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专业论文)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 0 2 0 年人们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高中的发 展至关重要。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高 中阶段教育,将关系到我国“普及、发展、提高”方针的实施,关系到我国产业 结构的调整和教育结构重心的上移,关系到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实现以及人力 资本的积累程度,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目前高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农村高中阶段学生数量扩张与教育资源不 足,普职比例不协调,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经济与社 会发展不均衡、教育领域的效率优先精英教育政策导向、重普教轻职教观念 的影响等。 本研究以促进城乡高中教育一体化、普及化、缩小城乡差距等为原则,构建 出以学生、教师、经费、办学条件、教育结构等5 个一级指标和1 8 个二级指标组 成的高中教育指标体系。并以城乡高中学龄人口变动趋势预测为基础,运用国际 比较、专家预测、外推预测、统计分析等方法,参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 借鉴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的教育规划成果,对上述核心指标的发展水平做出预 测,旨在为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在指标体系和指数预测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坚持 均衡发展原则,实施制度保障;拓宽农村高中教师来源途径,扩充农村高中教师 队伍;合理确定普职比例,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鼓励办学主体多元化;加大 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经费:实旖补偿教育等 关键词: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指标体系:对策与建议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 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 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兰鱼叁日期: 知,石、上动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 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甜函鸟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塑丝:苎:阳日期: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一、问题提出 第一章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 0 2 0 年人们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 中阶段教育,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高中的发展至关重要。 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将关系 到我国“普及、发展、提高”方针的实施,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教育结构重心 的上移,关系到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实现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程度,关系到社会的全 面和谐发展。而目前农村高中教育还存在很多闯题,如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与在 校生扩张的矛盾突出,农村职业教育先天不足,农村普通高中教师缺编严重,城乡教师 学历水平差距大等。虽然国家政策都大力支持发展农村高中教育,但对具体的发展指标 等问题没有可操作性的依据和规划。近年来,社会和教育发展指标成为学术理论界研究 的热点,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从总体上说,这些研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 陷:( 1 ) 是关于社会发展指标的研究多,教育发展指标方面的研究少;( 2 ) 是套用借鉴 国外的指标研究多,本土化适合国情的指标研究少;( 3 ) 是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 表现在教育发展指标研究上就是总体性指标研究多,分级分类分区研究少,对农村教育 以及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处于“真空状态”。因此当前建构积极有效的 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提出系统可行的规划和操作方案,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二、国内外教育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一) 国际教育指标体系 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教育指标研究方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世界银行( w b ) 的 世界发展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 n e s c o ) 的世界教育报告和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 o e c d ) 的教育要览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报告,这些报告所确定的教育指 标体系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1 世界银行( w b ) 在世界发展报告中认为:教育指标由教育投人、受教育机会、 教育效率、教育成果、性别与教育五部分组成,包括公共教育支出占g n p 的百分比、用 于不同教育级别每个学生的支出、教师津贴的支出占经常性支出总额的百分比、小学生 师比、义务教育年限、各级教育毛入学率、净入学率等1 6 项指标;侧重教育投资、教育 成本以及教育产出等的统计和分析。它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性强。