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马克思的感性需要理论.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马克思的感性需要理论.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马克思的感性需要理论.pdf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马克思的感性需要理论.pdf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论马克思的感性需要理论.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第 i 页 摘 要 人的理性从原始的无意识状态分离出来,的确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的重大事 件,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然而,如果说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 形而上学史,那么,很显然,传统哲学的对象就是形而上学,而这一哲学的根本 任务也就在于为理性形而上学作辩护。无疑,在整个传统哲学中,人的理性方面 得到了极度张扬。相比之下,人的感性意识、感性需要方面,在这个阶段则始终 处在被打压、被围剿的地位,卑微地、且是“不见天日”地东躲西藏着。把人看 作是一种“无感觉无情欲”的理性存在,渊源于柏拉图,确立于笛卡尔,完成于 黑格尔。实际上,不管是在柏拉图、笛卡尔、黑格尔那里,还是在这一时期的其 他哲学家那里,人的感性需要几乎像是人身上长出的一条多余的尾巴,一直让他 们感到耻辱和累赘。在最好的境遇下,它们可能被视为人性中固有的某种“本能”, 需要被理性加以规范和引导;而在坏的处境下,它们则被坚决地指证为“恶”的 东西,被看作必须加以克服和铲除掉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在理性被视为人及世 界的本质的哲学王国里,人的感性需要(感觉、激情、冲动、意志、欲望等)不 可能有“合法性”地位。 在马克思那里,确乎有一场哲学革命,这场哲学革命是在存在论根基处发动 的。当马克思把哲学的目光转到“人类世界”、“感性世界”、“生活世界”时, 马克思也开始寻找解释人类“经验世界”的根据。“感性的活动”原则的提出, 就是马克思寻得的用以解释“感性世界”或“生活世界”的根据。当马克思把“感 性的活动”看作是人类世界的根据时,实际上马克思也就把自己的哲学对象看作 是“感性的活动”,而这一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人、自然、社会和历史所是的 秘密。 在以“感性的活动”原则为哲学的存在论原则中,人被视为一种感性意识和 感性需要的存在物,一种感性的存在物。而“全部历史”则被看作“是为了使人 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 历史)”。可以看到,只是在这样一种存在论的境域中,人的感性需要才终于打 碎理性形而上学加于其上的枷锁,冲出由理性形而上学所严加看管的“牢笼”, 徜徉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中。在马克思那里,当感性需要被看作是“对象性的 本质在我身上的统治”、看作是“我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是“激情”和“热 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时,马克思不仅终结了整个传统 哲学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而且也与一切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理解形成天壤之别。 与任何一种哲学理论一样,马克思哲学也是自己时代的产物。作为感性需要 理论的马克思哲学理论,无疑是当今时代一切社会关系和矛盾的理论反映。透过 摘 要 第 ii 页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我们看到,这一理论不仅饱含着对当下人的异化现实(感性需 要被异化为对各种形式的“拜物教”)的深刻批判,也蕴涵着对未来人类理想生 存境界的殷切期盼,亦即对未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深深眷恋和审美关怀。 在由现代形而上学原则和资本原则主导的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 对人和社会形成全面规制的今天,在人和自然、人和人有着深刻矛盾的当下,在 “真实需要”被“虚假需要”重重遮蔽的情势下,重温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感性需 要理论,领会其精髓,对于自觉改变当代实践方式、实现人类自我拯救、塑造“有 深刻感觉的人”和真正“富有的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感性需要理论 abstract 第 iii 页 a b s t r a c t human rationality was separated from original unconscious state of being, which is truly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spirit and one of the marks leading human being to a civilized society. otherwise, if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is a history of metaphysics, obviously, the object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s metaphysics, and the basic task of this kind of philosophy was to defend the rational metaphysics . undoubtedly, the human rationality was extremely displayed. by comparison, the human s sensible consciousness and