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与网络活动有关的语言,是网 络交际环境下新出现的一种现代汉语变体。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在网络语言的规范原则上,首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需要以系统观念去对 待它,并在整个网络语言规范操作过程中系统地进行,同时注意规范的有效性。 其次,要遵循适应性原则,要适应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和其独特的使用环境。再 次,要遵循约定俗成原则,这是在网络语言规范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原 则。 在网络语言的规范策略上,首先,要以教育引导为主,即加强网络语言道德 教育,加强语言美育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其次,是建立健 全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以保证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实施。 关键词:网络语言;规范原则;规范策略 a b s t r a c t t h en e t w o r k l a n g u a g e r e f e r st ot h el a n g u a g ew h i c hp e o p k u s ei nt h en e t w o r k e x c h a n g e ,i ti so n e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a n o m a l o u s f o r mw h i c hn e w l ya p p e a r su n d e rt h e n e t w o r kh u m a nr e l a t i o n se n v i r o n m e n t t h en e t w o r kl a n g u a g es t a n d a r dq u e s t i o n r e s e a r c hh a st h ei m p o r t a n t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h es t a n d a r dp r i n c i p l eo ft h en e t w o r kl a n g u a g e ,f i r s t ,w en e e dt of o l l o w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p r i n c i p l e ,a n dn e e dt ot r e a ti tb yt h es y s t e mi d e a ,a n d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c a r r yo i l i nt h ee n t k en e t w o r kl a n g u a g es t a n d a r d o p e r a t i n gp r o c e s s ,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p a y 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s t a n d a r d v a l i d i t y n e x t ,w em u s tf o l l o wt h ec o m p a t i b l ep r i n c i p l e , a n da d a p tt h en e t w o r kl a n g u a g ei t so w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 u n i q u eu s ee n v i r o n m e n t f i n a l l y ,w em u s tf o l l o wt h ee s t a b l i s h e dp r i n c i p l e ,t h i sp l a y sav i t a lr o l ep r i n c i p l ei nt h e n e t w o r k l a n g u a g es t a n d a r dp r o c e s s i nt h en e t w o r kl a n g u a g es t a n d a r ds t r a t e g y ,f i r s t ,w em u s te d u c a t et h eg u i d a n c e p r i m a r i l y ,n a m e l ys t r e n g t h e nt h en e t w o r kl a n g u a g em 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 a n d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l a n g u a g ee s t h e t i ce d u c a t i o n , t h e ng u i d e p e o p l et ot r e a ta n d u s et h en e t w o r k l a n g u a g ec o r r e c t l y n e x t ,w es h o u l d e s t a b l i s ht h ep e r f e c t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s t a n d a r d c o n t r o l l i n gs y s t e m ,g u a r a n t e et h en e t w o r kl a n g u a g e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n e t s p a e k ;s t a n d a r dp r i n c i p l e ;s t a n d a r ds t r a t e g y u 引言 网络是2 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交流的 工具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在网络交际中发 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正如有些语言学家所指出的那样,网络语言的 确存在着很多问题,它给我们语言的规范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许多专家、学者从语言学等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和探讨。