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课程制度研究.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课程制度研究.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课程制度研究.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课程制度研究.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课程制度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专门史专业论文)明代课程制度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税收制度对国家的发展至为重要,中国自古历代财政均以田赋为主要收入, 但自宋代及元代,国家开始重视与商业活动有关的税收,故宋、元政府除专卖外, 亦加强对“关市之征刀的管理,并设专职机构及指派专责官员总领其事,其所取 税收称为“课程,故课程可以作为商业性税收的统称。征收课程的制度延续至 明代,至明代中叶后渐渐衰微,至清代时已经无人知道课程所指为何物了。 明代是课程制度由盛转衰的一个关键,中央政府渐渐放弃对课程的管理,并 将其下放给地方行政机关负责。牵一发而动全身,课程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后,令 地方财政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故了解课程制度的演变,有助我们理解明代中央与 地方财政的关系及情况。 近世明代方志的刊印,为我们提供了审视地方财政的新资料,本文便是以统 计的形式,结合中央文献及各地方志,从课程征收的数量、征收的方式、使用的 情况去了解各地课程的负担,及推敲明代课程制度演变原因。由于税收与货币有 非常直接的关系,故本文亦专设一章,论述课程中有关课程折钞与折银的情况。 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为研究财政制度提供了极佳的分析工具,本文亦会借用 制度学派的一些理论,特别是交易成本理论,去理解理推动课程制度的演变的种 种因素。 本文所涉及的只是整个由宋代至清代课程制度的一个部份,要理解整套课程 的发展,实有赖其它学者对课程这套被人遗忘的制度作更深入的研究及讨论。 关键词:课程制度制度学派交易成本 a b s t r a c t t a xs y s t 锄p l a y sav i t a lr o l e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n a t i o n f o ral o n gt i m e c h i n e s ed y n a s t i e sp u tt h e i rf o c u so na g r i c u l t u r a lt a x u n t i ls u n ga n dy u a nd y n a s t i e s g o v e r n m e n tb e g a nt oe n h a n c et h e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nc o m m e r c i a lt a x n e ys a tu pt h e s p e c i f i cd e p a r t m e n t sa n da s s i g n e do f f i c i a l st oh a n d l ea n ds u p e r v i s et h ec o l l e c t i o no f t h ec o m m e r c i a lt a x t h et a xt h a tt h e yc o l l e c t e dw a sc a l l e d “k ec b e n g a tt h a tt i m e w h i c hm e a n tm u l t i f a r i o u st a x i ti si ns u c hb a c k g r o u n dt h a tk ec h e n gs y s t e