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1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2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3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4页
(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摘要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怎样培养是由人才 培养模式所决定的。自上个世纪9 0 年代以来,我国先后有近2 0 0 所高等专科学校或 升格或合并组建为普通本科院校,这些新建地方院校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 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类院校在实现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都 在积极尝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本科办学 理念的积淀和本科办学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办学定位不明晰,还未形成切合自身办 学定位、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和培养人才 的质量。本论文以新建地方工科院校为研究对象,对新建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目标、 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运行机制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新建地方工科 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提出了初步构想。本研究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和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界定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其构成,考察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 式的历史变迁,总结并分析了我国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及其 成因; 第三部分从现代社会人才类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系统分析入手,探讨了新建地方 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第四部分概述了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结构优化的原则。提出了新建地方工科院 校专业设置及其结构优化的措施; 第五部分简要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及其构成,论述了新建地方工科院校 构建培养方案的技术路径,提出了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的构想; 第六部分论述了新建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理论基础、制约因素和实施条 件,以及如何构建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第七部分以淮阴工学院为个案,简要介绍了新建地方工科院校在构建和改革人 才培养模式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 第八部分对新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 学运行机制 a b s t r a c t i t st h ep r i m a r yt a s kt oe d u c a t et h et a l e n t s w h a tk i n do ft a l e n t st oh ee d u c a t e d , e s p e c i a l l yh o w t oe d u c a t et a l e n t si sd e t e r m i n e db yt h ee d u c a t i n gm o d e l s s i n c el a s t9 0 s , t h e r ea r ea r o u n d2 0 0h i g h e rp r o f e s s i o n a li n s t i t u t i o n sj o i n e di nt h et e a mo fg e n e r a l b a c h e l o rd e g r e eo f f e r i n gh i g h e ri n s t i t u t i o n sb yc e r t a i nw a y ss u c ha s e v o l u t i o no r c o m b i n a t i o n ,t h e s ei n s t i t u t i o n sp l a y e df a t a lr o l e si np r o m o t i n gt h ep r o g r e s so fm a s s i v e 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w h e nt r a n s f e r r i n g , t h el o c a lh i g h o ri n s t i t u t i o n st r i e dt h e i re f f o r t s i n r e f o r m i n gt h e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l sa n do b t a i n e ds o m ev i c t o r i e s b u ti ns h o r to f e d u c a t i o n e x p e r i e n c ea n de d u c a t i o nt h e o r ya c c u m u l a t i o n ,t h e ya r cv e r yn o tc l e a ro f t h e i rp o s i t i o n , t h u st h e i r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li sn o ts u m m e do u t ,t h i sc a u s e ds o m eu n e x p e c t e dr e s u l t s t h e yc a n td e v e l o pi ng o o dc o n d i t i o na n dt h e i rt a l e n t se d u c a t i o nq u a i l t yc a n tb e c o n t r o l l e df u l l y t h i st h e s i st a k e st h eu e wi n s t i t u t i o n sa si t ss u b j e c t ,m a k e sas y s t e m a t i c a n a l y s i so nt h e i re d u c a t i o nt a r g e t ,m a j o rd e s i g n a t i o n ,c u r r i c u l u ms t r u c t u r ea n ds y s t e m , t e a c h i n go r g a n i s m ,g i v e sap r e l i m i n a r y i d e ao n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m e t h o d sf o r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p a r tlc a u s e sa n dc u r r e n td o c u m e n t a t i o n s p a r ti ic o n c e p t i o nc l e a r a n c eo nt h e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a l e n t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la n di t s e l e m e n t s ,s u r v e yo nt h eh i s t o r yo ft h e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t a l e n t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l ,f i n do u t i t s d i s a d v a n t a g ea n d i t sr e a s o n p a r ti i is t a r tf r o mt h es y s t e m a t i ca n a l y s i so ut h ec a t e g o r i e so ft h em o d e mt a l e n t s a n da p p l i c a b l et a l e n t s ,m a k ead i s c u s s i o no nt a r g e to f t h et a l e n t sa n d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n t h e i r k n o w l e d g e ,c a p a b i l i t ya n do t h e rq u a l i t i e sf o r t h o s el o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g r a d u a t e s p a r ti vb r i e f l yd e s c r i b et h ep r i n c i p l e sf o rt h ed e s i g n a t i o na n ds t r u c t u r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t h em a j o r si nt 1 1 e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 s u g g e s tt h ew a y sf o rt h ed e s i g n a t i o n a n ds t r u c t u r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o ft h em a j o r si nt h el o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p a r tv b r i e f l yi n t r o d u c e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t h ee l e m e n t so ft h et a l e n te d u c a t i o np l a n , d i s c u s st h et e c h n o l o g ym e t h o df o r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t a l e n te d u c a t i o np l a ni nt h e l o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 ,s u g g e s tt h e p l a n t oc o n s t r u c tt h e c u r r i c u l u ms y s t e mw i t ham a j o rl i n et oe d u c a t e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c a p a b i l i t y p a r tv if i n do u t t h et h e o r e t i cb a s i s ,r e s t r i c t i o n sa n dc o n d i t i o n sf o rt h es c o r i n g s y s t e mi nt h el o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 ,a n dh o wt oc o n s t r u c tt h e q u a l i t yc o n t r o la n da s s e s s i n gs y s t e m ; p a r tv i im a k eh y l t 醯af i e l ds a m p l e b r i e f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r e s e a r c ha n dp r a c t i c e o nt h em l e n t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lr e f o r m i n gi nt h el o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 p a r tv i i im a k e sa ne x p e c t a t i o no ft h et e n d e n c yo ft h et a l e n t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l r e f o r m i n gi nt h el o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 k e yw o r d s :n e wl o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i n s t i t u t i o n s ,t a l e n te d u c a t i o n m o d e l ,e d u c a t i o nt a r g e t ,m a j o rd e s i g n a t i o n ,t a l e n te d u c a t i o np l a n ,o r g a n i s mo ft h e t e a c h i n g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 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 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垂建注日期:碰二羔筝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 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 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 本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l 乙i 刍 日瓤笆蚪 导师签名:积缦l 匀 日期:翌! f 妒 第一章导言 一、研究缘起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怎样培养是由人 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地反映了一 所高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人才观、质量观和办学风格。自上个世纪9 0 年 代以来,我国先后有近2 0 0 所高等专科学校或升格或合并组建为普通本科院校, 其中一半以上以工科为主,这些新建地方工科院校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 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类院校在经过建校初期的规模迅速扩张后,近年来逐 步将发展的重心转向内涵的提升上,在实现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的过程 中,都在积极尝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存在 先天不足:缺乏本科办学理念的积淀和本科办学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办学定位不 明晰,还未形成切合自身办学定位、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定程度上 影响了其培养入才的质量。开展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推进新建 本科院校健康发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研究以新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切入点,对新建地方 工科院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多方面的 分析,并力图在经验总结、事实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普遍性和特殊问题的探讨, 得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成果,提炼出新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本 质、内涵及其实施依据,得出一些理论化的成果,从而丰富和完善我国高等工程 教育理论,并为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推进入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指导和较为 明晰的操作思路。 