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的来临,“日常生活审美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现 象。“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到来,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重要的是它不光涉 及文艺学、美学等问题,也与当代大众群体的生存困境相联系。正如德国学者韦尔施所 说“日常生活审美化”既包括“浅层的审美化”,又蕴含着“深层的审美化”。前者是 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出现一方面装饰美化了日常生活,使生活的外在形象充满审 美的气息。另外,它也在促进大众文化的繁荣,促使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消融以及提 升人们的审美诉求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深层的审美化”更暗含 着对主体精神追求和生存境遇的关怀。因为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弥漫的时代里,随着审 美泛化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审美的沉沦,日常生活中的大众主体在过分追求感官享乐的 欲望满足中,丧失了精神的深度。以致他们在当前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的盛行中,主体 性和自我意识开始丧失,精神被放逐,价值感逐渐缺失。 因此,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造就的大众主体感性异化的加剧,以及由此而带 来的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我们应该秉持一种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文化批判意识,从价值立 场上,以一种精神的高度来审视当下审美的泛化与沉沦。 可以说,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审美理想就是破除工具理性对日常生活的钳制,使 人们从日常生活异化的深渊中解脱出来。本文试图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缘起及 研究现状出发,结合现代性和后现代消费社会的两大不同语境,对“日常生活”做出全 面的审美批判, 着力探索大众主体在异化的日常生活中遭遇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困境。“日 常生活审美化”在深层的内涵上体现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 的关注。因此在总结西方学者的一系列艺术化拯救设想中,笔者以为在当前语境下实现 大众主体的艺术化生存才是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救赎之策。它体现了经典美 学的价值立场和文化批判的现实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想就是让主体在生活中 获得艺术化、审美化的意义寄托。总之,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最终诉求就是寻求一种 自由而富有意义的生活,实现主体自由而诗意化的生存。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批判,艺术化生存 i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dvent of consumerism,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has become a widely recognized cultural phenomenon.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the arrival of the phenomenon, not only closely linked with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is important that it not only involved in literary theory, aesthetics and other issues, but also with the plight of contemporary mass linked to the survival of groups. as the german scholar wells said, everyday aesthetics includes both shallow aesthetic, and connotation of the aesthetic of the deep.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appears on the one hand decorate everyday life, so full of life, the external image of the aesthetic atmosphere. in addition, it is also to promote the prosperity of popular culture to promote the boundaries of art and life gradually melt and enhance the aesthetic appeal so that people had a positive effect. however,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is the deep aesthetic more implies the pursuit of the spiritual care and living situation. because the ideology of the consumer era filled with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increased aesthetic, aesthetic began to sink, the mass of the main daily life in the pursuit of sensual pleasures over the desire to meet, the loss of a spiritual depth. resulting in their current consumerism, the prevalence of nihilism, the subject and began to lose self-consciousness, spiritual exile, worth gradually missing. therefore, the face of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by creating the emotional mass increased alienation, and thus brought the plight of contemporary human existence, we should uphold the knowledge elements should have the power of cultural criticism, from the value of the position on a spiritual height to examine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aesthetic moment and sink.