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虽然是英雄传奇的开山之作,但小说中却密 布着大量的公案故事,也正是由于“公案才“成就 了大批的梁山英雄。水浒传 包含了丰富的公案故事,又因为它处在古代小说发展的特殊时期,所以它在公案小说 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对公案小说有一定的传承作用。本文将就水浒 传在公案小说发展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做一番尝试性探讨。 ,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一、公案小说概述;这部分简单介绍一下公案的含义和公案 小说的发展脉络。二、水浒传对前代公案小说的继承和发展。这部分主要从公案 内容、破案手法、公案的情节化和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几个方面来论述。三、水浒传 对后代公案侠义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从水浒传对明清公案侠义小说在艺术启迪 作用、民族化审美心理传承这两个方面来论述。艺术启迪主要试从公案的艺术结构、 忠义思想和人物形象三方面来阐述;民族化审美心理传承方面,主要从说话艺术影响 下的审美期待和“尚奇的欣赏情趣这两点来论述。 关键词:水浒传;公案小说;传承;发展 o n t h ew a t e rm a r g i n o nt h el e g a lc a s eo ft h ei n h e r i t a n c e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n o v e l a b s t r a c t o u rc o u n t r yf i r s tl e n g t h yv e r n a c u l a rn o v e l ”s h u ih uz h u a n ”,a l t h o u g hi st h eh e r o i c l e g e n dq u a r r i e sam o u n t a i nw o r k ,b u ti nt h en o v e li sb e i n ga c t u a l l yd e n s e l yc o v e r e dt h e m a s s i v e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s t o r y , i sa l s op r e c i s e l yb e c a u s e “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 ” t a l e n t “a c h i e v e m e n t ”l a r g eq u a n t i t i e so fl i a n g s h a nh e r o ”s h u ih uz h u a n ”h a sc o n t a i n e d t h er i c h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s t o r y , a l s o ,b e c a u s ei to c c u p i e da n c i e n tt i m e st h en o v e l d e v e l o p m e n ts p e c i a lt i m e ,t h e r e f o r ei t h a dt h en o t i c e a b l es t a t u si nt h ed e t e c t i v e 。s t y l e f i c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sp r o c e s s ,h a dc e r t a i ni n h e r i t a n c ef u n c t i o nt ot h ed e t e c t i v e - s t y l ef i c t i o n t h i sa r t i c l et h ef u n c t i o nw h i c hw i l ll i n kt h ep r e c e d i n gw i t ht h ef o l l o w i n gi nt h ei n v o l v e d l e g a lm a t t e rl i t e r a t u r ed e v e l o p m e n tm a k e sa n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i s c u s s i o no n ”s h u ih u z h u a n ” t h i sa r t i c l ed i v i d e si n t ot h r e ep a r t s :f i r s t ,d e t e c t i v e s t y l ef i c t i o no u t l i n e ;t h i sp a r t i n t r o d u c e s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 sm e a n i n ga n dt h ed e t e c t i v e s t y l ef i c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v e i ns i m p l y s e c o n d ,”s h u ih uz h u a n ”a n dd e v e l o p sb e f o r eg e n e r a t i o no fd e t e c t i v e 。