mw a s d e v e l o p e d t h ek ec h e n gs y s t e mw o r k e dw e l lb u ta f t e rt h em i d - m i n gp e r i o d , t h e s y s t e md e c l i n eg r a d u a l l yu n t i lb oo n eu n d e r s t o o dw h a tk ec h e n g w a si nq i n gp e n o d m i n gd y n a s t yi st h et u m i n gp o i n ti n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k ec h e n gs y s t e m t h e c e n t r a lg o v e r n m e n to r d e r e dt h a tm u l t i f a r i o u st a xs h o u l db eh a n d l e db yt h e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i tl e dt o t h ei n t e g r a t i o no ft h ek ec h e n gs y s t e mi n t ot h e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f i s c a ls y s t e ma n dt h e r e f o r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 t h ek ec h e n g s y s t e mc o u l dl e tu sk n o wm o r ei nd e e po f t h em i n gf i s c a ls y s t e m m o r ea n dm o r el o c a lr e c o r d sw e r ep u b l i s h e di nt h e s er e c e n ty e a r s t h i sp a p e r t r i e dt ou t i l i z et h o s el o c a lr e c o r d sw h e ns t u d y i n gt h ek ec h e n gs y s t e m t h eu s e so f t h e s en e wh i s t o r i c a ls o u r c e sh o p ec a np r o v i d ean e wp e r s p e c t i v ei n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t h e f i s c a ls y s t e mo fm i n g d y n a s t y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s ma sa ni m p o r t a n ts c h o o li ne c o n o m i cs t u d i e sp r o v i d e su sm a n y t o o l st oa n a l y z et h ee c o n o m i cs y s t e m t h i sp a p e rw o u l dt r yt o1 1 $ es o m eo f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m e t h o de s p e c i a l l yt h et r a n s a c t i o nc o s tt h e o r yt oe x p l a i n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 k ec h e n gs y s t e mi nm i n gd y n a s t y t h ek ec h e n gs y s t e mi nm i n gd y n a s t yi sj u s tap a r to ft h ew h o l es y s t e m s ot h i