易为社会公众所理解和 接受,服务对象明确,是为政府机构提供所需的基本信息,指标数据采集的渠道有较可靠 1 室、图书馆达标率,体育场馆达标率,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第三是教育经费方面,如教 育财政支出占g n p 的比重,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教育事业费用,公用经费比重; 第四是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指标,包括理科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卫生、音乐、体育、 美术器材配备达标率,办公家具设备配备达标率等。 ( 4 ) 教育科学研究( 1 个指标) ,即学校科研人员比重。 2 地方教育评估指标 各省和地区为了监控区内教育实施情况,明确教育发展目标大多制定了各自的教育 发展或评估指标。例如,天津市区县教育发达程度衡量指标体系,北京市区( 县) 政 府巩固“两基”落实“两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为领导和管理、 运行机制、环境和条件、附加指标) ,河南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 指标为办学方向、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 ,江苏省义务教育实施水平评估方 案( 一级指标为办学方面、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附加性指标) “1 3 关于社会和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第一、关于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 ( 1 ) 中央教科所薛焕玉研究员( 1 9 9 5 ) 从教育流量、增量和综台三个方面提出衡 量小康社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 2 ) 但邵彬、李炎芳在关于构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体系的思考一文中,将教 育经费投入、毛入学率、人口素质、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确定为小康社会教育指标。 ( 3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十一五”计划基本思路研 究课题组制定出小康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内容共 1 6 项指标;嘲 ( 4 ) 中央政策研究室制定出十项具体的小康社会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3 0 0 0 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8 0 0 0 :元1 ( 2 0 0 0 年不变价,下同) : 农村居民家 庭人均纯收入8 0 0 0 元;恩格尔系数低于4 0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 0 平方米; 城镇化率达到5 0 ;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 0 ;大学入学率2 0 : 每千人医生 数2 8 人:)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9 5 以上。 ( 5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制定的 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由5 类2 8 个指标组成。包括社会结构指标、经济与科教发展指标、人 口素质、生活质量和环保指标、法制及治安指标。 ( 6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小康社会发展指标共1 0 项指标,包括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城镇人 均住房建筑面积、城镇化比例、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大学入学率、城镇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覆盖率、犯罪率。1 第二、关于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 1 ) 天津市教育现代化课题组( 2 0 0 3 年) 提出教育信息化、终身学习、教育对经 济发展贡献、教育投入、教育发展成就、教育质量与效益、教育公平和教育国际化等八 个项目。 1 ( 2 ) 浙江大学教育系杨明教授( 2 0 0 0 ) 参照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1 l 项教育现代化 指标。 ( 3 ) 学校教育现代化指标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课题组( 邬志辉、李健宁、潘苏东等, 2 0 0 4 ) ,提出了一个系统一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包括教育现代化动力系统、 质量系统和公平系统,压力包括教育综合力、教育发展力、教育资源力、教育民主化、 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化、教育国际化等指标。 ( 4 )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谈松华研究员等人将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分为初级、 中级和高级,确定了7 个定量指标,包括1 5 岁以上人口识字率、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 中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l o 万人口中大学生数、公共教育经费占g d p 的比例、人均公共教育经费( 谈松华、袁本涛,2 0 0 1 ) 。 ( 5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若干指标的思 考专题研究项目,提出了我国发达地区“十五”时期和2 0 1 0 年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水 平指标,主要内容有教育投入指数、教育规模指数、教育成就指数、教育质量要求,指 标总数约为3 0 个。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从总体上看本论文主要采取文献法和统计分析法,具体来说,在确立指标体系和指 标预测时采取国际比较、专家预测、外推预测、回归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 本研究是导师袁桂林教授承担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农村教育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本研究具有学术和应用两方面的价值:一方面,它首次确立 起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为教育指标体系和指标发展预测提供一个具体的研究案 例;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全国、各地区有关部1 3 # 0 1 定教育发展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科 学数据资料;为中国教育改革方案的设计及农村高中事业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信息和依 据;为国家制定有关的调控政策提供参考性意见。 