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pdf_第1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pdf_第2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pdf_第3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pdf_第4页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论文)《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 1 1 原创性声明 本 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 究厨两溶拍懈。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才讵抬淮卧鸦擀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蒯爨乳蝴锛恫稠课。对本文i 翔腓出重要贡献的个 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力式际明。席声明的法律壶任由本 承担。 :年日期厶- z7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携良药巴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支被查阅利昔阅; 本 授权山东样可以粕癖鸡雏商蚊的全高回鼢内容编入有;磺赋酵摹进行检 索,可以稠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屎甬钫醐姐汇编本学位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翘 :撙剧嗽:盈丝西期:毗4 、z 7 户 、 - t p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3 a b s t r a c t 4 第一章绪论5 第一节水浒全传版本5 第二节关于绰号的界定6 第三节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现状8 第四节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方法1 1 第二章水浒全传人物绰号语义分析1 2 第一节水浒全传人物绰号语义分类( 一) 1 2 第二节水浒全传人物绰号语义分类( 二) 1 9 第三章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的造词及构词分析2 3 第一节造词手段及特点2 3 第二节构词手段及特点2 6 第四章水浒全传人物绰号修辞学分析2 9 第一节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的修辞手段2 9 第二节水浒全传人物绰号修辞格的运用3 1 第三节水浒全传人物绰号中修辞的语用效果3 3 第五章水浒全传人物绰号隐喻的认知分析3 8 第一节隐喻的认知本质3 8 第二节隐喻的认知分析3 9 第六章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的文化内涵4 3 第一节儒家思想4 3 第二节审美心理4 4 第三节江湖尚武侠义4 5 第四节英雄崇拜4 7 结语4 9 附录5 0 水浒全传人物绰号5 0 参考文献5 3 致谢5 5 p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c o n t e n t s c h i n e s ea b s t r a c t 3 a b s t r a c t 4 c h a p t e r1e x o r d i u m 5 1 1e d i t i o n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5 1 2 d e f i n i n gt h en i c k n a m e 6 1 3r e s e a r c h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一8 1 4r e s e a r c h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n dm e t h o d s ll c h a p t e r2s i g n i f i c a n c eo ft h en i c k n a m ei n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1 2 2 1 s i g n i f i c a n c ec l a s s i f yo ft h en i c k n a m ei n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 一) 1 2 2 2s i g n i f i c a n c ec l a s s i f yo ft h en i c k n a m ei n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 二) 1 9 c h a p t e r3m a k ew o r da n dm a k em o r p h o l o g ya b o u t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t h e m a r s h 2 3 3 1m e a n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m a k ew o r d 2 3 3 2m e a n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m