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生态学专业论文)广东省中山市生态足迹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s t u d y o fz h o n g s h a n c i t yi n g u a n g d o n gp r o v i n c e s u nx u n s p e c i a l t y :e c o l o g y c o ll e g e : c o l l e g eo fl i f es c i e n c e s u p e r v is o r :p r o f e s s o rc h e nz h a n g 。h e s u b m i t t e dd a t e :m a y5 ,2 0 1 0 t h i sp a p e rw a s s u p p o r t e db ys p e c i a lf o u n d a t i o no f 2 11 p r o j e c tf o r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i ns o u t hc h i n a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 n o 2 0 0 412 0 8 0 1 ) 摘要 摘要 广东省中山市生态足迹研究 专业:生态学申请人:孙逊导师:陈章和教授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e f ) 模型和基于能值分析的能值生 态足迹( e m e r g e t i c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e e f ) 模型对研究区域中山市进行了 生态足迹供需情况和生态赤字方面的测算。主要计算并分析1 9 9 8 2 0 0 7 年间,中 山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山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方 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e f 分析方法计算出的中山市1 9 9 8 2 0 0 7 年的生态足迹供给 较为平稳,1 9 9 8 年的生态足迹供给为0 2 8 3 4g h r n 2 ) l ,2 0 0 7 年变为0 2 4 0 5g h m 2 人,十年间呈缓慢下降趋势。生态足迹需求方面,1 9 9 8 年的生态足迹需求为 1 8 8 5 7g h m 2 a ,2 0 0 7 年上升至3 5 0 3 6g h m 2 a ,十年间上升较为迅速;由此导 致1 9 9 8 2 0 0 7 年区域生态赤字明显上升:由1 9 9 8 年的1 6 0 2 3g h m 2 人上升至2 0 0 7 年的3 2 6 3 1g h m 2 x 。 生态足迹供给方面,耕地和建筑用地生态足迹供给占据了较大比例。十年 间,前者呈明显下降态势,后者呈明显上升态势,其余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态 足迹供给略有波动,所占比例变化不大;生态足迹需求方面,耕地生态足迹需 求占总需求的绝大部分,十年问区域人均耕地生态足迹需求呈现波动上升态势, 耕地生态足迹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赤字方面,耕地、化石能源用地、水 域和草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其中耕地生态赤字占总赤字的大部分, 且所占比例十年间呈上升态势。 e e f 分析方法计算出的中山市1 9 9 8 2 0 0 7 年的生态足迹供给波动也较为缓 和,1 9 9 8 年的生态足迹供给为2 7 0 9 9g h m 2 x ,2 0 0 7 年变为2 6 9 3 4g h m 2 a ,十 年问略有波动;生态足迹需求方面,1 9 9 8 年的生态足迹需求为3 0 0 0 8g h m 2 人, 摘要 2 0 0 7 年上升至7 6 8 5 2g h m 2 人,十年间上升迅速;由此导致1 9 9 8 。2 0 0 7 年区域生 态赤字明显上升:由1 9 9 8 年的0 2 9 0 9g l l m 2 人上升至2 0 0 7 年的4 9 9 1 8g h m 2 a 。 生态足迹供给方面,可更新能源的生态足迹供给占大部分。十年间,可更 新能源和生物资源的生态足迹供给波动不大;生态足迹需求方面,不可再生能 源的生态足迹需求占大部分,且呈波动上升趋势。生物资源的生态足迹需求变 化不大;十年间,生态赤字则随生态足迹需求的明显上升而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本文还利用e e f 分析法计算并分析了中山市1 9 9 8 2 0 0 7 年货币 流的能值生态足迹。十年间,区域贸易进出口、劳务收入和旅游业收入的能值 生态足迹均处于上升态势,利用外资的能值生态足迹则呈波动态势。 总体来看,按照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虽然在数值上有所差异,但生态赤字 的总体变化趋势较为一致。e f 与e e f 虽然均以土地面积作为最终的核算单位, 但两种方法所量化和表达的生态足迹的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此外,二者研究 的系统的边界也有所不同,因而所体现出的生态意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生态足迹能值分析可持续发展中山市货币流 i i a b s t r a c t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s t u d y o f z h o n g s h a nc i t yi ng 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a b s t r a c t m a j o r :e c o l o g y n a m e :x u n s u n s u p e r v i s o r :p r o f z h a n g h ec h e n i nt h i sp a p e r ,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a n d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i to fz h o n g s h a nc i t y 舶m19 9 8t o2 0 0 7w e r ec a l c u l a t e db a s e do n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 e f ) m o d e la n d e m e r g e t i c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 e e f ) m o d e l o nt h eo t h e rb a n d , t h ep r o c e s so f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sd y n a m i cc h a n g ea n dp r o b l e m so