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艰难的蜕变——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pdf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艰难的蜕变——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pdf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艰难的蜕变——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pdf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艰难的蜕变——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pdf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论文)艰难的蜕变——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是一个重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史现象。成份纷繁 复杂的解放区作家在延安都经历了较大程度上的创作转型。主要体现在从“民族 的文学”到“党的文学 的转变,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上的动态转变以及本土作 家的自觉调整与过渡这三个转型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有来自外部 文学环境的,即特定政治地域中文学气候和意识形态,特殊社会语境中群体审美 观念的嬗变。也有作家的自身原因,即知识分子寻求光明的理想的牵引。纵观整 个解放区作家创作转变的面貌,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得与失共存的。它一方面推进 了革命,深入实践了文学大众化,但另一方面又忽视了文学的自身规律,造成了 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解放区作家;创作转型;语境与心态;得失共存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l i b e r a t e da r e a so ft h ec r e a t i v ew r i t e ri sa ni m p o r t a n tt r a n s i t i o ni st y p i c a lo f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o f 1 i t e r a r yh i s t o r y e l e m e n to ft h ec o m p l i c a t e dw r i t e rl i b e r a t e da r e a si n y a n a ne x p e r i e n c e dg r e a t e rd e g r e eo fc r e a t i v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m a i n l ye m b o d i e di nt h e ”e t h n i cl i t e m t u r e ”t o ”t h ep a r t y s 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c h a n g e ,a r tc o n c e p t sa n da e s t h e t i c i n t e r e s to nt h ed y n a m i cc h a n g e si nt h el o c a lc o m m u n i t ya n dt h ew r i t e r sc o n s c i o u s a d ju s t m e n ta n dt r a n s i t i o no ft h e s et h r e e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 a n a l y s i so ft h er e a s o n si s a m u l t i l e v e l ,f r o m t h ee x t e r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o fl i t e r a t u r e ,l i t e r a t u r ei nas p e c i f i c g e o g r a p h i c a lp o l i t i c a lc l i m a t ea n di d e o l o g y , s p e c i a ls o c i a lg r o u p si nt h ec o n t e x to f a e s t h e t i cc o n c e p t so fe v o l u t i o n t h ea u t h o r sa l s oh a v et h e i ro w nr e a s o n s ,t h a ti s ,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s e e kab r i g h ti d e a lt r a c t i o n t h r o u # o u tt h el i b e r a t e da r e a so ft h ec h a n g i n g f a c eo fc r e a t i v ew r i t e r s ,w ec a ns e et h a ti ti st h ec o e x i s t e n c eo fg a i na n dl o s s o nt h eo n e h a n d ,p r o m o t et h er e v o l u t i o n ,i n d e p t hp r a c t i c eo f t h ep o p u l a rl i t e r a t u r e ,b u to nt h eo t h e r h a n d ,i g n o r e dt h el i t e r a t u r eo ft h e i ro w nl a w s ,c a u s i n gac e r t a i nd e g r e eo fn e g a t i v e i m p a c t k e y w o r d s :l i b e r a t e da r e aw r i t e r ;c r e a t i o nt r a n s i t i o n ;c o n t e x ta n dm e n t a l i t y ;g a i n s a n dl o s s e sc o e x i s t e n c e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堑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3 宅虞 签字日期:凇。