二、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研究较少,他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主 要渗透在对有关大学教育教学的探讨和论述中。在国外学者看来,人才培养模式 是与社会对人才的素质需求息息相关的,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入刁需求,要求人才 具备不同的素质结构。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受到高等教育哲学的左右,有什 么样的高等教育哲学,就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操作上,西方不同的 国家、不同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 都存在巨大的差别,因而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具体模式。西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的改革,得益于学术大家们的理论研究,正是这些理论研究主导着西方大学一个 甚至几个世纪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积极尝试各种新思想、新模式,通过不断 的实践检验已有的思想理论,丰富已有理论并推动新理论的产生。 从研究的历史来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引入是始 于人们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这两个问题的认识。进入2 0 世纪9 0 年代以后,原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 l 世纪教学内 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首次明确提出了研究2 l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改革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因而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 潮,由此也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关 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理论研究主要呈现出两种研究态势:一种是将 “模式”等概念导入高等教育研究范畴,从理论层面上直接展开研究,分析与界 定“人才培养模式”,引申出系列观点;另一种则是从教育改革的实践或成果出 发,将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展开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命题的研讨。 我国近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曾经受到西方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影响,上 个世纪初,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从西方大学模式中借鉴过来的,以造 就有修养、有文化、通才型的现代国民为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学习苏联, 这个时期,我国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仿照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以培养某一 方面的工程师、专家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大学在继续坚持专业教育模式的 合理性方面的同时,积极向欧美通才教育模式学习,并逐步丌始自主探索适合我 国国情的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2 0 世纪9 0 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探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入一个繁荣 期,众多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素、特征、存在的问题、多样化改革的 必然性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王沛民等人所著的工程教育基础一书,把高 等工程教育看作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认为这个系统的中心目标是培养高质量 的专业人才,系统本身的维持和发展必须服从于人才培养这一终极目标的需要, 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并认为应该在工程人才- 培养中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培养工程人才所必须的系统运行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包 括系统的生态环境、课程模式、教学运行环境等。龚怡祖在其所著的论大学人 才培养模式一书中,比较系统地界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本质和特 征,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的整个过程,属于“过程范畴”, 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过程质态的一种总体性表述”,研究分析了培养模式作为一 个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作为一个过程的运行机制,阐述了培养模式的实质性建构和 实践化形式。杨杏芳在其博士论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论中,从历史的 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轨迹,在梳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分析总结出若干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阐发了 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然性,并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 2 自己的构想。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对2 1 世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 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是和各高校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实践同步进 行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相结合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一个特色。国内 许多大学较早地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尝试。北京大学从1 9 9 7 年起开始建 立通识教育和宽口径相结合的本科课程体系,实行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 选课制,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北京理工大学从1 9 9 5 年起,在部分院系实行主辅修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理工人才。原山 东工业大学从9 7 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各专业实行学分制,开设3 0 个左右的辅修专 业,试行“4 + 1 ”、“3 + 1 ”的双学历或双学位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此外,有 许多大学进行本一硕一博连读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国际合 作培养模式的改革。