sensible need were inhibited and suppressed during , which were on the run menially and had no hope to be present in the world. the rational existence of thinking human “ senseless and anestrus” originated from plato, established from descartes, and completed from hegel. in fact, no matter where they were from, plato, descartes, hegel or other philosophers during this time, they were only redundant tails attached to human, which made human ashamed and burdensome. even at their best, they were considered as some kinds of instinct of human nature, and they should be standarded and guided by rationality. under the bad conditions, they were firmly convicted as “ bad” things, which must be overcome and uprooted. in a word, in the world of philosophy where the rationality was regarded the nature of human and world, human s sensible need (feeling, passion, impulsion ,will and lust ) was impossible to have it s “ legal” place. there was a true revolution in philosophy from marx, which happened on the basis of ontology. when marx turned his philosophy sight to “ human world” , “ sensible world” and “ life world” , he began to seek for the reasons for interpreting the human s “ empirical world” . the presentation of sensible activity was used to interpret the “ sensible world” or the reason of “ life world” . when marx considered the sensible activity as the reason of human world, in fact, he considered the object of his own philosophy as sensible activity, and the task of this kind of philosophy was to discover the secret of human, nature, society and history. on the principle of philosophy ontology based on “ sensible activity” one, person was considered a kind of existence with sensible consciousness and sensible need, or sensible existence. but, the “ whole history” is considered as one which made person become the object with sensible consciousness and prepared for the history which made the person s need become need. we can se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ontology , human s sensible need opened the fetters set by rational metaphysics, rushed out of the “ prison” strictly guarded by rational metaphysics, wandering in the sunshine and bathing in the spring breeze. when marx considered the sensible need as “ the rule on me given by the nature of object” , as“ sensible eruption of my natural action” , “ passion” , “ enthusiasm” , “ the natural strength of person s seeking for his own object strongly, he abstract 第 iv 页 ended the comprehension to this problem from the whole national philosophy, besides, his comprehension to this problem greatly differed from positivism and scientism. marx s philosophy is the product of its time as the same as any other philosophy theory. as marx s philosophy theory of sensible need theory, undoubtedly, it is a kind of reflection theory of all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contradiction in our time. from marx s theory of need, we can see that the theory is full of deep critic to human s reality of alienation nowadays (sensible need