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绩辨建摩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中文摘要 酸汤话分布在湘黔边界的交界地带,处在湘语和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它在汉语方言研 究中有着特殊的价值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酸汤话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过学界的重视。缺 乏系统的研究。鉴于此,笔者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全面描写了远口酸汤话的声韵调系 统及其音韵特点,并对文白异读等一些重要语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另外还整理出了远口 酸汤话方言的同音字汇。其次,文章主要描写和分析了酸汤话的内部语音差异,包括地理差 异和新老差异两个方面。酸汤话内部地理差异的成因与早期移民的迁徙时间、路线的不同以 及酸汤苗地区封闭的环境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普通话的影 响,酸汤话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新老差畀,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声韵拼合规律四个方 面对其进行了描写和分析。一般地说,“介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方言之间的方言不算方言岛, 酸汤话虽处于湘语和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但它既不完全同于湘语,也不同于西南官话,而 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特征,对酸汤话及其内部差异进行详细描写,可以提供一个被两大方言 包围的带有方言岛性质的典型标本。再次,文章对知庄章组的演变、酸汤话中的古青遗迹等 一些重要语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对酸汤话的系属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d 关键词:酸汤话内部差异地理差异新老差异系属 中图分类号:h 1 7 1 游汝杰。社会语言学与方言学专题”讲义( 一) 汉语方言的分区蚵题、 i 境删文尊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i n t e r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s t u d yo f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 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i sd i s t r i b u t e di nt h ea r e ab o r d e r e do nt h eb o r d e ro fh m l a na n d g u i z h o u ,s u r r o u n d e db yx i a n gd i a l e c ta n ds o u t h w e s to f f i c i a ll a n g u a g e i ti s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i n 也es t u d yo fc h i n e s ed i a l e c t sv a l u e h o w e v e r d u et ot h e i rr e m o t e l o c a t i o n ,8 0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h a sn o tb e e nt h es u b i e c to fa c a d e m i ci m p o r t a n c e ,t h e l a c ko fs y s t e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 c o n s i d e r i n gt h a ta n do nt h eb a s i so fi n v e s t i g a t i n gi nt h e l o c a l i t y ,f i r s t l y ,w em a i n l yd e s c r i b et h ep h o n e t i cs y s t e mo fy u a n k o us u a n t a n g d i a l e c t t h ef e a t u r e so fi n i t i a lc o n s o n a n t c o m p o u n dv o w e la n dt o n eo fy u a n k o u 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 id i s c u s ss o m ei m p o r t a n tp h o n e t i ci s s u e s ,s u c ha sl i t e r a la n d c o l l o q u i a l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i na d d i t i o n ,c l e a n su pt h es y l l a b a r yo fi t sd i a l e c t s e c o n d l y , t h ed o m i n a n tc o n t e n to ft h i st h e s i si st h ep h o n e t i cd i f f e r e n c eo fs u a n t a n g d i a l e c t ,w h i c hi n c l u d i n gt h ep h o n e t i c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t o w n sa n d b e t w e e nt h eo l da n dt h ey o u n g g e o g r a p h i cd i f f e r e n c e so f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i nt h e c a u s e sa n dt h em o v e m e n to ft h ee a r l yi m m i g r a n t s ,d i f f e r e n tr o u t e sa n ds u a n t a n g m i a oa r e ae n c l o s e de n v i r o n m e n ta r ei n e x t r i c a b l yl i n k e d ,i nr e c e n td e c a d e s ,b e i n g a f f e c t e db y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u t o n g h u a ,t h e r ei sa l s oap h o n e t i c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t h eo l da n dt h ey o u n g t h i st h e s i sd e p i c t si ta b o u t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 i n i t i a l ,f i n a l ,t u n ea n dt h er u l e so ft h es y l l a b l e g d n e r a l l ys p e a k i n g ”b e t w e e nt w oo r m o r ed i a l e c t sb e t w e e nd i a l e c t si sn o td i a l e c ti s l a n d ”s u r r o u n d e db yx i a n gd i a l e c t a n ds o u t h w e s t0 f f i c i a ll a n g u a g e ,b u t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i sn e i t h e re n t i r e l yw i t h x i a n gd i a l e c t ,a n da l s od i f f e r e n tf r o ms o u t h w e s to f f i c i a ll a n g u a g e ,i th a si t so w n u n i q u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s ot h a t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a n di t sj n t e r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a r e d e s c r i b e di nd e t a i l ,c a np r o v i d eas i e g eb yt h et w om a i o rd i a l e c t sw i t ht h en a t u r eo f t h ei s l a n dd i a l e c tt y p i c a ls p e c i m e n s t h i r d l y ,t h i st h e s i sd i s c u s s e ss o m ei m p o r t a n t p h o n e t i ci s s u e s ,s u c ha st h ee v o l v e m e n to ft h ei n i t i a l so f ”z h i z h u a n g z h a n g “( 知庄 章) ,p h o n e t i c so fa n c i e n tr e l i c s ,w h i c hi sr e t a i n e di n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 f i n a l l y ,t h e t h e s i sh a sm a d et oat r i a ld i s c u s s i o no f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a b o u ti t sd i a l e c ts y s t e m p r o b l e m k e y w o r d s :s u a n t a n gd i a l e c t ,i n t e r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o l d a n dt h ey o u n g ,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t o w n s ,d i a l e c ts y s t e m 谚碴州峡避 酸汤酯内部著异研究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 一 