在积极开展改革探索的同时,各高校也开展了一系列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从1 9 9 4 年原国家教委全面启动并实施了高等教育面向2 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开始,一批重点大学和办学历史较长的地方 院校承担了原国家教委下达的理、工、农、医类高等教育“面向2 1 世纪本科人才 索质要求与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不少省( 市) 和高校也相继组织了有 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项目研究和试点,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这些探 索和尝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起点和 参考。 但是已开展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较多地集中于重点 大学和办学历史较长的地方大学,对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关注较少,现有的关于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一般不够系统,也不够理论化,一般还 停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对培养模式的整体性、系统性体现不够,往往只触及 了培养过程中的某一两个方面或某个浅层次,离含义完整的培养模式尚有较大差 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也正处于探索之中。不少来自新建院校教育实践线 的经验性研究,往往又就事论事,点到即止,缺乏理论概括和理论提升,新建地 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任重而道远。 第二章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嬗变 第一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究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学术界还存在分歧,还有不同的认识。高等教 育实践工作者、理论研究者和政府管理层都曾对此命题做过不同程度的尝试。教 育实践工作者对于入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普遍较为模糊,因此在理论上对此概 念做出的界定也相对较为笼统和简单。曾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培养模式是指培养 的内容和要求、培养规格、培养学制和方法”( 张光斗:工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和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 9 9 6 3 ) 。也有人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资 源配置方式和教学条件组合形式,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表面上不显明但实际上至关 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条件、同样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培养 模式所造就的人才,在质量舰格上会有较大差异( 石亚军:面向2 1 世纪高等文 科教育的改革与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8 ) 。在我国教育理论界,首次 明确对这一概念作出界定的,是刘明浚等人于1 9 9 4 年在其主编的大学教育环 境论要所提出的,他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 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才培 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 含培养规格) 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 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范型性( 龚怡祖著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江 苏教育出版社,1 9 9 9 ) 。在我国的高教管理层面,1 9 9 8 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一 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会议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 1 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是学校为学生构 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 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上述观点中,有的是实际工作者的理解,有的着重强调了培养模式对微观人 才培养过程的意义,有的则揭示了培养模式的范型性,有的则阐明了人才培养模 式建构的根本目的。通过分析,可以肯定的是,首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模式, 具有一般性及某种程度上的可迁移性,因此,它虽然离不开一般培养目标和具体 培养规格,但概念本身不包括目标或规格在内。其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 范畴,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要素的有机组合,但是,它又只是对人才培养过程, 特别是其中的管理过程的某种“提炼”,而不涉及具体教学过程。再次,研究和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提升教育对象的发展潜力上面,形式要 4 为内容服务。由此,笔者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一定教育思 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面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第二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由于建立人才培养模式的准则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会不一样。但无论哪 种人z t 。培养模式,其构成要素始终应是同培养目的紧密关联的专业设置方式、课 程体系结构和教学运行机制( 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它们以特定的方式整 合起来,设计,优化和控制人才培养过程。由于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极其 密切,在剖析培养模式的每个部分时很难把它与培养目标分离开来,以至于我们 虽不能在逻辑上,却必须事实上将培养目标视为培养模式一个内在组成部分 l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者对所要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一般可 以表述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某些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里的全面 发展指个体身心和谐地发展,并不是样样精通、“百科全书式”的通才。人才培 养目标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无论怎样表达,其基本精神应该包括如下几点; 一是体现方向性,即培养出的人才为哪个阶级或集团服务;二是培养公民或建设 者,即培养出的人才是一个既履行义务又享受权利的社会成员;三是注重全面性, 即培养出的人才是身心和谐发展的;四是崇尚个性,即培养出的人才是有自己的 特点的:五是考虑多方面的需要,即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谋生而且会休闲,懂得 追求和满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六是拥有现代品质,即具备与现代社会相适 应的进取精神,协作意识、自主性、时效观念等品质。 