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 知识管理是一种兼具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的方法论,教育知识管理则是将知识管理的相关理 论和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知识管理在促进知识更新、改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师素质、培养教师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知识管理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教 育的新要求,日益受到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者的普遍重视。同时,web2.0 作为互联网的一 种思潮也异军突起,其倡导“人人参与”、“人际互动”的应用理念也与新的教育理论形态相契 合,探索以博客、威客、rss 等 web2.0 类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为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课 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文献分析,了解教师和学习者对于教育知识管理的现状和障碍因素, 把握教育知识管理和 web2.0 的应用特点,设计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将 web2.0 应 用于学校教育知识管理实践过程中,有效应对教育知识管理中的诸多障碍因素,提高教育知识管 理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在分析了目前国内外 web2.0 和教育知识管理的发展现状, 调查了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 理的应用现状基础上,在六度分割理论、长尾理论、教育知识管理理论等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教 育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和师生实际需求,构建了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教育技 术学知识学堂】,在具体实践环境中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教育技术学知识学堂】为教育技术学科师生创造良好人际互动和知识交流环境;同时通过 知识的动态推送模式,降低了知识冗余,弱化了学习者在知识获取能力上的用户差异,充分发挥 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育技术学知识学堂】的实践表明: web2.0 和教育知识管理的 组合可以起到 1+12 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第二部分是关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部分, 包括相关概念梳理和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应用现状分析两个部分。概念梳理部分主要以 文献研究为主;现状分析部分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教育知识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因素。第三部分是关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对教育知识管理应用现状 分析的基础上,以教育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的 web2.0 应用形式,设计并实现 了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教育技术学知识学堂】。第四部分对系统的应用效果 进行初步分析。文章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后续的研究方向,并表明了研究的成果: 本研究着力于在对教育知识管理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新的技术形态,创新性地将 web2.0 的应用形式整合在教育知识管理中。 关键词:关键词:教育知识管理,web2.0,系统设计 ii abstract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a kind of methodology which have the meanings of both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ims at using the relative theory and metho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al fields. educa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improving of knowledge updating、education quality、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both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o on. as knowledge management adapt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it appeals to universal attention and research to both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staff and education researc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eb2.0 which advocate the “everyone involving”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ctively agree with the new educational theoretical pattern leads to an upsurge in society. it has becoming an extensively attention research field to explore the using of these new web2.0 technology such as blog、broadcasting、wiki、rss、web2.0 in both teaching and education field. by employing questionnaires and exam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mainly l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f web2.0;to design and develop a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2.0 in the hope of overcoming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improving the effects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tudied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web2.0 and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we analyzed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web2.0 around us. we designed the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2.0educational technology subjec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theory、 long tail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actual