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以“基础存在论”为出发点,探讨了情绪问 题。此在是情绪的此在,情绪是此在的情绪。同时,日常状态下此在的情绪分析, 为此在的本真情绪提供了基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把情绪仅仅是放在“心理学 的专题下来讨论,而这恰恰是海德格尔所极力反对的。在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 指引下,情绪的本真的含义被显现了出来。此在于畏的情绪中,不断地来追问存 在本身,进而把握此在本真的生存意义。 关键词:海德格尔;情绪;死亡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i i i & 趣g 勰d 溉岛h e 辽9 9 9 e rd i s c u s s e dt l l em o o dq u e s t i o nb yt a l 【i n g f o u n 4 锄e n t a l o n t o l o g y a sa 蚰l n i n gp o i m t h em o o db e l o n g st od a s e ma n dd a s e mb e l o n g st 0m o o d u n d e rd a i l y c o n d i t i o 玛t h em o o da n a l y s i sf o rd a s e mh 笛p r o v i d e dt h ef o u n d a t i o nf o rt h ea 圳h e n t i c a l l ym o o do f e 垴e i l l w e s t e mc o n v e n t i o i l a lm e t a p h y s i c sd i s c u s s e dm o o du n d e r 硷i s s u eo fp s y c h o l o 鼢w h i l e h e i d e g 吕玎o p p o s e di t u n d e rm ef o n i ld e m o 衄t r a t i o n sp h e n o m e n o l o g ym e t h o d ,m em o o d a 删h e n t i c 址l ym e a n i n gh 硒a p p e a r e d i nt h em 0 0 do f 锄x i e 吼d 豁e i n 勰k e d 廿l ee 硒s 钯n c ei t s e l f 啪c e a s i n 酉y t h e n 伊a s p sd a s e i n s 她t h e n t i c a i l ye x i s t e n c es i 鲥f i c a n c e k e y w o r d s :h e i d e g g 虻m o o d ;d e 砒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墨蕉堑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 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躲浮铬季 签字日期:圳年g 月7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一签名弹侈琴一名:影:叫 签字日期:沙目年f 月夕日 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绪论 绪论 “人的实质是生存。海德格尔对人的生存根基的分析,对人本身的关怀和 洞见使得他的哲学始终占据着2 0 世纪哲学殿堂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海德格尔 说:“日常此在从常入的最切近的存在方式中汲取对它的存在的先于存在论的阐 释。”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总是以自身的日常状态作为基点。此在本源上是 一种情绪存在。情绪问题是海德格尔生存论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进行此在的生存论分析时,将情绪放在了“在 此作为现身情态 首先的篇章中,可见情绪在“此的生存论建构”的重要性。 有情绪是存在者层次上最熟知和最日常的东西,因为此在总是有情绪的,情绪也 总是此在的情绪,此在在本质上是不断地“去存在 的存在者,而情绪又是此在 展开自身和世界的重要环节。情绪将此在的自身感受公布出来,呈现了“某人觉 得如何 这种情况。而在“某人觉得如何 的时候,事实上,此在就已经嵌入了 世界,成了在周围世界中照面的存在者。在情绪中,此在的存在才能将自身那种 “它在且不得不在的状态绽露出来。 我们不但拥有情绪,情绪也以多种方式决定着我们,调整着我们的存在方式, 设置着我们的存在基调。情绪不是静观中体验出现的某种存在者,而是我们相互 共同在此的生存方式。情绪活动作为此在的原始存在方式,意味着此在本源上是 一种情绪存在。因此,此在才能被由世界而来的存在者所涉及。人对世界诸事件 在情绪上的共鸣是与其他存在者之间的最深的、最根本的交往。同时,情绪又支 撑着全部理性认识和理解的生存论的基础。海德格尔的这种情绪本体化的做法完 全颠覆了传统哲学有关情绪的种种说法,并且打击了以传统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心 理学。 当“不得不去在”展现在人的面前时,情绪就会引导到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 题:为什么要在,而不是不在? 这个追问,似乎将人的生存逼到了一个没有退路 。h e i d e g g e r & 啦g 口一dn 所p ,b a s i ib l a c k w e l lp u b l i s h i n gl i d ,l9 6 2 p 2 5 5 口h e i d e g g e r & 垤伽d 砌孵,b 笛i lb i a c k w e l ip u b l i 蛐n gl t d ,1 9 6 2 p 1 6 8 - l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境界。同时,却展现了另一条回答这个问题的路径。人总是要死的,死亡是人, 包括其它存在者都不能回避的。面对死亡时,人的在与不在,都可以得到恰当的 回答。此时的思和追问被带到了虚无,因为在与死亡的照面中,我们的真实生存 境况被呈现在眼前。