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的护理医学PPT.ppt_第1页
发热的护理医学PPT.ppt_第2页
发热的护理医学PPT.ppt_第3页
发热的护理医学PPT.ppt_第4页
发热的护理医学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Fever),.,.,.,定义,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一、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一般为36-37左右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1下午上午运动、进餐、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可稍升高老年人稍低于年轻人婴幼儿高于年轻人,.,二、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通过血脑屏障,发热,通过激活白细胞,(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产热散热,.,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三、病因与临床分类,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术后、烧伤、出血等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暑、脑出血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范畴。,.,四、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以腋腔为例)低热37.6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1)体温上升期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如疟疾(malaria)、肺炎球菌肺炎。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如结核。,.,(2)高热期体温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3)体温下降期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如疟疾。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炎症。,.,五、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为热型。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稽留热(continuedfever),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度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度。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C,稽留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2、驰张热(remittentfever),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驰张热,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3、间隙热(intermittentfever),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间隙热,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4、波状热(undulantfever),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波状热,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5、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常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不规则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天数,.,必须注意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或无发热。,.,六、伴随症状,寒战:发热前有明显寒战,多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入肺炎球菌性肺炎、败血症、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单、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虫病等。,.,肝脾肿大:常见于传单、病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七、诊断要点,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痛等。,.,患病以来一般情况诊治经过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史、手术史、职业史等,.,八、治疗要点,1、病因治疗:如感染性疾病需使用有效抗生素。,.,2.对症治疗,(1)降温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等)药物降温(柴胡、安痛定肌注、酸氯酚酸钠栓肛塞等)病因未明确前,慎用或禁用激素降温(2)其他各系统症状的对症处理,如:止咳化痰、止呕等,.,九、护理诊断,体温过高舒适度的改变焦虑、恐惧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十、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2、加强病情观察3、补充营养和水分4、促进病人舒适5、心理护理,.,1、降低体温,局部冷疗(冷毛巾、冰袋、化学致冷袋)1、物理降温传导全身冷疗(温水擦浴、乙醇擦浴)蒸发,.,2、药物降温通过机体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使用时应注意药量,尤其对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3、物理降温措施30min后、药物降温后1小时应测量体温。,.,2、加强病情观察,1、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及时注意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2、伴随症状:观察其是否出现及其程度。3、原因及诱因:观察其是否解除。4、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5、观察饮水量、饮食摄取量、尿量及体重变化。,.,3、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食物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鼓励其多饮水,每日不少于3000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4、促进病人舒适,1、休息:高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低热可适当减少活动。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2、口腔护理:发热时易出现口腔感染,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予口腔护理。3、皮肤护理:退热期患者易出大量的汗,应及时擦干并予更换衣裤及被服,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长期持续高热患者,应协助其更换体位。,.,5、心理护理,体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