四、主要概念的界定 1 农村 学术界对中国城乡的划分主要有三种,一是城市、县镇、农村( 乡村) :二是城市 ( 包括县镇) 、农村;三是城市、农村( 包括县镇) 。本课题研究是在第三种意义上使用 这一概念的,数据统计分析时除特别注明外,农村的各项数据均包含县镇的数据。 2 农村教育 学者们对农村教育的理解见仁见智,他们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对农村教育作了多种 界定。 ( 1 ) 地域标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认为,“农村教育”是指农村地区的基 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短期非正规的成人 4 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1 袁桂林教授认为,不能根据去向、对象,而应根据地域来界 定是否是农村教育,凡是发生在农村的教育活动就属于农村教育。李少元教授认为,农 村教育是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农村区域性教育,其概念具有区域性和历史性特点,具体 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农村教育就是指县和县以下城镇和乡村的教育,包括县 城、中心镇、乡( 镇) 、村的教育。“” ( 2 ) 服务对象标准。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农村教育”是为农村人口设计的 机构与学习设施。提供学习设施可以由国家正规的学校体制,或者学习设旄可以按非正 规的条件加以组织。, ( 3 ) 服务目的标准。陈敬朴认为,农村教育是在农村地区对各个年龄段农村人口 实施的包括农村学校教育(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与社会教育( 社区教育等) 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各种形式教育的总称,他把发生在农村,以农树人口为对象并为 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促进农村城市化的教育称之为农村教 育。“刘豪兴等认为,农村教育就是在农村地区举办的,以农村人口为对象的、为农 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各级各类教育形式的总称;在发达国家主要是指农业教育,在发 展中国家指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与劳动技能,现代公民意识与仓q 业能力的教育在我国 现阶段农村教育主要指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扫盲教育、农村科技教育、农村 成人教育等教育形式。“3 1 赵家骥等认为,农村教育是县和县以下为农村社区服务的教育。 f l 这些不同划分标准反映了专家学者们对农村教育的服务主体、发展方向、运行机制 等方面的不同看法。但在本课题中,我们采用第一种观点,按地域来划分,即农村教育 是指县和县以下地区的教育。 3 教育发展指标 教育发展指标不同于教育统计指标、教育督导指标和教育绩效指标,袁桂林教授将 它们分别形象地比喻为航标、账本、度量尺、监视器、比例尺等,它们各自的关注点、 侧重点不同。 教育发展指标是教育规划部门所关注的,它依据人口、经济、社会、政策等,侧重 对将来状态教育发展情况的预测和规划,关注指标在某一时间区间内的数量性积累性变 化。教育统计指标是统计部门对实然的教育和教育事业的结果进行定量描述:教育评价 指标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民间教育评价机构使用,主要用于同一级别不同地方或学校 各项教育事业或教育成就的比较,这种评比,是对教育过程或结果的评比;教育督导指 标侧重于对教育事业和教育活动进行督导检查,并即使给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与被检查 教育机构以反馈;教育绩效指标是办学主体所关注的,绩效指标既关注实然状态的教育 事业和教育活动,又关注教育事业投入产生的效率合理性。 3 :! t6 0 3 2 85 3 圉挈:谲r l 5 5 一 1 竺,鲋3 甩e 矾l 函 ll6 2 6 2 5 人及以下2 6 3 5 人3 6 4 5 人4 6 5 5 人5 6 6 5 人6 6 人及毗上 i 口城市口农村! j 图42 0 0 4 年普通高中班颈情况城乡对比图 数据来潺: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 0 0 4 ) 2 经费投入不足 统计数据表明,在预算内教育经费方面,地方负担了普通高中教育总经费的9 0 3 , 中央只承担了9 7 ;在各级学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全国预算内教育总经费的比重方面, 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普通小学分别为2 3 3 8 、4 8 4 、1 8 3 3 、3 3 4 8 ; 在各类学校的预算内经费占其教育总经费的比中方面,普通高中仅占3 8 8 3 ,低出非普 通高等教育7 1 9 个百分点。( 见表3 ) 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较 低,政府并末对作为基础教育的高中承担太多的责任:对各级教育预算内经费的分配方 面,体现出“有限发展义务教育,重点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倾向,“”政府对高中教育 的发展战略,已很难保证高中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普通高中教育总经费的组成部分,主要有预算内教育经费、城市和农村教育费附加、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学费和杂费、其他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 经费等。从总体上看,2 0 0 4 年各方面对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高低顺序依次为:政府投入 ( 3 8 3 8 ) 、学杂费( 2 5 6 6 ) 、其他教育经费( 1 9 6 9 9 6 ) 、民办教育投入( 4 8 7 ) 和社 会捐赠( 1 7 4 ) 等。( 见表3 ) 这说明,目前政府投入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 学生分担成本比例也较高,而社会资源的投入则明显偏低,投入渠道单一,多元化投入 发展缓慢。 机会的大小,也使“不上学永远穷,上了学立即穷”成为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广大农 村地区,许多孩子因高昂的学费而与大学失之交臂,更有甚者,即使在半工半读的条件 下仍然难以维持学业,最终不得不中途辍学,贫富差距成为高中教育迅速发展的桎梏。 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教师队伍 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地区的学生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水平相差悬殊,致使城乡教育差 距日益扩大。 ( 二) 教育领域的效率优先精英教育政策导向 自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此原则的影响;加之,教育资源有限,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只为 少数人所享有。近年来,虽然政府大力提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但实际贯彻落实上并没 有多大的力度和成效。重点学校、窗口学校随处可见,从中央到地方,从团体到个人, 都对此类学校重视,特别是在经费方面可见一斑:政府可以为一重点校,一次性批下l o 多个亿:地方为了凸现政绩对重点校也出手大方;银行贷款制度,也只是崇尚锦上添花, 愿意将钱贷给优质学校;家长也以赞助等方式突破“三限”的制约,为重点校“贡献” 自己的财力。重点学校良好的融资环境,为它们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应为大众所享 有,没有高中教育的普及,就谈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真正实现;相应地,提出高中教 育的普及化发展,不仅是我国高中均衡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满足, 还是人民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客观反映。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贯彻落 实,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人民群众对下一代教育投资的承受能力增强,对更高一 级的教育、更优质的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现有的教育资源又远未能满足这一需求, 面对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严重失衡现象,人们自然会要求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要 求改变不公平的现状,使基础教育得到均衡发展,两者之间的矛盾状况也必然导致教育 资源的重新配置。 除了精英教育外,城市偏向是也城乡差距的政策原因。“”一些政策、制度如高考制 度、教育投资制度、重点( 示范) 学校制度,扩大了城乡差距,造成了学校问的不平等, 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制度性根源。 ( 三) 重普教轻职教观念的影响 据劳动部对全国2 0 8 4 个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十五”期间这些企业各类人员 预期需求中,企业技术人员占1 5 ,技术工人占4 9 7 ,对技术工人、工程技术革新人 员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用人需求的主体。在对技术工人资格等级需求中,初级工为 1 9 5 ,中级工为4 0 1 ,高级工为2 9 3 。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 3 ,其中高 级技工仅占5 ,中级技工仅占3 5 ,初级技工占6 0 ,而发达国家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 高达7 5 ,其中高级技工占3 5 ,中级技工占5 0 ,初级技工仅占1 5 。这表明我国教育 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其培养各级各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功能未能得到很好的实 现,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缺乏。其背后的原因很多,有经济原因,政策制度原因,但重普 1 4 教轻职教的思想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个方面。 重普教轻职教与其说是个人的认识问题,不如说是国家的导向错误。德国职业教育 发展的历程证明,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道路上,国家政策因素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德 国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职业教育体系等方式,来强调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高 度重视,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地位,推动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满足经济对技术性人 才的需求,从而促进德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在职业教育制度和法规的建设 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推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 9 8 5 年) 、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 9 9 6 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 定( 2 0 0 2 年)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 0 0 5 年) 等加强职业教育的 文件和法规,进一步充实了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在提高职业教育地位、普职沟通、经费 投入等方面做了政策上的规定,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职业教育规模进 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 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 e 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 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构建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 与理论依据 不论设计和制定什么样的指标体系,都应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理论依据做支撑。就 教育发展指标体系而言,我们也应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价值导向,推进农 村高中的健康发展。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取向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和谐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十六大提出要构建均衡化、和谐化社 会。