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物理专业论文)潜油电泵导叶轮流道稳态微压信号的分析研究与处理.pdf_第1页
(无线电物理专业论文)潜油电泵导叶轮流道稳态微压信号的分析研究与处理.pdf_第2页
(无线电物理专业论文)潜油电泵导叶轮流道稳态微压信号的分析研究与处理.pdf_第3页
(无线电物理专业论文)潜油电泵导叶轮流道稳态微压信号的分析研究与处理.pdf_第4页
(无线电物理专业论文)潜油电泵导叶轮流道稳态微压信号的分析研究与处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潜油电泵导叶轮流道 稳态微压信号的分析研究与处理 丛霄然( 无线电物理) 指导教师:沈跃副教授 摘要 随着全国大多数油田逐渐进入开发晚期,由于地层压力的降 低,使油井的出液量大幅度减少,为了弥补油井出液量的不足, 各油田相继采用潜油电泵用于油田的生产。潜油电泵由数百级离 心泵组成,如果个别离心泵的导叶轮流道存在阻碍流体流通的缺 陷,其级联的结果会使电泵的水力损失增大,泵效严重降低。 潜油电泵导叶轮的流道可看成是具有弯曲渐变口径的小口径 短管,导叶轮流道中凸起缺陷对流体参数( 特别是压力) 的影响 可以用来对其内部缺陷进行检测与识别,即利用流体动压所反映 的流道介质流通能力来检测导叶轮流道的凸起缺陷。设计开发了 多通道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利用流道检测实验装置对导叶轮流 道缺陷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导叶轮流道 缺陷与流道冲击压力之日j 的对应关系,验证了导叶轮流道检测系 统研究模型的合理性及运用流体力学理论所得出的理论分析结果 的正确性。研究中采用导叶轮各流道之间冲击压力差的最大值及 冲击压力平均值来判断导叶轮流道的流通能力,并对多通道传感 器之间测量灵敏度的离散性及导叶轮流道之间几何尺寸的离散性 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合理确定了相关的报警阈值,为潜油电泵 导叶轮检测装置的智能化设计与实用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小e l 径管道:凸起缺陷:电潜泵;流道检测;数据采集 i s t u d y o nt h es i g n a lp r o c e s s i n go fi m p e l l e ro f e l e c t r i c - s u b m e r s i b l ep u m pi ns t e a d ya n d m i c r o p r e s s u r e s t a t e c o n g x i a o r a i l ( r a d i op h y s i t s ) d i r e c t e db ya s s o c i a t ep r o f e s s o rs h e ny u e a b s t r a e t w i t ht h em o s to fo i lf i e l d si nc h i n ac o m i n gi n t ot h el a t es t a g e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ef o r m a t i o np r e s s u r eo fo i lf i e l d si sf a l l i n gd o w n t h e e l e c t r i cs u b m e r s i b l ep u m p ( e s p ) ,as o r to fa d v a n c e da r t i f i c i a ll i f t e q u i p m e n t ,i sa d a p t e dt oo i lw e l l sf o rt h es a k eo f t h ei n c r e a s i n g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t h ee s pi sc o n s i s t e do fh u n d r e d so fi m p e l l e r si ns e r i e s t h ec i r c u l a t i n g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i m p e l l e r so fe s ph a sg r e a te f f e c to i l t h en o r m a lo p e r a t i o no ft h ep u m p ,e s p e c i a l l ys o m ef l o w - p a t ho f i m p e l l e r s a r ed o g g e db ys o m ee o b v e xd e f e c t ,w h i c hm a k e st h e w a t e r p o w e rl o s si n c r e a s ea n dt h ee f f i c i e n c yo f t h ep u m p d e c r e a s e , t h e f l o w p a t h o fi m p e l l e rc a nb er e g a r d e da sac u r v i n g s m a l l d i a m e t e rs h o r tp i p ew h i c hd i a m e t e rc h a n g e sg r a d u a l l y , a n d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 p a r a m e t e r so ff l u i d ( e s p e c i a lp r e s s u r e ) c a u s e db yc o n v e x d e f e c ti n s i d ec a nb eu s e dt 0i n s p e c tt h ei m p e l l e r w