没有更多的选择可以供人们选择,要么等待死亡,要么“向 死而生 。海德格尔给我们的选择是直面死亡,进行筹划,来达到此在的本真性的 生存。 在传统哲学的角度看来,情绪是“主观的”,所以不适于承担认知世界客观知 识的重任。传统哲学也是以此为根据贬低情绪。当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激情” 从哲学的开端处就一直是理论好奇心的对象,它尽可以是认知的对象,然而却从 未允许它作认知的工具。叔本华、尼采及生命哲学使这一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对海德格尔来说,这还不够彻底。这种以情绪为出发点的哲学往往被排挤到非 理性主义的避难所中去。因此,我们必须把情绪问题放在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重 要位置上,进而发掘其独特意义。 本文的意图就是通过对海德格尔思想中情绪问题的阐释,寻找到人( 此在) 在生存论中的结构性因素,以获得对人( 此在) 的本真认识。本文共分为四个部 分: 第一部分:梳理情绪问题的缘起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和阐述海德格尔情绪的本质“烦”及情绪的本真含义。 第三部分:分析死亡在哲学问题的背景及在海德格尔情绪问题中的地位。 第四部分:对海德格尔情绪思想的评价。 o2 0 0 6 版的存在与时间,译者将烦、烦忙、烦神修订为操心、操劳、操持,笔者在本文中沿用了第一版 的烦、烦忙、烦神。在笔者看来,后者更能传达出情绪的意蕴。 2 第一章情绪问题的缘起 第一章情绪问题的缘起 讨论情绪问题时,我们面对的是浩瀚的历史资料。各个时期都有学者从不同 的角度对情绪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亦如此文从生存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一样。 对那些涉及生存角度不太深的阐述,如何的取舍就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所幸的 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第五章第二十九节中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线索: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的第二部分中对激情进行了探讨,“在斯多葛学派中,如 何阐释情绪的问题被重新提出。这种阐释又通过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传至近 代现象学研究的一项功绩就是重建了一种更为不受限制的眼光来对待这些现 象。对情绪问题缘起的探讨就是在这一线索指导下进行的。 第一节古希腊时期:情绪问题的发端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都是在面对同一个“始基”问题展开追问。这里不能细述哲学 史,但必须去反思是什么促使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主题化展开。我们尝试着按亚 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阐述将此现象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求知是所有 人的本性。对感觉的喜爱就是证明。哲学是始于一种长期的观察,观察的是被观 察者。但是在最后的结果中,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一起被整体显示出来。而且至关 重要的是:只有具有了进入这种观察意境的情绪好奇时,而后的一切才是能 够发生的。二是,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需都己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 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正是这 种闲暇的提供,才给了观察者以观察世界,观察他人,观察自身的条件。圆但是这 种条件本身也不必然是充要的,因为那些没有闲暇且与自身抗争的劳作者,或许 更能体会到自身同外部世界的差异,而具有观察世界所应有的生存情绪。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第二部分中对“情绪”进行了专门的探讨。他首先 在第一卷中根据演说者所讲的题材,分析了当时各种演说的类型。例如政治演说 。h e i d e g g e r & i 馏鲫d 砌p ,b a s i lb l a c k w e l lp u b l i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1 7 8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 】李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 0 0 5 9 8 0 a 2 1 9 8 l b 2 5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者要熟悉财政、战争与和平等问题,要了解各种政体的利弊,还应对幸福、好事、 美德、恶德等有所了解;诉讼演说者要能分析施害者的动机、施害者的心情、受 害者的性格,还要能辨别行动的正当与不正当。令人惊讶的是,他在第二卷中的 前十一章着重分析了情绪,例如忿怒、友爱、恐惧、怜悯等,可见情绪问题在亚 里士多德论述中的地位。这些分析揭示出了在日常共处中,情绪是常人的一种存 在方式。所以,把握情绪成了演讲者使人信服的三种品质中的“好意”,另两个是见 识和美德o ( 一译“善意、明智、德性”) 。但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对人的情绪的认 识是不再有疑问的。对亚里士多德而言,情绪只是一个被理性拿来分析的,犹如 一块石头般的异己的对象,理性是先于灵魂和肉体而存在。因此,情绪的地位并 没有被全部揭示出来。 斯多葛学派的克吕西普说:“像欲望和情绪这样的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 整个人类统治本原是理性的。