a k em o r p h o l o g y 2 6 c h a p t e r4r h e t o r i ca b o u t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2 9 4 1r h e t o r i cm e a n sa b o u t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2 9 4 2r h e t o r i ca p p l i c a t i o na b o u t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31 4 3r h e t o r i cp u r p o s ea b o u t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3 3 c h a p t e r5t h em e t a p h o ra b o u t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3 8 5 1e s s e n t i a lo f t h e m e t a p h o r 3 8 5 2a n a l y s i so ft h em e t a p h o r 3 9 c h a p t e r6c u l t u r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r e f l e c t e db y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4 3 6 1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4 3 6 2a e s t h e t i ca p p r e c i a t i o n 4 4 6 3 a d v o c a t i n gk u n g - - f u 4 5 6 4 a d o r i n gh e r o e s 4 7 c l o s i n gr e m a r k s 4 9 s c h e d u l e 5 0 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 t h em a r s h 5 0 r e f e r e n c e s 5 3 t h a n k s 5 5 产 。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水浒全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初长篇小说的代表性著作,也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 的语言独具特色,特别是其中的绰号。 绰号不仅是对人的一种特殊的称谓,还是一种文化,是江湖文化人物身份的 标志,是一种民间文化的积淀,它有着很深的社会、人生和精神的烙印,它反映 了我们特殊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情趣。 在历史上,江湖豪杰多有绰号,绰号是他们身份、性格、特长等的标记。我 国的绰号传统由来已久,在后汉书朱隽列传中就有记载,三国时代有虎痴 许褚,但真正集中和丰富的运用绰号的非水浒全传莫属。其中的绰号富有神 韵,让人一听绰号,就如见其人,“智多星”,计谋多多,智慧多多,“及时雨” 对人扶危解困及时,如同雪中送炭,而“鼓上蚤”,身轻如燕,在鼓上弹跳如簧, 身手敏捷。水浒全传众好汉绰号的命名是有规律的,后世的武侠小说也有继 承,经常借用。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水浒全传绰号的研究现状,对与水浒全 传研究相关的文章、与绰号研究相关的文章及与水浒全传绰号研究相关的 文章进行了详尽地考察,力求将水浒全传绰号研究的现状作一个全面而详实 的说明,接着是对选题原因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然后对所选用的语料进行说明 和界定。之后再分五章进行具体论述:第二章分析了水浒全传绰号的语义特 征,并从语义学角度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第三章从词汇学角度的构词造词方面 对这些绰号进行分析;第四章从修辞角度对这些绰号词进行分析,在语用方面、 效果方面进行探讨;第五章从西方隐喻角度进行探索:第六章从社会语言学角度、 文化意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分四部分,分别从所反映的儒家思想、审美心理、 江湖尚武风气及英雄崇拜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绰号;语义:修辞;构词;造词;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o u t l a w so ft h e 讹糟| li so n eo ff o u rc l a s s i cl i t e r a r yw o r k w h i c hi s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o ft h ee a r l ym i n gd y n a s t ya n dt h ef h - s tc h a p t e rn o v e lw r i t t e ni nt h e v e r n a c u l a ri nc h i n e s eh i s t o r y i tp l a y sa ni m p o r t a n ts t a t u sw h o s el a n g u a g ei su n i q u e a n dw i t hi t so w n s t y l e ,e s p e c i a l l yi t sn i c k n a l l i e s n i c k n a m ei sn o ts p e c i a ln a m e s 。