i t ht h eu s eo fa 1 l i g h r e s o l u t i o np o w e rm u l t i c h a n n e ld a t aa c q u i s i t i o ns y s t e ma n dt h e f l o w - p a t h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e v i c eo f t h ei m p e l l e raf u n c t i o n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t h ef l u i dp r e s s u r ea n dt h ec o n v e xd e f e c to fi m p e l l e ri s a c h i e v e df r o m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a t a t h er o o me x p e r i m e n ts h o w s t h a tt h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r e s u l t sa c c o m sw i t ht h e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d e r i v e df r o mt h ef l u i dd y n a m i c sa n dv e r i f i e st h ec o r r e c t n e s so f t h er e s e a r c hm o d e la n dm e t h o d t h ep r e s s u r ee r r o r :v a l u eb e t w e e nt h e f l o w - p a t h so ft h ei m p e l l e ra n dt h ea v e r a g ep r e s s u r ev a l u ea m o n gt h e f l o w - p a t h sa r eu s e dt oj u d g et h ef l u i df l o wa n dp a s sa b i l i t yi na i m p e l l e ra n dat h r e s h o l dp r e s s u r ee r r o rv a l u ea n dat h r e s h o l dp r e s s u r e v a l u ea r ed e f i n e dr e a s o n i n g l yf o r c h e c k i n gt h ei m p e l l e rb yt h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la n a l y s i so fs e n s i t i v e n e s so ft h ep r e s s u r et r a n s d u c e r sa n d t h es i z eo ff l o w p a t ho ft h e i m p e l l e r t h i sr e s e a r c hb u i l d su da n e c e s s a r yb a s ef o rt h ed e s i g no ft h ep r a c t i c a li n t e l l i g e n ti m p e l l e r s d e t e c f i n ge q u i p m e n t k e yw o r d s :s m a l l - d i a m e t e rp i p e l i n e ;c o n v e x d e f e c t ;e l e c t r i c s u b m e r s i b l ep u m p ;f l o w - p a t hi n s p e c t i o n ;d a t aa c q u i s i t i o n v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 符号表 符号表 表示意义 角速度 沿程损失水头 局部损失水头 量化级数 满量程电压 采样频率 流道入口宽度 流道入口高度 流道长度 切应力 附面层厚度 局部压力损失 阻碍物形状系数 流量 阻碍物迎风面积 流道横截面积 重力加速度 流体速度 流道截面占用比 局部阻力系数 单位 r a d y 1 i j m ,m m 坍埘l m ,m m m m m m h , , 矿舻 舻 耐 觚 号 ; 符 m 一 l 口 6 , 万 以 9 q q 4 g d z f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符号表 a d c 的转换时间 孔径时问 压力比例系数 压力 半径, 半径 密度 冲击压力 a 类不确定度 b 类不确定度、 附面层流体速度 圆周速度 置信因子 合成不确定度 总不确定度 n 历小什l m ,m m 姆搠3 饥 m s 册j 白巧p r , p p s “ c 盯u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 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石油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 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年,月扣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石油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及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 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学生签名: 导师签名: 知一年r 旯砷l a 渊年箩月跏日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1 章前言 第1 章前言 1 1 无损检测简介 无损检测是指在不损伤被检物体的前提下,检查物体内在或 表面缺陷,或测定其某些物理量、性能、组织状态等的材料试验 方法f l 】。 