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在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 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壅垒 日 关千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贵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 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闺;本人授权贵州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壁垒导师签名f 1 1 4 期: 壤槲建露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秣莓稼嗽斌球镪螭螭惫器1 褥龋匝 i i l 绩州建埠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璃善熟拜 塑晾链爨颦墨骓剃球求延 餐簇匝 i v 墙螂建| 擎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0 1 关于研究对象 引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最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 多语言的国家,总共有一百多种语言并且每种语言下面还有若干种方言,有的甚至方言分 歧相当严重。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仅存在着地方变体之间的发生学上的同源 关系,还存在着语言和语言之间甚至方言与方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接触关系。到目 前为止,我国还有相当的语言的状况不甚明了,拔开这些语言( 或方言) 的面纱,梳理这些 语言( 或方言) 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语言工作者的任务。同时随着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经济 建设的日益发展、文化渗透的目益深入,语言之间的接触也越来越密切。研究语言( 或方言) 具有越束越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各种方言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的使用功能,不仅能帮助我们 弄清楚方言中各种成分的来源,对方言的发展演变作出预测,同时反过来它还能为社群之间 的交往提供证据,特别是在历史文献缺乏的情况下,这种语言方面的证据显得尤为重要。 在湘黔边界地区,具体指贵州天柱县境内清水江沿岸各乡镇以及湖南会同县的蒲稳、炮 团等地,生活着一支特殊的苗族分支他们因爱眵酸故这一地带的苗族被人称为酸汤族, 他们所说的话叫酸汤话。尽管是苗族的一个分支,但他们所说的话并不是苗语,而是汉语方 言。酸汤话既不同于天柱话( 西南官话) ,也不同于会同话( 湘语) 。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于是我们决定把酸汤话作为研究对象。 一 0 2 酸汤话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迄今为止,对酸汤话进行调查研究的学者并不多,下面据时问线索分述如下; 1 1 9 8 7 年原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力甫调查过酸汤话 2 1 9 9 6 年杨学军先生黔湘边界。酸汤话”音系记略一文,对酸汤话的音系傲了大 致的描述。 3 1 9 9 7 年李蓝先生在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 ( 方言1 9 9 7 年0 4 期) 一文中指出,酸汤话不是西南官话。 4 1 9 9 8 年涂光禄先生在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中,对酸汤话的音系做了大致的描 述与研究。 1 0 境埘建| 擎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以上学者的调查与研究对酸汤话的进一步研究都有指导意义,但是,酸汤话的研究是很 不足的,至今停留在单纯的描写层面。 0 3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的意义 目前,从酸汤话的研究历史及现状来看,对它的调查研究还很不够,因此,人们对酸汤 话的概念模糊不清。酸汤话到底属于种什么样的方言,它处在湘语与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 可它既不完全同于标准湘语,又不属于西南官话,那么它的系属到底如何呢,它有自己哪些 独特的地方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因而,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的重 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总的来说。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酸汤话具体的调查研究,从中探求 一些新的语言事实和演变发展规律,丰富语言研究理论,为汉语方言的全面描写、分区以及 方言岛等理论问题提供事实材料的佐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进一步挖掘和丰富酸汤话的事实材料。 