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aesthetic ideal is to get rid of instrumental reason the grip of daily life, people alienated from daily life, free from the abyss. this paper intend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aesthetic criticism, and strive to explore the alienation of the public body in the daily life experiences of spiritual crisis and survival difficult from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problem of the origin and current situation, combination of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 consumer society, two different contexts.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embodies in the deep meaning of human existence with the state of thinking on the meaning of human values and survival concerns. therefore, in summary of a series of art of western iii scholars rescue scenario, i think tha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the subject to achieve the public art of survival is the face of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in the salvation of the best policy. it reflects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classical pos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criticism.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the ideal in life is to make the main access to artistic,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sustenance. in short,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the ultimate aspiration is to seek a free and meaningful life, liber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poetic existence. key words: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daily life ,aesthetic judgment, artistic survival 引 言 1 引 言 毫无疑问,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城市,当前正经历着一场审美的勃兴。现实中的一 切都被打上了审美的烙印。可以说, “审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过去的几年 里,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 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心,而且影响到了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 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在这 个首要的、突出的层面上,审美化意味着用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 裹上一层糖衣” 。 由此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的文化趋势,美学 的因素已经渗透进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最先提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是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他是在消费文 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提出来的。后来西方学者鲍德里亚、杰姆逊以及舒斯特曼等都 对这一文化现象有所论及。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到来,在 21 世纪初也引起了国内 文艺理论界热烈的争论。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最早是由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教 授于 2000 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提出, 他从文艺学研究范式的立场来看待这一文化现象, 会议发言结集成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 这样一篇论文而发表。此后,许多学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如陶 东风、王德胜、金元浦、鲁枢元、赵勇等一大批学者开始加入了这场争论。