b u tac u l t u r ew h i c hi st h es y m b o lo fc u l t u r a lm a n i nt h eu n d e r w o r l da n dt h e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f o l kc u l t u r e t h e r ea r ed e e ps o c i a l ,l i f ea n d s p i r i tb r a n df o rt h en i c k n a m e s ,w h i c hm i r r o r so u ru n i q u en a t i o n a lp s y c h o l o g ya n d a e s t h e t i ct a s t e e a c hh e r oh a sh i so w nn i c k n a m ei nh i s t o r yt h a ti n d i c a t e sh i ss t a t u s p e r s o n a l i t y , s p e c i a l t y , e c t n i c k n a m ew a sr e c o r d e di nl a t e rh a r t 劢uj u nt a l e s a n dt h e r ei sa n f n 一x uz h ui nt h r e ek i n g d o m s ,b u to u t l a w so ft h em a 船j i li st h er e a ln o v e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n gv a r i o u sa n dp l e n t i f u ln i c k n a m e sw h i c hs o u n d sn o te x t r a o r d i n a r ya n d m e a n i n g f u l - b u tc a nr e f l e c to n e s p e r s o n a l i t y , s u c ha s “w i s e s t a r ”i st h eo n ef i l l e dw i t h s c h e m e sa n dw i s d o m ;“t i m e l yr a i n ”i st h eo n et ot u r nu pa n dh e l pt h ep e o p l ei nn e e d t i m e l y , a n d d r u mf l e a ”i sa sl i g h ta sas w a l l o wa n db o u n c e sl i k et h es p r i n gi nt h e d r u mt os h o wh i sa g i l i t y t h u s t h e r ei sa r e g u l a rp a t t e r nf o rt h en i c k n a m e si no u t l a w s o f t h em a r s ht h a ti si n h e r i t e da n dc i t e do f t e nb yt h ei a t e rk u n gf un o v e l s t h i s p a p e ri s m a d eu pw i t hs i x c h a p t e r s t h e f h s to n ei n t r o d u c e st h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u r r e n ts t u d ys i t u a t i o no nt h en i c k n a m eo fo u t l a w so ft h em a r s ha t l e n g t h ,t a k i n gr e f e r e n c et ot h er e l a t i v ea r t i c l e sa b o u tt h i sn o v e l ,o nt h en i c k n a m e sa n d c o n c e r n i n gt h o s en i c k n a m e si nt h i sn o v e l t h e ns e t sf o r t ht h er e a s o n so fs e l e c t i n gt h i s s u b j e c ta n dm ya p p r o a c h e so fl e a r n i n g ,e x p l a i n sa n dd e f i n e sf o ru s e dc o r p u sa tl a s t ; t h es e c o n da n a l y s e st h e i rs e m a n t i cf e a t u r e so ft h en i c k n a m e sf r o mt h ev i e w p o i n to f s e m a n t i c ,a n dc a r r y so u tt h ef u r t h e ra n a l y s i si nt h ec o g n i t i v ep e r s p e c t i v e ;t h et h i r di s t os h o wt h en i c k n a m e sb a s e do nt h ew o r d - f o r m a t i o na n dc o i n a g e ;t h ef o u r t hs t u d i e s t h e mf r o mt h er h e t o r i cv i e wa n dd i s c u s s e si nt h ea s p e c t so fp r a g m a t i ca n de f f e c t ;t h e f i f t hr e p r e s e n t sp