辟r 月尹胡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墨蕉堑丕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墨蕉堑态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j 毛攘导师签名:船 。 一 签字日期:加g 年f 月;。日签字日期:切g 年多月 e t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绪论 绪论 众所周知,整个四十年代文学是由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这 三个板块构成的。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在总 体上构成了解放区文学的复合性语境和场域,与其他两个板块的文学相比显示出 十分鲜明的特征。它既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在新的环境里和新的历史条件下 的一个发展,同时也是建国后当代文学的一个起点,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上具有 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而在整个解放区文学中,又存在着一个突出的现象,那就 是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在当时的解放区,无论是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自由 主义作家和革命作家,还是在解放区本土成长起来的作家,都在创作上经历了一 次较大程度的转型。这一转型不仅与时代有着天然的联系,同时也与作家的命运 紧紧相扣。在一定意义上,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是一段各种作家不断被意识形 态塑造的历史,更是这些作家向往与追求、奋进与妥协的历史。 纵观整个解放区文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讲话为分水岭,曾经出 现过从一种类型的文学转变成另一种类型的文学,这种转变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形 态。前期的解放区文学,无论是作家心态还是文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在延续着三 十年代左翼文学和进步文学的创作思路,摸索前行。在文学领域里作家都在张扬 自我的个性,真实情感的投入显然大于对外部社会语境的屈从,作家的创作大多 在一种惯性力量的驱动下进行着。而后期解放区文学则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作家 摒弃自己的艺术个性,按照外部环境的要求,去写作一种远离他们个性而又略显 整齐划一的作品。群体的转变也彻底改变了这里文学的面貌。 而在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不仅是一种样态,更是一种过程,是作家艰难 蜕变的过程。他们在众多方面经受着时代和特定社会环境的磨砺,其创作从一种 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在左翼作家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由批判旧社会旧制度转 变为对新生活的肯定。在本土作家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由对个人经验、感受的表 达转变为与主流话语的对接。然而不管是哪一类作家,对现实和生活的独立判断 力都降到次要地位,不再成为他们在创作上的原始冲动,而是按照社会环境早为 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们预设的模态去制作。因此,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使他们在获得某些新东西 的同时,也失去了更为可贵的东西,并直接造成了作家自由精神的消隐和文艺界 左倾思潮的泛滥。 但是在看到这一事实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转型之后的文学在解放区迅速占据 了主导地位,其社会作用是不容否认的。那就是它在对敌斗争、动员群众等各项 工作中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实效,文学成了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使得作家 的创作转型在客观上配合了抗战的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作为解放区文学的一种表象,其背后蕴藏着深层的问 题。倘若在研究中能够真切地触摸和认知延安文人所曾具有的灵魂震荡,深入探 讨其所曾具有的独特心理机制,并且把解放区文学中的某些审美趣味的形成与之 结合起来考察,同整个文学气候的变迁和政治形态联系起来考察,将会更加深入 地认识和把握这一区域性的文学。与此同时,重返历史现场,客观地看待和评价 这一文学现象,我们就可以发现,对解放区作家创作转型这一文学现象的深入探 索和挖掘,不仅可以加深对解放区文学的认识,而且更能够加深对整个中国当代 文学的形成、走向及成败的认识。 第一章转型之一:从“民族的文学”到“党的文学” 第一章转型之一:从“民族的文学 到“党的文学 作家的创作转变离不开文学观念的嬗变,延安文学的复杂性使作家们的艺术 观念和审美形态的最终确立经历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延安文学是一种历 史性存在物,是一种经历了较大自我嬗变的文学形态,以1 9 4 2 年开始的延安文艺 整风运动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在延安文学观念的演变过程中,民族意识是 一个贯穿其发展始终的重要因素,但它在前期更多地倾向于一种为国共两党都能 接受的较为普泛的民族意识,这在延安文化界倡导的“民族形式”论争中得以充 分地表现,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了一种较为开放的民族意识。但发展至后期,由于 阶级观念的渗入与强化而在新的意识形态话语中嬗变为阶级意识与民族意识的双 重构造,并越来越居主导地位。延安文学观念也随之走向了“党的文学”阶段。 而正是这个“党的文学”才真正构成了后期延安文学的本质属性。