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 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 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 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中文摘要 刘庆邦在当代文坛上是一个不算响亮的名字。从1 9 7 8 年发表处女作以来, 他把主要创作精力都投放到了短篇小说的创作中去,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短篇 小说。刘庆邦从未成为文坛上大红大紫的作家,直到目前仍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 注,文学批评界对刘庆邦作品的审美价值与形式特色也缺乏深入的考察。刘庆邦 始终以一种独特的姿念行走在文坛上,他在创作中以一种难得的执着坚守着自己 的艺术追求,不去追逐所谓的潮流,不去迎合,拒绝媚俗,而是始终从自身的生 活感受出发,用心写出动人的故事。在当代文坛上,他是一位值得人们尊重的作 家。本文在对刘庆邦作品进行具体的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其短篇小说的创作作 整体把握。 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当前短篇小说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影像和网络传媒的冲击 使短篇小说饱受冷落:其次考察了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难度,难度的丧失恰恰是 短篇小说走向衰落的症结所在;最后在文化和审美的结合点上,审视了刘庆邦逆 流而上的独特风采:在市场低迷和艺术难度的夹缝中,很多作家对短篇小说的创 作望而却步,而刘庆邦却一如既往地执着于短篇小说的创作,并以鞋、梅 妞放羊等近2 0 0 篇短篇小说的创作佳绩为自己赢得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 的美誉。他的短篇小说就像是开放在荒原上的一簇簇小野花,成为一道独特的文 坛风景。一个作家能于喧嚣中静下心来写出脍炙人口的小说佳作已经难得,而刘 庆邦峰持把笔触持久地伸向生活底层,以短篇小说形式叙写他们卑微的生存状 况,开掘他们在苦难压迫下的人性闪光,这种人文关怀尤其值得尊重。 第二章主要分析作家刘庆邦短篇小说作品的审美风格。作者从自身的生活经 验出发,以平和、冷静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描写了弱势群体的艰难生存,从生活 真实的细微处去关注底层普通人的精神世界。他以平和的语言叙述了普通人生活 中的酸楚和痛苦,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在深切理解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对人物所 承受的各种各样的煎熬、烦恼、悔恨、痛苦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在细致剖析人 物心理的同时,对他们的命运投以抚慰的目光。在描述底层人们生活的苦难时, 作者截取了弱势群体苦难生活中打动人心的细微片断,以温情、优美的审美风格, 披露苦难生存中被同常琐事掩盖的动人心灵,作品字里行日j 充溢着一种感伤的诗 意,为读者奉献了一个个美好的情感世界。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刘庆邦短篇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即关注人性,呼唤人性 美。作为一位深刻经历过生活苦难的作家,刘庆邦对美与丑有着刻骨铭心的感悟, 在捕捉底层民众美和丑的情感碎片时,刘庆邦对弱势群体的人性世界的丰富性和 矛盾性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并通过审美和审丑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透视底层矿 工、普通农民美陋并存的复杂人性,既让人们看到了纯美善良的人性美,也让人 们看到了丑陋卑贱的人性丑。值得注意的是,感同身受的底层体验使作者怀抱着 一种复杂和矛盾的立场,其中有伤感、痛楚、无奈和欲说还休的迷惘,常常陷入 情感归依与理性反思的两难之中,因而在揭示人性丑陋时,仍旧站在了呼唤人性 美的立场。但是,这种善良的愿望也冲淡了作品理性反思的色彩和文化批判的力 度。 关键词:刘庆邦短篇小说审美观照人性开掘 2 a b s t r a c t l i uq i n g b a n gh a sn o tb e e naw e l l k n o w nw r i t e ri n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 l i t e r a r yw o r l dt o d a y s i n c eh i sm a i d e nw o r kw a sp u b l i s h e di n1 9 7 8 ,h eh a sk e e n t ow r i t et h es h o r ts t o r i e sa n dh a sw r i t t e nag o o dd e a lo fw o r k s ,h o w e v e r , l i u q i n g b a n gh a sn o tb e c o m ea “s t a r i np u b l i c ,i no t h e rw o r d s ,h eh a s n e v e rb e c o m e ap o p u l a rw r i t e rt o d a y l i t t l e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h a sd o n eo nt h ee s t h e t i cv a l u eo rt h e d i s t i n c t i v es t y l eo fl i nq i n g b a n g sw r i t i n gi n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r