s t y l e f i c t i o n si n h e r i t a n c e t h i sp a r tm a i n l yf r o mt h e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c o n t e n t ,t h e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t e c h n i q u e ,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 sp l o ta n dr e a l i s mc r e a t i o n i d e as e v e r a l a s p e c t se l a b o r a t e s t h i r d ,”s h u ih uz h u a n ”t od e s c e n d a n t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c h i v a l r y n o v e lc r e a t i o ni n f l u e n c e m a i n l ye l a b o r a t e s ”s h u ih uz h u a n ”t ot h em i n ga n dq i n g d y n a s t i e s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c h i v a l r yn o v e li nt h ea r t i s t i cc r e a t i o na s p e c ti n s p i r a t i o n f u n c t i o n ,t r i e sf r o mi n v o l v e dl e g a lm a t t e r sa r t i s t i cs t r u c t u r e ,t h el o y a l t ya n dp a t r i o t i s m t h o u g h ta n d c h a r a c t e ri m a g e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e l a b o r a t e d k e yw o r d s :t h ew a t e rm a r g i n ;l e g a lc a s e ;i n h e r i t a n c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d i r e c t e db y :p r o f xiy o n g jie a p p l i c a n tf o rm a s t e rd e g r e e :z h a n g w e ih o n g ( a n c i e n t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t u r e ) ( c o l l e g eo fl i t e r a t u r e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n a t i o n a lu n i v e r s i t y , t o n g l i a o0 2 8 0 4 3 ,c h i n a )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本人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 果。对前人及其他人员对本论文的启发和贡献已在论文中做出了明确的声 明,并表示了感谢。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本人同意内蒙古民族大学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资料库送交学位 论文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内蒙古民族大学可以将 本人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 作者签名:季凇 日期:丛卑年月三日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公案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描写作案、断案的小说,是中国通俗小说中的一个重 要流派。它在明清时期曾产生过一大批影响深远、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作品,是世界推 理小说的先河。然而由于种种社会与文化的偏见( 其中包括“子不语怪力乱神”之类 的观念) ,以及公案小说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弊病( 题材的陈陈相因,叙事方 式的模式化等) ,致使它自诞生以来一直为正统文学与文人雅士所不屑一顾,但这并 不代表它没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就公案小说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言,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出 现了题材多样、众体齐备、艺术圆熟的局面。到了明代,中国公案小说出现了“全面 空前 的繁盛,“文言、。书判 和话本体三种体裁的公案小说在晚明出现了全面繁 荣的景象。但是在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下,清人入关以后,公案小说“三足鼎立的 局面不复存在,出现了“极盛转衰”的发展态势。首先是在明代红极一时的书判体公 案小说,到清初出现了大幅度的衰降趋势。通俗白话小说中,公案小说的比例也有明 显的衰减。但是,长篇章回小说中也出现了一些复活公案小说盛况的苗头,并随着长 篇章回小说三侠五义等作品的问世而走向了新的繁荣,特别是聊斋的出现, 更是把古代文言公案小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是在清代,除了聊斋把文言公 案小说带入清代文学艺术的殿堂外,真正繁荣起来的却是与明代公案小说有极大不同 的“公案侠义小说”。学者一般认为,公案与侠义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独立发展的 两个流派,但到清中叶以后逐渐合流为公案侠义小说。而后又分为两支,公案小说逐 渐衰弱,侠义小说在清代未年大为兴盛发展为武侠小说,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 至五六十年代得到继续发展;公案小说则逐渐被外来的侦探小说所代替。 明代之后,公案小说的分化和没落是小说家族史上的一大悲剧,但是,公案小 说的发展与蜕变包含着众多耐人寻味的文学现象,给后世留下了说不尽的文学话题。 