延安文学因之 不仅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而且真正成为一种党派文学。党的文学不仅观 念上表现为一种固定范式,而且在艺术上成为一种文学样态。如果说整风前的延 安文学是在民族意识的感召下焕发了生机和活力,那么整风后的延安文学则是在 意识形态领域以阶级化的内容进行了新的启蒙。 从国共统一战线那里,我们能够找到这一转变的最初萌芽。毛泽东等人在统 一战线对于政治领导作用的坚守,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其实就是强调了阶级性对 于“民族性 的渗透,而通过这一“渗透”,民族性就有可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 中得到重新定义和新的历史使命。而这种阶级性向民族性的渗透,正是毛泽东在 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新的“党的文学”的基础。在中国共产主义者的理解中,在 毛泽东正在予以积极构建的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中,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 阶级,是中国人民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希望所在,其利益与民族利益具有必然的 一致性。因此,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本身,自然也就可以被理解为民族 的化身,于是,在这种政治意识统摄下,文学观念领域的转变也就必然的发生了, “党的文学”原则也就不仅适用于党的文学本身,而且适用于民族的文学本身。 而“民族的文学”到“党的文学”的转变也就真正的实现了。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节在取舍和整合新文学资源中实现转变 前期的解放区文学没有完全斩断新文学的传统,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承继了“五 四 启蒙文学传统,因为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话语构建中,他对“五四 采取 了一种改造和转换的态度。1 9 4 0 年1 月中央处书记、中宣部部长洛甫在陕甘宁边区 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做“文化政策报告”即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 化运动与今后任务,毛泽东作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的演讲。洛甫的报告提倡:大胆创作、打破限制、勇于创新、发展学术、生动活 泼、自由民主;组织鲁迅研究会或研究院等。毛泽东的演讲对鲁迅作为中国文化 革命主将的价值给予了高度的称赞。在当时的延安文学初期,文学环境的相对宽 松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性,使得由“五四”新文学传承下来的反帝爱国的文学 创作理念在许多解放区作家心中得到了保留,进而在创作中不时地显现出来。这 一点在丁玲的创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丁玲在解放区通过对新文学传统资源的整 合和取舍实现了转变。她在对解放区和革命队伍的深入了解后,在创作中整合了 “五四”个性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元素,其中的自觉批判意识和对阴暗面的揭露是 核心。但由于解放区特殊的历史环境,丁玲又对“五四”传统进行了取舍,舍弃 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样式和体式,在人物的构成和塑造上也进行了一些处理,使得 她在解放区前期的创作中既体现出新文学传统的影子,又表现出时代的印记。本 来,丁玲在二十年代末以表现现代女性苦闷彷徨著称,以当时流行的日记体的文 体样式来表现“莎菲 式的女性个性解放意识和情感生活。拥有较强的个性主义 特质的丁玲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了激烈的斗争,磨练了意志,使得她作为女 性特有的心理体验和知识分子的敏锐触觉在到达延安后变得更深沉、更富有时代 性。她在抗r 战争全面爆发后,组织和领导隶属八路军总政治部的西北战地服务 团,准备奔赴前线宣传演出。环境的变化使她实现了“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的角色转换,而她对“五四”文学传统资源的取舍和整合在前期的解放区仍然清 晰的保留了下来。她的小说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杂文三八节 有感等作品,无不散发着鲁迅式文学的气味。她带着尖锐的思想锋芒,独特的 第一章转型之一:从“民族的文学”到“党的文学” 体察能力,以及女性的独特体验,从“莎菲”走到了“陆萍 和“贞贞”,从“个 人走到了“集体”,从“党外”走到了“党内”,这足以说明她始终没有放弃 新文学的宝贵资源。但是由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已经不适合延安火热斗争的 新形势了,所以在“五四”的个性主义资源中,她舍弃了苦闷彷徨的一面,提取 了积极进取的一面。她开始塑造一些比较明朗的角色,这和她早年的“莎菲 的 黯淡阴郁的风格区别是明显的。然而,虽然外在形式不同但精神实质却一脉相承。 这就是丁玲在对新文学资源进行取舍与整合后的一个方面。在另一方面,丁玲带 着作为女性独有的细腻和敏感涉猎了延安新社会和新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问题 和阴暗面。丁玲到达解放区后,随着生活的不断深入,对解放区和整个革命队伍 的认识不断加深后,她开始发现现实生活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简单和乐观。于是 “五四”传统中的个性主义和启蒙思想的火种再次燃烧起来。1 9 4 2 年她发表的杂 文三八节有感以及经她手编发的王实味的野百合花等都成为4 0 年代解放 区影响极大的文学作品。从这一创作和选编中,我们看到了她试图将批判式杂文 和特殊环境巧妙融合在一起。 在对新文学资源的取舍和整合中实现创作上的转变的情况还体现在许多革命 作家身上。在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群众、组织群众率领群众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的历史使命,是他们身上肩负的时代和革命赋予的艰巨任务。所以他们身怀救 国救民的热情奔赴延安和抗日根据地,带着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用自 己手中的笔对中华民族进行思想启蒙,以适应革命的需要。