近年来,已有了一些关于酸汤话的材料,但由于酸汤话分布在边远的地区,人们对它缺 乏详实的调查研究,然而酸汤话这一方言内部差异较大,这些材料对于全面反映酸汤话的面 貌还是很不够的,必须进一步的调查。本论文在写作的过程中,对天柱县各个点的酸汤话傲 了全方位的调查,使酸汤话的面貌有了更为全面的反映。 2 揭示酸汤话的音韵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我们知道,要真正弄清楚酸汤话的内部差异及其系属,其内部的比较研究是重要的基础 工作和必不可少的途径。如上所列,学者们没有对酸汤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鼓比较研究, 其内部差异未能反映出来,从而对酸汤话的系属很难作出明确的判断。本论文傲了这方面的 尝试工作。 3 为探讨酸汤话的系属问题提供事实材科和提出我们的观点。 李蓝先生在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 ( 方言 1 9 9 7 年第4 期) 一文中指 出,处于锦屏和天柱交界地区的“酸汤苗”说的话不属于西南官话,那么它属于什么方言呢? 基于酸汤话内部差异的复杂性,以及材料的缺乏,以上学者们并没有明确判断它的系属阔鼷 本论文也想就酸汤话的系属问题做点尝试性的探讨 正是以上的研究意义,我们选择了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这一论题。 2 碛州建潆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0 4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的方法 1 田野调查和静态描写 充分全面的田野调查是进行方言研究的第一要素。田野调查中,笔者从全面考虑、合理 布点切入实际的角度出发,贯彻全面普查和重点深入相结合的原则即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全 面掌握酸汤话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选出有代表性的点作深入调查对调查得来的材料先作 出静态的整理分析,力求描写充分,以便为下文的解释奠定基础 2 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 对酸汤话进行历时比较,主要是将酸汤话的音系与汉语的中古音系比较,从而观察酸汤 话的历时发展脉络及特点;对酸汤话的共时比较,则包括酸汤话内部的共时比较以及酸汤话 与周边方言的共时比较。 3 综合归纳和划分类别 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对酸汤话显示出来的特点进行综合归纳整理,得出酸汤话内部各 代表点之问的共同性和差异性,进而对酸汤话的系属i 列越进行探讨。 4 图表统计和文字说明 本论文用图来显示酸汤话的分布情况;用表的形式来显示酸汤话音韵的基本材料和比较 材料;然后结合文字来说明这些材料所揭示的特点和结论。本文所使用的其他体例也在随文 的文字中得到说明。 0 5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的材料来源 本次调查全部采用实地调查,发音合作人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本论文中酸汤话的材料 ( 除特别说明外) 均是笔者亲自实地调查的。酸汤话调查点及其发音合作入简介如下: 方言点 姓名性别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职业 地湖乡永光村吴宗龙 男苗族5 8 岁初中务农 地湖乡永光村吴明绳男 苗族5 5 岁初中村长 地湖乡中河村吴谋锋男 苗族1 5 岁初中学生 远口镇远洞村吴才俊男苗族8 0 岁中师退休教师 远口镇东风村吴展鹏男苗族5 0 岁中师教师 远口镇地样村吴树锋男苗族2 8 岁大专教师 远口镇街上吴秋红女苗族2 1 岁大专 学生 3 。墟州矢j 擎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坌处镇大冲村李振德男苗族5 6 岁初中务农 坌处镇大冲村李振衡男苗族5 4 岁中师教师 竹林乡地坌村 李康明男苗族4 0 岁初中务农 坌处镇大冲村李全武男 苗族3 0 岁大专 教师 竹林乡菜溪村彭三财男苗族1 5 岁中学学生 江东乡江东村杨德光男苗族7 8 岁小学务农 白市镇坪内树杨国防男苗族7 7 岁小学务农 江东乡兰溪村杨通宇男苗族4 0 岁大专教师 白市镇汶溪村杨仪炳 男苗族 3 4 岁初中务农 自市镇舟溪村杨贵妹 女苗族 2 6 岁硕士学生 瓮洞镇大段村刘兴国 男 侗族5 0 岁中师教师 社学乡小冲村王瑞锋男侗族“岁初中务农 兰田镇地锁村杨小义男苗族3 2 岁中师教师 渡马乡苗田树杨仪诚男苗族3 0 岁初中务农 瓮洞镇大段村游道作男苗族2 6 岁大专教师 瓮洞镇聚溪村杨明江男苗族1 6 岁初中学生 说明;以上发音合作人除在校的中专生、大学生以及教师有短暂外出学习、工作豹经历外,其余都无 外出史 0 6 本论文体例说明 1 本文调类采用发圈法。例如远口话:波p o 峙( 阴平) 、婆p 0 4 1 ( 阳平) 、古l c i l 5 5 ( 上声) 、 十5 ( 阴去) 、是3 ( 阳去) 。 2 文读和白读的表示法:用加粗表示文读,用加粗倾斜表示白读。例如远口话:街、 3 表示连续变调时,把连续变调的调值写在单字调后面,单字调值与单字调值之间用 。一”表示。例如远口话:大大t a i 3 3 t a i 班芦 4 国际音标的送气符号用岫”表示。例如:考k h a u 。 5 写不出本字的汉字或音节用“口”表示。 4 墙州夹薄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第一章酸汤话的分布概况 酸汤话指的是湘黔边界酸汤苗地区以中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平声绝大部 分读不送气清音和无塞音韵尾为主要音韵特征,以湖南会同县的炮团、蒲稳两乡以及贵州天 柱县的远口、白市两镇为典型方言的那类汉语方言本文所论及的酸汤话专指天柱县境内的 酸汤话 第一节天柱县建制沿革、民族人口、语言概况 天柱县( 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因县城帮“石柱擎天”胜景得名,地处黔东湘西结合 部,与湖南省新晃、芷江、会同、靖州及本省锦屏、剑河、三穗等县接壤,是贵州省东出湖 南、湖北,南下广东、广西的重要门户。