has been alienated into different kind of “ fetishism” ) , contains eager expectation to human s future, deeply attaching to human s all- 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freedom and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concern in the future. in the modern society led by the principle of modern metaphysics and capital, in the day when person and society are completely governed by technology and modern management, in the profou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erson and nature, person and person, under the heavy shield of “ illusive consumption” , we relearn marx s sensible need theory and understand its essence,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consciously change the contemporary practical ways, make human s self- rescue come into reality, model “ person with deep feeling” and real “ rich person” . key words: marx,theory of sensible need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吉首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2010 年 6 月 5 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吉首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吉首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 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 时间: 2010 年 6 月 5 日 导师签名: 时间: 2010 年 6 月 5 日 绪 论 第 1 页 绪 论 一、选题依据 1 、从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看,一方面,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一直未被 得到全面、系统、深入的讨论;另一方面,由于深受传统马克思主义解释路向(近 代哲学范式)的影响,即使是在论及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也仍然趋向把马 克思的这一理论实证化或科学化。另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需要 理论的相关论说,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启示。因此,系统梳理和深入发掘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且在马克思哲学革命开启的新的存在论境域下展开这一理论 的研究,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能的。 2 、从当代人的生存境遇看,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属形而上学原则和资本原则 主导的社会,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形成对现代生活的全面规制,人的感性生 存一再地被碎片化,一再地被遮蔽,感性需要作为人的本真存在情态被严重异化 或物化。在此情势下,重温和领悟马克思关于人的感性需要理论,对于消除虚假 需要,激起人们对真实需要的渴望,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或消费方式,立足实践, 改变人的生存方式,具有重大意义。 二、创新之处: 1 、就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马克思感性需要理论的批判维度进行进一步拓展。 2 、就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对马克思感性需要理论的审美关怀进行进一步深入。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在国外,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研究虽然没有得到“专题化”,但从“西方马克 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哲学的重新解释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基本上可以被归入 存在论的哲学范畴。针对第二国际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和梅林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 实证化或科学主义解读的倾向,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柯尔施和 葛兰西强调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性质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性质。当卢卡奇在 历史与阶级意识(1 9 2 3 )一书中提出他的“物化意识”理论时,他无意间触 及到马克思需要理论所具有的存在论性质。稍后,当萨特和梅洛- 庞蒂对马克思主 义哲学进行阐释时,更是把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纳入到存在论现象学的视 野中来理解。