刘白羽的创作就是这 方面的突出代表。刘白羽是以散文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的,他在1 9 3 5 年发表的六篇 散文中,多数是他在旧军队行军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他痛心于山河破 碎,又报国无门的苦闷彷徨的精神状态。在小说创作上,刘白羽基本上属于批判 现实主义的。他的小说揭露了旧军队的黑暗面,涉及了阶级压迫的问题。他痛恨 旧制度、旧社会的卫道者,歌颂的是旧制度、旧世界的反抗者。在1 9 3 8 年到延安 参加革命后,他的生活道路开始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征程相结合。他顺应着时代的 呼唤,自觉地选择和走向崇高的人生理想。政治上的自觉意识,导致了思想追求、 艺术追求的明确目标。他主张艺术应该接近现实,认为与时代斗争同呼吸,是文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艺最需要的特色。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散文美学观:“散文绝不是只供闲 情逸致的人去清玩的小摆设,要谈散文的艺术技巧,也要从大处着眼,看你用这种 艺术手段、艺术魅力来显示的,是不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人民精神、革命精神。” 此时的刘白羽仍然坚持民族文学的创作理念。在讲话发表后,刘白羽开始意 识到转变的必要性,但同时也深知其中的艰难。但是,他仍然抱着对革命的热情 来努力的改造和完善自己。在他后来回忆延安生活的文章延河水流不尽中明 确了自己的这种转变,他说:“毛主席一挥手之间,宣告旧时代的消亡、新时代 的成长,在我们面前划清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我坚决抛弃以前那种把自己的 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自我表现的创作,我看到一条新的广阔的为工农兵与深入工 农兵的文学道路,我毅然决定:我的文学生命是从这时开始的! 在解放区 期间创作的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红旗、早晨六点钟, 报告文学记左权同志等作品印证了刘白羽在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上的双重转 变,带有反帝爱国的民族情感性质的文学身影渐渐模糊变形,取而代之的则是“党 的文学 的实质。 同样身为革命作家的周立波的创作转变也存在这一特征。早在三十年代左联 时期,周立波就提倡过文艺大众化,但当时的文学“大众化 和讲话发表后 所提倡的文学“大众化”却在文学的实质和终极目标上是貌合神离的。三十年代 的历史环境决定了文学“大众化”的方向是民族的,抗日的,不同阶级的,而解 放区毛泽东领导的文艺“大众化”的实质则是在“服务工农兵”号召下的“党的 文学 ,是一次在文学领域进行的阶级性的启蒙。周立波早期的文学思想强调文 艺的革命性同时注重文艺的特殊性,并不因强调文艺的武器作用而走向用政治代 替艺术的极端,而是以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形象性相结合为标准,来衡量文艺 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当时的革命正是三十年代民族主义的革命要求,文学的 革命性就是“民族主义革命文学”的特性。而在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中,此时的周 立波显然倾向于前者。从周立波在鲁艺讲授“名著选读”以及他发表于1 9 4 1 年的 3 刘白羽创作我们时代的新散文 j 刘白羽研究专集 c 北京:解放军文艺社,1 9 8 2 年,第4 8 页 耄刘白羽延河水流不尽 j 刘自羽代表作 c j 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 9 9 8 年,第1 1 卜1 1 2 页 6 第一章转型之一:从“民族的文学”到“党的文学” 文学论文论阿q 时的文学观念中,我们还能够清楚地看到他对新文学资源的 敬仰与赞誉,对于鲁迅这位具有时代性标志的作家的创作精神的认同。是讲话 使周立波的文学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周立波自己说过,许多作者从这文献里获 得了珍贵的启示,受到了重大的教益,我是这些作者中间的一个。讲话发表 后,周立波积极投身工农兵群众生活,确立了以新一代农民为主要描写对象,以 歌颂光明、美丽和真诚为宗旨的写作主题。此时,他的作品中外国文学的痕迹逐 渐减弱,阶级性的内容不断增加,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将其“五四 文学传统观 念逐渐转变,二者呈现出微妙结合的状态。他试图将“五四”现实主义的因素与 阶级性的要求联系在一起。在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中这种转变已经初露端倪, 到山乡巨变时已经十分明显。在暴风骤雨里,作家在描写这些群众斗争 场面和塑造他所喜爱的农民英雄的时候,倾注了饱满的革命激情,他不但描写了 革命群众从封建主义等三座大山压迫下获得解放所显示出来的澎湃热情和宏伟力 量,更描写了翻身农民与作垂死挣扎的阶级敌人所作的血与火的斗争。这是他站 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站在党性和阶级性的立场上创作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从暴风骤雨到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等长篇的创作,我们能够看到周立 波的成长与转变。他没有斩断“五四”的因素,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进行转换与变 形,对他来说一种幸运,这不仅使他成为解放区卓著的小说家之一,更奠定了他 作为小说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从民族的文学向党的文学转变的过程中,左翼作家们在解放区以各自的方 式完成了对新文学的祭奠,告别了一个时代的文学,走向另一片文学天地,完成 了他们的初次转型。 第二节在向“主流话语靠拢中完成转变 正像有的论者所说:“1 9 3 6 年蛰j 1 9 4 5 年,是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再造主 义的十年,十年间他发奋读书,殚精竭虑地思考,苦口婆心地演讲且著文,同时 还以政治家的娴熟编织起党的文化系统。加在1 9 3 9 年毛泽东就对知识分子说过“知 。