2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指在高等教育( 或职业教育) 中,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分 工等方面的情况,本着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修学的方 向进行必要的划分。因为高等教育本质上是建立在普通教育( 或基础教育) 基础 上的专业性教育,因而,不论修学方向的划分是宽还是窄,是刚还是柔,是学术 基准还是职业基准,是学习者自主确定还是教育者审慎提供,专业设置都是不可 或缺的,设置的原则、方式构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方面的特征。高校专业设 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它规定着专业的划分及名称,反映培养人才的业 务规格和工作方向,直接影响着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就业和教育质量评估。 3 、课程体系结构 所谓“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 教学活动的系统,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 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6 年版) ,它既是有组织的学科体系,又是有目 的的教学活动体系。换言之,课程体系是指按照学习心理和教学要求,兼顾学科 知识的内在联系而组成的各门教学科目的系统。这个系统要求教学科目的排列组 合要有一定的结构,这个结构既要符合知识系统的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 规律。正如课程体系历来被视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一样,课程体系构造形态也 是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其构造原理和基本架构,事实上成为标示人才培养格局 的客观指南。 4 、教学运行机制 教学运行机制是指在一定的课程规划或教学计划中,为实现培养目标,在 培养过程运行时所依据的工作原理或管理常规,反映为对培养过程具有方向性影 响的那些教学与质量保障制度。教学运行机制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 保障与基本前提,在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中,教学运行机制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变 量。人才培养过程中选课、选教学环节、选科等自主空间的大小以及人才培养活 动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学运行机制来提供和调节 的。从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看,教学运行机制的设计与运用至少应当满足两个目 标:一是有助于推动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二是有助于推动学生进 行独立、自主和探索性的学习。 第三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 研究和了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变迁,是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 梁,是揭示现行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和预测未来改革走向的一个 基本前提,也是研究、构建新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从近代开始, 中国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从“近代学习欧美模式”“现代照搬苏联 模式”“当代既受原苏联模式影响,又正在向欧美模式回归”的三个阶段。 一、通才教育实践( 1 8 9 8 - 1 9 4 9 年) “通才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办学宗旨和办学思想,是清末提出的。旨在“开 通智慧,振兴实业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在培养模式上, 既有为职业做准备的成分,也有拓宽知识面、加强文化基础的“通识教育”的成 分,并在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之间进行妥协和调和。民国时期,大学 志在“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即培养学识宽广深厚而深 刻的人,本科教育中既有通识教育的成分,也有专业教育的成分,对人文学科、 社会学科、自然学科三方面都有所兼顾,从而使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不至于 过于狭窄,而专业教育的加强也符合科学知识发展的学科分化和国家建设的实际 需要。 6 二、通才教育转向专才教育( 1 9 4 9 1 9 7 6 年) 1 9 4 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 其是2 0 世纪5 0 年代初的院系调整,全面学习和照搬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逐渐 形成了一种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单一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以 专业教育为核心,以培养专才为目标,以学年为载体。专业口径很窄,培养规格 单一,培养过程整齐划一。这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文理分割,重工轻理,重专业 教育,轻通识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使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 高等本科教育带有较强的职业教育的特征。这种高度单一性的模式,过分强调教 育的社会本位价值观和共性要求,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得高等教 育人才培养以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簧专业,以必修课 为主,专业课比重最大,基础学科不受重视,教学活动中充斥许多急功近利的短 期行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人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极度忽视。从教育 指导思想上体现的是西方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精神。走进了唯“科学主义”的迷 途:从管理思想来看是刚性的科学管理,强调效率化、形式化与标准化,命令与 服从关系明确的等级化,可控制化,秩序与稳定、整齐划一,去人性化等等。但 这种模式也确实为国家建设的各个部门迅速培养了大量对口的专业人才,适应了 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 三、注重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 1 9 8 0 一) 过去几十年,在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长期沿用的、过分专门化的、 以培养专才为唯一目的的“专业教育模式”,由于先天缺陷,既不符合人的素质 的全面发展要求,也明显不适应今天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以及迎接2 l 世纪 挑战这样一个历史新时期对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更高要求,亟需对其进行改革, 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在各种观点和方案的碰撞之下,形成一种扬弃“专才教育 模式”主要缺陷,吸取欧美模式长处更加注重素质培养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模式。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一 系列的探索。 1 实行大类招生 不按专业而按文理大类招生培养,就是本科教育按一级学科( 群) 或二级学科 ( 群) 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后按院( 二级学院) 、系统一管理,以学科大类的基础制 定教学计划。