如对 网络语言的定位、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网络语言的未来、 网络语言规范等。由于网络语言兴起的时间不长,刚刚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相 关的研究还不能说是己很深入。特别是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相关的研究还比较 零散,缺少整体上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对网络语言规范问题进行 系统的探讨、研究,成为网络语言自身发展的当务之急。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第一章网络语言规范问题概说 一、网络语言概述 ( - - ) 网络语言的含义 关于网络语言的含义,目前学术界的看法还不完全一致。劲松、麒可认为, 广义的网络语言是与网络时代、e 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 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自称网民、特殊网虫的语言。周洪波则认为,网络语 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 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 b s 上的常用语 叫。于根元提出,“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种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 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狭义的网络 语言指论坛和聊天室的具有特点的用语。1 。何洪峰进一步提出,广义上的网络语 言有两种,一是指媒体所使用的语言,其基本词汇及语法结构形式还是全民使用 的现代汉语,这是它的主体形式:二是指i t 领域的专业用语,或是指与电子计 算机联网或与网络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狭义上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所创造的一 些特殊的信息符号“1 。总的来看,多数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狭义两 种含义:广义上的网络语言,包括与网络有关的计算机语言、网民对网络使用有 关的自然语言和网民们在聊天室、b b s 上常用的词语符号;狭义的网络语言,主 要指网民们在聊天室和b b s 上常用的词语符号,这一狭义概念上的网络语言也是 许多研究网络语言的人所研究的焦点和主要内容。 本文所说的“网络语言”,主要是指网民在中文网络文化环境下所使用的语 言,它以中文为主体,以汉语拼音、英文、符号、数字、图表为辅助手段的一种 独特的语言形式,它既包括聊天室和b b s 上经常使用的网络语言,也包括以网络 为载体,体现网络交流特征的文学语言。 ( 二) 网络语言的性质 关于网络语言性质的理解,学术界也有不同的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 第一种意见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邝霞、刘海燕等就 持这种观点。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是人们的生活语言、大众语言、全民共同语 在网络上的使用和变化,它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网络语言不像地域方言 那样具有不同于民族共同语的语音、词汇乃至语法体系,它是一种虚拟空间的社 劲松、麒可: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第1 3 页,语文建设,2 0 0 0 年第1 1 期。 1 2 1 周洪波: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第8 4 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杜? , 0 0 1 年版。 科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第7 0 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 0 0 1 年版。 h 何洪峰:从符号系统的角度看“网络语言”, 第7 4 页,江汉大学学报,2 0 0 3 年第2 期。 2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会方言。网络语言这种社会方言包括行业语和习惯语。网络语言的很多专业术语 跟网络技术密切相关,是特定的行业语;网民之间聊天交流的语言,有些跟使用 者的喜好、习惯有关,是在网络虚拟空间“生存”的特定居民的习惯语。就习惯 语的部分而言,网络语言很接近黑话的性质。但“网络黑话”不是出于“掩人耳 目”的罪恶目的,也不全都是不健康的东西。它是来自社会的、生活的语言,是 校园语言、市井语言、一些港台语言等时尚流行语的总和“1 。 第二种意见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流行语。劲松、麒可认为,从性质上说, 网络语言不过是一种流行语,一种流行范围、使用人数都有限的流行语。网络语 言是应时代的变化而产生的好的积极的东西,自然会经过社会的过滤,吸收迸全 民语言,其余的只能是昙花一现,最终将进入历史的语言垃圾堆”1 。 第三种意见认为,网络语言分为两种,一种性质的网络语言,是与计算机联 网或上网活动有关的名词术语,这一术语属于一定行当和领域的专业术语,可称 之为“行业语”。另一种性质的网络语言,主要是网友们上网聊天时创造的一些 特殊的信息符号和特别用法。这可以郑远汉先生为代表,郑远汉在关于网络语 言文中,在谈到网络语言的性质时认为,网络语言的构成比较复杂,有好几 类或者根本没有读音,或者虽然有读音却非由音表意,或形音义都变了,乃至不 符合汉语构词法。这些都不是一定音义结合体,不是语言单位。因此,总的来看, 不能认为网络语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是一种社会方言。其中有些网络语言可视 为网民这个社会集团的“习惯语”;而有些网络语言不能称其为语言,说它们是 “行话”和“黑话”也未必恰当,应该说它们是网民之间使用的一些特殊的信息 符号。总之,网络语言是依附于全民语言的一种言语行为、言语活动,能实现其 交际功能。 第四种观点认为,网络语言是语言在网络上的变异。王钢华认为,网络语言 不是语言变化,而只是语言在网络上的变异。( 1 ) 从时间纬度看,语言变化总是 由社会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是逐渐的,一旦发生变化,被社会普遍接受,它就 有相对稳定性;语言变异是由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的差别引起的,具有突发和 活跃的特点。