李书磊1 9 4 2 走向民间 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 9 9 8 年,第1 2 0 页 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 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在此否 定了纯粹的文学艺术性的意义,确立了最终的价值体系,即实用性的与工农大众 相结合的文艺的“主流话语标准。1 9 4 0 年2 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 东著作中罕见的关于文化问题的长篇论文。以这篇文章为标志,毛泽东论定了马 列主义在新文化中的正统性,也论定了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领导力量的必然性。 它不仅表现了一定的政治斗争的色彩,同时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真实的文化信仰。 在毛泽东建构的政治和文化体系中,必须把文化与思想成果变成社会改造的有效 武器,变成可用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他已经为自己信奉的崭新的主义找到了 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在1 9 4 2 年整风运动开始后,三篇讲话稿整顿学风党风文 风、 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完备了主流话语的 思想体系,更加强调了主流话语的绝对性。很明显,讲话果断地把前期很多 方法性结论性的理论扩展到文学艺术领域,进而从文学艺术的实用化扩展到文学 艺术的工具化。而这一系列的铺垫工作就是为了用文学艺术这一工具和武器为战 争、为工农兵、为“党的话语”服务。很多解放区作家就是从这个时候真正意识 到了向主流话语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意识到这一时刻的决断对他们的艺术生 命意味着什么。如果说解放区作家在这一时期在创作上的转变还有所保留的话, 那么到了后期的审干运动和抢救运动时,这种转变已经“渐入佳境”。 随着解放区的文艺思想的不断规范化,尤其是“民族形式”争论开始和讲 话发表后,丁玲在思想上发生了悄然的转变。她心中的“五四”文学传统开始 发生变异,她发现个性主义的“远水 解不了阶级性文学的“近渴”。1 9 4 2 年6 月, 在批判王实味的斗争中,丁玲指责王实味对延安文艺界的侮辱,对三八节有感 作一番自我批评,将自己的三八节有感从和野百合花的并列中抽身出来, 反戈一击。然而,丁玲思想上的这一转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她自己也曾 经承认这种转变的艰难。她在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中提到“不可否认我们是小 资产阶级出身。当我们还没有肯定自己要为无产阶级服务,要脱离本阶级,投身 。毛泽东五四运动 j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1 年,第5 5 9 页 8 第一章转型之一:从“民族的文学”到“党的文学” 到无产阶级中来以前,我们的思想言行是为小资产阶级说话的,养成了本阶级的 一种情绪。但进步理论的接受,社会生活上的黑暗,使我们认识了真理,我们转 变了。然而要真真地脱去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衣裳,要完全脱去旧有的欣赏趣 味、情致是很难的是必须在一个长期而刻苦的时期中才能完全清除出去的。 于是,丁玲下定决定心后,停止了一切文学创作,只有重大纪念日的纪念文章和 通讯报道偶尔见诸报端。最终政治的敏感性令她在创作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曾经出现在作品中的对敏感问题的尖锐批评已经转化,她开始在农民身上挖掘矛 盾,处理矛盾,以阶级性和党性来塑造符合“服务工农大众”的形象,小说太 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发表,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活在解放区主流意识形态下经过改 造了的丁玲。 其实,作家被解放区主流意识形态所改造是普遍的现象,马加是另一个印证。 马加是很早就参加革命的文学战士。他步入文坛初期,深受西方现代文学潮流的 影响,注重追求作品的西方现代意识和外在的形式美。他早期的诗作,包括在北 平时期创作的一些作品,就有着这样一些痕迹。由于马加来自东北沦陷区,所以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描写他在东北的生活,以及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他 的作品,思想凝重,自然朴实,传递着塞北关外的源远流长的风情习俗和北方人 民历史生活的搏击之声,表达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气节,表现了东北人民的 坚毅性格和精神气魄。”罾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充满了东北地方特色,表现了作家 一种独特的生存体验和审美感受。马加自参加革命队伍以来,他的创作观和作品 的风格在逐渐发生变化,而促使他的创作发生质的变化的则是他亲自参加了延安 文艺座谈会。“这次会议使马加的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开始认识到,要成 为人民的作家,要写好人民的历史,首先就应该去熟悉人民,热爱人民,深入到 人民的生活中去。在他的作品江山村十日里,马加的创作真正实现了这种转 变”。固马加的创作转变不仅是内容上的,更是风格上的。从他延安时期的很多作 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开始脱离最初的东北作家群的创作风格,自觉地向 。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 j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 c j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第2 3 9 页 窖白长青走出沉思 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 9 9 7 年,第5 6 负 瘟白长青走出沉思【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 9 9 7 年,第1 0 6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农兵文学的方向进行着尝试。 