s p a p e rc o u l do n l ys a ya sab e g i n n i n go ft h es t u d i e sa n dh o p ei tc 觚a r o u s eo t h e r s c h o l a r st oi n v o l v ei nt h ed i s c u s s i o na n dr e s e a r c ho ft h i sf o r g o t t e ns y s t e m k e y w o r d s :k ec h e n g t a xs y s t e m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i s m ,t r a n s a c t i o nc o s t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 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它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签名) :涩玉勃 2 f 扩年s 月s o 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 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 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 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 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 )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作者签名:涩五勤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前言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研究目的 税收制度对国家的发展至为重要。保罗金乃迪( p a u lk e n n e d y ) 在描述英国 与法国在十八世纪国力上的变化时,强调英国税制对间接税的依赖远大于对直 接税的依赖,故在财政领域上拥有关键性的优势,因此民众不满的情绪比法国 小得多。而法国“各种沉重的、不公平的、巧取豪夺的税收阻碍了经济发 展。 中国自唐、虞、夏至周,历朝财政是以与土地有关的税项为财政主要收入, 但自春秋战国时代,齐国实行盐铁专卖以后,历朝财政则以赋税与盐铁专卖两项 为国家财政最主要收入。 而宋代及元代,除专卖以外,亦围始重视关市之征, 并设有专职机构及官员总领其事。至明代却出现了一个转折,就是明中央政府将 一部份杂税的放弃,而将其下放到地方行政机关兼管。 明代商业发展,为近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明人郑晓今言卷载嘉靖以 后,明代有府城1 5 2 个,州城2 4 0 个,县城1 1 3 4 个,宣慰司城1 2 个,宣抚司城 1 1 个,招讨安抚司城1 9 个,长官司城1 7 7 个,共计1 7 4 5 个。而北京、南京、 苏州、杭州、开封,在明代均属于大城市,人口数相当大,大多超过百万,或接 近百万,大城市人口一般5 0 万以上,中等城市,有府城,也有县城,人口大约 为3 0 至4 0 万。至于1 万人或低于1 万人的城市,毕竟属于少数,大多数小城市, 人口也在1 0 万人左右。 在这样大规模的城市发展中,商业的发展为一个重要的 内容。但商业的发展是否能代表整体国力的发展,则与商业税收制度有一个重要 的关系。 黄仁宇先生认为明朝商税在许多方面是清朝厘金税的前身,其具有税率很 保罗金乃迪( p a u lk e n n e d y ) 著,张春柏,陆乃圣主译:霸权兴衰史 , (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 限公司,2 0 0 1 年3 月) ,第1 0 2 页 同匕,第1 0 6 页。 陈秀夔:中国财政史,( 正中书局,1 9 7 0 年3 月) ,第3 4 3 页。 陈宝良:飘摇的传统明代城市生活长卷( 湖南出版社。