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武汉空管中心安全与服务战略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v 摘摘 要要 安全与服务是民航空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空管工作的目的就是为航空器提供安 全、有效的管制指挥服务。我国从民航大国迈向民航强国,除航空运输业发展外,空 管事业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研究空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空管事业健康发展的基 石。如何有效地保障湖北区域航空器安全、有序的飞行,如何为航空公司提供高效、 优质的服务,是负责湖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的民航武汉空中交通管理中心(简称武汉 空管中心)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对其进行发展战略研究十分必要。 本论文从安全与服务的视野,对民航武汉空管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根据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围绕着安全与服务, 对民航武汉空管中心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明了武汉空管中心发展的 优势和机会以及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威胁,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空管中心发展的核 心竞争力,即安全管理能力、员工业务技能、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安全文化。 本论文通过分析和研究,形成基于安全与服务的武汉空管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对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即加强组织结构战略、职能战略、空管文化战略的建 设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在职能战略中,针对安全与发展,从安全运行管理、人力资 源管理和设备设施及空域的建设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要建立、健全安全评 估体系和服务质量监督保障体系以及全员安全目标责任制,加强核心技术人才的培 养,加大空管保障设备设施的建设。 关键词:关键词:空管安全 空管服务 空管中心 发展战略 v abstract safety and servi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ivil aviation control. the purpose is to offer safe and effective control for aircrafts. china is growing into a powerful country with strong civil avi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ir transpor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ir traffic control is also of vital importance.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strategy of air traffic control system is the b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erial control. how to guarantee the safe and orderly flight in hubei area, and how to provide efficient and quality service are the main tasks of wuhan air traffic control center.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conduct a research on its strategy. from the viewpoint of safety and service, the paper has conducted a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strategy of wuhan air traffic contro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ike potters strategy management and swot analysis, a detailed analysis focusing on safety and service is conducted 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wuhan air traffic control. the paper has illustrated th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of wuhan air traffic control as well as its existing shortage and danger. therefore, it puts forward the core competence of wuhan air traffic control is safety management ability, staffs skill, staffs morality, and safety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paper has put forward the sustainable strategy of wuhan air traffic control center, which is emphasizing safety and service. meanwhile, it also giv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irst of all,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strategy, function strategy, air control culture strategy and core competence. aiming at safety and service, a detailed research is conducted on safe operation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acility and equipment, and aerial construction.