变结蜡 表面( 如油管、抽油杆和设备表面) 的性质而作用的。由于溶于 水的防蜡剂可以吸附在结蜡表面,使它变成极性表面并有一层水 膜,不利于蜡在其上沉积,起到防蜡作用。 2 影响结蜡的因素 通过油井结蜡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室对结蜡过程的研究,影响 结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5 个方面: 1 ) 原油的组成( 包括蜡、胶质和沥青的含量) ; 2 ) 油井的开采条件一温度、压力、油气比和产量; 3 ) 原油中的杂质( 泥沙和水等) ; 4 ) 管壁的光滑程度及表面性质; 5 ) 原油组成是影响结蜡的内部因素,而温度、压力等是外 部条件。 下面就影响结蜡的各个因素分别予以分析。 ( 1 ) 原油的性质和含蜡量 原油中所含轻质馏分越多,则蜡的结晶温度就越低,即蜡不 易析出,保持溶解状态的蜡量就越多 1 2 ,1 3 。图2 1 是三种不同 的油中,温度与石蜡溶解量的关系曲线。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4 迎 酬3 齄 缝2 1 11 62 73 84 9 温度 图2 1 温度对石蜡溶解度的影响 1 在比重o 7 3 5 l 的汽油中 2 在比重0 8 2 9 9 的原油中 3 在比重0 8 8 1 6 的脱气原油中 由图看出,轻质油对蜡的溶解能力大于重质油的溶解能力。 蜡在油中的溶解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图2 - 1 也说明原油中含 蜡量高时,蜡的结晶温度就高。在同一含蜡量下,重油的蜡结晶 温度高于轻油的结晶温度。 ( 2 ) 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 原油中不同程度含有胶质和沥青质。它们影响蜡的初始结晶 温度和蜡的析出过程以及结在管壁上蜡的性质。由于胶质为表面 活性物质,可以吸附在蜡晶上来阻止结晶的发展 1 4 ,1 5 ,1 6 。沥 青质是胶质的进一步聚合物,它不溶于油,而是以极小的颗粒分 散在油中,可成为石蜡结晶的中心。由于胶质、沥青质的存在,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语文 使蜡结晶分散的均匀而致密,且与胶质结合的紧密。但在胶质、 沥青质存在时,在管壁上沉积的蜡的程度将明显增加,而不易被 油流冲走。故原油中所含的胶质、沥青质既可减轻结蜡程度,但 又在结蜡后使粘结强度增大,不易被油流冲走。 ( 3 ) 压力和溶解气 在压力高于饱和压力的条件下,压力降低时,原油不会脱气, 蜡的初始结晶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的 条件下,压力降低时,原油脱气,气体的析出使原油降低了对蜡 的溶解能力,因而使初始结晶温度升高。压力越低,结晶温度越 高。由于初期分出的是轻组分气体( 甲烷、乙烷等) ,后期分出 的是重组分( 丁烷等) ,前者对蜡的溶解能力的影响小于后者, 因而随着压力的降低,初始结晶温度明显增高。 在采油过程中,原油从油层流动到地面,压力不断降低。在 井筒中,由于热交换,油流温度也不断降低。当压力降低到饱和 压力以后,便有气体析出 1 7 ,1 8 。气体边分离边膨胀,发生吸热 反应,也促使油流温度降低。所以采油过程中,气体的析出降低 了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降低了油流温度,从而有利于蜡晶析出 和结蜡。 ( 4 ) 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的影响 原油中的水和机械杂质对蜡的初始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但油 中的细小砂粒及机械杂质将成为石蜡析出的结晶核心,促使石蜡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晶的析出,加剧了结晶过程 1 9 ,2 0 。油中含水量增加后对结蜡 过程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水的热容量( 比热) 大于油的热容 量,故含水后可减少油流温度的降低;二是含水量增加后易在管 壁上形成连续水膜,不利于蜡沉积在管壁上。所以出现了油井随 着含水量的增加,结蜡过程有所减轻的现象。 ( 5 ) 液流速度与管壁表面性质的影响 油井生产实践表明,油流流速快,对管壁的冲刷作用强,蜡 不易沉积在管壁上。油管的材料不同,结蜡量也不同。管壁越光 滑,越不易结蜡 2 1 ,2 2 ,2 3 ,2 4 。另外,管壁表面的润湿性对结蜡 有明显的影响,表面亲水性越强越不易结蜡 2 5 ,2 6 ,2 7 。 总之,原油组成是影响结蜡的内在因素,而温度和压力则是 外部条件。由于原油组成复杂,因此对油井结蜡过程和机理的认 识,目前还处于继续深入的阶段。随着新的防蜡措施的研究,对 结蜡过程和机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三、油田防蜡技术的发展 1 使用化学防蜡剂的防蜡方法 ( 1 ) 稠环芳烃型防蜡剂1 2 8 ,2 9 ,3 0 ,3 1 1 稠环芳烃是指那些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分别共用两个相 邻的碳原子而成的芳香烃,如萘、菲、葸、芘、苊、苯并苊、芴 等都属于稠环芳烃,他们主要来自于煤焦油。