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交往学习及其应用研究——基于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实践探索.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交往学习及其应用研究——基于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实践探索.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交往学习及其应用研究——基于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实践探索.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交往学习及其应用研究——基于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实践探索.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交往学习及其应用研究——基于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实践探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内容摘要 课堂交往是课堂教学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也是新课程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人们讨论比较多的是交往教学( 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 往) ,而对以学生为焦点的交往学习却缺乏了解。在现行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 些交往形式化的倾向:失衡的交往;虚假的交往;预设的交往。 交往学习是指学习者以他人为对象并以与他人的对话和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学 习类型。交往学习自古就受到中外教育家的重视和运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交 往学习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成为课堂教学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对小学生 进行交往学习的指导是促进小学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本文首先对交往学习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论证了交往学习在理论上 的依据,总结了交往学习的实践经验。其次,分析了交往学习的机制、功能和局限 性。最后,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和案例分析,重点阐述了交往学习的两 种重要形式讨论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希翼通过本研究改 善当前课堂交往状况,促进交往学习对课堂教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有效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交往学习;讨论学习;合作学习;小学;案例研究;行动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l _ i a s t e r st h e s i s a b s t r a c t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t h ec l a s s r o o mi si na ne x i s t e n c ei nc l a s st e a c h i n ga c t i v i t i e s , a n d a l s oo n eo f t h ei m p o r t a n ti s s u e se m p h a s i z e di nt h en e wc u r r i c u l u m c u r r e n t l ye d u c a t i o n a l t h e o r yr e s e a r c hi nc h i n am a i n l yf o c u s e so nt h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t h e 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sn e g l e c t e d a n da tp r e s e n tt h e r ee x i s ts e v e r a lk i n d so f f o r m a l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t h ec l a s s r o o ms u c ha s ,u n b a l a n c e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i n c f f e c f i v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n dp r e s u p p o s e d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n 圮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i sat y p eo fl e a r n i n g ,i nw h i c ht h el e a r n e rl e a r n sf r o mo t h e r st h r o u g hd i a l o g u e sa n d i n t e r a c t i o n i th a sb e e ne m p h a s i z e da n du s e db ye d u c a t o r s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s i n c et h e a n c i e n tt i m e s t h r o u g ht h en e wc u r r i e d u r n , t h el e a m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s b e c o m i n gp o p u l a rw i t ht e a c h e r s ,a n dm a k e s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 n gm o r el i v e l y 1 1 把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t h ec l a s s r o o mi st oi m p r o v es t u d e n t s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f i r s t l y ,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a n dr e l a t e dr e s e a r c ho f t h e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a r ec l a r i f i e db r i e f l y , a n d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e sa r ei d e n t i f i e d ,a n dt h ep r a c t i c a le x p e r i e n c e o ft h e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r es u m m a r i z e d s e c o n d l y t h em e c h a n i s m , f u n c t i o n sa n dl i m i t a t i o n so ft h e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a r ea n a l y z e d f i n a l l y , t h i sr e s e a r c h , i nw h i c hs o m em a j o rm e t h o d s ,s u c ha sd o c u m e n t s s u m m a r y , c l a s s r o o m o b s e r v a t i o na n dt e a c h i n gc a s e sa n a l y s i sa l ea d o p t e d ,m a i n l ye l a b o r a t e st h et w oi m p o r t a n t t y p e so ft h e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 w h i c hi n c l u d e sd i s c u s s i o nl e a m i n ga n d c o o p e r a t i v el e a r n i n ga n dt h e i ra p p l i c a t i o ni nt h ec l a s s r o o m i ti sh o p e dt h a tt h i sr e s e a r c h 、析l lb ea b l et oi m p r o v et h ep r e s e n t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t h ec l a s s r o o ma n dp r o m o t e e f f e c t i v eg u i d a n c eo f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t h ec l a s s r o o mt e a c h i n g k e yw o r d s :t h el e a r n i n gt h r o u g h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d i s c u s s i o nl e a r n i n g ;c o o p e r a t i v e l e a r n i n g ;t h ep r i m a r ys c h o o l ;c a s es t u d y ;a c t i o nr e s e a r c h i i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关季咩 f 日期:加咿f 月肠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华中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 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 库,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作者签名:关莩牮 日期:2 护口;年r 鼻f 孑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 a m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 的学位论文提交“c a l i s 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 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圃重途塞握交卮进厦! 旦堂生;旦二生;旦三生筮壶: 作者签名:晏莩哞作者签名:兵绎可 日期:加哆年,肖心日 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 日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导论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过程设计 一、研究的问题 交往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早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交往与一般的交往相 比,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这表现在:第一,教育中交往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交 往,即一种人与人之间以语言符号作为媒介而交流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人 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活动。精神交往常采取人际对话的形式。第二,从学生个体的 角度来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与教师及同学的交往,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 身的发展。 一般来说,在我国传统的课堂上,师生交往还是受到重视的,但是生生交往 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一直被冷落,生生交往所产生的学习效应还远远没有被充分 利用。在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人们讨论比较多的是交往教学( h p 教师与学生 之间的交往) ,而对以学生为焦点的交往学习却缺少了解。其实,师生之间的交往 只是教育交往中的一种形式,这种交往主要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外在条件。学 生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学习是教育中更重要的交往形式,因为它与学生的发展直接 关联。由于现行教育心理学主要以知识学习和认知发展为研究中心,对交往学习 涉及不多,因此,研究交往学习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当前我国 推行的合作学习、对话学习等交往性学习实践也有指导价值。固 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和谐的过程。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也非常重视通过交往、合作等手段改善教学 中的人际关系,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但也出现了一 些问题,如师生互动频率增加了,生生交往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 趣、能力等基本素养却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得到发展,课堂交往的时效性降低了。 如何保证课堂交往的有效性,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满堂灌 、“一言堂”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善,课堂 交往明显增多,但随之也出现了一些交往形式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 失衡的交往 从课堂交往范围来看,教师与少数优生之间、教师与近距离的学生之间交往 偏多,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堂交往中被“边缘化”;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往和与个 体学生的交往多,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交往少;优生之间、差生之间、男生之间、 陈佑清交往学习论 j 高等教育研究,2 0 0 5 ( 2 ) 1 项士学位论文 n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女生之间的偏狭交往多:性格外向的学生比性格内向的学生课堂交往多。课堂交 往没有形成多元主体互补优势和共同交往与互动的平衡状态。 2 虚假的交往 从课堂交往的表现来看,虽然气氛活跃,但“短”、“频乃、“浅 有的 讨论刚开展不到一分钟,就宣布结束:有的教师过于。频问 和“繁问 ,学生 被迫交往,疲于应付,收效不大;还有的教师“明知故问 ,“为问而问 , 提出一些毫无启发性的提问,不能引起师生的深层交往:在有的合作小组内,少 数优生掌握话语霸权,阻碍了组内多向对话,有些学生的意见由于受到压制排斥, 甚至中断交往。