关于“日常 生活审美化” 问题的研究和争论可以大致概括为三种观点: 一、 在价值立场上的倡导派, 认为这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确立。如陶东风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型媒介人的 兴起 、金元浦的别了,蛋糕上的酥皮 、王德胜的视觉与快感等。在这里, “视 像的存在最为具体地带来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官享受, 视像与快感之间形成了一种一 致性的关系,并确立了一种新的美学原则。 ” 这种价值拥护者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 现象张扬了一种感性快感,感性能激发人的情感和愉悦的成分,并以此欢呼新的美学原 则的确立。但事实是,在当前消费语境下,美的快感已经接近泛滥,它淹没了曾经的超 越性境界。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质疑者,他们秉持了一种拒绝的立场,如 德韦尔施. 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 王德胜. 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快感j.文艺争鸣,2003,(6):8.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 2 鲁枢元的评所谓“新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 、 姜文振的谁的“日常生活”?怎样的“审美化”?等。他们首先质疑了“日常生活 审美化”的现实依据,因为从我国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现状出发可以看出,大众还没有 能力进入到审美化境况的要求之中,并提出了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 生活化”这样一种区分。在他们看来, “ 审美的日常生活化就是技术对审美的操纵, 功利对情欲的利用” 。 三、站在价值中立的角度上,意欲从纯客观的意义上来揭示日常 生活审美化的原因和内在结构。他们大多通过描述当今社会的审美泛化现象,然后借以 探讨当下文艺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衍生出对文化研究的兴起 与关注。 从不少国内学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共识,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说以前被作 为经典的艺术, 特别是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高雅艺术, 已经不再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 经典艺术所追求和呈现的审美特性,在艺术的象牙塔中悄然陨落。而一些大众的泛审美 文化开始兴盛起来。艺术活动的发生已与必然的经典的艺术场馆相脱离,所以说艺术与 美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观点承认并看到了日常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并 且为日常生活的一切美的“着色”而欢呼。但这一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浅层理解, 失却了对“日常生活审美化”更深层的内在思索。 因此国内大多数学者,无论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倡导者还是对此现象的质疑者,抑 或中立者,都是从理论层面进行抽象的分析与争论,没有从大众的日常生活主体立场上 进行合乎关怀精神的批判与思索。虽然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论争的逐渐展开,人们 开始从对文艺学困境的关注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分析与批判上,但大多都是人为 地掩盖了不同阶层、群体的文化需求与现实的差异,而忽视了当下人在“日常生活审美 化”的现实语境中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和精神价值的缺失。 由此,本文把如何解决大众主体的生存困境,实现人类自由而艺术化的生存作为思 考的重点所在。它是针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文化现象最具现实意义的回答。笔者 认为普通大众不仅要看到“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装饰生活、美化生活,张扬人的感性欲 求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更要看到“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发生的深刻的社会文化 根源。在当前的消费主义语境下,人在感性欲望的陶醉中,在面对商品消费的符号化生 存中,人的自我精神价值被放逐,人的精神漂泊感由此而得以滋生。况且,在由现代科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3):7. 引 言 3 技理性所构筑的官僚化体制中,使人在工具理性的制约下,早已走向异化的边缘,人不 得不生活在由理性规范所打造的“铁笼”之中。 所以针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种种现实困境,我们必须对其作一次全面的批判和 思索,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深刻内涵揭示出来,实现大众主体的艺术化生存,体现 对大众主体的生存关怀精神。 本文打算分四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在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由来的基 础上,揭示因“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出现而带来的现实困境,针对问题,引人深思, 为本文论题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二章,在现代性背景下,着重探讨日常生活及主体异化 的原因。第三章,在后现代消费主义的语境下,探求“日常生活审美化”形成的根源, 以揭示出“日常生活审美化”所造就的人文危机和生存状态的缺失。第四章,面对日常 生活的种种困境,在阐释西方学者一系列的艺术化拯救措施时,提出了艺术化生存的必 需性,它体现了对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的关怀。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 4 第一章“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涵义 一、 “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由来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已成为人们所熟识的文 化景观。