稠环芳香烃的衍生 物等也有稠环芳烃的作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稠环芳烃型防蜡剂通过两个作用机理起到防蜡作用:一是作 为晶核,即在石蜡的晶核析出前,它已大量析出,使石蜡结晶以 分散状态被油流带走;二是参加组成晶核,由于它使晶核扭曲, 不利于石蜡结晶的继续长大。 稠环芳香烃可溶于溶剂中再加到原油中使用,也可加入加重 剂,然后成型,做成棒状或粒状,投入井中使用。 ( 2 ) 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 这一类型防蜡剂有两类活性剂,即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和水溶 性表面活性剂。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是通过改变蜡晶表面的性质而 起作用的。由于表面活性剂在蜡晶表面吸附,使它变成极性表面, 不利蜡分子的进一步沉积。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是通过改变结蜡表 面( 如油管、抽油杆和设备表面) 的性质而作用的 3 2 ,3 3 ,3 4 ,3 5 。 由于溶于水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吸附在结蜡表面,使它交成极性表 面并有一层水膜,不利蜡在其上沉积。 根据表面活性剂防蜡作用机理,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加入原 油中之后,使油水乳液由w o 型转变成o w 型,或迅速破乳, 脱出部分水份,形成水外相或在管壁上形成活性水膜,使非极性 的蜡晶不易粘附。再者,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非极性基团与蜡晶颗 粒结合,使之吸附在蜡晶颗粒上,亲水的极性基团向外,形成一 个不利于非极性石蜡在上面结晶生长的极性表面,使颗粒保持细 小的状态,悬浮在原油中,达到防蜡的目的。可见,表面活性剂 是通过改变石蜡表面或结蜡表面的性质来达到防蜡的目的。 日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主要有石油磺酸盐和胺型表面 活性剂。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主要有季胺盐型,平平加型, o p 型,聚醚型和吐温型等表面活性剂,也可用硫酸酯盐化或磺 烃基化的平平加型活性剂和o p 型活性剂。 ( 3 ) 高分子型防蜡剂 这一类型防蜡剂都是油溶性的,具有石蜡结构链节的支链线 型的高分子 3 6 ,3 7 。因这些高分子在浓度很小的情况下,就能遍 及整个原油的网络结构,而石蜡就在网络上析出,并彼此分离, 不能相互聚结长大,也不易在钢铁表面沉积,而很易被油流带走。 高压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型防蜡剂。由于高压聚乙烯是在高 温高压和氧引发下聚合而成,所以它不是直链线形结构,而是支 链结构。 高压聚乙烯( l d p e ) 的分子结构如下: c h 2 一c h 一 c h 2 - c h 2 而一 l ( c h 2 ) x ( i c h 3 c h c h ,一 c h 2 ) y c h , 其基本链节是c h 2 一c h :,这和烷烃的碳链结构是一致的, 基于分子结构的形似性,l d p e 分子进入生长中的石蜡结晶中, 靠l d p e 分子中侧链的空问障碍作用,阻止蜡晶长大。 与高压聚乙烯结构类似,因而有防蜡作用的高分子还有许 多,如:乙烯与羧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与羧酸丙烯酯共聚物;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硷文 乙烯与丙烯酯共聚物等等。到目前为止,发现e v a ( 乙烯一醋 酸乙烯酯) 防蜡效果最好 3 8 】。 e v a 的结构式如下: 一 c h 2 一c h 2 】鬲1 c h 2 二c h 2 】。一 i o c - c h , 。 o 其分子链结的一端是饱和碳链,而另一端是有中等极性的酯 基,是带有支链的高分子表面活性物质。 从蜡晶形成的过程来看,可以把在输油起始温度下石蜡溶于 低凝液体的体系看作是溶液,而胶质、沥青质是杂质。根据溶液 结晶的理论,只要溶液中有杂质存在,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就以 杂质为晶核而结晶析出。这种晶体的生长是呈多晶形,包括同系 的正构烷烃晶体及不同系的杂质晶体以浮生方式生长,形成各种 形态的晶体。 由上述分析可知,要分散蜡晶使之形成微小的胶体粒子,需 在蜡晶的生长过程中进行干扰。而要抑制蜡晶的生长,就要设法 在析蜡的一开始就改变蜡晶的表面性质,以分散蜡晶、控制蜡晶 的界面生长。要控制蜡晶的界面生长就要掺质( 非烃类) 去干扰 蜡晶的正常生长。蜡晶是饱和碳链,其表面性质是非极性的。