1 9 9 6 年9 月) 。第2 页 陈宝良:飘摇的传统明代城市生活长卷,第3 页。 明代课程制度研究 低,征收面广和重复征的特征。故了解明代课程制度,实亦有助了解清代商税 的发展。 第二节研究范围 “课程 两字,虽然在明代方志及文献中,屡屡出现,明显是一个与税收有 关系的词语,但由于“课程 这个词语,在我们现代语言中,已有不同的解释, 故我们已不能理解“课程胗一词的本意。甚至便是明代人,亦不能清楚说明究竟 课程是两个项目,还是一个项目。根据明代福建惠安县县官叶春来的解释,课、 程是向不同对象而征收的税项:“诸课,渔盐己别论之课,邑志颇详,闰月 当载所加,此本课也。洪武乙亥,罢官冶,令民得采炼,每分输课,三十八取二, 今附于料。商税各有程,郡新志详之”大概是渔、盐、矿冶、物产为课、针 对商业活动的为程。圆但亦有当时人认为“程”是“课”的内容:“曰课即以其所 事课之,故有程焉。 故不能将其分开来讲。而普遍记录,都将课程并称,或只 称课,而不单独称为程。 对于课程一词内容的变化,亦反映了课程制度在明代的变迁。明代笔记松 窗梦语卷四中写到:“明兴,关市之禁,视前代尤详。舟车掌于钞关,为司徒 属;竹木掌于抽分,为司空属;盐课有转运,有提举,而又有御史稽察之,茶 课亦然;余皆领于司徒,即征商之法,纤悉具备已。 钞关、竹木抽分为明后 期新增的税项,原初课程本包括盐课、茶课及商税,但后来盐课、荼课由转运 及提举负责,故后来课程项目便集中在征商之法。所以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 课程与商税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学者,在研究明代与商业活动有关的税收时, 均以明代商税为题目,有学者则对个别题目作专题研究,如日本学者佐久间重 男既有文章讨论明代商税,亦有文章讨论明代门摊税收,直至目前,仍未找到 有学者以课程作为研究题目。当然,从发展的情况看,明初以后,课程与商税 黄仁字: ,( 上海:上海人民,1 9 9 3 年) ,第4 2 1 页 明 宋濂等:元史,本纪) 第十二世祖九,( 上海:商务。1 9 3 5 年) 大明律 ,序言,第3 页 8 第二章元明课程内容的变化 官店为宣课司,府县官店为通课司。 永乐元年( 1 4 0 3 年) ,都城设立都税司、九门宣课司,专掌一应货物之税, 按货物价值多少分等征收。后把各门稍僻者并入都税司,连同正阳门、崇文门二 宣课司,安定门、德胜门二税课司共5 处俱隶户曹掌管,凡宫廷、官府所需及各 衙门大小杂货均由此取办。而县官只税城外田契。 而对于京畿以外,地方上的课程征收,亦由户部直接负责。明代户部下设 1 3 个清吏司,分管各省赋税。每个清吏司下属民、度、金、仓四科,根据明 史职官志,金科主要的职责是:“主市舶、鱼盐、茶、钞、税课,及赃罚 之收折;日仓科,主漕运、军储出纳料粮。 圆皇明制书中:户部职掌对 金科制度的纪录与明史所载近似。大概金科便是主管各项杂赋的机构,下设 税课司及河泊所负责地方上的各项课程。 表2 : 所载金科的职掌 纲目 负责机构或官员 库藏课程税课局、河泊所,解赴所管州县,转解 本府,府解布政司,起解到京,入“甲 字库 或“广惠库一。 库藏赃罚依课程事例施行。 钞法宝钞提举司,兴工印造,送赴内府库。 盐法 盐课提举司负责,按季通类解部。 权量颁行各司府州县收掌。 时估 州县亲民衙门,按月申报。 其中“库藏 内有课程一项,包括:“商税、“鱼课、“引由、契本等项、 “各处土产、茶、盐、硝矾、朱砂、水银等物 四节。 清 张廷玉:明史,志第五十七,食货五,( 长沙:岳麓书社,1 9 9 6 年) 清 张廷玉:明史 ,志第四十八,职官一 9 明代课程制度研究 户部职掌与明史职官志所记略有出入,但大致上相同。由户 部职掌中可见明代地方上的课程与元代有所不同,主要是课程所包含的项目较 元代的少。 明代虽亦设有十三清吏司,管理各项课程,但对各种榷课,中央却作直接的 管理,例如盐课等,十三清吏司未能干预。故十三清吏司所管理的课程并不等如 全部杂课。从这种安排上看,明代课程主要是针对地方商业行为及渔业活动的一 种税项,而对商业行为所征收的主要是交易税及住税,而明代国家专卖( 即榷课) 事业则由朝廷派专人( 通常是御使) 负责,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明代课程与元代 课程的分别,就是明代将榷课与各种杂税分开管理。 