无损检测的目的一般包括【2 】:定量掌握缺陷与强度的关系, 评价构件的允许负荷以及寿命和剩余寿命:检测在制造过程中产 生的结构不完整性及缺陷等情况,以便改造制造工艺,它不仅涉 及对已制成部件作试验评价,也与设计制造工艺直接相关。在实 现质量控制、改进工艺、降低成本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 设备的在役检测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提 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无损检测技术已历经一个世纪【3 1 ,其重要性在全世界己得到 公认。无损检测一般有三种简称,即n d t ,n d i 和n d e 。它们 分别是无损检测(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t e s t i n g ) 、无损检查 (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i n s p e c t i o n ) 及无损评价( n o n d e s t r u c t i v e e v a l u a t i o n ) 的英文缩写。 目前大都称无损检测为n d t ,实际上,近几年已逐步从n d i 和n d t 过渡到n d e ,也即用无损评价来代替无损检查和无损检 测。一方面n d e 包含了n d i 和n d t ;另一方面n d e 还具有更 加广泛的内容,一般来说n d t 仅仅是检测出缺陷,而n d i 则以 n d t 检测结果为判定基础1 4 】,对检测对象的使用可能性进行判定, 含有检查的意味。而n d e 则是指掌握使用材料的负载条件、环 境条件( 如断裂力学中预测材料的安全性及寿命等) 综合评价材 中国行油大学( 华尔) 硕十论文第1 章前言 料完整性、判断材料及构件的性能和可靠性的方法。就此而言, n d e 可说是材料评价的同义语。无损检测技术不但要在不损伤被 检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探测其内部或表面的各种宏观缺陷, 判断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和性质,还应能对被评价对象的固 有属性、功能、状态和发展趋势( 安全性和剩余寿命) 等进行分 析、预测,并做出综合评价p j 。 n d t 包含了许多种己可有效应用的方法,常用的无损检测方 法主要包括射线检测( r t ) 、磁粉检测( p t ) 、渗透检测( m t ) 、涡 流检测( e t ) 、超声检测( o t ) 等5 种。前三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被 检物的表面及近表面的缺陷,后两种主要是针对被检物内部的缺 陷。由于各种n d t 方法,都各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因此新的 n d t 方法一直在不断地被开发和应用,包括红外、x 射线实时成像、 康普顿散射成像、导波、超声全息、太赫兹【6 】等。下面简要介绍 国内技术比较成熟的五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 1 1 1 射线检测 原理:被检工件由于成分、密度、厚度等的不同,对射线( 即 电磁辐射或粒子辐射) 产生不同的吸收或散射的特性,对被检工件 的质量、尺寸、特性等作出判断。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采用适当检 测器拾取射线照射被检工件所形成的透射射线强度分布图像,依 据所得图像对被检工件的质量、尺寸、特性等进行评定。 当射线穿过物体时,射线与物质的原子将发生复杂的相互作 用,导致透射射线强度衰减【7 j ,而缺陷部位对射线的衰减不同于 无缺陷的部位,用胶片记录透射射线强度进行分析,即可检测出 物体内部的缺陷。但是该技术必须考虑辐射1 8 】防护问题。 特点:可以获得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对长度、宽度尺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l 章前言 寸的定量也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以长期保存:适宜 检验厚度较薄的工件:对体积型缺陷( 气孔、夹渣类) 检出率高, 对面积性缺陷( 裂纹、未熔合类) 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 适宜检验对接焊缝,不适宜检验角焊缝以及板材、棒材和锻件等; 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 高度) 的确定较困难;检 测成本高、速度慢且射线对人体有害。 1 1 2 超声波检测 原理:超声检测利用的是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特点。当超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不同性质的介面将发生反射、折射和复 杂的波型转换【9 l ,使超声波被吸收和散射,检测、分析反射信号 或透射信号即可实现对缺陷的检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脉冲反射 超声探伤技术。当缺陷的延伸面垂直于超声波束时,最利于超声 检验,因此检验结果与检验时的操作密切相关。为适应不同类型 试件及不同质量要求,选用不同的波型。 