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2化学平衡b测试新人教版选修0(1).doc_第1页
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2化学平衡b测试新人教版选修0(1).doc_第2页
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2化学平衡b测试新人教版选修0(1).doc_第3页
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2化学平衡b测试新人教版选修0(1).doc_第4页
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2.3.2化学平衡b测试新人教版选修0(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3.2 化学平衡b基础中档稍难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2、9化学平衡的图象题的分析3、4、56、7、8综合提升1011、121.2014启东中学高二检测已知反应A2(g)2B(s)A2B2(g) H0)。条件变化时,影响平衡移动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1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Cp1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解析:结合图象可确定,若p1p2,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中C的质量分数增大,A的转化率将增大。又此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A的质量分数减小,而上图中纵坐标表示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综上本题答案为AC项。 答案:AC62015杭州二中期中在相同温度下,将H2和N2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通入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H2N22NH3。表示起始时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且起始时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和相等。下列图象正确的是()解析:A中,随着的增大,氢气含量增多,氢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A错误;随着的增大,氢气含量增多,混合气体的质量减小,B错误;随着的增大,氢气含量增多,氮气的平衡转化率增大,C错误;随着的增大,氢气含量增多,混合气体的质量减小,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D正确。答案:D7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p2,mnp,放热反应BT1T2,p1p,吸热反应CT1p2,mnT2,p1p2,mnT2,且升温平衡正移,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通过和的比较,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到达平衡所用时间越短,p2p1,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mnef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从(1)图中应先判断出T1与T2的大小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大,达到平衡的时间变短,由此可知,T2T1。从图(1)分析可知温度升高时(C)变小,说明升高温度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B选项是正确的。从图(2)中应先判断出p1与p2的大小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越大,达到平衡的时间就越短,由此可知p2p1。从图(2)中可知,压强增大时(C)变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即n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1)增加C,平衡_,c(CO2)_。(2)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c(CO2)_。(3)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_,c(CO2)_。解析:(1)C为固体,增加C,其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CO2)不变。(2)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即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总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左移动,c(CO2)比原来大。(3)通入N2,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CO2)不变。答案:(1)不移动 不变 (2)向左移动 增大 (3)不移动 不变102015哈三中高二期中合成氨反应是“将空气变成面包”的反应,如果没有合成氨反应,地球将无法养活现在这么多的人,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 N2(g)3H2(g)2NH3(g)H92.4 kJmol1。.在体积为5 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甲中,起始时投入2 mol N2、3 mol H2,经过10 s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在容器乙中,起始时投入3 mol N2、b mol H2,维持恒温、恒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1.2 mol。此时与容器甲中平衡状态温度相同,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都相同。(1)容器甲10 s内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_。(2)甲容器中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t2时改变了某一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填写两项)。(3)下列哪些情况表明容器乙已达平衡状态_(填字母)。A容器乙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变化B氨气的生成速率等于氮气的消耗速率的2倍C断裂1 mol NN键同时断裂6 mol NH键D容器乙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4)b_。解析:(1)N2(g)3H2(g)2NH3(g)起始量(mol)230转化量(mol)0.4 1.20.8平衡量(mol)1.6 1.80.8v(H2)0.024 molL1s1,平衡时,氮气的转化率100%20%。(2)t2时,逆反应速率突然增大,原因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升高了温度、增大了压强、增大了氨的浓度,而后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只能是t2时增大了氨的浓度或升高了温度。(3)判断达到平衡的标准是“变化量不变”。A中,容器乙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容器体积不再变化,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中,氨气的生成速率与氮气的消耗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中,断裂1 mol NN键同时断裂6 mol NH键,即消耗1 mol N2的同时消耗2 mol NH3,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D中,容器乙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体系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反应达到平衡。(4)根据平衡时容器甲与容器乙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相等,可求出b4.5。答案:(1)0.024 molL1s120%(2)升高了温度增大了氨的浓度(3)ACD(4)4.511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 H0),在210 时,将4 mol PCl5气体充入2 L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得到如下数据:时间(s)0204060n(PCl5)42.822(1)计算从20 s至40 s共20 s的时间内,用PCl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2)反应进行至60 s后,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重新达到平衡后氯气浓度将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欲增大PCl5的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_。A降低温度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Cl2C使用高效催化剂D升高温度(4)如图是210 时容器中PCl5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160 时PCl5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解析:(1)根据公式v(PCl3)c(PCl3)/tc(PCl5)/t0.8 mol/2 L/20 s0.02 molL1s1。(2)在平衡后降低温度,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氯气浓度将减小。(3)若要增大PCl5的量,使平衡左移,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或通入Cl2。(4)根据反应方程式的特点,作图如图。答案:(1)0.02 molL1s1(2)减小(3)AB(4)图见解析诗歌鉴赏(2)炼句及语言风格李仕才【考纲说明】 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语言的鉴赏,侧重于领会语言的艺术特色。【学习目标】1体会古典诗歌的语句之妙和把握古典诗歌语言风格。2学习掌握古典诗歌炼句与语言风格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3激发阅读古典诗歌的兴趣, 提高审美情趣。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熟读诗歌,识记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术语。 2.结合“典型剖析”及“实战真题”,掌握炼句和语言风格题作答的一般方法,学会规范答题。【典例剖析】(一)炼句题设问方式1.有关语句的内容(解释含义)2.重要语句的情感(对主旨的探讨)3.关键语句的手法(艺术层面的鉴赏)答题模式:解释语句 指出语句的特点 表达效果或作用(二)语言风格术语举隅1.平实质朴 朴素自然 直接陈述,或用白描,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贾岛寻隐者不遇2.含蓄隽永 委婉蕴藉 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之中让读者想象。李商隐夜雨寄北3.清新明快 简洁雅致 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杨万里小池4.诙谐幽默 讽刺批判 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章碣焚书坑【示例1】(2012年辽宁卷)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1)“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示例2】(2011年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示秬秸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释: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