这类肤浅的交往,只是停留于对问题的表面探讨,实质性的思想 交流、交锋少,远离交往所承载的教育意义。 3 预设的交往 。 从课堂交往过程看,有的教师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来程序化地与学生进行交流, 期望由此得出预先规定的结论。学生须以迎合教师心理的心态去展开交往,而偶 尔提出的“溢出”教学设计的问题就会被认为是顺利教学的绊脚石。教师往往会 采用“纠错 手段将之拉回到原来预设的轨道上来。这种预设的交往方式容易让 学生产生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消极地认为“全是老师说了算”,对交往结果 无法产生共鸣,导致交往的异化。 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忽视对交往性学习进行深入具体 的研究以及在现行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交往形式化的问题的现状,在借鉴和 吸收已有的课堂交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交往学习的机制、发展功能、局 限性及其主要形式。同时,试图从大量的教师课堂教学的鲜活案例中发现问题、 总结规律,从而获得交往学习的有效实施策略,为师生的交往学习提供一定的参 考。 二、研究过程设计 ( 一) 研究背景 2 0 0 6 年4 月,导师陈佑清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 重点课题学习方式的类型、功能及其选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武昌区五所小 学开展。其相应子课题小学生交往学习及其促进策略研究在武昌区中山路小 学进行。我自2 0 0 6 年1 1 月至2 0 0 9 年5 月深入到中山路小学,参与该课题的研 究工作。在此期间,我多次参加观摩课和研究课的听课活动,与该校课题组教师 吴荣华新课程呼唤有效课堂交往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 0 0 8 ( i i ) 2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们一起合作研究。我还多次参加课题培训会、座谈会和研讨会,有机会聆听到专 家和优秀教师们的讲座和经验介绍并做积极发言。所有这些活动都使我获益匪 浅。本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即是以此为平台,在导师的指导下,在中山路小学课题 组教师的帮助下,与中山路小学的研究项目同步进行,旨在探究交往学习的原理, 对交往学习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作一些探讨。 为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山路小 学课题组在统一规划下开展了如下工作: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 2 0 0 6 4 - - 2 0 0 6 1 0 )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成立课 题组、完成相关学生访谈和分析工作。经过该校领导的发动和组织,成立了领导 小组,吸纳了教研组长、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与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共有 2 5 位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该课题,涉及小学 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品、体育、音乐和美术等学 科。 第二阶段:教师培训阶段( 2 0 0 6 1 1 2 0 0 7 6 ) 。在课题组成立之后,紧接着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以提高研究水平。培训形式主要有:理论培训。 课题组邀请华中师大、区教育局教育培训中心的专家和教授来校进行理论讲座, 指导课题研究。校本培训。如通过教师自修、课题研讨会等方式解读课题,交 流经验。我则帮助课题组教师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总结实 施经验。因为多次参与研讨会,我对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有了初步的了解, 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论文的研究兴趣也因此萌发。 第三阶段:研究开展阶段( 2 0 0 7 9 2 0 0 9 5 ) 。为有效落实交往学习的研究, 课题组从低、中、高三个年段中各抽取了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其他班作为对照班。 在实验班各科目中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交往学习,对照班按常规课堂教学形式 进行教学。课题组教师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将交往合作学习方法引进语文、 数学、英语、体育、美术等科目中,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课堂教学是开展研究 的主阵地。在此阶段,课题组教师纷纷上课、听课,相互评课、切磋,并虚心向 其他四所兄弟学校学习。据初步统计,该校课题组围绕交往学习,先后上了3 0 多节观摩课、研究课,从中寻找规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全程参与了这个过 程,为课题的推进出谋划策,自己也逐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成为了 一名名副其实的合作研究者,我的毕业论文的选题也由此确定。在此期间,案例 的收集和研究也为我的毕业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而使得我能顺利完成本论 文。 3 项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二) 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 1 ) 弄清小学生交往学习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小学生交往学习的过程、 机制、发展功能和局限性等。 ( 2 ) 构建小学生交往学习的促进策略。主要包括优化小学生交往学习的条 件、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交往学习的指导策略等。 ( 3 ) 了解交往学习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内容,为实现学习活动类型的多样化 和帮助教师灵活选择适宜的学习活动提供参考。 ( 4 ) 了解交往学习的主要体现形式,以及各种体现形式的特点、具体操作 和适用范围。 ( 5 ) 解决交往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增强其有效性。 2 研究内容 ( 1 ) 不同年段小学生的交往学习的水平、特点及其交往能力培养策略。将 小学生按年龄划分成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研究三个年段的小学生交往学习 的水平、特点及交往能力培养途径。 ( 2 ) 小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交往学习模式及评价策略。选取语文、数学、 英语、体育等学科作重点研究,探索适合该学科的交往学习模式及评价策略。 ( 3 ) 教师在小学生交往学习中的有效指导策略。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小学生 交往学习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小学生与人交往合作能力欠缺,更离不开教师的 指导。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展开交往、互动,在交流中学习,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 点内容之一。 ( 4 ) 研究交往学习的价值、局限性及适用范围和内容。