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大连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研究.pdf_第1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大连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研究.pdf_第2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大连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研究.pdf_第3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大连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研究.pdf_第4页
(产业经济学专业论文)大连市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优化关联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摘要 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这是 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目前,以集群化发展为立足点 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 地都在积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立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产业结 构调整模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 略,作为核心城市的大连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更大的责任,对于今后的发展也提 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大连市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 寻求对策,促进大连市经济飞速发展。 大连市的产业结构经过几次调整以后,已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距离大连市 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实现经济与社会、自然以及人的和谐发展,还有较大差 距。所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大连市在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 要持续、深入开展的重要工作。 如何正确把握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形成、培育机制,制定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是大连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把握的重点之 一。为此,大连市必须加快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使其成为 支撑大连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点,以此带动大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增强大连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本文运用产业集群理论对大连产业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总结新世纪 以来大连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大连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切实 可行的对策和思路,促进大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大连;优化;主导产业; 英文摘要 a b s t r a c t i n d u s 时d u s t e rr i s ei st h eo fn e wt r e n dt h a ti n d u s t r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i s t ot h e e c o n o m i cg l o b a l i z a t i o na n d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i sf i e r c e t h i si st h ec r e a t i o no fa c o m p e t i t i v ea d v a n t a g eb ya ni n d u s t r yw i t ht h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t h ef o c u s e so fr e s e a r c h a r et h em o d e so fd i s t r i c te c o n o m yd e v e l o p m e n tb a s e do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p a r t i c u l a r l yw i t ht h ec o m i n go fk n o w l e d g e b a s e de c o n o m ya g e s ,e a c h d i s t r i c t g o v e r n m e n ti sp o s i t i v eq u i c k l ym a k i n gt h ei n d u s t r i a l s t r u c t u r ea d j u s t m e n ta n d i m p r o v e m e n t a n de s t a b l i s h i n gt h em o d e so f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d j u s t i n gt h a tb a s e o nt h e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i sb e c o m i n gt h ew i d e s p r e a dc o n c e mo f p e o p l e a tp r e s e n t ,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l o a n i n ge c o n o m i cb e l t su pn a t i o n a ls t r a t e g i e sa n dd a l i a na sac o r eo f t h ec i t yi sm o r ea n dm o r er e s p o n s i b i l i t i e s a n dh i sf u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sa s k e dm o r e t h e r e f o r e ,i ti sn e c e s s a r yt ot h ei n d u s t r yd u s t e ra n dt h e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o fd a l i a nt o b e d o n ef u r t h e rr e s e a r c h , f i n dw a y st op r o m o t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d a l i a n t h e r eh a sb e e ni m p r o v e dc o n s i d e r a b l yo f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a d j u s t m e n to f d a l i a na f t e rs e v e r a lt i m e s h o w e v e r , t h e r ei sab i gg a po ft h ei n d u s t r i a lo p t i m i z a t i o n u p g r a d i n ga n da c h i e v i n ge c o n o m i c , s o c i a l ,n a t u r a la n dh u m a nh a r m o n yd e v e l o p m e n t s oa d j u s t i n ga n do p t i m i z i n g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si st h ei m p o r t a n tw o r ko fd a l i a ni n t h ec u r r e n ta n df u t u r eq u i t eal o n gp e r i o do ft i m e h o wt oc o r r e c t l yg