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 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提出来的。在此书中,他说: “我们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讨论日常 生活的审美呈现(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首先是指那些艺术的亚 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本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 远动。这些流派的作品、著作及其活生生的生活事件中,他们追求的是消解艺术和日常 生活之间的界限。 ” “在此,有一种双向的运动过程。首先是对艺术品的直接挑战,渴 望消解艺术的灵气、击碎艺术的神圣光环,并挑战艺术作品在博物馆与学术界中受人尊 敬的地位。其次是与之相反的过程,即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大 众文化中的琐碎之物,下贱的消费商品,都可以是艺术。 ” 其次,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 现还指的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的谋划。 ” “这种既关注审美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把 生活融入(以及把生活塑造为)艺术与知识反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中的双重性,应该 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消费、 对新品味与新感觉的追求、 对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的建构 (它 构成了消费文化之核心)联系起来。 ”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第三层意思,是指充斥 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响之流。 ”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第三个方 面,当然是消费文化发展的中心。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它与前面所展示的第二个方面 之间是有交叉的:事实上,我们需要检讨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着发展的长时段过程。就是 这一过程才导致了大众消费文化之梦幻世界的发展,并使独立的(反)文化领域的出现 成为必然。 ” 费瑟斯通是从当前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的意义上探讨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因此 英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95-96. 英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96. 英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96. 英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97-98. 英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98. 英迈克费瑟斯通. 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年:99. 第一章“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涵义 5 在他看来,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包含着三个维度的环节,首先表现于 艺术领域,其次是升华为理论主张,最后被推向社会实践。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 象,从历时角度看,即是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过程。 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则将“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分为“浅层审美化”和 “深层审美化” 。其中“浅层审美化”又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现实的审美装饰” 。 “审 美化最明显地见之于都市空间中, 过去的几年里, 城市空间中的几乎一切都在整容翻新。 购物场所被装点得格调不凡,时髦又充满生气。这股潮流长久以来不仅改变了城市的中 心,而且影响到了市郊和乡野。差不多每一块铺路石、所有的门户把手和所有的公共场 所,都没有逃过这场审美化的大勃兴。在这个首要的、突出的层面上,审美化意味着用 审美因素来装扮现实,用审美眼光来给现实裹上一层糖衣” 。 二是“ 作为新的文化基 本的享乐主义 。在表面的审美化中,一统天下的是最肤浅的审美价值:不计目的的快 感、娱乐和享受。这一生气勃勃的潮流,在今天远远超越了日常个别事物的审美掩盖, 超越了事物的时尚化和满载着经验的生活环境。 ” 三是“ 作为经济策略的审美化 。这 类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都服务于经济的目的。一旦同美学联姻,甚至无人问津的商品 也能销售出去,对于早已销得动的商品,销量则是两倍或三倍地增加。不仅如此,那些 基于道德和健康的原因而滞销的商品,通过审美提高身价,便又重出江湖,复又热销起 来。因此,审美氛围是消费者的首要所获,商品本身倒在其次。 ” 韦尔施所说的“深层 审美化”是指“现实的一种新的、本原上审美的意识应运而生。这一非物质的审美化, 较之物质的、字面上的审美化含义更深。它不但影响到现实的存在模式,以及我们对现 实作为总体的认知。 ” 因此,韦尔施从四个层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了总结: “首先,锦上添 花式的日常生活表层的审美化;其次,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物质和社会现实的 审美化;其三,同样深入的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向的审美化;最后,彼此相关联 的认识论的审美化。 ”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0.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3.