理解克吕西普的话,困难在于对他的“理性”的真 实含义的理解。理性能力依从斯多葛学派的理论可作如下的分析:“人的一切行动 知觉、生殖、言谈、欲望都要受下面这一事实的影响,即人了解事物之 间的联系并拥有在言语思想中表达这种联系的手段。 在这种“理性”的理解下,我 们可以知道克吕西普的“激情”:“既不是理性以外的东西,在激情与理性之间也没 有冲突,有的只是同一理性转向两个不同的方面;由于这种转变突然而迅速,因 而不为人注意。”在克吕西普这里,我们看到激情与理性还并没有达到在希腊后哲 学的势不两立的程度。理性中是包含了情绪的,而且情绪在定义人的过程中起到 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斯多葛学派“理性”概念常常是具有情绪色彩的。 与斯多葛学派同时期的伊壁鸠鲁派,他们的很多内核的观点与斯多葛学派常 常相悖。但在论及“情绪”的相关问题时,很多的观点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如伊壁鸠 鲁学派的逻辑学中在有关知识的获得中就强调了情绪的作用。伊壁鸠鲁学派将知 识的获得分为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 一般的感觉,其次是各种预想,- j 塞是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 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6 13 7 8 a 5 - l o 。转引自:王来法前期斯多亚学派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1 6 7 页 圆王来法前期斯多亚学派研究嗍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1 6 8 页 国王来法前期斯多亚学派研究呷1 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0 4 第1 7 0 页 第一章情绪问题的缘起 在理论方面;然后是感情,冲动和欲念,这是在实践方面。 。在黑格尔的阐释 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得见知识如何经过这三个因素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 非常简单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感觉和预想是一个很琐屑浮浅的过程:最初的 直观形成一个图相,一个普遍的东西,而要把所呈现的对象归属于一个普遍的图 相之下则是要在“情绪”之下才会发生的。“情绪”、内在的感觉提供实践生活的标准。 伊壁鸠鲁把它们分为惬意和不惬意,快乐和痛苦等,由此而形成关于使我痛苦或 快乐的东西的普遍表象,根据这些普遍表象来判断对象、喜好、欲望等等,以此 来作出“做什么和避免做什么的决定”。这一心理过程被强调为具有普遍的意义,因 而是无限的,决定了我们对世界、道德等等的理解。 上述的观点都表明了情绪是源于此在( 人) 的,不管是在理性的认识中,还 是在实践生活中。在希腊人理解世界的图式中,世界是一个自足的空间,人处于 空间的核心位置。表面上来看,人的地位似乎是得到了提升。但是,这一图式引 导下的情绪却不具有本真性,因为它使人对自身的认识背离了人本身,走向了“实 体”,最终褫夺的是此在的本真存在。苏格拉底“认识自己”的转向,就是让人回归 到对自身的认识中去。需要强调的是,古希腊的哲学是对智慧的爱,哲学的选择 意味着个体存在方式的根本改变和转换。这一点,是我们在探讨情绪理论时必须 注意的,因为古希腊的探讨方式无意中道出了情绪具有的生存论意义。 第二节近代的几种情绪的观点 在沿着海德格尔所提供的线索上,近代讨论情绪和情感问题的哲学家有不少, 这里只择要说明之。 一、“脆弱”的帕斯卡尔 帕斯卡尔孱弱的躯体和坚定的意志都为世人所称道,他在群星闪烁的天空下 体验到的不仅仅是宇宙的深邃和广袤,更强烈体验到的是它的不可思议和不近人 情。他认识到了人的界限和不适当性,并对人的存在的偶然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 】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 9 9 7 第5 2 页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m 】贺耪等译商务印书馆,1 9 9 7 第5 7 页 5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因此,他赋予了情绪和情感更高的地位。他将世人的状况归为:“变化无常,无聊, 不安。( 1 2 7 6 2 ) 他认为“我们一切的推理都可以归结为向情感让步。”( 2 7 4 1 2 9 ) 。 笔者将他的情绪理论归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情绪反映了人的心灵无家可归的状态。“我不知道是谁把我安置到世界 上来的,也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我自己又是什么? 我对一切事物都处于一种可怕 的愚昧无知之中。我所明了的全部,就是我很快地就会死亡,然而我所为最 无知的又正是这种我无法逃避的死亡本身。”( 1 9 4 9 2 9 3 ) 在思想的明证中,我们 不知道,自己所为何来,又将何时而去。思想对一切的思考的最终结果,反而是 让我们开始去怀疑它们本身,甚而怀疑思想自身的确定性。人生的脆弱且不确定 性,在理性的思考中被忽略了。“正像我不知道我从何而来,我也同样不知道我往 何处去;我仅仅知道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我就要永远地或则是归于乌有,或则是 落到一位愤怒的上帝的手里,而并不知道这两种状况哪一种应该是我永恒的应分。 这就是我的情形,它充满了脆弱和不确定。”( 1 9 4 9 3 ) 情绪的逃遁却在死亡那里 得到了期望的确定性,如此的清晰且不容置疑。 第二,在感情与理智的关系上,情绪的重要性甚于理智。帕斯卡尔把“对理 智与情感的争论看作一场内战一,并以一种调和的论调试图来结束,“这场理智 对感情的内战就把向望和平的人分成两派。一派愿意否定感情而变为神明:另一 派则愿意否定理智而变为禽兽。然而他们无论是哪一派都做不到这一点 ( 4 1 3 1 7 9 ) 。他在肯定理智的同时,也肯定了情感的作用。