网络语言作为语言在网上的变异是非常活跃的,网络语言不像语言 变化那样渐进、稳定。( 2 ) 从空间纬度看,语言变化具有宏观性,它是被社会成 员普遍接受和使用的;语言变异则局限于某相同社会特征人的人群里。就网络语 言来说,它局限于经常上网的网友之中。( 3 ) 从相关纬度看,语言随社会变化而 变化,而语言变异则是由语言使用者的差异引起的,受制于话语范围、话语方式 和话语意旨。网络语言就是语言在网络这个特定话语语境中变异的结果“1 。 o i 刘晦燕:网络语言j ,第4 9 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敝杜,2 0 0 2 年版。 1 2 】劲松、麒可: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第1 4 页,语文建设,2 0 0 0 年第1 1 期。 闭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第1 0 2 页,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 0 0 2 年第3 期。 p 4 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第2 6 页,语文学刊,2 0 0 5 年第5 期。 3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以上四种对网络语言性质的判定与分析都不无道理,但网络语言的性质到底 属于哪一种呢? 就我个人而言,网络语言应该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特殊传播环 境中产生的一种“特殊语言”。从本质上它不是一种新语言,而是全民语言的一 种工具变体,它以全民语言为基础,由社会的变化而引起语言的变化,它只存在 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中。 ( 三) 网络语言的特点 1 、外语词语多,术语多 网络属于高科技的产物,产生于美国,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风靡全球,它的 许多术语、概念来自西方,因而音译词多,直接使用外语词的现象也很普遍,造 成中西之夹杂的语言。和五四时期相比,网络语言直接把外语词汇放入汉语的现 象更普遍。主要原因有三点:( 1 ) 在我国介绍、建设网络首先使用的人以文化水 平较高者为主,它们有比较良好的言语基础;( 2 ) 传媒大量地推介,使其中有较 常用的被广泛了解,如“i n t e r n e t ”“主机”“内存”等;( 3 ) 改革开放以来,国 人的外语水平在提高,外来词语进入国人生活的速度越来越快。 2 、符号与语言交叉使用 语言是符号系统,网络上的内容是用键盘上的符号组合起来的,为了让屏幕 上的生活更丰富、更细腻、更真实,网民把各种符号加以想象,运用在了文字中。 这些符号的作用有:一是摹画表情,如下列各式各样的笑脸符号:) 最简单的笑 脸、:一) 最基本的笑脸、0 哈哈大笑、一d 开怀大笑、8 7 ) 眼镜笑族的笑容、一 ;英语汉说,是将英语词的读音 谐音成有义可解的汉字,如:温酒吧( w i n d o w s 9 8 ) 、烘焙鸡( h o m e p e g e ) ;儿 语嗲昧,主受用叠音方式模仿儿语,也有的是故作嗲味,如:东东( 好的东西) 、 漂漂( 漂亮) 。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汉语拼音,一般是用大写拼音字母形式缩写汉语音节的第一个字母,如:j j ( j i e j i e ) 、p m p ( p a i m a p i ) , 英语缩略,主要有按照词形首字母缩略,如:b b ( b a b y ) 、b f ( b o yf r i e n d ) ; 借字母读音代替单词读音缩略,如:u ( y o u ) 、r ( a e r ) ;单词、短语、短句 缩略,如:w b ( w e l c o m eb a c k 欢迎你回来) 、h h o k ( h ah ao n l yk i d d i n g ! 哈哈, 只是在开玩笑) ;单词首字母缩略与借字母读音缩略混用,如:h o waa ( h o wa r e y o u 你好吗) ,c u l ( s e ey o ul a t e r 一会儿见) 。 阿拉伯数字,主要有利用阿拉伯数字的汉语谐音表达情感类的短语或短 句,如:5 3 0 一我想你、7 4 5 6 - 气死我了;用数字词汉语谐音来拟音,如: 5 5 5 5 一呜呜呜呜。 有时可读性符号还可以是这四个符号系统之间的互相组合,如:小c a s e ( 小 事一桩) 、i 服了u ( 我服了你) 、b 4 ( b e f o r e ) 等等。 ( 2 ) 非可读性的网络语言符号,主要有副语言的符号和写意符号两种。副 语言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人体伴随行为,在书面语符号系统中,只能用文字方式 叙述出来。在网络语言中,副语言是用副语言的符号和写意符号来表现的。 副语言的符号,它的最大特点是没有读音形式。在构成形式上,这类符号的 特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键盘的符号及w o r d 内设置的“插入符号”进行各 种组合。副语言的符号的素材来自四个系统:标点符号、拉丁字母、数字、键盘 特殊符号。标点符号组成的,如:- ) 一( 笑) 、:一? ( 吸烟斗) ;标点符号+ 拉丁字 母组成的,如:- e ( 失望) 、( :- k ( 严肃) 、:- p - ( 吐舌头) ;标点符号+ 阿拉伯 数字组成的,如:0 ( 叫喊) 、一l ( 淡笑) ;标点符号+ 键盘特殊符号组成的,如: - ( 玫瑰花) 等。 总之,网络语言,它是不同的符号体系组成的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在使用 上,各个符号体系之间又互相混合,在这一点上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系统有着 很大的区别。传统的语言系统观,把语言符号看作一个内部是同质成分的东西, 而把不同的符号看作是异质成分的东西,因此不习惯于同一符号体系内有不同的 符号。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里应该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的。在今天的汉语书面语 中,已经很不容易找到纯而又纯的汉语了。随着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夹杂着 外文符号的汉语文章越来越容易被全民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书面语观念 也在发生变化,只要是能够准确表意,人们也比较容易接受非汉字符号,如“执 法牟利”(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时空连线,2 0 0 2 ) ,作为最讲究规范的央 视第一套节目,标题字幕不用“不等于”三个汉字,而是用数字符号“”。