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service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as well as safety target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established. besides, more technicians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acility and equipment of aerial contro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 air safety air service air traffic control center strategy iii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1 概概 述述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选题背景和意义 近 20 年来,中国民航业快速发展,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的 年均增速都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民航的飞行流量 近几年来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从 2000 年到 2005 年,全国的飞行流量以平均每年 8%-10%的速度增长,其中中南地区的飞行流量增长达到 15%,如此大的增长率给民 航空管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压力。从总的情况来看,2004 年民航拥有大、中型运输 机近 750 架,空管系统共保障起降飞行近 267 万架次,已是竭尽全力。如果按照发展 规划,2010 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将达到 1500 架,保守估计,到那时空管系统的年保障 能力需求至少要达到 500 万起降架次。在未来几年里,如何保持空管系统与航空运输 的同步发展,保证飞行安全,进一步提高空管系统的综合保障能力,为航空公司提供 安全优质服务,是民航空管系统战略发展的主要目标1。 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 2006 年民航工作会议上指出: “民航要切实按照科学发展观 的要求, 更加重视和加强航空安全, 进一步提高民航安全水平; 要加快转变增长方式, 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提高服务质量;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做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而努力奋斗。 ” “民航运输安 全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是民航工作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治理的系统安 全管理理念,真正建立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安全保障长效机制,通过持 之以恒、扎扎实实的工作,切实保障航空运输安全” 。如何探索空管可持续发展已成 为民航空管各级部门的首要工作。 近几年,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湖北地区飞行流量也增长迅速,武汉天河机场年 起降量每年增长平均达到 8%以上, 武汉地区飞行量今年比去年最高涨幅达到近 30%, 如图 1-1 所示。加上武汉处于全国的中心,在空域上也是全国的中间点,京广航路、 沪蓉航路等等全都经过武汉上空汇聚,因此武汉区域的飞行流量十分繁忙,年增长 率在 10%左右,如图 1-2 所示。目前武汉本地飞行起降架次在全国排名第 15 位,武 2 汉区域飞行总量在全国排在第 8 位。2如何在大飞行流量的情况下,进一步做好湖北 地区飞行保障工作, 为航空公司提供优质服务, 就成为民航武汉空管中心的头等大事。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70000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图 1-1 武汉天河机场 20032006 年起、降架次 资料来源:武汉空管中心指挥架次统计数据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 图 1-2 武汉区域 20032006 年飞行架次 资料来源:武汉空管中心指挥架次统计数据 民航武汉空管中心作为民航系统在武汉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 主要负责湖北地区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维护空中交通秩序,保障空中交通畅通,防止航空器相撞, 保证飞行安全和提高飞行效率。其运行部门有:通信保障部门(主要负责为航空器提 供雷达指引、导航、陆空通信、电报处理等等) 、航空气象部门(主要为航空器提 3 供气象预报服务) 、调度指挥部门(具体指挥航空器的飞行、为民航相关单位发布飞 行相关航行情报信息等) 。武汉空管中心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各航空公司。工作的性质 决定了安全与服务是武汉空管工作的中心。 安全工作是空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飞行安全得不到保障,空管工作就失去了任何 意义。民航安全工作有别于其他行业,坚持的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因为 航空安全一旦发生问题,将是一场灾难。 