但帕斯卡尔又说道:“理 智行动得非常迟缓它就随时都会昏然沉睡或者是走入歧途。感情却并不如此 行动;它是立即就行动的。因此我们就必须把我们的信仰置于感情之中 ( 2 5 2 1 2 2 ) 。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而言,他的感情是第一位的,或者说是直接被 表达出来的。较之于迟缓的理智,感情则给予了人立即行动的指向。这或许是作 者真正想表达的观点。 第三,基督成了帕斯卡尔对生命意义理解的归宿,帕斯卡尔给生命的意义问 题给出了明确的神学评估。他认为,没有上帝的生命是荒谬的或“不幸的”,人们 。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 9 8 5 ( 括号内数字是段落数中文页码,下引此书不再说明。) 6 第一章情绪问题的缘起 应该对此感到不安。在承认不幸中,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意义,为了发现理智上 和存在上令人满意的答案,我们寻求上帝,但是,“认识上帝距离爱上帝又是何其 遥远! ( 2 8 0 1 3 0 ) ,似乎只有借助于感情才能够帮助我们。“我们认识真理,不仅 仅是由于理智而且还由于内心但愿上帝使我们能相反地永远都不需要理智, 并且使我们只凭本能和感情便可以认识一切事物吧! ( 2 8 2 1 3 1 ) 。 帕斯卡尔对情绪的认识不再是斯多葛学派时期的态度,而是在无限性中变成了 无家可归的状态。它显示出来:人是如此的脆弱,人的精神状态处于一种非常明 显的无家的状态。人只不过是一根“思想的苇草,如此的无力,终究是无法克服 这种强烈不安的情绪。帕斯卡尔在沉思录中还对闲适、无聊、害怕等情绪现 象作过精细的分析。这些都将人与现实世界的间隔呈现了出来:人相对于世界、 宇宙显得如此的脆弱。如何将人和世界弥合则需要以后哲学家的智慧。 二、17 18 世纪的哲学家对情绪的几种看法 1 7 1 8 世纪的哲学家主要分成经验论和唯理论两个阵营,但是这个区分也不能 囊括那个时代的所有哲学家,笔者在这里的分析主要不是按照这两个阵营来论说, 而主要按照时间顺序,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来加以论述。 经验论的先驱霍布斯就非常重视情绪。他认为激情是人的天赋体质官能,激 情本身因为人们不同的体质、习惯、教养而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把人类社会的种 种现象,财富、荣誉、统治权的竞争解释为是激情的结果。这些是政治生活的基 本动力。也就是说,对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都可以从“激情 的角度来加以分 析。同时,我们要指出的是,在霍布斯所处的时代,情绪和欲望是在同一种语义 上来使用的。因此,情绪和欲望作为一个环节被整合进黑格尔的自我意识概念之 中,证明了霍布斯的情绪理论最后依然有了一个理性化的归宿。圆 斯宾诺莎的情绪理论是唯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他采取的是以科学的态度 考察情感,如同他考察线、面和体一样 。他一方面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一方面 。霍布斯利维坦【m 】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 9 9 7 7 2 7 4 页 。汪堂家等十七世纪形而上学【m 】人民出版社2 0 0 5 1 9 6 页 9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上) -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出版社,1 9 8 1 4 4 0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承认情感、情绪具有理性所不能取代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基本情绪有三种: 痛苦、快乐、欲望。他承认人的命运必然受情绪的摆布,但是自由就在于摆脱情 欲的奴役。他说:“我们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控制情感,而心灵受情 感的痛苦也愈少”o 。斯宾诺沙将思想和广延作为对无限的认识的属性,把无限的 实体被称作上帝。在他的思想中仅把自己的情感归属为上帝爱的一部分,以此来 弥合人和世界的分隔,接受了他生存状态的无家状态。因此,他只从概念上来理 解世界和人的情感,而其中的本真存在并不被真正的把握和统一。 经验论的代表休谟认为,情感可分为平静的情感和猛烈的情感两种。 前者包 括对于行为、著作和外界对象的美丑等感觉,后者包括爱恨、悲伤和喜悦、骄傲 和谦卑这些比较极端的情感。他的主要倾向还是更加重视平静的情感。“平静的情 感在得到反省的配合和决心的支持时,也足以控制情感的最暴烈的活动 。他虽 然从经验论立场出发,但是他对平静情感的强调还是接近理性的部分。 几乎和休谟同时,苏格兰启蒙学派的代表哈奇逊和亚当斯密也对情绪做了探 讨。哈奇逊在论激情中,把人类的感觉分为五类:肉体感觉、内在感觉( 想 象力带来的快乐) 、公共感觉( 感谢和同情等) 、道德感觉、荣誉感觉。他的目的 主要是证明人类情绪中有某种利他成分的道德情感。亚当斯密则对这种观点不尽 同意,他把激情分为五类:肉体的激情、想象力的激情、非社会的激情( 愤怒、 嫉妒等) 、社会的激情( 同情、仁爱等) 、利己的激情。他着重谈论利己的激情, 他认为,对利己的激情不能完全否定,而应当加以一定程度的肯定。 我们可以看出来,1 7 1 8 世纪的理性主义削弱并实施了将人的存在和情绪的具 体化,人和世界在其中结为一体,这样的观点忽略了真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帕斯 卡尔所提的人的脆弱性和无家可归的生存状态,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这一时 期的情绪理论主要是强调理性及经验的平和,接近于心理学的描述,而没有展开 生存论的思考。这也是近代思想的一个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虽然有个别人强调 国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 帕,商务印书馆1 9 8 7 6 0 3 页 。