无论是自由创作者还是革命作家、沦陷区作家,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投身 解放区的文学创作,并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的寻找出口。虽然最终都以归顺的方 式融入了时代的浪潮,但至少我们能够听到这些曾经挣扎和抗拒的声音,看到这 些纷繁各异却清晰可见的转变历程。 第二章转型之二: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深刻变化 第二章转型之二: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深刻变化 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化是解放区作家转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来到解放 区后,有一些作家经历了从一个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者到彻底的工农兵作家的转变。 他们来到解放区之前,由于各人特殊的经历和审美追求,以至创作风格都是带有 个性色彩的。而到达延安后,他们的创作观念和艺术风格就开始发生蜕变。这种 转变不仅是党的文化主导观念的影响,更是解放区作家们不断努力的产物。环境 的转换致使作家们的心态、立场和审美都发生了转变。在知识分子工农兵化的过 程中,很多作家都经历过内心痛苦的矛盾和挣扎,在转变的历程中走的十分的艰 辛与坎坷。 初到延安,许多作家都在那个光明的新社会、新制度下找到了“家”一般的 感觉,这是经历了长期战争和“流浪”的知识分子们心灵的家园。他们在延安的 呼唤和感召下甘愿做革命的献身者,千辛万苦地奔赴延安,就是企求在思想情感 上得到满足,在精神上找到归属感。在这样一个被党的光辉照耀和呵护下的解放 区,拿出自己的热情和才华进行创作是许多作家初到延安时倍感骄傲与自豪的。 而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种归属感最终成为了作家们主动适应与改变的动力源泉。 当然,这种归属感的获得也不是简单的事情。他们虽然曾经在精神上迷茫和无助 过,但是在文学观念和个人的审美形态上至少是具有开放性的,尽管这种开放性 只有在初期的解放区文学创作中才能看到。整风运动后,这些作家们无法抗拒的 就是必须将旧有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抛弃掉,再度发掘和寻找工农兵文学的更 深广的领域,更进一步加强阶级性在思想上和创作上的比重。这就使作家们在文 学观念和审美形态的转变上有了另一种面貌,从初期主动性的适应与改变过渡到 被动性的调整与跟随,对过往的一种前所未有的颠覆就使想象与现实构成了不可 回避的矛盾,即作家们“更愿以想像的方式设计人生,而不愿以投身的方式亲临 实践构成矛盾。于是无论在哪个阶段,作家出于哪一方面的需要,他们“工农 化 的转变都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而这种转变的矛盾心态也就在主流意识形 函刘忠2 0 世纪中国文学主题研究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6 年,第1 0 1 页 1 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态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呻吟着、消磨着。 第一节主动改变与积极适应 在解放区初期,作家们大都怀着一个游子归乡的心情投入创作。他们眼中看 到的是一片光明景象,内心感受到的是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在革命队伍中的体悟 和锻炼然使他们感觉到在创作上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以适应这种欢快的、光明 的解放区大环境。这种创作内容和创作基调上的改变是符合作家自身愿望和心境 的,因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是作家们强烈的精神渴求。何其芳的情况就是如此。 何其芳在三十年代写下的预言画梦录等诗集作品反映了处于人生歧路的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彷徨。他的散文是诗味很浓的抒情美文,具有很强 的审美价值和思想启蒙效应。自1 9 3 8 年8 月到达延安后,从城市到乡间,从暗淡到 光明,何其芳写出了他发自内心深处的对光明的强烈渴求和赞誉的声音。此时的 他用一颗单纯而充满激情的心创作了散文我歌唱延安、饥饿,我为少 男少女们歌唱、生活是多么宽广、虽说我们不能飞等六首诗歌,这些 作品感情充沛饱满,热情洋溢地歌颂光明。此时的何其芳显然已经不再一味迷恋 那种温婉缠绵意味,迷离寂寥的氛围,幽渺梦幻的情调。面对新的生活,面对革 命和斗争,何其芳在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考虑如何 能使诗歌大众化,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他说:“我努力使每句诗都写得能够朗 诵,尽可能不用那些我们在口语中不说的词藻和读起来不顺口的句法。 在关于 艺术群众化问题上,何其芳说坦白地剖析了自己:“当我不适当地强调写熟悉的 题材,说心里的话,甚至于直截了当地主张知识分子就写知识分子的时候,我还 不是自以为在对于中国的发展与人民大众的翻身服务。然而在实际上,那时写的 东西不恰好就是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我表现,而且是其脆弱、伤感、温 情主义、空想等缺点的表现吗? 当时就有人告诉我,说有些知识青年喜欢读我的 那些夜歌,而工农干部却认为不好,并且发生争论,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地证 e 何其芳写诗的经过【j 何其芳研究专集 c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 9 8 6 年,第2 0 3 页 1 2 第二章转型之- - :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深刻变化 实了我的那些抒情之作还不属于工农兵,还不能为他们服务吗? ”这段话真切地 表现了何其芳对自己前期创作风格的否定,表明自己全心悔过投向群众化创作的 决心。而事实上,何其芳也的确在努力实践着。在诗的创作中,他抛弃了早期的 阴郁、迷蒙的意象,开始运用光明、振奋的意象。预言中的很多诗,都能感 觉到何其芳在不断地、自觉地改造自己,向农工大众文学方向迈进。他不断对自 己进行艺术和思想上的检讨,说自己“以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去代替或者附会无产 阶级的观点”。罾他还用自己的两篇文章高尔基纪念和饥饿为例反思自己 与工农大众相脱离的创作。