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因病机,目录,第一节病因第二节病机,教学目标,掌握:六淫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理解:饮食致病的原因,劳逸致病的原因。了解:七情致病特点、痰饮及瘀血致病特点。,一、病因,病因: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分类:(1)外感致病因素(2)内伤致病因素(3)病理产物病因(4)其他病因,一、病因,病因:即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一、外感病因,(一)六淫,1、概念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的六种正常气候。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2、致病特点(1)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而入。(2)季节性: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3)区域性:与居住和工作环境有关。沿海多湿病,西北高原多寒病,高温环境工作多燥病和火病。(4)相兼性:可单独致病,两种以上同时致病。如风寒袭表、风寒湿痹。(5)转化性:可相互转化,寒湿化热。,(一)六淫,1、风邪:是春天的主气。风邪是六淫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为阳邪:风邪具有轻扬、升散、向上、向外的特性。其性开泄:风邪侵犯人体使毛孔开放。易袭阳位:易侵犯人体头面部和肌表。外感风寒出现头痛、鼻塞等表现。(2)、善行、数变善行: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如风湿性关节炎痛疼的部位不固定。,(一)六淫,数变:发病迅速和病情变化无常,如荨麻症,风团时有时无。(3)、风性主动:所致疾病症状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如眩晕、抽搐、震颤。(4)、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侵入肌体的机会最多,其他邪气常常依附于风邪引起疾病,如风寒、风热、风湿。,(二)、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六淫,2、寒:是冬天的主气。(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邪:寒冷的为阴。易伤阳气:寒易伤及人体阳气使证候呈现寒象。寒邪伤表则恶寒发热、头身痛疼。寒邪伤及脾胃则脘腹冷痛、腹泻。寒邪伤肾则四肢逆冷、畏寒、小便清长。,(一)六淫,(2)、寒性凝滞凝滞:凝结、阻滞不通。寒邪使经脉气血凝滞不通,不通则痛,痛疼遇冷加重。寒邪阻滞经络则肢体关节冷痛。如过食生冷出现胃肠痉挛、腹痛的症状。(3)、寒主收引收缩牵引。寒邪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筋脉收缩挛急。如夏天游泳出现抽筋。风寒感冒出现头痛、恶寒、无汗的症状。,(一)六淫,3、暑:是夏令的主气。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产生于炎热的夏季。(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夏天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暑邪致病出现阳热症状。中暑出现高热、烦渴、汗多等症状。,(一)六淫,(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暑邪易升易散,使毛孔开放而多汗,汗出过多耗气伤津。中暑出现头晕或昏倒、出冷汗,四肢发冷。(3)、暑多挟湿暑令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暑邪伤人多兼湿邪。常见头身困重,脘腹胀满。,(四)、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一)六淫,4、湿:是长夏的主气。夏秋之交是湿气最重的时期。(1)、湿性重浊:重沉重,感受湿邪常见头重如裹,四肢困重;浊:秽浊不清,湿邪所致疾病的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是秽浊不清的,如小便混浊,白带过多。(2)、湿性黏滞:湿邪所致疾病病程长、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如湿疹。,(一)六淫,(3)、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碍气机湿的本质属于水,故为阴邪,损伤阳气,阻遏脾阳导致脾失健运。湿邪留滞在脏腑经络使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出现脘腹胀满大便不爽。(4)、湿性趋下:湿的本质为水,水往低处流,病变、部位多在人体下部,如下肢水肿,泄泻、带下等。,(一)六淫,5、燥是秋天的主气。初秋多为温燥,深秋多为凉燥。(1)、燥易伤津:燥性干涩,损伤津液,引起口咽干燥、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等。(2)、燥易伤肺: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燥邪多由口鼻而入,肺脏喜润恶燥,极易伤肺,出现鼻咽干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症状。,(一)六淫,6、火:为阳盛之气,包含温、热之邪。温、热、火性质相同,程度不同,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1)、火性炎上火的性质具有升腾上炎的特点,火邪致病出现高热,面红目赤的症状,火热上炎扰动神明出现神昏谵语、狂妄躁动。(2)、火易消灼津液火为热极,迫津外泄,消灼津液出现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一)六淫,(3)、火易生风动血火热之邪灼伤肝经导致肝风内动,热及生风,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火邪灼伤经脉迫血妄行,出现各种出血,如吐血、尿血、便血等。,(一)六淫,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疠气,1、概念疠气是一类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又称为疫气、时气、疫毒等。如SARS、禽流感。2、致病特点(1)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如霍乱。(3)疫气不同,发病各异(4)传染方式各异。(5)有一定的发生与流行条件,与气候、环境卫生条件有关。,二、内伤病因,1.概念: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2.七情致病的特点伤及五脏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心主神志,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七情致病以心、肝、脾功能失调多见。影响气机,(一)七情,喜则气缓:缓解精神紧张,过度使心气涣散、精神不集中甚至精神狂乱。怒则气上:使肝气上逆,出现面红目赤、昏厥的症状。悲忧则气消:使肺气消耗,意志消沉,常见萎靡不振。