在学科或学科群范围内实施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在前二、三年级按 学科大类打通培养之后,再进行中期专业分流,由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专业兴趣、 就业去向等因素,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专业方向再攻 读一至二年毕业。简言之,大类招生培养实质就是为了淡化专业,加强基础,突 出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如北大的“元培计划”教改、复旦大学的“通才教 7 育,按类教学”。 2 调整专业教学制度 调整专业教学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 ) 拓宽专业口径,扩大 专业面向,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后劲。专业总数由改革前的1 3 4 3 多种逐减 到2 4 9 种,专业数最多的工科也从5 0 0 多种减到7 0 种。( 2 ) 在宽口径专业内设嚣 柔性的专业方向。即国家颁布引导性专业目录,学校自主设立专业方向,专业在 不同的方向上拓展,既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又能够灵活掌握,以适应社会对人 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个人需求的多样化。( 3 ) 专业定向时间推迟。采取入学 后模糊学生的专业,到一定时间后再分流培养的做法。( 4 ) 专业设置空间弹性化。 学生转专业、转系、转院或跨专业、跨系、跨院学习,甚至还允许在本科专业与 研究生专业之间打通,适合复合型人才和贯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总之,这些调整改变了以往那种单一的、指向特定职业意义上的专业设置模 式,使大学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在一种更浓厚的文理渗透、理工结 合、经管融合的综合的学科环境和氛围中培养本科人才。 3 变革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平台+ 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 我国传统本科教育课程设霍为: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方向课,为适应经 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要,目前高校正在实施“平台+ 模块”的课 程结构模式。它由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三个层次不同但 相互联系的“平台”构成必修课,专业方向模块和任意选修课构成选修课。其中, “平台”是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了学科交叉与综合 发展的趋势与要求,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模块”主要是实 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同时满足了知识的高度分化与细化 及社会对人才专门知识的需求。 4 教学管理制度的新变革 在教学管理制度上,目前比较多见的是实行弹性学年学分制、双学位制、主 辅修制和本硕连读制、硕博连读制、选修制等,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选 课,为学生多方面摄取各种知识、发展其多方面的潜力提供制度保障和管理上的 便利。 总之,建立灵活多样的学习制度,试图将学习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评价制度呈现新特点 评价制度呈现多元性特点:评价内容、方式、主体多元;强调评价目标的开 放性与差异性;强调评价各方面的互动关系等。 综上所述,2 0 世纪8 0 年代开始对苏联模式进行改革,探索新的本科教学与 管理模式,我国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外 部制约,旧教育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教学资源物质基础的不足,现有改革 虽有一定触动,但力度和深度有所欠缺,仍需大幅度提升。 第四节我国新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及其成因分析 近年来,新建地方工科院校在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 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弊端也 曰益显露,其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定位缺乏清晰界定 我国1 9 9 8 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每种专业的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主干学科、主要课程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这种规定对于本 科专业的办学,与其说具有限定性,不如说更具有指导性,它只是在一般意义上 对本科专业办学进行了规范,并不排斥不同高校相同专业办学的灵活性。不同高 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应该各具特色。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新建地方 工科院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普遍存在要么是原来专科的简单放大和拓展,要么盲 目攀高,甚至亦步亦趋地模仿跟踪现有本科院校模式,与重点高校及办学历史较 长的地方高校不能形成错位发展,不能从社会需求出发,体现自身的特色,束缚 了学校办学活力的释放,毕业生难以形成就业竞争力,客观上加剧毕业生就业难 的矛盾。 二、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专业是大学里的与社会上的专门职业相对应 的专门领域。自5 0 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引入专业以来,专业一直是大学教学管理 制度的核心,专业教育一直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高 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经过不断调整,专业种数有较多的减少,改 革开放初期为1 3 4 3 种,1 9 8 7 年为6 2 1 种,1 9 9 3 年为5 0 4 种,1 9 9 9 年为2 4 9 种,这对于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奠定了基础。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 的狭隘专业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实践中注重对学生某一学科门类专业知识的教 育,强调考察学生狭窄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德、智、体、 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工具主义的人才培养观造成学生基础薄弱,知识面 窄,能力不强,后劲不足,适应性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设计缺乏系统考虑 新建地方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是靠借鉴形成,校系问普遍存在照抄照搬现 象,缺乏课程体系设计的整体考虑,使课程体系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调控人彳培养 方向的作用,具体体现为:一是课程广泛性或总量太少,而且多数课程除了满足 本系或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外,难以向全校学生开放,以供选修、辅修。课程“可 9 拼装性”低,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 需要;二是课程种类、层次缺少变化,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和变化以及科技发展 的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较低,学生选择学习内容( 专业、课程) 的余 地太小,不能满足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之需;三是课程体系的自我调整和更新 能力差,课程体系缺少可持续发展性;四是基础课程特别是普通教育课程。与专 业课程的衔接或联系欠缺;五是课程设置论证不足,或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 设课。 