在知觉现象学(1 9 4 5 )中的一个很长的注释中,梅洛- 庞蒂曾就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问题这样谈道:要对历史唯物主义学说达成切近理解,就必 须正确理解“生存”这一概念。他说,在马克思那里,历史的“主体”,不仅是 经济的主体,作为生产要素的人,而且更一般地说,是活生生的主体,作为生产 能力的人,他在爱、在恨、在欣赏美。可以看到,梅洛- 庞蒂在这里尽管没有直接 论及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但其注释中本质重要地透露出他对这一理论在解读上的 绪 论 第 2 页 基本立场。到马尔库塞这里,当他以“爱欲的解放”来解读马克思关于劳动的解 放时,当他结合现代工业社会的极权主义特征来论说人的“虚假需要”和“真实 需要”的区别时,马尔库塞实际上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作了存在论的解 读。其代表性的著作是爱欲与文明(1 9 5 5 )和单向度的人(1 9 6 4 )。而 在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这里,我们看到,当他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和 符号学理论就现代社会作出了解释时,当他断言现代“消费社会”本质上是一个 “符号”系统的世界时,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尤其是现 代社会人的需要的异化问题。从上述西方学者所涉及的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情况看,它提示出这样几个基本问题:第一,要形成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正确理 解,必须突破对马克思哲学的传统近代范式的解释路向,亦即必须依据存在论、 生存论来解读马克思的这一理论。第二,要形成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深度解读, 必须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专题化。 在国内,还在上个世纪 8 0 年代,就有学者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作了涉猎,如 中央编译局的冯文光先生,于 1 9 8 6 年出版了马克思需要理论一书。该书沿用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应马克思关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 品经济”的发展阶段,论述了人的需要的转向,即从“自然需要”到“社会需要” (“货币需要”等),再到“精神需要”、“文化享受”需要的历史发展。作者 的目的主要为当时的改革开放、人们逐渐关注自己的利益问题提供一种理论支持。 进入本世纪来,相关代表性的著作是彭俊平的马克思需要理论初探(2 0 0 0 )。 在该书中,他分别以巴黎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为蓝本, 解读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的发展过程。其中,重点论述了资本论中马克思的 需要理论。主要相关论文有:梁胜初在发展(2 0 0 7 、4 )杂志上发表的“马克 思需要理论初探”一文。作者认为:在马克思那里,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无 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文化生产,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需要发展的历史,人类在满足现实需要的同时又创 造出新的可能的需要来否定它自身,从需要到满足需要又到新的需要螺旋式上升 的过程,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汝秀梅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 0 0 8 、 3 )杂志上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需要理论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一文。文 中,作者就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理论作了“心理需要”的解读。姚顺良在东南 学术(2 0 0 8 、2 )杂志上发表的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兼论马克思 同弗洛伊德和马斯洛的关系一文。作者主要就三者的需要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上述相关著作和论文的研究情况表现出这样几个基本特征:第一,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发展,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第二,就理论研究本 身看,一方面,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容不断得到延伸和扩展(从需要概念的界定 到需要的基本特征、分类、规律,再到需要与人的本质及人性、需要理论在历史 绪 论 第 3 页 唯物主义中的地位等)。一方面,研究的视野也在扩大,从单一的研究走向比较 研究。 但也必须看到,目前我们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研究,多数还滞留在表层、没 有深入,远远落在西方学者的后面。究其根源,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 还主要依据传统的解释路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马克思在存在论根基处发动的 哲学革命即终结全部形而上学的意义没有被得到充分估计,或者被空疏、延宕, 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真正、切近的理解。