yw o r l d t o d a y i no t h e rw o r d s ,f e w p e o p l eh a st r i e dt oi n t e r p r e th i sw o r k s a saw h o l es of a r o n eo ft h er e a s o n si st h a tl i uq i n g b a n gi sa l w a y sb e i n gad i s t i n c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i n 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r yw o r l d h ek e e p sh i sw a y i nh i sw r i t i n gw i t h o u tc h a s i n g t h ef i e n do rc a t e r i n gt oo rf l a t t e r i n gt h ep u b l i c h ea l w a y st e l l st h o s em o v i n g s t o r i e sc o m i n gf r o mh i sf e e l i n g s o ,l i uq i n g b a n gi sar e s p e c t e dw r i t e ri n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w o r l d t h ea u t h o rg i v e st h ec o m p l e t e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l i u q i n g b a n g ss h o r ts t o r i e si nt h ea r t i c l e i nc h a p t e ro n eif o c u so nt h eh a r ds i t u a t i o nf i r s t l y , t h e no nt h ed i f f i c u l t i e so f s h o r ts t o r i e s w r i t i n gi nc h i n a ,a n do nt h ed i s t i n c t i v ec h a r a c t e ro fl i uq i n g b a n g a p p l y i n gt ot h ec o m b i n gb e t w e e nt h ec u l t u r ea n dt h ee s t h e t i cw r i t i n gf i n a l l y t h e s h o r t e r , t h em o r ed i f f i c u l t m a n yc h i n e s ea u t h o r sh a v et oq u i tw r i t i n gs h o r t s t o r i e sb e c a u s eo ft h es p e c i a ld i f f i c u l t y h o w e v e r , l i uq i n g b a n gk e e p sh i s z e s ti n t o w r i t i n g h i ss h o r ts t o r i e s ,b e i n gad i s t i n c t i v ep o s t u r ei n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r yw o r l da n dw o nt h ep r i z eo f “t h ek i n go fs h o r ts t o r i e s b e c a u s eo fh i sn e a r l y2 0 0s h o r ts t o r i e si n c l u d i n gt h ef a m o u ss t o r ys u c ha s x i e ”、 “m e i n i u f a n g y a n g ”a n ds o0 n i ti sr a r et ow r i t en o v e l si n s p i r e dr e a d e r s ,a n di ti s r e s p e c t e dt ow r i t es h o r ts t o r i e se x t e n d i n gh u m a n n a t u r eo f m i n e r sa n dp e a s a n t s i nc h a p t e rt w oim a i nc o n c e r nt h es t y l eo fl i uq i n g b a n g sw r i t i n g h ew r i t e s t h eh a r dl i v i n go f t h em i n e r sa n dp e a s a n t sw i t haw a r m 、m i l dt o n e ,a tt h es a m e t i m e ,h ec o n c e r n st h e i rs p i r i tw o r l db yw r i t i n gt h e i ri g n o r e dl i v i n gd e t a i l s l i u q i n g b a n gs h o w st h ed e e p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w h e nh ef a c e sp e o p l e s a l lk i n d so f p a i n s o ft h e i rs u f f e r i n gl i f ei nr e a l i t y , a n dl o o k i n ga tt h e mw i t haf a v o rc o n c e r nw h e n h ea n a l y z e sh i si m a g e s p o e t i cs t y l ei ss i g n i f i c a n tf o rh i sf i n ee m o t i o n a lw o r l di n h i ss t o r i e s i nc h a p t e rt h r e eif o c u so nt h e ,v a l u eo ft h ea u t h o rw h i c hi