特点:对面积性缺陷的检出率较高,而对体积型缺陷检出率 较低:适宜检验厚度较大的工件;适用于检测各种试件,包括检测 对接焊缝、角焊缝,板材、管材、棒材、及复合材料等;检验成 本低、速度快,检测仪器体积小、重量轻,现场使用方便;检测 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对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定位较准确:一 般需用耦合剂,对形状复杂试件检测有限制,材质、晶粒度对检 测有影响。 1 1 3 磁粉检测 原理: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其内部产生很强的磁感应强度, 磁力线密度增大几百倍到几千倍,如果材料中存在不连续,磁力 线会发生畸变,部分磁力线有可能逸出材料表面,从空间穿过, 中国 i 油大学( 华东) 硕十论文第1 章前言 形成漏磁场。因空气的磁导率远低于零件的磁导率,使磁力线受 阻,一部分磁力线挤到缺陷的底部,一部分穿过裂纹,一部分排 挤出工件的表面后再进入工件。这后两部分磁力线形成磁性较强 的漏磁场。如果这时在工件上撒上磁粉,漏磁场就会吸附磁粉, 形成与缺陷形状相近的磁粉堆积( 称这种堆积为磁痕) ,从而显示 缺陷。 特点:适宜铁磁材料探伤,不能用于非铁磁材料;可以检出 表面和近表面( 表面未开1 :3 但深度很浅的裂纹) 缺陷,不能用于检 测内部( 距表面大于1 2 唧) 缺陷;检测灵敏度很高,可以发现极细 小的裂纹以及其他缺陷:检测成本很低,速度快;工件的形状和 尺寸有时因难以磁化而对检测有影响。 1 1 4 渗透检测 原理:渗透检测采用渗透剂渗入工件表面开口缺陷,在清除 工件表面的渗透剂后,从缺陷回渗的渗透剂可显示缺陷的位置、 形状和大小。渗透剂【j 0 1 有荧光渗透剂和着色渗透剂两种。 零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 细管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时间,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丌口的缺陷 中:除去零件表面多余渗透液后,再在零件表面旋涂显像剂,同样 在毛细管的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保留的渗透液,渗透液 渗到显像剂中,在一定的光源下,缺陷中的渗透液痕迹被显示, 从而探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特点:除了疏松多孔性材料外任何种类的材料,如钢铁材料、 有色金属、陶瓷材料和塑料等材料的表面丌口缺陷都可用渗透检 测:形状复杂的部件也可用渗透检测,并一次操作就可大致做到全 面检测:同时存在几个方向的缺陷时,用一次操作就可完成检测; 6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十论文第1 章前言 携带式喷灌着色渗透检测不需水、电,十分方便现场检测;试件 表面粗糙度对检测结果影响大,探伤结果易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影响:对埋藏缺陷或闭口型的表面缺陷无法检出;检测程序多, 速度慢,检测灵敏度较磁粉低:渗透液材料较贵,成本高,有些 材料易燃、有毒。 1 1 5 涡流检测 原理:涡流检测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1 ,导电材料在交变磁 场作用下将产生涡流,导电材料的表面层和近表面层的缺陷影响 所产生涡流的大小和分布,因此,根据涡流的大小和分布可检验 存在的缺陷。 在工件中的涡流方向与给试件加交流电磁场的线圈( 称为初 级线圈或激励线圈) 的电流方向相反;而涡流产生的交流磁场又使 得激励线圈中的电流增加,若涡流变化,这个增加的部分( 反作用 电流) 也变化,测定这个变化,可得到工件表面的信息。 特点:检测时与工件不接触,所以检测速度很快,易于实现 自动化检测:涡流检测不仅可以探伤,而且可以揭示工件尺寸变化 和材料特性,例如电导率和磁导率的变化,利用这个特点可综合 评价容器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效果,检测材料的质量以及测量尺寸; 受集肤效应的限制,很难发现工件深处的缺陷;缺陷的类型、位 置、形状不易估计;不能用于绝缘材料的检测。 f 2 电潜泵及导叶轮流道缺陷 潜油电泵全称是电动潜油离心泵,也简称电潜泵或电泵,其 内部结构如图卜1 所示。目前,潜油电泵以其效率高( 最高可以达 到7 0 ) 、排量大( 1 6 - - 4 1 0 0 m 3 d ) 、下泵深( 最大下泵深度为 中国f i 油人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l 章前言 4 5 7 2 m ) 、寿命长( 平均免修期为3 9 3 天,一般为1 和1 8 个月,最长 可达1 4 年) 、耐高温( 耐温达1 4 9 ,最高可达2 3 2 。c ) ,维护保养 简单、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等特点1 1 2 】成为油阳稳产、高产的较好采 油装备。 图卜l 潜油电泵内部结构 潜油电动离心泵本质上是一种离心泵,与地面离心泵所不同 的是,由于潜油离心泵要下入井下工作,受套管内径尺寸的限制, 且因泵在电机的上方,电缆还要从泵外的套管环形空间通过,所 以泵的外径很小。如油田上较多的用于1 4 0 m m 套管的潜油离心泵 种类中,森垂利夫特泵外径1 0 1 6 m m ,雷达泵9 8 4 m m ,天津泵9 3 m m 。 由于泵外径较小,因此,单级泵功率、扬程等均极其有限。为了 满足高扬程举升的需要,将其结构设计为多级叶轮与导轮串联的 方式。 潜油电泵的井下部分自下而上依次为潜油电机、保护器、分 离器和潜油离心泵( 多级离心泵) 四个部件( 参见图i - 2 ) ,潜油电 泵系统的地面设备包括:变压器、控制柜、接线盒等,井下的潜油 电泵由地面设备通过动力电缆和引接电缆( 小扁电缆) 供给电力。 潜油电泵采出液由油管经井口装置与地面输送管线相连接。