从学生全面发展的 角度,对比其他学习类型,研究交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效应、独特功能、适用内 容,帮助教师确立学习类型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观念,实现学习活动类型的多样化 和灵活选择,以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 5 ) 探索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途径与方法,并逐步养成他们 的交往能力和合作习惯,帮助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习。 ( 三) 研究方法与意义 1 研究方法 在研究中,力求吸收当代一些相关理论成果。在方法论上,力求做到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国外理论与本土实际有机结合。在具体方法方 面,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如: ( 1 ) 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 4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 2 ) 观察法。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做观察记录,写听课笔记。 ( 3 ) 调查法。以访谈或问卷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具体真 实情况。 ( 4 ) 案例研究法。收集大量的课堂教学案例,积累研究素材,从中发现问 题、总结规律,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 5 ) 行动研究法。深入课堂教学,听课,研讨,在行动中研究。以此试图找 到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以达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教育教学行动的最优化。 2 研究意义 交往学习自古就受到中外教育家的重视和运用。中国的孔子与学生的对话教 学和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知识产婆术”就是典型交往学习的案例。伴随着新一轮 课程改革,强调对话、互动、讨论、合作等策略的交往学习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重 视。具体而论,本研究具有如下意义: 第一,扩大了现代教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交往学习把交往的观念融入课堂教学,目的就是要在课堂和社会生活之间铺 就一条快捷的“绿色通道一,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也势必引起学者们 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教学。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一般不涉及学习问题, 认为学习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长期以来只是利用心理学的成果,研究教师如何 教的问题。但是,在近几年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已经提出和研究了许多对重 新理解学生学习有意义的问题,如从“交往 的视角去阐释教学的本质( 叶澜、 张广君、田汉族等) 。但是,囿于心理学的学习概念的影响,教育学没有从这些 研究中获得启示,研究比较多的是交往教学,而未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深入研 究交往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传统教学很少关注和涉及学生的交往性 学习,致使我国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情感体验不好、合作意识不 强、交往能力低下等问题,使我国的基础教育与社会、与时代出现脱离现象。如 何通过学生的交往性学习,使这些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为我国广大的教育 工作者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因此,将交往学习引入教学系统,不仅是对 传统教学理论的补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次教育革命,代表了现代教学系 统未来发展的方向,扩大了教学理论研究的领域。 第二,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建构健康的儿童人格是时代性的课题。建立和保持与他人相互依赖的相互合 作关系,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人的心理和人格是在人的 活动中,尤其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生生互动的频度与强度与学生未来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与别 5 项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人交往与合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不过,个体交往的对象和性质却是因年龄 而异。小学生是渴望交往团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刚刚挣脱父母的怀抱,告别幼 儿的角色,在强烈的交往意识驱动下,却显得交往能力跟不上,抑或或交往意识 非常淡薄。在这样的情况下,创设良好积极的课堂交往与合作氛围以满足儿童强 烈的交往与归属需要,乃是其心理乃至身体正常发展不可或缺少的条件。然而, 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还远不够广泛和深入。大部分学校还不 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现象: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淡化他们的“社交 意识, 有些教师甚至非但不积极创造条件,还人为减少学生交往与合作的机会,因此, 学生的心理空间狭小窘迫,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学 研究一再表明,小学阶段的不良交往与合作,不仅预示着中学乃至成年时的心理 不良和人格变态,甚至连今后智力的发展也会出现明显的障碍,这不能不引起我 们的深思。因此,研究交往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 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6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第一章交往学习的提出 。2 l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和 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为了跟上时代的步 伐,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一。正如埃德加富尔在 - j ,纠正错误最后两人共同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一改编自舒坦交往学习在体育教学申的运用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四人小组通常是由学习水平有差异、学习快慢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异质学习小 组。这是为了展开组间的公平竞争而创设的外部环境,以便产生相互激励的效应。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高,前排学生只需转身就能实现四人 合作四人小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普遍,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我们 在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难以应付大于四人的合作小组。