研究现状 公案小说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除了政治性较强的批判 文章外,几乎没有人对它做过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国内政 治文化环境的宽松,长期形成的学术禁锢被打破,许多古代小说得到整理出版的机会, 公案小说一时成为出版热点,受到读者的喜爱。其中,全国几十家出版社竞相出版了 七侠五义、小五义、施公案、彭公案等古代公案小说。其中谭j 下璧对小 五义的研究,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胡士莹在其话本小说概论中专门列明 清说公案一章,对明清时期公案小说的发展轨迹及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 述。在材料方面较以前有所突破,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研究领域的代表之作。 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的研究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学术界着力在本事的溯源及版 2 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本的辨析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其中围绕龙图公案本事来源和成书方式进行的研 究最有成绩,几乎解决了该书故事的全部来源问题。总的来看,这一时期公案小说的 研究仍只是集中在几部长篇章回公案侠义小说上,而在深度和广度上未能取得更大的 拓展和突破。不过一些研究者,如孟犁野、黄岩柏、卜安淳、谢振东、俞百巍、武光 瑞、朱云鹏等人对公案小说的关注,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学术 研究的日益深入和海内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增加,公案小说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 大发展。首先,在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不少较为稀见的公案小说作品得以整 理出版。此外,一些小说总集和丛书中也收录了不少公案小说。其次,一系列公案小 说研究专著的出版,标志着公案小说的研究开始走向系统性发展。主要有黄岩柏的中 国公案小说史,孟犁野的中国公案小说艺术发展史以及曹亦冰的侠义公案小 说史等,学者们试图对“公案小说 的内涵做出较科学的界定,但仍不免各执一词, 没能达成共识。除了研究专著之外,面向大众的学术普及读物也出版了一些。其中以 张国风的公案小说漫话( 江苏古籍出版社) 和鲁德才的三侠五义( 春风文艺出 版社) 最有学术品位,也最具有可读性。另外其他一些专著及论文也涉及到公案问题。 如齐裕煜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一书将公案、侠义小说合论,对研究者颇有 启发。再如鲁德才的( 百家公案) 与 的形态、明代各诸司短篇小说 集的性格形态等文章,着眼于公案小说的文体形态,改变观照视角,拓展了研究的 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再次,出现了多部以公案小 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博士 论文,如苗怀明的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 北京师范大学1 9 9 9 年) 、夏启发的明 代公案小说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2 0 0 1 年) 、杨绪容的( 百家公案) 研究( 复旦 大学2 0 0 1 年) 、吕小蓬的古代小说中公案因素的文化探析( 首都师范大学2 0 0 2 年) 。 此外1 9 9 2 年b 安淳发表在古典文学知识魏上的中国古代公案小说漫谈系列论 文也较引人注目。整体而言,公案小说的研究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无论是文献 的搜集整理还是作品的研究,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在整个小说史研究中占有一 席之地,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研究领域有待拓展、 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对于一些重要的文学现象和问题,如公案小说的流派、类型特 征、公案小说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文化特征、文学品格及公案小说与其他文 体的互动等还缺乏系统和深入的探讨。 选题目的和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水浒传与公案小说关系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虽然水浒 传中的大量公案也引起了公案小说研究者们的注意,但很多学者只是从叙事形念、 公案类型或法律制度等方面对其作了有意义的探讨。笔者试从公案小说艺术发展规律 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2 2 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的角度出发,探索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作用,这对公案小说发展规律 的研究及水浒传对后代小说影响方面的研究都会有积极的学术意义。 创新与不足 创新之处:本论文在选题上充分关注了国内l :水浒传和公案小说的研究动向, 注重将研究方向与学术前沿相结合,在方法上将整体性观照与具体性切入相结合,将 水浒传置入一个新的研究空间进行立体的审视。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将水浒传 与公案小说的发展过程联系起来,在全面掌握公案小说发展过程的前提下和对水浒 传中“公案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发展作用。 