与潜 油电泵机组配套的部件还包括单流阀、泄油阀、扶正器、井下传 感器等。 潜油离心泵为多级串接式离心泵,是潜油电泵系统的主要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l 章前言 工作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电机输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动 能和位能。 量 1 阀 2 油管 3 电缆 4 潜油泵 5 :卡子 6 分离器 7 保护器 8 电机 图卜2 电潜泵采油系统 潜油离心泵为细长结构( 参见图卜3 ) ,由叶轮、导壳、泵轴、 泵筒及上、下接头等组成。离心泵的每级叶导轮由一个旋转的叶 轮和一个固定的导壳组成。泵潜没在井液中液体受到高速旋转 的叶轮上的叶片作用获得势能,经逐极叠加将液体举升到地面。 9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十论文第1 章前言 图卜3 潜油离心泵结构示意图 分离器全称为油气分离器,是泵的附属部件。主要功能是将 井液中的气体从油、气、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减少气体对离心 泵的影响,保证潜油离心泵正常运行。 分离器主要由吸入口、诱导轮、分离轮、分离头等部分组成( 参 见图卜4 ) 。井液由吸入口进入分离器,经诱导轮和一级叶导轮进 入分离轮,因高速旋转,在离心力作用下,井液向外侧运动,由 分离轮外侧通道进入分离头内侧进一步向上输送,气体靠近轴侧 经分离轮内侧通道和分离头进入套管环空。分离轮和分离头的主 要作用就是对井液进行气液分离。 双级分离器就是在上述原理的基础上,由两级分离结构串接 在一起,实现双级分离,提高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果。 图卜4 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保护器的主要作用是:密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平衡电机内外 腔压力,承担泵的剩余轴向力,连接并传递动力。 潜油电机为三相鼠笼式异步感应电动机,它由定子、转子、 上接头、下接头、止推轴承等组成,工作原理与普通异步电动机 基本相同。电机按耐温等级分为9 0 ,1 2 0 ,1 5 0 三种。 0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七论文第1 章前言 电潜泵是由多级叶导轮串接起来的电动离心泵,除了其直径 小长度长外,工作原理与普通的离心泵没有多大区别。其工作原 理是:当潜油电机带动泵轴上的叶导轮高速旋转时,处于叶轮 内的液体在离心泵力作用下。从叶轮中心沿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四 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其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在导轮 的进一步作用下速度能又转变成压能,同时流向下一级叶轮入口, 如此逐次地通过多级叶导轮的作用,直到从泵的最上部的叶轮流 出后达到足够的压头。而泵的最下一级叶轮对井液的吸入则是由 于油套环空间沉没压力使液体源源不断地驱入泵中。流体压能逐 次增高获得足够的克服泵出口管路阻力的能量从而流至地面,达 到开采石油的目的。潜油泵把井液举出地面,就是把泵的机械能 转换成流体的动能和压能。 图1 - 5 将液体在叶轮内的运动表示在轴向和径向投影图上, 轴面投影图将叶轮的流道用旋转( 圆柱) 投影法,投影到通过轴 线的平面上,轴向投影图将时轮的流道投影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 平面上。 图1 5 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 离心泵工作时,液体在叶轮中作复合运动:一方面,在叶轮的 驱动下,随叶轮作圆周运动,圆周速度记为“,同一半径r 上的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l 章前言 圆周速度值为 u = 胄 ( 卜1 ) 珊为叶轮旋转角速度:另一方面,液体由叶轮进口流向出口, 沿着叶片作相对运动,相对速度记为w 。因此,液流相对于泵的 壳体的绝对速度c 是上述两种速度的合成,即: ( 1 - 2 ) 从目前国内外潜油电泵的生产规模和制造技术来看,主要以 美国、独联体国家、中国为主。美国在电泵制造工艺、应用技术 研究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主要的潜油电泵公司有:r e d a 公司、c e n t r i l i f t 公司、o d i 公司以及k o b e 公司等。 我国自八十年代初引进潜油电泵技术以来,7 潜油电泵作为一 种重要的机械采油方式在全国各油田获得广泛的应用。二十年来, 通过各潜油电泵制造厂及使用单位的共同努力,全国在潜油电泵 的应用、检修、设计开发及制造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 9 9 0 年,我国使用电潜泵油井数已达到3 6 0 0 口 r t l 。利用电 潜泵采油可以实现石油高产,例如大庆油田,到1 9 8 8 年底为止, 电潜泵采油井数占总井数的1 6 ,而采油量占总数的3 7 2 。胜利 油田电潜泵采油井数占7 ,而采油量占总数的2 0 9 。1 9 8 9 年, 我国电潜泵采油井数占全国总油井数的1 0 ,但是采油量占全国 石油总产量的2 5 以上。这说明尽管我国电潜泵并不多,但是石 油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可见,电潜泵是增产石油,提高产量 的较好采油设备。 目前,我国有许多油田已经进入中、后期丌采阶段,需要进 行注水强采。电潜泵是一种较好的强采抽油设备,所以应用前景 2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1 章前言 相当可观。