r a s pt h ei m p l i c a t i o n sa n di n d u s t r yc l u s t e rf o r m a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am e c h a n i s mt o f a c i l i t a t er e g i o n a li n d u s t r i a lo p t i m i z a t i o na n d u p g r a d i n go fi n d u s t r i a ld u s t e r s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s t r a t e g i ci so n e o fi nt h ep r o c e s s o fd e v e l o p m e n te f f o r t sn e e dt ob eb m l e t h e r e f o r e , d a l i a nm u s te x p e d i t et h ea d v a n t a g eo ft h i s ,t h el e a d i n gi n d u s t r y c l u s t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e n h a n c ec o m p e t i t i v e n e s sa n di n d u s t r yf o rs u p p o r tt ot h e f u t u r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d a l i a ni m p o r t a n te n g i n eo fg r o w t h , a n dt o e n h a n c et h ec a p a b i l i t yo fd a l i a ns u s t a i n e de c o n o m i cg r o w t hb y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o fo p t i m i z a t i o n t h i sa r t i c l ea p p l i e st h e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t h e o r i e st oa n a l y s i sa n dr e s e a r c hd a l i a n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a n ds u m m a r yt h e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a d j u s t i n gh i s t o r ye x p e r i e n c e 英文摘要 a n dt e a c h ,j o i n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o fd a l i a n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s t r a t e g y ,t h ea r t i c l e s u p p l i e st ot h ep o s s i b i l i t ya n d v i a b l ep l a n sa n dw a y so f t h i n k i n gt oi m p r o v et h ed a l i a n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a n dp r o m o t ed a l i a ne c o n o m yk e e p i n g ,s t a b i l i t ya n df a s th e a l t h d e v e l o p k e yw o r d s :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i n d u s t r i a ls t r u c t u r e ;d a l i a n ;i m p r o v e m e n t ; p r e d o m i n a n c ei n d u s t r y ; 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撰写成博硕士学位论文= =太整吏亡些篡登皇亡些结捡选丝羞珐婴宣:。除 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对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未加明确注明的其他个人或集体已 经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大连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研究生学 位论文的规定,即:大连海事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 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连海事大学可以将本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优秀博硕士 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中国学位论 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等数据库中,并以电子出版物形式 出版发行和提供信息服务。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影(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论文作者签名: 中 毋了- r 弘柏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第1 章绪论 1 1 研究背景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核心城市的大连被赋予更多的使 命,更大的责任,对于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大连市 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寻求对策,促进大连经济飞速发展。 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 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在浙江、 广东、福建、江苏、河北、河南、江西等地,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的作 用,逐渐出现产业集聚在一起的现象,并表现出较强的产业和地区竞争优势。其 中以浙江省和广东省最为显著。近几年,随着大连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外开 放程度的提高,不少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形成了产业集群,带动了 大连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早在2 0 0 4 年8 月,大连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就明确提出, 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船舶制造、重型装备、通用机械、汽车发动 机及零部件、石化、电子信息和软件、服装纺织、精品钢材等八大产业集群。但 是,经过了5 年的时间,上述八大产业集群是否仍然具有竞争优势,是否仍然能 够带动大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动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世界各 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总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特别 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更是以结构的加速调整与转换为重要特征。大连市 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增长极,正处于工业化的 中后期,其产业结构经过几次调整以后,已有了较大改善,但是,距离大连市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实现经济与社会、自然以及人的和谐发展,还有较大差距。 所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大连市在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持 续、深入开展的重要工作。 如何正确把握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形成、培育机制,制定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是大连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把握的重点之 一。