a r ta c c o r d i n gt ow e s tm e t a p h o r ;t h el a s tc h a p t e re x p l o r e st h e mf r o m s o c i o l i n g u i s t i c sa n dc u l t u r ec o n n o t a t i o n ,c o n s i s t i n go ff o u rp a r t sw h i c hr e f l e c t st h e c o n f u c i a n i s m ,a e s t h e t i cp s y c h o l o g y , a d v o c a t i n gk u n g - f ua n da d o r i n gh e r o e si n s o c i e t y k e y w o r d s :n i c k n a m e s ;s e m a n t i c s ;r h e t o r i c ;w o r d - f o r m a t i o n ;c o i n a g e 4 、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水浒全传版本 “水浒传的故事和文字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到百回本出现,才开始定型 成书。就目前所知,最早的百回本中,有明嘉靖年间武定侯郭勋刻本,明万历十 七年天都外臣序刻本和万历三十年前后杭州所刻的容与堂本。郭勋刻本,现仅存 第五十一回至五十五回的残本一卷。天都外臣序刻本,现仅存清康熙年间石渠阁 补页之本。容与堂本,从流传情况来看,实不止一种本子,过去国内所藏本残缺 不全。北京图书馆收藏了一部完整的容与堂本,即现在这部明容与堂刻水浒传, 原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这部北图藏本可能是现存最早百回本中 比较完整的本子。”1 以下是我们所能查到的版本: 水浒全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4 年 此书以天都外臣序刻本为底本,再用郭勋本残卷、容与堂本、芥子园本、钟 伯敬评本、杨定见本、贯华堂本等七种本子来作细致的校勘,将所有的异文、所 有的增添或删改之处,一一在校勘里面注出,并加标点,使之成为一个比较完全 的本子。关于“平田虎、王庆”的故事的二十回,是采用杨定见本的,亦据郁郁 堂本加以校正。 水浒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2 年 此书是根据1 9 5 4 年整理本重版印行,所采用的底本是金圣叹批改的七十回 本,只不过是将其中金圣叹的批语去掉,有些情节按一百五十回本子( 汉宋奇书) 酌加删节。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3 年 此书根据1 9 6 5 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的北京北京图书馆藏本影印本翻 印,北京图书馆藏本原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中缝为“李卓吾批 1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影印出版说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部,1 9 6 5 年1 2 月,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卷首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评水浒传”,影印本统一为明容与堂刻水浒传。 水浒全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7 5 年 明万历年间,出现了杨定见序的一百二十回本,解放前出版了一种杨定见序 本的排印本。本书就是用这个排印本为底本。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华书局1 9 7 5 年 此书以崇祯十四年( 1 6 4 1 年) 贯华堂刻本为底本,全书七十五卷。金圣叹 的三篇序文宋史纲、宋史目、读第五才子书法,及其伪托为施耐庵作的 序文,连同他的评点,一并照印。 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7 5 年 此书所采用的底本是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末年( 1 6 1 0 年左右) 杭州容与堂 刻本。原书一百卷一百回,题为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本书删除了底 本中附加的文字及评语、插图和卷次字样,对明显错误的地方,参照一百回天都 外臣序本,一百二十回杨定见序本等加以订正。 水浒新华出版社1 9 8 1 年 这个本子初版时名为洁本小说水浒,新中国成立前曾印过几版;解放后 又再版过两次,最后一次是1 9 5 5 年,书名改为水浒节本,由北京宝文堂书店 出版。这本书这次重新出版,就是以北京宝文堂书店1 9 5 5 年版为底本,根据解 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整理出版的七十一回本水浒,并参考新版本一百二十 回本水浒。 本论文采用的是完整的一百二十回本子,即水浒全传(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因为考虑到其内容及情节的完整性,并且也采众家之所长,所以本论文研究采用 了这个本子。 第二节关于绰号的界定 以下是一些语文工具书对“绰号”的解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 诨号:诨名,外号。