st oc o n c e r nt h e h u m a nn a t u r ea n dc a l lt h ef i n eh u m a nn a t u r e a saw r i t e rw h oe x p e r i e n c e dm u c h h a r d n e s s ,l i uq i n g b a n gp o s s e s e st h ep e r c e p t i o nf o rb e a u t ya n du g l i n e s s t h e a u t h o rr e v e a l st h eh u m a n n a t u r eb yc o m p a r i n gt h ef i n ea n dt h eu g l yh u m a nn a t u r e o ft h ep o o rp e o p l e t h ea u t h o ri sc a l l i n gt h ef i n eh u m a nn a t u r ew h i l er e v e a l i n g t h eu g l yh u m a nn a t u r ew h i c hm a k e st h er a t i o n a l i t ya n dt h ec r i t i c i s mw e a k e ri nh i s w r i t i n g k e yw o r d s :l i uq i n g b a n g s h o r ts t o r ye s t h e t i cs t y l e h u m a nn a t u r e 4 引言 透过一些深度报道,我们对于黑煤窑晕那些底层务工者被奴役的生存状况, 不能不感到震惊。看到这样的报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位作家刘庆邦,一 位以矿工、农民题材为主的当代小说家。看完他的近作卧底,那种入木三分 的深刻和真实令人震撼,作家老到的文学叙述,让人们感受到直面现实的文学深 刻内涵,那种对人性的审视与拷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被遮蔽的像黑色矿洞一 样的人性深渊。其实,刘庆邦的作品不仅让人们看到了矿工们炼狱般的苦难生存 状态,也展示了矿工、农民在艰难生存中相濡以沫的可贵的人间真情。我在读刘 庆邦的作品时,产生了一种难言的感动和震悚,时时被一种无言的悲悯和感伤撞 击着,涌起阵阵潮湿的心情。原以为自己已经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找不到一种让 自己感动的阅读心情,但在面对刘庆邦的作品时,我被他的作品深深打动了。刘 庆邦自1 9 7 8 年发表处女作棉花白生生以来,2 0 多年来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 的短篇小说,也获得了不少奖项,但他的独特价值并没有引起相应的关注。在某 种程度上,他的艺术追求与审美发现也处在半遮蔽状态。我觉得在当代文坛中, 刘庆邦于喧嚣中能够不计名利,一如既往地专注于短篇小说的创作,这样的作家 值得人们尊重,也值得人们去好好关注。 刘庆邦,1 9 5 1 年1 2 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自1 9 7 8 年至今已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等五部,中篇小说2 0 多篇,短篇小 说近2 0 0 篇。其中短篇小说鞋获1 9 9 7 - - 2 0 0 0 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 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他的十多篇短篇小说先后被译成英、法、日 等外国文字。他的小说不仅称誉中外文坛,而且不断荣获各项文学大奖,是当代 文坛的“获奖专业户”。在短篇小说备受冷落的文坛上,刘庆邦执着的短篇小说 创作却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美好的情感世界。 阎连科认为:“他的短篇的确很好,且似乎是篇篇精彩,语言、故事,特别 是一针线缝织出来的那种绵密的小说意境,读了很让人激动,还有,现在 因为种种原因,大家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篇和长篇上时,他却一如既往地热衷于 短篇,这非常不容易,非常令人尊敬”。这种感叹极具代表性。今天,一个作 家能真正静下心来写出让读者共鸣或“共振”的小说已经极为难得,而坚持把自 己笔触持久地伸向生活的底层,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叙写他们震撼人心的生存状况 并关注这个独特部落的深层人性,更需要一种勇气。刘庆邦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尊 敬的当代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平平和和地,从未火爆过,但读着他的作品,的 确有一种催人欲哭的情感力量,令人心弦震颤。时下,作家们在不同文学观念和 创作方法的驱赶下,创作出来的作品鱼龙混杂,不少是哗众取宠的应景之作,而 刘庆邦的短篇小说作品却始终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读者在十月、当代、 短篇小说选刊等文学刊物上可以频频看到他的新作,刘庆邦也因为自己3 0 0 多万字的创作佳绩,为自己赢得了“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成为一道 独特的风景。 第一章喧嚣时代的寂寞歌唱 在这个快餐时代,人们行色匆匆,难以沉下心来读小说,读者特别青睐那些 语言直白、内容时髦、娱乐化的作品。同时由于市场的需求,文学因为市场化而 带上了世俗化、流行化的色彩。时下,长篇热一直居高不下。看一个作家的实力 要看他的长篇小说,“因为文坛有一条不成文的惯例,作家如果没有长篇就好像 在文坛上立不住脚,所以有长篇一举顶功名的说法。正是因为这种原因致 使有些作家不顾作品的质量而追求篇幅的大小。”“事实上,一年下来,长篇 小说的数量上千。