此外,电潜泵除可用于陆地采油之外,还可用于海洋 油田、沙漠油田、极地油田进行采油,具有同样好的使用效果和 经济效益。 随着电潜泵应用数量的增多,由于电潜泵自身的质量等原因 导致的采油系统故障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电潜泵高效率的发 挥,降低了原油产量,同时也造成作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电潜 泵通常的能量损失由机械损失、水力损失和容积损失三部分组成, 其中水力损失和容积损失占主要比例,泵效一般为5 5 “2 1 s l 。 电潜泵离心叶轮材料为高镍铸铁,叶轮流道弯曲狭窄并沿叶轮径 向渐扩,如果在铸造过程中流道口附近存在铸渣等阻碍物,会使 叶轮流阻增大,排液量减小,泵效降低,尤其高粘度的油水混合 物影响更大“9 1 。目前主要采用人工目测结合手工疏通凭感觉检测 叶轮的质量,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由于电潜泵叶轮结构的复杂性, 常规无损检测( n d t ) 的口射线三维透视技术虽然理论上可以发 现叶轮内部的阻碍物或水力结构的变化,但难以实施快速、安全 有效地检测。 1 3 小口径管道内部凸起缺陷的检测 管道的无损检测可分为【2 0 】,j 、口径管无损检测、中口径管无损 检测和大口径管无损检测。其中大口径管和中口径管无损检测已 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而小e l 径管因其管径小、曲率大等特 点,具有特殊性,相应地无损检测技术和设备还很不成熟。 小径管一般是指外径8 9 m m 的管道,此类管道在国内电 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小径管内部缺陷的检 测方法,主要有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见表1 1 。 中国石油人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1 章前言 表1 - 1 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两种方法的对比 检测方法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 检测方法的原理脉冲反射法穿透法 在完好部位没有:完好部位与 缺陷的表现形式反射波,在缺陷缺陷部位的穿 原 部位发生反射波透剂量有差异 显示器材示波管射线胶片 易于检测 理 的缺陷方向 与超声波垂直的方向与射线平行的方向 易于检测与超声波垂直在射线方向上 的缺陷形状方向扩展的缺陷有深度的缺陷 被铸件合适很合适 锻件很合适不合适 检 压延件很合适不合适 物 焊缝合适很合适 分层裂缝很合适 不合适 密集气孔合适很合适 铸件缩孔合适很合适 缺 气孔有附加条件时合适很合适 焊缝缩孔有附加条件时合适很合适 未焊透合适合适 未熔合合适不合适 陷 裂纹 垂直入射时合适垂直入射时不合 平行入射时不合适适平行入射时合适 夹渣合适很合适 缺陷种类的判别有附加条件时合适很合适 缺陷形状的判别有附加条件时合适 : 很合适 检 缺陷尺寸的判别有附加条件时合适合适 测缺陷在厚度方向 很合适有附加条件时合适 上的部位判别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1 章前言 记录探伤结果有附加条件时合适很合适 特 能从单面探伤很合适不合适 装置的小型轻便很合适不合适 征 检测速度很合适不合适 消耗品费用很合适 ; 不合适 总费用很合适不合适 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在小径管内 部缺陷检测方面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并且都有其局限性。当小径管 的形状复杂且不规则,尺寸很小的情况下,这两种常规的检测方 法很难检测到小径管内部的缺陷。 潜油电泵导叶轮的流道可看成是具有弯曲渐变口径的小口径 短管,在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无法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工况 模拟方法进行流道缺陷的检测。在模拟工况下,以空气作为流通 介质,采用流体压力损失法,通过检测叶轮流道出口压力来反 映流道水力结构的异常变化,可以达到快速有效判断离心叶轮是 否存在缺陷的目的。 1 4 流体的能量损失 实际流体具有粘性,在流动时呈现阻力。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来说,这种阻力使流体的一部分机械能不可逆地转化为热能而散 失到周围空间。这部分能量便不再参加流体的动力学过程,在流 体力学中称为能量损失【2 l 】。 流体运动时,由于外部条件不同,其流动阻力通常分为沿程 阻力和局部阻力两种形式,相应的对应着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两 种能量损失形式。 1 4 1 沿程阻力与沿程损失 中国f i 油大学( 华东) 硕十论文第1 章前言 实际流体运动时,由于流体与壁面以及流体之间存在摩擦力, 所以沿着流动路程,流体运动总是受到摩擦力的阻碍。这种沿流 程的摩擦阻力,称为沿程阻力。流体运动克服沿程阻力而损失的 能量,成为沿程损失。也就是说,沿程损失是发生在流体运动的 一段路程上,其数值大小与流动路程成j 下比【2 2 1 。造成沿程损失的 物理原因是由于流体的粘性、壁面的粗糙度使流体运动过程产生 摩擦。单位体积流体的沿程损失以h ,表示:单位重量流体的沿程 损失为卸,= y ,( 式中y 为流体重度) 。 1 4 2 局部阻力与局部损失 产生局部阻力的条件: 管道断面发生变化; 流动方向有改变; 管道中有局部装置。 当流体遇到上述条件之一时,会受到阻碍和影响,流体克服 局部阻力所损失的能量称为局部损失。