根 据吸附原理,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组分,因此能改变蜡晶 表面性质的添加剂首先应该是非极性物质。另外,要使蜡晶分散 而不交联就要使蜡晶包层问有排斥力。具有相互排斥力的基团应 该是同性极性基团,大分子的空间位阻也能阻止晶粒间的相互接 浙江太学硕士学位论文 近。由此可知,干扰蜡品正常生长及聚集的添加剂应具有非极性 基团和极性基团并具有更大的空间位阻的物质,高分子带有支链 的表面活性物质具备这几种功能。 e v a 作为蜡晶改性剂,不仅能够改变蜡晶的大小和结构, 起到防蜡作用,而且可以减少形成网络结构和凝胶的倾向,降低 原油凝固点,改善原油低温流变性。这是因为,e v a 分子中的 非极性链段c h :c h 2 一可以通过成核作用与石蜡共晶,抑制蜡晶 生长,同时由于c h ,c o o 一基团的空间障碍,对烷烃分子形成密 堆积起到破坏作用,阻止他们的进一步结合,其结果是抑制了蜡 晶的长大和聚集,从而减少了它在管壁的沉积,起到防蜡的作用。 上述高分子型防蜡剂的非极性链节( 聚乙烯链节) 或在极性 链节中的非极性部分( 烃基) ,都可接受蜡的析出,因而有效的 减少蜡在结蜡表面的沉积。 2 防蜡技术的发展方向 七十年代起,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针对油井结蜡问题研制开 发清防蜡剂。在胜利油田,开发和应用清防蜡剂的技术思路从最 初单纯考虑采油过程中清防蜡效果,发展到综合考虑清防蜡对原 油开呆,集输及炼制效果的影响,逐步淘汰了会毒害油气后加工 催化剂、腐蚀后加工设备的含硫清防蜡剂,并将禁用含卤素化合 物的清防蜡剂 3 9 ,4 0 ,4 1 。为降低采油成本,在胜利油田凡能利 用采出液自身热能维持正常生产的油田,都不使用清防蜡剂。供 浙江夫学硕士学位论又 特殊油田使用的清防蜡剂都从剂型、组分配比、周量到加药方法 进行了专门研究和优化,加强针对性,提高了使用效果。 现在,油井化学防蜡技术已在油田生产中广泛使用,研制了 多种液体化学防蜡剂,但是目前采用的液态药剂井口加药方法, 虽然可以有效的减缓结蜡速度,延长抽油机井的免洗周期,但同 时它也存在施工强度大,运输保管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大 庆油田从1 9 9 7 年开始进行水驱采油井固体防蜡技术研究。固体 防蜡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新型防蜡技术,该技术可替代现有的井口 化学加药技术,有效的减缓井下工具的结蜡速度,同时还克服了 液态药剂的种种弊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期长,经 济效益高,节能效果好的特点。 总之,国内在不断完善液体清防蜡剂( 如油基防蜡剂、水基 防蜡剂、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稠环芳烃型防蜡剂等) 的基础上, 主要向高分子型和复配表面活性剂型发展。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 是开发新型多效高分子型清防蜡剂,以及将高分子型防蜡剂与表 面活性剂和芳烃型复配使用,以提高其清防蜡效果。 四、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将高分子防蜡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 使用,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适用于葡萄花油田的固体防蜡剂,并通 过现场试验应用,克服目前化学防蜡存在的一些弊端,适应油田 生产的需求。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实验部分 实验仪器与测定方法 ( 一) 、主要原料和仪器 1 原料 聚乙烯( l d p e ) ,大庆炼化总公司。 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 v a ) ,北京科海化工进出口总 公司。 t w e e n 6 5 ,t w e e n 4 0 ,s p a n 6 0 ,o p - 3 0 ,哈尔滨化工研究所。 尼纳尔,日本。 a e o 7 ,o p 一4 ,黑龙江化工厂。 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南京日化洗涤剂厂。 2 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 超级恒温水浴h hs l l 2上海医疗器械三厂 i 包磁搅拌机l b 8 0 1 2上海无线q ! jc :f - t 架盘药物天平及砝码t p l l l上海精科天平厂 挤出机s j 一2 0大连机械设备公司 远红外鼓风干燥箱l h 2 0 2沈阳科学仪器厂 烧杯 1 0 0 m 1 天津玻璃仪器厂 分析天平h c l 5 9上海天平仪器厂 ( 二) 、防蜡剂的成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原理 根据原材料的性质,采用塑料的挤出工艺比较合适。挤出成 型是借助于螺杆的挤压作用,使加热熔融的塑料颗粒在压力的推 动下,强行通过口模而成为具有恒定截面的连续型材的一种成型 方法。