不足之处:由于现存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很少,所以本论文在 水浒传整合宋 元话本小说题材方面的概括还不够完整;另外,本论文在论述 水浒传对明代公案 小说的艺术影响方面还不够全面,缺乏深度。总之,整篇论文的思路、论述要点等方 面还不够全面严谨,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笔者会对此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 一、公案小说概况 ( 一) “公案”的含义 “公案”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一个题材类型,但古代资料中并没有留下“公案 的明确定义,因此我们不得不从古代相关资料中查找它的用处,归纳它的含义。 有学者称,“公案”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五代,大多是在谈论法律或公务时使用, 如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程者,依令:公案,小事五日程,中日十日程,大事 二十日程。”啦赵远请超选朝官能活冤狱奏:“委刑部据状追取本道雪活公案参验, 如事理合得元赦,便仰给付牒。 圆李商隐为绛郡公上李相公启:“馈飨将药瓯并进, 假牒与公案相随。” 有人还将公案入诗,如子兰寄乾陵杨侍郎:“步量野色成公案, 点检樵声入奏闻。”到宋元时期,这一词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见于当时的史籍、 文集及笔记中,如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一书中,“公案”一词频频出现。 也有 学者认为,“公案”一词既非秦、汉、唐人的概念,也非近人、今人才有的名词,而 是首见于宋人“说话”的名目,经过元明清盛极一时而终归泯灭。 其实“公案 一 词在宋元时期有多种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指官吏审案听讼时所用的桌子。如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孔某者,皇庆 癸丑问,为浙江省掾吏。身躯短小,仅与堂上公案相等。” 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第9 5 页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名全唐文卷8 6 1 ,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2 全唐文卷7 7 7 中华书局1 9 8 3 年版。 。全唐诗卷8 2 4 ,中华书局1 9 6 0 版。 。苗怀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啪,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5 年版 8 孟犁野中国公案小说艺术发展史i n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 9 9 6 年版 4 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二,是指各种类型案件。如宋话本错斩崔宁:“府尹也巴不得了结这段公案。” 三,指官府公文案犊。如苏轼辨黄庆基弹幼子:“今来公案,见在户部可以取 索按验。 再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有“诏法寺有疑难公案,并具刑名并执见不 同,申中书、枢密院,方得禀白,令御史台觉察。 四,指争论较多,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如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仆 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谈,至当归一之论。” 此外它还被引申作佛教名词。禅宗认为前辈祖师之言行范例犹如官府案犊,具有 效力和权威,可用以判断是非迷悟,故借用之。如释圆悟碧岩录:“劈腹刻心,人 皆唤作两重公案。 一般来讲,一个词的具体词义大致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该词所代表 事物、现象或观念的基本认识。从上面所举宋元时期人们所使用的“公案 一词来看, “公案 一词的各个义项多与官府、案件相关。 从现有史料来看,最早把“公案 一词与文学联系起来,形成所谓“公案传奇” 即“公案小说 这种文学概念的,当出现于宋朝。南宋灌园耐得翁在其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条目里说:“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子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 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除了宋代民间说书艺人及其话本中提到“公案” 外,当时文人作家在写这类故事时,也使用了“公案 这个概念,比如南宋洪迈撰著 的夷坚志中就不乏其例。洪迈所写的何村公案、艾大中公案之类的故事, 并不是话本体而是笔记( 传奇) 体。显然在宋代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中都已经使用“公 案”一词了。 ( 二) 公案小说的发展过程 1 、唐以前零散的公案故事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公案题材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历来被广泛运用在不同的文 学体裁中,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的题材形式之一。神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 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点。