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m 】2 0 0 6 3 1 0 页 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 m 2 0 0 6 4 7 6 页 国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亚当斯密的伦理学世界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6 6 3 6 页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 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 9 9 8 4 7 5 1 ,另参见罗卫东情感秩序美德 第一章情绪问题的缘起 生存问题,比如被海德格尔所关注的谢林,但这不代表近代的主流,所以就不再 加以讨论了。 第三节海德格尔情绪问题研究的现象学方法 近代哲学强调的是理性“大写的理性”。精神是理性主体,是属于世界之 外的旁观者。海德格尔所处的2 0 世纪哲学的精神,就是要走出“大写的理性”而 回归到生存之中去。这一历程由叔本华、尼采和生命哲学所开启。胡塞尔创立的 现象学在其后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重要的贡献是揭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法 的可能,或一个看待哲学问题更源初的视野。胡塞尔的思想对于当代欧陆哲学产 生了深远影响。 现象学是胡塞尔创立的,海德格尔把它做了很好的继承。他们所用的是同样 的现象学的看( 即本质直观) 和现象学原则( 即面向事实本身) ,可是所得出的 结论却并不一样,在对“实事本身”的理解上出现了分歧。这就体现出他们虽然 都遵循着同样的原则,即现象学所清理出的地基,但是在现象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上他们却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在研究海德格尔的情绪问题时,需要更好 的理解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笔者将考察侧重放在了“意向性 和“本质直观 两个概念的比较上。 意向性,作为现象学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分歧最为 突出的地方。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经常引用布伦塔诺的一个命题: “心理现 象或者就是表象本身,或者以表象为基础 o 。胡塞尔将这个命题改造成了一个现 象学的定律:“任何一个意向体验,要么本身就是一个客体化的行为,要么就是 以一客体的体验为其基础。 圆胡塞尔把体验作为本质直观的对象,试图排除 此在,排除事实性的东西。这样便在使把握先验可能性的体验和本质联系时,活 生生的生活亦被排斥掉了。因此,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仍具有理论化的科学( 知 识) 的倾向性,客观化的行为在其中具有优先地位,面在海德格尔那里,前理论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一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 m 】三联书店,19 9 6 3 9 页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 m 三联书店,1 9 9 6 3 9 页 -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生命体验成为“原始意向”。 理论哲学家的意向性往往脱离生活。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通常并不太会关 注诸如一个杯子的映射的问题,而是对一些生活中琐屑的事物感兴趣。我们之所 以会关注某一事物,是因为它与我们有了联系,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了直接的影响。 而哲学思考就是开始于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经验。因此,哲学探讨的就应当是这种 与日常生活中的兴趣有关的东西。“我们并不是通过一种盯视而经验到,例 如什么是一张桌子或一张椅子,而是在将它作为一个在手之物而与它打交道 时( 例如坐在它旁边或坐在它上面) 才经验到它。”海德格尔采用作为此在结构 的“烦”或“超越”( 其实就是情绪) 来取代意向性概念,并不意味着用“此在 结构分析来排斥胡塞尔的意识结构分析( 意向分析) ,而是更多地把前者看作是 后者的基础。因为,“从其根本上透彻地思考意向性,这就意味着,将意向性建 立在超越性的基础上,并且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成为可能的,人们不能相反 地从意向性出发来解释超越性。 本质直观,是现象学里非常重要的方法,一种标志性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 来讲,现象学使用的现象学方法就是本质直观。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这个词 本来意味着一个方法概念 ,它不是指哲学的探讨对象,而是指哲学研究的探讨 方式,即哲学研究如何进行。真正的现象学部分并不是胡塞尔所探讨的意识行为 的意向结构,而是探讨这一结构的方法。哲学思维借助于现象学方法而发现了这 一意向性事态。那么在海德格尔那里,究竟什么是现象学? 什么是现象? “现象 本身就只能在形式上得到显示,每一种经验作为经验活动以及作为被经 验者都可能被纳入现象之中,也就是说,现象可以在下述方面得到追问: 1 在现象中被经验的原始的什么( 内涵) :2 现象在其中得到经验的原始如 何( 关联) ;3 关联意义在其中得到实行的原始的如何( 实行) 。 。传 统的哲学家都在前两项上来理解现象,更多的忽略了第三个层次。这个层次即海 。转引自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 m 三联书店,1 9 9 6 1 6 7 页 。转引自倪梁康:现象学背景中的意向性问题 j 】学术月刊( 沪) 2 0 0 6 6 。