demand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analysis of effect was done. we created a comfortabl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ubjec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t decreased the knowledge redundancy, balanced the ability in knowledge acquisition for different learners, given full play on subjectivity and activity for learners in the maximal degree through the knowledge dynamical push technology. through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ubject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s to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it has proved that the binding of web2.0 and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we just using one of them.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was the exordium part.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2.0: it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and the roles of involvement, etc. the third part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iii web2.0.it mainly adopted empirical study wit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and interview as supplement. the forth was mainly concerned about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web2.0.by summarizing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examining current technology and borrowing from the theories of both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web2.0,it designed the system,tried to realize the system function and evaluated the effects. the dissertation finally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tudy by indicating the research results;in addition,it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key words: educ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web2.0,system design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宁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宁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 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宁夏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 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章 绪论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数字化 教育资源大量涌现,传统的教育知识处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人们对优化教育知识管理的新要求: 人们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接收方式,而更期待信息向知识的转化,这就促使了教育知识管理的不 断发展,教育知识管理成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视角。 另一方面,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总是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新的助力,甚至带来理念的根本 变革,以博客、威客、rss 等为代表的 web2.0 技术与数字化时代的许多高新技术一样,日益引 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1 问题提出 作为现代知识社会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场所之一,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重任。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教师和大学生群体更应善于运用教育知识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 法,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成为教育知识管理理论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1.1.1 现实诉求 大学时期是个人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大学生成为知识型社会一员的必经阶段。在知 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和实用 技能, 用以增强个人的综合竞争力。 信息化资源的急剧扩张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的丰富并没有真正实现资源的知识化。信息资源的冗余以及无效资源的难 以识别恰恰是信息时代面临的最大问题。知识爆炸、知识迷航、知识烟雾也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 特征,“我们生活在知识的海洋里,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面临如何解决知识的剧增和更新与学习者有限的学习时间之间的矛 盾,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使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以及教师如何适应信息时代教 育传播手段和自身角色的转变等一系列的问题。而随着学习社会化和教育终身化的出现,学习者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适应新技术发展对个体发展带 来的挑战。 上述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在教育中引入知识管理。经过准确、有效、迅速地对大量 的教育知识进行科学、有效和富有个性化特点地加工、处理、组织、创造、挖掘隐藏在知识背后 的知识,借助于教育知识管理将教育信息转化为知识,进而上升为智慧。因此笔者希望借助构建 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来推动教育知识管理在学校的有效应用。 1.1.2 相关借鉴 理论界关于知识管理的探讨非常多,从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到知识管理的应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言 2 用策略等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值得借鉴的理论研究成果。