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丰县群益中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36分,1小题每空1分;2小题每空2分)1 文学常识填空:(1)马说的作者_,他长于诗、文,但以写作散文最为著名,被后人推为“_”之首。(2)苏轼,字子瞻,自号_,宋代_家。2名句积累:(1)东风不与周郎便,_。赤壁(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 _,_ _,_。五柳先生传(3)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4)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_ _,_ _。(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7)古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情感,请写出连续性两句_ _, _ _。3课文词语填空(4分)不求_ 不慕_ _望尊 _质理4下列各项中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比喻 排比 排比 拟人 B拟人 对偶 排比 拟人C比喻 对偶 排比 拟人 D比喻 对偶 拟人 比喻二、文言文阅读:(46分)(一)阅读课内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16分)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本文的作者_,字叔庠,南朝梁_家。(2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负势竞上(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 )3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4你喜欢富阳春江的水,还是喜欢富阳春江两岸的山?请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2分)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6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描绘你所喜欢景物特点。(3分)(二)阅读课内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16分)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本文的作者_,_初文学家。(2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走送之( ) 硕师( ) 援疑质理( ) 卒获有所闻( )3选文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3分)4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5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3分)6读此段文字,对你有何启示,请写在下面。(2分)(三)阅读以不贪为宝,回答问题。(14分)以不贪为宝宋人或得玉,献请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1用“/”给画线部分断句。(2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4分)(1)宋人或得玉( )(2)子罕弗受( )(3)若以与我( )(4)皆丧宝也(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2分)4子罕“以不贪为宝”,你认为人生之“宝”是什么?(3分)5从子罕的身上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三、现代文阅读:(18分)雾遮没了正对着后窗的一带山峰。我还不知道这些山峰叫什么名儿。我来此的第一夜就看见那最高的一座山的顶巅像钻石装成的宝冕似的灯火。那时我的房里还没有电灯,每晚在暗中默坐,凝望这半空的一片光明,使我记起了儿时所读的童话。实在的,呢,这排列得很整齐的依稀分为三层的火球,衬着黑黝黝的山峰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会引起非人间的缥缈的思想的。但在白天看来,却就平凡得很。并排的五六个山峰,差不多高低,就只最西的一峰戴着一簇房子,期于的仅只有树;中间最大的一峰还有濯濯的一大块,像是癞子头上的疮疤。现在那照例的晨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稍远的电线杆也躲得毫无影踪。渐渐地,太阳光从浓雾中钻出来了。那也是可怜的太阳呢!光是那样的淡弱。随后它也躲开,让白茫茫的浓雾吞噬了一切,包围了大地。我自然也讨厌寒风和冰雪。但比较起来,我是宁愿后者呵!寒风和冰雪的天气能够杀人,但也刺激人们活动起来奋斗。雾,雾呀,只使你苦闷,使你颓唐阑珊(注:“阑珊”在这里的意思和“颓唐”相近),像陷在烂泥沼中,满心想挣扎,可是又无从着力呢!傍晚的时候,雾变成了牛毛雨,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两三丈以外,便只见一片烟云依然遮没一切,只不是雾样的罢了。没有风。门前地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剧地动摇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的活泼泼地跳跃划破了死一般平静的水面。我不知道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是不是为了不堪沉闷的压迫,而我呢,既然没有烈烈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舞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似的挂在窗前。1联系语境,文中加点词“濯濯”的意思是 (2分)2从时间的推移和雾的形态变化上看,本文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 段(2分)3“我诅咒这抹煞一切的雾!”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是在( )(2分) A 段和段之间 B 段和段之间 C 段和段之间 D 段和段之间4从总体上看,本文最主要的写法是 情 景。(2分)5本文描写雾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物衬物,文章前半部分写 、 、 、 ,意在衬托雾,二是用 的写法,以寒风和冰雪进一步刻画雾。(4分)6本文抒情的基调低沉但并不消沉,文中多处露出作者这种“并不消沉”的情感,例如:第段,通过写 ,抒发了 的感情;第段通过写 ,抒发了 的感情;第段通过写 ,抒发了 的感情。(6分)参考答案一、1(1)韩愈 唐宋八大家 (2)东坡居士 文学2(1)铜雀春深锁二乔 (2)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3)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7)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3.甚解 荣利 德隆 援疑 4.C二、(一)1吴均 文学 2负:凭借 戾:至 息:平息 经纶:筹划、治理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1)喜欢富春江的水:水流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 (2)喜欢山: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5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6.略(语句优美,抓住景物特点即可)二、(二)1宋濂 明 2走:跑 硕:大 援:引 率:终于3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远行百里向先达请教。4勤奋好学、谦虚诚恳。5作者以学得知识为最大乐事,这种高洁志趣,让人敬佩,值得效仿。6略(围绕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来谈即可)二、(三)1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2(1)有人 (2)接受 (3)给 (4)丧失3本文记叙了子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