上古神话中就有了跟案件有关的 “法的意识和文化渊源。先秦“春秋三传”、国策、国语,虽然已记载大量与 法制有关的人物故事,但却散乱无序,后来却全被史记吸收。史传文学对整个古 典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为公案小说确立了一个局内之义与一个局外之义的思想 传统,既强调“公正廉明”,又肯定了“仗义行侠 的精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 人”、“志怪”开始以描绘案情为主。虽然大多数只写到案发情况,忽略了勘案、判案、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第2 5 7 卷,中华书局1 9 8 6 年版。 2 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第2 5 1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3 年版。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2 ,载中华大藏经第8 2 册,中华书局1 9 9 4 年版。 3 东京梦华录梦梁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 岫北京:中国两业出版社,1 9 8 2 年版。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结案的过程,但也出现了少数具备完整结构的公案,如 搜神记中的苏娥。据 黄岩柏统计,在此时期1 8 种“志怪 书中有1 1 2 则公案故事。1 4 种“志人 书中有 3 7 则公案片段。“这些公案故事有的是佛教宣传品,有的表现鬼神虚幻或阳世现实, 由此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内容。艺术上,文字简洁生动,谋篇起落有致,然而这毕竟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文学,所以仍处于“梗概 或“片段的局限之中。 2 、公案小说的形成 唐人小说以其有意虚构而极大地摆脱了历史真实的束缚,具备了文体的独立性,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公案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矛盾纠葛,容易编织曲折离奇 的故事,因而在小说文体独立之初便被纳入其中,成为重要的文学因素之一。这一时 期的公案作品已经具备了发案、勘案、结案三层结构,初步形成了公案小说的模型。 例如玉堂闲话中的u c , j 崇龟、北梦琐言中的刘方遇、桂苑丛谈中的李 德裕、大唐新语中的武三思既废五王、逸史中的孟简、阙史中的赵 江阴政事、逸史中的公孙绰等均有上述三个案件结构。 公案故事在唐代的发展成熟还表现在传奇与笔记小说中。其中杰出的代表有谢 小娥传、苏无名、崔思竟、赚兰亭序等。唐高宗时进士张麓对公案文学的贡 献较大,他不仅编撰了著名的判词集龙筋凤髓判,还撰写了一批反映案狱斗争的 笔记体公案小说,代表是笔记小说朝野佥载。唐公案文学中“精察”官吏形象的 出现,是中国式的推理侦探小说一即公案小说所独具的特色之一,具有浓烈的民族色 彩,对后来西方推理侦探小说的创作也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另外,五代末宋初和凝、 和蠓父子的疑狱集,宋代郑克( 生于北宋末南宋初) 所编的折狱龟鉴,桂万荣 ( 南宋时人) 的棠阴比事( 约成书于1 2 2 5 - 1 2 6 4 年) ;还有宋慈( 1 1 8 6 - 1 2 4 9 年间) 的法医书洗冤集录( 刊刻于1 2 4 7 年) 等其他法家案例书,对后代公案小说的创作 也有一定影响。 3 、公案小说的成熟与完备 宋元时期,公案小说才真正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小说类型。对于公案小说的定义, 我们依照大多数学者的思路进行了一番分析,基本上得到了以下认识:公案小说是中 国古代小说中描写作案、断案的小说。大都以清官断案折狱为主,主要歌颂刚正不阿、 清明廉洁的清官。古代小说发展到宋元时期,形成了文言和白话两个系统。其中的公 案类作品自然也就构成了两个分支,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形态。一方面讲述讼狱故事的 伽黄岩柏中国公案小说史 m 】沈阳:辽宁出版社,1 9 9 1 年版,第5 0 页。 6 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文言短篇小说开始以“公案 命名,如洪迈夷坚志中的和村公案、艾大中公 案等;另一方面,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罗烨的醉翁谈录都将“公案”列入 “小说诸家。这些不仅意味着“公案”正式得到了广大小说家的认同,开始堂而皇 之的地在小说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标志着宋元小说家对公案的进一步开掘成为 可能。 事实上宋元时期已有四种公案形态:法家公案集、文言笔记中的公案散篇、公案 话本以及介于法家与话本小说间的公案小说,然而有目可查的或存留下来的公案小说 屈指可数。综合诸学者对现有宋元话本及公案小说的判定,下列话本小说当属公案之 作:错斩崔宁、金鳗记、曹伯明错勘赃记、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合同文字 记、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菩萨蛮、勘靴儿、三现身、 碾玉观音、宿香亭记、山亭儿、错认尸、任硅五颗头、简贴和尚。 明代是公案小说创作空前繁盛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言公案小说和拟话本公案小 说,继承了唐宋文言公案小说和宋元话本公案小说的优良传统,反映社会生活的面比 以往更为广阔。其中拟话本公案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公案小说的最高成就。 明代中后期还出现了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批书判体公案短篇小说专集和传记体公案小 说。其中包括以皇明诸司公案为代表的短篇公案小说集和以龙图公案为代表 的传记体公案小说。