正以为如此,空管部门飞行安全保障的好 坏是衡量空管单位发展好坏的最重要指标。正因为如此,空管安全是指整个系统的一 种无危险的状态3。 空管系统是否安全不能只看是否发生了现实的危害, 发生了事故, 真的发生了事故,事实已经证明危险的存在,当然不安全,危险尚未发生,危险因素 却可能存在,系统也不一定就处于安全安全的状态。因此,用系统是否存在危险而不 是只看是否发生了危害来判断空管系统的安全,对促进空管安全保障有积极的作用。 基于这一点, 武汉空管系统长远的安全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整个空管系统处于一种无 危险的状态之中。 对民航空管系统而言,安全与服务是紧密相联的。没有安全,当然谈不上服务, 安全工作保障得好,若服务质量不高,对空管单位的整体形象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为 了实现从民航大国发展为民航强国,民航空管系统也愈来愈重视服务工作,已将如何 提高空管服务质量纳入到空管各级部门的工作之中, 同时把服务质量的好坏也作为检 查空管单位工作的的重要指标。空管部门的优质服务就是要为航空公司提供准确、安 全的指挥,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随着民航空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空管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做好湖 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履行好民航总局赋予的工作职责,切实有效地保障航空安 全,一直是武汉空管中心的工作方向。自 2005 年来,武汉空管中心一直在探索如何 建立更有效的机制和方式,来确保武汉空管更长远的发展,提高武汉空管在全国空管 的地位,把武汉空管中心建成全国先进的空管保障单位。在武汉空管中心最近的 3 年 工作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创“三个一流” :一流的安全业绩、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 人文环境。基于这种目的,以安全和服务为前提,研究怎样保证武汉空管中心可持续 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都是武汉空管中心面临的战略问题,也是提出本课题基于 4 安全与服务的武汉空管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所在。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有关战略研究有关战略研究 战略管理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实践又高于企业管理实际,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 确定性越来越强,需要企业具有综合运用多种战略理论,在实践中随环境和各种主客 观条件变化,及时做出并调整战略决策,这一过程被称之为企业的战略管理。自二十 世纪六十年代企业战略管理出现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呈现四大主要流派:一是以 安索夫为代表的战略规划学派,其战略规划的基本结构由环境、战略、组织三支柱要 素构成,只有这三要素协调一致的战略才会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反之则会降低经营目 标的实现率,战略规划学派假设环境是可以预测的;二是以德鲁克、钱德勒、明茨伯 格为代表的环境适应学派,这一学派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钱德勒认为企业战略应该 适应环境,组织结构则应适应战略的改变;三是以迈克.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组织学派, 认为产业是企业经营的最直接环境,产业结构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企业一般应采取 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类型: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四是以普拉哈拉 德、哈麦尔为代表的资源能力基础学派,核心竞争力构成了战略管理的新理论,核心 能力是指企业长期积累而成的一种独特能力,可实现高于竞争对手的价值,具有进入 多种市场的潜力,难以复制模仿,是长期利润的源泉。 根据武汉空管中心的性质和发展战略要求, 本文将主要运用目标战略理论对武汉 空管中心发展战略进行深入探讨。目标战略理论是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以美 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的目标战略学派, 把战略分为制定和实施两 个阶段,并提出了著名的 swot 模型的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 会和威胁四种因素,以选择适宜的战略加以实施,并以强调在不确定的环境因素下, 结合企业方针、目标和经营活动,认真分析设计,以形成竞争优势。swot 分别代表 优势(strengths) 、劣势(weaknesses) 、机会(opportunities) 、威胁(threats) 。优势 和劣势都是就企业本身而言的(可将它们作为横坐标,用“s”表示) ,机会和威胁是 从外部环境分析出来的(可将它们作为纵坐标,用“o”表示) ,如表 1.1 所示。在 5 swot 矩阵中,各种优势、劣势与各种机会、威胁互相交叉,形成许多不同的领域。 在有的区域里,要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在有的区域里,要规避企业劣势,利用机会; 在有的区域组合里却要利用优势,回避一些威胁;在另一区域里,不但企业内部是劣 势,而且在企业外部威胁又很大,那就需要选择退出。 表 1.1 swot 分析矩阵 swot 矩阵 优势(s) 列出企业所有优势因素 劣势(w) 列出企业所有劣势因素 机会(o) 列出企业所有机会因素 so 战略 列出发挥优势、利用机会的企业战略 wo 战略 列出利用机会、克服劣势的企业战略 威胁(t) 列出企业所有威胁因素 st 战略 列出利用优势、回避威胁的企业战略 wt 战略 列出减少劣势、回避威胁的企业战略 资料来源:笔者对 swot 分析的归纳总结 1.2.2 有关空管战略研究有关空管战略研究 航空安全是航空运输业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安全 的有效管理和航空安全质量的保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如何建立一种有效 的航空安全体系,是所有民航系统的需求。