就这点看,我的导 师刘兴章教授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所作的阐释,确乎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在感 性存在与感性解放对马克思存在论哲学思想的探析(2 0 0 9 、5 )一书中,就 马克思这一理论作了存在论的解读。无疑,其思路是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 解释路向上,但他是把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明确的解读为“感性需要”理论的第一 人。书中,对感性需要在哲学史上的遭际、对感性需要理论与马克思存在论哲学 革命的关系、对感性需要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当然, 依据先生自己的说法,这种探讨无论就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 深入,如,马克思需要理论的批判维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审美关怀等。而我的 论文恰恰是由此而引出,目的是想在上述方面有所作为。 四、 研究方法 结合论文的实际需要,本文主要运用一下两种研究方法: 1 、文本阅读法: 研读关于马克思的原著及其相关书籍与文章。 2 、比较研究法:通过让马克思的感性需要理论与现代西方相关的哲学理论进 行全面对话,来挖掘马克思感性需要理论的当代价值。 五、论文的框架和内容的规划和安排 结合论文的需要,在框架和内容上作出了如下的规划和安排: 绪论 这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创新之处、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等。 第一章 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这一章主要阐述了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一直处于被压制、被贬斥的地位, 并具体地论述了理性形而上学的奠基人柏拉图、经验论和唯理论、黑格尔等 对感性需要的理解与阐释。 第二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感性需要理论 这一章从费尔巴哈在感性需要方面留给马克思的启示、感性需要与感性活动 之间关系及感性需要与历史的原动力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感性需要理论 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必然结果。 第 4 页 第三章 马克思感性需要理论的批判向度与审美之维 这一章主要根据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异化劳动”学说论述 2 0世纪当代西方广泛的文化理论的根源是对人的异化、人的感性被异化的批判并 从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与生存的审美化来展开论述,彰显 出对人的感性生活的探索与向往。 第四章 马克思感性需要理论在当代西方的回响 这一章主要论述马克思感性需要理论问世以来,在西方社会学者中所受的高 度重视和所引起的回响。代表性地道说了马尔库塞、鲍德里亚人等从不同方面、 不同角度对马克思的感性需要理论所作出的回响。 第一章 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第 1 页 第一章 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从整个西方哲学史来看,人的感性需要一直处于被压制、贬斥的地位,理性 却极端地高度地得以张扬。追根溯源,柏拉图是理性形而上学的奠基人,他的著 作中旗帜鲜明地贬斥了人的感性需要;在欧洲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长达两个世纪 的争论中,对人的感性需要的理解也体现出了很浓的理性主义色彩;黑格尔由于 把“绝对精神”视为世界之本源,因此,在他那里,人的感性需要也被排斥于人 的现实的生活之外。 第一节 柏拉图哲学中对人的感性需要的蔑视 怀特海就柏拉图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作过这样的评价:“两千五百年 的西方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脚注” 1 在这里怀特海想表达的是整个两千五 百年的西方哲学就是形而上学,而柏拉图就是形而上学的奠基人。就这一点海德 格尔在哲学的终结和思之任务一书中明确地表明了相同的看法:“综观整个 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 拉图主义。” 2 结合整个西方哲学史来看,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柏拉图是西方哲学 史上高扬人的理性,压制、蔑视人的感性存在的奠基人。 结合柏拉图的相关著作来看,柏拉图所表现出对人的感性需要的蔑视这一思 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理想国里,而具体来说就是他在关于德性和理性、灵 魂等论述中。在国家篇里,有这么一段话: 那么,那些没有经历智慧和美德,始终热衷于吃喝的人会下降,终其一生就 在我们所说的中间和下面这个范围内变动,但绝无可能超越这个范围。他们不会 向上仰望真正的世界,或向上攀援进入这个区域,品尝稳定、纯粹的快乐。他们 的眼睛只会向下看,盯着餐桌上的美食,就像牲口只顾俯首吃草,只顾雌雄交配 一样,永远那么贪婪。他们还用铁制的武器互相残杀,就像牲口用犄角和蹄子互 相踢打冲撞,永无安宁,因为他们徒劳地想要用不真实的东西来努力满足他们灵 魂中那个不真实、不连贯的部分。 3 从以上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在柏拉图那里,只有精神、理智才是高尚的, 人的感性需要、物质享受则是卑下的东西。因此,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 在于物质、欲望、激情、感觉的满足,真正的幸福必定是善的、理性的、道德的。 而真正的德性必须超越感觉世界,以真实的理智世界为其沉思的对象,有理性的 生活也就是有道德的生活,是最高的善。