它们标志着公案小说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显示了公案小说 专集的文学性逐渐增强、并向长篇公案小说过渡的演进趋势。清代出现了长篇公案侠 义小说如施公案、三侠五义、彭公案等著名作品。2 0 世纪初,公案侠义小说 发生裂变。侠义部分演变为武侠小说,公案部分演变为侦探小说。又在社会上兴起了 的武侠热和侦探热,深受广大民众喜爱。这两类小说的分合演变,既有我们民族传统 思想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此不多赘述。 二、水浒传对前代公案小说的继承发展 ( 一) 公案内容的扩展 1 、对宋元话本小说题材的整合 由“说话门类的逐渐合流而产生了最终的白话长篇体裁,这一点基本成为论者 的共识。宋元“说话 在白话长篇小说题材来源和行文方式上的影响无疑是最大也是 最直接的。历史演义小说和英雄传奇小说大都以文辞简略的宋元话本为祖本,继承了 话本的素材和主要内容。水浒传是用宋元话本中水浒故事单行本结合历史,再进 行集中、概括、丰富起来的。而这一时期也是公案小说成熟与完备的时期。成书于宋 元时期、记载当时“说公案”情况的书籍至今保存下来的有三部:一是,耐得翁都 城纪胜瓦舍众伎中记载: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子儿,如烟粉灵怪传奇晚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变泰之事 二是,梦梁录小说讲经史中载: “说话者谓之舌辩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且小说名银子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 刀杆棒发发踪参之事 三是,罗烨在醉翁谈录小说引子 小说开辟中提到说话,“有灵怪、烟 粉、传奇、公案,兼朴刀、杆棒、妖术、神仙 八种题材。至此我们似乎有必要理 清楚宋元“说公案 的内涵是什么,即公案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如何。 根据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和梦梁录小说讲经史中的记载来判定“说 公案 的内容特点是很难的,因为二者的记载均没有标点,所以在理解具体含义时也 就产生了分歧。总体上有两种不同看法:鲁迅、胡适、孙楷第、赵景深、陈汝衡等多 数学者认同将“皆是搏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当作“说公案 所独有的内容;另一 些研究者如王古鲁、黄岩柏等则持相反意见,认为应在“说公案 后面断句,把“说 公案与烟粉、灵怪、传奇等并列,“皆是搏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为它们共同的 内容。当然,还有一些学者将“说公案”与“说铁骑儿 一起算作说话的四家数之一。 锄经过分析宋元话本小说中各种题材的内容,我们就会发现烟粉、灵怪、传奇等所写 基本上都是神怪作祟、男欢女爱之事。比如鸳鸯灯、李亚仙、卓文君,莺莺 传等与朴刀、杆棒、发迹变泰之事没有丝毫联系。这就表明,“皆是搏刀杆棒及发 迹变泰之事”不是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所共有的内容。如果将“皆是搏刀杆棒 及发迹变泰之事当作“说公案”所独有的内容,又与我们所见到的公案话本小说内 容不符,与公案应有的核心内容“摘奸发覆,洗冤雪枉”相去甚远。这样看来,怎样 断句都不成立。至此,并不能得到“说公案”的明确定义,而罗烨在醉翁谈录中 明确地将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妖术、神仙并列分为八类,并且在 醉翁谈录中所载的1 篇“私情公案 和1 5 篇“花判公案”中都没有涉及到“搏 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这些都说明宋元话本中“说公案”是与其它题材有明显区 别的。尽管我们从作品中看到他们也并不是泾渭分明,也会有其它题材的掺杂成分, 但是说话者所强调和着重表现的却是他们所谓的“传奇“或是“公案”之类。尽管当 时作品保存至今的数量有限,但我们仍然能多少归纳出几种题材类型的基本特征。 据胡士莹的话本小说概论及程毅中先生的宋元小说家话本集中所列宋元 小说话本的内容来分析,大致可以知道醉翁谈录中几种话本小说题材类型的基本 特点,现总结如下: 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武林旧事, m 】中国商业出版社1 9 8 2 年版。 同上。 罗烨著醉翁谈录【m 古典文学出版社1 9 5 7 年版第4 页。 。陈汝衡麴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7 9 8 5 年版。第5 4 7 - 5 5 3 页。 8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表 1 小说题材类型情节结构类型特点代表篇目及出处 情节:被劫一义士相助 l 、强调人物使用的武 器主要为朴刀类。南宋罗烨 醉翁谈录:青面兽、花 一逃跑失败一被抓一2 、以公案故事为依和尚武行者:举例子的代表作山 托,人物性格不突出,亭儿 朴刀类被熟人发现一获救 情节相对简单。 1 、几乎门没有政治主 题。南宋罗烨醉翁谈录:石头孙立错 案情模式主要集中在: 2 、全为市民生活之中 斩崔宁曹伯明错勘赃记合同文字 l 、婚恋奸情酿成案狱的民事纠纷或刑事案记 三现身简贴和尚 碾玉观音 公案类 2 、财产分割与继承问件。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宋四公大闹禁魂 题3 、冤案占一定比例, 张菩萨蛮任琏五颗头错认尸 3 、谋财害命模式话本不侧重人的智慧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金鳗记山亭 破案。儿勘靴儿 宿香亭记等 4 、没有详细的审案、 破案、判案的过程 情节:亲人被劫一外人 l 、与公案故事相结 合。 杆棒类 相助一救助成功 2 、突出杆棒打斗过程 南宋醉翁谈录中的拦路虎 的描写 西山聂隐娘村邻亲严师道皮 以某教为名起义之 箧袋骊山老母红线盗印丑女报 妖术类没有完整篇目事,或足涉及某种妖恩等多数轶失。贝州e 则本事出于 术的故事。 太平广记集仙传宋朝事实卷 十六岳制记载较祥。 水浒传前七十回中密布着大量的公案情节。这里虽然不是专门写“公案”, 但它却也具备公案小说的各种因素。