陈至立国务委员也在教育部2 0 0 6 年度工作会议上关于“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努 力开创十一五期间教育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指出,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他还进一步指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 都应该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要避免有的腿长有的腿短:区域间、区城内、城乡间 教育也必须协调发展,力争缩小差距;教育不仅要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 计的高级专门人才,也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规模宏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发展局面。同时,他强调,在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 是要保持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做到“四个统筹”: 一是要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 展;三是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协调发展;四是统筹协调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 定。“”而基础教育应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在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的同时,也要坚持义务教育后基础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它关系到我国全民素质是否能 够得到普遍提高,以及“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它关系到“普 及、发展、提高”六字方针的实现程度和水平。 因此,我们主张应将维护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确立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 向。要把维护教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 础性工作,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基石。以此为指导,构建 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和谐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 二、普及化取向 ( 一) 人力资本理论,要求高中教育发展以普及为导向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甚至是首要因素。人力资本 理论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的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美国经济学家舒 尔茨认为,人力资本( h u m a n c a p i t a l ) 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本身的知识、技能及,陋嗡霭灞程苗壁刃弼篱鬏鞑鲜群臻翳刹群j 耋一雾墨鲁掣衣塑吊罡 坐;2 ;尝虐越滋瞪薹势睡溯哆雠境哮滂俐瘩薅渺皤孥i 蚺酗酲目里藤堡赌婪型掣鞭 营掣各蓦犁蛔譬。掣扫慝藉剂型莹瓤鞘叠鬟毯甓撼冀晶 ! l j 暨鸭蠢酾骱粥景法 增珲j 篇是棠直籀景巍的 如在体育、美术、音乐器械配备和理科实验仪器 配备方面,农村都低于城市,且增长缓慢,这表明农村高中在这些的方面的经费投入不 是很充裕。 ( 二) 普职比例不协调 高校扩招,使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却未对中等职业教育 产生积极影响;相反,从1 9 9 8 年开始,职业类在校生整体上却处于下降趋势( 见表5 ) 虽然1 9 9 4 2 0 0 2 年农村职业高中在校生数量略有增加,年均增长率为2 7 4 ,但是, 与同期农村普通高中相比仍然低近1 0 个百分点。2 0 0 3 年全国高中阶段普职比为1 :0 6 5 , 城市为1 :1 3 4 ,而农村仅为1 :0 2 6 ,在农村高中阶段,体现出职业教育发展发展缓 慢,规模不足的特点。 表51 9 9 4 2 0 0 4 年全国高中阶段普职教育在校生数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人 年限农村瞢毫农村取高城市瞢膏全飘业类垒田高中 1 9 9 4哇3 & 0 2 1 3 4 5 3融7 8 t 5 1 1 0 & 1 9 s 71 7 7 0 1 9 9 5埘3 0 1 9 8 5 12 鼹8 钟 1 1 9 9 _ 8 8 1 21 9 1 & 碱 l 螂4 9 & 0 52 廿9 72 7 1 9 2 2 展来解决。 ( 三) 高中教育的“立交桥”地位,要求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合理、结构协调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人口覆盖率高达9 0 ,高校招生数 量自1 9 9 9 年以来也快速增长。2 0 0 4 年,1 5 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8 3 年, 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7 0 0 0 万左右,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由小学毕业提 高到初中毕业。”高中生正处于由儿童跨进成人的过渡时期,也是学生或升学或就业 的人生“大坎儿”,高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了特殊的承前启后的地位和作用。 为此,瑞典教育署认为高中教育在当前必须具有连续性和协调性,与多方加强衔接与沟 通:从纵向看,要加强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沟通;从横向看,要加强与社会 各方面的衔接和沟通,主要是高中继续维持和建立与家庭、社区、企业、成人教育的有 机联系,从而使高中教育真正成为瑞典大教育网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网结。然而,我国 的高中阶段教育,却供小于求,限制了学子们的理想选择,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健康快速 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在农村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通过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来更 好地拉动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拓展农村学生的出路和满足家长们的期盼;通过大力发 展高中阶段教育来保障高等教育生源的质量和质量1 因此,搞好初中后的高中阶段教 育意义重大。 ( 四)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要求农村高中大力发展 2 0 0 5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 1 ,但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阶层差 别,均衡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方面还存在很多闯题。