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 6 二、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思索 从以上两位学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的提出和论述可以看出, “日常生 活审美化”这一理论的来源,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它是在消费和传媒时代 来临之后,所形成的表象世界和深层心理的一种审美化,但它并未真正构成我们“日常 生活的诗意化” ,它或许只是人们美化生活、装饰生活的表层形式下的欲望实现。 那么, “日常生活审美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日常生活审美化”不仅体现在社 会物质层面上的修饰和美化,它更与当下时代的文化现状、文化诉求以及主体的审美追 求、生存境遇相联系,它折射着当代人的心灵世界。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日常生活审 美化”所呈现出的“感性体验”和“欲望生活”的特征,更要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 浪潮中,看到审美理想在生活表层的物质化与虚幻化的快感中,不断遭到隐匿与消解的 悲剧性,也许这种精神性的升华功能将无不令人哀婉叹息地消失在商品消费的欢愉中。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论题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随着消费 时代的到来,消费文化意识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领域,人们习惯于用审美的因素来装扮 现实,人们在装饰生活,美化生活的表层审美追求下,却往往忽视了由审美泛化所带来 的感性异化的加剧。正如韦尔施所说: “全面的审美化会导致它的自身的反面,万事万 物皆为美,什么东西也不复为美。 ” 消费主义语境下的事实是,日常生活被经济利益控 制,商品广告在每个家庭里泛滥,人在符号和信息的不断膨胀中缺乏真正的交往,个体 日益疏远社会,人与人越来越疏远,当代社会群体在无度的消费欲望中,在生活欲望化 的追求下,付出了异化自己的代价,人变成了“单向度”的怪物(马尔库塞语) 。 另外,随着图像传媒的发展,图像的泛滥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所有的事物 都变成了审美的符号,正如鲍德里亚所强调的“商品与符号的交融” 、 “类像” 、 “审美的 内爆”等突出了消费主义的盛行下符号的建构作用。鲍德里亚认为,在一个无处不是机 械复制品的时代,真实或现实已经完全消失了,人们不再可能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 是虚假的。 “图像不再是让人想象现实,影像也不再是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 是其虚拟性的实在” 。 鲍德里亚是如此深刻地道出了图像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在图像所 构筑的虚拟世界中,人们只能天真地以为这就是世界本身,它给人以美的享受。鲍德里 亚用了“超真实”概念来形容类像世界。他的“超真实”之说是想表明现实感已经被图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4. 法让波德利亚. 完美的罪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7. 第一章“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涵义 7 像抽空了。人这一主体在这种“超真实”的真空世界里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因此, 我们应该沉思 “日常生活审美化” 这一文化现象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危机。 毕竟在淡化形而上学的年代里,在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的盛行下,我们如何探求大众主 体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才是我们人文学科的宗旨之所在。 自启蒙主义以来,随着工具理性的过度强大,作为人类最直接、最具体的生存形态 的日常生活,也已不可避免地变成为工具理性所控制的场域。无处不在的体制、权力、 规范等渗透进日常生活的角角落落。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学家列斐伏尔早就看到了日常生 活在现代技术理性的掠夺下变成了一个刻板、重复、无意义的地方。海德格尔更是通过 对“日常共在世界和常人状态”的痛斥,看到了日常生活的沉沦。人是被“抛入”的设 计,人在日常共在中的一切都是由“常人”所掌握的。大众主体在这种“平均状态”下, 背离了自己本真的生存而堕入沉重的深渊中。 人如果失去了自己本真的存在,那么人生存的外部世界将会变得暗淡无光。如何解 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实现人类自由而艺术化的生存?如何使日常生活成为赫勒所说的 “有意义的生活” 、 “为我们的生活” ,使日常生活中的主体走出异化的困境,寻求诗意 化地生存,展现对生命价值的审美体验,才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 8 第二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日常生活”批判 一、 “日常生活”概念的缘起 西方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希腊的本体论,到近代的认识论,再到 现当代的价值论。在 20 世纪以前, “日常生活这个作为人类最基本、最现实的生存形态 始终被认为是一个非本质的、次要的领域。无论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中世纪经院哲学 所信仰的上帝的世界还是康德所笃信的物自体的存在,都被认为是世界的根源和本质, 而眼前这个被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所充满的现象世界则只是对永恒世界的模仿或彼岸 世界的幻影” 。 到了 20 世纪后,日常生活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我想在如今 的价值论阶段,如果对于人自身的本质缺乏了解,就不可能阐明人类认识的本性,因为 人生在世不仅是为了认识外部世界,人的自我价值和情感归宿也是不容忽视的。 20 世纪以来,哲学开始了“日常生活”转向。现象学大师胡塞尔首先提出了“向生 活世界还原”的思想。虽然他所使用的生活世界不同于日常生活概念,但却是后来日常 生活批判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源泉。他于 20 世纪 30 年代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 学一书中,明确指出欧洲的科学已陷入深层的危机之中。