h e i d e g g e r - 髓垤口n d 丁i ,”p ,b a s i lb l a c k w e l lp u b l i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5 0 国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 m 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 0 0 4 7 2 页 第一章情绪问题的缘起 德格尔所说的“事实性,它包涵了丰富的此在在世的基本情态。这些情态形成 了哲学之思的开端,也展开了人之为人的意义。这种理解方式下的现象学又被称 为“形式显示的现象学”。 另外,对于时间概念也需要提及一下。胡塞尔在时间的内在分析中,将时间 揭示为生命本质的绵延。从这一点上看胡塞尔强调的是思维的纯粹性,而海德格 尔则把时间与意识都搁置在了存在论中。此在在此的世界是由时间和意识在存在 论中的展开而组建的,是嵌入了自我经验的世界。这种自我经验所感知到的不仅 仅是纯粹的“我思 ,而且还是融入了具体生命过程的“我在”,是活生生的生 存状态。“生存 ,这看起来被胡塞尔有意悬置了的存在被直接提到了前台。“在 自我经验中,人遇到他的生存的赤裸裸的自己。一。也就是说,此在在此的生 存状态( 诸如烦,烦忙,畏惧,死亡,罪责,良心) 得到了存在论意义上的阐释。 海德格尔扭转了哲学的视域,实际生命( 或称存在) 成了他关注和思考的对象:“实 际生命运动的基本意义是烦 圆,“实际生命始终都活动于某种特定的被解释状态 中,活动于一种传承下来的、经过修改或者重新加工的被解释状态中。 此在的 生存论结构被不断的勾勒出来。 总之,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的主题和方法应该是与实际生命相关联的。如 果脱离了这个原则就是背离了哲学的真正道路。“哲学研究的对象乃是人类此在一 一哲学研究就人类此在的存在特征来追问人类此在。哲学追问的这个基本方 向并不是从外部拧在所追问的对象上面的它必须被理解为对实际生命的 一种基本运动的明确把握;实际生命以这样一种方式存在,即:它在其存在的具 体到时过程( z e i t i g u n g ) 中为它的存在操心,甚至在它回避自身时亦是如此。 回 海德格尔的哲学之思总是忧心忡忡的为此在( 人本身) 的在世寻找着根基。因为人类的根基 已经被传统的哲学或形而上学遮蔽了。正是这种哲学之思的深沉,致使海德格尔 的哲学研究另辟蹊径,将现象学转变为形式显示的现象学,将哲学研究的主题转 。转引自:邹诗鹏生存论研究呻 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5 2 5 9 页 。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 劬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 0 0 4 ,8 1 页。( 原 文为关照,为保持行文的一致,进行了修改。) 事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 m 】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 0 0 4 韶页。 o 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岫孙周兴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 0 0 4 7 8 页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向到人本身。而且,“唯有通过本己的生存的一种独特跳跃,即本己的生存跃入此 在整体的基本可能性之中的独特跳跃,哲学才运转起来。 这些构成了我们研究 海德格尔情绪问题的主要方法和理论依据。 海德格尔路标【m 】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 0 0 1 1 4 l 页 1 2 第二章烦:情绪的本质 第二章烦:情绪的本质 情绪,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称之为现身情态。现身是一种生存论上 。 的基本方式,指的是有所觉悟有所发现的情绪活动。情绪作为此在的一种源始存 在,同样说明了此在本质上是一种情绪存在。“有情绪的状态把此在带到他的被抛 境况面前。 因此,我们可以说,此在最初是在情绪中展开其存在和世界的。“觉 得如何如何 的情绪,把此在带到它的被抛境况面前。重要的是,这种被抛境况 是无法离开情绪,仅仅通过认识而达到的。同样,“觉得如何如何 的情绪也早已 奠基在了被抛境况之中。 这一现身情态可以理解为两个主要环节:烦和畏,而烦和畏都是指向死亡的。 在本章和下一章中,笔者将分析烦、畏和死亡与存在的具体关联,揭示出此在与 情绪的内在关联。烦,是情绪的本质,是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主要向度。借助 这种首要的情绪,存在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之中才得以揭示。 第一节情绪一此在 情绪本质的揭示作用,首先是在情绪与此在的内在关联中确立起来的。而这 二者的内在关联,我们需要通过重新审视“此在和存在”存在与时间中 最重要的一对概念的内在关联来展开。因为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此在和存 在 的概念展开,描绘了人类的整个生存论的面貌,同时这两个概念也构成了全 书展开的逻辑起点。此在是什么? 此在( d a s e i n ) 这个术语称呼的是“我们自己 向来所是的存在者,就是除了其它可能的存在方式以外还能够对存在发问的存在 者 圆。此在不仅“是如其所是的存在者,还是对它的这个“是”有所作为,对 它自己是什么有所及为的存在者。此在是什么,是在它去“是什么的过程中, 才自己展开。存在又是什么? 古代存在论将“存在”定义为:是最普遍的概念; h e i d e g g e r & 咖亭口耐7 砌p ,b a s i lb i a c k w e l lp i l b l i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3 8 9 口h e i d e 韶肌& 垤鲫d7 拥p ,b 雒i lb i a c k w e l lp u b l i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2 7 1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是不可定义的;是自明的概念。