为此,大连市必须加快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使其成为 第1 章绪论 支撑大连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增长点,以此带动大连市产业结构的优化, 增强大连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1 2 研究意义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空间布局的一种重要现象,除了表现为空间上的聚集性 之外,更具有柔性化生产、外部经济和社会根植性等优势,这些优势往往使得该 区域的经济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因此,一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 势,通过制度和政策安排促进某一项或某一类产业的发展,进而基于产业的纵向 和横向的关联形成产业集群,以获得产业集群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效应。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连市的某些产业已经或正在形成集群化发展模 式,其中既有来自市场机制的自发行为,也有产业政策导向的指引。如今,在经 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区域经济发展将面临结构性调整的重大使命。 大连市也应该立足城市经济发展,深入研究和探讨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问题, 从而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协调区域开发秩序,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经 济整体更好更快地发展。 要对大连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就必须对大连市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 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评价,从而明确大连市当前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 题。大连市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的战略区位,在东北老工业 基地振兴的进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基于对大连市产业结构现状总 体上的把握,分析其地域格局,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筛选出主导产业,研究相 应的政策建议,从而为实现大连市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提供参考,不仅是大连市 抓住历史机遇推动自身发展之所需,而且必将对我国东北地区振兴产生深远影 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必须认识到,传统产业集群本身的制约性也可能阻碍经济结构的升级。 如何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趁势改进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同样意义重大。因此, 理清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适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实现二者的良 性互动,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归宿。 2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1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3 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综述 ( 一) 国外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并不是一个严格统一的概念。自从1 9 8 7 年巴福提出产业集群现象 以来【l 】,该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应用的领域也不断扩展。 马歇尔认为【2 1 ,产业区是一种由历史与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区域内的中小 企业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产生比其它经济组织更高的竞争优势。通过对早期 英国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马歇尔提出了“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个重要 的概念。马歇尔开创了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先河,他将区域内原本没有关系的经 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企业生存、发展的产业氛围,即 外部规模经济。 韦伯认为【3 】,企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区域因素和位置因素两种。他为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提供了工业区理论这一全新的角度。韦伯与马歇尔的产业集群 理论产生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诞生之前,偏离于主流新古典经济学之外,被包 含在古典理论的范畴之中。 波特认为【4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 力,而这种产业竞争力来源于区域内合作而非区域内竞争,它是通过高度的本地 化过程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就此,形成了波特著名的“钻石”模型。波特的“钻 石模型中的每一个因素以及整个“钻石 系统都对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产生影响。 克鲁格曼认为【5 1 ,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而且产业集群一 旦形成,就会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克鲁格曼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之上,将经济 区位理论与贸易理论相结合,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论证,进一步揭示了产业集聚的 经济机制。克鲁格曼和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是产业集群理论初步形成的 重要标志,从此引发了大量学者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广泛关注。 佩鲁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以非均衡的、结构变化为特征的、各产业此消彼 长的经济增长,具有竞争优势而较快增长的产业和区域将延伸到其他产业和区 3 第1 章绪论 域,其本质就是非均衡的经济增长。为了解释这一规律,佩鲁提出了“增长极 理论,该理论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注重政府在产业集群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艾萨德认为,产业综合体可以看成在某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厂商由于相互之 间存在广泛的技术、资金、生产、贸易、销售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广泛 的网络外部效应。该理论强调企业间稳定和正式的、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联 系。 英莱特认为【7 1 ,产业集群是由工商企业和非商业组织组成的群体,对每个成 员来讲,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是各自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连接集群 的是“采购一供应链、共同的技术、共同的采购、供销渠道或者劳动力市场的共 享 。 罗兰德和登赫多格认为【引,集群概念关注的焦点是在生产、服务和创新的 价值链上部门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集群是由在价值链上围绕某一具体联系或者 知识基础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相异型和互补型企业组成。 ( 二) 国内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我国学者在诬方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挖掘出具有中 国特色的理论内涵,从而带动了我国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为我国地方产业发展 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大学的王缉慈教授是我国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代表,早在1 9 9 4 年,她 在其发表的中国新工业区的形成一开发区现象见解指出了中国沿海地区出现 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区的可能性。2 0 0 1 年,她在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 发展一书中【1 7 1 ,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高 技术和传统产业集群,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以区域创新环境为核心的战略 思想。 仇保兴1 1 8 】在综合了众多学者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对小企业产业集群进行 了研究,他指出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本质就是许多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小企 业,按照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相互信 任来进行合作,从而获得集群外以及非集群企业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 4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吴永红和保建云通过对产业空间聚集的区域经济效应的研究,指出政府调控 和利益驱动在特定时期的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极化效应和要素流动、配置 效应两个方面。 郑凤田、唐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研究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 “三纬度 原则,指出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同时兼顾国家宏观环境、集群和群内企 业,注意纬度间的协调发展。 张辉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1 9 1 ,在宏观和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比较中观 的角度系统分析和讨论了产业集群的转型和升级问题。 吴德进在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2 0 】,探讨了产业集群的组织性 质,对其发展进行了基于企业间专业化分工理论视角的组织经济分析,并对中国 产业集群发展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还以福建省为例,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培育发 展进行了研究。 孙洛平和孙海琳则研究了产业集聚的交易费用理论【2 l 】。他们认为,产业的地 理集中并形成产业集群,正是一个既可以提高分工水平,又可以减少协调分工交 易费用的重要制度安排。 1 3 2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 一) 国外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结构 一词最早被应用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其涵义是指某个整体的各个 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将其应用于经济领域并形成“产业结构 这个概念 始于2 0 世纪4 0 年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研究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问题”,即社会 总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在价值和实物两方面如何补偿而使社会再生产得以不断实 现的问题,并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现在很多国家将 两大部类和“农轻重”分类结合起来,进一步分析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以 为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服务。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政治算术一书中指出“比起农业来,工业 收入多些;比起工业,商业收入更多”,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后来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将农业、工业、商业扩展到第一、二、三产业, 5 第1 章绪论 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进一步揭示了人均g d p 与结构变动的内在联 系,即随着人均g d p 的逐步提高,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发展到 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和克拉克的理论被称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美 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2 5 】通过对劳动力结构和部门产值结构两方面的研究,在各 国经济增长一书中,深入地分析了人均产值与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这与配第 一克拉克理论是一体的,这些理论属于封闭性的产业结构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 2 7 1 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学说,指出绝 对成本在国际分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使资源配置合理与产业结构优化;英国 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进一步拓展了绝对成本学说,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一书中提出比较成本学说,指出应按比较成本进行国际分工,以实现比较优势与 资源的优化配置;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在其域际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著名的 要素禀赋理论,完善了比较成本学说。这些理论属于开放性的产业结构理论。 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理论也颇为丰富。刘易斯在假定农业边际劳动生 产率为零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元结构转变理论,该理论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更不 适用于中国现在的国情;赫希曼通过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稀缺性的研究,提出了不 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以 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罗斯托依据技术标准将经济成长分为六个阶段,提 出了主导部门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每个阶段的演进都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 为特征;筱原三代平的收入弹性和生产率上升两基准理论,都以基础产业没有瓶 颈制约以及产业发展中没有技术约束和资金约束为前提条件,只是前者要求把积 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而后者要求把积累投向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 或部门。 ( 二) 国内产业结构理论综述 杨治教授对产业结构理论在我国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是在其 产业经济学导论一书中1 3 3 1 ,详细地介绍了产业集群理论,为产业集群理论在 我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同时,他还从宏观角度,对我国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后来,他又在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一书中1 3 4 1 , 对产业政策的原理、必要性及产业结构优化的途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结 6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合我国实际国情,指出我国目前需淘汰的产业与需振兴的产业,从而使我国的产 业结构更加合理,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通过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周振华教授采用系统研究方法,在现 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3 5 】一书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揭示了结构关联效应、 结构弹性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他将理论基础与我国产业结构变 动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在产业结构优化论 3 6 1 书中,借鉴国外产业发展的 经验和教训,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刘伟教授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 研究【3 7 】一书中,将我国产业结构放入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从而提出目 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策取向。后来,他通过研究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规 模经济、要素效率的影响,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3 8 l - 文中,运用实证方法 进行研究,揭示了近些年来第三产业取代过去第一、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主 要带动作用,为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的增长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张守一、葛新权两位教授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体制( 计划机制、计划 与市场相结合机制、向市场过渡) 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导致产业结构演变的 资源、政治因素、资源转换率、需求因素、对外经济联系等五方面原因,进行了 产业结构演变的成本一效应分析。 由上可见,在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上,国内外学术界都已经分别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关联研究的还很少。这明显滞后 于目前国内外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本文将分 别对大连市的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关联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 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全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7 第1 章绪论 1 4 研究思路和内容 绪论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大连产业集群现状 产业集群与产业 结构之间的联系 大连产业集群对产业 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大连三次产业结构演迸 以主导产业集群为重点的大连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集群对产 业结构调 整的作用 大连主 导产业 选择的 模型 大连主 导产业 选择实 证分析 大连主 导产业 集群确 定 大连 产业 结构 调整 强化政 府公共 服务功 能 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的大连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发挥主 导产业 集群的 优势 以产业链 为产业集 群发展的 主脉 加大对可持 续发展的产 业集群的支 持力度 第一产 业调整 第二产 业调整 第三产 业调整 1 5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基于相关的产 业集群和产业结构理论,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对大连产业集群和产业结构现状进行 8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定性把握,然后基于实证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s s m 方法与区位商 分析相结合,选择适应大连市目前经济发展情况的主导产业,进而提出相关的建 议和对策。 1 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结合大连市、辽宁省以及全国各产业的相关数据,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度 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有效地评价大连的产业结构合理度;通过区位商理论, 测定大连各主要产业的集聚效应,并通过s s m 法进行实证分析,以选择大连市 目前的主导产业,以此为基础,提出大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以产业结构 优化为目标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对策。 9 第2 章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第2 章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2 1 产业集群理论 2 1 1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 一) 空间集聚性 产业集群具有空间集聚特征,也称机构稠密性。这是产业集群最基本的特征。 任何产业集群都表现出相关产业的区域聚集性,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 相关及支持性机构稠密聚集。产业集群的这种企业和相关机构具有明显空间集聚 性的“扎堆现象,可以使集中在一起的客户、竞争者和供应商提升效率和促进 专业化。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 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进而扩张、拓展为更大范 围、更大影响的区域布局,从而集聚生产要素并诠释规模效应。地理集中性是一 个相对的尺度,一个产业集群可以聚集在_ 个镇里,或聚集在更大范围内。这种 地理集中性源于各种相关经济活动的集中带来的效益。规模经济、外部经济、范 围经济共同产生于集聚经济。 ( - - ) 文化根植性 这是产业集群的社会文化特征,也是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产业集群 中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空间上的相邻近使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本地文化联系。 这种特有的文化背景不仅会影响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行为以及经营 动机,而且会促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形成独特的交易规则,它们之间相互合 作、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从而共同发展。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既可以有效 地预防各种机会主义“钻空子 的行为,又可以促进先进的知识、技术、理念在 集群中的流通和扩散。这种集群中企业之间的沟通、信任和满意成为产业集群中 最有价值的资源。