4目前国际民航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推行 一种安全管理系统(sms) ,以此来推动各国航空安全的持续发展。 安全管理系统(sms)由加拿大运输部研究开发,得到了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飞 行员协会(alpa)的支持。它的建立是为了保证国家空域系统安全。sms 是用来查 明、评估、确定和管理安全风险的各项过程、程序、政策和方案的一体化组合。它将 生产运行、 技术系统与财务、 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 以保证航空安全和公众安全。 sms 主要包括:安全政策、体系结构、安全保障和安全促进四个重要元素。它的实际内容 分为三个部分:组织、险情管理、信息收集及分析和共享。 sms 是一种安全基础运行系统, 它要结合航空业、 员工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来 完成。国际民航组织关于 sms 的看法是:sms 是一种有组织、责任、资源的、有计 划、目标、措施并有可行性的,有实施进程、可调整变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具体的目 标是:提高对安全的主客观认识,促进安全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危险分析和 评估能力,加强事故防范和补救措施,维护或增加安全有效性,持续对内部进行事故 症侯监控,以及通过审计对所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方面进行纠正,对由审计形成的报 6 告实施共享。国际民航组织把 sms 作为一种战略纲领性的要求向全世界推广。 美国作为世界民航头号强国,近几年来,它一直认为 sms 是一种安全战略,是 制定当前安全战略和远期行动计划的参考,是制定航空运输安全政策、标准、程序的 依据,是由专家、资深管理人员和有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的安全管理体系。sms 承担安全战略制定与实施、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应用等职责,是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安 全监督审计和检查纠错的指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将此建立在以往所有关于航 空安全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基础之上,它实施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通用的框架来评估、管 理国家空域系统(nas)中由各种将要实施的变化所带来的安全风险。这些变化涉及 到空中交通管制(atc)和导航服务中的所有方面,包括空域变化、空中交通程序和 标准的变更、机场程序和标准的变更或改进的新设备(硬件/软件) 。sms 是空管服务 提供者之间的交叉安全风险管理变得更加简洁,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协同决策。 faa 重点描述了以下 sms 的构成要素,如图 1-3 所示: 安全风险管理(srm)是在对空域实施变化之前的计划阶段就启动的一套安全风 险评估过程。它通过系统描述、危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估和风险降低管理等一系列过 程实现对风险的系统化、形式化管理。在此过程中,sms 有比较成熟的、贯穿整个安 全风险管理的风险模型(bowtie 模型)和形式化的分析处理方法。 安全数据监测实现对整个 sms 过程中安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为确 保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全风险管理文档(srmd)是 sms 安全保证和风险记录的重要手段。各阶段 的文档资料形成了对整个管理过程的完整准确的描述, 为安全决策制定和安全信息共 享提供了保证。 澳大利亚经过近几年的实际努力, 也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一套安全发展体 系。澳大利亚航空服务局开发了一个通用的安全管理手册(smm)的模板,其模型 包括:安全管理原则(人为错误管理/概念模型/人的因素) ;危险管理(危险原则/安 全评估方法/危险分析/安全案例/危险录入) ; 安全核查 (符合 icao 标准的安全评估) ; 空中安全事件调查;针对管理人员的 sms 纵览。 7 sms 对系统功能的要求 sms 应用对象过滤 sms 的职责和问责制 srs 指导 安全监督 srm 文件 安全数据和评估 sms 培训和组织机构 安全数据跟踪和分析 安全文化和安全资料散发 图 1-3 faa 定义的 sms 的各个组成部分5 资料来源:民航总局空管局提供的安全技术资料 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空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阶段国内所有空管保障单 位都在探索如何能持久地保障空管安全,让空管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今年三月份在 武汉召开的全国空管系统安监会议提出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 推行安全管理系 统(sms) ,建立安全工作的长远机制。目前各地区空管单位都在自我探讨安全发展 的问题,还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体系。 综上所述,国内在民航空管系统战略发展方面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各地方都 在借鉴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自身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的实 际情况,从安全与服务的角度,研究民航武汉空管中心未来发展战略十分必要。