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第3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doc_第1页
初二 第3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doc_第2页
初二 第3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doc_第3页
初二 第3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doc_第4页
初二 第3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 第3课 红色政权的建立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初二第3课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教学目的? 略(教学目的“按教学用书”要求。)? (二)教学过程? 师:大革命失败了,蒋汪合流了,他们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这是代表什么阶级的政府?这个政府操纵在哪些人的手中?他们实行怎样的政策呢? 生: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个政府被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控制着。对外,他们依靠美英帝国主义。对内,利用国家的名义搜刮民财,在上实行特务统治。? 师:在国民党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下,中国共产党人和真正的革命者“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埋好同伴的尸首,又高举起红旗,继续战斗了。”为反抗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接着发动了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从而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地土革命,创建红色政权的新时期的序幕。? (板书)? 第3课红色政权的建立? 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 (出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示意图)? 师:7月中旬,中共中在决定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下旬,周恩来冒着白色恐怖的严重危险来到南昌朱德的家中,在这里着手部署武装起义的工作。他们包租了江西大旅社(请同学们看13页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图),汇集了这次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出示板书的人名),排除了“中央代表”张国焘的干扰,毅然决定在1927年8月1日凌晨举行武装起义。凌晨一时,枪声划破沉睡的夜空,两万余起义军个个系着红色领带,在贺龙代总指挥的直接指挥下起义了。(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小字部分,了解周恩来、贺龙早期革命活动的事迹)经过五个小时激战,起义军占领南昌城。? 起义胜利了,下一步怎么办? 生:(启发思考、议论) 师:革命军按预定计划,从3日起开始撤离南昌(边指地图边讲解),向赣南、闽西和广东的潮汕地区南下,准备重建广东根据地,再来一次北伐。两个月后,革命军遭到挫拆,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部分队伍,转战湖南,坚持斗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南昌起义的意义呢? 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板书) 师:对。大家讲得很好。我们还应进一步认识到:这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为此,1933年,中共中央确定南昌起义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也就有我们今天的什么? 生:。 (板书) 二、“八七”会议和秋收起义 1“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 师:请一位同学读这一页的大字部分第一段。 生:(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再来看八七会议会址图和右边的画像。(稍停)请回答:“八七”会议的会址在什么地方?右边的画像是谁?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事迹和成就? 生:(学生可参照小宇部分议论、回答,引起学生注意即可,不要求一一回答) 师:7月12日,中共中央曾召开会议停止了陈独秀对党的领导工作。随着大革命的全面失败,党中央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中央全会,总结第一次国内革薛命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于是这次会议就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严重时刻在汉口的三教街41号召开由于许多党组织被破坏,北方各省和南方的广东、江西等省都无法通知,所以不具有中央全会的规模。因而称为中共中央的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原来的中央委员、也有非中央委员的各方面的主要领导人。会议由瞿秋白、李维汉主持,毛泽东、蔡和森、张太雷、邓小平等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结束了陈独秀对党的领导工作。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会议决定这一年的秋收时节各地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正是按照这一计划,到湘赣边界来发动武装起义的。 (板书)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 毛泽东湘赣边界 师:毛泽东在“八七”会议的发言中,指出了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这是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相结合思想,在党内首次提出。在“八七“会议结束后,他正是用这一思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制定了起义计划,决定以长沙为中心,发动湘东各县起义,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边指地图边讲解)前委将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安源路矿的工人武装,平江、浏阳等地的农民武装统一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约5000余人,分别布置在修水、铜鼓、安源三个地方。9月9日,开始行动。各路军队投入战斗后共同向长沙方向汇集,再集中力量进攻长沙,城内接应。 由于城市里敌人势力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受到严重损失,毛泽东及时命令余下的部队到浏阳文家市会合。(板书,在原板书处续写:浏阳文家市决策)在这里,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攻。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途中,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对部队进行了改编。(板书:三湾改编) 请同学们看小字部分,并分析一下三湾改编的意义。 生:(看书、议论。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板书: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