素有“黔东第关”之称。全县总面积2 2 0 1 多平方 公里,辖1 0 镇6 乡,总人口4 0 7 1 万,其中以侗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 8 3 0 。 1 1 1 建制沿革2 历史上,天梓的行政建制及所辖耳域冈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商时期,天柱县属禹贞 荆州( 今湖南湖北) 之界僻。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为楚巫黔中地。秦朝时置黔中郡,属夜郎 汉朝初期,改为武陵郡( 今湖南溆浦) ,汉武帝平南夷改为群舸郡( 今贵州思南、石阡等地) 归益州( 汉武帝时置四川为益州统辖。三国时期属于蜀汉西晋之时归武陵郡,属荆州南 北朝时届郢州( 楚国的都城,今湖北省江陵县北纪南城) ,为武陵郡,隋时改属扬州沅陵郡。 唐代为黔中道。五代时归楚国( 今湖南省) 。元属荆州北路,后改为靖州路总管府,属湖广 行中书省。明洪武元年( 1 3 6 8 年) 改靖州,直隶湖广布政司,洪武二十五年( 1 3 9 2 年) 建 天柱守御千户所,属湖广靖州卫万历二十五年( 公元1 5 7 9 年) 置天柱县,崇祯六年( 公 元1 6 3 3 年) 迁至龙塘,改名龙塘县,后迁还旧治。复名天柱县。1 9 5 8 年并入锦屏县,1 9 6 1 年复置。据康熙天柱县志载:“柱石擎天在县东1 0 里,其形似柱高而圆,旧云有鸟类凤 鸣于上,天柱名始此,别号凤城。 2 天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柱县志) ,贵州人民出版社1 9 9 3 5 墙州文j 擎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1 1 2 地理环境 天柱县地势南商北低,西高东低,最高峰位于良上的老山坡,海拔1 4 7 0 米,最低点位 于西北部坪茶新美河出口处,海拔4 5 0 米,境内山岭连绵,溪流纵横,分布有许多坝子,周 围镶嵌着低山和丘陵,是主要的粮食产区。天柱县地处长江流域,沅江水系,沅江上游的清 水江,是县境内流程最长有唯一能通航的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自锦屏 县的毛坪、坌处、竹林、远口、白市、翁洞等地。这特殊的地理环境对该县的社会生活,特 别是语言文化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 1 3 民族人口 天柱县的人口,就其民族而言,是一个饲、苗、汉族为主的n 个民族聚居的地区。下 面是主要介绍天柱县清水江沿岸各乡镇操酸汤话民族人口的统计数( 数据引自各地派出所户 籍室统计的2 0 0 6 年人口数) 。 乡镇名称总人口苗族人口苗族占人口比例其他族人口比例 远口 2 8 0 3 22 6 6 3 09 5 5 地湖 4 4 7 14 2 9 29 6 4 坌处 1 6 9 31 6 8 49 9 5 o 5 竹林 1 5 7 21 5 6 89 9 8 0 2 白市3 4 0 2 l 3 2 3 1 99 5 5 江东1 8 6 5 21 8 5 5 89 9 5 0 5 渡马 4 2 1 64 1 8 29 9 2 o 8 社学1 3 2 31 3 0 99 9 l 兰田隼7 2 0秘9 8 2 瓮洞2 = 嬲 2 1 5 5 99 7 3 总计1 2 0 9 2 61 1 6 7 2 69 6 5 4 5 说明:说酸汤话的坌箍镇的只有大冲,鸡田两村,竹林乡只有菜溪、地量两村,渡马乡只有苗田、黄劳, 桥坪兰村,社学乡只有小江、田冲阿树,兰田镇只有地镇、烂木桥两村 6 绩州建搏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1 1 4 语言概况 天柱县,就其民族而言,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就其地域而言,它处在湘黔边界 的交界地带;再加上历史上的移民因素,因而这里的语言以及方言情况显得复杂多样,有 侗语、苗语、西南官话、酸汤话等。下面是各乡镇的语言、方言分布的大体情况: 侗语:邦洞、高酿、坪地、注溪、社学的大部分 苗语:竹林的部分村寨。 西南官话;帮洞、高酿、坪地、注溪、风城等地。 酸汤话:竹林、坌处、远口、白市、江东、渡马、社学小部分、兰田小部分、翁洞等地。 从以上来看,天柱县语言复杂具体地说,县城即凤城镇以及县城东北兰田镇和渡马镇 的大部分只通行西南官话;县城西北部的邦洞、坪地、注溪,县城西南部的石洞,县城南部 的高酿,这五个镇既说侗话,又通行西南官话;县城东部的社学以及竹林乡的大部分既说苗 话,有通行两南官话;除以上提及的各乡镇以外,天柱县其余各地通行酸汤话,这与官话差 别很大,彼此不能通话,酸汤话内部的差异也十分明显。 第二节酸汤话的形成及地理分布 1 2 1 酸汤菌的族源3 生息繁衍在长江中下游的苗族,秦汉时期,其先民一部分融合于汉族,一部份向西迁徙。 秦汉到隋唐,沅水流域的茁裔被称为“五溪蛮”或“五陵蛮”唐末樊绰所著蛮书 中。出现 了“茁众”的称呼可见苗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早在唐代后期就形成了。明清文献以“蓖” 泛称贵州少数民族。苗族的族属鉴别有红苗、黑苗、青苗、花苗、八寨苗、九溪苗、西溪苗、 东曹、西苗、酸汤苗、喇叭苗等。 酸汤苗主要分布在湘黔边界,即贵州天柱县境内清水江沿岸的各乡镇以及湖南会同县的 炮团、朗江、蒲稳等地。椐查吴氏族谱,酸汤苗可能形成于南宋后期。南宋末年,贾似道因 姊妹是理宗的贵妃,当上了宰相,他在北方新崛起的蒙古族强敌面前,一味地退让妥协,而 对人民拼命的压榨剥削,以满足他极度荒淫靡难的生活。