正是基于这种思想,柏拉图认为智慧、 第一章 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第 2 页 勇敢和节制构成了人的灵魂除了理智之外的三种美德。而柏拉图所谓的勇敢指的 是人的感性需要坚决服从和执行理性的教诲,不为情欲、物质利益所动摇;节制 就是对于情感欲望的克制。他还这样论说道:“一个人,当他在活着的时候,只 有一种方法才能与知识接近,除非他能够尽量避免与肉体发生关系,不要沾染肉 体的气息,而且要始终保持着自己心灵的清静,最终神回来解放我们。这样我们 才能摆脱肉体的浸染,保持纯洁”。 4 很明显,柏拉图把人的感性需要视为灵魂 中“不正义”的部份,这从他给灵魂的成分的划分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灵魂 的理性部分受到理智和智能的制约,因而是心之精华;灵魂的欲念部分受情 感和冲动的支配,因而是心之糟粕即卑俗低劣的部分。” 5 柏拉图对人的感性需要的排斥与贬低还表现在他对诗歌地彻底地批判上。在 理想国中论证的的基本前提中有一个前提就是:“诗歌属于灵魂中最坏的部 分。” 6 柏拉图之所以这样拒斥诗歌,是因为在他看来,诗歌是属于非理性的( 用 我们今天的话来说,诗歌是感性的) ,并且它的创作方式是“模仿”,来源于神的 启示,因而不可能有真实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在柏拉图看来,诗歌容易激发 人的激情、欲望、感觉等感性的东西,蛊惑人心,难以服从理性的启示,因而人 就很难走进善这个目标。在柏拉图那里,他将诗歌等同于无知、欺骗和理智的混 乱。总的说来,从整个西方哲学史来看,恐怕再也找不到把人的感性需要贬斥和 排斥得如此彻底的哲学家了,关于人的感性需要的论述以及对人的感性需要的肯 定,在柏拉图那里连影子都难以寻觅到。 第二节 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对人的感性需要的理解 众所周知,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在西欧各国,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学派的 出现,乃是哲学史上重要的历史现象。在反对经院哲学的共同斗争中它们彼此之 间相互对立、相互渗透。它们中的合理因素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但是 在长达两个世纪的争论中,对人的感性需要的理解,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论都 体现出了很浓的理性主义色彩。 从唯理论这一学派来看,主要代表有斯宾诺莎、马勒伯朗士、莱布尼茨、沃 尔夫等人。尽管他们的思想观念、论述的重点不完全相同,他们也不像柏拉图那 样对人的感性需要作出赤裸裸的、彻底的贬斥,但是他们大体对人的存在都作出 了抽象化、实证化的理解,同样对人的感性需要、感觉经验也持否定态度,认为 只有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到事物的本质。结合论文的实际需要,我们下面主要 概述一下前面两位哲学家的相关思想。 斯宾诺莎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感性知识,他称之为 “意见或想象”。这种知识“并不是出于理智的力量,乃是起于外界的原因,即 第一章 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第 3 页 按照身体,在醒时或睡时,受种种不同的刺激而起”。 7 因而这种知识是片段的、 混淆的、是不可靠的。在伦理学一书中,斯宾诺莎写道:“情感是个混淆的 观念;因此我们越认识情感,也就越能克制情感”。 1 在他看来只有理性知识是提 供关于心灵的知识,这种知识是清楚的、确定的。斯宾诺莎把人的思想和情感被 视为是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计算的。我们应该知道人是具有丰富的感性需要的 存在,是不可以还原为知识的,尤其是具有明确性的数学。黑格尔在哲学史讲 演录中对斯宾诺莎进行了这样的批判:“斯宾诺莎用来表达他的哲学的方法, 同笛卡尔一样,是几何学方法,欧几里德的方法。由于数学具有明确性,所以人 们把这种方法看成非常美妙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思辨的内容,只有 在有限的理智科学中才能运用自如。” 8 黑格尔的批判无疑是正确的,不过我们想 要补充说明的是,斯宾诺莎的这种表达哲学的方法,不仅不适于“思辨的内容”, 更不适合表达人的生存。因为这种数学的方法,把人的具有感性需要的存在肢解 得支离破碎,事实上人的感性需要也是无法通过数学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马勒伯朗士认为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和致动因,他强调上帝是惟一至上 的绝对实体;世界万物包括自然、人和心灵,只不过是上帝所创造的没有普遍性 的特殊存在物。既然世界一切事物都是由上帝所创造的,那么在马勒伯朗士看来, 人就不可能是有着丰富的感性需要。马勒伯朗士根据当时的机械力学的科学知识、 自己在解剖学方面的经验,结合笛卡尔论人中的观点,认为人体如一架机器。 在关于形而上学的对话一书中马勒伯朗士这样讲道: “应该注意:所有这些( 指 血管、神经和内脏各个的功用) 都是机器做成的,我的意思是说,在所有的不同情 绪里边的这些神经的各种运动,都不是出自意志的指示,而是相反,它们都是不 经它的命令,甚至违反它的命令的,从而一个肉体,即使它不具备一个健康人的 肉体所具有的灵魂,也一样能做出与我们的情绪相伴的运动来”。 9 马勒伯朗士 的这段话,在我们看来,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他把人的存在作了实证主义的 理解,二是认为人的感性需要必须服从“意志”即理性的命令。简而言之,人的 感性需要在马勒伯朗士那里,也是低于和屈服于理性的。 从经验论这一学派来看,主要代表有:霍布斯、洛克、伽桑狄、爱尔维修、 霍尔巴赫、拉美特利等人。和唯理论一样,他们各自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他们 强调实验、感觉的重要性,主张感性经验的可靠性等方面基本上是达成一致的。 和唯理论不同的是,经验论这一学派不再张扬人的理性,反而强调、重视人的感 性经验,只不过他们对人的感性经验的理解,同样走的是一种机械性、实证化路 向,把人的感性需要理解为一种实体化的存在。这中路向,我们从下面两位哲学 家的思想来看,便会不得而知: 1 转引: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 4 卷,贺麟 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125 页。 