然而,他这里的“科学危机” 并不是指数学或物理等学科本身的危机, 而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所引起的文化 与人自身的危机。他看到了当时实证主义繁荣下的弊端,在科学世界之外排斥一切有价 值的人的问题,这种片面的理性与客观性束缚了人的存在和意义。 针对这场深刻的文化危机,胡塞尔提出了向“生活世界”发掘的思想。胡塞尔指出 “最为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 是早在伽利略那里就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存有的世 界开始偷偷摸摸地取代了作为唯一实在的, 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 被经验到的世界, 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 所以在他看来,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在于科学世界在建构自 己的体系中,偷偷取代并遗忘了生活世界,要摆脱这场危机就必须回归生活世界。 另外,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进行语言哲学的研究时,也发现用人工语言取代日 常语言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他由此开始倡导回到异彩纷呈的日常语言。他主张用语言游 周宪. 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2. 胡塞尔. 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8. 第二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日常生活”批判 9 戏说来代替早期的逻辑图画分析, 认为语词的意义不在于图像, 而在于语词的日常用法。 这样维特根斯坦就提出了一个与胡塞尔 “生活世界” 基本相同的范畴:“生活形式”(leben form) 。也许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真正意义就蕴藏于丰富的生活形式之中,使用一种 语言就是一种生活形式。所以“他对生活形式的回归实际上就是在寻找被实证主义所遗 忘的人的世界,寻找作为生活形式的语言就是寻找一个安宁的家。 ” 总之, 胡塞尔和维特根斯坦都看到了科学世界和实证主义思维所带来的深刻的人文 危机,这场危机开始导致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世界的失落。与此一致的是,他们都把它 归咎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从而主张回归生活世界。因此,我们看到了他们开始对科学 技术和实证主义的反思以及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呼吁,试图为人类重建意义世界开启 了思考的重要篇章。 作为一个现代概念的“日常生活” ,是由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率先提出的。他认为 日常生活是一个现代性概念,它的历史与现代社会的经验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在前现代 时期,日常生活与自然界保持着比较和谐一致的关系,它体现为一个浑然不分的生存形 态。而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则是建立在分化的基础上,由于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而最 终导致日常生活的抽象与异化。 列斐伏尔在对日常生活进行商品化和拜物教性质的批判 时,又看到了它本身所具有的颠覆性,它自身蕴含着能够使“总体性”得以实现的因素。 赫勒在日常生活一书中,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 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是个体最直接的生存境况,每个人都 须在这样的境况中慢慢习惯与掌握。在他看来,日常生活同政治、艺术、科学一样是一 种自为存在,在社会领域,作为个体再生产集合的日常生活也是一个自在的类本质对象 化领域。另外,赫勒也区分出了日常生活的异化的和非异化的两种形态。 “异化的日常 生活是自在领域,在这一领域中, 个人为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所引导,在这一 对象化,它只能简单屈从。而非异化的日常生活是为我们的领域。 ” 赫勒从日常生 活的内在图式中找到了日常生活异化的原因,在他看来,正是这些日常生活的图式化体 制与结够的存在,抑制了日常生活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日常生活变成为重复性思维和惰 性所充斥的领域。总之,赫勒等人是要把日常生活看做一个自在的和未分化的对象化领 域来加以批判的,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对日常生活进行剖析与变革,正是基于此,赫勒 尚志英. 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98. 赫勒. 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 页. 陈学明等编. 列斐伏尔论日常生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228.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 10 提出了一系列的日常生活的人道化设想。他的目标就是把使日常生活变成为“我们的存 在” 、 “有意义的生活” 。 真正对日常生活世界作出全面而深刻的批判的是 20 世纪重要的存在主义思想家海 德格尔,他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对日常生活世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不像胡塞尔 和维特根斯坦那样把日常生活世界当作自在的意义和文化价值的来源, 而是从哲学宗旨 的高度,从追问“在的意义”的角度,通过对人生在世的深度剖析来揭示日常生活世界 的全面异化。 总之,日常生活被发现,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批判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日常生活是自在 的、未分化的,甚至异化的基础上,它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相联系。然而自启蒙 主义以来,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渗透,科技理性的过度发展,使得人 类社会生存的日常生活世界变成了被体制与理性所束缚的领域, 日常生活世界开始一步 步走向异化的边缘,日常生活开始变得单调、刻板、重复、乏味,它失去了昔日的诗意 情怀,日常生活中的大众主体由此变成了“单向度”的怪物,人的生存本真性遭到放逐。 