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Roadbed engineering course design specification作 者 姓 名: 专业、班级 : 道桥08-3班 学 号 : 指 导 教 师: 设 计 时 间: 2011年6月25日 河 南 理 工 大 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目录第1章 设计概述21.1目的和要求21.2设计依据21.3设计内容及任务21.3.1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21.3.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21.3.2 双层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21.4路基路面设计标准的确定21.4.1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设计资料:2第2章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22.1 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22.2 路面结构设计原则22.3 设计理论与方法22.3.1 经验法22.3.2力学经验法22.4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22.4.1 设计资料22.4.3 初拟路面结构22.4.4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22.5路面结构层厚度确定22.5.1结构厚度计算22.5.2验算防冻厚度2第3章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23.1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内容23.2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原则23.3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23.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23.4.1设计资料23.4.2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23.4.3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23.4.4初拟路面结构23.4.5路面材料参数确定2第4章双层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24.1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24.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24.3初拟路面结构24.4 路面材料参数确定24.5荷载疲劳应力24.6计算温度疲劳应力2附图12附图22附图32附图42附图52致 谢2参 考 文 献2课程设计说明书 31第1章 设计概述1.1目的和要求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是对路基路面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通过设计让我们可以更加切合实际地和灵活地掌握路基路面的基本理论,设计理论体系,加深对路基路面设计方法和设计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和培养我们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次课程设计为路面结构设计。以老师提供的设计资料为主,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给定的交通条件,拟定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案,对路面结构厚度进行计算和验算。课程设计要求设计计算条理清晰,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能符合我国现阶段路面设计规范的要求。1.2设计依据根据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和桥梁工程方向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大纲。1.3设计内容及任务1.3.1 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1.3.2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1.3.2 双层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1.4路基路面设计标准的确定1.4.1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设计资料:1.某地(IV区)拟建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土基为粉质土,确定土基的稠度为1.10,回弹模量取36MPa,路基干湿状态为中湿状态。初始条件:在双轮组(或多轮组)货车型号中自行选取,型号不少于7种(如表1),日交通量自拟,保证计算的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或特重交通。表1.1 交通组成型号前轴载(KN)后轴载(KN)后轴数轮组数轴距(m)交通量(辆/日)黄河JN162A62.28116.221双-828黄河JN15049.0101.61双-880江淮HF15045.1101.51双-632解放CA5028.768.21双-682湘江HQP4023.173.22双3m926日野KB22250.20104.301双-954黄河QD35148.5097.151双-7282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为双向四车道。3交通组成如表1(示例)所示,交通量年增长率:前五(十)年:= 8%;中间五(十)年:= 7%;后五(十)年:= 6%。1.4.2 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_D50_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_2002第2章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2.1 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沥青路面设计包括原材料的调查与选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以及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各项设计参数的测试与选定、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路面结构层厚度验算以及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等。2.2 路面结构设计原则1 路面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将路基路面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进行综合设计。