其研 究结果对武汉空管中心的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同时对其他空管单位有很好的借鉴 作用。 政策 体系结构 安全保证 安全促进 8 1.3 本文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框架 组织发展战略研究的一般框架如图 1-4 所示6。 反馈 战 略 分 析 战 略 制 定 战略实施 图 1-4 战略管理模型 资料来源: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 本论文也采用此研究框架,首先对民航武汉空管中心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然 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空管中心发展战略,最后对战略实施提出建议。 企业远景及使命陈述 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条件分析 战略目标形成、 总体战略方案的 制定 目标制定 组织结构调整 职能战略 企业文化建设 核心竞争力培养 9 2 武汉空管中心环境分析武汉空管中心环境分析 组织战略管理决策过程都十分注重环境分析, 对组织战略环境的调研和分析可说 是组织战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武汉空管中心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有利于 了解武汉空管中心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利于研究武 汉空管中心未来的发展战略。 2.1 武汉空管中心现状概述武汉空管中心现状概述 民航武汉空管中心成立于 2001 年 11 月 28 日,前身是原民航湖北省管理局航管 中心。随着民航体制改革的深入,为实现空管一体化运行,2001 年民航总局决定空管 系统独立运行,空管部门从各省局脱离出来,专门负责各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原 省局则变更为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 武汉空管中心隶属于民航中南地区空管局管 辖,现有员工 256 人,是中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空管中心,负责管理的空域为民航 湖北情报区,年保障飞行架次近 26 万。一线运行部门由航务管理部和技术保障部组 成,主要工作包括飞行指挥、飞行电报处理、飞行情报服务、气象信息服务、设备技 术保障等等。航务管理部依靠管制保障设备,负责为航空器提供飞行保障服务,技术 保障部则负责管制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于工作的性质是保障航空器飞行安全,决 定了空管系统是高风险、高压力的行业。正因为如此,安全与服务就成为衡量武汉空 管中心发展好、坏的最重要指标。在 1999 年以前,武汉空管中心(原民航湖北省管 理局)飞行安全保障情况良好,没有发生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 展,飞行流量的增加,1999 年-2001 年,武汉空管中心连续发生不安全事件,对武 汉空管中心的外部形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那时,空管系统谈到武汉都感到很糟 糕。武汉空管中心成立以后,由于环境的改善,安全管理上的投入,安全状况有所好 转,但安全发展很不稳定,虽然没有发生严重的不安全事件,一般性的不安全事件也 有所出现,不安全隐患依然存在。针对这种情况,武汉空管中心明确提出力争用 3-5 年的时间,在全国民航空管系统塑造:一流的安全、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人文环境的 10 形象,努力提高武汉空管中心在全国空管的地位。 2.2 武汉空管中心外部环境分析武汉空管中心外部环境分析 组织外部环境分析包含有宏观环境(总体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和竞争环境 分析三个部分。 总体环境包括那些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影响一个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因 素7。这些因素可细分为三个方面:人口、经济、法律政策、社会文化、技术和全球 环境8。 ;行业环境包括空管行业的特点及整体发展状况和趋势。竞争环境包括相关 兄弟单位的发展状况等等。根据本文的研究对象,下面主要从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 竞争环境三个层面对武汉空管中心进行外部环境分析。 2.2.1 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本文采用 pest 分析法,对武汉空管中心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由于空管系统的特 殊性,需求因素对武汉空管中心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下面从经济、技术、政策/法 律等三个方面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 (1)经济环境因素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 1991 年的 21662.5 亿元将增加到 2005 年的 149834.1 亿元,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预测,在 95%置信度下 2006 年国内生产总 值将增至 165320 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 长。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劲拉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刺激了我国航空运输和通 用航空的迅猛发展。这些年运输总周转量保持年均 17%的发展速度。目前,中国民航 业已经进入了新的一轮发展高峰,计划到 2010 年,我国民航飞机数量将比 2005 年增 加一倍。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自然而然也给空管系统带来了发展机遇,空管建设也会 上一个新的台阶。