可 见在书画表达中拘泥于一套符号系统的做法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特别是网络语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言,它特殊怪异,就像是没有套路的“迷踪拳”,以多种符号的混合出现在网络 上,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符号系统概念,所以,我们应该遵循网络语言独特的符 号系统观,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去规范。 2 、遵循网络语言规范的系统观 关于网络语言规范的系统性,我们可以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来考虑。 共时方面,要考虑到干预活动的系统性。我们不仅要目标明确,对各项工作 的任务和性质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整个部门的各项工作还应互相联系,使网络语 言的规范工作能协调有效地进行。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第一,需要科学研究作支 撑,这样才能保证网络语言规范的标准科学化。为此,我国的网络语言研究者应 该首先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第二,在我国,语言规范化是政府主导的社 会行为,专家制定的标准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政府的力量才能贯彻到社会。因此, 在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道路上,它需要我国网络语言研究者与国家的政府行为协调 一致,为达到一个共同目的而努力。第三,网络语言的规范化不是语言学家书斋 里的工作,它必须寄托在有形的东西之上,要使每个人说话交流时,认同规范, 履行规范,规范化才算真正的达到目的。所以,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离不开人民群 众的支持,只有获得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合作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其中包括学校 的、社会的、知名人士的等很多方面。 历时方面,主要是从规范化的长期性考虑的。网络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规范化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再加上网络语言本身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 以规范更是一个长期性问题,是应该分阶段的、分层次的逐渐进行的。这种历时 的系统性,是说在进行规范化工作时,应该考虑到各阶段、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 系,使各阶段的规范达到协调一致。在制定新的规范时要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 的种种问题。其实,这种规范的系统性观念也是同语言发展规律相吻合的,因为 变化是语言系统为维护系统的平衡而进行的结构调整,既然网络语言是一个系 统,那么,网络语言的变化就是系统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规范调整时,也应该是 系统地进行的,即要用系统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各方面之间的关系,规范化工作才 有可能顺利进行。 当然,网络语言规范的系统性是一种理想模式,进行网络语言规范时不可能 完全按照这种模式进行,但网络语言规范应该也必须根据这种模式去考虑问题, 去进行必要的干预活动,从而使规范工作科学地进行。 ( 二) 有效性 有效就是一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或者是向预定的方向发展。网络语言 规范的有效性也是一样,只要我们能达到规范的目的,就可以说我们的规范工作 是有效的。那么要实现网络语言规范的有效性,我们就应该根据网络语言的发展 规律,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1 、遵循网络语言规范的动态与静态辩证统一的原则 变异是语言的本质特征,网络语言也是如此。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来没有静止不动的时候。它会随着网络语言的使用主体 认知程度、思维方式以及新事物的出现而不断引起新的变化。面对社会和网络语 言出现的这种发展变化,网络语言规范不能熟视无睹,而必须顺应网络语言的发 展趋势。由此,网络语言的规范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变异是网络语言 规范的对象,也是沟通规范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桥梁。变异总是不断冲击着现存 的规范,这种冲击完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它的冲击之下,大部分现存 规范总是保持着,也有一部分旧的规范被冲破了,更多的新的规范出现了。从这 种意义上说,网络语言的规范是一个静态与动态辩证统一的过程。 2 、遵循网络语言规范标准的绝对与相对辩证统一的原则 网络语言作为网民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让大家自觉 不自觉的去共同遵守,这时它可以说是绝对的。但从根本上说,网络语言作为人 们网上交流的工具,只要人们能够用来彼此进行交际,完成协调思想的任务,一 般就应予以承认。所以我们不能把网络语言的规范标准看得太绝对了,网络语言 也很难达到绝对规范的程度,而只是朝着更加规范的方向前进。这种规范标准的 相对性决定了在某一时期的规范与不规范的界限也并不是绝对的,两者中间总是 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存在于这个中间地带上的现象有的比较靠近于规 范,有的比较靠近于不规范。规范的动态性又决定了这个中间状态的灵动性。活 泼变动的中间地带既为规范的发展和规范的超越输送着新鲜血液,又为规范的预 测工作提供了用武之地。总之,网络语言的规范标准不是那么简单、绝对的,而 往往要考虑和协调各种因素,需要相当的灵活性。从这种意义上说,网络语言的 规范也是一个绝对与相对辩证统一的过程。 3 、遵循网络语言的客观规范与主观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为了加强规范工作的科学有效性,我们应该提倡树立动态规范的观念。