2 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3 应结合当地实践基础,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积极、慎重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4 路面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沿线环境的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有利于施工、养护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5 为确保工程质量,应尽可能选择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设计方案。2.3 设计理论与方法2.3.1 经验法原理:通过试验路或对使用道路的试验观测建立路面结构、车辆荷载、路面使用性能三者关系,进行路面结构设计。以美国的CBR法、AASHTO法为代表。2.3.2力学经验法原理:通过力学原理分析路面结构在荷载和环境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建立力学响应量与路面使用性能的关系,进行路面结构设计。以美国Shell法、AI法、前苏联运输工程部方法以及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为代表。 2.4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2.4.1 设计资料1.IV区拟建一级公路,设计年限为15年,土基为粉质土,确定土基的稠度为1.10,回弹模量取36MPa,路基干湿状态为中湿状态。初始条件:在双轮组(或多轮组)货车型号,型号7种(如表1),计算的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或特重交通。表2.1 交通组成型号前轴载(KN)后轴载(KN)后轴数轮组数轴距(m)交通量(辆/日)黄河JN162A62.28116.221双-828黄河JN15049.0101.61双-880江淮HF15045.1101.51双-632解放CA5028.768.21双-682湘江HQP4023.173.22双3m926日野KB22250.20104.301双-954黄河QD35148.5097.151双-7282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为双向四车道。3交通组成如表1(示例)所示,交通量年增长率:前五(十)年:= 8%;中间五(十)年:= 7%;后五(十)年:= 6%。2.4.2 设计算例(1)、当以弯沉值和沥青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按式1完成当量换算:N= (1)式中: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n1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PS标准轴载100KN; P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C1轴载系数, C1=1+1.2(m-1),m是轴数。当轴间距大于3米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间距小于3米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2)、当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按式(2)完成轴载当量换算:N= (2)轴载系数, C1=1+2(m-1),m是轴数;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3)、 设计年限累计当量标准轴载数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标准轴次数Ne按式(3)计算:Ne=*N1*式中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通过的累计标准当量轴次;t设计年限(年);Nt路面运营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r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与车道数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简称车道系数,见表2.2。表2.2 车道系数表车道特征车道系数()车道特征车道系数()双向单车道1.00双向六车道0.300.40双向两车道0.600.70双向八车道0.250.35双向四车道0.400.50(1)、以弯沉值和沥青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N=Ne=*N1*累计标准轴次计算:前轴轴次数Na:Na=*6.4 = 1589.08后轴轴次数Nb:Nb= 5602.88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N1:N1=Na+Nb=1589.08+5602.88=7191.967192(次)设计年限前5年累计当量轴次Ne1:Ne1=7700148.42(次)第6年日平均当量轴次N6:N6=10469.56(次)设计年限中间5年累计当量轴次Ne2:Ne2=10987906.55(次)第11年日平均当量轴次N11:N11=14546.87(次)设计年限后5年累计当量轴次Ne3:Ne3=14965375.67(次)设计年限15年累计标准当量轴次Ne:Ne= Ne1+ Ne2 +Ne3=3.365343* (次)2.5* (次)因此,属于特种交通等级。(2)、以半刚性材料结构层的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N=Ne=*N1*累计标准轴次计算:前轴轴次Na:Na=*18.5 = 533.98(次)后轴次数Nb:Nb=6565.38(次)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N1:N1= Na+ Nb6565.38=7099设计年限前5年累计当量轴次Ne:Ne=760057.54(次)第6年日平均当量轴次N6:N6=10334.18(次)设计年限中间5年累计当量轴次Ne2:Ne2=10845823.90(次)第11年日平均当量轴次N11:N11=14358.76(次)设计年限后5年累计当量轴次Ne3:Ne3=14771853.85(次)设计年限15年累计标准当量轴次Ne:Ne= Ne1+ Ne2 +Ne3=3.321826* (次)2.5* (次)因此,属于特种交通等级。(3)、路面设计弯沉值Ld。Ld=600*Ac*As*Ab式中:Ld设计弯沉值;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累计当量标准轴载通行次数;Ae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为1.0,二级公路为1.1,三、四级公路为1.2;As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凝土面层为1.0,热拌沥青碎石、上拌下贯或贯入式路面、沥青表面处治为1.1;As路面结构类型系数,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为1.0,柔性基层为1.6.解:Ld1=600Ne(-0.2)AcAsAb =60033653430(-0.2)1.01.01.0 =18.74mmLd2=600Ne(-0.2)AcAsAb=60060033218260(-0.2)1.01.01.0=18.79mm结构层容许拉应力:=沥青面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K=0.09/Ac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抗拉强度结构系数K:K=0.35/Ac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K:K=0.45/Ac计算路面结构表面弯沉值La以及结构层层底拉应力。La=1000F2.4.3 初拟路面结构根据本地区的录用材料,结合已有工程经验与典型结构,拟定组合结构。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7cm水泥稳定碎石+30cm石灰土。