一是因为写长篇小说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也因为长篇小说出手 变快,那种用十年八年的光阴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的有耐力的作家越来越少,因为 出版的周期缩短,速成的长篇小说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写作的随意性,甚至有 些未曾进行过小说创作的人,上来就可以写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影像化的写作及 对故事情节的过度追求更容易吸引读者。一部不错的长篇小说通过网络和市场的 多种信息宣传手段很快会让读者知晓,进入畅销书的行列。一个作家可以凭借一 部精彩的长篇小说出名,也可以因为自己的某部长篇小说拍摄成当红的电视连续 剧而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正可谓名利双收,因此更多的作家都把主要精力 情愿投放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 与长篇热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短篇小说却是门庭冷落。短篇小说是一种独标 一格的,并且具有自身规则和规律的文学形式,要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许 是不可能的,作家们都在按照短篇小说不精确的规则去表现着自己。“何为短篇 小说? 当然,凡在刊物发表时标为“短篇小说”的皆为短篇小说。但刊物又何以 认定一篇小说是短篇小说呢? 当然,要看篇幅,通行的、权威的标准是,两 万字以下为短篇,以上是中篇。“”从篇幅上来说,短篇小说难以容纳一个完整 的有一定长度的故事,它短小的篇幅不允许作家在小说中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 6 完整全面的描述,因此读者感受不到长篇,中篇小说叙事所带来的那种对发生在 主人公身上的遭遇所产生共鸣的深刻感受,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都受到了一 定程度的考验。 1 短篇小说的困境 短篇小说在我国文坛上,似乎一直处于一种受冷落的境地。早在1 9 4 1 年,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国文学会上的一次讲演中,就谈到了短篇小说的处境,“不如 长篇小说,不如戏剧,甚至于不如杂文热闹”。说到短篇小说的作者时,沈从文 又说:“从事于此道的,既难成名,又难牟利,且决不能用它去讨个小官儿作作。 社会一般事业都容许侥幸投机,作伪取巧,用极小气力收最大效果,唯有短 篇小说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工作,玩花样不来,擅长政术的分子决不会来 摸它。天才不是不敢过问,就是装作不屑于过问。“”沈从文幽默风趣的评 论生动地概括了当时短篇小说的困境。在那个时代,文人在困窘的生存处境中, 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文学的角度考虑,很难有勇气投身于费力不讨好的短篇创 作。到了“十七年时期”,短篇小说的创作虽然有了起色,但是与当时叱咤风云 的长篇小说( “红色经典”) 相比,也就显得微乎其微了。新时期初年,短篇小说 创作一度盛况空前,但因为重政治轻艺术的时代趣味以及重视教化作用的文学风 尚,当时走红的短篇小说并没有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的人 民文学,1 9 8 0 年曾发行近1 5 0 万份,到1 9 8 3 年竞跌至4 6 万份。到了9 0 年代, 短篇小说越来越被冷落,在影像传媒和网络媒体的夹击之下,文学期刊一直处于 低迷状态,为了迎合市场,吸引更多的读者,许多文学期刊通过改版和扩版来适 应新的文化环境,大多数文学期刊开始缩减短篇小说的版面,为中长篇腾出更多 的空间。原来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的文学月刊,经过扩充版面后,也开始以中篇 小说去吸引读者;原来以发表中篇小说为主的大型文学期刊,开始将注意力集中 在长篇小说上。现任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的观点耐人寻味:“现在读者更为 关注中篇,在编发的作品中,中篇的思想力度和可读性确实超过短篇。”这个 发言当时也代表了许多重要文学刊物的指导思想。在随后出现的作家“触电”潮 流和网络文学风暴,给文学带来了更大的冲击,短篇小说的空问似乎也更加狭小。 近年来,文坛的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地为短篇小说大声疾呼。从理论上考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作家们不必为生计奔波时,便可以为爱好去投身艺术探 7 索,有了更多自由的心灵空间去尝试不计名利的写作,这可能会推动短篇小说的 创作。遗憾的是,当前文坛的现实状况令人忧虑。每年还是会产生数量较多的短 篇小说,特别是那些边缘的省级文学期刊,由于稿源和发行量的原因,发表的短 篇小说数量不小,但其中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为数极少。近几年各大出版社争相 出版的短篇小说年度选本,都会挖空心思为读者呈现当年度短篇小说中一些优秀 的代表作。但是,只要仔细揣摩,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高品质的作品实在 是少得可怜。 在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作家李佩甫的小说学习微笑在短篇初选 中高居头名,终评时却因为篇幅过长,便被转到中篇评奖中去,但又因为在中篇 中篇幅偏短,结果落选。似乎小说写得越长,艺术品质就越有保证,这种逻辑真 是荒唐。就因为小说字数的原因,一篇优秀的小说就这样落榜了,这恰恰印证了 短篇小说的尴尬处境。“现在,关于报告文学、长篇、中篇、散文乃至诗歌的首 发式、座谈会、研讨会都一个接一个,但是,开过短篇小说的什么会吗? “6 这 句话也正能说明短篇小说被遗忘的现状。 事实上,短篇小说在当代文坛上的状况,正如李敬泽所言,“短篇小说,它 与印数无关,与版税无关,与声名和利益无关,它不能满足写作者的欲望和虚 荣它们是小的、弱的、被湮没的他们是孤身夜行的狙击手,无依无傍, 在茫茫黑暗中寻找目标,一击即中,混沌翻腾的复杂经验在一瞬间获得了简明精 确的形式而在短篇小说中,那些最好的写作者坚定地保持着艺术自尊,艺术 的全部乐趣、光荣和无用”“1 李敬泽的这段评论,是短篇小说在当今文坛的 尴尬处境的绝妙写照。 