而飞行流量的增加同时也会带来空管管制指挥压力的加大、安全隐 患的增多,空管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与服务压力。 (2)政策/法律环境因素 2002 年以来,全行业展开了自新中国民航成立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一轮改革。 先后联合重组运输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和南方航 11 空集团公司, 并与民航总局脱钩; 改组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企业; 机场实行属地化管理。 行业管理也改革为: “民航总局地区管理局”两级管理体制。空中交通管理也形成 了民航总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三级管理与运营的体制框架。2004 年 3 月份,民航总局又专门制定并下发了文件,明确提出,到 2007 年建成集中统一、 安全高效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的任务, 要求民航空管系统拿出适应新形势的新思 维、 新举措、 新对策, 以全方位创新来促进和适应对民航空管事业全面发展的新要求。 92003 年民航总局在洛阳召开工作会议,对空管体制改革提出了 18 条意见,明确提 出进一步明确界定各级职责;切实加强空管运行业务一体化建设;加强民航两级预算 管理;完善建设投资项目管理;合理调整空管单位的内设机构;严格核定各级空管部 门的人员编制;加强运行监控和技术支持体系的建设;切实做好区域管制中心的组建 工作;逐步调整和优化空管系统的组织结构;健全和完善空管法规体系;提高依法行 政、依法运行和运行监控能力;深化人事和劳动制度的改革;加强工资总量管理和完 善分配制度;切实关心职工的身心健康;围绕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三个关键环节, 注重对管制人员的引进和培养;要积极拓宽对外合作渠道,有计划地组织优秀的管制 人员到国外进行交流;空管系统的深化改革,在总局领导下自上而下展开;空管深化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行民航空管系统集中统一管理。 这些都对武汉空管的长远发展产 生很大的影响。 (3)技术环境因素 民航不同于其它行业,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国际民航组织愈来愈把全球航空 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要求世界各国在空中管制方面要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在管制 指挥和设备设施方面。2005 年,国际民航组织要求到 2010 年,世界主要国家间对航 空器飞行必须统一使用英语指挥, 我国在国际民航组织所召开的协作会议上也庄严承 诺最迟到 2008 年全国全部使用英语指挥飞行,因而要求管制员英语必须达到国家 pet4 的标准。由于管制指挥涉及到全世界的飞机,统一使用一种语言有利于航空安 全的保障,但也带来了很大的业务培训压力。另外,随着新的导航设备的研制、生产, 对技术保障人员的技术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些都给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带来压 力。 12 综上所述,宏观环境给武汉空管中心的发展带来了机会,投资可能增加,同时也 加大了空管安全压力,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标准。 2.2.2 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 行业环境对组织发展的影响非常直接,下面从行业特点、行业发展趋势两方面对 行业环境进行分析。 (1)空管行业特点 空中交通管理行业由于涉及国家空域安全、主权的问题,一直由国家统一进行管 理,行使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具体的空域管理由民航空管部门和空军航管部门共同 承担。我国现行的空域管理方式为国家为民航部门划定一个固定的飞行区域,民航飞 机不能超越该区域, 剩余的空域全部由空军管理。 在财务方面空管部门实行预算管理, 收支两条线,每年由国家下拨预算资金,为航空公司提供服务所收取的航路费用则直 接上交国家财政。正因为这样,对空管部门而言,无需考虑如何增加效益,创造更大 的经济利润,它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更有效地保证飞行安全,如何更好地为航空公司提 供优质服务。 在国外,空管行业有三种运营模式。第一种是政府模式,象我们国家一样,空中 交通管制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空管部门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典型代表是美国;第 二种是民营化模式,空中交通管制是空管公司向航空公司提供的一项服务,通过“使 用者付费”获得收入,如英国、德国等;第三种为混合模式,把空中交通管制的领域 进行划分,凡是涉及航空安全管制的均由政府负责,而仅仅涉及空中交通服务的,则 由空管公司实施,如捷克、葡萄牙等。 10 (2)空管行业发展趋势 为了实现民航强国的梦想,随着民航空管体制改革的深入,在空管系统建设方 面,民航总局借鉴澳大利亚的成功模式,推行三大管制中心的建设,就是要在广州、 上海、北京建立三个大型的区域管制中心,由这三个管制中心负责全国高空飞行的指 挥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其它地方的空管部门要逐步将高空管制指挥权移交给三 大管制中心。到 2007 年底,武汉区域 8400 米以上高空的飞行指挥权要由武汉移交到 13 广州,武汉地区管制指挥工作压力相对要减轻,这样就会对中心现有的管制模式、人 员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空管体制改革中,为了便于空管一体化管理,民航总局将小型机场的航务管 制部门划归到机场公司管理,其空管业务接受所在地空管单位的行业指导。对湖北而 言,2004 年初,原属民航武汉空管中心管理的宜昌、襄樊、恩施航务管理站全部移交 到武汉天河机场管辖,武汉空管中心只在空管业务上对以上三个航站实施行业管理, 不在管理它们的钱、材、物。这次改革,看起来武汉空管中心安全运行似乎简单了, 然而空域本是一个整体,武汉同宜昌、襄樊、恩施间管制指挥联系非常紧密,以前同 属一个单位,协调要简单得多,现在则是两个单位间要互相协调;另一方面,空管系 统设备设施由国家投资建设,为保障空中飞行安全,国家在基础设施上投资都很大, 以上航站交由天河机场管理后, 它们要考虑的首先是效益, 其次才考虑到安全的问题, 在效益和安全相冲突时,它们很难在安全上作出正确的决定。