f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n z h o n g s h a nc i t yw e r ea l s oa n a l y z e d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 :b a s e do n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 e f ) m o d e l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s u p p l yo f z h o n g s h a nc i t yw a sb a s i c a l l ys t a b l ef i - o m19 9 8t o2 0 0 7 i n19 9 8a n d2 0 0 7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s u p p l yw e r e0 2 8 3 4g h r n 2p e rc a p i t aa n d 0 2 4 0 5 对l m ip e rc a p i t a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t e ny e a r s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s u p p l y d e c r e a s e dal i t t l e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d e m a n di n19 9 8a n d2 0 0 7w e r e 1 8 8 5 7g h mp e rc a p i t aa n d3 5 0 3 6g h m 2p e rc a p i t a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t e ny e a r s ,t h e r e 1 1 1 a b s t r a c t h a db e e nar a p i di n c r e a s ei n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d e m a n d , w h i c hl e dt oa s i g n i f i c a n ti n c r e a s ei n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i t :f r o m1 6 0 2 3g h mp e rc a p i t ai n19 9 8u pt o 3 2 6 31g h m 2p e rc a p i t ai n2 0 0 7 i nt e r m so fe c o l o g i c a lc a p a c i t y ,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 c a p a c i t y o f f a r m l a n da n d c o n s t r u c t i o nl a n da c c o u n t e do ft h em o s tp r o p o r t i o n f r o m19 9 8t o2 0 0 7 ,t h ef o r m e r d e c r e a s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 t h el a t t e ri n c r e a s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b e s i d e s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 c a p a c i t yo fo t h e re c o l o g i c a lp r o d u c t i v el a n d sc h a n g e dal i t t l e i nt e r m so fe c o l o g i c a l f o o t p r i n td e m a n d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o f f a r m l a n da c c o u n t e df o rt h em o s t f r o m 19 9 8t o2 0 0 7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d e m a n do ff a r m l a n di n c r e a s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 w h i c hl e dt oap r o m i n e n t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i n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s u p p l ya n dd e m a n d i n t e r m so f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i t ,f a r m l a n d ,f o s s i le n e r g yl a n d ,w a t e ra n dg r a s s l a n dh a d v a r y i n gd e g r e e so f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t c i t a m o n gt h e s e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i to ff a r m l a n d a c c o u n t e df o rt h em o s ta n di t sp r o p o r t i o ni nt o t a l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i ti n c r e a s e dy e a rb y y e a r b a s e do nt h ee m e r g y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 e e f ) m o d e lt h et h ee c o l o g i c a l f o o t p r i n ts u p p l yo fz h o n g s h a nc i t yw a sb a s i c a l l ys t a b l ef r o m19 9 8t o2 0 0 7 i n 19 9 8 a n d2 0 0 7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s u p p l yw e r e2 7 0 9 9g h mp e rc a p i t aa n d2 6 9 3 4 g h m 2p e rc a p i t a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t e ny e a r s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s u p # yc h a n g e da l i t t l