这些都是对存在的成见,它使得对存在问题的探 讨变得晦暗而茫无头绪。从生存论的角度上来看,“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 ,所以我们需要把对存在问题的探讨放置到生存论中来理解。此在是能够对存在 发问的存在者,发问就是要对它的“是什么 有所作为,我们把此在的这种存在 方式称之为“生存”。各门学科,及各种以其它事物为课题的存在论,都要以此在 自身实际存在的结构为基础,都要从生存论分析中来寻找根基。 世界是此在对存在的本真含义的不断追问下涌现出来,并同时构建了此在的 整体结构在世界之中存在。追问,这一存在样式成于此在对“上手之物”的 烦忙之中,成于对存在的害怕之中,或者说是对在世存在的另一种领会。“在世界 之中存在”是此在的整体结构,它迫使我们在分析其间的某一环节时,必须始终 保持一种整体的眼光。这一特性勾画出了此在的两个基本性质:一是它是什么, 必须从它怎样去是中来理解,即存在先于本质,二是此在向来属于我自己。此在 兼有这两个性质的属性是必须牢记的,因为在而后的分析中这是作为此在时刻具 有的特征来理解所有的现象。追问“在世界之中存在 这一结构时,展现在我们 面前的有三个问题:1 世界,2 谁在世? 3 “在之中 本身的结构 。也就是: 何为世界? 世界怎么被发现的? 这一发现又是何以整体显现出来的? 循着海德格 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作的回答所提供的思路,情绪与此在的内在关联也在此 基础上来展开。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世界,只具有存在者层次上的意义,即此 在生活在其中的何处。 此在向来是就是它的“此”。“此 这个字本身包含了“这里 和“那里”的 意思,因而隐含了某种空间的特性。所以,我们必须这样规定此在在世的“处所”: “一个我这里的这里总是从一个上到手头的那里来领会自身的;这个那 里的意义则是有所去远、有所定向、有所烦忙地向这个那里存在。”同时, 此在本质上还有某种时间上的含义,因而秉有解除封闭的性质,是一种本质性的 为 何胆印畔姗眦眦眦蚍 m m 也 唱碍他唱 曲 謇曲蛐主!一 b b b 刚腿肱腿重眦胱雕懈n 死i = c =册肌册觚 馏馏馏馏 髓髓髓&瓯旺札札 鲳鲳鲳阳 出拈比北 h h h h 第二章烦:情绪的本质 开展。此在之此的属性,暗含着此在自身得以呈现于此。“情绪公开了某人觉得 如何,就在这某人觉得如何之际,有情绪把存在带进了此之中。 。情 绪向此在展示出此在在此的存在,标识出“它存在具有不得不存在”的被抛境况 的生存实际,即此在的两个属性存在先于本质和向来我属全部被揭示了 出来。此时,被抛境况是在现身情绪中向此在展开的,而不是僵硬的理论静观。“情 绪不是通过观望被抛境况开展的,它是作为趋就和背离开展的。圆不管是趋就, 还是背离,都表明了即使最纯的理论也不能抛开情绪。由此得出,理论认识总要 以现身在世的情绪为基础。指出这一基础并非是将科学认识描述为仅是某种形式 的感情表达,而是要揭示出此种认识的生存论基础。情绪是此在的源始存在方式, 先于并且超出一切知识和意志。“我们成为一种情绪的主人,从不靠无情绪,而是 靠一种相反情绪。” 此在可以凭借知识与意志成为情绪的主人,但却不是说可以 由此摆脱情绪,进而可以否定情绪是此在的源始存在方式。 那我们为什么能在此在那里逼问出存在的生存论规定呢? 因为此在总是从自 己所是的可能性来规定自身为存在者。这种可能性是此在存在于其中,并且是有 着这样那样领会的一种可能性。“情绪把此在带到它的在此的它存在着面前, 而这个它存在着正在一团不为所动的谜样氛围中同此在互相照面。 由此指 出,存在于其中的领会是要在无差别的当下的生存活动,即日常的生存状态中来 发现此在,并不是要用一个有差别的抽象的生存观念来组建此在。所以这种日常 状态先天的具有全部生存结构,此在的生存能够将存在的全部意义得以体会。 “此在总已经是有某种情绪的 ,表明此在始终是置身于情绪之中的。情绪 之为情绪,恰恰是作为此在的敞开而现显自身。首先,情绪敞开了此在的被抛性, 即它的“它在且不得不在。其次,情绪敞开了“在世界之中存在 。情绪不仅是 此在的情绪,也是“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情绪。此在作为“在世界之中存在”并 不是表示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而是指一种“依寓”的关系,即消融于世界。“依 h e i d e g g e r 勘慨口剧丁锄p ,b 蚓i b l a c k w e l lp l l b l i s h i n g l t d ,1 9 6 2 p 1 7 3 h e i d e g g e r 髓以g 口蒯丁砌p ,b a s i lb l a c k w e l lp u b l j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1 7 4 h e i d e g g e r 曙口耐7 加p ,b a s i lb l a c k w e l lp u b l i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1 7 5 h e i d e g g e r 魄口剧7 砌p ,b a s i lb l a c k w e l ip u b l j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1 7 5 h e i d e g g 以g 口以d 砌艇,b a s i lb l a d 【w e up u b l i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1 7 3 一1 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寓”的境况表明了此在与存在不存在主客二元的关系,所以也就不会存在所谓的 二元对立了。情绪就是使此在能够现身于世界并依寓于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因为“现身的有情绪从存在论上组建着此在向着世界的敞开状态”o 。于是,在 情绪袭来之时,此在和世界全部呈现在了眼前。 情绪使此在和存在的依寓关系不断地明确,同时也说明了情绪是此在的情绪, 此在是情绪的此在。