袁桂林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 不仅有量的要求,更要有质的规定。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说法是不 符合中国国情的。他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要以高中教育“普及化”为前提,要以城 乡均衡发展为前提,要以教育的公正、平等为前提,在农村连“一村一名大学生”都没 有实现,怎么能说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了呢。瞄1 殷鸿福在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时也指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很不平等。这 几年来,东中西的差距越来越大,2 0 0 4 年高教毛入学率,上海5 5 、北京5 2 、江苏2 9 、 浙江2 5 、广东2 0 ,而西部省份却还在l0 9 6 左右徘徊( 如贵州、云南1 1 ) 。北京、上 海和一般地区、落后地区的差别依然存在。农村子弟上大学,必须比优势阶层的子弟考 出更高的分数,而且后者更多的分布在重点大学和优势学科,前者更多分布于普通院校 和大专院校。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将会使上一代的阶层分化传递到第二代、第三代,加剧 社会的两极分化。”因此,高等教育要注意统筹兼顾均衡发展,特别是需要农村高中的 大发展。 兰、教育补偿 石中英认为补偿原则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是指国家要给与各种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 以额外的教育补偿或关怀,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他曾将补偿原则作 第四章农村高中教育发展指标指数预测及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现有教育发展指标有近百种,但究竟确定那些指标才能科学地对所研究的教育现象 加以反映和分析,则必须依据目的性、科学性、联系性、可比性、可行性、时代性等原 则选取高中教育发展指标。 在选取指标时,要充分考虑高中教育发展和规划的不同目的和要求,从中选择有用 的指标组成专用的指标体系,以便进行具体操作和分析。依据一定的目的设计高中教育 指标并确定其名称、涵义和口径范围等,即对指标名称的质的规定,在理论上必须有科 学依据,在实践上必须可行而有效,这样才能用来收集资料并予以数量表现,而后据以 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应用。在教育指标中的各个具体指标之间,在其涵义、口径范围、计 算时间和空间范围等方面,都必须是相互衔接而有联系的,这样才能综合而全面的认识 影响高中发展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 在目的一定的前提下,要求教育发展指标具有科学性。指标的科学性的最重要含义 是能准确的反映核心问题,是中心指标和核心指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例如,毛入学 率指标是某阶段教育普及水平的集中反映,学校数量指标不能对教育规模的做出准确反 映,由此,前者可以进入指标体系,而后者不具有代表性,就没有进入此被选指标。因 此,合理地、正确地选择有代表性的、信息量大的重要指标,组成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是正确评价并预测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全面地分析高中教育现 状、回顾其发展历程、国际参照、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法保证指标选择的科学性。 可比性要求有两个涵义。一是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如以货币为 单位的指标( 生均公用经费、教育财政性支出等) 必须扣除价格变动因素;在地区之间 进行比较时,一般要用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进行比较才有可比性。二是在地区之间 进行比较时,指标的口径、范围必须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比较城乡发展高中教育的发 展水平,促进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这就必须避免单一的城市化指标,忽略农村教育的 特殊性。明显偏向城市的指标不予选用,要选用更多的指标是农村、城市都有的,但其 发展速度、达到时间应有差异,在取值上应该是有层次的,如毛入学率、生机比、理化实 验设备、生均教育经费等。 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相应的反映其发展变化的核心或中心指标也应具有时代 性,如校园网达标率、生机比等都是信息化时代出现的新指标。时代性还要求指标的选 择要能反映当前人们对教育的关注重点,反映国家政策动向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具有诊 断性,能一定程度上引领国家政策方向。如普职比、教师学历合格率等都是人们所关注 的,也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2 n 除上述原则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两点第一,在选取指标时我们还要数量和质量指 标同时并重,我国农村高中的现有发展水平不高,存在数量和质量双方面的要求,因此, 我应注重其积累性变化指标较多,如毛入学率、教师达标率、办学条件等,这与义务教 育侧重质量指标有所不同;第二,以独立性指标为主。选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来衡 量教育发展,那些受外在力量影响大的指标尽量不要选取,避免受政策不稳定性、学生个 体因素等的负面影响。 二、预测方法与推算过程 指标预测要从城乡高中教育发展现状出发,以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为理念基础,遵 循发展性原则、缩小城乡差距原则和科学性原则,以教育改革、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 距的总方针为前提,依据“十六大”、中央政策以及教育部各种文件和法规的精神和教 育部门的发展规划,以及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关于教育规划的研究成果,为指标预测 提供方向和依据。具体来说,应依据以下三点:高中阶段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协调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足够数量的中高 级劳动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适龄人口波动相呼应。因此,从现在到2 0 2 0 年,我国 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模式的合理选择是:“扩张、巩固、提高”具体地说。