不过 仅靠观念更新仍不足以全部解决规范工作的科学性问题,因为语言学家所描述的 语言规范常常难免掺入因个人的语文修养、规范观等各方面影响而形成的主观因 素,而规范当否的最后裁决者毕竟只能是变化着的网络语言系统本身。为了区分 网络语言系统本身存在的规范和语言学家所提供的规范,我们提出两个术语加以 区分。我们把网络语言系统内客观存在的规范称为“客观规范”;把语言学家对 它的描述称为“主观规范”。语言规范工作的科学性的尺度,也就是看主观规范 同客观规范相符合的程度,程度越深规范工作才能越有效。所以网络语言的规范 化必须做到主观规范与客观规范的统一,更确切地说主观规范应该建在客观规范 的基础之七。 把客观觇范与主观规范相结合,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描写性研究。其实这一 1 2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提法也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早在3 0 年代,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 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就曾指出语言学史上第一部规范性的经典著作巴尼尼语 法贯彻的是描写性原则。作为描写者,语言学家可以提供该语言集团言语和 文字实践现状的准确描写,所以在这里,描写性研究也就是客观规范性研究。从 根本上说,作为规范标准的语言规划,只能是对该语言集团言语实践现状的准确 描写。语言规范如果不尊重言语实践中流行的新鲜用例,如果不是通过对当代语 言实况的客观描写而成,是发挥不了规范作用的。所以只有描写性研究才能达到 客观规范和主观规范的统一。 1 对语言学家来说,为建立网络语言规范而进行的描写性研究显得更为迫切和 艰巨。迄今为止,我们对网络语言的规律和言语实践的状况了解得还是很不充分。 那么主观规范就很难建立在客观规范的基础上,这样的规范也就很难达到准确 性,自然达不到规范的目的。所以为达到网络语言规范的科学性,应该进行描写 性研究,尽量做到主观与客观规范的统一。 二、适应性原则 网络语言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所以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必须遵循一个原 则,就是“适应性”原则。它既要适应网络语言的特点,又要适应网络语言的使 用环境。 ( 一) 适应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幽默诙谐,形象生动,语句零散简洁,外语术 语多,且与符号交叉使用,这些在前文中已经做过具体论述。网络语言的规范要 适应网络语言这一风格特点。网络语言在与传统语言相比较中也表现出鲜明的个 性,在进行具体规范时,要适应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同时与传统语言相区别对 待。 l 、适应网络语言的传输特点 传统语言是通过以声波为载体的传送、听觉器官接收而进入人的大脑进行解 码的。但是网络语言与此不同,它是通过键盘编辑文字、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 再通过人的视觉器官的摄取信息进入人的大脑进行解码,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2 、适应网络语言的使用范围的特点 传统语言具有全民性,全体社会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传统语言进行交 际。而网络语言是只在网络这一领域中被部分人所运用的语言,与传统语言相比 较,有着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大小的重大差别。 3 、适应网络语言的功能特点 传统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能够运用语言进行描述所认知的各 市龙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驿等诨,第1 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0 年皈。 1 3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种事物。它的作用是其它交际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它是一根维系社会的极为重要 的纽带。而网络语言只是作为它的补充,它的交际功能远不能与传统语言相比。 4 、适应网络语言开放性的特点 传统媒体较之网络媒体,具有更多的政治化色彩。这一特点决定了传统媒体 在与受众的传受过程中必然处在种相对高位,受众容易产生明哲保身、避免是 非的“畏政”心理,而对自己的言论有所制约;同时,传统媒体也因其肩负着喉 舌功能的使命而在诸多领域画地为牢。网络媒体却改变了这一切,它属于“弱政 治化”媒体,它是一种极具开放性、平等性和民主性的媒介形态,网络语言可以 从以往的重重顾虑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流露出更符合人本性和本能的潜因素,这 使网络语言具有比传统语言更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5 、适应网络语言编码解码的互动性特点 在传统语言中,人们使用的是成熟稳定的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符号的能指和 所指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稳定的。也就是说传统语言的交流已经形成了一套或程 式化或约定俗成的规约,发话者的编码系统和受话者的解码系统之间已经形成了 固定而准确的通道。然而,在网络语言中,由于发话者在编码时具有极大的自由 性和个体性,受话者在解码时往往因缺乏对方的经验而难解或误解其符号信号。 因此,要正确领悟发话者的意图,就必须尽可能地按照对方的编码规则去理解其 符码。如果发生无法解码的情况,则双方可以通过继后的反馈来加以调整、修正, 因此便产生了语言交流中的互动形态。所以,每一个网络新词汇的诞生、或符号 类、或谐音类,都需要一个认知、了解、默认和使用的过程。 6 、适应网络语言中英语强势地位的特点 由于历史和技术的原因,计算机和网络所依托的机器语言是在以英语为基础 的平台上设计而成的。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语言代码均为英语及其衍生形 态。这客观事实必然决定了英语在当今网络传播中所处的主流地位。这在传统 语言里英、汉、日、法、俄等语种百花齐放、互有所长的格局形成了较为鲜明的 对比。 