而空管部门则是始终把 安全、服务放在第一位,湖北地区的空管安全压力我们必须要承担,这样一来,对武 汉空管中心的安全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航空运输业的飞跃, 飞机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带来飞行流 量的增加。民航的空域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在有限的空域资源中保障更多的飞行流 量,空管部门必须合理利用空域资源,采用先进的指挥方式。目前在国内,由于各地 发展的不平衡,三种管制方式都存在(其特点如表 2-1 所示)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 发展,空管部门准备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雷达管制方式。实施雷达管制必须要有先 进的设备设施作为安全保障,民航空管部门的许多设备设施都面临着更新换代的机 遇。 对武汉空管中心而言,由于武汉地处全国中心,飞行流量大,早于 2005 年在湖 北区域内已全部实施雷达管制。武汉空管中心负责指挥的湖北西部区域(恩施上空) , 是国家从表面上看东向西到西安、重庆、云南等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航路,几条航线在 此上空汇聚,空中飞行调配难度较大。同时,由于西部地区山多,相应的基础设施建 设比较落后,在飞行指挥过程中存在雷达覆盖盲区,在一定的高度层,在雷达上看不 见飞机,这为在雷达管制条件下指挥飞机带来很大的隐患。 14 表 2-1 三种管制指挥方式及特点 管制指挥方式 特点 程序管制 管制员凭所记录的飞行进程单来指挥飞机,要求飞机间间隔要大,这样一来, 限制了空中飞行流量的增长 雷达监控条件下的程序管制 管制员可以在雷达显示屏幕上看见飞机飞行的动态信息,同时根据飞行进程单 来指挥飞机,要求飞行间隔要小一些,空中飞行流量要多一些 雷达管制 管制员完全根据雷达显示屏来及时掌握飞机在空中的飞行动态,实时指挥飞 机,飞机见飞行间隔要求最小,这样可最大限度增加空中飞行流量,不过对设 备设施要求高,要求雷达系统要双重覆盖 资料来源:民航空管系统管制指挥技术规范 保障飞行安全是空管系统追求的目标。随着新的飞行导航系统的研制、生产, 民航空管部门的导航设备设施都面临更新换代的机会。民航总局空管局从 2005 年开 始就极力推行新的区域导航系统。 先进的设备设施自然能更加有效地为飞行安全提供 保障,同时也带来了空管技术人员业务技能的更新。 从以上对行业环境的分析可以看出,空管体制的进一步深化、先进设备的运用等 等将会给武汉空管中心带来一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面临空域使用限制、行业管理困 难等威胁。 2.2.3 竞争环境分析竞争环境分析 成功的战略家经常会不辞辛劳地监测公司的竞争对手透视他们的战略, 观察他 们的行动,评价他们的强处和弱处,并尽量预测他们下一步将要采取的行动 11 。 有 效的竞争对手分析有助于企业了解、诠释和预测竞争对手的行为和动机12。 分析相 关空管兄弟单位的情况,有利于武汉空管中心更好的制定未来的安全、服务及综合管 理战略规划,有利于更好地迈进全国空管先进单位的行列。 根据波特教授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模型,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有四个要素:未来目 标 、当前战略、想法和能力13。 15 民航空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衡量空管单位运行好坏根本性指标是安全和服务。 安 全运行不好,其它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行,也没有发展前途;空管工作的目的就是为航 空公司提供高效、安全、优质的服务,没有优质的服务,反过来也会对安全造成影响。 目前,民航系统正在进行空管一体化改革,空管系统的管理模式是:民航总局空管局 -民航地区空管局-民航空管中心(站) ,民航中南地区空管局管辖中南六省空管运 行单位,在中南地区空管局管辖范围内,各省空管中心从运行性质、工作任务、组织 结构等方面都非常相似,正因为这样,我们把长沙、郑州空管中心的情况同武汉空管 中心进行分析比较。长沙、郑州、武汉三个空管中心都处于省会城市,又都处于繁忙 的京-广航路上,同属一个地区空管局。以下表 2-2、表 2-3、表 2-4 是三个空管中 心近年来的安全、服务工作情况: 表 2-2 长沙空管中心今年安全、服务情况 时 间 本地起降架次 区域飞行架次总保障架次不安全事 件次数 有效服务投诉 不安全事件 万架次率 2003 年 46976 124855 171831 0 0 0 2004 年 55095 166244 221339 0 0 0 2005 年 59596 193253 252849 0 0 0 06 年 1-8 月 45582 148345 193927 3 0 0.15 资料来源:民航中南空管局行业生产数据统计 表 2-3 郑州空管中心今年安全、服务情况 时 间 本地起降架次 区域飞行架次总保障架次不安全事 件次数 有效服务投诉 不安全事件 万架次率 2003 年 24274 113423 137697 0 0 0 2004 年 31657 154559 186216 2 0 0.1 2005 年 33356 172365 205721 1 0 0.05 资料来源:民航中南空管局行业生产数据统计 16 表 2-4 武汉空管中心今年安全、服务情况 时 间 本地起降架次 区域飞行架次总保障架次不安全事 件次数 有效服务投诉 不安全事件 万架次率 2003 年 40657 172107 212764 0 1 0 2004 年 44278 206722 251000 1 0 0.04 2005 年 48842 217346 266188 0 0 0 06 年 1-6 月 30992 105608 136600 1 0 0.07 资料来源:民航中南空管局行业生产数据统计 长沙空管中心现有人员 190 人,空管体改后,由于没有相应的历史遗留包袱,轻 装上阵, 人员思想比较稳定, 前几年取得了十分优秀的业绩, 获得全国空管先进单位, 是空管中心(站)的样板。长沙虽处于京-广航路上,飞行流量大,但在长沙上空 汇聚的航线很少,飞机在长沙上空一般保持平飞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调配。 它们在规范安全管理和业务建设方面走在中南空管单位的前列, 设备保障、 应急流程、 特情处置、规章制度的落实等等都以总局提出的“五严“为标准,切实做好了安全生 产管理工作。