其中,温度和压力是两个关键性的控制因素。 2 固化2 n - r - 过程 a ) 将原料进行预处理排除水份和溶剂。接通挤出机电源,加 热到设定温度。 b ) 按照配方称量各组分,混合均匀。 c ) 开动挤出机,用欲挤出的原料清洗机头,先用棒模头,挤 出材料呈条型,并切割成颗粒料待用。 d ) 换上片模头,升温达到要求后,将上一步制得的粒料放入 进料筒,挤出厚度均匀的片料加工成为形状大小一致的防 蜡片。 ( 三) 、防蜡率测定方法 1 原理 在加入防蜡剂和不加防蜡剂的原油样品中,通过控制温差使 原油中的蜡沉积在烧杯壁表面上,对沉积物进行处理,计算得到 原油中蜡的沉积量和防蜡率,用防蜡率表示防蜡荆的效果。 浙江夫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防蜡率的测定步骤【4 2 ,4 3 】 取l o o m l 小烧杯在室温下称重,然后加入5 0 克原油,将恒 温水浴温度设定在4 5 ,放入4 5 恒温水浴中,加入防蜡片, 溶胀并开始溶解,搅拌3 0 m i n ,取出烧杯放入3 0 * ( 2 恒温水浴,冷 却循环3 0 m i n ,取出将原油倒净,这样烧杯中就只剩下结的蜡, 冷却到室温,准确称重。可以根据烧杯前后质量的变化计算出原 油的析蜡量,即烧杯挂壁蜡量。同样方法,不加防蜡片,测出空 白样结蜡量,就可以计算出防蜡率,反复数次,取平均值作为实 验结果。 计算公式如下: , f _ ( m o m 。) m o 式中: f - 一防蜡率, m o 一一原油中不加防蜡片时烧杯壁的蜡沉积质量,g m 。一一原油中加防蜡片后烧杯壁的蜡沉积质量,g ( 四) 、溶解速度测定方法 高分子材料的溶解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聚合物在溶剂 中溶胀,然后是高分子链段分散在溶剂中而溶解 4 4 。 动态溶解速率实验在动态模拟实验装置上进行,其目的是为 了测定井液流经防蜡块条件下防蜡块的溶解速率,实验中所用防 蜡块是应用前述方法制成,因此,试验结果更能反映现场实际情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况。首先将防蜡块放入防蜡块筒中,然后启动泵,吸入池内的井 液始终保持在4 0 4 5 范围内,每隔1 2 小时取出防蜡块称重, 防蜡块每次称得重量与上次之差即为此1 2 小时内的溶解量。 溶解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溶解速度= ( m o m i ) 二、固体防蜡剂原材料的选择 固体防蜡剂的关键是把常用有效的化学防蜡剂加工成固体 形状,连接在抽油泵下端。使其在油井检泵周期内起到清防蜡作 用。经过对有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常用的化学防蜡剂分为两类 4 5 :一类为表面活性剂型;另一类为高分子聚合物型( 通常又 称为石蜡结晶改性剂) 。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通常是液态的。高 分子聚合物型防蜡剂通常是油溶性固体。所以我们考虑选用高分 子聚合物型防蜡剂作为固体防蜡剂的基体材料,选用表面活性剂 型防蜡剂做为添加剂,使其包含在基体材料中,利用基体材料的 缓释特性,使得这两类防蜡剂共同起到防蜡作用。 ( 一) 、基体材料的选择 选取葡萄花油田的油样,考察了3 种l d p e ( 聚乙烯) ( 见表 4 1 ) ,数据表明,l d p e 用于七厂原油的防蜡是有一定效果的, 防蜡效果较好的一种l d p e 的商品代号为d j 8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 - 1l d p e 的筛选 l d p e 牌号 加入浓度( p p m ) 防蜡率( ) 2 1 a2 02 3 5 6 d j 82 0 3 2 3 3 2 4 b2 01 2 3 8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e v a (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 物) 是最常用的防蜡材料之一。在较高的使用浓度范围内,防蜡 效果可达9 8 。在我国聚乙烯的产量很大,在油田也容易获得。 考察了的6 种e v a 产品( 见表4 - 2 ) ,防蜡效果最好的是改性e v a , 防蜡率为5 0 6 3 。 表4 2e v a 的筛选 e v a 牌号 加入浓度( p p m ) 防蜡率( ) 1 8 v a2 02 3 4 0 1 8 v d2 01 8 3 4 1 4 v2 03 6 5 1 、,a 1 5 02 04 6 4 8 改性e v a 2 05 0 6 3 2 8 v a2 04 7 6 2 从数据上分析,e v a 的防蜡效果比聚乙烯好,e v a 不仅能 与石蜡共晶而改变蜡晶结构、抑制蜡品生长和防止结蜡,而且能 通过取代羧基的空间障碍作用减少形成网络结构和凝胶的倾向, 降低原油凝固点,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 l d p e 有着与石蜡分子相同的链节结构,所以考虑将e v a 和l d p e 复配使用作为基体材料。