1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 9 9 8 年,p 2 0 4 6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绰号:外号:她的- - 一n t t 小猫。1 辞源中的解释是: 绰号:诨号,外号。2 有人在文章中也对绰号作过解释:“绰号是人除去姓、氏、名、字外的又一 称呼,一般指人的外号、诨号、自号、雅号等。绰号作为中国人的称谓系统的组 成部分之一,可能产生得很早。”3 还有一种是对绰号做一种更内在的解释,是文化意义层面上的解释。“绰号 又称诨名、外号,是人的姓名、自号和字之外的特别称谓。古语云:劝君不用 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除了针对体貌特征的绰号而外,一般来说,一个绰 号就是一幅漫画式写照,它凸显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和人格形象的本质与特 征;一个绰号就是一支民意晴雨表,它清晰地标示出一个人在众人心目中的荣辱 意向及其指数;一个绰号就是一面灵魂的显像镜,它准确地映现出一个人的价值 取向与志趣情操,绰号是他人施予并为众人所认可的一种异称,是一个人在公众 中口碑的一个标志或缩影。从一个人的绰号可以看出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 象,看出其价值取向与志趣情操。”4 综上,可以这样给绰号定义: 绰号,也叫外号,是别人起的、为公众所认可的、对某人的除了姓名、自号、 字以外的称谓。它是对人的形像、性格或某方面特征的一种写照,能反映出公众 对此人的评价及好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人自身方面的一些特点。 水浒全传一百零八条好汉都有自己的绰号,如:宋江的绰号是及时雨、 呼保义、孝义黑三郎、黑宋江;卢俊义的绰号是玉麒麟;吴用的绰号是智多星等 等。 水浒全传中除了1 0 8 位好汉有自己的绰号,一些市井小人物也有自己的 绰号,如:郑屠镇关西、牛二没毛大虫、武大郎三寸丁谷树皮、崔 道成生铁佛、张三过街老鼠、丘小乙飞天夜叉等。 但是在书中对这些人的绰号及个人描写远远没有这1 0 8 位好汉的精彩,并且 从绰号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上来说,也远远不及主要人物与绰号的关系密切。对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商务印书馆,2 0 0 7 年,p 2 2 1 2 辞源,商务印- ”馆,1 9 8 3 年,p 2 4 4 3 3 略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人物绰号的文化意义,李杰,读书与评论,2 0 0 8 年2 月,p 1 0 7 - p 1 0 8 4 从绰号看人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情操,刘立祥,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0 7 年第l 期,p 4 0 - p 4 2 7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些小人物的描述,大部分都是一笔带过,并且他们的出场基本也没涉及绰号的由 来。因而对于这些小人物的绰号,我们不做过多的研究,而把重点放在1 0 8 位好 汉的绰号上。 第三节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研究现状 水浒全传是我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的 一次官逼民反的农民起义,当时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以晁盖、宋江、卢俊义为 代表的1 0 8 位好汉被逼上梁山,劫富济贫,替天行道,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本书 最有价值的就是刻画的众好汉形象和在语言上的特色,因而在文学史上取得了较 高的成就,在语言学史上也具有重要价值。口语的运用和绰号的丰富,无疑是本 书的一大亮点,也反映了当时的词汇面貌。 历代学者对水浒传做过不少研究,无论是在版本还是在作者考证、风俗、 社会心理、人物、衣食住行等方面,研究成果还是不少的。如:水浒传论文集 1 对水浒版本、艺术改编、国外流传情况、艺术分析、续书、评点争论等方面的 论文进行了整理汇编;水浒传资料汇编2 分为本事编、作者编、版本编、评论 编、注释编、影响编等,对于研究水浒的材料进行了大整理;水浒传原本 和著者研究3 专门对水浒的版本及著者进行了考证;地煞天罡( 水浒传) 与民俗文化4 解读了水浒中的江湖社会文化、侠义文化、结盟习俗、尚武 习俗、饮食习俗、生存状态和政治理念等。还有一些类似的书,力求对水浒传 的文化价值及观念进行解读。 从语言研究来看,著作方面,清代程穆衡注释水浒传词语而作水浒传 注略,包括水浒传注略小引、序、水浒传注略卷上二十八卷和卷下四十 二卷共七十卷,对其中的许多词和语进行了注释,如:破落户、小种经略、禁军 教头、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等。还对一些绰号进行了注释,如赛伯当、旱地忽 律、赤发鬼、立地太岁、母夜叉、浪里白条等,注释得有详有略,当然还有一些 1 宁夏人民出版社,郑公盾,1 9 8 3 年6 月 2 百花文艺出版社,朱一玄、刘毓忱,1 9 8 1 年 3 江苏古籍出版社,罗尔纲,1 9 9 2 年6 月 4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王同舟,2 0 0 3 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未解;水浒词汇研究:虚词部分1 对水浒里的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 词、连词、助词,进行了归类整理及说明;现代的还有水浒词典2 一共收录 条目4 8 9 5 条,其中一般词语4 6 7 3 条,俗语2 2 2 条,收的词目限于水浒传, 所依据的是一九五四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郑振铎序本水浒全传;水浒语 词词典3 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百回本水浒传,共收词、熟语3 1 9 4 条。