总之,网络语言有它的独特性,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在许多方面有着很大区 别,我们进行网络语言规范时,应该适应这一特点,按照网络语言的自身特点而 不是按照传统语言的特点去规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通过网络语言的独特性来 认识网络语言背后的东西,如对语言更本质的认识以及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特 质的认识等。网络语言有这样的特点也是自身规律发展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遵 循规律办事。 ( 二) 适应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 语境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由系列的主观因素和客 观因素所构成。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交际语境一 1 4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种是社会文化背景语境。网络语言的规范应该适应这两种使用环境。 1 、适应网络交际语境 网络这种虚拟和现实兼容的交际环境与现实交际环境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 点。一方面,网络交际的虚拟与现实兼容,网络语境与现实语境有相同之处,例 如,网络交际者是现实中的人,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认知背景等都来自现实世 界。另一方面,网络交际的虚拟性造成了网络语境中某些因素的缺失,例如,在 虚拟交际中,交际者的性别、年龄、身份等有严重的残缺。网络语言的规范应该 适应这种特殊的网络交际语境。 ( 1 ) 适应网络交际语境中的话题语境。话题在网络交际中有着相当突出的 地位。在网络交际中,交际双方的关系、身份、地位、性别、年龄等因素都是未 知的,这些因素都需要在话题确立以后,以话题为中心重新建立。他们往往以话 题为中心形成一个个风格不同的聊天室、主题社区。人们在进行网络交流时较少 拐弯抹角,习惯于直奔主题。因为在网上,对方的信息基本上是封闭状态,人们 无从猜测,对方也无从判断自己想干什么,所以很多网友就先放弃对对方的猜测, 亮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语言显得很直接。例如,在聊天室里,我们常常看到这 样的开场白:“有人想和我聊聊吗? ”“我想找一位北京的美眉聊天”等。 ( 2 ) 适应网络交际语境中的交际目的语境。有人将交际目的分为四种类型: 给予型;索取型;交换型;非给予非索取型。非给予非索取型的意思是,既不打 算给别人什么,也不打算向别人索取什么,比如某人心中郁闷,想通过交谈宣泄 一下,或某个偶然的机会聚集在一块,海阔天空地闲聊一通。网上聊天大多属于 第四种类型。网络上这种类型的交际目的决定了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在人类社会 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如父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师生 关系等等。而人们在网络上的关系更倾向于一致性,原有的血缘关系、夫妻关系、 权势地位等等统统不存在了。网络上的这种致性关系会直接影响交际情感态度 的表现和交际话语的使用,对交际话语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 3 ) 适应网络交际语境中的交际参与者语境。在现实交际中,交际者的角 色与它的社会角色息息相关,社会角色影响和制约着话语的表达和理解。在网络 交际中,原有的社会角色统统隐去,交际者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重新进行角色扮演, 他们摆脱原有身份、地位的束缚,按自己的理想,重新自我定位。当然,网络的 虚拟只是对现实的模拟,是以现实社会为蓝本,根据网民的愿望重新建立的交际 空间,这些新的角色往往只是对社会角色的模仿,而不是脱离现实的创造。 ( 4 ) 适应网络交际语境中的语体语境。语体按表现特征可分为两大类:口 头语体和书面语体。网络语言的出现,使原本就界限模糊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变得更难区分了。因为网络语言在话语方式上属于书面语,但刮时又有口语的特 点,这样使网络语言既不同于书面语,也不同于口语。网络交际具有即时性和互 网络语言规箍问题研究 动性,这决定了网络语言在语体风格上偏向于口语体。但网络语言的表达环境却 是以书面为主,不论在b b s 上还是聊天室里,信息发出者需要把文字“敲”到屏 幕上,信息接受者用眼睛而不是耳朵浏览,信息主要用文字表述而不是声音和画 面。网络语言受到“书面”的制约,属于以书面形式来表达的口语体。口语体的 语体风格,决定了网络语言常常采用简单而不规则的形式来表达;书面形式的限 制,又使网络语言无法像口语那样借助重读、语调、节奏以及表情和姿势来辅助 表达。然而,网络语言又打破一般书面语的常规,除了文字和标点符号以外,创 造了新的约定俗成的图形和符号,以代替口语中的辅助表达手段。这就产生了网 络语言中的非语言语境与现实语言中的非语言语境的不同。 2 、适应社会文化背景语境 社会文化背景语境是指言语交际的人文背景。这种背景具有历时性,是与交 际双方有关的人物关系和与交际语言中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情况,包括社会关系、 时代特征、历史知识、人文知识等诸多因素。社会文化背景语境属于言外语境范 畴,可以间接地表现话语的意义,即能体现言外之意。网络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 与现实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相交错的,即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1 。 ( 1 ) 适应网络社会的时代特征。i n t e r n e t 于1 9 9 4 年正式传入中国社会, 这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多元化造就文化和思想的多元化。语言往往要 受到社会的影响,这样一个多样化的社会必然产生多样化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 正式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它以全新的面目挑战着以传统文字为轴心的社 会文化体系。很多事物大都具有两面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高速发展的同 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现代人在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其带来 的负面效应,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需要放松。