在国外知识管理的研究 中,目前对知识管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比较著名的像 ibm 和微软等知名企业 都成功的实现了知识管理,从实施过程上来说,主要都是运用了最新的 it 和数据库技术使员工 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这也是目前研究应用的主流,即知识管理在企业中 的应用。 1另一些学者则注重于理论的研究,致力于界定知识管理的范围和基本要素,建立知识管 理的框架体系等。 随着知识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良好发展与运用,也逐渐渗透与拓展到与知识相关的社 会多个领域。教育领域由于其知识密集性特征也开始研究借鉴和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的思想、方法 及技术来研究和解决信息化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为教育知识管理的上位概念,知识管理 的相关理论是教育知识管理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概念,也必将对教育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 生积极的借鉴意义。 1.1.3 实践成熟 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变革, 改变着人们的学习、 生活、 工作与思维方式, 教育知识以被深深地打上了知识技术的烙印。知识时代,教育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当然离不开新 知识技术的支持,必须实现教育管理理论与新技术的融合。web2.0 从理念到实践的成熟为教育 知识管理系统构建提供了条件。 从理念上看 web2.0 的理念与组织教育知识管理的实施和要求不谋而合。例如,教育知识管 理中最根本的理念就是对知识型人的尊重,对知识型人尊重就是对知识本身、对知识的创造和知 识产权的尊重,这类似于 web2.0 以人为中心,尊重个体;web2.0 中的用户产生内容也类似于教 育知识管理中所有的知识共享都必须由不同个体共同创造,所有的用户都是知识的原创者,所有 的知识原创者都可以利用知识;知识共享则需要学习共同体首先要了解,互相信任,而了解和信 任的最好工具是社区,这也正是 web2.0 强调的概念和工具。2web2.0 时代的到来,展示出对知 识共享与管理的强大能力,也为我们解决学校的知识管理问题带来新的启示与思路。 从实践上看,web2.0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以博客(blog)、rss、百 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sns)、p2p、即时知识(im)、podcasting 为代表的 web2.0 新技术层出不穷。同时开源 web2.0 技术的大量涌现,也大大降低了 web2.0 系统的开发成本。笔 者曾从事部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这其中就包括部分 web2.0 系统的二次开发。这些都成为了 本研究实施的利好因素。 因此,为切实实践教育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解决学校教育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更好地 融合教育知识管理与 web2.0 的新理念、新方法,构建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平台,满足高 校教师和学习者对教育知识管理的迫切需求,以期提高教育知识管理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笔者 拟提出了本论题研究。 1梁兴连运用资源管理的理论设计网络学习系统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20055:7-8 2王德禄资源管理:竞争力之源d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34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言 3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改良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利用现状,提升教育知识管理尤其是隐形教育知识 的管理; 结合教育知识管理和 web2.0 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构建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 提高教育知识管理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1.2.2 研究的意义 1构建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推动教育知识管理实践 由于目前关于教育知识管理的文献很少,这表明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育知识管理 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去探索和研究,把教育知识管理作为研究的对象,符合当前教育研究和发展 的方向,因此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web2.0 技术运用的引入,也为教育知识管理的研究提供了 新的研究视角。 3同时, 教育知识管理系统也期待通过精心设计的应用案例, 服务于学校教学实践, 为教育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借鉴,并推动知识管理在学校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2提高教师知识管理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的思想理念、专业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以及各种能力等不断更新、演进 和丰富的过程。从教育知识管理角度来看,教师应该能在最恰当的时间将最适当的知识以最佳的 方式传递给最需要的教师,使教师获得最大的发展。通过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一方面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知识管理相关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性,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视和参 与程度。另一方面,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尤其是隐性知识转化能力),努力帮助教师促进提 升教育知识管理的各种策略。 3拓展师生交互空间,利于学习共同体构建 交往是个体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人们通过交往, 传播社会思想, 吸收有关信息, 促使个体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基于网络的人际交往是信息获取的一种途径,同时还是现代人 的一种生存状态。由于 web2.0 具有准真实交互的优势,能够为交往带来可靠的保证和交互者的 心理安全感,从而促使交往的质量大大提高,也使得交互者的人际网络有了更多的层次、更宽泛 的范围。 4促进知识分享与创新,提升隐形知识传播 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知识的分享和创新,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活动,需要众多的学习者来 共同参与,这样有利于建立学习共同体,使学习者在一种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氛围中进行学习经 验、 学习方法的交流和创新。 学习者个人的隐性知识被显性化, 迁移到共同体中其他学习者身上。 