这两 本是专门研究水浒传的专书词典,像一些其他书也有涉及到水浒传词语 的,如小说词语汇释、明代汉语词汇研究等。 对水浒传中某些词语进行研究的论文更多,如( 水浒传) 程度副词计 量研究4 将水浒传中副词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并对两者内 部又进行了细分;( 水浒传) 述补结构研究5 对动结式述补结构、动趋式补结 构等进行了分析;( 水浒传) 和( 红楼梦) 性别歧视语研究6 对两者中的性别 歧视语进行分析,然后比较:( 水浒) 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7 对水浒的 三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些论文都对水浒传中不同的词,不同的角度 进行分类研究。 对绰号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也有,如从文化保值角度看绰号的翻译8 是 一篇从文化保值角度谈绰号翻译的英语论文;绰号修辞的语用功能9 以赵树 理文集小说卷中的绰号为语料,以现代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礼貌原 理、间接言语行为的美学理论及语言视觉修辞理论为理论依据,简明扼要地分析 了绰号修辞的语用功能;绰号的社会语用分析1 0 基于对大量有案可稽的英汉语 世界各种绰号及其产生背景的调查,讨论了绰号的语用功能,绰号的流行、通用 性、跨文化交际中的绰号等社会语用现象,以及绰号对社会的发展变化、文明程 度与人们的生活背景与精神面貌的折射。;绰号中见隐喻之美1 1 通过讨论绰号 的修辞特点和语用功能来体现、说明隐喻的修辞美和语用美。还有其他一些论文, 1 香坂顺一,日本,文滓出版社,1 9 9 2 年1 月 2 胡竹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 9 8 9 年4 月 3 李法白、刘镜芙,一卜海辞 s 出版社,1 9 8 9 年7 月 4 卞丁静,苏州人学,2 0 0 7 年 5 朴元基,复口大学,2 0 0 7 年 6 周彬,复旦大学,2 0 0 4 年 7 王一凡,天津师范大学,2 0 0 3 年 8 汪洋,燕t l i 大学,2 0 0 6 年 9 中北人学学报,陈俊芳,2 0 0 6 年第2 2 卷第4 期,p 6 6 - p 6 8 1 0 语言教学与研究,侯广旭,2 0 0 1 年第3 期,p 2 8 - p 3 3 1 1 北京理工人学学报,孙丹,2 0 0 4 年2 月第6 卷第】期,p 4 0 - p 4 2 9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从绰号看人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情操认为“绰号是他人施予并为公众所认可 的一种异称,是一个人在公众中口碑的一个标志或缩影。从一个人的绰号可以看 出他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看出其价值取向与志趣情操。 1 还有一些 文章也是对绰号语用修辞及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可见绰号的实用性及文化内涵 都非常丰富。 水浒传的绰号最为集中和丰富,尽管研究水浒传的作品不少,但在 那些的著作和论文中很少有专门系统研究绰号的,有的只是涉及到绰号的翻译, 如: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人物绰号的翻译中,“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应用到 人物绰号的翻译,以水浒传沙博理( s i d n e ys h a p i r o ) 译本为例来探讨人物绰 号的翻译,并对沙译本中绰号的翻译进行评析”2 。很多是关于其中某个或某些绰 号的考察,如“一丈青”考3 文章从释义考、来源考两个方面结合其他研究 成果对“一丈青”这个绰号进行考究:( 水浒传) 中几个难解绰号索解4 对呼 保义、汗地忽律、病关索、病尉迟、病大虫、入云龙、一枝花等难解或令人解释 的不太满意的几个进行了重新释义;( 水浒传) 人物绰号拾零5 对其中的1 9 个 人绰号作简要介绍,这些基本上都是对人物的绰号进行的浅层的语义解释,对一 些比较难以明白的进行解释,似乎更多的是一些趣谈性质的。有的还谈到了绰号 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如:论( 水浒传) 人物绰号的艺术特色6 从绰号体现 的时代褒贬爱憎、民族审美情趣、形式美方面来看其艺术特色;( 水浒传) 梁山 好汉绰号的文化审视7 从世俗的、非主流文化、人的自我意识、民族心理等方 面阐发了文化内涵;试论( 水浒) 人物绰号的美学意义8 从汉民族审美的心理 结构、时代特征、身份特征、对仗谐音方面阐述了它的美学特质。这些都是对水 浒传某方面进行的单独研究,应该说,还没有人对绰号从语言学角度进行过系 统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力图结合语言学理论对水浒传绰号进行系统研究。 