四人 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变成两人一对,可以最大范围实现学生的互动,并可以很 快恢复为四人小组。 我是这样给自己的班级分成四人固定小组的首先从全班挑选出1 0 名学习成绩好、组 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 的副组长( 1 人) 与组员( 2 人) ,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1 号、2 号、3 号和4 号;最 后我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 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实践告诉我们,选 一名得力的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各科教师分别 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 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 又有鲜明的个性给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之后,全班每个学生就都有一个 代号,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号相同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 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 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 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一一改编自曹霞学习小组分组策略的研究 在四人固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组都有愉快的合作经历。 有学生就直接向老师提出喜欢和谁分在一个组学习。我们也发现由老师指定的四 人异质合作小组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确实存在弊端,它束缚了那些思维更深刻 的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使学习较慢的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针对此种情况, 我们认为有必要尝试让学生组成自由组合小组,这样做可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让那些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成一组,或者让那些选择了相同学习任务的学 生组成一组,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自由组合小组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组合而形成学习小组,其组内的成 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融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相对固定分组,自由分组是一种随机性、临时性的分组,它只为一次讨论或一节 项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课临时组成的,其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任务上来,建立一种有助 于学习的情绪。 在合作学习中,我发现,学生对所讨论的内客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不同,再加上学生的 稳定性较差,对固定的合作伙伴或合作形式也会产生厌怠之感,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 的效率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改变呆板的组合形式,我尝试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由于 小组里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如对某一问题有兴 趣的、现点一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或兴趣爱好相同的组成合作小组;还可以好伙伴组成 一组等等 我在教学中也经常运用自由组合小组一般采取随机报数或自由组合,通过报数随机分 组可以达到各组间实力基拳相同局面,便于开展组间的教学比赛或竞争游戏;而自由组合可 以使爱好相同、关系要好的同学分在一组,他们之间的配合更默契例如球类的教学比赛、 跳长绳活动等 一一改编自杜洁雅交往学习中自由组合小组的尝试 但是如果过多地让学生自己挑选搭档组成自由组合小组也会违背合作学习 的初衷,达不到开展合作学习应有的效果。一种非常有用的“自由组合小组一的 调整方法就是先让学生列出他们心目中自由组合小组的名单,然后把其中一名他 们选择了的同学跟他们分在一个组,而剩下的一名、两名或更多的同学则由老师 来选择。 学习小组组建之后,若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没有给每一位组员指派某一特 定的小组角色,组员之间没有形成积极的角色互赖,小组成员就不能认真学习。 约翰逊指出,合作学习需要组员承担一定的角色。个体可以承担一个角色,也可 以承担多个角色。角色分工使所有学生都承担一定角色,并履行相应职责。这 能保证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学习,而且能有力地保证交往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和合 作课堂的基本秩序。小组内成员的角色可以分为很多类,没有统一的定论规定小 组必须设置哪些角色。在交往学习实践中,根据活动的不同需要以及小组人数分 、配不同的角色。 交往合作学习中常设置的小组成员角色有: ( 1 ) 总结者。向小组解释和呈现主要的结论,负责总结复述小组的主要结 论或答案。 ( 2 ) 检查者。负责保证小组成员都能清楚阐述如何得到某个答案或结论。 威尔森( 1 9 8 7 ) 发现,最有帮助的一点就在于“确定班上的学生是否能理解所学 的材料。 老师可以从合作学习小组中选出学生负责这项工作或者就在每个小组 加里d 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岫易东平译、吴康宁校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2 :2 8 2 3 5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中指定某个学生担此任务。 ( 3 )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学习成果和整理撰写小组报告。 ( 4 ) 观察员。负责关注小组的合作情况,为改善或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供 建议;维持小组纪律,限制噪音;当遇到小组无法克服的周难时,向老师报告。 ( 5 ) 领导者。引导小组活动,确保按时完成全部任务,组织并激励所有小 组成员参与活动,促使成员对小组都有贡献。 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获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几个4 、组成 员自由发挥,那他们便会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学生从合 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现象,在成立小组时给他们分j t t - 1 r _ 就显得十分 重要今年我教的是一年级数学,这些孩子头脑中没有任何学习的模式,但他们学习兴趣很 高我将班上的3 2 位同学分成了8 个学习小组,并且给每一个小组成员作了分工:一名组 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 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每个同学都各尽 其责,每次合作时,也轻松了,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各小组成员 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 我们班是一个月) ,我会调换他们的任务,这次担 任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下次去搞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 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了解,都会做,并明白这四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一一改编自f f o r 4 - 合作学习小组的责任探究 在所有的小组成员角色中,教师要特别注意的是选一名得力的小组长。