四、教学运行机制过于刚性 这种刚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培养途径比较单一。过分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隐 性课程与第二课堂,导致显性课程内容不断膨胀,既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压力,也 人为地弱化和损害了学校第二课堂与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培养方案中内容太 多,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问太少,不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学生的自学能力、 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教学管理制度柔性不足。不少新建地方院校近 年来办学中也逐步引入了弹性学制、选修制、学分制、分层次教学制等教学制度, 但由于自身条件和资源的制约,实施过程难以到位,效果并不理想,教学管理制 度中刚性仍然很强。 上述弊端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折射出新建地方工科院校在迈向大众化进程 中存在的缺陷,其原因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1 传统观念的制约。长期以来,传统的“重学轻术”思想,由于某些政策导 向,不是有所淡化,而是不断强化。如重点大学,都是学术性研究型的综合大学 或多科性大学;用一个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评价全国所有高校的本科办学 水平;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研究型大学远高于一般高校。如此等等,不断强化 了“重学轻术”、盲目模仿或攀高、培养目标“同质化”、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等现 象。 2 理论研究的不足。国内高等教育界对于新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教育理论研究者大多偏好于重点大学或 综合性大学办学研究,对新建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工科院校关注不多,研究不够。 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束缚,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依靠政府实行“政策办学”。高校 不仅缺乏办学自主权,也缺乏自主办学的独立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 入发展,政府对高校事务的内部干预逐步减少,高等学校的办学者逐渐开始思考 用什么样的理念办好现代高等教育。怎样使高校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等问题。但是, 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新建地方院校面临着诸如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 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与创新教育、理论教育与实用教育、共性教育与 个性教育、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等诸多关系协调的困惑,在如何确立人才培养目 1 0 标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上陷入了比较混乱的状态。加上新建地方院校又是在我国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承担了高等教育扩招的任务,在扩招的过程 中忙于上水平、上层次、上规模,两种现象合流,加重了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 养模式“同质化”的倾向。 3 实践探索的缺乏。新建地方院校对于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符合自 身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实践探索。不同高校因其所处的区域位置不同,当地 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不同、以及办学基础和传统不同,在人刁培养目标的 设计上理应具有鲜明的特色,反映自身的比较优势。但是许多新建地方院校由于 办学时间短,积淀少,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对自身的服务对象、层次定位、 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自身在办学上的优势和劣势缺乏深入的研 究,在拟定人才培养目标上盲目攀高,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教学内容和课 程体系、选择教学途径和教学制度上盲目模仿或照搬,结果造成与老高校在人才 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大同小异。 第三章新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规格设计 第一节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现代社会人才类型之分析 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我们首先必须从现代社会人才类型的结构谈起。 从本质上说,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所决定的。而任何社 会的发展都倚赖于两种需要的推动:种是认识世界的需要,即认识世界的本质 属性及其客观规律;另一种是改造世界的需要,即利用客观规律以服务于社会实 践。众所周知,人类认识世界的终极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要把客观规 律转化为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在客观规律转变为社会直接利 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转化:一个是把客观规律转变为科学原理,如相对论、 量子论、电磁波、热力学原理的发现等;另一个是把科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 而转化为产品( 物质的或非物质的) ,如发电机、蒸汽机、电信的出现等。从严格 的科学立场看,第一个转化是科学原理的发现过程,应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第二个转化显然属于科学“应用”的范围。相应地,这两个转化就需要两类人才: l ,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 原理。从学术型人才。的知识构成来看,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科学的知识体系组 成,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语言学等;从学术型人才的工作职能来看, 其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是观之,学术型人才的 主要特点是:以客现规律为研究对象,从事学术性的工作,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关 系不是很直接。在现实中,学术型人才主要指那些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学家, 如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语者学家等。 2 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而工 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 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从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构成来看,其知识结构主要由 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从学理上说,应用科学是与基础科学( 或理论科学) 相 对应的一个词,指和人类生产生活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