再比较其它有关明代制度典藉,查看当时有关税收的记录 : 明史职官志 中有“市舶”一项,而户部职掌则没有记载,这明显的是由于成书时问的关系。 万历会计录 记有收入与支出,这里只罗列i l | 收入项日 1 0 翅 倦 账 匿 账 骤 长 驰 账 疲 账 1 加 她 互隧 罪账 联 娟谣 豁 血 恒 罾 枢 亲 豳 囊 匡卷 账 牛k 蚶 姐口 糕 璨 礤 曲2 释 盥 谊 仲账卷 燃延 v 删 删 操 螺 器亲 餐燃 糕程 饕 蜜 匡 捌 蜒 鬃骚 髅嚣 水田 趟橙基 罐 匡 了 辎 鉴 餐 臣 媳 烈曙燃 趟 燃餐 芒 燃 匣 c ! 跚诹 辐嗤型盐钼 相臣8 邻悝 到 +p, ”搿臂+ ¥* y ,目 ? 霉移附 。 镕r q臂蚶钟 矿彳 鼍 1l 1 1t圜 聊帮 钾 将 帮 抑 抑 删 | | 虹 踺堪缝攥 播 毯七娶 堪 驰 肇 枢皿 蟹1 睡 口 罐 勰幅瞪 粼媸避馘豫越强 翩 躺 鞘馘 卷 谜列 蹈 医 罐,曩压斟姆剁 曝 藻 穴 穴 藩 多 梅娟 7 垒 噗 帮 娜 避 蜜i 棚球 太 赠 箍 蜜 稚穴 姑如 q 箍 权 斗 怖球窖畦 v,绯哥r 遐 杈 键番 、萨k 邶 v 、步 始v 皿蒜娶嚣替窿g长攥球状缸雠懈却鬈霉:c僻 尊制g肄墨醛瞄墨嘿褂张 明代课程制度研究 上列各书均修于明代,其中 大明律及明会典成书于明中叶以前,万 历会典、续文献通考及 万历会计录则成书于明中叶, 大明律、 明会 典及万历会典均有“课程”类,内容大致元代课程相同,唯独是盐法一项, 明会典继承了户部职掌的体例,将盐法与课程分开处理,而大明律及 :万 历会典均以课程包含盐法。证之于有关盐法的典藉,如福建运司志,均以 课程包括盐法,大概明代人继承了元代概念,课程即是杂课,故包括盐课是理所 当现的。但从管理制度来看,盐法由于其独立性,故 卷八,官宇,国会图书馆摄制北平图书馆善本书胶片) ,卷3 2 2 。 2 1 明代课程制度研究 新昌,在县西。足证明初税课局数量之多。至于官方文献所记的三百余所的数 目,当是万历时候,裁减后所剩余税课局的数目。 2 河泊所的设置 明代的渔业税捐,称为“渔课 ,其负责征收的机构,则为河泊所。早在元 代,即有河泊课之征、河泊官之设。但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设置鱼税征收机构一一 河泊所,则自明初始。朝廷在各布政司、府、州、县设河泊所,收取渔税。黄仁 宇先生对河泊所有以下的研究: 1 3 8 2 年首次建立这项制度时,一共设立了2 5 2 个征收站到1 5 7 8 年,还剩1 3 9 个,大约一半设在湖广省,其余的分布于南直隶、浙江、 广西、福建、广东和云南。 但亦有学者认为,根据万历 大明会典卷三十六鱼课载:“凡鱼课, 每岁南京户科编印勘合。通计四川等布政司并直隶河间等府州县河泊所等衙门该 勘合六百八十九道,皆以河字为号,南京户部领回发各衙门收掌。各记所收鱼课 米钞若干,年终进缴。 明初河泊所数量不止于2 5 2 所,而可能多至六百多个, 设置范围更遍及全国。圆 表5 : 载河泊所名称及位置 府、州 县河泊所 ( 河泊所数目) 武昌府府治长港江河泊所、碛矶湖河泊所、西室湖河泊所、炭门 ( 2 7 ) 湖河泊所、马饮浆湖河泊所、乌翎湖河泊所 成宁河泊所 兴国富池河泊所、海口湖河泊所、常源湖河泊所 明 萧良干、张元汴等纂修:万历绍兴府志 卷之三,署廨志) 三十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 史部,第2 0 0 册。第3 9 4 贞。 黄仁字: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第2 8 2 页 尹玲玲_ 在其文章详细介绍了河泊所的设置情况。该文见于中国经济史论坛。尹玲玲:明清时期的渔政 制度及其变迁,h t t p :e c o n o m y g u o x t l t e c o r n a r t i c l e p h p 6 9 1 6 。 