依赖于特有的产业集群文化,集群内企业之间频繁交流,频繁 互动,从而产生了充足的社会资本,不仅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将带动集群 所在地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区域发展战略,产业集群理论应同时注重影响区域 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其中外因是不可控的,只能积极地去适应它,但对于内因, 集群可通过特有的文化根植性,去培养、塑造它,使它更有利于集群的发展,促 l o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使集群获得一种独特的“粘性 来吸引和留住企业,同时,这种“粘性”也将会 是集群外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优势。 ( 三) 网络及产业链共享性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交换资源、传递资源的活动,通常会产生前向、后 向、侧向效应,三种效应交织在一起的总和,就会形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包含 了企业生产要素市场网络、技术信息网络以及区域创新网络等企业生产生活的各 个方面。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这个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通过这个网络 进行各种贸易和非贸易的交易、交流与互动,不断地为网络中企业的生存、发展 和创新提供支持与动力。一个产业集群之中不仅有大企业,还有大量的中、小企 业,中、小企业一般以大企业为“龙头 ,各个企业之间在生产生活中通过专业 化分工形成产业链,从而形成前向、后向、侧向效应。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是在 地理位置上的简单“扎堆 ,而是依靠某种附加值联系在一起。这种附加值的形 成,通过后向的原材料供应、生产设备供应、零部件供应、动力供应、资金供应; 前向的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物流服务;侧向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中介组织、 技术培训机构等共同形成,产业链上的企业既相互分工又相互合作,共享集群网 络及产业链中的资源,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形成动力,与非集群同行业企业 相比,更具活力与竞争力。 ( 四) 协同竞合性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网络以及产业链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之间可 以协调发展。但提供相同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又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既合 作又竞争的关系,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会比非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更 加紧密与激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相互之间通过交流、沟通、碰撞,不断地激发 出新的火花和创意,从而使集群内企业保持持续的动力,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从 而也带动了产业的快速升级。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主要是通过集群 内的纵向联系表现出来,而企业之间的协同与竞争则主要是通过集群内的横向联 系表现出来。所谓的产业集群纵向联系就是集群内的各个不同企业围绕着某种产 品或者是某类服务,依据其在价值链中的不同位置进行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形 成联系在一起的不同价值活动与环节;横向联系体现在产业集群中生产同种产 第2 章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品、进行同类服务的企业,为争取较高的市场份额而展开价格和差异化的竞争以 及企业与集群内其他组织构成的协同关系两个方面。这种企业间既竞争又合作的 特点,是产业集群模式的核心特征。 ( 五) 区域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复杂性,企业 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创新才 可能获得成功。由此,产业集群就成为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首先, 产业集群中通过前向、后向和侧向效应联系在一起的供应商、生产商、服务商与 集群所在地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相联系的支撑 组织之间,依据集群地文化根植性,形成了本地化网络,为区域创新提供基本要 素支持:丰富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科技资源、领先的技术优势。其次,协同竟合 性使集群内企业时刻面临危机,必须不断创新。集群内企业密切接触,隐性知识 传播共享性使集群内创新模仿、消化吸收、迅速扩散和推进互补得以实现,创新 会迅速被刷新。最后,产业集群可以强化共同的义务,培养企业家精神,抑制投 机主义,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保持不竭的发展和创新动力。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 的平台,能够提供创新诱因,改善创新条件,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能力。 ( 六) 自组织性 产业集群的自组织性,又称为自我增强机制。自组织性突出地反映在产业集 群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主要发挥着反馈作用。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 外部世界,如果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产生正外部效应,自组织性将增强产业集群 的正外部效应,必将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与条件,形成良性循环。反 之,如果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产生负外部效应,自组织性将扩大产业集群的负外 部效应,势必影响产业集群外部形象与市场份额,形成恶性循环。产业集群究竟 进入哪一种循环机制,取决于集群发展产生的是网络外部正效应还是负效应这个 “内因 。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一种“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 的 自我加强过程。 1 2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2 2 1 产业集群的分类 由于产业集群的复杂性,依据其性质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主 要介绍现在常用的三种。 ( 一) 根据产业集群的性质划分 产业集群按照性质可以划分为传统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集群、资本与一般 技术相结合的产业集群三种类型。传统产业集群是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 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大量的中小企业在地域空间相互聚集,形成一个有机联系 的空间组织网络群体。二是高科技产业集群。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因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而形成,具有强烈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精神,是人们创新和创业的 栖息地。三是资本与一般技术相结合的产业集群。 ( - - ) 按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分类 根据u n c t a d 对产业集群的分类,l y n nm y t e l k a 和f u l v i af a m e l l i 对其加以 修改,将产业集群分为非正式产业集群、有组织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三种 类型。三类产业集群的类型与绩效比较如表2 1 所示。【4 l l 表2 1 产业集群的类型及其绩效 t a b 2 1 t h ei n d u s 时c l u s t e ro ft h et y p e sa n dt h e i rp e r f o r m a n c e 类型自发的产业集群 非正式集群有组织的产业集群创新型集群 例子加纳库马西汽车零部尼日利亚汽车零部件丹麦日德兰半岛家具 件集群制造集群 集群 关键参与者参与度低低到高不等高 企业规模个体户、小企业中、小企业大、中、小企业 创新 几乎没有有些 持续 信任几乎没有高高 技能低 中 中 关联有些有些广泛 合作几乎没有有些不持续高 竞争高高中到高 产品创新 几乎没有 有些 持续 出口几乎没有中到高高 资料来源:l y n nm y t e l k a 和f u l v i af a m e l l i ( 2 0 0 0 ) 根据u n c t a d ( 1 9 9 8 ) 改编。 