1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刘立祥,2 0 0 7 年第l 期,p 4 0 - p 4 2 2 南华大学学报,张春艳、贾德江,2 0 0 8 年4 月,p 9 5 - p 9 7 3 中华文化论坛,胡斌,2 0 0 7 年1 月,p 8 2 平8 6 4 菏泽学院学报,朱国伟,第2 9 卷第6 期,p 5 5 - p 5 8 5 语文世界,胡新发,1 9 9 8 年2 月,p 3 7 6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张朝阳,2 0 0 6 年1 2 月第2 2 卷第6 期,p 3 5 - p 3 7 7 学海,尚继武,2 0 0 4 年2 月,p 1 6 7 - p 1 6 9 8 华中师范学报,杨世洪,1 9 8 2 年第4 期,p 1 3 5 - p 1 3 8 1 0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四节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方法 论文选题的意义 绰号是对人物的一种特殊的称谓,水浒全传中的绰号,是本书亮点,是 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存在依据。 以前对水浒全传人物绰号的研究仅限于对某一方面的具体研究,如对某 些难解绰号进行注释,这些占了绝大多数,还有的是对水浒全传人物绰号艺 术特色、美学意义等进行探讨。总之,对水浒全传人物绰号还没有进行过系 统性的研究。本论文就是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能对水浒全传中的人物 绰号从语言学角度,如语义、构词、造词、修辞等方面迸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从 而对本书中这个亮点进行展现。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一) 、采用分类统计的方法 由于水浒全传人物绰号数量一定,并且总体面貌直观,因而我们采用的 是分门别类的统计,将性质相同或类别相似的归入同一类,在此基础上,对这些 绰号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二) 、采用描写分析的方法 描写是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具体的展示,而分析是运用理论对其成因及相互作 用的考究,准确而详实的描写是分析的前提,两者相结合才有助于达到研究的目 的。论文对于作品中绰号进行了详尽而全面的展现,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具体的分 析,力求达到研究目的。 ( 三) 、采用国内与国外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本论文运用了国内的一些理论与研究材料,如修辞、造词、构词等方面的理 论,并结合国外研究理论,如礼貌原则、隐喻理论,力图对问题进行全面地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水浒全传人物绰号语义分析 水浒全传中除了一百零八条好汉有绰号外,其他人也有的有绰号,如镇 关西一郑屠、生铁佛一崔道成、飞天夜叉一丘小乙、过街老鼠一张三、青草蛇一 李四等等,这些小人物尽管也有绰号,但是他们的使用频率非常低,一般只使用 一次,并且对于他们的绰号也没有作形象的说明,因而不具有典型性,所以我们 不做主要分析。 水浒全传中的一百零八人绰号,各具特色,这些人物绰号一般都是在人 物第一次出场时出现,一般是由别人介绍,也有自我介绍的,并且出现时基本都 会附带对人物的描述,让我们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此人绰号的由来,还给我 们进一步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绰号反映了一个人的特征,对于这些绰号,我们可以用两种不同的分类的方 式,这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些绰号的内涵。 第一节水浒全传人物绰号语义分类( 一) 我们根据水浒全传绰号所含的意义,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与动物与关的绰号 例如:玉麒麟、豹子头、入云龙、扑天雕、青面兽、九纹龙、插翅虎、混江 龙、浪里白跳、两头蛇、双尾蝎、摩云金翅、火眼狻猊、锦毛虎、锦豹子、矮脚 虎、出洞蛟、翻江蜃、井木犴、跳涧虎、通臂猿、白花蛇、九尾龟、花项虎、中 箭虎、病大虫、鼓上蚤、金毛犬、母大虫、笑面虎、独角龙、出林龙、金钱豹子、 青眼虎、白日鼠、金眼彪、旱地忽律、过街老鼠、青草蛇、乾乌头、没毛大虫、 金眼虎、飞天蜈蚣、黄蜂刺、飞天虎、油里鳅、神驹子、角木蛟、亢金龙、氐士 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e l 鼠、危 月燕、室火猪、壁水输、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昂日鸡、毕月乌、觜水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参水猿、井水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赤须龙、 卷毛虎、太湖蛟、瘦脸熊 虎、龙、豹等明显都是动物标志的,摩云金翅、火眼狻猊、翻江蜃、井木犴、 金眼彪、旱地忽律等这些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可能有点陌生,因而我们着重对这些 进行分析。 水浒全传第八十二回“梁山泊分金大买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中,梁 山好汉入城朝觐时,是这样描写的:“帝阙前万灵咸集:凤楼下百兽来朝: 为彪,为豹,为麒麟,为狻猊,为,为金翅,为雕鹏,为龟猿,以及犬鼠蛇 蝎,皆知宋主人王。五龙夹日:是为入云龙、混江龙、出林龙、九绞龙、独角龙, 如出洞蛟、翻江蜃、自逐队朝天;众虎离山:是为插翅虎、跳涧虎、锦毛虎、花 项虎、青眼虎、笑面虎、矮脚虎、中箭虎,若病大虫,亦随班行礼。 