组织中所有的学习者都可以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 byounggu choi,heeseok lee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its link to knowledge creating proces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2(23) :160-173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言 4 1.3 研究方法和过程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要探讨以人为主体的教育知识管理问题,单一的方法显然是无法胜任 的,所以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概括地讲,本论课题采用理论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一方 面强调理论指导,同时又结合实际进行现状分析、策略研究和平台开发与实验。 (一) 理论方法 对 web2.0 和教育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 web2.0 和教育知识管理的关系入手, 从理论上加 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发现其内在规律,主要包括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 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揭示 web2.0 与教育知识管理理论的契合点,为基于 web2.0 实施教育知 识管理寻求理论上的支持。 (二) 实证方法 通过调查访谈方法了解教育知识管理的现状,找出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技术层面和应用层面的 问题原因,比较现有平台的特点,提出技术解决方案,综合运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平 台开发,并进行观察、问卷、访谈等进一步验证平台的应用效果。 (三) 文献研究方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教育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掌握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发展的最新动 向和发展趋势,找出教育知识管理相关研究的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本研究的内容及努力 方向。 1.3.2 研究过程 整个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如图 1-1 所示) ,即准备构思阶段、调查分析阶段、技术开发阶段、 研究总结阶段。其中准备构思阶段包括确定研究主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范围、方法 与对象等研究准备工作。调查分析阶段包括对 web2.0 在教育教学中的现状考察和教育知识管理 以及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的现状考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教师和学习者开展教 育知识管理的主要障碍因素,为技术开发阶段设定明确的目标。技术开发阶段在前述需求分析基 础上,合理利并优化用现有软件架构,设计和实现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研究总结 阶段主要对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估, 并形成最终的研究结论。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言 5 开 始开 始 准 备 构 思 阶 段 准 备 构 思 阶 段 调 查 分 析 阶 段 调 查 分 析 阶 段 技 术 开 发 阶 段 技 术 开 发 阶 段 研 究 总 结 阶 段 研 究 总 结 阶 段 结束结束 确定研究主题确定研究主题 搜集文献资料搜集文献资料 确定研究目的确定研究目的 确定研究范围、方法和对象确定研究范围、方法和对象 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 web2.0理论基础web2.0理论基础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应用现状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应用现状 教育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教育知识管理理论基础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实现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实现 web2.0开源系统二次开发web2.0开源系统二次开发 应用效果分析应用效果分析 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图 1-1 研究过程和主要研究阶段示意图 1.4 研究术语界界定 1.4.1 web2.0 自 2004 年 web2.0 的概念首次出现后,web2.0 的理念和应用迅速在全球传播开来。目前, web2.0 还没有一个涵义固定的概念,仍未形成确切的、被广泛接纳的定义。 维基百科中 web2.0 条目列出了 web2.0 网站必须具备的相关要素:(1)网站应该能够让用 户把数据在网站内外传递;(2)用户在网站内拥有自己的数据;全部基于 web,所有的功能都 能透过浏览器完成。数据随着用户迁移,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组合,同时网站提供开放的 api 接口 函数。4 互联网协会对 web2.0 的定义是:web2.0 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 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 4 hazel hallborrowed theory: applying exchange theories in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jlibrary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2003(25) :287-300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言 6 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5其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 从而充分发 掘了个人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体系中来,众多个体的影响和智慧,以及由众多个体组成的社群 的影响就替代了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地释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 使得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级。 在这里,笔者采用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定义:web2.0 是以 flicker、43t 等网站为代 表,以博客、tag、sns、rss、wiki 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 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是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也即 web1.0 的演进阶 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产品服务的一个统称。6 1.4.2 知识及其特性 1知识的概念 什么是知识?这至今仍然是一个让专家学者争论的问题。知识的定义,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主要的有: 辞海中把知识定义为:人们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从本质上说,知识属于认识范畴; 现代汉语词典把知识定义为: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结合相关研究,本研究采纳对知识做如下定义: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 关联信息以及专家的见解等要素流的动态混合物;它起源于认识者的思想,并反作用于认识者的 思想;在组织内,知识不仅存在于文档和数据库中,而且嵌入在组织的日常工作、过程、实践和 规范中。 