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二)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主要是通过改变蜡晶的性质起 到防蜡作用的。油溶性防蜡剂溶解在原油中,参与蜡晶的析出过 程,不利于蜡晶的继续长大,从而起到防蜡的作用。经过对5 种油溶性表面活性剂的考察,尼纳尔防蜡效果较好,防蜡率达到 5 3 ( 见表4 - 3 ) 。 表4 3油溶性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防蜡效果 油溶性表面活性剂 加入浓度( p p m ) 防蜡率( ) t w e e n - 6 52 01 3 。4 o p 一72 04 2 _ 3 4 s l c a n - 2 5 2 03 6 5 1 尼纳尔 2 05 3 2 6 t w e e r l 一4 02 03 0 5 3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变结蜡表面( 如油管、抽油杆和 设备表面) 的性质起到防蜡的作用。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反 转作用可使油井结蜡表面反转为亲水表面,有利于蜡从结蜡表面 脱落,不利于蜡在表面继续沉积,可起到清蜡、防蜡双重作用。 不同区块的结蜡表面( 如油管、抽油杆和设备表面) 的性质相同, 所以不同区块所选用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应该一样。 经过对7 种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考察,a e o 7 效果较好, 防蜡率达到5 3 2 ( 见表4 - 4 )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4 - 4水溶性表面活性剂防蜡效果 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加入浓度( p p m 】 防蜡率( ) 烷基硫酸钠2 0 2 3 7 o p 一3 02 01 5 3 4 l a s2 03 7 5 2 o p b2 04 3 2 6 d p c2 03 1 4 3 a e o 一72 05 3 2 s e l o2 02 7 9 1 ( 三) 、稠环芳香烃型 考察了5 种稠环芳香烃型防蜡剂,实验表明稠环芳香烃型防 蜡剂对敖包塔油样防蜡效果很差,防蜡率最高只达到1 5 3 7 0 0 。 所以本项研究不选用稠环芳香烃防蜡剂。 表4 - 5稠环芳香烃型防蜡剂防蜡效果 稠环芳香烃型防蜡剂 加入浓度f g p m ) 防蜡率( ) 萘2 01 2 4 5 甲基萘2 08 7 9 甲基菲 2 01 5 3 7 萘二酚 2 01 4 3 8 蒽 2 08 2 4 三、防蜡剂配方的研究 ( 一) 、葡萄花油田原油性质 大庆葡萄花油田,主要由葡北、葡南、太南、敖包塔和外围 台肇油田等5 个主要区块组成,各区块油样的特性如表5 1 所示, 选取5 个区块的油样进行室内实验,进行了固体防蜡剂配方的研 究。 浙江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时结合油田开发的实际状况,根据不同含水级别,将油井 采出液分为含水小于4 0 、4 0 7 0 、大于7 0 三类。 表5 1不同区块原油物性数据 油层温度地层压力原油粘度平均含蜡量 区块 ( )( m p a ) ( m p a s )( ) 敖包塔 5 5 61 3 01 4 12 2 8 台肇6 9 51 7 53 6 72 7 2 葡北4 7 41 0 81 0 9 72 5 3 6 葡南 5 2 71 1 51 2 - 2 92 1 3 6 太南 5 7 61 1 41 5 12 1 2 采出液含水小于4 0 时,采出液主要是油包水型乳状液,所 以起防蜡作用的主要是油溶性防蜡剂。 采出液含水在4 0 7 0 之问,采出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包油 型乳状液,并且在呆出过程中,会有少量游离水产出。需要在防 蜡剂中加入少量水溶性防蜡剂,通过改变结蜡表面( 如油管、抽 油杆和设备表面) 的性质起到防蜡的作用。 对于含水大于7 0 的采出液,在从井底的采出过程中,会有 一定量的游离水产出,这时就需要在防蜡剂中加入水溶性防蜡 剂,通过改变结蜡表面( 如油管、抽油杆和设备表面) 的性质起 到防蜡的作用。不同区块的结蜡表面( 如油管、抽油杆和设备表 面) 的性质相同,所以不同区块所选用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应该 一样。 首先选取敖包塔区块油样,进行了固体防蜡剂的研制。 ( 二) 、敖包塔区块防蜡剂研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含水小于4 0 油样防蜡剂的研制 对以上筛选出的d j 8 、改性e v a 和尼纳尔3 种防蜡剂进行 复配优选,结果见表5 2 。 由表5 2 可见,6 号配方防蜡效果最好,其配比( 重量百分 比) 如下: 改性e v a 7 0 d j - 82 0 尼纳尔 1 0 该配方防蜡剂以下简称a b t - 1 。 