2.4.4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与设计参数的确定(1)、实验材料的确定半刚性基层所需集料取自沿线料场,结合料沥青选用A级90号,上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_2004)相关规定。(2)、路面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确定1、根据设计配合比,选取工程用各种原材料制件,测定设计参数。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_94)中规定的项目顶面法测定刚性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_2000)中规定的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测定20、15的抗压回弹模量,各种材料的试验结果与设计参数见下表。表2.3 沥青材料抗压回弹模量测定与参数取值材料名称20抗压回弹模量(MPa)15抗压回弹模量(MPa)Ep方差Ep2Ep方差Ep2Ep+2EpaEp代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9912011589268034419923368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4251051215217518718012549粗粒式沥青混凝土9785586813206012001440水泥稳定砾石土12481161016171515614032027表2.4 半刚性材料及其他材料抗压回弹模量测定与参数取值材料名称抗压模量(MPa)Ep方差Ep2Ep+2Ep代水泥稳定碎石318878216244752水泥石灰砂粒土159125010912091水泥稳定砂砾261723421483086级配碎石400级配砂砾250(3)、路面材料劈裂强度测定根据配合比,选取工程用各种原材料,测定规定温度和龄期的材料劈裂强度。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与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加下表。表2.5 路面材料劈裂强度材料名称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密集配沥青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石灰砂砾土二灰稳定砂砾劈裂强度(MPa)1.21.00.80.60.60.50.40.62.5路面结构层厚度确定2.5.1结构厚度计算该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基层类型系数为1.0,设计弯沉值为18.74(0.01mm)。利用设计程序计算满足设计弯沉值指标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的厚度为36.1mm;满足层底拉应力要求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为37mm。各结构层的验算结果见下表。表2.6 结构厚度计算结果序号结构层材料名称20抗压回弹模量(MPa)15抗压回弹模量(MPa)劈裂强度(MPa)厚度(cm)层底拉应力(MPa)容许拉应力(MPa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199120126803441.23-0.190.46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42510521751871.040.060.38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978551320600.88-0.060.314水泥稳定碎石261723426172340.5370.260.265石灰土6土基2.5.2验算防冻厚度沥青层厚度15cm,总厚度82cm。根据规定,最小防冻厚度为4050cm。第3章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3.1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内容路面结构层组合设计混凝土面板厚度设计混凝土面板的平面尺寸与接缝设计混凝土路面的钢筋配筋率设计3.2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原则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3.3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以弹性半空间地基有限大矩形薄板模型为基础,以100KN单轴双轮标准轴载作用于矩形板纵向边缘中部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控制设计。3.4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3.4.1设计资料1、IV区拟建一级水泥混凝土公路,设计年限为30年,土基为粉质土,确定土基的稠度为1.10,回弹模量取36MPa,路基干湿状态为中湿状态。初始条件:在双轮组(或多轮组)货车型号,型号7种(表3-1),计算的交通等级属于重交通或特重交通。表3.1 交通组成型号前轴载(KN)后轴载(KN)后轴数轮组数轴距(m)交通量(辆/日)黄河JN162A62.28116.221双-828黄河JN15049.0101.61双-880江淮HF15045.1101.51双-632解放CA5028.768.21双-682湘江HQP4023.173.22双3m926日野KB22250.20104.301双-954黄河QD35148.5097.151双-7282、公路技术等级为一级,为双向四车道。3、交通组成如表1(示例)所示,交通量年增长率:前十年:= 8%;中间十年:= 7%;后十年:= 6%。3.4.2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表3-2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参考值公路技术等级设计基准期(年)公路技术等级设计基准期(年)高速公路30二级公路20一级公路30三、四级公路203.4.3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单轴双轮组荷载为标准轴载。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应按式(3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走用次数。Ns=式中:Ns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Pi各类轴轮型i级轴载的总重(KN);n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各类轴轮型i级轴载的通行次数;轴轮型系数。