所以,摩云金翅、火眼狻猊、翻江蜃、井木犴、金眼彪、旱地忽律,这几个 也可以确定是属于动物类。 摩云金翅: 金翅鸟:梵语。鸟名。佛教传说中的大鸟。南齐书南郡王子夏传:“世 祖梦金翅鸟下殿庭,搏食小龙无数,乃飞上天。”法苑珠林卷十:“金翅鸟 有四种,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若卵生金翅鸟飞下海中以翅搏水, 水即两披,深二百由旬,取卵生龙随意而食之。”亦省称“金翅”。康有为寄 赠王幼霞侍御诗: “金翅食龙四海水,女林栖凤万年枝。”1 书中四十一回这样描述:“力壮身强无赛,行时捷似飞腾,摩云金翅是欧 鹏”。所以我们可以将摩云金翅理解为是一种鸟类。 火眼狻猊: 眼睛发红光的狮子。狻猊,狮子。( 水浒传) 注略补引董斯张吹景集 云:“火眼狻猊,日万兽之君,厥首惟一,牝牡各身,是食狮象,迅蹄蹑云,饥 喷烈焰,足兵尾火( 二尾形如火字,八足形如兵字) 。”按,这是神话传说,其 实“狻猊”正是“万兽君”的狮子。2 狻猊亦作“狻麂”。兽名,狮子。尔雅释兽:“狻麂如虢猫,食虎豹。”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9 年8 月,1 1 卷p 1 1 6 1 2 水浒词典,胡竹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 9 8 9 年4 月,p 1 9 9 1 3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郭璞注:“即师子也,出西域。”穆天子传卷一:“狻猊野马走五百里。 郭璞注:“狻猊,师子,亦食虎豹。 唐代杜甫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 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狄。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象: “少时,有 狻猊来,众象皆伏。”1 书中第四十四回,在对人物的出场是这样描述的:“为他双睛红赤,江湖上 人都唤他做火眼狻猊。”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个绰号理解为是双睛红赤的狮子。 翻江蜃: 蜃:传说中的蛟属。能吐气成海市蜃楼。亦指海市蜃楼。2 翻江蜃:蜃如蛟,红鬣,腰以下鳞尽逆,史所云海旁蜃气象楼台也,与介属 蜃蛤之蜃,可烧灰以供丧,薄以饰器者,各是一物。 出洞蛟:蛟,龙属,无角,细颈,胸有白缨。南方每岁出蛟水发,甚者摧山 汩陵,所谓出洞蛟也。3 书中翻江蜃与出洞蛟是同时出场的,“大江中伏得水,架得船。是弟兄两个, 一个唤作出洞蛟童威,一个叫做翻江蜃童猛。 尽管没过多介绍,但是我们看得 出,这两者都是比作水里动物,就像大词典中解释“传说中的蛟属”。 井木犴: 犴:北方的一种野狗。形如狐狸,黑嘴。文选司马相如( 子虚赋) : “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螋蜒疆犴。”郭璞注:“犴,胡地野犬也,似狐而小。” 4 井木犴:犴同鼾,陆佃日:黑喙善守,故字从干,孔臧谏格虎赋:手格 猛兽,生缚秆,昧爽而出,见星而旋。二十八宿真形图井宿为木秆。5 狴犴:传说中一种走兽,古代常把他的形象画在牢狱的门上。6 井木犴:星宿名,传说中的一种凶兽,形状象野狗。西游记三本九出: 角木蛟、斗木獬、奎木狼、井木犴,遮掩东方。醒世姻缘传六十一回:你这 男命,倒是个“井木犴”。这“井木犴”是个野狗,那性儿狠的异常,入山禽虎 1 汉语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 0 0 9 年8 月,5 卷p 6 5 2 汉语人词典,上海辞书f f 版社,2 0 0 9 年8 月,8 卷p 8 9 7 3 水浒传注略,程穆衡,转引自水浒传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百花文艺出版社,1 9 8 1 年,p 4 6 3 4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f f 版社,2 0 0 9 年8 月,5 卷p 1 0 5 水浒传注略,程穆衡,转引自水浒传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百花文艺出版社,1 9 8 1 年p 4 跖 6 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商务印书馆,2 0 0 7 年,p 7 5 1 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豹,下海吃蛟龙,所以如今这监牢都叫是“犴狴”。1 书中对“井木犴”的出场是由大刀关胜来介绍的。第六十三回:关胜听罢, 大喜,与宣赞说道:“这个兄弟。姓郝,双名思文,是我拜义弟兄。当初他母亲 梦井木犴投胎,因而有孕,后生此人,因此人唤他做井木犴。这个兄弟十八 般武艺,无有不能。”从书中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绰号的具体意思。只能通过第八 十二回中好汉进京和书、典的考证来判断。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断定,犴属 于动物类,应该是像野狗一样的比较凶狠的动物。 金眼彪: 彪:小老虎,比喻身材高大。2, 彪:虎。北周庾信枯树赋:“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 鱼龙起伏。”南史檀硅传:“觎彪能吓,人遽与肉,饿麟不噬,谁为落毛。” 唐韩愈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上言酒味酸,冬衣 竟未擐。下言人吏稀,惟足彪与彪。3 书中金眼彪施恩的名字先出场,在第二十八回中,武松问施恩家的体己人, 是谁让他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