不仅如此,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它对前代公案小说 仍有所突破。案件类型除了包含宋元公案中的民事、刑事案件外,还包括重要的政治 案件,实际上整部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本身反映的就是一件惊天动地的政治大案。 水浒传作者将公案题材运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限于日常 生活琐细遗事而发的略显小家子气的主题,淡化了平常百姓生活中无奈而沉闷的色 调,相反它颂扬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草莽英雄,奠定了“只有英雄豪杰才能拯救 苦难百姓”的传统文化意识。 宋元公案小说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琐碎事件的描述,全景式的描写社会底层生活, 揭露出犯罪现象的若干深刻的社会根源,艺术性不高。绝大部分都有比较低层次的“惩 恶劝善”思想。这种思想加上因果报应的迷信色彩,没有较高的思想立意。在破案方 面,凭借人的智慧破案并不明显,其中冤案描写很多,利用冤魂破案的占一定比例。 水浒传中的公案超越了以往作品的创作模式,公案中加入了更多侠士相助的 情节。百姓得不到伸冤解决的时候,意外得到豪侠的相助从而摆脱恶人的魔爪,获得 孟犁野中国公案小说艺术发展史 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 9 9 6 年版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重新生活的自由,被鲁智深救助的金老儿父女就是这样的幸运者。这种案情在以往的 公案作品中是很少的。宋元话本中山亭儿虽被列为“朴刀 类,事实上它也是一 个公案类的典刑代表。山亭儿的故事中也出现了“见义勇为 的义士的形象,但 他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侠义心肠却不具备救人的素质和能力的人,让刚看 到一线希望的读者很快就陷入了失望。醉翁谈录中的“拦路虎 讲杨温与妻子途 中遭遇劫匪,妻子被劫,自己流落异地,几经辗转最终在恩人王员外的帮助下,打败 恶人,救出妻子团聚的故事。其中的王员外是有侠义之风的人士,但被罗烨列在“杆 棒 类的“拦路虎 ,突出的是杆棒打斗,并没有着意表现义士救人这方面内容。 宋元公案小说,无论是话本类作品,还是醉翁谈录一书记载的私情公案和花 判公案中,主要情节因男女奸情引发的公案很多。较为典刑的是情妇与情夫谋杀亲夫, 最后都受到最严厉惩罚的故事模式。如三现身包龙图断案曹伯明错堪赃记等 都是典刑的例子。这一模式不仅在后世公案小说中广泛出现,水浒传也大力描绘 运用了它。不同的是水浒传将这一公案模式继续细节化、情节化,并加入了惊心 动魄的复仇因素。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为兄报了仇:石秀杀了裴如海和潘巧云 为义兄杨雄出了怨气,都是这种模式的精彩表现。 此外水浒传中公案的这种特殊的结局处理方式,突破了宋元公案中依靠冤魂 伸冤破案的手法,是公案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意识的增强。三现身包龙图断案中的 大孙押司被害后鬼魂三次央求侍女迎儿为其伸冤,最后遇到包拯将这桩冤案平反,为 他雪了冤。而水浒传中虽然有武大郎鬼魂的出现,但也只是武松的一个恍惚的梦 而已。武松并没有据此去官府伸冤,而是一步步调查,并在得到何九叔的进一步证实 哥哥是被害死之后,才出手杀了嫂子和西门庆,并将王婆送官,使其得到了应有的惩 罚。这里冤情的昭雪依靠的人的智慧,而不是鬼魂。虽然小说中表现的不是明察的清 官,而是义士豪侠快意恩仇的大打出手,但这种方式实质上同样满足了大众渴望公平、 正义和被保护的愿望,它与民众的清官情结有“异质同构”的效应。 水浒传吸纳了公案类题材因素,丰富了原先以“朴刀杆棒”为主干的情 节和内涵,使故事更为生动。同时也还原了原先的生存环境,并把男女私情的故事移 植到水浒英雄形象之上,让英雄之间,如石秀与杨雄互相帮助、打抱不平,使得矛盾 冲突较为集中,避免了故事叙事的枝蔓。显然这种公案作品与说话中的“说公案”有 较大的差别,它更适合于案头阅读,透出一种文人情趣。这类公案小说在明代有较大 发展,直接促成了书判体公案小说的出现,成为公案小说的一个重要分支。 综上得知,水浒传高度糅合了各种题材的特点。既表现了自己的创作主旨, 又在客观上加深了某种题材的发展,从而使得后代小说在漫长的发展中承袭其因随 时代转变逐渐形成了诸如世情小 兑、英雄传奇,公案小说等小说类型。虽说时i 日j 跨度 较大,但却不能抹杀水浒传筚路蓝缕的丌创功劳。现将水浒传中的公案类型 1 0 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情况总结如下: 表 2 序号 回 案件情况题材组合所属类型 断案情况判案 数 l2 高俅私权报复王迸公案以权谋私无 无 22 史进杀死王四李吉朴刀公案犯罪杀人无 无 33 鲁达打死镇关西公案正义杀人鲁达被通缉 无 44周通强抢民女公案抢劫无 无 54周通李忠抢劫杀多人朴刀公案 抢劫杀人无无 66鲁达,史进杀恶僧道朴刀公案 正义杀人无 无 77 、8高衙内强奸不遂,陷害林冲公案 欺诈、诬陷 林冲被刺配,家 有 破人亡 8 1 0高衙内指使差役暗杀林冲公案无 无 91 0林冲杀陆谦等三人朴刀公案正义杀人无 无 1 01 2杨志杀死泼皮牛二朴刀公案正义杀人 杨志自首被充 有 至 1 11 4 晁盖等七人劫生辰纲 朴刀杆棒公案 抢劫 白胜被捕通缉 有 晁盖等 1 22 0晁益等劫客商同,k 抢劫无 无 1 32 1宋江杀问婆惜烟粉公案 杀人宋江被通缉 无 1 42 5 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与王婆合 烟粉公案奸情杀人县令受贿护凶 无 谋杀武人 1 52 6 武松复仇杀西门庆潘金莲将t 公案朴刀 正义杀人 判王婆剐,武松 有 婆送官从轻刺配 1 62 7孙二娘开店杀头陀等公案朴刀抢劫杀人无 无 2 9 武松替施恩打服蒋门神要回酒 公案欺诈、诬陷无 无 1 7 3 0店后受张都监陷害 1 8 3 0张都监派人路杀武松武松杀张 公案朴刀复仇杀人武松被通缉无 3 1 都监等1 9 人 1 93 2武松杀掉抢民女的王道人公案朴刀正义杀人无 无 3 2 王英抢刘高妻被宋江劝教,刘 公案 诬陷 宋江被捕受刑 无 2 0 3 3妻反诬宋江 ( 被花荣等救) 2 1 3 4宋江冒充秦明杀百姓 公案朴刀杆 杀人 慕容知府杀秦 有 