此在通过去存在来获得对存在意义的理解,存在通过此在对 自身的追问得以显现。情绪使此在组建了世界,并使世界作为整体在此在的生存 境况中显现。“情绪一此在”之所以要用一连接符号,就是基于不落入主客二元论 的窠臼的考虑。因为传统的主客二元分立的理论分析,是海德格尔竭力所反对的。 “情绪一此在”想要表达是:此在本身就是情绪存在。因为,“情绪一向已经展开 了作为整体的在世,同时才刚使我们可能向着某某东西制订方向。 也是情绪, 才使得此在能够构建自身。那么,此在是如何以情绪来构建自身的呢? 第二节烦:此在的生存论建构 “在世界中之中存在的此在,是通过自身所处的此情此境的情绪感受来显 现自身的。在这一过程中,情绪是把在世作为整体展开,而不是以一种不可理解 的方式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时刻准备着将物和人带上“情绪的色彩。情绪在世 展现出来的本身本质上就是在世,因为情绪本身就参与了规定世内存在者与世界 照面的方式。根据海德格尔的划分,此在的生存结构包含存在论和日常生活的两 种结构。一方面,此在的生存结构,在存在论上由现身、理解与话语来组建;在 日常生活中由闲言、好奇与两可来展现。另一方面,这两种结构虽然是处于不同 的层次之上,但在内容上存在着较深的关联:闲言对应话语;好奇对应领会的视; 两可对应领会的解释。这些样式都公布了日常此在的本质倾向,即沉沦。在这种 开展活动中,重要的是从生存论上把展开的东西的现象内容上升为概念。最终, 我们能够认识到此在在世的方式主要有:现身、理解与沉沦。在海德格尔看来, 。h e i d e g g e r f 略口耐乃职厶b a s i lb l a c k w e l lp u b l i s h i n gl t d ,1 9 6 2 p 17 6 。h e i d e g g e r 肋懈讲d 力所p ,b a s i lb l a c k w e l lp u b l i s h i i l gl t d ,1 9 6 2 p1 7 6 - 1 6 第二章烦:情绪的本质 这三种方式是同等地源始,我们需要着重理解的是生存中的情绪如何来开展自身 的。 “生存”意味着一种存在方式,而且是指这样一个存在者的存在,这个存在 者为存在之敞开状态保持敞开,它由于忍受着这种敞开状态而立于此种敞开状态 中。这种忍受是在“烦 之名下被经验的。此在的绽开的本质是从“烦”这个角 度被思的,同样,反过来讲,“烦”也只在其绽出的本质中才被充分地经验。以生 存方式存在的存在者乃是人。唯独人才生存。岩石存在,但并不生存。树木存在, 但并不生存。 有着情绪的此在,总还是活在世界之中。情绪显示的此在自身是实际生存于 在世的存在,包括了生存( 筹划) 、实际性( 被抛) 与沉沦。这些生存论的规定并 不是作为属于一个组合体的部件而存在。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的整体性是由烦来实 现的。“此在是为存在本身而存在的存在者。 o 此在在存在中总是由自身最本己存 在的可能性来规定。畏死的情绪展开了此在最本己存在的可能性。同时,也将此 在的被抛性显示了出来。在这一整体性的显现中,此在总已经“超出自身 ,也就 是说,此在是先行于自身的存在。因为此在总不满足存于现存之中,而是努力的 实现自身,超越自身。超出自身就是要实现自身,即去实际的生存。在世存在的 烦就是先行于自身的存在。也就是说,此在不仅被抛于世界之中存在,而且总也 已经消融于所烦忙的世界中。 现实世界是通过日常此在烦忙前来照面的。周围世界与世界之为世界被上手 之物所揭示,用具器物在烦忙活动中建构起现在存在的意义整体,即意蕴。通常 的时候,日常此在主要通过烦忙活动在世界之中存在。所以,我们要首先通过用 具器物对世界进行阐释。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用具器物越来越多的以 标志上到手头,并不是以其自身的物性呈现出来。由此组建起来的意蕴世界更多 的也是以显示的指引标志来构建因缘,形成意义的整体。日常生活中的此在本身 是在世的另一个组建环节。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此在,他人是切近的在世存在者, 与他人共在的烦神活动不仅涉及世内存在者,也涉及此在的本身存在。此在首先 。h e i d e 鳄垤。口耐7 锄p ,b 雒i lb l a c k w c l lp u b l i s h i i l gl t d ,l9 6 2 p 2 3 6 1 7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通常就是作为常人而在世。日常此在消融在常人之中,共在则组建或构成了社 会性在的日常自己常人。常人本身是存在于一种平均状态之中。在这种平均 状态中,此在不再是它自己的存在,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51T 1490-2020 肉兔商品场建设规范
- DB51T 1145-2010 山苍子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 DB51T 1100-2010 蜂胶生产技术规程
- DB51T 1044-2010 丹参种子种苗质量标准
- 丝巾项目实施方案
- 土工格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着色剂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新娘头饰定制课程设计
- 试剂生产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械课程设计结语
- GB/T 20564.4-2022汽车用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第4部分:低合金高强度钢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解答题50道 部编版(含答案)
-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课件
- 富士康公司组织架构及部门职责
- 库区倒罐作业操作规程
- 二年级下册乘除法口算题
- 中国地图矢量图课件
- 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课后答案
- 热电厂管理提升专题方案
- 2022年第一学期田径社团活动计划
- 幕墙计算表格(自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