第三章税课司局及河泊所的建立及裁撤 大冶张家室河泊所、华家湖河泊所、河泾陵河泊所 嘉鱼 太平小白口河泊所、黄冈湖河泊所、头陀港河泊所、 致思湖河泊所、 蒲圻长河河泊所 江夏长江曾网河泊所、郭郑湖河泊所、严家口港河泊所、 梁丁湖河泊所、汤孙湖河泊所、余家湖河泊所、斧头 湖河泊所、金口垲河泊所、鲁湖河泊所 汉阳府汉阳 长江局河泊所、三沦河泊所、平塘河泊所、桑台河泊 ( 1 0 ) 所、马影河泊所、蒲潭河泊所、新滩河泊所 汉川安汉河泊所、上零残河泊所、沉下湖河泊所 黄州府本府后湖河泊所 ( 1 3 )黄冈主九塘合土卯湖河泊所、巴河口滠湖河泊所、团风口 河泊所、鲍湖河泊所、松湖河泊所、黄汉湖河泊所、 零残湖河泊所、旧州长河河泊所、窑埠安仁湖河泊所 靳水阳历河泊所、圻湖河泊所 靳州赤东湖河泊所 德安府安陆府河湖河泊所 ( 4 ) 应城三台湖河泊所 考感注泉河泊所、东山沦河泊所 荆州府江陵柘林白沙湖河泊所、吴河二洲河泊所、倚南湖河泊所、 ( 1 4 ) 崔家套河泊所、倚北湖河泊所 公安洋港湖河泊所 石苜小岳套河泊所、日坪址湖河泊所、上津湖河泊所、李 金湾河泊所、冷水湖河泊所 口口 太马长河河泊所、家绿湖河泊所、分盐湖河泊所 岳州府 临湘 连家湖河泊所、松杨湖河泊所 ( 8 )华容褚塘河泊所、杜家潭河泊所、金山台池河泊所、延湖 河泊所、苏池湖河泊所 明代课程制度研究 口州河泊所 襄阳府无记 郧阳府无记 安陆州州治 城北湖河泊所、赤马野猪湖河泊所、芦、袱湖河泊所 ( 3 ) 沔阳州州治 黄蓬河泊所、下伍湖河泊所、白云汊河泊所、台马潭 ( 2 3 )河泊所、阳名湖河泊所、司马小阳河河泊所、风波蒿 台湖河泊所、葫芦三湾河泊所、沙湖河泊所、上帐湖 河泊所、到河新掘口河泊所、下帐湖河泊所、阳孟池 河泊所、段下小港河泊所、乌骨泛河泊所、中下襄河 泊所、百步湖河泊所、赛港湖河泊所、西湖河泊所、 李二河河泊所、张家池河泊所、白螺湖河泊所、许家 池河泊所 衡州府衡阳河泊所 ( 2 )桂阳河泊所 永州府无记 郴州兴宁 河泊所 ( 1 ) 长沙府长沙河泊所 ( 3 )湘潭河泊所 湘阴 河泊所 宝庆府无记 辰州府无记 常德府府治 九潭河泊所 ( 2 ) 沅江沅江河泊所 总共: 11 0 所河泊所 资料来源:( 明】薛刚纂修,吴廷举续修:嘉靖湖广图经志。 2 4 第三章税课司局及河泊所的建立及裁撤 表6 :广东正德 所载河泊所的设置 琼台琼山河泊所县北十里海口浦城南外白沙驿旧址 澄迈河泊所在县北五里坊廓都,洪武十六年建 临高河泊所在县治西五十里那绵都,洪武十六年设 文昌河泊所在县东十里水北都,洪武十六年建 儋州河泊所在州西十五里新英都,洪武十六年建 万州 河泊所在州东北十里通化都,洪武十六年设 崖州河泊所在州南五里,洪武十七年典史金古安创建 资料来源:( 明) 唐胄编纂:正德琼台志卷十三,一至二十二,第4 0 6 - 4 1 6 页。 从表4 可见河泊所数目,湖南有河泊所1 1 0 所,如湖南河泊所数占全国一半, 则全国有河泊所数量大概是2 0 0 多所。河泊所范围遍布全国,但并非每县皆设。 广东正德琼台志所载,整个琼台只有河泊所7 所,但绍兴府志则载当地有河 泊所9 ,并能确切指出地址所在:“河泊所九,山阴昌安河泊所,在昌安门外: 会稽五云河泊所,在五云f - j 夕l , ;桑盆河泊所,在桑盆;萧山河泊所二,一在县西, 一在县南;余姚河泊所二,一在县南,一无署。上虞百官河泊所,在百官;通明 河泊所,在通明门内。啾乎各地河泊所的设置数量甚为不平均,或数据有所缺 失,未能遽下定论。故明代河泊所是否只有2 0 0 多所,及勘合6 8 9 道是否便等于 有6 0 0 多所河泊所? 这里方志并不能作推断。 第三节税课局及河泊所的裁撤经过 1 税课局的裁撤 根据明史所记,明初课程制度的裁革,当始于洪武十年。明太祖朱元璋首先 对课程征收不如额的税课司、局进行审查,然后将征收不及三万贯的税课司局裁 革,由府、县兼领征收: 明 萧良干、张元汴等纂修:万历绍兴府志卷之三,署廨志三十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史部,第2 0 0 册。第3 9 4 页 2 5 明代课程制度研究 ( 洪武十年) 三月,户部奏:“天下税课局征商不如额者一百七十 八处,宜遣中官、国子生及刑部委官各一入往核其实,立为定额。”从 之。中 ( 洪武十三年) 正月,吏部言:“天下税课司局岁收额米不及五百 石者凡三百有四,宜罢之,从府,州、县征其课为便。”从之。 地方方志亦有提到有关税课司税数不足以付支出的情况:“知府谢廷瑞拟奏 稿税课司额设官吏二员名,每年徭编巡栏八名,共该工食银三十四两四钱九分三 厘,连闰三十七两三钱六分。一年课钞之入不足以偿官吏徭役之费。 但其实,课程由其它地方官员代收,并不始于洪武十年( 1 3 7 7 年) ,在此以 前,己有先例:“( 洪武六年) 山西平遥主簿成乐秩满来朝,上其考日能恢办商 税。帝日:税有定额,若以恢办为能,是剥削下民,失吏职也。州考非是。 命吏部移文以讯。 当中反映山西平遥由主簿负责征收商税,而不是由税课司、 局官员负责。 