2 短篇小说的难度 在9 0 年代以来的长篇热潮流中,不少人认为小说写得越长越有创作的高度和 难度,事实上,把小说写得既简洁又引人入胜,往往更具有难度和挑战性。一篇 真正好的短篇小说决不比一部中篇或一部平庸的长篇创作来得轻松。短篇小说不 允许作家慢条斯理地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它往往对一些故事的碎片进行深度开 掘,并以这些零落的碲片反映作者对生活全貌的理解。因此,与中长篇小说相比, 精致是短篇小说的灵魂,它对作者写作技巧的要求更为苛刻。位知名作家也许 可以写成优秀的中长篇小说,却不一定能创作出一篇经典的短篇小说。眼下,也 8 有很多作家写作时原想写一篇短篇,不由自主地写成了中篇,写中篇的时候,却 越写越长,终于写成了长篇。这种把短篇写成中篇,把中篇扩展成长篇的现象在 小说家的写作中屡见不鲜。正如作家铁凝所说:“我想起有位作家在给亲人的信 中说:请原谅我把信写得如此冗长,因为我没有时问写得简短。是了,原来 写得简短是需要时间的。“” 讲究技巧和精致,追求简洁与凝练,这正是短篇小说的本质所在。每个文学 爱好者都不会忘记那些脍炙人口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它们让我们感受到短篇小 说的不朽魅力。被世界公认的短篇小说巨匠欧- 亨利,他的麦琪的礼物和最 后的常春藤叶,其独具匠心的结尾艺术和那种“含泪的微笑”的悲悯情怀,使 他的小说至今在全世界拥有大量的读者,可见其作品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 力。莫泊桑一生创作了5 部长篇小说和6 7 5 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 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其短篇小说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 响。他的羊脂球以一种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线条简练却寓意深远的社会生 活画面,以平淡的小事显示出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1 9 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 主义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通过对人物形象、语言和细节的惟妙惟 肖的描写,巧妙地揭露了人性的阴暗与可笑,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马 克吐温、卡夫卡、莫泊桑、契诃夫、鲁迅这些享誉中外的短篇小说大师给人 们留下了大量经典的短篇小说,他们笔下五光十色的社会情态和人物形象,以窥 斑见豹的形式,折射出他们所处时代的广博的、丰富的全景图。遗憾的是,这种 享誉中外的短篇小说经典在庞大的小说家族中,实在是太罕见了,真可谓风毛麟 角。小说写得短,得到的稿酬自然不高,作家也很难享受到著作等身的成就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写短篇小说就不需要深厚的生活积淀,就可以一气呵成,一 挥而就。恰恰相反,好的短篇小说要求作家以更加凝练的笔触,将深厚的生命体 验以高度浓缩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文字以一当十,字字珠玑,传达言外之意和 象外之象,通过对局部世界的审美开掘,开放性地、间接性地展现世界的差异性 与矛盾性。也就是说,好的短篇小说要求作家必须耐得住寂寞,“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对构思与文字进行反复的琢磨与推敲。投入高产出低,篇幅短难 度高,这正是短篇小说让许多作家望而却步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难度的丧失 恰恰是短篇小说走向衰落的症结所在。 短篇小说应该以短小的篇幅包含深厚的意蕴,以有限的信息传递无限的意 趣,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审美情趣。事实上,优秀的短篇小说应该像一道瀑布, 9 也像场精彩的短跑,开头起跑要快,不能说了了半天仍让人不知所云;中间的 叙述要有张有弛,富于节奏感,就像短跑中途的加速;结尾要有爆发力,毫无累 赘,就像瀑布撞击在岩石上,溅起的水花犹如碎金闪耀。正如刘庆邦所言,“一 篇好的短篇小说就如同一首诗,离开短篇小说本身,再说一句就是多余。“”我 们每年读到的短篇小说虽然也不少,但能让人心动的短篇小说确实不多。许多作 品只是在慢条斯理地说着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难以让读者的神经受到一点冲 击,读后的感觉是寡淡有余,余味不足,就像吃了一道潦草的快餐。随着网络文 学热的兴起,网络上出现了大批的写手,被网民推崇的安妮宝贝、邢育森、李寻 欢、宁财神等人,也快速地生产出不少品质低劣的所谓“短篇小说”。这些作者 在小说的名义下记录日常生活的流水帐,充斥其中的是随意性的、消遣性的情绪 宣泄,以一种痞里痞气的网络语言讲述大同小异的没有爱情的两性故事,语言粗 糙,情节雷同,里面的人物呼唤爱情却逃避真爱,逃避责任,作品的文字和情节 都缺少了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样的短篇不仅让人失望,而且败坏了短篇小说 的声誉。 尽管文坛上每年都会产生一些优秀的短篇小说,如迟子建的雾月牛栏、 亲亲土豆、苏童的私宴、潘向黎的白水青菜、魏微的异乡、戴来的 给我手纸、毕飞宇的因与果在风中这些优秀的短篇作品给我们带来 久违的阅读快感,但这种快感往往是昙花一现,很难持久。除了上述几位中青年 作家,在主要经营短篇小说的作家队伍中,最富有代表性的老作家应该是汪曾祺、 林斤澜,他们以多部名篇奠定了自己在短篇小说发展史中的位置,而且至今很难 有人能够超越。中年作家贾大山,他早年以短篇取经成名,此后就几乎没有 离开过短篇,但令人惋惜的是英年早逝。李国文也算是一个比较注重短篇的作家, 只是其作品的水平参差不齐。