第一章 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第 4 页 霍布斯明确肯定人的一切认识来自于感觉经验,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我 们所有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获得” 2 。在他看来,理智中存在的东西,都早已包 含在感觉中。但是,霍布斯是一个彻底的机械唯物主义者,他只承认物质性的物 体是世界上真实的存在物,包括人的思维活动。“思维着的东西乃是某种物质性 的东西,因为一切活动的主体,依我看来,只能设想为某种有形的或者物质的东 西。我们不能把思维同思维着的物质分开” 3 。霍布斯也谈论人的冲动、欲望 等感性的东西,只不过他是从纯粹的自然状态出发的。“尽管人人能力极不平等, 但都具有一种自然的平等” 4 。黑格尔对霍布斯的这种自然状态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霍布斯所了解的自然状态就其真实意义而言,他所指的,并不是关于一个什么 天真的善良的自然状态的空谈;这乃是动物的状态,一种具有不屈不挠的自己意 志的动物状态”。 1 0 从霍布斯的原话以及黑格尔所作的评价来看,在霍布斯那里, 不但没有把人的种种需要理解为感性需要,反而把人的需要降低为动物的本能。 拉美特利继承了霍布斯的思想,认为只有物质才是唯一的实体,思想是有机 物质的特性。拉美特利在论述他对人的存在的理解时,把笛卡尔的“动物是纯粹 的机器”理论推进为“人是机器”。人“归根结底却是一些动物和一些在地面上 直立爬行的机器而已” 5 。在拉美特利看来,人和动物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因 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只不过人这台机器和动物相比更加精致、更加复 杂而已。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这一著作中说道:“人的身体是一架钟表,不 过是这是一架巨大的、及其精细、及其巧妙而已”。 1 1 在人是机器这一著作中拉美特利根举出了大量的现象来证明他的这一命 题:人临近悬崖的时候身体机械地向后缩;一棒打下来,眼皮机械地关闭;胃脏 在受刺激的时候机械地翻滚等等。他之所以举出这么多人的生理现象的例子,就 是为了说明任何动物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做机械运动。拉美特利其实看到的是 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条件反射这本能,但就因为这一点说人是机器,其本质上 就等同于说人是动物。那么很显然,在拉美特利那里,是不可能存在、也不会承 认人有着丰富的感性需要。如果说人有感性需要的话,那么拉美特利肯定会认为 动物也有感性需要,因为他始终认为人和动物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第三节 黑格尔哲学对人的感性需要的理解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完成者,黑格尔也曾试图从主体的本体论处境来揭示人 2 转引:全増嘏主编:西方哲学史 m 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第 4 8 9 页。 3 同上:第 487 页。 4 转引: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 4 卷,贺麟 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158 页。 5转引:全増嘏主编:西方哲学史 m 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第 6 9 8 页。 第一章 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第 5 页 的激情、欲望、冲动等感性需要,但由于他对人的感性需要的这一理解是建立在 “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者”的基础之上,并且他把感性需要视为主体的“自我意 识”在其展开的辨证运动中的较为低级的一个阶段。因此,在他看来,这种融入 了人的感性需要的自我意识没有达到普遍的自我意识,也就无法上升到“理性” 阶段。 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论及人的感性需要问题的地方是很多的。但总的说来, 相对集中的、论述的比较多的有两本著作: 其一是在作为黑格尔哲学的诞生地的精神现象学里。在这一著作里,黑 格尔在论述“自我意识”辨证运动的时候,谈到了人的感性需要。在他看来,人 要维持外在的生命的存在,仅仅依靠纯粹思维领域的、简单的“我”的存在是不 可能的。人必须是有着各种欲望、激情等各种需要的存在。“这种分离本身不是 绝对自我意识的,因为自我意识知道另一个自我意识即是它自己的固有的本我。 于是,自我意识就达到了对快乐的享受,意识到了它自己在另一个独立显现着的 意识里的实现,或者说直觉到了这个独立的自我意识之统一”。 1 2 在这里,黑 格尔其实想表达的是自我意识之间的相互承认的问题,也就是说黑格尔认为,自 我意识的基本欲望、基本需求只有借助于或者说通过另外一个自我意识才能够得 以实现。 在精神现象学里,黑格尔对人的感性存在持与怀疑、否定的态度。“感 性确定性所生成的具体内容,使得这种表象看起来是一种最丰富的知识,甚至是 一种无限丰富的知识,对于这种知识,我们无论是追溯它在时空中呈现给我们的 广度,或是我们从它所提供的丰富的材料中取出某一片断,通过一再剖析去专研 它的深度,都同样难以找到任何极限” 1 3 表面上看来,黑格尔在这里好像谈的 只是知识,具体来说,是感性知识的局限性,其实正是因为他把人的存在理解为 理性的存在,“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因此他的思维的对象无论是知识也好 还是现实的人,他所固有的思维模式都是理性的、思辩的,人的感性需要在那里 因此也成了思想上的、抽象的东西。 其二、是在历史哲学中他出于论述历史理性的实现时而谈到感性需要的。 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所必须记载的乃是各民族的“精神”的行为,而“精 神的发展,并不像有机生活的发展那样,表示那种单纯的生长的无害无争的宁静, 却是一种严重的非己所愿的、反对自己的过程。