亦有地方方志记录了早于洪武七年( 1 3 7 4 年) ,已经有税课局因税收不足 而被裁撤:“( 税课局) 宋为税务,以主簿厅兼之。元置监官。国朝洪武初设于 南门内之西,置官吏。七年,以课少裁革,印属本县,兼收税课,岁久故址为 民所侵。 但大规模的整理,则应当是始于洪武十年,并一直延续至万历年间。 根据万历会典,万历年间税课司局裁并至只得l l l 所。 其间或间曾尝试重 设税课局,其过程中央及方志皆有记载:“正统元年,课钞不及三万贯者革之, 有司兼领。肇庆、德庆旧皆有税课司,革而后复设,至嘉靖五年始革,今犹编 巡栏也。 张廷玉等撰: 明史,食货五,商税,( 中华书局) ,第1 9 r 7 5 页。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洪武实录卷1 2 9 。第9 页。 明 唐胄编纂:正德琼台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上海:古藉,1 9 8 2 年) 。 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五,商税,( 中华书局) ,第1 9 7 5 页。 明 彭洋修:万j 力漳洲府忐) ,长泰县,明代方志选) ,第3 册,( 台北:学生, 1 9 6 5 ) 李洵校注:明史食货志校注 ,(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年) ,第2 3 7 贞。 明 刘日砀:万历古【日县志) ,食货四,收于国会图书馆摄制北平图书馆善奉书胶片) ,卷4 2 2 。 2 6 第三章税课司局及河泊所的建立及裁撤 表7 : 及弘治 记福建各地税课局裁撤时间 明会典弘治八闽通志卷四十一, 公署 福州府闽县福州府 税课局( 隆庆二年革)闽县税课局今省,其税闽安镇税课局领之。 闽县闽安镇税课局 福州府侯官县福州府 税课局( 隆庆二年革)候官县洪塘税课局 福州府长乐县福州府 税课局( 嘉靖元年革)长乐县税课局 福州府福清县福州府 海口税课局( 嘉靖十五福清县南门税课局 年革)福清县海口税课局 福清县径江税课局 建宁府 浦城县税课局宣德七年省,正统十三年复设,官 僦民居以视事。 建宁府建阳县建宁府 税课局( 隆庆二年革)建阳县税课局一一正统六年省,十三年复置。 后山税课局正统六年革,十三年复置。 建宁府崇安县建宁府 后山税课局( 嘉靖十年崇安县税课局正统六年革,因改为布政分司,十 革) 三年复设。 建宁府 松溪县税课局正统六年省,课额县兼领之。 泉州府泉州府 税课司( 嘉靖四十五年 晋江县税课局正统元年省,十二年复设。 革) 漳州府漳州府 2 7 明代课程制度研究 税课司( 嘉靖十五年革)龙溪县税课局宣德问省,正统十二年复设。 汀州府汀州府 税课司( 嘉靖十五年革)宁化县税课局正统元年省,课额县兼领之。 连城县税课局正统元年省,课额县兼领之。 延平府南平县延平府 税课局( 嘉靖十五年革)南平县西芹( 地名) 税课局 延平府将乐县延平府 税课局( 嘉靖十五年革)将乐县万安税课局 延平府沙县延平府 税课局( 嘉靖十年革)沙县税课局 延平府顺昌县延平府 税课局( 嘉靖十五年革)顺昌县税课局 顺昌县仁寿税课局 邵武府 泰宁县税课局正统元年省,课额兼领于县 邵武府 建宁县税课局正统问省,税课县兼领之。 邵武府光泽县邵武府 税课局( 嘉靖十五年革)光泽县税课局宣德九年复省,税课兼领于县。正 统十一年,布政使力某奏建于今所。 兴化府莆田县兴化府 税课局( 嘉靖十五革)甫田县税课局正统二年省,三年大使李秀实奏请 有车卫之处,仍宜设之,遂复其旧。 甫田县黄石税课局 甫田县莆禧税课局正统二年省,课额县兼领之。 2 8 第三章税课司局及河泊所的建立及裁撤 表8 : 中所记福建布政司税课局裁撤时间 福州府长乐县税课局嘉靖元年 福清县海口税课局嘉靖十五年 闽县税课局嘉靖四十五年 候官县税课局隆庆二年 建宁府税课司万厝九年 浦城县税课局嘉靖十年 瓯县税课局 嘉靖十年 崇安县后山税课局 嘉靖十年 建安县税课局嘉靖四十五年 建阳县税课局 隆庆二年 延平府税课司万厝九年 沙县税课局嘉靖十年 顺昌县税课局嘉靖十五年 南平县税课局嘉靖十五年 将乐县税课局嘉靖十五年 邵武府税课司嘉靖十年 光泽县税课局嘉靖十五年 兴化府税课司嘉靖四十二年 莆田县税课局嘉靖十年 泉州府税课司嘉靖四十五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