组长 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 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 工作至关重要。美国学者认为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 辨能力。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 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教师要定期集中培j l l d 、组长,培训时除 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 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 的个性。 在小组组织建设的开始阶段,我特意为每个小组指定了一名各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同学 为小组长当然没必要告诉学生因其各方面表现突出才被选为组长,要让学生感到组长是随 意指定的,但教师心里要有数因为号是随意编的,所以小组长的号数也是不同的,可以是 l 号4 s - - r 以是2 、3 ,4 、5 、6 号过一段时阀,待学生得到锻炼,能力有所提高后,组长就 轮流担任这样,以学习成绩优秀较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组长,可以让他们扮演“小老师一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 t h e s i s 的角色,帮助在活动或作业中有困难的学生,代替教师行使督促检查的职能帮助同组同学 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成绩,这种形式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对于组长来说,他会认识到, 作为一名。小老师”。能够给他人提供帮助是种优良的品德,同时在与其他同学的相互交 往中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发现了别人的长处对于组员来说,他们竞愿意接受同龄人 的观点和讲话的方式般来说,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从事共同的活动时,易于理解、 协作、沟通,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良好的伙伴关系和共处环境对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和 人际交往技能、吸收社会经验、培养责任感等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一改编自张琼鬈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建设 二、制度建设 。合作也需要结构。如果在课堂上组织起有效的学生子群体,课堂通常就要 成为结构恰当的场所,学生们要严格地遵循这一场所中完善的规范和程序。枷在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只有在一定规范的支配下才能提高合作效率。当小组缺乏 一定的规范时所开展的活动,只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工作 ,这与真正 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要加强 和完善合作小组的制度建设。合作小组的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个人责任 制度和小组活动规则。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每个成员本身在他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发 展。个人责任是保证所有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取得实质进步的关键。”吓人责 任意味着每名参与者都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负有责任。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为 小组学习和组间竞争出力的责任心。卡甘将个人责任定义为“个体的公众表现与 所有同伴的相关性 。在合作学习中,如果成员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就会很容 易出现“搭便车 或者“责任扩散”的现象。因此,个人责任制度的确立对于建 立小组内部成员人人尽责、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十分必要。 某教师在授教“找规律”课时,拿出一张有空白格的纸条,让学习小组完成有规律的 彩条设计的合作其中一个小组中某位同学拿到纸条就涂,却不让其他学生参与,其中一个 学生争辩道:。老师让我们合作完成的”然后才起操作在这样的合作小组中,合作之 前没有分工,小组成员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不明确,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一摘自吴荣华“交往学习”课题日记 ( 瑚a r e yd a n i e l s 最佳课堂教学案例 岫余艳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0 0 4 :8 1 美 d 膏约翰逊合作学习 m 伍新春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4 :9 0 3 7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已有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确定个人责任制度的方法: 责任承担。即小组的总课题被分解为若干子课题,每人承担其中的一个,小 组完成总课题的质量取决于每一个子课题的完成质量。 随机提问。即随机提问小组中的某个成员,根据他的表现评价小组活动的质 量。由于是随机提问,每个组员都可能代表小组来展示活动成果,个人如果表现 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全组。这种由集体连坐而产生的群体压力可以促使每个组员 认真参与小组活动。 个别测试。即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测验,并 综合每个组员的测试成绩来检查小组的学习质量,评价小组的活动。 “轮流写作。在轮流写作( 同时) 中,每个学生拿一张纸。第一步,所有组 员同时写。第二步,学生们把纸传给他们左边的人,让他们在纸上加上新的东西。 这个过程( 第三步) 持续到每个组员都在每张纸上写过为止。这时,纸传回到初 始者手中( 第四步) ,第五步,教师可以随机提问学生,他们和组员都写了些什 么。 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名学生担任检查员的角色。检查员可以 要求其他组员解释答案的推理过程和基本原理来明确合作学习中的个人责任。 制订学习小组活动规则是合作学习制度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小组活动规则 是指小组成员普遍认可并必须接受的规章和行为模式。制订规则是保证小组活动 不走过场的必备环节。通过制订小组活动的起码规则,使学生产生一种代替教师 权威的义务感。合作学习规则能规范小组学习活动,特别是学生处于交往技能较 低水平时期,更需要小组活动规则的规范和约束,从而改善课堂教学管理,提高 合作学习效率。