当时大理寺丞吴盛对他看不顺眼, 因言事忤似道。处境恶劣。淳祜年问( 1 2 4 1 年1 2 5 2 年) ,他遂弃官逃出南宋都城临安( 今 杭州) 。携妻彭氏子八郎等有江西的吉安,潜入苗僵,在远口( 当时属荆湖北路靖州会同县。 参见酸汤苗地区的族源和习俗 ,怀化师专学报,1 9 9 6 年0 6 期 7 囊删文学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现属于贵州省天柱县) 安家落户。自宋代以来,因戍守、作官、避乱、经商、屯田、游览而 留居会同、天柱等地移民不断增加,这些从江西或中原迁入的移民大多定居在清水江流域。 据家谱考证,今居住在天柱以及会同杨姓、吴姓、游姓、蒋姓、彭姓、李姓、袁姓等各姓氏 的人口,多为江西移民后裔。人们习惯上把定居在贵州天柱县境内清水江沿岸各乡镇以及湖 南会同县的炮团、朗江、蒲稳等地人口,融合为一个苗族支系酸汤苗。 天柱县的苗族约在唐宋时期,从黄河流域迁徒至清水江沿岸地区定居,当时统称为“侗 苗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苗族人民的意愿定为苗族。天柱县苗族主娶分布在清 水江沿岸,天柱县远口、坌处、竹林、白市、瓮洞等乡镇的酸汤苗,在天柱统称苗族。 1 2 2 酸汤话的形成 湘黔边界,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这里峰峦叠蟑,如同天然屏障,“南拒广 西,东障湖南,北抵辰沅,西极夜郎”,清水江、渠水、巫水三条水系是历史上的“五溪” 之溪,因而这里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既是古代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是历 代统治阶级实行羁縻制和“征蛮”的重要屯兵之地;既是是汉文化与苗侗文化碰撞的焦点, 也是汉民族与苗族、侗族相互联系、相互了解的交通渠道。宋代以前,这一地区的语言主要 是侗语、苗语,而不是汉语。随着历代王朝对江南的开发,这一地区的人口不断增长。自宋 代以来,特别是明洪武年阃,江西移民大量进入“湖广”( 明代前天柱属湖南靖州管辖) ,江 西移民带来了客赣方言,客赣方言与当地的土著语言相互影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汉语方言 馥汤话。 1 2 3 酸汤话的分布 从方言地理来看,酸汤话主要分布在湘黔边界,即贵卅天柱县境内清水江沿岸的各乡镇 以及湖南会同县的炮团、朗江、蒲稳等地,它处于湘语和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加上境内少 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因而,语言很复杂,酸汤话内部差异十分明显。根据古知章组的今读等 特点,以及当地人的认同情况,我们把天柱县境内清水江沿岸说酸汤话的十个乡镇分为5 片:远口片、地湖片、坌处片、白市片、翁洞片。远口片主要分布在远口镇,以东风村为典 型代表;地湖片主要分布在地湖乡,地灵乡等地,以地湖乡的永光村为代表;白市片主要分 布在除白市镇地样村以外的所有村寨,江东乡,以白市镇的汶溪村为典型代表;坌处片包括 坌处镇的大冲、鸡田,竹林乡的菜溪、尧田、地坌、双溪、杨家、麻阳,以坌处镇的大冲村 8 窟州更j 擎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为典型代表;翁洞片主要分布在瓮洞镇,兰田镇的地锁、烂木桥,渡马的苗田、黄劳、桥坪 以及白市镇的地样,社学乡的小江、田冲,以翁洞镇的大段村为典型代表。由此我们梳理出 各片数量不一的对内一致,对外排他的语音特征。 9 窟螂文尊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第二章酸汤话远口片音系及音韵特点 远口从地理位置说,正处于湘黔边界的交界地带,是连接两省的交通要道;从方言地理 来看,它是处于西南官话和湘语的交界地带。本章以远口片音系作为酸汤话的代表,具有一 定的典型性。有利于了解酸汤话的整体概况。本章所描写的音系是老派音系 第一节远口片酸汤话的声韵调系统 2 1 1 声母2 0 个( 包括零声母) p 劳稗髓婆 t 大多张丈 臼左财装床 都鸡旗记鸡 k 割果讲江 a 菇籽 p h 怕坡破白 t “腿拖尺车 臼h 粗初疮窗 矿趣吃枪春 k h 开可去困 2 1 2 韵母4 1 个 1 辞次是事 a八马夹哑 y十二支知 。 多果科莫 e北热或黑 a i 哪街介大 e i 杯对妹累 a u 高教毛敲 肌少烧超召 o u 毒土图读 i 米李时地 i a 写夜滴爹 1 3 3 妈明米忙f 发婚花画 n 脑软娘鱼 l 老里路热 s 四生散事 时十市师 c 西县写洗 日暗咬牙 x 河虾玩蜂 u薯苦古五 u a 瓜瓦滑话 y 鱼猪书树 y a 靴 i o 学药雀乐 i e 叶铁客得t l e 国y e 掘诀决橘 u a i 快怪歪外 u e i 贵卫葵围 i a u 交狡教效 i 哪笑狗楼桥 i o u 游有修幼 1 0 境科击薄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8 1 1 饭感龛胆u a n 关 锄闪扇占颤i e n 钱灯田根u e n 碗酸官欢 y e n 转圈冤娟 c n 恩分吨 i n 新听亲星 u e l l 稳文问 y n 云裙军讯 a t 江讲巷张i 柚香秧像乡u a t j 汪光矿逛 呻洞瓮空风i 呻穷兄荣 6 嗯 说明: ( d e 、t i e 中的e 略开,接近e 。 、i 、哪和y e a 中的e 实际音值在e 和e 之间。 2 1 3 声调5 个 阴平1 3 高猪专底开诗梯飞 阳平4 l 穷才寒文人俗滴 上声5 5 古展草五竹七接服 阴去3 5 社父正送放岸怒替 阳去3 3 大病近是毕厚让用 说明: 阳平的实际调值接近4 1 2 ,记为4 l 。 上升的实际调值接近5 4 ,记为5 5 。 