表5 - 2 复配防蜡剂防蜡效果 表中:加药总量浓度为1 5 p p m 2 含水为4 0 7 0 油样防蜡剂的研制 以a b t - 1 防蜡剂配方作为基础配方,与水溶性表面活性剂 a e o 7 复配,结果见表5 3 。 由上表可见,1 5 号配方防蜡效果最好,其配比( 重量百分 比) 如下: a b t - 18 0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e 0 72 0 该配方防蜡剂以下简称a b t - 2 表5 - 3复配防蜡剂防蜡效果 表中:加药总量浓度为2 0 p p m 3 含水大于7 0 油样防蜡剂的研制 a e o 7 与a b t - 1 防蜡剂的复配,结果见表5 4 。 表5 4复配防蜡剂防蜡效果 表中:加药总量浓度为2 0 p p m 可见,2 2 号配方防蜡效果最好,所以最佳的配方( 重量百 分比) 如下: a b t 1 a e o 7 7 0 3 0 该配方防蜡剂以下简称a b t -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固体防蜡剂溶解速率试验 为了使固体防蜡剂具有较好的防蜡作用,除了固体防蜡剂要 具有较高的防蜡率外,如何控制好固体防蜡剂在井液中的溶解速 度也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防蜡剂防蜡试验表明,防蜡块的溶解 速度应以井液中防蜡剂的含量大致在1 5 m g l 较为合适。而防蜡 块的溶解速度又与井液产量、含水量等因素有关。 1 含水小于4 0 时产液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图5 1 为防蜡剂的溶解速率随产液量的变化关系。从图中可 以看出,防蜡剂的溶解速率随产液量的增加而增加。产液量的增 加使井液中防蜡剂浓度下降,增加了溶解的传质推动力,使溶解 过程加快。 o1 01 52 02 5 产液量( m a d 。1 ) 图5 - 1含水小于4 0 时溶解速率随产液量的变化关系 o o 0 0 o o o o o 0 o 加擂埔m 挖m 8 6 4 0 一,p8)褂硝黠缝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如下溶解速率方程- u = 8 2 2 3 1 n ( q ) - 7 2 6 7 式中:u 一防蜡剂的溶解速率,g d , q 一产液量,m 3 d 。 2 含水4 0 7 0 时产液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图5 - 2 为水4 0 7 0 时防蜡剂的溶解速率随产液量的变化关 系。 1 2 0 鼍1 0 0 斛 垂8 0 建 6 0 4 0 2 0 0 05l o1 52 02 5 黼t ( m 3 d 1 ) 圈5 - 2 含水4 0 7 0 时溶解速率随产液量的变化关系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如下溶解速率方程- u = 5 8 7 2 1 n ( q ) 一6 1 4 1 式中:u 一防蜡剂的溶解速率,g d , q 一产液量,m 3 d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含水大于7 0 时产液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系。 图5 - 3 为水4 0 7 0 时防蜡剂的溶解速率随产液量的变化关 b3 5 i 3 0 星2 5 瓣2 0 1 5 l o 0 o 051 01 52 02 5 产液量( m 3 d 。1 ) 图5 - 3含水大于7 0 时溶解速率随产液量的变化关系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如下溶解速率方程: u = 1 6 5 2 1 n ( q ) - 1 4 6 8 式中:u 一防蜡剂的溶解速率,g d , q 一产液量,m 3 d 。 ( 四) 、其它区块固体防蜡剂的研制 采用上述实验方法对其它四个区块的油样进行了防蜡研究。 结果如下: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巷文 1 葡北区块 含水小于4 0 时,其最佳配方( 重量百分比) 如下: 最佳配方 i 含水( ) 溶解速率方程配方简称 改性e v a d j - 8 o p - 7 lm 4 07 02 01 0 u = 8 5 2 3 h a ( q ) - 8 6 7 3 p b 一1 含水大于4 0 时,其最佳配方( 重量百分比) 如下 最佳配方 含水溶解速率方程配方简称 p b 1a e o - 7 4 0 一7 08 02 0 u = 5 5 7 2 i n ( q ) 一6 8 4 2 p b 2 7 0 9 97 03 0 u = 1 8 4 9 1 n ( q ) 一2 4 6 7 p b 3 2 葡南区块 含水小于4 0 时,其最佳配方( 重量百分比) 如下: i 含水 最佳配方 溶解速率方程配方简称 改性e v a d j 一8o p 一7 l 0 - 4 07 02 55 u = 8 4 2 5 1 n ( q ) 一8 2 7 7 p n 一1 含水大于4 0 时,其最佳配方( 重量百分比) 如下 最佳配方 含水溶解速率方程配方简称 p n 一1a e o 一7 4 0 7 07 03 0 u = 5 4 ,7 5 1 n ( q ) - 7 0 1 2 p n 2 7 0 - - 9 97 02 0 u = 1 7 6 8 1 a ( q ) - 2 1 5 4 p n 3 3 太南区块 含水小于4 0 时,其最佳配方( 重量百分比) 如下 l含水 最佳配方 溶解速率方程配方简称 改性e v ad j 8o p 一7 1 0 , , - 4 07 02 01 0 u = 8 9 3 6 1 n ( q ) - 9 0 7 5 t n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埝文 含水大于4 0 时,其最佳配方( 重量百分比) 如下: 最佳配方 含水 溶解速率方程配方简称 t n 1a e 0 7 4 0 - 一7 07 03 0 u = 5 6 7 4 1 n ( q ) - 7 5 2 3 t n 2 7 0 , - - 9 97 02 0 u = 1 6 5 s i n ( q ) - 1 9 4 3 t n 一3 4 台肇区块 含水小于4 0 时,其最佳配方( 重量百分比) 如下: 含水 最佳配方 溶解速率方程配方简称 改性e v ad j - 80 p 7 lo 4 08 01 0l o u = 8 0 3 4 i n ( q ) 一7 2 3 3 t z 一1 含水大于4 0 时,其最佳配方( 重量百分比) 如下: 最佳配方 含水溶解速率方程 配方简称 t z 1a e o 7 4 0 - - 7 06 53 5 u = 5 3 7 3 1 n ( q ) 一7 2 8 3 t z 2 7 0 9 96 04 0 u = 1 7 4 l l n ( q ) 1 8 8 9 t z 一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章防蜡工艺与现场应用分析 一、现场应用工艺 根据油井井下的具体情况,考虑到抽油泵的吸入、过流面积 等情况,将防蜡剂制成固体防蜡剂块,把固体防蜡剂块加工成圆 柱形,中间开有小孔,以保证有足够的过流面积。 按油井生产和测试对井下管柱要求,我们把防蜡剂加工成园 柱状,装入设计加工的壳体中,装配制成固体防蜡器。壳体选用 3 ”( 中7 3 m m ) 油管作为主体,内衬中心管,为防止使用后期药块 坍塌,药块两端用带孔挡片固定,防蜡器两端是6 2 m m 油管接头, 方便与井下管柱连接,药块除中心孔外,四周均布数个细孔,可 以保证有足够的过流面积。其井下安装如图6 1 所示。 抽油杆 丑 抽油泵 j k m l c l _ j f m 茸 防蜡器 o o o 筛管 o o o 套管 獬然 日m 户巳目 油层 要 图6 - 1 固体防蜡器井下安装示意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固体防蜡剂的抗温性 为了测试油井洗井对固体防蜡剂的影响,将固体防蜡块加入 到恒温9 0 。c 的水中,2 4 小时后取出,测试它的强度和损失重量。 测试结果表明强度基本稳定,损失量为o 3 。可以看出热洗使 防蜡剂的损失量较少,对固体防蜡块的影响非常小,不影响固体 防蜡块的正常使用。 三、油井加入量计算 该固体防蜡剂为油溶性防蜡剂,水不溶解固体防蜡剂。溶解 速度试验表中的浓度为油中的浓度。也就是说,井液中的防蜡剂 浓度可以控制在1 5 m g l 左右,并且在井液中可以均匀溶解。 固体防蜡剂在井下的使用周期以6 0 0 天计算,按照每口井日 产液5 吨,防蜡剂的最佳浓度为1 5 p p m ,每口井的固体防蜡剂用 量应为4 5 公斤( 6 0 0 + 5 + 1 5 p p m ) 。 相反,根据药剂量和溶解速率,也可以计算出每口井药剂的 使用周期,计算公式如下: w d = 1j 门0 0 0 式中:w 一加药量,公斤 d 一使用周期,天 u 一溶解速率,克天 四、现场应用效果 2 0 0 1 年现场试验应用1 0 口井,统计到2 0 0 2 年9 月,统计 浙江夫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果见表6 1 。 由表中数据可见,油井产量稳定,电流稳定,平均热洗周期 由3 1 5 天提高2 5 6 5 天,延长热洗周期8 1 倍,平均单井减少热 洗7 次,免洗增油5 3 4 t ,取得较好的效果。 表6 - 12 0 0 1 2 0 0 2 年固体防蜡剂现场应用情况统计表 下井热洗 生产情况泵运转洗井 井号 日产液日产油含水电流 深时间周期 备注 日期周期 ( t )( t )( )( a ) ( m )( d )( d ) 敖3 0 8 6 89 23 0 77o2 1 2 81 1 4 42 6 31 6 02 0 0 2 3 加药 敖2 8 0 7 69 2 l 3 033o2 2 2 91 1 2 32 6 21 9 82 0 0 2 。