当代许多作家也偶尔有短篇出手,如李锐、王安忆、 毕淑敏的短篇创作也曾一度活跃,他们如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短篇创作中去, 也许读者会看到更多的短篇佳作,文坛上也许会出现更多的“短篇王”,遗憾的 是他们把主要精力都转移到了长篇小说创作。因此许多知名作家,尽管偶尔也会 写一些短篇小说,但他们的知名度与艺术成就主要来源于其中长篇小说,而非短 篇小说。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队伍不但没有壮大,反而呈现出萎缩之势。大多数 依靠短篇小说成名的作家,后来不是去写中长篇小说,就是转行为影视导演打工。 1 0 3 “短篇小说王”现象 如前文所述,短篇小说的尴尬处境及其艺术难度,使短篇小说创作日益萧条。 难以通过短篇小说谋得名利,也使不少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家改换门庭。在短篇小 说这样不景气的处境中,刘庆邦逆流而上的执着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的短 篇小说就像是开放在荒原上的一簇簇小野花,散发着山野的芬芳,清新、质朴、 隽永。 在今天,文学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多样性的格局。每位作家要想在文坛占 有一席之地,使自己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化积累,唯有坚持独创性,独创性是作家 艺术的生命。刘庆邦执着于短篇小说的创作,自1 9 7 8 年发表处女作棉花白生 生以来,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了短篇小说的创作中去,写出了相当数量的短篇佳 作,这便是刘庆邦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不随波逐流。一个作家在喧嚣的市场力 量推动下,尚能保持一份执着,以安静的心态专注于短篇小说的创作,令人肃然 起敬。从容不迫、自由自在的写作,最能披露真情实感,刘庆邦正是一位这样的 作家,他的作品中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件,但是却总是直指人心,让读 者领会到一种沉甸甸的情感冲击。他捕捉到了矿工和农民艰难生存中那些打动人 心的生活片断,倾注自己的满腔真情去溶化、整合,在此基础上构造自己的短篇 世界,挖掘人性,以一种感伤的诗意去打动读者,这也是刘庆邦的独特个性。他 的执着和努力使他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上佳的短篇小说。在短篇小说创作令人 抱憾的当代文坛上,刘庆邦一如既往地执着于短篇小说的创作,以近2 0 0 篇令人 耳目一新的短篇小说创作赢得了“短篇王”的美誉,这种反差本身就是值得深入 考察的独特现象。 “短篇王”的美誉并非浪得虚名。“刘庆邦是当下为数不多的专事中、短 篇创作的作家。他不是暴得大名的作家,他的声誉形成于他耐心和持久的创作过 程中。州”1 面对利益的诱惑时,刘庆邦说,“搞创作要保持平静的心态,要能抵制 各种诱惑。我也知道写电视剧能赚钱,每集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对我来说, 挣稿费不能对我的创作产生动力,我峰持对纯粹文学的追求。州”1 正因为持有这种 平静的心态,刘庆邦彳能够于喧闹中对短篇小说情有独钟,成为文学界的短篇小 说“获奖专业户”。 当然,刘庆邦虽然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但他的美誉是在短篇小说几 乎被遗忘的状况中获得的。因为对短篇用心写作的作家相对稀少,因此多少含有 “物以稀为贵”的成分。刘庆邦的确有不少佳作,但与我们熟悉的短篇小说经典 如项链、竞选州长、热爱生命、孑l 乙己等短篇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 距,因此“短篇小说之王”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产物,“当代短篇小说之王” 的美誉也多少含有文学界拯救短篇小说的意味。在短篇被遗忘、被冷落的状态中, 刘庆邦能够执着地在短篇小说阵地上用心写作,并为读者呈现出相当数量的优秀 短篇小说,这对于繁荣短篇小说创作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刘庆邦通过其持 久的艺术探索,在短篇小说荒芜的园地里栽培出五彩缤纷的艺术花朵,这对于矫 正失常的文学生态,保持文学版图上的文类多样性,具有补偏救弊的意义。 第二章冷暖自知的审美观照 有人说从刘庆邦的短篇中能感受到汪曾祺的文风,这对刘庆邦的短篇小说是 一种极高的肯定和赞赏。有人评论他的作品时说,“这些作品大都描绘普通人的 生活,情节曲折、跌宕、文学性强,字里行问充溢着诗情画意;闪烁着人情美人 性美的光辉,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个美好的情感世界。他的小说或柔美,或酷烈, 文风酷似沈从文、汪曾祺。是一个用心写作的作家。”“”刘庆邦因为童年时代对 苦难生活的深刻经历,对社会底层矿工和农民的生活状态有着深厚的感悟,在选 取题材时,基本上是以熟悉的矿工、农民题材为主,以不同的叙事风格描写了这 个社会底层群体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 1 平和、冷静的理性写实 在描写矿工们的艰难生存时,刘庆邦采取了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刘庆邦走 的一直是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正如他自己表白的那样:“我的创作谈不上什么别 的主义,所走的不过是现实主义的路子。“”1 而现实主义的基本精神就是按照生 活本来的样子再现生活。所以刘庆邦正是立足现实,正视现实,表现现实,对生活 中的美给予温情赞美,对生活中的丑给予理性的揭露。他不仅通过鞋、种 在坟上的倭瓜等作品对人性美进行了赞美,也通过守身、在牲口屋等 作品对人性的丑恶进行了深刻地挖掘。 文学作为一种社会件的语言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家作 为文学生产活动的主体,他所创造的文学作品也一定代表着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利 2 益,反映出他的立场。