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_第1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_第2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_第3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_第4页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内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目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学习要求,掌握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原则、康复要点;熟悉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评定、治疗目的、注意事项;了解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基本类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一.概述,髋关节的结构:髋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稳定而多轴性杵臼关节,由股骨头、髋臼和股骨颈组成。髋关节可作三轴性运动:额状轴上的前屈、后伸;矢状轴上的内收、外展;垂直轴上的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股骨头的关节面大约为圆球的2/3,髋臼周围附有纤维软骨-髋臼唇,可增加髋臼的深度,还可以使关节在无痛和无摩擦的状态下运动。关节软骨受损后,关节就变得僵硬和疼痛。关节的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关节囊,关节囊有一层光滑的“内衬”-滑膜。滑膜能够产生滑液,而滑液可以减少关节运动产生的磨损。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固,其中以髂骨韧带最强大,耻股韧带。坐股韧带。轮匝韧带,正常髋关节的活动度,屈曲0120伸展015外展045内收035外旋045内旋035,人工关节置换术,指用人工关节替代和置换病损或损伤的关节。假体位置:理想的髋臼假体位置是前倾1510,外翻4010,股骨假体前倾510。,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1.髋关节功能受到明显影响;2.伴有中到重度持续性关节疼痛,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才能缓解;3.非手术治疗均不能缓解;4.经X线检查有关节破坏的征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目的,1.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2.缓解疼痛;3.矫正畸形。,髋关节置换术分类固定方法:骨水泥固定和非骨水泥固定,骨水泥型假体的松动率和翻修率均低于非骨水泥型假体是否包括髋臼置换分为:全髋人工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关节置换术后存在的问题,1.疼痛;2.关节活动障碍;3.并发症。,二、康复的目的1.训练和加强关节周围肌群,达到重建关节的稳定性;2.改善置换后关节活动范围,保证重建关节的良好功能;3.加强对置换关节的保护,延长假体使用寿命;4.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5.降低术后并发症。,三.康复评定,术前评定:全身整体状况及个项的评定1.确定受累的关节是否需要外科治疗;2.肌力评定:徒手肌力法(MMT);3.关节活动度尤其手术关节活动度,确定手术关节有无挛缩畸形;4.步行功能评定,观察步态,有无使用助行器;5.测定手术肢体长度;,6.X片:了解手术关节有无畸形、增生、对线、对位等影像学改变;7.关节评分系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表,日常活动能力和步态占47分,疼痛占44分,关节活动占5分,关节无畸形占4分,共100分。90100分为优,8090为良,7080为中,低于70分为差。,术后评定:分别在术后12天、1周、2周及术后1月、3月和半年评定1.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等;2.伤口情况;3.关节水肿;4.关节疼痛:可用目测类比法(VAS评分法)早期伤口疼痛;活动后疼痛;如疼痛减轻后突然加重,或特殊部位疼痛时,结合X片;5.上、下肢肌力,并评估肌肉力量是否影响手术关节稳定性的情况;,6.关节活动度:P/AROM;7.活动及转移能力:床上活动及转移能力,坐位、站立、行走、上下楼、走斜坡能力;8.