因此,为了对日常生活作出全面的审美批判,我们必须在启蒙主义以来的现代性的视域 下,深刻探讨日常生活异化的原因。 二、 现代性制约下的“日常生活” 广义的“现代性”是指 17 世纪启蒙时代以来新文明的基本特性,它可以归结为一 种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大时代精神” 。对于西方社会而言, “现代性则是由以都市为基础 的工业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所组成的, 它具有高度分化的结够 (highly differentiated sstructures )政治、经济、文化它们自身逐渐与中心化的体制相分离。 ” 现 代性的本质内涵在于: “启蒙运动开启的近代西方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即以个人主 义和理性主义为中心的处于主流地位的现代西方文化观念。 这种启蒙文化所带来的科学 意识、进化观念、理性精神等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其现代性的原动力,也是现代性的核 心理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性通常指的是启蒙现代性。 ” 自从启蒙现代性发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实现 了对大自然的征服。然而人类这种无所不能的自我膨胀性,带来了人类赤裸裸的无节制 转引自刘悦笛. 生活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第 101 页。 胡鹏林.文学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 9 页。 第二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日常生活”批判 11 的放纵和“自我中心主义”的滋生。自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以来,理 性开始成为启蒙主义的一面旗帜, 它把人类从宗教一统天下的 “蒙昧状态” 中解放出来, 在一定时期内,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发 展,理性开始成为评判一切的手段,也被看作是目的。由此,理性开始被物化为纯粹的 思辨方法和科学技术而发展成为“工具理性” ,也可以称为“技术理性” 。随着工具理性 的极大膨胀,启蒙主义所张扬的理性由解放的工具变为奴役人的工具。反映在日常生活 领域,作为人类最基本、最具体的生存形态的日常生活已经变成为工具理性所控制的场 域。由工具理性所带来的权力、规范、体制等分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工具理性在日常 生活的各个方面泛滥, 它抹杀掉了生活本应有的生动而丰富的意韵。 日常生活变得单调、 空洞,丧失了意义。而日常生活中的主体也在利益化的、体例化的生活失去了精神的向 度,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危机。也许用西美尔的话更能形象地揭示这一变化: “生活的核 心和意义从我们的手指间一次次溜走,确定无疑的满足感越来越少,所有的努力与活动 实际上都没有价值。 ” 因此,启蒙现代性所带来的“工具理性”的过度强大,是现代性 语境下日常生活及大众主体逐渐异化的根源, 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到来与诉求也就是与 日常生活的困境相伴而形成的。故而为了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一全面的批判,揭示 艺术审美的救赎之路的由来,以及提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就必须弄清现代性的发生下 日常生活困境的成因。 (一) 、工具理性的扩张 自培根发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呼喊以来,理性成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 手段和工具。理性在启蒙运动时期,使人类摆脱了宗教的形而上的束缚。由此,人类开 始认识到了理性的重要性, 它成为科学技术和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推动器。 继培根之后, 伽利略、牛顿等强调了科学计算的万能性,他们把一切都纳入到理智与思维的框架中, 完全忽视了多样化的自然性和人自身的经验性。于此同时,理性开始运用于生活的各个 方面,它成了生活和进步的标准。整个国家被这种精心计算的理性所体制化。这种对理 性的强调,促进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由此,理性成为评判一切的手段,科学技 术与理性相结合形成了工具理性。 最早对工具理性进行论述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 主义精神一书中指出,新教伦理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动力,特别 西美尔. 时尚的哲学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01 页.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 12 是为社会变迁提供了必要的观念和动机支撑。在他的文化社会学观念里,现代资本主义 的形成经历了一种独特的历史进程, 新教伦理的理性化程度同时标识着不可摆脱的理智 计算,控制的巫术和情感因素的程度,这种宗教理性化的程度越高,就越使得人们按照 工具的合理性去行事, 从而造成了人们行为的常规化和定型化。 在这里, 韦伯提出了 “理 性化” 概念。韦伯区分出了两种理性化的行为过程,即一种是“工具理性行为”或者“目 的工具合理性行为” ,另一种则是“价值理性行为” 。前者是指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 条件来实现的目的行为,或者说是“个体借以实现其精心算计的短期自利目标的方式” , 它强调的是追求功利的动机,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考虑的,这样的行动借助于理 性而达到所需要的。 后者是指主观相信行为具有无条件的、 排他性价值的行为, 或者说, “这种行为取决于对真善美或者正义之类较高等级的价值, 或对上帝的信靠有一种有意 识的信仰和认同,它强调的是纯正的动机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预定的东西” 。 总之,韦伯所要论证的是资本主义的“合理性”过程,也就是一种“工具理性”逐 渐取得支配地位,而“价值理性”则不断减退的过程。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 “现 代性”就开始于这种社会文化上的进步理性。随着一统天下的传统世界和价值系统的崩 溃(传统宗教信仰) ,价值系统开始出现分化而趋于多元化的领域它们分别是“政 治经济领域” 、 “科学领域” 、 “审美和爱欲领域” 。