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Ne=式中:Ne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t设计基准期(年);Gr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临界荷位处得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表3-3混凝土路面临界荷位处得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公路等级纵缝边缘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收费站0.170.22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行车道宽7m0.340.390.540.62行车道宽7m单轴单轮组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Ns1:Ns1=2.22*=173.46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Ns2:Ns2=13440.76双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Ns3:Ns3=1.07*926*=2.6*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Ns:Ns= Ns1+ Ns2+ Ns3=13614(次)设计期限前10年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1:Ne1=12237504.81(次)设计期限第11年当量作用次数N11;N11=Ns* *(1+0.07)=29119.46(次)设计期限中间10年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2:Ne2=24964421.61(次)设计期限第21年当量作用次数N21;N21=Ns* *(1+0.06)=56747.04(次)设计期限后10年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3:Ne3=46411606.62(次)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Ne= Ne1+ Ne2 +Ne3=83613533.04=8361.353*(次)属于重交通等级。3.4.4初拟路面结构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按可靠度方法进行设计,不同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可靠度指标和目标可靠度见表3-4。表3-4可靠度设计标准公路技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设计基准(年)30302020目标可靠(%)95908580目标可靠指标1.641.281.040.84变异水平等级低低中中中高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决定于公路和交通等级,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板所需的厚度可参考表3-5所示。表3-5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交通等级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mm)260250240270240260230250220交通等级中等轻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变异水平等级高中中高中面层厚度(mm)240210230200220200230220由表3-4可知,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道路对应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根据一级公路、特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表3-5,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6m。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用量6%),厚0.20m。垫层为0.18m,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普通混凝土的平面尺寸为宽4.5m、长5.0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3.4.5路面材料参数确定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GPa。路基回弹模量取36MPa。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取600 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 MPa.(1)、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Ex=(1300*0.2*0.2+600*0.18*0.18)/(0.2*0.2+0.18*0.18)=986.74MPaDx=3.91MN.mHx= 362m.a=6.221-1.51()=6.221-1.51()=4.103b=1-1.44=1-1.44=0.767则: =*4.103=204MPa100MPa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的相对刚度半径为:r=0.537h=0.5370.26 =0.745m计算荷载疲劳应力=0.955MPa因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查表得到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kr=0.87.考虑设计基准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 根据公路等级,查表得到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表3-6综合系数Kc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1.301.251.201.10则: 。计算温度疲劳应力表3-7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Tg公路自然区划、最大温度梯度(/m)8388909586929398该区最大温度梯度查表取92/m板长5m,L/r=5/0.745=6.71图得普通混凝土板厚h=0.26m,Bx=0.62。温度疲劳应力: (2)、温度疲劳应力系数表3-8回归系数a、b和c系数公路自然区划234567a0.8280.8550.8410.8710.8370.834b0.0410.0410.0580.0710.0380.052c1.3231.3551.3231.2871.3821.270式中 a=0.841 b= 0.058 c= 1.323温度疲劳应力为: (3)应力验算高级公路的安全等级为一级,相应的目标可靠度查表可得为90%。由查表得目标可靠度和变异水平等级,查表确定可靠度系数。表3-9可靠系数变异水平等级目标可靠度(%)95908580低1.201.331.091.161.041.08中1.331.501.161.231.081.131.041.07高1.231.331.131.181.071.11以下面公式判断结构是否满足要求 因而,所选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0.26m)可以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疲劳作用(4)、防冻厚度检验由规范知,水泥混凝土路面防冻厚度50cm, 路面总厚26cm+20cm+18cm=64cm50cm。 满足要求。(5)、接缝设计为避免由温度产生的应力破坏,故在混凝土板中设置横缝与纵缝,此路为特重交通,故缝中设拉杆,拉杆长50cm,直径22cm,每隔40cm设置一个。1、横向胀缝:缝隙宽0.2cm,缝隙上部5cm,深度内浇填缝料,拉杆的半段固定在混凝土内,另一半涂以沥青,套上约10cm的塑料套筒,筒底与杆端之间留有3cm的空隙,用木屑与弹性材料填充。2、横向缩缝:缩缝采用假缝,缩缝缝隙宽0.5cm,深度为5cm。3、施工缝:施工峰采用平口缝构造形成,缝上部深为5cm,宽为0.5cm的沟内浇灌填缝料。4、横缝的布置:缩缝间距为4.5m,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间设置胀缝。5、在平行于行车方向设置纵缝,缝间距3.75m,设置为企口缝带拉杆形式,上部留有0.5cm的缝隙,其内部浇填缝料,内设拉杆。长度如前纵缝与横缝做成垂直正交,使混凝土板具有90的角隅.