夜歌与预言的差别清楚地体现了作家的转变。 他主动地、虔诚地在这个能够给他温暖和动力的精神家园中重塑自己的思想情感 与艺术追求。诗人就这样从一个感伤、寂寞的唯美艺术世界走向了一个礼赞的、 革命的、狂欢化的艺术世界。 这种心态在当时是相当普遍的,我们在很多作家的身上都能找得到,比如艾 青。未到延安前,艾青的创作受西方象征主义的影响,透过深邃的忧患意识有力 地表现生活的内涵和自我独特的灵性。然而随着民族革命战争掀起的激昂与战斗 的时代巨浪的冲击,艾青并不固守这种风格,他的视野迅速地突破了个人的狭小 格局和单调的灰色天空,他的情感在战争年代的磨难中变得粗糙,从彷徨忧郁变 得积极进取,更自觉地倾向于民族和人民的深厚情感的热切感应。1 9 4 1 年,在周 恩来的精心安排下,艾青来到延安。“一个经历过漫长的坎坷道路的中国知识分 子,初来乍到延安这个新的世界、新的天地,一时不可能一些都那么适应。对于 紧张的集体生活,艾青的思想一下子跟不上。同志间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艾 青也觉得有些陌生。” 由于少年时期求学生活的艰难、牢狱经历的折磨,艾青饱 尝了生活的坎坷与不平。正是这种情感的积淀,所以很快,在找到“家”的温暖 后,他便以诗人特有的激情和热忱陷入了对解放区的热爱,自然而然地习惯了批 评与自我片批评,慢慢习惯了解放区的文学环境。思想上的转变直接影响到艾青 。何其芳关于艺术群众化问题 j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 c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第 7 7 3 - 7 7 4 页 宝何其芳星火集后记一何其芳研究专集 c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 9 8 6 年,第2 5 7 页 堪杨匡汉杨匡满艾青传论 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9 8 4 年,第1 5 9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创作实践。雪里钻可以被看作是他诗歌创作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艺术 上,比起早期的作品,它已经不再朦胧艰涩,而是明朗豁达起来,并开始采用简 洁、洗练、清新的叙事手法。这首诗的诞生标志着艾青在新诗群众化方面的努力。 随后他的许多诗作,如野火、起来,保卫延边! 时代等都反映了艾 青当时的真实思想,即“希望把自己全心全意的先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当我们 回顾艾青1 9 4 2 年整风运动前在延安的生活与创作时,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创作风 格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农民式的忧郁 的艾青已经不见了,红色 的光芒已经照遍他思想世界的每一处灰暗角落,使他成长为一个典型的延安革命 作家,对人民、对革命无限忠诚的红色歌者。 在解放区主动适应和改变自己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另外一个重要代表是柯 仲平。早期的柯仲平,作为创造社的后期诗人,其诗歌风格与创造社的浪漫主义 有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他崇尚的是自由地表现自我在黑暗的现实中受压抑的愤 懑,无拘无束地宣泄追求光明、自由的革命激情。虽然从1 9 3 0 年的诗剧凤火山 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劳动者、士兵等反抗者形象,但总体说来诗歌仍然偏于诗人主 观浪漫的革命激情的喷发。所以令柯仲平诗风发生根本转变的,还是在他到达延 安后。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艺术视野的扩大,诗人所摄取的诗歌题材截然变化。 这时期,革命圣地延安的沸腾生活及重大事件,边区人民的劳动与斗争,革命将 士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殊死战斗等等,都成为他的诗歌所表现的重要题材。 诗人满腔热情地歌颂党、歌颂革命领袖、歌颂革命摇篮延安、歌颂在党的领导下 的人民大众的革命斗争。贯注在作品中的,己不再是早期那种自我主观情绪的倾 诉,而是通过对实际革命斗争的描绘和歌赞,抒发其胸中豪迈的战斗激情和革命 理想。如叙事长诗边区自卫军、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描绘了人民的斗 争生活,歌颂了他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诗人还在作品 中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真切感人的工农英雄形象。而此时描绘的现实的、从人 民群众中涌现出的活生生的英雄形象,已与凤火山中形象截然不同。柯仲平 的这种创作转变不仅来源于外在文学环境的改变,更主要的是来源于他自身的内 在动力。在延安和边区开展大众文化活动的柯仲平,为了跟上此时解放区艺术环 第二章转型之二: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深刻变化 境的变化,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中,都在主动地适应。在生活中,柯仲平 为了深入群众可谓煞费苦心。“初到延安时,他并没有留胡子;考虑到边区农村 比较封建,打扮成个老人更便于接近妇女群众,才留起了长长的胡子;而且总要 把年龄说得大一点。有时,群众热情地把烟锅从嘴里拿出来递给他,上边还吊着 一条口水,他总是擦也不擦便放进自己嘴里去,以免群众说他嫌脏。”在工作中, 柯仲平坚定地鼓励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实践大众文艺方向,他认为这“不仅是为了 宣传,为了抗战的政治任务,而且同时是为了大众文学艺术的伟大发展。 圆诗 人根据作品表现的现实内容,选择了适合人民大众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的表现形 式,其诗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文艺大众化的一面旗帜。 从抒写自我,表现自我的反抗情绪和革命热情,到表现现实的革命斗争;从 欧化的艺术倾向到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民族形式,柯仲平已经从一个狂飙激进 的诗人逐步转变为一个解放区文学的急先锋。 第二节被动调整与勉力追随 整风运动刚开始,许多作家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形势,在创作上仍然继续保 留着过去的文学观念和审美形态,坚持独立的观点和意见。