数量上将是“高 速发展:着力扩大规模中速发展:巩固发展速度适度发展:重在提高质量”的 演变格局。汹1 在对指标进行具体预测时,运用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国际比较法、德尔菲法 等方法对高中教育发展指标的指数进行预测,并设定各项指标的发展速度。我们按照分 步规划的思想,五年一个阶段,在设定指标分段发展指标数时,逐渐缩小城乡教育发挥 在指标的指数差距,到2 0 2 0 年时城乡差距较目前大大缩小,实现城乡教育的共同、和 谐发展。 我们对农村高中发展各项指标的预测,是以各级教育适龄人口的预测为基础的。 对各级适龄人口的预测,主要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出的城乡学龄人口数,同 时,采用王广州系统仿真模型,运用中国人口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系统( c p p s ) 软件进行预测的。主要方法是分要素人口预测方法,共设定了总和生育率、平均预期寿 命、出生性别比、生育模式、城市化规模和城市化模式6 个参数预测结果如下( 表7 ) 。 。根据我国现行学制,我们将小学学龄人口定义为6 岁至1 1 岁人口;初中学龄人口为1 2 岁至1 4 岁人口;高中j 1 5 岁至1 7 岁人口;大学为1 8 2 1 岁人口 2 l 表81 9 8 0 2 0 0 3 年全国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学生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 l 螂l 蝤2 咖2 啦2 嘲 瞢孟矗中9 6 鱼t 9t t l 碍1 2 咀2 61 6 昭毫11 拿6 t 豁 瞢叠中专1 2 4 丝1 5 t l lt 9 吼皿t 5 墨5 伲盯 职业高中 3 1 鸵1 8 l 3 ll t 翳t 2 毫越t 5 5 - ,6 拉工学搜7 m o t t 1 tl t q l 1 5 土1 9 i t 职业粪学生童赣 2 2 & 3l l s 暖1 0 屯1 8l f t1 1 5 1 2 7 敦据来源:中国教再统计年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衙况 ( 三) 经费 教育经费指标的预测,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国家预期财政能力、国家 的社会发展目标、国家的人口变动趋势等多种因素,因此在预测时,我们可以从国际比 较、教育需求预测和教育供给能力三个维度进行预测,并联系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和国家的2 0 2 0 年教育发展目标,来确定我国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合理比例和高中生均 教育经费。 参照o e c d 国家2 0 0 0 年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指数的水平,并结合我国得实际,我们设 定2 0 2 0 年高中生均教育经费指数为3 0 ,通过生均教育经费= 生均教育经费指数x 人均 g d p 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2 0 1 0 一2 0 2 0 年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同时我们依据 国家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计算出了2 0 0 2 年高中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为 4 0 3 7 0 6 元( 2 0 0 0 年的价格水平) ,通过2 0 0 2 年的基础数据和2 0 2 0 年的目标数据我们 得到高中阶段生均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 5 6 ,依据以上确定的各级教育生均经费指 数和我国未来各年人均g d p ( 2 0 0 0 年的价格水平) ,可得出2 0 1 0 年、2 0 1 5 年和2 0 2 0 年我国高中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可以计算出2 0 0 2 年各级教育财政性教育支出比例, 同时根据我国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在基础教育阶段投入偏低和高等教育阶段 偏高的按现实,我们设定2 0 2 0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达到 9 0 ,在高中阶段达到7 0 ,在高等教育阶段达到4 0 。以2 0 0 2 年各级教育财政性教育 投入比重为基础数据,以2 0 2 0 年设定的比重为目标,我们可以推算出高中财政性教育 经费比重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 2 5 。各级教育经费总需求:各级教育在校生数各级教育 生均经费,各级教育财政性经费总投入= 各级教育经费需求各级教育财政性经费比重 两个相关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各年份各级教育的经费需求状况,财政性教育总投入数 额以及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 d p 的比重,最后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比重上,农村教育财 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参考全国平均水平,即再2 0 l o 、2 0 1 5 、2 0 2 0 年分别达到6 1 8 1 、6 5 7 8 、7 0 。再通过农村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和农村各级教育在校生数,即得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时期农村各级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量。农村教育发展的理念就是缩小城乡教育 差距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因此我们在农村教育生均经费的预测上,设定到2 0 2 0 年全 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时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经费指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由于 专家们的“我国教育信息化程度比发达国家落后2 0 年左右”论断基本符合。 三、指标体系 表9姻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一 龈捞硎 堑 指 = 玺旃 标 硼棚0 珊5砌 ( 上)瑚 棚鼬缸娜薯i 五i 蚴 擘 生 毛懈 n 疆弧 蟠皤 漱口 i 捌嘲b5 瑚露蔓 瑚晒 蓑 删叭) l 哪踊i 础删棚 l 狮1 哐 算 擀 住礓 8 l 疆 氛疆螂 爰专任辅学毋辅 襄 社 m 皤l 强t 疆1 瑕 工 撒 i & 士ll 毫ii 墨il 矗l 经 盲中嬲占羹育毂猢嘲 瓯旺6 l 皤甑谨缁 费i 葛性豫青杖拙i 元)帆l s 媳be 觋tt s 阻盯 解 1 嘣1 3 曩t 檬n 锚 生均龉建橱积( 赫) l l 1 l 帕 l i 住i l 舒 僻藩辐前蝴n “住强n a 札皤 办 黼翻酗敲辟 7 t 嘣住疆娩曩扎皤 孝 冬 音j ;暑觏融辟 匝疆t l 鼹仉循n 嘣 件 封刹耐黼氨d讯曩 傩晡n 礓 科魑照爆7 t 往雒1 皤 盯_ 嚣9 l 嗤 建蝴 札疆甄挂礼皤8 l 样 龇 i m 融也蚰丘1 8也鸵 辅黜碰情惭醐燧 雠弭娜札穗 “ 表1 0 城乡高中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一 捌煳崮劂期嘲 绩 指 二堑旆 标 瑚3删0捌5砌2 们撇0删5砌 础! 