第4章双层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4.1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表4-1 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参考值公路技术等级设计基准期(年)公路技术等级设计基准期(年)高速公路30二级公路20一级公路30三、四级公路204.2标准轴载及轴载当量换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单轴双轮组荷载为标准轴载。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应按式(31)换算为标准轴载的走用次数。Ns=式中:Ns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Pi各类轴轮型i级轴载的总重(KN);n轴型和轴载级位数;各类轴轮型i级轴载的通行次数; 轴轮型系数。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Ne=式中:Ne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t设计基准期(年);Gr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临界荷位处得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表4-2混凝土路面临界荷位处得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公路等级纵缝边缘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收费站0.170.22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行车道宽7m0.340.390.540.62行车道宽7m单轴单轮组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Ns1:Ns1=2.22*=173.46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Ns2:Ns2=13440.76双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Ns3:Ns3=1.07*926*=2.6*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Ns:Ns= Ns1+ Ns2+ Ns3=13614(次)设计期限前10年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1:Ne1=12237504.81(次)设计期限第11年当量作用次数N11;N11=Ns* *(1+0.07)=29119.46(次)设计期限中间10年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2:Ne2=24964421(次)设计期限第21年当量作用次数N21;N21=Ns* *(1+0.06)=56747.04(次)设计期限后10年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3:Ne3=46411606(次)标准轴载累计当量作用次数Ne:Ne= Ne1+ Ne2 +Ne3=83613533.04=8361.353*(次)属于重交通等级。4.3初拟路面结构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按可靠度方法进行设计,不同等级公路的路面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相应的设计基准期、可靠度指标和目标可靠度见表4-3.表4-3可靠度设计标准公路技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设计基准期(年)30302020目标可靠度(%)95908580目标可靠指标1.641.281.040.84变异水平等级低低中中中高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决定于公路和交通等级,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板所需的厚度可参考表4-4所示。表4-4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交通等级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mm)260250240270240260230250220交通等级中等轻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变异水平等级高中中高中面层厚度(mm)240210230200220200230220由表4-4可知,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道路对应变异水平等级为低级。根据一级公路、特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查表,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0.24m,碾压混凝土基层0.16m,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水泥用量6%),厚0.18m。垫层为0.15m,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水泥混凝土上层面板的平面尺寸长为4.0m、宽从中央分隔带至路肩依次为4m、4m、3.75m;纵缝为设拉杆平缝,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碾压混凝土不设纵缝,横缝设假缝,间距长4m。4.4 路面材料参数确定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GPa。路基回弹模量取36MPa。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垫层回弹模量取600 MPa,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300 MPa.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Ex=1013MPaDx=2.57(MN.m)Hx= 0.312m.a=6.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采购合同纠纷起诉状民事诉讼文书的模板
- 2025标准货物运输合同样本
- 2025智能软件服务合同协议
- 2025茶叶采购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公寓托管服务合同
- 行业数据:中国数字海洋通信软件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 真爱婚庆公司策划书
- 2025水果类购销合同模板
- 《酸性染料染色》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第2版-全套课件
- 勘察任务委托书范本
- 数控技术(第4版)课件:数控技术的发展及机械加工自动化
- 《孔雀鱼组》课件
- 江苏省徐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二版)》 课件 11.第十一章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设计单位施工期间配合及技术服务措施
- 2024版编剧网络剧保密及收益分配协议3篇
- 《混凝土坝智能建造技术导则》知识培训
-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价值及培育路径
- 2025年道德与法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