e i nt e r m so f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d e m a n d ,i n19 9 8a n d2 0 0 7 ,t h ev a l u e sw e r e 3 0 0 0 8g h r n 2p e rc a p i t aa n d7 6 8 5 2g h m 2p e rc a p i t a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f r o m19 9 8t o2 0 0 l t h e r eh a db e e nar a p i di n c r e a s ei n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d e m a n d ,w h i c hl e dt oa s i g n i f i c a n ti n c r e a s ei n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r :的m0 2 9 0 9g h m 2p e rc a p i t ai n19 9 8u pt o 4 0 018g h m 2p e rc a p i t ai n2 0 0 7 i nt e r m so fe c o l o g i c a lc a p a c i t y ,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c a p a c i t yo fr e n e w a b l ee n e r g y i v a b sl k a c l _ 一i i _ i i - _ - - _ _ _ _ l - l l _ - - _ _ _ l - _ - _ - _ l _ _ 一 a c c o u n t e df o rt h em o s tp r o p o r t i o n f r o m19 9 8t o2 0 0 7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c a p a c i t yo f r e n e w a b l ee n e r g ya n db i o l o g i c a lr e s o u r c e sd i dn o tc h a n g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t e r m so f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d e m a n d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o fn o n - r e n e w a b l ee n e r g y a c c o u n t e df o r t h em o s t i nt e ny e a r s ,i ti n c r e a s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o w e v e r ,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d e m a n do fb i o l o g i c a lr e s o u r c e sd i dn o tc h a n g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t e n mo f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r ,i ti n c r e a s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w i t h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d e m a n d a tt h es a m et i m e ,t h ee e f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w a su s e dt oc a l c u l a t ea n da n a l y z et h e e n 砑g y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o fc u r r e n c yf l o w so fz h o n g s h a nc i t yf r o m19 9 8t o2 0 0 7 i nt e ny e a r s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v a l u eo fr e g i o n a li m p o r t ,e x p o r t ,l a b o ri n c o m e , a n dt o u r i s mr e v e n u ei n c r e a s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o w e v e r ,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v a l u e o fu s i n gf o r e i g nc a p i t a lw a s v o l a t i l e a l t h o u g ht h er e s u l t so f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a n d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i tc a l c u l a t e db y t h e s et w om e t h o d sw e r ed i f f e r e n ti nv a l u e ,t h et r e n d so fe c o l o g i c a ld e f i c i tw e r e c o n s i s t e n t a l t h o u g he fa n de e f b o t ht o o kl a n da r e aa saf i n a la c c o u n t i n gu n i t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a n d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t h e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w e r ed i f f e r e n ti nt h ec o n t e n t i na d d i t i o n , t h es y s t e mb o u n d a r i e so ft h e s et w om e t h o dw e r ea l s od i f f e r e n ta n d t h e r e f o r er e f l e c t e dt w ok i n d so fe c o l o g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k e yw o r d s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e m e r g ya n a l y s i