1 3 第2 章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 三) 按产业集群的生产方式分类 在m a r k r u s i n 对产业区的分类方法基础上,通过对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的研 究,p e t e rk n o r r i n g a 和j o r gm e y e rs t a m e r 把产业集群分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卫 星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三种类型,这三类产业集群组织运行模式分别如 图2 1 、2 2 、2 3 所示。 供应商客商 图2 1 意大利式产业集群 f i g 2 1 i n d u s t r i a lc l u s t e r so fi t a l i a n 图2 2 卫星式产业集群 f i g 2 2 s a t e l l i t ei n d u s t r yc l u s t e r 1 4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f i g u r e2 3 t h ei n d u s 仃yc l u s t e ri na x l e o 圳诎口一n 言嚣 一, 从图2 1 中,可以看出意大利式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居多,企业之间互动联 系多,专业化分工细,信任度高;图2 2 表明,卫星式产业集群也是以中小企业 为主,依赖于外部企业,形成成本优势;图2 3 表明,轮轴式产业集群,由大规 模地方企业和中小企业组成,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大企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 2 2 产业结构理论 2 2 1 产业结构的系统特征 产业结构是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有机地组合在起,从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系 统。这些相互联系的要素不是单纯地堆积在一起,而是依据整体性、层次性、有 序性和相对性原则组织起来的,这就是产业结构的系统特征 第一,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是各组成部分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不是各部分简 单地加在一起,而是有结构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从而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单独的功能之和,即产生1 + 1 大于2 的效应。 产业结构系统的整体功能( e 整) 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 e 部) ,加上各部 分联系形成结构所产生的功能( e 联) 。用公式表示为: 第2 章产业集群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e 整= y e 部+ 罗e 联 第二,产业结构的层次性。产业结构的三大组成部分即第一、二、三产业, 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层次,三大产业发挥的作用不同。通 常情况下,是由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向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再由第二产业 占主导地位向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发展。这种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由一个量变 逐渐发展为质变、由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除此之外,产业结构的层次性 还表现在三次产业各自内部的结构,以及各产业的部门结构。应注重产业结构的 层次性特征,从而使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和高级化。 第三,产业结构的有序性。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 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演进,这个演进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产业结构的有序性。 各产业的发展过程都要经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以及衰退阶段,而产 业结构的有序演进就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与其相适应的产业高速发展, 可以作为主导产业,影响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从 而使整个产业结构的演迸表现出定的规律性。 第四,产业结构的相对性。产业结构作为一个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动态变化的 有机整体,它的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一个具体时间、空 间点上存在的产业结构都具有相对性。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生产要素的改变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发展变化,是一种富有弹性 的动态变化结构。一成不变和绝对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在特定 时间、空间点上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 2 2 2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会随着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 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生相应变化。运用产值、国民收入、就业人数等指标分析, 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有如下规律性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 渐上升,达到一定水平时又逐渐回落,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1 6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优化关联研究 由于区域经济条件不同,产业结构这种变化的速度和态势也有不同。在一般 情况下,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又有两种类型( 用符 号i 、i i 、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即: 第一阶段:i 占优势地位,即i i i i i 或i m i i : 第二阶段:i i 占优势地位,即i i i i i i 或i i i ; 第三阶段:占优势地位,即 i i i 或i i i i i i ; 当然,在实际发展中,区域产业结构变化也不排除跳跃式发展形式,即可能 从第一阶段直接跨入第三阶段,如一些新兴工业地区的发展。但是,不管产业结 构发展变化的形态如何,大多数会演变为“ i i i 的状态,这是产业结构 变化的客观规律。 ( 1 ) 配第一克拉克( p e t t y _ c l a r k ) 定律 1 7 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揭示了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现象。配第在 政治算术中指出“比起农业来,工业收入多些;比起工业,商业收入更多, 这种收入的差距会促使劳动力由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 。英国经济学家 科林克拉克将配第理论进行了扩展,指出随着人均g d p 的提高,劳动力首先 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次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 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来看,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增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