徐坤说:“我比较注重的,是小说之中缭绕的一份人问烟 火。说到底,也就是一种俗世关怀,是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一种最普遍的 关心和最凡俗的爱。”3 1 何申也说:“于是我就把他们的生存状态写出来,起码 是一声呼吁吧! 让人们不要忘记我们这个大家庭还有穷人,中国有那么多农民, 能为他们办点有益的事,对我来说是一种幸福的安慰。“刘庆邦正是这样一位 有良知有责任感的作家,他对底层的艰难有着更加深刻的亲身体会,他的笔墨饱 含着同情和感伤,将心比心地讲述落后闭塞的乡村、破败的私人煤窑,是充分以 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他关注底层群落中人们身上那些丑陋或美好的人性,也都是 现实主义手法的再现。 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作家们注重的是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和批判意识,现实 主义的真实性是作家普遍的一种追求,而批判意识也是现实主义至关重要的精神 品格。刘庆邦的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以平和、冷静的语调描写了底层人的生 存状态,让读者看到了来自底层民间具有原始色彩的弱势群体的生命意义与存在 价值。刘庆邦虽然以一种写实手法描写了矿工、农民的生活状态,但很少去揭露 或探究造成这种生活状态的深刻社会根源,即他没有刻意去追求一种反映现实的 深刻与复杂。他更多的是从生活真实的细微处去关注底层普通人的精神世界,对 底层普通人生活中酸楚的快乐和根源性的痛苦,他以细腻情感和一种悲悯的情 怀,在深切理解人物内心的基础上,对人物因各种各样的爱所承受的煎熬、烦恼、 悔恨、痛苦都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在细致剖析人物心理的同时,对他们的命运投 以抚慰的目光。在剖析底层人们身上那些狭隘的意识和人性弱点时,作者也给与 了理解和同情。姐妹中的福梅与福兰,从友好的亲密姐妹到互相在人l ;i 揭短 相互伤害,暴露出了普通人人性中的弱点。在描写这种普通人身上的人性弱点时, 刘庆邦还是以一种温厚的眼光,给予了足够的理解,使读者觉得在她们身上,这 样的缺点并不是可恶的、致命的,只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真实,是无伤大雅的小插 曲。 刘庆邦在写实中还注重了以平和的语言讲述艰难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把“激 烈的事情用平和的语言说出,把激烈藏在罩头”“”,这平和、细微的叙述却让人 们感受到作品中涌动着一股翻江倒海的情感力量。从细微处着手,小说好写,细 节难求。刘庆邦自己也认为:“短篇小说关注的表现的就是一些微妙的东西,是细 微的,又是美妙的。”2 在刘庆邦的短篇小说中,无论是写煤矿还是写农村,无论是 写复仇还是写温情,这种细微的东西都贯穿其中。 在面对矿工们艰难的生存状态时,作者并没有从一名旁观者的角度去感叹和 评价矿工们的恶劣生存状态,也没有居高临下地去俯视他们的卑微。即使是在面 对矿难时,作者也没有选取那种呼天抢地、撕心裂肺的恸哭场面,而是以一种接 受现实的态度,在一种强烈的悲怆平息之后,以一种极恸后的平静去描写那些悲 惨的矿难场景。作品通过人物的一些动作、心理细节,把矿难对矿难家属的心灵 和生活所造成的那种持久的创伤表现出来。在刘庆邦的作品生命悲悯中,死 难的矿工豆红颜的父亲是一名老矿工,出事后,他天天不分昼夜地守在井口,每 抬出一名死难矿工,他就凑上去仔细辨认,然后一声不响地离开,可是他没走出 几步,就靠在一颗树干上抽泣起来,在寂静的夜里,在微弱的灯光下,只见一个 花白的头颅埋靠在树干上不停地颤抖这种细节性的动作描写,有着一种无声 胜有声的打动人心的力量,矿难把死亡的痛苦加倍地留给了活着的人,这种痛失 亲人的伤恸在艰难生活中的父母、幼小的儿女及妻子心灵上浸入了一种永久的伤 痛。 这种看似平和的语言风格运用到他的小说结尾,也多有传神之笔。在牲口 屋的结尾是:“最后由村长出面,让金宝家的人买了一副棺材,把杨伙头盛进 去埋了”。“事情就这样完了。”小说的结尾没有用问号,也没有用叹号,只是用 了一个平常的句号。但结尾的这个句号实在让人震撼! 因为这是一场残忍的杀戮, “牲口屋里的两头大牛和一头小牛目睹了这一幕,他们的目光都很恐惧”,但作 者仅仅用“事情就这样完了”加个句号就结尾了,在让人愕然之余,却深切地感 觉到这是点睛之笔。因为在故事中,读者切实地从周围人的反应中感受到一种普 遍的冷漠,在文中当事人近乎原始的现实环境中死亡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所以 无需惊叹,就是一句话:没什么,杨伙头该死。这看似平静的结尾却让人感觉蕴 涵着一种短篇小说独有的爆发力。还有一些短篇小说的结尾,如走窑汉结尾 是“马海州呼地站起来。可是,他又坐下了。”就是一种简短的爆发和沉默; 梅妞放羊的结尾是“梅妞没说什么,开始了新一轮放羊”也正是预示了一种 深刻的无奈和轮回。 刘庆郊作品的这种平和冷静的叙述风格,却让人感到了一股激流涌动的情感 力量,因为刘庆邦在面对作品中的人和事时,倾注了一种深厚的同情和一种深切 的关注。这种不加渲染的平和胜过了那种刻意的渲染和浓墨重彩的描绘。 在刘庆邦冷静的写实中,还有少量作品透出了一种酷烈、冷峻的色彩。这种 风格主要体现在冷静审视复杂人性的作品中,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有神木、人 1 4 畜、血劲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把冷峻的笔锋伸向小人物在特殊环境中暴 露出的内心深层的残酷人性。平和的刘庆邦在叙述这些故事时,表现出了明显不 同的叙事风格。语调冷峻,故事情节紧凑,有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再加上复仇、 杀戮这种本身就蕴涵了紧张的节奏的题材,整篇作品充斥着一种冷酷气氛。如在 神木中,时间、地点、人物的交待简洁明晰,开门见山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冬天。离旧历新年还有一个多月天上落着零星小雪。在一个小型火车站,唐朝 阳和宋金明正物色他们的下个点子。点子是他们的行话,指的是合适的活人。” 