学:搔( 人)i 疆捌蜘加瑚1 踟瑚2 麟 l 瞄瞄m2 嗍l g 嘟2 丽栅茁 学 捕2 丘g 甄嬲洲t 嵋1 扎嘲l 螂l 硫撮i 慨l 生 锹鲫鲫 锄1 1 枷2 3 3 孵2 删i 玎8 叭l 掰1 咖 1 飘硼f2 咖 款 撇臌( 人l 6 铺蛇帽触锄 投隅棚响蕊盟捌34 m 鼬 舜 黼 融皤豫墨8 l 孵蹦瞌皤蛆嘣虼倒 略 爰 撇蚌 破 翱黼 砒m 媸嘣土疆l 皤1 攒l 疆t 铬l 疆 工 撒 1 & 生li 孓il 孓ii ll l 士li 毫l1 & i l & l 经 高十财政蜮自经费自蓑i 凇 甄皤6 l 嘣甑得t 罐匝瞩6 l 疆氟强t 喁 嘲 费l 高中生明满l j l 支j ;# ( 元)瓢64 m l 5 强3蹦t 4 5枷1 15 强8 鼯l tt 耵也3 t 觞幸 z 谣1 鼎1 1 皤m 唧m 蛆m 碾m 缁0 强 蝼槲溯( 诽) 1 2 5 l1 27 11 z 眄1 3l 盂秘1 e i 巨t 11 5 体1 i 蒯螨( 1 8 ) 酌 选辟 t l 硒住哺n 联蛾t 1 五t l 幔n 缁嘣 如 体粼黼 7 n 盯t e 召8 l 壕皤t 盯眨崩瓶皤8 篮 学 冬 音釉黼 赫率 讥日强弱缁嬲t l 孵t & 糠8 l 疆娜 件割活钢黼 乱7 i鼹皤 t 礓疆n t ,住礓8 氍 理科鞴坟 蹦辞 7 巨蛇8 l “甄锚蚶8 z 孵拖强阻妊疆 黜目嗍嘲 强辄碟瓯礓8 嘎阻留甑掘1 t l 曩8 , 生机比 沌1 59 2 2丘碍5t 黼丘1 5已雒 4 5 此表中教育经费现状为2 0 0 2 年数据;所有教育经费数据均调整为2 0 0 0 年价格水平 # 城市数据为全国的经费数据。 三、合理确定普职比例,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 未来1 5 年,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整个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重要生长 点,没有中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就谈不上普及高中教育。参考国家规划和我们的预测, 2 0 1 0 年,全国的普职比要达到l :l ,则城市和农村需要分尉达到l :2 4 2 和l :o 4 l : 2 0 2 0 年全国和城市的普职比要分别达到4 :6 和l :3 3 2 ,则农树的普职比需要达到1 : o 6 1 。要实现上述目标,2 0 0 3 2 0 1 0 年,全国和农村职业类在校生每年需要分别扩招 5 2 万和3 4 万;2 0 1 0 一2 0 1 5 ,全国需扩招2 9 万,农村呈负增长,每年减少1 6 万:2 0 1 5 2 0 2 0 年全国和农村需分别扩招1 3 l 万和5 4 万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统筹的过程一方面,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中等 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中等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 通,以形成立交桥式的关系;另一方面,要使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更加合理,劳动 力市场准入制度,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更加完善,在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等方面,以 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推进“校企台作”和“订单培养”,改革以课 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和培 l | i l 结合,为企业输送他们所需的高素 质技能型人才,改革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此外,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工作的 统筹力度,把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是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学校 之间平等、和谐发展。 四、鼓励办学主体多元化 从国际比较来看,人力资源高投入的国家,由民闳和私人承担的教育经费占g d p 的 比例都比较高,大体在2 到3 个百分点之闻,整个国家的总投入g d p 的比重一般是7 个 百分点左右。以人力资源立国实行赶超型经济发展的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高中阶 段教育和高度那个教育中的私立学校机构和在校生比例都很高,政府主要负责举办体现 社会公平的义务教育和少量精英高等教育,普及型的高中阶段教育主要由社会和私人提 供。如日本和韩国高中阶段私立学校在校生比例分别为2 9 4 和5 5 5 从全国总体来看,高中阶段的办学主体仍以教育部门和集体办学为主。2 0 0 3 年,民 办普通高中学校数仅占全国高中学校数的1 5 8 ,民办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仅占全国高中 在校生数的7 2 。从城乡比较来看,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高中学校数和在校生数的区 域分布,城市都占有较大的比例,其比例分剜为6 1 和5 2 。 从未来我国高中教育的趋势来看,未来1 5 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将处于加速发展 时期,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将大大提高,教育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从高中教育的非义 务教育性质和我国教育投入重心来看,单靠国家投入来满足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不现 实的。 所以政府和教育部门对社会力量办学应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并给予适当的财 政资助;尽快设立具有权威性、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大力挖掘民办教育 3 1 的发展潜力,加强其发展“地域”的引导,特别是鼓励其在农村地区的大力发展;切实 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招生的平等权以及民办学校招生的自主权,取消限制民办学校 发展的各种不合理规章制度。总之,发展民办教育和混合型所有制教育,实现公办教育 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有利于社会资金进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扩大优质、特色教 育资源,这是普及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必有之路。 五、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