产生局部损失的物理原因 有: 任何断面形状的改变,都必将引起流速的重新分布,因而 附加了流体间的相对运动和流体质点的急剧变形,结果导致质点 间附加摩擦和相互撞击,使流体能量受到损失; 流速的重新分布,总是伴随有流动分离和旋涡1 2 3 的形成, 在旋涡区由于粘性的存在,便有摩擦能量损失: 在旋涡区中,质点被主流带走,即有动量交换,因而消耗 运动流体的能量。 单位体积流体的局部损失以 ,表示:单位重量流体的局部损 6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1 章前言 失为印,= 加,。 导叶轮流道中,沿程压力损失与流道表面平均粗糙度及流道 的流通尺寸有关,由于铸造工艺的限制,通常铸造完好的导叶轮 各流道的流通尺寸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导叶轮各流道产生的 沿程压力损失的离散性【川。而局部损失的差异与流道中的阻碍物 有关,流体经过阻碍物时,由于流动的分离和旋涡的产生,造成 附面层的分离,形成涡流压差阻力【2 5 i ,产生局部压力损失。 1 5 数据采集与数据采集系统 1 5 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将随h f 自j 连续变化的信号转换为时问离散信号【2 6 1 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同时完成信号幅度的量化与编码。图卜6 表 示了一个完整的模数转换过程:连续的模拟输入信号x ( t ) ,按一 定时间间隔t 采样保持后得到离散时间信号x 。( n t ) ,再把离散的 信号经过量化变为量化信号x 。( n t 3 ,最后将量化后的数据通过编 码转化为二进制的数字信号x ( n ) 。 中国石油人学( 华东) 硕十论文第1 章前言 埘 瑚l 么3 撕坐! 砷珠畦 j 一 】吒哼 i 晷虽暑兰吾暑 1 + 图卜6 数据采集过程 1 5 1 1 采样 采样可以看作是一个脉冲调幅的过程,如图卜7 所示。设一 带限信号x ( t ) ,其频谱为x ( o ) :抽样脉冲序列为一周期信号冲击 串6 t ( t ) ,频谱为a t ( ) :抽样后得到的抽样信号为y 。( t ) ,频谱为 ) 。 抽样的数学描述为:y 。= x ( t ) a 。( t ) ( 卜3 ) 由频率卷积性质可得:y ( t ) 2 去【x ) a t ( ( o ) 】( 1 - 4 ) 而6 “t ) 的频谱为“呦2 等互6 ( 1 0 - - n o ) s ) ( 1 - 5 ) 1 开忡 所蝻驰,= 水咖薹s c 蚶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十论文第1 章前言 = x ( 自0 - n o 。) ( 1 - 6 ) n 喊t ) pf 删 0 呲吣一0 i 哂 f 7 蚀q似q 二11j1j : 二: 2 蛳吨0 吣2 吣u- 2 u s 吣0 吨2 吨 图卜7 采样过程示意图 由图卜7 知,只( ,) 的频谱,:( 国) 是对工( f ) 的频谱x ( ) 以蛾为 周期的周期延拓当。2 ( o 一时,输出样值信号的频谱r ( 国) 不会 发生混叠现象,理论上可以通过截止频率为。的理想滤波器从 e ( 国) 中滤除( ) ,从而恢复原信号x ( ,) 。如果。 2 ( o 。,r ( ) 会发生混叠现象,如所图卜8 示,无法从r ( m ) 中无失真的恢复原 信号x ( t ) 。因此,信号基带的最高频率f m 。f | 2 将发生频谱混 叠,造成使信号不能恢复。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i ,要求采样 频率c 2 a 9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十论文第1 章前言 爪忖蚴。 图卜8 频谱混叠示意图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通过一个d a 变换器和低通滤波器来恢复 原来的信息如图卜9 所示。 图卜9 采样信号的恢复 1 5 1 2 量化与编码 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函数的无限个数值的集合映射为一个离 散函数的有限个数值的集合。模拟信号x ( ,) 经理想抽样后变成离 散时间序歹j j x ( n r ) ,而x ( n r ) 的值是原模拟信号在各采样点的精 确值,其取值是连续分布的,但是a d 变换中表示工m z ) 用的是 有限字长的二迸制数,所谓量化【2 8 】就是指用一些不连续的数来逼 近精确采样值的过程。在数学上,量化过程可以表示为: 儿= q ( x ) = q 坼 。及壁面处考i 删 。,迫使近壁处流体反方向逆流 形成旋涡,引起附面层的分离,旋涡的动能在尾流区与周围流体 摩擦变为热能耗散,使流体压力低于阻碍物前部,从而形成涡流 压差阻力。根据流体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在涡流压差阻力区( 雷 诺数:5 0 0 r e 2 1 0 5 ) ,气流经过阻碍物产生的局部压力损失 为:以= 六等= 伊象= 伊警 p q 2 q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2 9 ( a + 2 k l x ) 4 ( b + 2 k 2 x ) 4 ( 2 - 4 ) 式( 2 4 ) 中,瞳为局部压力损失( 空气柱高度历) ;六为阻 碍物局部阻力系数;妒1 为无量纲的阻碍物形状系数:a 为流量 ( m 3 s ) ;口i 为阻碍物迎风面积( 研2 ) ;4 为阻碍物处流道横截 面积( m 2 ) :z = 吒4 为阻碍物迎风面积占用流道截面的比例 p 为阻碍物处流速( m l s ) ;g 为重力加速度。压差阻力的大小与 阻碍物的形状关系很大,因此用阻碍物的形状系数p 来反映其对 局部压力损失的影响。由于叶轮流道呈渐扩状,其横截面积随x 逐 渐增大,根据流体的连续性定理,流速随x 逐渐下降,因此,相 同迎风面积阻碍物产生的压力损失垃沿石方向急剧降低。