开放的网络空间没 有等级,不需要伪装,人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网络这种特殊 的交际方式满足了人们“过把瘾”的要求,使各种情绪得到宣泄。 ( 2 ) 适应网络交流者的心里特征。我国网民结构以青年为主,他们的心里 特征往往表现为懒散、反叛、对新事物敏感、对潮流热衷等等。尤其是9 0 年代 以来出现的新新人类,他们主张自我、追求个性、抛弃含蓄,习惯于用尖刻、直 白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年轻一代的思维状 态折射到网络交际中,表现为:在高速运转的信息社会,时间意昧着金钱和效 率,年轻人追求简便省事、开放直接,讲求快捷便利、直截了当,网民总是为了 快速回应他人,而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年轻一代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他 们忽视标准语言,用反传统的语言显示他们反叛的个性,并乐此不疲地创造、设 计、推广和使用网络语言。在追求个性、反叛传统这一反主流精神的支撑下,他 们着意与传统文化的含蓄、严谨和精致相疏离,在网络空间随心所欲、冷嘲热讽、 i q 王建华:现代汉语语境研究,第2 6 1 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版。 】6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嬉笑怒骂。 ( 3 ) 适应网络社会的文化特征。虚拟性。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表现为,它 不以印刷实物为载体,而以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编码形式存在。网络文化活动的 空间是电脑网络虚拟空间,它超越现实时空,为人类的自由驰骋想象提供了广阔 的天地。互联网上性别、籍贯、性格等无一不可虚拟,网上书店、网上医院、网 上商城、网上花店、网上恋爱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事物都可通过虚拟,最后由 互联网表现出来;平等性。网络交流建立在匿名的基础上,每一个进入网络世 界的交流者除了自己的“绰号”以外一无所有。他在现实社会中拥有的社会地位 和社会资源在网络上毫无用处,因而每一个网络交流者都是平等的。在网络虚拟 空间的互动氛围中,人人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汲取和给予,没有中心,没有等级, 没有权威;自由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是行为的主体,也是责任的主体,个 人必须承担由自己行为所引发的责任。但在网络上,行为者是真实的人,而被惩 戒的对象却是那个人所使用的用户名。这使得一部分虚拟的热衷者得到了完全的 释放。人们在网上只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必带着虚伪传统的面具,也更容易 说出心底的话。只要有自己的主页和网址,就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文化 产品公诸于众,无论多么个性化,无论深奥还是浅薄,都能找到发布的空间。在 电脑这种“无声胜有声”的空间里,现代都市人一定程度上都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总之,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不管是交际语境还是社会文化背景语境,都不 同日常语言的使用环境。为了适应新的语境,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原有的语言 系统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异,表现出自身语言环境下的特点。所以在进行网 络语言规范时,适应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是一条必不可少的原则。 三、约定俗成原则 “约定俗成”的意思是指某事物的名称和社会习惯由广大群众通过长期实践 而认定或形成。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就语言的职能而言的。如果 从人类行为或人类文化角度而言,语言又是一种社会习惯。古今中外不少哲学家、 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把语言看作社会习惯,看作类似于风俗性质的东西。在我 国,比如苟子,他是把语言当作风俗习惯来讨论的“1 。在西方,比如作为文化人 类学家的马林诺斯基,他也认为“说话是一种人体的习惯和其它风俗的方式 在性质上是相同的。1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萨丕尔也说语言“是长期相治的社 会习惯的产物啪。”语言既然是一种社会习惯,作为社会的产物,为社会成员广 泛使用,这种社会行为因此就带有很大的约定俗成性。 i t l 邢公畹:语言论集,第1 2 0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3 年版。 曲马林诺夫斯孽:文化论,费孝通潭,第6 页北京:中国民问文艺出版社,1 9 8 7 年版 御萨皮尔:请占论,卢卓元译,第1 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6 4 年版。 1 7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网络语言也是语言,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对网络语言的规范究其 实质也是一种对社会习惯的规约,建立在网络语言习惯基础之上的网络语言规范 自然也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过程,它只能通过约定俗成的途径来建立,而不能由 语言机构或语言学家向壁虚构。 “约定俗成”在网络语言规范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由网络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决定的。任意性是约定俗成的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苟子就已 经论述了这个问题。在名与实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他说过“名无固宜”、“名 无固实“1 ,就是说,音义之间没有必然的、固定的联系。