否则,合作学习就会流于形式。 小组规则最好简明,只需对小组合作中最基本的问题进行规定和说明就够 了,不能让他们受到过多的约束。但必须让学生知道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哪些行 为是正确的、该做的。 小组规则是小组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制定规则时,要广泛征求 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参与制定工作,与学生一起讨论决定小组规则。通过让学生 参与讨论,可以使小组规则得到学生的认同与理解,因此他们愿意接受自己制定 的规则并开始遵守。在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时,教师有时要提醒学生应注意的问 题,即重申小组活动规则。 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叫学科教育,2 0 0 0 ( 6 ) 美 g e o r g em j a c o b s ,m i c h a e la p o w e rl o hw a ni n n 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 m 杨宁,卢杨译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0 0 5 - 6 1 3 8 硕士擘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班级小组交往学习规则 我认为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 舍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活动规 则,如果制定不合理或者忽略了活动规则的话,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只会是流于形式,得不到 实质效果经过实践,我们制定的合作学习规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听: 1 听同学发言要专心,边听边想,记住值得肯定的要点,并努力听出彼此不一致的地方, 以待表述自己( 或小组) 的看法或理由 2 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打断,若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表述完后再提出同学回答有误 时,也不要嘲笑、攻击他人,学会尊重人 说: 1 先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后再发言,不要信e l 开河 2 发言要围绕中心问题,言简意赅,有条理,不要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3 别人对你的发言有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4 当遇到有多位同学与你起抢答时,要学会谦让,给别人一次展示的机会 评: 1 先肯定对方意见正确的一面,再批评错误的一面,然后或更正或补充 2 评价自己时要评出自己的错误所在,并指出努力方向 3 评价他人时,态度要诚恳,不嘲笑、攻击他人 议: 1 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2 讨论中,善于汇总自己和别人的看法及理由,及时进行提炼概括 3 仔细听取别人的意见,找出彼此一致的地方。少数服从多数,最终达成一致性意见 帮: 1 你需要请教同学时,要表述明白你不懂不会的地方,接受帮助后,应肯定对方对你的 帮助并表示感谢 2 当你主动帮助别人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对被帮助的同学 不说讽刺、嘲笑、挖苦一类的话,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管: 1 小组长负责维持小组纪律,有权点名批评或制止破坏纪律的同学 2 根据组员的学习实际,分配学习任务,各得其所 3 关注每一个组员的活动,更有责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较少发言的同学 参加意见 4 负责汇总好组员的讨论意见,作出结论,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及时展示学习成果 实践证明,这些规则实行的效果不错,促进了小组活动的开展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还 会进一步完善这个规则 一一改编自刘冕班级小组交往学习规则 硕士学位论文 m a s t e r st h e s l s 三、文化建设 让学生在实际小组活动中发展合作的行为方式和准则,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 的观点并以此促进他们合作价值观的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形成他们的小 组文化,激发小组成员对所在小组的归属感,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小组文化主要是通过价值观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小组合 作价值观是小组成员经过长期的合作互动所形成的共同的认识和信念,是凝聚小 组成员共同行为的精神源泉。小组价值观一旦形成,组员会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 组员与小组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存关系得以建立,使小组成员的行为、思想、情 感、信念、习惯以及沟通方式与整个小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固的文 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以此激发小组成员为小组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创建良好的小组形象是形成小组文化的重要方法。主要方法有: 1 取好组名。较好的组名能象征小组互助共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还能 昭示小组发展的方向。 2 设计小组吉祥物。小组成员联合创造自己的吉祥物,让组员有了共同拥有 的事物,这是代表他们组而且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组员智慧和贡献的标志。 3 公布小组宣言。小组宣言能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和迸取心。 4 确立小组奋斗目标。小组奋斗目标对成员具有一定的驱动力和向心力,能 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努力达成共同目标。 创建具有个性的小组形象是形成小组文化的基石我的做法是: 根据班级学生数量( 我班共5 2 人,其中男生2 7 人,女生2 5 人) ,从高、中、低不同 层次的学生中,按照彼此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把学生 分成每组4 名组员的1 3 个学习小组前后4 人为一组,每组设小组长一名。我鼓励孩子们 给小组取凸现个性的名字,并大声发表自己小组的宣言孩子们的表现真让我惊讶:短短一 天的时间,他们不仅给自己的小组取好了个性十足的名字,还设计并制作好了精彩无比的小 组吉祥物,并将自己小组的合作宣言编排成了节目! 来,听听“雄鹰小组”的豪言壮语吧: 。( a 同学) 我们小组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雄鹰小组( b 同学) 因为我们小组的每一个 成员都希望自己能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 c 同学) 我们小组的吉祥物是一对展翅高飞的翅 膀,天使的翅膀,( d 同学举起吉祥物) 代袁着我们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 我们的合 作宣言是: ( 齐说) 雄鹰正在起飞i 大家正在前行! 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勇夺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