读多了刘庆邦的作品,突然看到这样冷静格调的描写,不由让人微微一震。预感 到刘庆邦这样冷峻的笔调下将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确实,读者看到了一幅 残酷画面:以残忍的手段对善良的同伴进行一场残忍杀戮,并从中猎取血腥的金 钱暴利。在这类作品中,作者都以冷峻的笔调揭示主人公深层的残忍,他们为达 到自己的罪恶目的不择手段,那种心理支配下的疯狂与极端,使读者不寒而栗。 读这些小说,其酷烈的叙事风格让人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紧张和压抑。这种酷 烈源于作品中那些残暴人物表现出的那种阴骘、残忍、狠毒的性格。赵上河、张 成、老样、秤锤、金宝等人物身上表现出的残忍,以及他们在杀戮、复仇过程中 使用的特殊工具,布置的阴森恐怖的场景,都对读者的心理产生强烈的压迫感。 其中尖刀与镐头的钝响,皮鞭与钢刀的毒辣,牲口眼神透出的恐怖,漆黑一团的 窑底,铁镐与点子头颅接触时头颅发出的闷响,以及矿灯照耀下血流表面发出的 蓝幽幽的光这些特殊的声音、意象、光的运用,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观冲击效 果,让人在感受刘庆邦冷峻的叙述中,更增加了对阴暗人性的恐惧。这样的作品 在刘庆邦的短篇小说中数量较少,却让人们看到了平和的刘庆邦在创作中不拘一 格的酷烈、冷峻。值得注意的是,作家对这种人性的阴暗面的描写,缺乏一种清 晰的批判立场,往往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冷漠的姿态,大有看尽人间沧桑的超脱。 基于此,作家的这类作品的审美效果和价值判断都显得暖昧和含混,这阻碍了其 审美境界的提升。 2 温情、优美的诗意感伤 著名评论家张锲高度肯定刘庆邦的艺术追求,认为读他的作品“简直是一种 人生享受,像是烫了一壶加了梅子的绍兴老酒,一口口慢慢品来,甜甜的、热热 的、酸酸的,那么绵长,那么值得回味“刘庆邦对短篇小说的艺术特性有 这样的理解:“最不可言传的是短篇小说的味道。每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都有其 味道,有的是水味、草味、雨味、月光味,有的是土味、铁味、石头味,但又不 全是人世间有多种味道,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到香臭,我们的味觉可以尝出苦 辣酸甜咸,可这些味道都是物质性的,而小说的味道是精神性的,在判定小说的 味道时,那些物质性的标准几乎点都用不上。可是,好小说的味道的确存在着, 我们明明感到一篇小说的美好味道萦绕于心,却说我们道不明它的味道究竟是什 么。我想好的短篇小说大概好就好在这里,难写也正走在这里。州”1 的确,小说 中的味道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文学素养和阅读感受也有差异,所以要准确地 说出它们的味道,会遭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在读刘庆邦的作品特别是乡村题材的 短篇小说时,我还是感受到一种温情优美的审美风格。 在谈到对短篇小说的理解时,刘庆邦说,“一篇好的短篇小说,就如同一首 诗,“”1 正是以这样的创作理念,刘庆邦的短篇小说作品特别是其中的名作,大 都萦绕着一种优美的诗意,就像一篇篇散文诗,构筑起刘庆邦的诗体小说世界。 语言的纯净优美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种淡淡的诗意。“一片树叶,一朵花, 一种音响,或一个符号,若赋予一种叫人心跳的内容,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就是心 跳的同义词了。”( 曲胡) “太阳升起来,草叶上的露珠落下去,梅妞该去放 羊了。”( i l l s 妞放羊) ,“日子像树叶一样生出来,又像树叶一样纷纷落去。”( 闺 女儿) “天是那样高,霸蓝。空气是那么清新,那么透明。饱满成熟的大地又静 默无声。这一切似乎都在给阳光让路,让阳光无处不到。”( 阳光) “天上有半 块月亮,地上下了一层霜,她弯下腰瞅瞅,红薯地里白花花的,那不是月光,的 确是一层霜。她上去用脚一踩,土就软得像雪一样陷下去。”( 红围巾) 语言之 外,刘庆邦的短篇小说还经常会有一个聚焦点,作者把对生活的全部感情和对生 命的全部感受都凝结在了这一聚焦点上。这一聚焦点可能是一把曲胡,一件响器, 一只鞋,一颗倭瓜,一只羊;也可能是一把唢呐,一支高跷,一张网,一顶草帽 这种凝聚的诗性意象,在小说中增强了作品的诗化效果。 在诗化叙述中,他的名篇梅妞放羊就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营助理的年终总结
- 新生儿轻度窒息的护理
- 福建省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整式的乘除12.2整式的乘法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人事测评课件教学课件
- 2.1.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说课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洗地机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 如何写年终述职报告
- 肱骨远段骨折康复治疗
- 不样的我教案反思
- 2025文旅景区蛇年新年国潮非遗年货大集主题活动策划方案-111P
- 胎盘残留护理查房课件
- 校医务室托管投标方案
- 可复制的领导力
- (初级)游泳救生员理论考试题库 (新版)
- 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巴以冲突2023年专题
- 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解读
- 第-17章-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
-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中医基本操作)
- 《预防为主生命至上》119消防安全日主题班会课件
- 少年中国说-英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