恐则气下: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常见二便失禁。惊则气乱:心气紊乱,惊慌失措,常见心悸。思则气结:伤脾导致气机郁结,脾胃的运化失常,常见脘腹胀满、纳呆。,(一)七情,(二)、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饮食无一定规律。饮食无度:时饥时饱,损伤脾胃食五定时2.饮食不洁:因食用了不清洁、不卫生、或陈腐变质有毒、或被污染的食物。食物中毒或寄生虫病。3.饮食偏嗜:寒热偏嗜:过食生冷损伤脾胃。五味偏嗜:偏嗜辛辣易致胃肠积热。种类偏嗜:肥甘厚味易致脾困纳呆。,1.过劳劳力过度:损伤正气。劳神过度:损伤脾气,耗伤心血。房劳过度:耗伤肾精。2.过逸久卧伤气,(三)、劳逸过度,三、病理产物病因,(一)痰饮,1.含义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称饮,稠浊者称痰。津停为湿,湿聚为水,水积成饮,饮凝成痰。2.形成脾运化津液,肺通调水道,宣发津液,肾气化水液三焦是气和水的运行通道,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焦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虚水泛为痰”。,3.致病特点阻滞气机痰饮停肺则咳嗽、喘促,流注经络则肢体麻木,痰迷心窍则昏迷、痴呆。致病广泛多端痰饮随气而行,无所不至。痰在胃则脘腹胀满,痰在肌肤则水肿,痰在胸胁则胸胁胀痛。,(一)痰饮,(二)瘀血,1.含义瘀血: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离经之血积存体内。2.形成(1)气虚运血无力和摄血无力形成瘀血(2)气滞气滞血瘀(3)寒热寒则血凝,热则血涸(4)跌仆损伤导致离经之血留于体内不能消散。,3.致病特点(1)疼痛痛如针刺、拒按、痛处不固定、得温则减、遇寒加剧、昼轻夜重。(2)肿块刺痛或绞痛、位置固定、拒按、按揉不消散。(3)紫绀局部青紫或唇色青紫(4)出血经久不止、血色紫暗或有血块。(5)舌质紫暗(6)脉涩或结代,(二)瘀血,(四)其他病因,1.外伤2.寄生虫3.药邪4.医过5.先天因素,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理。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二、病机,一、邪正盛衰,概念正:人体的机能活动;抗病、康复能力。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邪相争: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人体的抗病能力与之斗争发生的病理变化。(一)邪正盛衰与发病1正气不足正气是发病的内在根据。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正气虚弱,病邪乘虚而入发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一、正邪相争,2邪气侵袭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在一定情况下起着主导作用。毒蛇咬伤、饮食中毒、瘟疫流行的时候。3正邪相争正邪相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正胜邪却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二)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1.邪盛正衰则表邪入里2.正盛邪衰则里病出表,一、正邪相争,(三)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实证邪气亢盛,正气未衰,表现出亢盛有余的证候。见于外感疾病的初期和中期、气滞血瘀、水湿内停等病证。虚证正气不足,难于邪气斗争,表现出虚弱衰退、不足的证候。多见于疾病后期、慢性病证。2、虚实变化(1)虚实错杂同时出现正虚和邪实。实中夹虚以邪实为主,虚中夹实以正虚为主。,一、正邪相争,(2)虚实转化实证失治或治疗不当或邪气过盛损伤正气转为虚证。脏腑功能衰弱,痰饮、瘀血等实邪留于体内,转为实证。(3)虚实真假疾病的现象和本质不完全一致。真虚假实,真实假虚。(四)正邪盛衰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和痊愈。2.邪胜正衰: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是阴阳两个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一)阴阳失调与发病(二)阴阳盛衰与寒热变化(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亡阳阳气丧失亡阴阴气丧失,见于疾病的终结,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阴阳两个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一)阴阳失调与发病(二)阴阳失调的基本形式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一方虚损导致另一方的不足。4、阴阳格拒一方极盛将另一方格拒于外。阴盛格阳,真寒假热,阳盛格阴则真热假寒。,二、阴阳失调,5、阴阳亡失亡阳阳气丧失亡阴阴气丧失,见于疾病的终结(三)阴阳盛衰与疾病转归1、恢复平衡2、阴阳亡失,三、气血津液失常,1、气的失常: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失去平衡协调。(一)气滞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如肝气郁滞、脾胃气滞。(二)气逆气的上升过度,或下降不及,而致脏腑之气逆上。如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三)气陷在气虚的情况下,以气的上升不及和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几教案及反思
- 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At the zoo Part C教案设计
- 物业冬季安全培训
- 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
- 数学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
- 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22 图形的相似(31题)(学生版)
-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安装与销售合同
- 液化天然气销售及采购合同
- 酒店员工培训手册
- 掌握跨境担保合同外汇登记操作要点
- 苏科版三年级上册劳动第一课《包书皮》课件(定稿)
- 二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握笔姿势详解全解课件
- 简约红色五四青年节活动策划PPT模板
- 《三会一课》培训测试题
- Seminar_带SPL的安全集成
- 湘钢转炉倾动氧枪功能规格书新1-8-28
- 国家开放大学《电工电子技术》章节自测题参考答案
- GB∕T 16754-2021 机械安全 急停功能 设计原则
- 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规范化要求
- 百科知识竞赛PPT(可直接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