s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 z h o n g s h a nc i t y ;c u r r e n c yf l o w s v 目录 第一章引言1 1 1 研究背景1 1 2 研究进展与评价1 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3 1 2 1 研究目的3 1 2 2 研究的理论意义3 1 2 3 研究的现实意义3 1 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4 第二章研究区域概况5 2 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5 2 1 1 地理位置5 2 1 2 行政区划5 2 2 自然环境概况6 2 2 1 地形地貌6 2 2 2 气候气象7 2 2 3 自然资源8 2 3 4 社会经济状况9 第三章研究方法1 2 3 1 理论基础1 2 3 1 1 生态足迹理论基础1 2 3 1 2 能值分析理论基础12 3 2 研究方法一l3 3 2 1 生态足迹研究方法l3 3 2 2 能值分析研究方法15 3 3 研究方法评价一l9 3 3 1 传统生态足迹研究方法评价1 9 3 3 2 能值生态足迹研究方法评价19 3 4 数据来源1 9 第四章结果与分析2 0 v l 目录 4 1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研究结果与分析2 0 4 1 1 生态承载力2 0 4 1 2 生态足迹需求2 4 4 1 3 生态赤字或盈余3 2 4 2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的研究结果与分析4 1 4 2 1 单位全球公顷能值密度的计算4 l 4 2 2 能值生态承载力4 2 4 2 3 能值生态足迹需求4 8 4 2 4 能值生态赤字或盈余5 4 4 2 5 货币流能值生态足迹5 9 第五章讨论6 6 参考文献7 l 致 射7 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 7 l 第一章引言 第一章引言 1 1 研究背景 1 9 7 2 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 发展”这一名词,自此之后,它便成为了全球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 9 8 7 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 o r l dc o m m i s s i o no np r o t e c t e d a r e a s ,w c p a ) 所发表的 布特兰报告书正式给出了它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钱易,唐孝炎,2 0 0 0 ) 。继1 9 9 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各国学者便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 的重要课题之一,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和测度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a n a l y s i sa p p r o a c h , e f a a ) 便是其中一例。 1 2 研究进展与评价 国际上关于生态足迹的研究源于2 0 世纪7 0 年代生态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 其中,有学者探讨了城市在能量意义上的额外“影子面积 ( o d u m , 1 9 7 8 ;o d u m , 1 9 8 6 ) ,有学者测算了人类利用生态系统的初级净生产力( v i t o u s e ke ta t , 1 9 8 6 ) , 另有学者分析了波罗的海哥特兰岛海岸渔业的海洋生态系统面积( j a s s o n , z u c c h e t t o ,1 9 7 8 ) 。基于以上研究,加拿大经济学家w i l l i a mr e e s 和m a t h i s w a c k e m a g e l 等于2 0 世纪9 0 年代提出了生态足迹(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e f ) 这 一概念和研究方法( r e e s ,1 9 9 2 ;r e e s ,w a c k e r n a g e l ,1 9 9 6 ) ,并由w a c k e m a g e l 等 人加以完善,最终发展为较为成熟的生态足迹模型( w a c k e m a g e l ,y o u n t ,1 9 9 8 ; w a c k e m a g e le ta l ,19 9 9 ;w a c k e r n a g e l , d a v i d ,2 0 0 0 ;w a c k e r n a g e le t 扎2 0 0 4 ) 。 生态足迹模型( 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m o d e l ) 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以w a c k e r n a g e l 为代表的“加拿大生态足迹小组 和“发展重定义组织 的努 力下,生态足迹理论发展成为了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并广泛用于测算世界、国 家或地区的生态足迹。国际上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3 个空间尺度开展。全 球尺度的研究。国外相关学者首先应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全球人类可利用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生态空间和生态占用两方进行了测算( w a c k e m a g e le ta l ,1 9 9 6 ) 。有关年报曾 对全球每年的各类型生态足迹进行了时间维的动态测算与分析( l i v i n gp l a n e t r e p o r t ,1 9 9 9 2 0 0 8 ) 。国家尺度的研究。继生态足迹模型提出后,有关学者对 世界上5 2 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 w a c k e r n a g e l e ta l ,1 9 9 7 ) 。世界 上超过1 0 0 万人口的1 5 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足迹也被进行了测算和人口规 模的分析( l i v i n gp l a n e tr e p o r t ,1 9 9 9 2 0 0 8 ) 。区域和城市尺度的研究。曾有研 究人员以波罗的海流域2 9 个大城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其生态足迹( f o l k ee ta i , 1 9 9 7 ) ;另有学者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计算了新西兰的生态足迹( k a t h r y n e ta l , 1 9 9 8 ) ,此外,近年来许多学者也在区域尺度内研究了相关产业生态足迹 ( v e n e t o u l i s ,2 0 01 ;g o s s l i n ge ta l ,2 0 0 2 ) 。 