步态分析,一般的,观察患者的行走时站立相和摆动相步态,不同原因(如疼痛、感觉尤其本体感觉下降)造成的步态是不同的;9.功能性活动能力;10.X线:假体的位置、关节对线、骨等。,四.康复治疗-术前,1.术前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手术及其并发症、术后康复方法和注意事项等;2.增加患肢及其他肢体的肌力训练;3.教会患者术后应用的训练方法,床上及转移活动,各关节的主动-辅助运动,主动运动,助行器的使用;4.深呼吸和咳嗽训练,预防肺部感染。,四.康复治疗-术后,1、消肿止痛:冰疗:12次/d,3060min/次;电疗法:毫米波疗法,3060min/次,1次/d;经皮神经电刺激:100Hz,3060min/次,12次/d;光疗法:切口感染可用紫外线局部照射;药物。,2.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摆放:应避免四种危险体位:髋屈曲90;下肢内收过中线;伸髋外旋;屈髋内旋。后外侧入路:避免屈曲90、过度旋转和内收;前外侧入路:避免外旋;12周以后假囊形成,肌力,肌力足以控制髋关节的稳定性用枕头使髋关节外展612周,防止患肢内收、内旋;术后46周,髋关节可完全伸直,屈曲8090、轻度内旋2030和外旋,在疼痛允许范围内被动外展。,3、预防合并症的训练:尽早深呼吸训练、咳嗽训练;踝关节“泵”式往返训练;床上活动。,4、增强肌力训练:术后12天:手术侧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及非手术关节的主动活动和抗阻训练;每次3060min,12次/d;术后1周:渐进性抗阻训练可逐渐从屈髋、伸膝开始,之后屈髋、屈膝,直到关节无痛时,再增加阻力,达到耐受程度;增加上肢的肌肉力量练习以帮助患者自理及转移。,阻力的设置要考虑术肢的承受能力,从抗自身重力开始,以不引起患侧髋部疼痛为宜。术后2-3周可采用固定自行车练习。,5、关节ROM训练:双上肢及健侧下肢34次/d主动关节活动度练习;术后23d开始患侧髋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术后56d开始主动屈曲膝和髋及髋外展练习,但屈髋不能大于90,避免内收、内旋和半屈动作。,6、髋关节控制训练:骨盆下降训练:患侧下肢外展10,保持上身不动,患者作髋关节下蹬动作,治疗师在足部施加阻力;桥式训练:以双下肢和双肩为支点,做臀部上抬动作。,8、转移能力的训练:翻身活动:双侧均可。多鼓励向患侧翻身,能在确保安全情况下独立完成。若向健侧翻身,必须在他人的帮助下维持患髋于外展中立位,以免因外展肌力不足受重力的影响而髋屈曲、内收和内旋,导致脱位;卧位-起坐转移:鼓励患者借助双臂支撑力量起坐;坐一站转移;健侧膝、足在后,患膝、足在前,双手支撑扶手,保持在起立时躯体重心移动过程中患侧屈髋不能超过90,防止脱位。坐位时,膝关节不能超过髋关节;长腿坐-床旁坐位转移:向患侧转位移动,便于控制患侧髋关节内收,利于提高髋外展肌力。,9.负重训练骨水泥固定患者:当患者具有一定肌力和平衡能力时,可进行负重练习,一般在术后的37d。1w之后,负重练习可借助平衡杠、助行器从部分负重逐步过渡到手术后6周完全负重。非骨水泥固定型假体负重,负重练习应延迟。,10、步态训练:步态训练可分为站立相和摆动相。在站立相:训练患者的髋伸展,膝关节屈、伸控制,髋、膝、踝的协调运动,以及患肢的负重练习。在摆动相:训练患者摆动时屈髋屈膝,伸髋屈膝,足跟着地时伸膝和足背屈。骨盆的移动和旋转,行走时各关节的配合协调运动和行走姿势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必要时进行训练和矫正。获得一定步行能力后,患者开始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上楼时健侧下肢先上,下楼时患侧下肢先下,11、功能性独立能力的训练:床上功能性活动:桥式运动、翻身练习;卧-坐转移;ADL训练:术后1周开始,穿衣、如厕、行走。术后5-6周,练习上下楼梯,骑自行车、乘车等。,12、心理咨询与支持: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教会患者正确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纠正错误认知活动,建立正确的求医行为。,基本方法,术后13天开始,每组动作10-15次,2-3次/天踝泵运动:踝关节背屈与跖屈,收缩下肢肌肉,防止静脉血栓股四头肌、腘绳肌、臀大、臀中肌肉等长收缩练习髋关节旋转练习,伸直位和屈髋位练习,臀部不离床上肢肌力练习,恢复力量,能较好地使用拐杖,髋外展:平卧保持足趾向上,下肢伸直外展髋屈曲:平卧屈膝,向臀部滑动足跟,屈髋90一旦发生,立即制动,可考虑手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感染:患者术后疼痛或假体松动;关节腔抽液是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直接证据。感染的治疗应基于培养和药敏、机体的抵抗力和假体的固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