而现代社会的分化的出现,正是由于 社会的“合理性”和文化艺术的“祛魅化” 。因此,当整个社会行为都关注在目的手 段功能这片面追求效率关系的工具理性时,就自然而然进入了理性化所设置的圈套之 中,韦伯用“铁笼”一词来比喻之。社会的“合理性”过程非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理性的 合理化生活,相反,人们却被关进了利益至上、官僚体制的牢笼之中,结果只能是这种 “理性”的过度强大,理性规律渗透到一切社会和文化的领域之中。在社会层面上, “工 具合理性”成为现代社会的内核,它把整个社会卷入到了“工具理性统领价值理性”的 社会状态之中。在思想上,它造成了理性与感性的相互分离。可以说,由工具理性所主 导的日常生活,带给人们的是只是非理性的生活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漠视了精神和 价值的作用。 同样秉持对工具理性进行批判的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韦伯的衣钵。法兰克福学派 的第一代学者尤其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 他们在合著的 启蒙的辩证法 一书中, 以一种更加激烈的姿态对现代的启蒙精神进行批判。他们指出:首先,启蒙无非就是使 马尔科姆沃特斯. 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1. 第二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日常生活”批判 13 人摆脱蒙昧,通过个体的解放,走一条从“神话”到“启蒙”的道路,然而在这一过程 中,启蒙本身却成了一种不可置疑的“新神话” ,启蒙变成了一种悖论。其次,启蒙精 神要求通过对理性原则对自然进行统治,这便要求人对自然的优胜和支配。但是人在支 配自然的同时,在力图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变成可以摧毁的尝试时,却不可避免地陷入了 自然界的强制中。最后,由于启蒙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愈演愈烈。 “所 以在整个自由主义发展阶段,启蒙精神都始终是赞同社会强迫手段的。被操纵的集体的 统一性就在否认每个个人的意愿。 ” 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社会大机器已经对人形成 了禁锢,每个人也都只是沦为社会机器的一个个零部件而已。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对启蒙 精神的批判,其思想的核心就是对工具理性的深刻揭露与批判。 在现代科技理性所构筑的社会里,片面的分工和紧张刻板的工作方式严重摧残个 性。 反理性主义的哲学家尼采对此是有着深刻而形象的描述的。 他多次指出, 在现代 “生 命是患病了,病于工业和机械主义的破坏人性,病于工人的非个人性,病于分工的经济 学谬见。 ” “也许美国人的工作之令人窒息的匆忙已经开始通过传染而使古老的欧 洲野蛮化了,而且传播了一种古怪的精神。人们现在羞于宁静,长久的沉思几乎使人起 了良心的责备,人们手拿着表思想,吃饭时盯着商业新闻,人们像是总怕耽误了什么事 一样活着。 ” 总之, 由启蒙运动所张扬的理性力量在经历了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和自身的演变发展 后,它被工具化了而形成了“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代表着可怕的技术至上的理念,它 一方面造成了现代官僚极权社会的体制化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使“价值理性”逐渐淡 出了人们的心灵,在“价值理性”淡化的时代,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遭到了扼杀,人类 离自由越来越远。随着工具理性的发展,人类虽然拥有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却陷入 了更加苦恼和孤独的境地中。人的主体本真性在逐渐丧失,人类也许并没有进入真正合 乎人性的状态,而是堕落到一种精神的贫乏与野蛮之中。 (二) 、主体性的膨胀 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以来,人类逐渐开始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人本主义学者 认为,人才是这个世界自由的主体,人类可以不需要遵从事先给定的规定性,人类活动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 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译,重庆出版社,1990:10. 转引自周国平.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101.引文自尼采. 看哪这人. 尼采选集 (第 2 卷) ,442. 转引自周国平.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101.引文自尼采. 快乐的知识. 尼采全 集(第 5 卷) ,249. 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与艺术化生存 14 的目的和价值可以在对象世界之外而存在,客体只有符合主体的需要,才会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厂建设钢结构施工合同
-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合同
- 城市绿化招投标评估表
- 单身宿舍卫生检查标准
- 电子商务地下车库建设合同
- 美容服务合同执行指南
- 展览展示皮卡租赁协议
- 市民服务点行为导则
- 翻译公司翻译员招聘合同范本
- 体育场馆物业服务优化投标
- 九年级语文上册其中知识点复习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模拟试卷(无答案)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浏览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公共行政学》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三)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通信电子计算机技能考试-通信电力机务员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2024年应急指示灯具:消防应急灯合作协议书
- 《喜迎建队日 争做好少年》主题班会教案3篇
- 北京市初一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与参考答案
- 高盛-比亚迪:全球汽车市场上的新兴领先企业-2024-10-企业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