但是随着整风运动的 深入,这种坚持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许多作家心中不断受到越来越大的震撼。 严峻的事实证明,作家们有彻底放弃原有的立场和观念,无条件地归顺主流话语 的必要。于是作家们纷纷开始进入被动性的创作观念调整阶段。 一切都从对王实味的批判开始,这是整风运动严峻性的重要标志。在王实味 的问题上,许多作家如丁玲、艾青等人都用向王实味反戈一击这一办法来保护自 己,因为在他们弄清楚形势后这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牺牲王实味并不是为了单 纯的自救,或许更多的是为了找到文学的出路和自己的位置,树立艺术家应有的 形象,可惜的是而这种努力只能以一种被动调整和追随的形式表现出来。 对王实味的批判开始前,艾青还沉浸在个人化的书写和热情的批判中,从他 。王琳编柯仲平诗文集 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 9 8 4 年,第2 5 2 页 4 柯仲平论文艺上的中国民族形式 j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 c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第 6 0 7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9 4 2 年3 月在解放日报发表的了解作家,尊重作家一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艾 青还在提倡重视作家的价值,给予作家揭露的权利。他一方面肯定“作家是从精 神上守卫他所属的民族或阶级的忠实的兵士作家就是把自己的或他所选 择的人物的感觉、情感、思想,凝结成形象的语言,通过这语言,去团结和组织 他的民族或阶级的全体。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作家的独立精神,他认为“只有 给艺术创作以独立自由的精神,艺术才能对社会改革的事业起推进作用。 此后, 毛泽东多次和艾青谈话,于是在5 月发表的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 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艾青逐渐接受了毛泽东的很多观点,但同时仍坚持了自己 的一些观点,即“在为同一的目的而进行艰苦斗争的时代,文艺应该( 有时甚至 必须) 服从政治但文艺并不就是政治的附庸五,或者是政治的留声机和播音 器。 他在强调政治的基础上对文艺加入了自己的期望,将个人感情与思想价值 相结合。此时的艾青思想上的矛盾性已经有所表露,他既不能完全坚持自己的立 场,又不能彻底投靠主流,致使这种矛盾的心态在心中纠结。终于随着形势的不 断推进和对王实味的批判的深入,艾青似乎从思想深处有所觉悟,明白了此刻自 己应该站在怎样的立场上。在1 9 4 2 年6 月9 同,他在中央研究院的座谈会上紧接着 陈伯达发言,说王实味的文章充满着阴气,当读它的时候,就像走进的城隍庙一 样。他最后的结论是“这样的人是在够不上人这个称号,更不应该称他 为同志”。6 月1 6 日,在文艺界批判王实味座谈会上,艾青又作长篇发言现 实不容歪曲。这篇文章对王实味做了极端的概括。在9 月,艾青又在为街头诗 创刊而写的文章展开街头诗运动中更明确地提倡将诗歌工农大众化,提出诗 歌与政治结合的必要性。从最初表现苦闷彷徨的时代精神的象征主义诗歌到“诗 必须成为大众的精神教育工具,成为革命事业里的宣传鼓动的武器。”的主张。 至此,作家艾青彻底的转变了。 然而,涉及这类转变的远不止艾青一个作家,也远不止艾青这一种情况,就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j j 艾青诗文名篇 c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 0 0 3 年,第3 2 0 页 垂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j 艾青诗文名篇 c 长春:时代文艺m 版社,2 0 0 3 年,第3 2 3 页 艾青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 j 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 c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 8 4 年,第2 8 3 - 2 8 4 页, e 艾青展开街头诗运动 j 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 - 1 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0 年,第3 5 1 页 第二章转型之二:艺术观念和审美趣味的深刻变化 连何其芳没有“干预生活 、“暴露黑暗 ,而只是通过诗歌和散文进行个人情 感的抒发和表达的情况在解放区后期也渐渐不被允许了。给何其芳以重大打击的 是吴时韵、金灿然与贾芝对他的叹息三章与诗三首的批评。他们的批评 是要作家放弃诗歌艺术,放弃个人情感和个性化的追求。这次的批评给了何其芳 一个信号,如果说对王实味的批判是在告诉作家不许做什么,那么到何其芳这里 则是给作家敲醒了警钟,告诉作家提起精神来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果然在此后, 何其芳的诗作创作逐渐少了起来,无论是出于党的需要还是个人的需要,他都开 始从事理论工作,在文学理论领域,何其芳的立场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他接受并 倡导毛泽东的文艺批评方法,他认为要用“明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方法地无产阶级 的文艺批评方法去分析作品”。无论是从政治标准还是从艺术标准出发去考察作 品,都应该以在人民群众中的实际效果为根据。否定了以主观艺术趣味作为判断 的标准。认为过去的那种抽象地强调主观精神实质上是提倡资产阶级的主观精神 的理论倾向。一般来说,一个作家的文学观念和审美形态是有一定的传承性和连 续性的,反映在创作上的风格也是能够看到发展的轨迹的。但是在何其芳这里, 转变的巨大程度让我们感到惊奇,继而冷静地想想,就会发现主要原因在于客观 环境的要求与作者主观意愿是存在矛盾的。作者的本意和愿望可能并非如此,所 以能让作家做出这种“斩断前缘”似的决定的只有外在力量的压迫。他自己说过: “凡是在整风运动中进行过比较认真的学习的文艺工作者,都是开始了学习马克 思列宁主义,因此也就开始懂得了无产阶级思想和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区别。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