第二节酸汤话远口片的声韵配合关系 酸汤话远口片的声韵配合关系如下表,袭中把韵母分成开齐合撮四类,声母分成六组, 空格表示声韵不相配合 表卜1 酸汤话远口片的声韵配合关系 开口呼齐齿呼舍口呼撮口呼 pp h mf 牌怕马花皮票米著普胡 t1 i i 弟体第体 1 1 0 囊蚪太婷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ni南兰年李鱼旅 t st s h 8早猜杀子瓷四 十 坼矿9蒋枪箱猪处书 kk h 日x江开哑害 古苦 d 压五雨 从表中可以归纳出酸汤话远口片声韵配合关系的一些特点; 1 睁一】组声母,p 、p “只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不拼撮口呼;m 只拼开口呼、齐 齿呼,不拼合口呼、撮口呼;旧只拼开口、合口两呼;所有拼合口呼的只限于u 韵。 2 0 卜1 组声母,t 、p 只拼开、齐两呼,不拼合、摄两呼,n 、j 可拼开、齐、撮三呼。 3 辟s _ 】组声母只拼开齐两呼,不拼合撮两呼。 4 【r 1 组只拼开口呼,不拼齐、合、撮三呼。 5 h 组声母只拼齐齿呼和撮口呼,不拼开口呼、合口呼。 6 【l 叫组声母,k 、i 【h 只拼开合二呼,不拼齐撮齿呼;d 只拼开口呼,其余三呼都不相拼; x 只拼开齐两呼,不拼合撮两呼。 2 3 1 声母特点 第三节远口片酸汤话的音韵特点 1 古全浊声母今逢塞音,塞擦音时,不论平仄绝大多数读不送气清音。例如: 平声:牌p a i 4 1 徒t o u 4 1财t s a 一 菩i m 4 1 桃i 】i 0 4 1 糖姗4 1 甜t i - n 4 1 仄声:洞t o l p 净母j 皂t s a u 3 5 柜k u e i 3 5 住矿病p i n 3 5 败p a 产 但有部分古全浊入声字今白读读送气清音,例如:读p o u ”贼( s h e 3 5 自p c 3 s 薄p “秘” 直 芦 昨舻侄 。关于古全浊声母的演变问题,笔者将在下文详细讨论,这里 就不赘述了。 2 中古知二庄组与知三章组分立 在普通话中,中古知庄章这三组字的声母一般读为t s 、喀二组,但在远口片酸汤话中, 知二庄组和知三章组有区别:知二与庄组合流,知三与章组合流。其中知二庄组一般读t s , t s h 、 s ,庄组有个别字的声母读 ,例如使史驶读f ”。知三章组情况较复杂,以韵母等呼 为条件,大致分化为三种读音类型l s 、t s h 、s ,坼、矿、g 和t 、t h 、s 。其中蟹止、深臻 1 2 碛州建薄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曾梗入知三章组字的声母读 朗,例如:知知止开三【t y l 3 】、十禅深开! 5 ,5 】。 表2 - - 2 中古知三章组声母在酸汤话里的分化条件 分化类型分化条件例字 1协、矿、s蟹、止合三等 缀知蟹、追知止、坠澄止,税书蟹 2留、矿、9 遇、山、臻合口三等 猪知遇、主章疆、水书止、转姗山、准章臻、传澄山、 3t 、l h 、s 开口三等以及通合三等 知知止、针章深、朝知效、充昌冠丈澄宕、竹知疆 3 见组有部分开口一、二等字韵母为细音,但声母未腭化。例如: 沟蛄g u 交t o i a ul 狗k i e u 狡t 9 i a ul 跟k i e u 斤婶i n 。 为什么以上见组字在细音前没有腭化? 我们认为,酸汤化中开口一,一二等字今读细音 是后来元音高化的结果,此时,见组在三四等韵的细音前已完成了腭化过程,因此,这些方 言中的见组开口一= 等在细音前就没有腭化。“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期中起作用,过了 这一时期。即使处于同样的条件下也不会遵循原来的规律发生语音变化。”4 4 晓匣母合口字和非组字有相互混淆的情况。一般是晓匣母字混入非组,读为阅;但非组 ( 不包括明母字) 通摄合口三四等舒声字却混入晓组,读为【x 】。例如: 晓母:呼汹1 3 1虎伽1 花i h t ,1灰f f e i l 3 l欢阿n 1 3 】 婚 f e n l 3 1 匣母:湖脚4 1 l 会l f c j 3 5 】混f f e n 3 5 】户脚1 换【缸n 1幻拉u e n 均 非组:风f x 伽勺封【x o 日1 3 】 疯 x o v 9 冯f x 嗍4 1 奉d 叼3 5 】 风【x o 日1 5 疑母开口一二等字声母多为日,三四等字( 入声字除外) 多为f n 】。例如: 开口一二等:我日。舄牙日a 4 1崖日a i “岸驴n 筠i l r 9 a n r e 开口三四等:疑n 一严n e n 义n 弱鱼n y 4 1蚁n 产 6 日母字绝大多数读为边音i ,少数读为零声母g ,个别读为鼻音n 例如: 边音: 肉矗含三晨l o l i 让宕开三阳i a u 9 入挥开三i o u 4 1如曩音三盘i o u 4 1 零声母:扔开 e n 4 1 人臻开三e n 4 1 日蔫开兰曩 a 5耳止开三止 翳 鼻音; 软山台三痒r i y e n 筠 7 匣母字一部分读为零声母。例如:话u a 妒滑u a 芦 黄u 竭“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 ,商务日j 书馆。2 0 0 1 年,4 6 5 4 6 6 贞 1 3 。窟删土j 擎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2 3 2 韵母特点 1 中古果摄开口一等和合口一等字的韵母绝大多数合流为0 果摄开口一等歌韵、合口一等戈韵的常用字有4 0 多个。端系歌韵字:多拖他大挪罗锣 哪那搓左佐,见系歌韵字:歌哥鹅可我个饿河何荷( 荷花) 荷( 薄荷) 贺阿;帮组戈韵字: 波婆魔磨( 磨刀) 磨( 石磨) ,端系戈韵字:螺坐座,见系戈韵字:过锅果颖颗卧和( 和气) 火货和( 和面) 窝这些字,普通话的端系歌韵字多数读合口呼,少数读开口呼,见系歌韵 字除了。我”读合口韵母,“阿”有两读外,其余都读开口呼,如。哥课河”;而帮组戈韵字 读开口呼,端系戈韵字都读合口呼,如“螺坐”,见系戈韵字多数读合口呼,如“锅货窝”, 少数读开口呼,如“科颗和”。 这些字在远口酸汤话中除了“哪n a i s 5 、大t a i ”外,其余全部读0 韵。例如: 多t o ”、左t s 0 8 、我0 0 ”、婆p o “、糯n o ”、过k a ”。