从形式方面说,它一定 表达什么内容,或从意义方面说,它一定得由什么形式来表示,然而什么形式表 达什么内容或什么内容由什么形式来表达却都是人为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慢 慢形成的,不是天经地义的,更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已成为 现代语言学家的共识。要贯彻网络语言规范的约定俗成原则,必须认识到网络语 言里音义结合的必然性是相对的,任意性才是绝对的。再加上网络语言符号的复 杂性和使用者的随意性,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更应该遵循一个约定俗成的原则。 “开放性”是网络语言系统的又一特性,它也是网络语言规范工程中“约定 俗成”原则的另一重要因素。网络语言是开放的,网民是它的创作主体和使用主 体,网络语言会随网民的社会性变化而引起各种变化。由于网络语言使用空间的 自由性,它不能像全民语言那样规则严密、井然有序,有些语言现象不能从理论 上加以说明,与语言规律不合,常常带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约定俗成的原则,是比较客观的,第一性的,它能较好地反映网络语言运用 的实际状况,也适应网络语言符号开放性、任意性的特点。语言“演变”的最大 的社会力量之一是中国人所说的“习非成是”。错两次固然不能变成正确的,但 是次数多了,什么错误都会变成正确的。为什么在语言中能习非成是? 因为在语 言里,是非是相对的。一个时期被人认为错误的东西是因为它不被多数人认可, 一旦大家认可了,它也就正确了。这里存在一个尊重交际、尊重群众、尊重群众 的选择的观念。众人的选择集中了众人的智慧,一定有它存在的不管你一时是否 理解的道理。理性原则是相对于约定俗成原则而言的,它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 由于理性原则往往较多地受分析者因素的影响,而容易出现偏差,对于胡同的语 言事实,由于分析者看问题的角度、方法的差异,得出的结论有时会截然相反。 所以我们认为网络语言规范的根本原则不是理性原则,而是约定俗成性原则。网 络语言只有遵循“约定俗称”之规,才能顺利完成交际任务,达到交际目的。约 定俗成即是一个习惯,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在关注网络语言规范时,必须重视这 一条规律,重视公众的选择。 刘兴策:语占规箍精耍,第2 9 页,武汉:毕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 1 8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第三章网络语言规范的基本策略 互联网日新月异,网络语言极速发展,不管我们是接受还是拒绝,是担忧还 是欣喜,网络语言给汉民族共同语披了件“新新人类”的外衣,带着些诙谐,带 着点反叛,带着些不羁站在我们面前。网络语言的一出现就给语言工作者提出了 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规范的问题。就此,中国的很多网络语言研究者提出了很多 规范化的建议。在这里,笔者就网络语言规范的基本策略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育引导 ( 一) 加强网络语言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网络语言文明素质 网络语言道德教育,是为了使人们实践在网络语言交际中的道德义务,对人 们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这可以使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人们 的内在品质,也是提高人们的网络语言文明素质,促使网络语言规范化的最有效 的办法。笔者认为,对于网络语言主体的道德教育应当从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实现网上网下结合的教育机制:一是在现实社会中,加强全民语言修养教育,构 建一个以青少年为主体包括网络语言道德教育在内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二是在 网络社会上,构建一个以优秀的语言文化为主体的网络语言道德教育体系,引导 网民自觉践行网络语言道德行为。 1 、在现实社会中,构建一个包括网络语言道德教育在内的网络道德教育体 系 根据目前网络用户道德失范行为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应当是加强道德教育 的主要对象。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全社会的重大责任。我们应该形成 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体系,而在这个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中,网络语言的道德教育应当首当其冲。 首先,加强全民的语言修养教育势在必行。网络语言与日常语言互动作用不 能忽视。网络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与其运用语境以及存在的空间 有直接联系,同时与国民语言修养的整体水平也有着重要联系。所以,我们不仅 要加强语言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对公众进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教育和 引导,强化公民的语言文化知识,也应当着重培养公民的语言道德素质,使之知 晓语言交际中的道德原则,提高他们的语言道德素养,并使这种语言道德素养作 用于网络社会。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这个教育场所,切实做好青少年的基础语言道德教育工 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研究 作。学校作为青少年最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场所,是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中最重要 的一环。学校应当把网络语言的道德教育作为日常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大、 中、小各级学校的不同教学任务和特点,面向青少年因材施敦。把网络道德和语 言道德结合起来开设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使学生切实增强语言道德意识、网络道 德意识,塑造积极向上的健康网络人格。笔者了解到,目前,全国有些高校开展 以“网络文明”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青少年 网络文明公约向广大青少年发出“高举网络文明大旗,争取网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