由于流 道入口处狭窄,相同迎风面积阻碍物产生的压力损失要远大于流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2 章流体压力损,大法测苗电 许泵 导n i 轮的缺陷 道出口,阻碍物对流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流道的入口至中部。 2 3 流体压力损失的测量 流道中流动阻力的增加,必然导致导叶轮多个流道流量的重 新分配,其中流动阻力大的流道相对分配的流量必然减小,通过 测量流量或流速的变化可以反映流道中是否存在阻碍物1 3 i j ,测量 原理图见图2 3 。 流体入口 - - - - - p _ -l - 。 i i l 流体h ;u 图2 - 3 压力测量原理 力探头 流体自入1 3 流入,在撞击压力传感探头后自出口流出,设流 量为q ,气体密度为p ,管道截面积为4 ,由 动量方程得到压力传感探头受到的冲击压力为:; p = 加2 彳( 2 - 5 ) 2 4 流体压差的测量 流量为q 的流体进入导叶轮中心腔后,从各流道辐射排出, 导叶轮各流道组成分叉管路。设导叶轮流道总数为,其中任一 个有阻碍物的流道流量为q ,流道压力损失为瞳;其余一1 个 完好流道均分剩余流量,分配额均为q o ,相应的压力损失均为, 即q = q + ( - 1 ) q o ;根据分叉管路的特点,对于稳定流有: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 第2 章流体压力损火法测鹫电潜泵 导f 轮的缺陷 琏= 氏,且瓦= 研,嚆= 岛簖,其中s = l ( 毒群) i 2 9 i - 为管 月 lj = l j 路阻抗,毒为管路中各项阻力系数( 包括局部阻力和沿程阻力) , 4 为管路等效截面积,因此有: 蠹2 = 毒s 。 设导叶轮完好流道的管路阻抗为常数s o = ,有阻碍物流道 中阻碍物产生的局部阻力系数为点2 妒( 考) 2 ,流道管路阻抗为 墨= 疋+ 去,由式( 2 5 ) 得到管路的冲击压力比: 去= 志 倍e , p os 。+ 毽。 2 9 ) 一 式( 2 6 ) 中,见为有阻碍物流道组成的管路冲击压力( p a ) ; p 0 为完好流道组成的管路冲击压力( p a ) 。将式( 6 ) 展丌得 址p o1 - ( 半) + ( 学) 2 - 、 s c 。、s 。1 考虑到( 舭鲥) 最,忽略掉高次项,并且吲考) 2 当阻碍物形状一定及在流道中位置固定情况下,伊、4 为常数, 肌i p s 小表( 考灶l 嘞2 ( 2 - 7 ) 流道之间的冲击压力差为: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2 章流体压力损失法测量电满泵 导叶轮的缺陷 风一n l = l 船i = 风k z 2 ( 置= 2 9 j s 生, a 一2 , ) ( 2 8 ) 结合式( 2 5 ) 和( 2 8 ) 可以看出,压力差i 船i 与流道流量骁、 阻碍物处流道横截面积4 、无阻碍物流道的管路阻抗墨、阻碍物 的形状系数伊和阻碍物迎风面积占用流道截面的比例z 有关。在 其它参数固定情况下,增加输气流量可以提高压力差的测量灵敏 度。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实验测苗系统 第3 章实验测量系统 3 1 测量装置 实验测量装置由空气源、叶轮检测座、输气管道、气体导引 管、压力传感器组和多通道智能检测仪表等组成,测量装置示意 图见图3 1 t 3 2 1 ,结构框图见图3 2 。 l 一驱动手轮2 一输气管道3 一气源4 一仲缩支架5 一微压砾力传感器 6 一导引管7 一密封器8 一叶轮检测座9 一多通道智能齄测仪表l o 一叶轮定位销 图3 一l 实验测量装置示意图 叶轮 图3 - 2 实验测量装置结构框图 其中,测量装置的机械运动部分通过金属精密加工,叶轮检 测座根据叶轮尺寸由硅橡胶精密铸造形成,内置与叶轮流道相等 数量的钢制气体导引管,保证气密性。 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叶轮流道气体流速在5 5 0 m s 之自j 时, 雷诺数处于压差阻力区,可以获得稳定的测量数据。由气源产生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十论文第3 章实验测肇系统 的气流通过输气管进入叶轮,从叶轮流道流出的气体被引入到对 应的气体导引管排出,导引管结构与图2 - 3 相似。 叶轮流道与气体导引管组成测量管路,当叶轮流道和导引管 尺寸固定后,各流道对应的测量管路固有阻抗s 为常数。 压力传感器采用h o n e y w e l1 公司的2 4 p c e ,量程3 5 k p a 。压 力传感器信号通过电缆送入多通道智能检测仪表进行数据处理。 3 2 微压信号的测量与数据采集 3 2 1 信号的测量 信号测量电路由整流滤波、稳压电路和测量电桥组成( 见图 3 3 ) ,测量电桥的输出接数据采集系统。其中:r 1 、r 2 、r 3 、r 4 组成测量电桥,压力传感器2 4 p c e 的4 个应变电阻分别与r 1 一r 4 并联,调节r 4 使电桥在大气压力下平衡 3 3 】,c 1 、c 2 起高频滤波 作用,当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偏离大气压力时,测量电桥有 线性电压信号输出。 图3 - 3 微压信号测量电路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硕士论文第3 章实验测苗系统 3 2 2 数据采集与串行传输 在被采集的多个模拟信号中,如果它们之i 日j 没有严格的时间 关系,可以逐个地分别采集;如果它们之间在时问和相位上有严 格要求,则要同步( 同时) 地采集。此外,被采集信号的变化速率 不同。对输入通道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系统的信号通道方案 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被采集的对象的具体要求而定。 3 2 2 1 每个通道分别采用一个放大器的方案 模 拟 信 号 输 入 图3 - 4 每个通道有一个放大器的方案 当各路模拟输入信号幅度相差悬殊,该方案能消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