棒 明家人 2 23 7 张横等杀人动财公案朴刀抢劫杀人无 无 2 33 9 宋江题反诗宋江被判斩 有 2 44 0 晁孟等劫法场教宋江杀黄义炳公案朴刀杆 复仇杀人无 无 一家棒 2 54 3李连杀李鬼公案杀人 李逵被捕无 2 6 4 3 未贵等杀人救李造 公案 杀人无无 4 5 石秀杨雄杀杨雄妻及奸人装如烟粉朴川 讵义杀人尤无 2 7 4 6 海等4 人 公案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8 4 6 时迁石秀和杨雄火烧祝家庄杀公案朴刀杆 杀人无无 1 0 余人 棒 2 9 4 9毛太公诬陷解珍解宝公案诬陷解氏兄弟被捕 无 3 0 4 9顾大嫂等劫牢救解氏公案朴刀劫狱无无 3 15 0雷横受辱怒杀白秀英 公案烟粉杀人雷横被判死刑有 3 25 l朱仝义释雷横 公案 私放逃犯朱全被刺配 有 3 3 5 1 李逵杀小衙内公案杀人朱仝等被通缉无 3 4 5 2 殷天锡霸占房产打死柴皇城李 公案正义杀人柴进被抓捕刑无 逵杀死殷天锡 3 55 3 李逵得罪罗真人被施法带上公 神仙公案 李逵被打屈招 无 堂为妖人 3 6 5 8 贺太守强娶民女刺配其父。史 朴刀公案 正义犯罪,史进鲁达放打 有 5 9进鲁达杀贺未遂杀人未遂判死刑后被救 3 76 2 卢俊义妻与奸夫李固告发卢俊 烟粉公案奸情卢俊义被刺配有 义 3 86 2燕青杀董超薛霸救卢俊义 杆棒公案正义杀人 卢俊义被判斩 有 ( 破救) 6 2 石秀杀人劫法场救卢俊义 朴刀公案 正义杀人 无无 3 9 6 3 4 06 5 张顺杀死杀人越货的张横等5 朴刀公案复仇杀人无无 人 4 16 7李逵吃饭赖账并杀韩侗龙朴月公案杀人无 无 4 26 9 李瑞兰告发史进史进被救后 烟粉公案 奸情、复f j l 史进破冈受刑 无 杀李瑞兰 杀人 4 37 3李逵杀奸犬淫妇二二人烟粉公案匝义杀人无 无 4 47 3 李连燕青杀死奸淫刘史的l :江烟粉公案朴 正义杀人无 无 莆海 3 4 57 4李造杀无辜的任原朴刀公案杀人 无尤 4 68 3 宋江的一军校杀克扪军粮的朋 公案 杀人宋江命j e 白缢钉 官,宋江命j 自缢 4 71 2 0高俅毒死卢俊义 公案同上无 光 4 81 2 0蔡京毒死宋江,来江毒死李逵 公案同l无无 水浒传前七十回以个人反抗为上山聚合的线索。一般来说,选取哪些内容、 情节作为描述重心,势必会影响整个长篇小说主题的性质。“朴刀”、“杆棒”等都是 发生在平凡市井当中而又超脱于市井生活之外的,富有极强的传奇色彩。鲁智深、李 逵、林冲、杨志、武松等都是生活在市井中的“传奇英雄”人物,在他们身上体现出 了人们最感兴趣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游侠经历。 2 、侠义精神的融入 从宋元明三个时代的公案小说来看,除了较早的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有侠义之 风外,其余作品大多为“纯”公案故事,很少有“搏刀杆棒”之类的侠勇内容。而水 12 试论水浒传对公案小说的传承与发展 浒传则热情赞颂了在某种程度上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秩序和政治规范的、有造反行为 的人。讲述了他们与奸恶势力斗争,争取自由和为弱者寻求公正的侠义故事。这种侠 义精神,是以往公案小说中很少有的,因此水浒传在内容上开创了公案小说发展 的新局面。 在水浒传中有不少好汉都曾主动为无辜受难的贫弱百姓报仇雪恨、伸张正义, 赢得了人们的推崇与尊敬。如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武松在娱蛤岭杀死了 为非作歹的“飞天蜈蚣 王道人,救出了张太公的女儿,为她报了爹娘哥嫂被害之仇; 第七十三回“梁山泊双献头 ,李逵听说荆门镇刘太公的女儿被王江、董海两个强盗 抢掳而去,便主动前去将她救出,并将这两个歹徒杀死,为当地百姓铲除了一大祸害。 此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等都是典型的维护正义的例子。 水浒传中的案件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结构不完整的公案。有的是案情隐秘不为人知: 有的是因为作案者位高权重,根本不被追究;有的是因为被告逃走,以至无法结案: 有的则是因为作案者雄踞一方,官府对其无可奈何。“在百回本的章回小说中,出现 如此众多数量的无法断案,结案的公案,显然不是一种巧合,它恰恰显示出作者对传 统公案精神的反动一不以真相大白的结案赞赏清官能吏的明察秋毫,也不以个体的蒙 冤受屈来感慨人生命运的劫难,更不靠制造圆满结局来阐发善恶有报的伦理观念而是 在宏观角度上,图景式的展现社会整体的混乱无序,法律对社会管理职能的失控。”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缺乏正义的漫漫长夜,在这个受压迫 的黑夜里,正义的缺失是古代法制最大的漏洞。小说中的侠客义士自觉或不自觉地为 填补这个漏洞做着巨大的努力。”善封建社会个人的生存方式和社会属性是隶属于阶级 的统治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要求不同阶级的人要恪守自己为人处世的本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处于社会底层的市井小民承受来自阶级、宗教、财富各方 面的社会压力,不仅没有自由平等,连最起码的生存都无法得到保障。尽管有完整的 法律体系,但是传统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法治社会。侠客们“除暴安良 、“替天行道”, 对为非作歹的奸人采取以暴制暴的极端手段,使饱受欺凌的百姓在得不到人身保障和 生活安宁的同时,产生一种复仇的快感和安慰。“而这对于重压下扭曲变形的平民心 理,无疑具备一种修复和补偿的功能。” 这些执掌正义的民间执法者,作为弱者文化 土壤上的强者精灵,被中国平民大众崇拜为“无冕之王”。他们不仅体现了淳朴的人 文传统,更代表了普通老百姓对社会正义、法律公正的强烈要求。“丈夫第一关心事, 受恩深处报恩时,“冤仇若不分明报,枉做人间大丈夫”。 同时,侠的人格是社 1 吕小蓬古代小说公寨文化研究 岫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1 0 6 页。 。杨经建:侠文化探微,中华文化论坛,2 0 0 3 年第2 期。 。杨经建:侠文化探微,中华文化论坛,2 0 0 3 年第2 期。 4 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