它不但表示那只是自己的发展形 式,而且还表示着要获得一个确定内容的结果。这个目的,我们在一开始就决定 了:便是精神,便是依照它的本质、依照自由的概念的精神” 。 1 4 在 这里,黑格尔其实认为,由于人是一种理性的、有思想的存在物,也正是人的有 理性、有思想,所以人同时也是一种矛盾的、冲突的存在物。历史也是一样,是 在这种矛盾、对立、冲突、斗争中形成的。一方面,人要达到理性思维的自足性, 第一章 感性需要在传统哲学中的遭遇 第 6 页 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个体的欲望、激情等感性需要。由于黑格尔始终认为与人的理 性相比,人的感性需要具有“恶”的倾向,因此即使他承认“人类的热情”即感 性需要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但同时他又拒绝把人的感性需要纳入到“世界历 史”的范围和场合。在历史哲学中,黑格尔仅仅把人的感性需要视为“非理 性的”、特殊的,为历史理性所用的“工具”。 综观整个传统理性形而上学,可以说是感性需要的一部屈辱史。无论是在形 而上学的奠基人,还是形而上学的完成者,或者说在此期间的其他的许多哲学家 那里,感性需要都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东西,即使在命运好的时候,也只能被 视为人性中固有的、类似于动物的“本能”,或者被视为理性的“工具”。在处 境最坏的时候,感性需要被视为一种“恶”的、消极的,因而是需要理性加以铲 除和克服的东西。总而言之,在传统理性形而上学中,人的感性需要是难有一席 之地的。 注释: 1 美 巴雷特:非理性的人 m ,杨照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4 年第 7 9 页。 2 孙周兴主编:海德格尔选集 m 下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 9 9 6 年,第 1 2 2 4 页。 3 柏拉图全集 m 第二卷 古希腊 柏拉图著;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3年, 第 6 0 3 页。 4 美 保罗. 埃尔默. 摩尔:柏拉图十讲 m ,苏隆编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 0 0 3 年,第 1 7 0 页。 5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诗学 m ,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6 年,第 2 6 6 页。 6 美 n . 帕帕斯:柏拉图与 理想国 m 朱清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7 年,第 2 5 7 页。 7 荷兰 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 9 6 0 年,第 4 9 页。 8 1 0 德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m 第 4 卷,贺麟 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 9 9 6 年,第 1 0 3 、1 5 9 页。 9 法 马勒伯朗士:关于形而上学的对话 m ,1 9 2 2 年法文版,第 2 7 页。 1 1 全増嘏主编:西方哲学史 m 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第 6 9 8 页。 1 2 1 3 德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m ,二王诚,曾琼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7 年,第 5 6 5 、1 4 9 页。 1 4 德 黑格尔:历史哲学 m ,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 0 0 6 年,第 5 1 页。 第二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感性需要理论 第 7 页 第二章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感性需要理论 任何哲学都是其时代精神的菁华,马克思的哲学是建立在对整个传统理性形 而上学的批判、扬弃的基础之上的,尤其是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哲学从不同程度 上给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启示。而在他从本体论立场把人看成是 感性的对象性活动的存在时,他的感性需要理论在他整个哲学革命中有着非常重 要的地位,始终贯穿于整个哲学革命的过程之中。 第一节 费尔巴哈感性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启示 费尔巴哈对传统理性形而上学对人的理解是深恶痛绝的。在他看来,传统理 性形而上学把人理解为没有血没有肉,冰冷地存在于世界之中。因此,费尔巴哈 的“新哲学”与传统哲学研究“思想的客体”不同,他从本体论立场,研究“感 性的客体”,给予人的感性需要以崭新的理解,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 时也给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留下了重要的启示。 费尔巴哈给马克思哲学留下重要的启示。首先表现在费尔巴哈对理性的批评 和对感性的赞扬。在未来哲学原理的引言中,费尔巴哈这样说道:“未来哲 学应有的任务,就是将哲学从僵死的精神境界重新引导到有血有肉的、活生 生的精神世界,使它从美满的神圣的虚构的精神乐园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 1 。在费尔巴哈看来,传统理性形而上学对人的理解,纯粹是从精神、思维、思辨 领域进行的,人的现实的感性需要被这种抽象的理性思维给完全地遮蔽,人都成 了无血无肉、冰冷的存在。之所以这样,费尔巴哈在他的哲学里面特别强调的是 人的感性。“只有那种不需要任何明证的东西,只有那种直接通过自身而确证的, 直接为自己作辩护的,直接根据自身而肯定自己,绝对无可怀疑,绝对明确的东 西,才是真实和神圣的。但只有感性的事物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