国内相关研究始于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研究重点已经逐步从单纯的区域 生态足迹的计算扩展到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来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足 迹计算方法修正和相关理论的完善。 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两个层次展开。对生态足迹基本理论的介绍:引 入并介绍了生态足迹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杨开忠等, 2 0 0 0 ;李利锋,成升魁,2 0 0 0 ) 以及相关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王书华,毛汉英, 2 0 0 2 ) 。将生态足迹模型运用到区域尺度当中,定量评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 况:如早期国内学者对中国甘肃省、西部1 2 省( 区市) 、张家口市坝上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澳门地区等进行了生态足迹方面的计算与分析( 徐中民等,2 0 0 0 ; 张志强等,2 0 0 1 ;胡孟春,张永春,2 0 0 3 ;黄青等,2 0 0 3 ;李金平,王志石, 2 0 0 3 ) 。另有学者在计算与研究的基础上,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城市化对生态 足迹供需的影响方面( 赵卫等,2 0 0 8 ) ,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和循环经济发 展的评价当中( 梁星,王祥荣,2 0 0 2 ;张杰等,2 0 0 7 ;王勤花,张志强,2 0 0 8 ) 。 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生态足迹模型理论所存在的缺陷也一一暴露 出来。评价指标的单一性,模型系统的封闭性以及如何在生态承载力的计算过 程中体现土地功能的多样性,有效解决计算模型所存在的空间互斥性等问题都 成为当前亟待突破的问题。 由o d u m 提出的能值分析法( o d u m , 1 9 8 6 ;o d u m , 1 9 9 4 ;o d u r n , 1 9 9 6 ) 将生 态系统分析建立在以太阳能值为共同标准的基础之上,通过能值转化率使原本 不可相加、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为可比较的太阳能值,将生态系统中不同的 能量流、物质流与人类的消费有机联系起来,揭示了能量的流动和转化,从而 第一章引言 将自然资源的价值纳入到生态经济的范畴中进行计算和分析。能值分析解决了 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能量之间存在的不可相加和不可比较的矛盾,克服了能 量分析和生态系统研究中所遇到的困境。 能值生态足迹( e m e r g ye c o l o g i c a lf o o t p r i n t ,e e f ) 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基 于传统生态足迹分析和能值分析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各国已有部分学者尝试 将此方法应用到了不同区域的生态足迹研究当中( s i c h ee ta l , 2 0 0 8 ;s i c h ee ta t , 2 0 1 0 ;c h e n , 2 0 0 9 ;赵志强等,2 0 0 8 :赵志强等,2 0 0 9 : 王明全等,2 0 0 9 ) 。 能值分析方法基于能值转换率、能值计算以及将人类劳务等纳入系统评价 等方式,弥补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近几年来一些学者也在开始尝试将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相结合用于区域生态足迹的研究当中 ( 陈春锋等,2 0 0 8 ) 。 1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2 1 研究目的 本文采用传统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生态足迹方法来分析中山市1 9 9 8 2 0 0 7 年的生态足迹变化状况,以期为中山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 发展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1 2 2 研究的理论意义 生态足迹分析法是一种定量测度人类对生态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程度的 生态经济学新方法。它既是一种分析方法,也是一种认知理念,在深入研究生 态足迹类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区域生态足迹的意义,促进区域居民消费方 式的规范和环保意识的养成,评价区域生态、经济效益以及测量人类生活生产 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生态足迹对于城市可持续 发展的指导意义,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指标。 1 2 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 ) 基于两种方法的生态足迹分析可以分别从物质和能量角度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定量反映中山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 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 2 ) 通过计算和分析各类型生态足迹的供给、需求以及存在的 生态赤字,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生态城市提供 数据支持; ( 3 ) 基于两种方法的生态足迹相关研究可以为区域合理利用资 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和化石能源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目前,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长时间序列的 研究、分析、比较较少,且现有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研究中对区域货 币流的生态足迹的考虑和分析不足。