4 加药 葡8 8 6 46 2 34 51 9 66 64 9 4 78 9 13 5 l2 5 7 葡1 7 0 3 46 2 63 03 0 o9 97 4 6 11 0 0 42 7 52 7 52 0 0 2 3 检泵起出 葡1 5 6 _ 4 47 13 0 1 547 l4 8 3 61 0 0 53 4 41 9 3 葡6 5 8 67 13 01 4 75 22 9 2 51 0 4 54 1 63 3 0m 4 4 5 6 葡6 3 9 5 9 1 63 0534 03 0 3 61 1 1 23 6 53 6 5 太1 2 2 7 66 2 6 3 03 287 48 0 6 01 0 5 33 4 83 4 8由4 4 t5 6 太1 0 4 6 79 2 23 0534 01 8 1 51 1 1 52 6 01 7 4 太1 0 2 6 79 1 73 083 6 03 2 4 61 1 1 92 6 52 6 5 合计:1 3 8 4 4 6 8 1 平均:3 1 51 3 8 4 43 1 4 92 5 6 5 鼬 _ :舶 蜒 罾酌 知 3 5 h d n 州 图6 - 2 太1 2 2 7 6 井电流变化曲线图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抽 力 窆 抽程( m ) 图6 3 太1 2 2 7 6 井现场测试功图 由图6 。2 、图6 3 可见,抽油机的电流曲线平稳,说明电机 负载平稳,没有蜡卡、蜡堵的发生。抽油机悬点载荷平稳,没有 上升,功图正常,说明抽油杆柱载荷没有因蜡堵而增加。 五、现场应用分析 1 粘度和防蜡率 为了考察固体防蜡剂的应用效果,在井口进行了取样分析, 测定了防蜡率、粘度和固体防蜡剂浓度等项指标( 表6 2 ) ,具体 结果分析如下: 表6 - 2下入固体防蜡剂分析指标 井口防蜡剂浓度析蜡量粘度 井号 ( m g l )( g ) ( m p a s ) 太1 2 2 7 61 8 31 7 5 1 2 3 太1 2 2 7 6 05 41 6 3 ( 未加防蜡剂时) 防蜡率6 7 6 降粘率2 4 5 浙江火学硕士学往论天 对下入固体防蜡剂的油井在井口取样,分析采出防蜡剂浓 度,先溶剂分离浓缩提高样品中的防蜡剂浓度,然后用凝胶色谱 ( g p c ) 分析高分子防蜡剂浓度和化学分析法分析表面活性剂防 蜡剂浓度。井口防蜡剂浓度1 8 3 m g l ,可见防蜡剂可以保证在 采出液中均匀溶解,起到预料的防蜡作用。 对采用固体防蜡剂和未采用固体防蜡剂油井在井口油样,按 前述方法测定析蜡量、防蜡率,下入固体防蜡剂后析蜡量减少 3 6 5 克,防蜡率提高6 7 6 ,可见采用固体防蜡剂后,油井结蜡 量显著减小。 从表中可以看出,下入固体防蜡剂后,井口取样原油粘度有 所下降,粘度下降4 m p a s ,说明该固体防蜡剂不仅可以起到防 蜡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油粘度,有利于油井的生产 管理和采出液的集输。 2 蜡晶颗粒大小与原油结蜡速度分析 通过对下入固体防蜡器井的连续现场取样化验分析,下入固 体防蜡器后,蜡晶颗粒明显变小。见表6 - 3 和图6 4 、图6 - 5 、图 6 6 。 表6 - 3下固体防蜡剂前后蜡晶颗粒变化 下固体防蜡器前下固体防蜡器后 井号 最大蜡晶蜡晶颗粒直径最大蜡晶蜡晶颗粒直径 颗粒直径 主要分布范围颗粒直径主要分布范围 ( m m )( m m )( m m )( 1 l l n l ) 太1 2 2 7 6 0 4 50 1 2 0 3 5 o 1 2 5o0 1 5 0 0 7 5 太1 1 9 7 7 0 2 0 0 2 0 0 8 0 0 8 o 0 1 o 0 2 敖3 0 8 6 8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剖析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广东省六校联盟深圳实验广州二中珠海一中惠州一中东莞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如何选择考试资料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考试改革动态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深入探讨项目管理考试的正当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销售经理述职报告的范文(格式15篇)
- 注会考试应试技巧与心得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电视机万能遥控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生物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精细化工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方案
-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课件
- 自动打铃控制器plc课程设计
- 最新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课件来源于司法部司法鉴定局
- 北师大版一年级英语下册期中测试卷
- 冠状动脉CT解剖详解
-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
-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单值和移动极差X-MR控制图
- 进口产品委托代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变压器容量与母排选型配合表8103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