歌韵字在切韵时代以前念a i , 切韵时代念a ,宋代以后变为0 。在酸汤话中,歌韵字有读a i 的,这说明酸汤话在某种 程度上有存古的性质,同时歌韵字的读音在酸汤话中如此的整齐,由此也可以证明,酸汤话 的形成时间应该是在宋代以后。 2 部分韵摄的见系二等字保留开口 “二等字i 介音的最终确立,应该是在宋元时期。”( 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 见系 二等字在今普通话中都读齐齿呼,但在今酸汤话里大部分保留着开口呼。见系二等字保留开 口呼的韵主要是:假摄开口二等、蟹摄开口二等、效摄开口= 等、咸摄开d - 等、山摄开口 二等、江摄开i z l - - 等。 假摄开口二等:家牙架( 架桥) 嫁霞下哑 蟹摄开口二等:皆介界届戒械街鞋崖解蟹 效摄开口二等;敲咬教觉( 睡觉) 咸摄开口二等:减监咸衔( 舒声字) 夹鸭( 入声字) 山摄开口二等:艰间( 中间) 眼闲限( 舒声字) 瞎( 入声字) 江摄开口二等:江讲项巷( 舒声字) 角( 入声字) 3 中古流开一侯、臻开一痕、曾开一登、梗开二庚耕( 举平赅上去入) 的端组字、泥组字、 见组字、晓组字,普通话韵母为开口呼,而在远口酸汤话里读为齐齿呼 1 4 窟州建| 擎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表2 3 中古流开一侯部等端系字( 精组除外) 、见系字( 影组除外) 韵母读音表 流开一侯臻开一痕 曾开一登梗开二耕 端组斗e u 3 5 豆t i e u 3 5灯l i e n ”凳t i 跚” 泥组楼u e u 1 漏l i 矿能n l e u 4 1 见组狗k i e u s 5 口k h i l l $ 5跟k i e n ”根k i e n l 3肯k i 自l l $ 5耕k i e n ” 晓组猴x i e u 4 1 厚x i e u s s痕x i e n 4 1 很对一5恒x i e n 4 1 4 u 变o u 的情况。中古遇摄台口一端系,遇摄合口三庄组日组、臻摄合口入声三端系、遥 摄合口入声一三端系知系字的韵母,普通话为u ,而在远口酸汤话里,其韵母为o u 表2 - qu 变o u 的情况表 摄开合等韵 组 例字 端都徒屠途涂图堵赌土吐杜肚兔度渡 模泥奴炉芦努鲁橹虏卤怒路赂露鹭 精 租祖组做粗醋错苏素诉 遇 鱼庄 初锄梳蔬阻楚助 日如 虞 庄 雏数( 数词) 数( 名词) 日儒乳 臻合没端突 精卒猝 沃端督笃毒 泥陆( 六除外) 精宿 屋 知竹筑畜逐 通合 童 祝粥叔熟 日肉 泥绿 烛 精足促粟俗续 童 烛嘱触赎束蜀属 日辱褥 境州文摩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5 i a n 变为i e n 的情况 中古咸、山摄开口二等( 不包括帮组字和知系字) 、三等( 不包括知系字) 、四等( 不包 括知系字) 以及山摄合口三等舒声字的韵母,普通话为i a n ,而在远口酸汤话里读为i e n ,与 中古臻曾梗摄开口一、二等的一些字的韵母合流。例如:廉u n 4 i 、尖幻i 髓1 3 、检母i e 、厌 i 蜘”、鞭p i 印”、钱嘲融、燃l i e 一1 、田t i e n 1 、年n i e n 4 1 、千聱“i 札”、恋l i e n 3 5 表2 _ _ 5 酸汤话咸山摄与臻曾梗摄韵母合流的读音表 i 钳庶开三根纛开一典山开四等曹开一镶戚开三冷攫开2电山开三凳曾开一 l l馆i nk i 锄 t i “ l i e nt i e n 6 中古曾梗通三摄舒声字在唇音声母后今读为呻 在普通话里,通摄唇音字并入曾梗两摄,读开口呼,这是唇音声母在合口呼u 前,因异 化作用是合口呼变为开口呼,但在远口酸汤话里,部分曾梗摄唇音字并入通摄,这是唇音声 母的同化作用,使元音变为圆唇。王力认为“后一种情况是较古的现象。”( 汉语史稿) 表2 6 中古曾梗通三摄舒声字在唇音声母后今读为o q 情况表 摄开合等例字 曾开崩朋 梗开烹彭澎猛孟迸棚萌 明盟 通篷蓬蒙懵蠓 风枫疯丰冯讽风梦封峰蜂锋逢缝( 缝衣) 捧奉俸缝( 缝隙) 7 中古果开三戈韵字、假开三等麻韵字主要元音大多读为a 的情况 中古果开三戈韵字假开三等麻韵字主要元音读为a 的字主要包括: 果开三戈:茄蛹a 1 假开三麻:斜c 0 1 姐鄙i 写g 借姆i a 爹t i a l 3 惹h i s 5 爷0 1 也i a 5 5 野i 夜i 一 假开三麻:蛇鞠4 1 赊s a l ,舍s a 5 s 在普通话里,中古果开三戈韵字、假开三等麻韵字主要元音y 、,但在远口片酸汤话里, 其主要元音度为a 王力把戈三麻三的演变划分四个层次: 嘛( 三等) h ,i a i e i e 戈( 三等) h , 他认为“麻韵的主要元音本来就是个a ”。( 汉语史稿) 这也可以证明酸汤话保留着古 1 6 窟州建婷 酸汤话内部差异研究 代的一些读音。 8 中古山摄合口一等帮组桓部字韵母今读为i i n 的情况 中古山摄合口一等帮组常用字主要包括:般搬潘盘瞒馒伴拌满半绊叛漫。 在普通话中,中古山摄合口一等桓部字的韵母分为两组:一组是帮组字韵母读为开口 n ,与山摄开口二等山删韵部帮组字韵母同音;一组是端见二系的韵母读为合口啪但在 远口酸汤话里,桓部字的韵母均为合口呼,山摄合口一等桓韵部帮组字与山摄开q - - 等山删 韵部帮组字韵母不同音,且主要元音音位较高。 表2 _ _ 7 酸汤话中古山摄合口一等帮组字韵母今读u n 情况表 般山台一班山开= 潘山舍一攀山开=判山舍一盼山开=盘山铲爿山开二 普通话 p a np h 柚p h m p a n 酸汤话 p u e n p a np h l l 吼p h a np h n e np h a np u 柚p a n 9 中古宕汀两摄序绢舒声字韵母读叼的情况 宕江两摄庄组舒声字包括: 宕开三;庄装疮床霜孀闻爽壮创壮;江开二:窗双 在普通话里,宕江两摄庄组舒声字韵母读为合口呼u 卸,而在酸汤话中,读开口呼鸡。 1 0 介音u 的失落情况 在远口酸汤话里,占假果蟹止山臻端系知系声母以及晓组字声母的字,介音u 因前舌位 韵母与后舌位合口介音有冲突或因晓组字混入非组字而造成介音u 失落: ( 1 ) 果摄开合一等哥戈韵2 3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