2知识的特性 本研究希望借助知识的本质来说明:在知识的多重属性中,知识的主体性和内在性应该是最 根本的属性。知识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思考对于知识产生的重要作用。知识的内在性是指人本身 固有的属性在知识中的反映,其实质就是人所具有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主动求知的天性。知识的内 在性是相对于外在来说的,外在性则是能表现出来的特性,能表现出来的往往只是其中很小一部 分,没有表现出来的则不能说不存在。承认知识的内在性,就是承认隐性知识的存在。 1.4.3 教育知识管理 黎加厚先生认为,从社会和教育知识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知识管理是研究人类获取、传 播、共享、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活动规律,管理有关知识的各种连续过程,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理论与实践。7 jeremy galbreath 先生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就是运用技术工具对知识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 存储,并通过电子网络广泛传播、利用的过程,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创造和传递贯穿于整个教育领 5 严建援知识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系统辨析南开管理评论j1999(1) 6 张晓瑷,王宏网络学习及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j中小学电教 2006(01) :100-101 7 陈天,余胜泉资源管理与网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 2004(5) :63-64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言 7 域。 8 詹青龙,刘光然等则认为,教育知识管理就是利用现代知识技术捕获教育或与教育相关的各 种来源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组织、创造,进而转化知识和智慧,并通过网络传播以促进全球 教育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理论与技术。教育知识管理不同于教育信息管理,前者是后者在知识 经济时代的延伸与发展。9 8 bartol k mencouraging knowledge sharing: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sjournal of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00 9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 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 2005(10):12-13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8 第二章 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本章结合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问卷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别 针对高校教师和学习者就应用 web2.0 进行教育知识管理的基本状况、情感态度、障碍因素等方 面进行调查分析,得到师生应用 web2.0 进行教育知识管理的预期意见和改进的需求,为系统设 计提供依据。 2.1 web2.0 的研究现状 2.1.1 研究总量 截止 2010 年 12 月 1 日,以“web2.0”、“教育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等关键词对中国 知网(cnki)的文献数据进行题名检索,其中,以 web2.0 为题名的文献达到了 2190 篇;实际 意义上最早的一篇 web2.0 文献始于 2005 年 6 月 13 日董晓常在互联网周刊发表的一篇题名 为web2.0 互联网再次喧嚣的文章,该文发表的时间也正好与 web2.0 在的兴起时间(2004 年)相一致。以教育知识管理为题名的文献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同时以知识管理为题名的文献达 到了 9612 篇,教育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与作为其上位概念的知识管理的研究是不相匹配的,这 也恰好表明了教育知识管理是亟需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10 从 2005 年到 2010 年的短短五年内,web2.0 的相关研究总量几乎直线上升,逐年增加(如 图 2-1 所示)从急速飙升的文献数量上不难看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们对 web2.0 的关注是 惊人的。可以说,web2.0 依然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和重要领域。 0 100 200 300 400 50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web2.0主题研究文献总量 年度 篇 web2.0主题研究文献总量 年度 篇 图 2-1“ web2.0”主题文献研究总量 与此同时,教育知识管理文献虽然数量不足,但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也呈现出了与 web2.0 相同的趋势(如图 2-2 所示),只是知识管理的研究在 2008 年达到一个巅峰后,文献数量略有下 降,渐趋平稳。同时,共同包含 web2.0 和知识管理题名的文献数量也达到了 52 篇,虽然数量有 限,但至少也表明了一个问题:从 web2.0 的视角开展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有了开端,这为本研 10 韦春伊浅谈高校学生个人资源管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15(12):215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9 究的展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0 500 1000 150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知识管理主题文献总量知识管理主题文献总量 年度 篇 年度 篇 图 2-2“ 知识管理”主题文献研究总量 2.1.2 学术趋势 学术趋势主要从学术关注度和用户关注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通过关键词在过去一段时间 里的“学术关注度”,可以知道基于 web2.0 的教育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领域随着时间的变化被 学术界所关注的情况,有哪些经典文章在影响着学术发展的潮流;通过关键词在过去一段时间内 的“用户关注度”,可以知道在相关领域不同时间段内哪些重要文献被最多的同行所研读。利用 cnki 提供的学术趋势功能,分别对关键词“web2.0”、“教育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进 行学术趋势的分析,其中“教育知识管理”因数据不足,无法绘制图表,所以只就“web2.0”和 “教育知识管理”作了相应的分析。 1学术关注度 学术关注度是以 cnki 知识资源总库中与关键词最相关的文献数量为基础,统计关键词做为 文献主题出现的次数,形成的学术界对某一学术领域关注度的量化表示。cnki 分析绘制出 “web2.0”和“知识管理”的学术关注度折线图如图 2-3 和图 2-4 所示。 图 2-3“ web2.0”学术关注度折线图 其中图 24 中 a 点和 b 点分别代表了“web2.0”的高频被引文章,它们分别是孙志国 “web2.0,以个体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被引次数 8 次)和鲁宏;黄鹏;崔政;李丽; 谷雨等“web2.0 时代的网络传播”(被引次数 3 次)这两篇文章影响着学术发展的潮流。