但今年上半年,安全业绩出现滑坡,以上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开始表现出 来,对安全生产构成了致命的影响。 14现在,他们也在从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上下 功夫,逐步完善管理规章,创造长远的安全周期。 郑州空管中心现有人员 223 人,其空中飞行特点同长沙类似,飞机一般不需要管 制员进行很大的调配。在设备设施方面,同长沙、武汉空管中心一样。相对来说,郑 州空管中心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上有一定的不足,这几年安全业绩也不尽人意。随 着中南空管局正在进行的安全评估工作的开展,他们也正以此为契机,探索适合自身 长远发展的方法。 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相对于长沙、郑州空管中心而言,武汉空域较复杂,空中 汇聚的航路、航线较多,需要进行飞行调配的量也大,同时因为空中气流的影响,飞 机在武汉上空相对于长沙、郑州来讲,要颠簸一些,正因为这样,飞机进入武汉空域 后,飞行一般要求改变飞行高度。这些无形中加大了武汉空管中心管制员的工作量, 17 增加了安全、服务的压力。 2.2.4 影响武汉空管中心未来发展的外部因素影响武汉空管中心未来发展的外部因素 (1)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现有容量不能满足空中交通的需求。武汉区域每天飞行 架次达 850 多架次,武汉本场起降量日高峰达到 220 多架次,这些飞行量已超出当初 空管设备设施设计的能力,同时,湖北地区空军机场众多,国家空域资源又由空军管 理, 空中规划给民航用的航路有限, 民航客机必须在规定航线上飞行, 不能偏离航线, 一旦遇到飞行冲突要进行调配,难度相当大,军、民航防相撞形势非常严峻,存在着 很大的安全隐患。 (2)在空中交通中,京(北京)-广(广州)线是非常繁忙的一条航路,武汉 在京广线的中间,航空的京广线同铁路的京广线一样,在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 重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武汉天河机场的进出航班的上升、下降高度与飞越武汉上空 的航班存在着较大的潜在冲突,同时也限制了航班量的继续增长。一旦北京或广州由 于天气或其它原因对飞行进行控制,将极大地影响武汉的飞行指挥,这些外部情况对 武汉空管的安全保障和优质服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3)为了为武汉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从去年开始,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武汉天河机场第二候机楼建设工程已开始建设。随着新的候机楼的建成,必然会影 响到武汉机场本场航班的起、降航线。特别是武汉天河机场第二条飞行跑道的规划通 过后,会对整个武汉飞行空域规划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对管制员指挥飞机起飞、降落 带来不确定的因素。 (4)为保障民用航空飞行的安全,国家无线电委员会专门划定一个高频频率范 围给民航系统使用,不允许任何部门和个人使用该频率范围内的频率。由于无线电爱 好者的活动和一些通信发射部门的不正常行为,对民用航空频率带来很大的影响。近 几年来,湖北地区陆续发生了多起干扰民航航空频率的事情,对飞机飞行带来了很大 的安全隐患。从 2003 年起,国家无线电委员会和民航总局发文,明确对非法干扰民 用航空频率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这对民用航空安全有很好的保障作用,但需要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才行。 18 2.2.5 外部环境分析总结外部环境分析总结 通过以上武汉空管中心外部环境情况分析,在未来的发展中,武汉空管中心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资金的投入、工作环境的改善、空管保障设备设施性能 的提高、 人员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等等, 这些都给武汉空管中心带来了发展机会。 同时, 武汉空管中心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威胁,体制的不明确、新技术的适应、空域环境的 限制等等。具体内容将在本文第 3 章进行详细归纳阐述。 2.3 武汉空管中心内部环境分析武汉空管中心内部环境分析 通过研究外部环境, 可为单位提供大量的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市场状况和其发展规 律,使单位掌握外部环境可能提供的机会或带来哪些威胁,从而使本单位确定它可能 会选择做什么,通过分析研究单位的内部条件,使我们能够明确目前的状况和可挖掘 的潜力,有哪些优势和劣势。通过对内部条件的分析,企业可以决定他能做什么,即 他独立的资源、能力、核心竞争力所支持的行为。企业能做什么与企业要做什么的契 合促进企业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以门市抵债合同样本
- 提升声乐合乐教学效果的策略与实践
- 2024年银行春招考试备考手册试题及答案
- 食品加工企业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方案
- 公司买卖商品合同样本
- 中学教学仪器采购合同样本
- 小自考公共事业管理跨学科研究试题及答案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 供热公司收购合同样本
- 借款还债合同样本
- 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专家评分表
- 锦屏二级水电站厂区枢纽工程测量方案
- 简约复古风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作品简介名著读后感PPT课件
- 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2017版)
- 中国银行履约保函(中英文)
- 不锈钢储罐施工方案(2024043554)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中国联通科技创新奖励办法
- 中药饮片储存与养护
- 【《项链》莫泊桑】《项链》课本剧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