笔者针对以上问题,以中山市为 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并探讨了区域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之间 的关系。 4 第二章研究区域概况 2 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第二章研究区域概况 2 1 1 地理位置 中山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 2 。1 1 2 2 。4 77 ,东经1 13 。0 97 1 13 。4 67 之间。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 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 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 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行政管辖面积18 0 0 14 平方公里( 中 山统计信息网) 。童 2 1 2 行政区划 中山市原名香山县,建于公元1l5 2 年( 南宋绍兴2 2 年) ,是我 国著名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9 2 5 年3 月,为纪念孙 中山先生易名为中山县。19 8 3 年12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改市( 县 级) 。19 8 8 年1 月,升为省辖市。下设2 4 个镇区,拥有国家级高新 技术火炬开发区和国家健康产业基地。 中山市辖6 个街道( 石岐、东区、西区、环城、中山港、五桂山) 、 18 个镇( 港口、三角、民众、南朗、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 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 。 图2 1 显示了中山市行政区划概况。 5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盏如。 图2 1 中山市行政区划图( 引自中山统计信息网) f i g 2 1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m a po f z h o n g s h a nc i t y ( q u o t e df r o mz h o n g s h a ns t a t i s t i c si n f o r m a t i o n n e t w o r k ) 2 2 自然环境概况 2 2 1 地形地貌 中山市地壳变动频繁,地形以平原为主,中部地势较高,四周平 坦。本市中南部的山脉主要有五桂山、竹嵩岭等,其中五桂山主峰为 全市最高峰,海拔为5 31 米。平原地区则呈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趋势。 中山市地貌由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 其中低山、丘陵、台地约占全市面积的2 4 ,海拔约为l0 2 0 0 米, 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约占全市面积的6 8 ,海拔约为 0 5 1 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土壤类型主 要为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 ,西 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本市的西部边界,由磨 6 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问汉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 道横贯本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 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 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中山统计信息网) 。 2 2 2 气候气象 中山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线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能 量丰富。年平均气温为2 3 ,年平均降雨量l9 2 0m m ,年平均日照 时数为l7 2 lh 。中山市l9 9 8 2 0 0 7 年历年平均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 数见表2 一l 。 表2 - 1 中山市1 9 9 8 2 0 0 7 年历年平均气温、降雨量、日照时数 t a b 2 - 1t h ea v e r a g et e m p e r a t u r e ,r a i n f a l la n dd a y l i g h th o u r so fz h o n g s h a nc i t yf r o m19 9 8t o 2 0 0 7 数据来源:中山统计年鉴,1 9 9 9 2 0 0 8 7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中,月平均气温以1 月最低,为l3 6 1 2 ;7 月最高,达2 8 5 。极端最高气温3 8 7 ( 2 0 0 5 年7 月l8 日和l9 日) ,极端最低 气温1 3 ( 19 5 5 年1 月l2 日) 。此外,由于濒临南海,夏季风带 来大量水汽,成为了主要的降水来源。另外,太阳总辐射量以7 月份 最多,达5l l4 1j e m 2 ;2 月最少,仅2 3 2 8 5j e m 2 。历年平均日照时 数为l8 4 3h ,占年可照时数的4 2 ;年最多日照时数为2 3 9 2h ( 19 5 5 年) ,占年可照时数的5 4 :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4 4 8h ( 19 9 4 年) , 占年可照时数的3 3 ( 中山统计信息网) 。 气象方面,影响本市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低温、霜冻、 低温阴雨、干旱和雷暴等。 2 2 3 自然资源 中山市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五类: ( 一) 太阳能资源。中山市是广东省内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的 地区之一。本市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达4 4 515 5j c m 2 ,可供利用的 潜在太阳能资源储量较大( 中山统计信息网) 。 ( 二) 水资源。中山地处丰水区,年平均降雨量l7 4 8m m ,降水 量共达2 9 18 亿r n 3 ,西江和北江流经该市的磨刀门、横门、洪奇沥 的总水量约为14 9 7 亿m 3 ,每亩平均水量可达12 5 7 万m 3 。此外,由 于中山市地处滨海,也可利用潮差进行排灌( 中山统计信息网) 。 ( 三) 矿产资源。