这两 篇文章分别探讨了 web2.0 的基本概念和 web2.0 的传播特点, 为后续的 web2.0 研究奠定了基础。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0 图 2-5 中 a 点代表了“知识管理”的高频被引文章王君,樊治平“组织知识管理绩效的一种综合 评价方法”(被引次数 25 次)则论述了组织通过知识管理开展绩效评价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策略。 图 2-4“ 知识管理”学术关注度折线图 2用户关注度 用户关注度是以用户在 cnki 系列数据库中所下载文章的数量为基础,统计关键词做为主题 的文章被下载的次数,形成的用户对某一学术领域关注度的量化表示。cnki 分别分析绘制出 “web2.0”和“知识管理”的用户关注度折线图如图 2-5、图 2-6 所示。 图 2-5“ web2.0”用户关注度折线图 图 2-6“知识管理”用户关注度折线图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1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web2.0 基本理论 当前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web2.0 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实践着网络社会化和 个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主体,实现互联网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解放生产力,这个 理念体系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并且会越来越清晰。”很多学者都做出过类似的阐述,如,胡延平 (2006)在阐述 web2.0 时就认为 “webl.0 是由上至下的, 而 web2.0 是由下至上的。 ” 11 方兴东(2006) 认为“web2.0 是以个人为主体,以自身组织为中心,通过这两个核心特点,互联网可以最大程 度地发挥网民的创造力。”12张志勇(2007)则认为:“web2.0 是一个哲学范畴,代表着自由、平 等、开放、公正。”13web2.0 的基本理论包括: 1六度分隔理论 1967 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stanleymilgram 通过一个联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联系网络实 验,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所谓“六度分隔”,简单地说:“就是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 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14 六度分隔理论应用于知识传播是通过“社会性软件” (social software)的方式实现的。这些 软件支持人们建立更加互信和紧密的社会联系。社会性软件的核心思想其实是一种聚合产生的效 应。人、社会、商业都有无数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如果没有知识手段聚合在一起,就很容易损耗 掉。web1.0 将文本、图形聚合在一起,使互联网真正走向应用;web2.0 通过“六度分隔”产生 的聚合,将产生一个可信任的网络,避免了互联网的虚拟性,使知识与人的联系更加可靠,切合 于实际。15比如 web2.0 的典型应用 blog 就是其中一种。因为 blog 写作所需要的个性和延续性, 己使 blogger 圈这种典型的物以类聚的生态形式,越来越接近真实生活中的人际圈。 web2.0 将六度分隔理论应用于知识的传播中,强调通过个人与个人的交流促进知识本身的 交流,这一思想在促进 web2.0 的几种形式(blog、rss、web2.0 等)的知识交流中起到了巨大 的作用。 2长尾理论(long tail)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长尾(long tail)是 2004 年 chris anderson 在给连线杂志的文章中首次 使用的词汇,用以描述如 a 或 netflix 之类的商业和经济模式。 长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 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能够 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知识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微内容 (micro content)是将知识传播对象分解成的很小的单位, 11 岩螺个人资源管理db/ol. http:/ 2010-11 12 姜勇知识管理:教师专业成长新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9) :30. 13 陈天,余胜泉资源管理与网络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 2002(5):64-65 14 salamander organizationknowledge map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the salamander organization ltd2002 15 lisa a petridess,thad rnodin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db/ol http:/ 2010-10-22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基于web2.0的教育知识管理系统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 类似于知识管理领域研究的数据元、信息元、知识元。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 开创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知识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 果。每一个网络用户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海量的微内容通过各 种网络传播途径,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与传统媒体相抗衡的巨大能量。 web2.0 将长尾理论这一思想应用于网络知识传播中,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 转移微内容,有效实现了微内容的聚合与发布。 2.2.2 教育知识管理基本理论 教育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大都建立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之上,二者是不相悖的,知识管理 的相关理论在教育领域具有应然的效力。 1知识演进关系模型 知识的五种演进层次,可以双向演进,从噪音中分拣出来数据,转化为知识,升级为知识, 升华为智慧。16这样一个过程,是知识的管理和分类过程,让知识从庞大无序到分类有序,各取 所需。这就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让知识价值升华的过程。 反过来,随着知识生产手段的极大丰富,当知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我们发现噪音出现了, 知识生产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衰退的过程,从智慧传播为知识,从知识普及为知识,从知 识变为记录的数据,到数据这里已经失去了应用价值,只有记录价值了,从数据衰退到噪音,就 已经是纯粹无效的东西了。 2知识树原理 知识树原理阐释了知识的生命周期问题。知识树是组织在其运作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共同 认知框架。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随着组织知识的学习、记忆和忘却,组织的知识树也经历了一 个从产生、生长、退化,直至退出的生命周期过程。 产生: 但组织面临新的环境或者挑战, 组织内部需调整它的价值取向, 基本目标等核心知识, 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化。这种核心知识的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