中山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但地 层分布比较简单,富矿地层缺乏,现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花 岗岩石料、砂料和耐火黏土。其中石料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 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 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最为丰富;砂料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主要分布 于市内东部龙穴、下沙一带沿海地区;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火炬开发 区濠头村附近。 ( 四) 动植物资源。中山市境内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分御 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区,现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 灵猫、食蟹猱、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和各种鸟类、蛇类等; 第二章研究区域概况 平原地区则以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鼠类为主;另有丰富的水生动 物种类,如鱼类、甲壳类和多种贝类。本市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季 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物主要种类有6 10 多种,隶属于l0 5 科3 5 8 属,森林覆盖率约为12 9 5 ( 中山统计信息网) 。 ( 五) 旅游资源。中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旅 游景点众多,形成了远近闻名、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市 内的主要旅游景点有:翠亨孙中山故居、中山影视城、孙中山纪念馆、 中山纪念中学、孙文纪念公园、孙中山纪念堂、五桂山逍遥谷、翠竹 园漂流乐园及革命历史根据地、紫马岭公园、中山温泉、长江水库旅 游区、孙文西路步行街、横门海上庄园、三乡泉林旅游山庄、民众岭 南水乡、丰本农业科技园、大涌卓旗山公园及烟墩山古塔、西山禅寺、 南山古香林、宋帝遗迹、罗三妹山、桥头小琅环等。当地闻名的土特 产主要有三月红荔枝、神湾菠萝、小榄菊花肉、中山杏仁饼、石岐乳 鸽、长江脆肉鲩、荼薇花制品、三乡濑粉、黄圃腊肠等。 2 3 4 社会经济状况 中山市农业资源丰富,拥有省内重要的糖、粮、鱼生产基地。改 革开放后,区域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内的二、三产业发展较快, 其中第二产业占据主体地位。中山市19 9 8 和2 0 0 7 年产业结构状况如 图2 1 所示。 中山市自被列入全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之后,更是迅速从一个 农业县变为工农商贸综合发展的外向型中等城市,被誉为广东省“四 小虎 之一。近年来,中山市已成为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城市中宜居条 件最好的城市之一,区域内经济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曾经荣 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并获得中国首批“宜居城市实践研究基地” 称号。 9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产业 4 0 6 雒 、 1 9 8 i e 产业 3 6 o 雅弋。 、 图2 - 2 中山市1 9 9 8 和2 0 0 7 年产业结构状况( 数据来自 林地( 化石能源用地) 面积 草地面积,其中草地面积在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中一直处 于最小。 19 9 8 2 0 0 3 年,中山市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中,耕地面积虽然有 所波动,但一直高于其他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这体现了农业生 产在区域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然而,2 0 0 3 年之后,耕地面积 开始逐年下降且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十年间,中山市的耕地面积由 l9 9 8 年的5 3 6 4 5 7 3h m 2 下降至2 0 0 7 年的4 4 0 l9 5 3h m 2 。由于耕地是 所有生态生产性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万顷之陂-【2022年暑假预习】云名著《世说新语》之“德行”卷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古时代的东亚和西亚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
- 2024中智集团政企服务部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防伪产品经理培训总结
- 人教A版(2019)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1教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教案及反思
-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小石潭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初中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我的责任
-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接地网状态评估课件
- 英语口译基础教程--Unit-7-10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好习惯伴我成长》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形考任务话题讨论答案(第二套)
- 《淮阴师范学院二级学院经费核拨管理办法(试行)》
- 诺基亚LTE FDD设备技术说明(2)
- 清筛车挖掘输送装置
- 实名核验(法人)业务办理表
- 离合齿轮的工艺规程与专用夹具设计
- 武汉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征税等级现行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