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牵引性能.ppt_第1页
发动机的牵引性能.ppt_第2页
发动机的牵引性能.ppt_第3页
发动机的牵引性能.ppt_第4页
发动机的牵引性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牵引性能,牵引平衡、牵引特性匹配问题、动力特性,太原科技大学连晋毅,牵引工况:工作阻力大,要求机械发挥大的牵引力。运输工况:无工作阻力,行驶阻力小,要求机械具有高的速度性能、加速性能、运行稳定性和机动性。,工程机械运行的两种工况,牵引工况下的工作能力和燃料消耗量称为机械的牵引性能和牵引工况下的燃料经济性。要求机械在低挡工作时保证发动机的功率高效地转换为牵引功率,并发挥出必要的牵引力,同时消耗的燃料尽可能少。,基本术语,滚动半径、动力半径理论行驶速度、实际行驶速度滑移率、滑转率,驱动轮中心到切线牵引力的垂直距离。,rd=d/2+H/B(1-)B,滚动阻力、行驶阻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作业阻力牵引力、切线牵引力、有效牵引力、额定牵引力、附着力,a)轮式机械,b)履带机械,牵引系数、附着系数、功率利用系数、牵引效率、滑转效率,牵引力平衡和牵引功率平衡,一、驱动力的确定机械直接传动的车辆驱动力的确定液力机械传动车辆驱动力的确定二、牵引力平衡和牵引功率平衡牵引力平衡方程牵引功率平衡方程,两种典型工况:牵引工况、运输工况,铲土运输机械的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空气阻力作业阻力Fx,道路阻力,牵引工况的牵引力平衡方程:FK=FfFiFjFx,运输工况的牵引力平衡方程:FK=FfFiFjFw,有效牵引力FKP=FK(FiFjFf),牵引力平衡,机械直接传动的车辆驱动力的确定等速稳定运转的工况不稳定工况液力机械传动车辆驱动力的确定自由扭矩应是涡轮输出轴的扭矩M2变矩器所消耗的功率,驱动力的确定,等速稳定运转的工况,rK驱动轮动力半径;r履带驱动段效率(r=0.960.97);im传动系总传动比(自发动机至驱动轮);m传动系总效率;Mec发动机自由扭矩。,不稳定工况,G机器重量;g重力加速度;Je发动机运动质量换算至曲轴上的转动惯量;dVdt机器前进的减速度或加速度。,驱动力,功率损失,对液力传动为M2,发动机的功率分配,发动机自由扭矩和自由功率驱动辅助装置的功率、扭矩;输出轴上的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短暂性工作的辅助装置MF=(0.030.05)MH(ne/nH)NF=(0.030.05)MH(ne/nH)2,经常性工作的辅助装置M”F=103PQT/(2nbb)N”F=PQT/(60b),MeZ=Me-MF-MPTONeZ=Ne-NF-NPTO,发动机功率的分配:(机械传动),1、驱动辅助装置消耗的功率,对应效率,2、驱动功率输出轴所需的功率NPTO,到此,发动机的自由功率为:Nez=Ne-(NF+NPTO),3、传动系中损耗的功率,驱动轮上的驱动功率NK=Nez-Nm=Nezm,4、履带驱动段上的功率损失,5、行走机构滑转引起的功率损失,滑转效率,6、滚动阻力消耗的功率,滚动效率,7、坡道阻力消耗的功率,8、工作阻力消耗的功率,即有效牵引功率NKP,牵引功率平衡(机械传动),Ne发动机有效功率NPTO驱动功率输出轴所需功率Nba驱动辅助装置消耗的功率Nf滚动阻力消耗的功率Nkp车辆的有效牵引功率Nm传动系的功率损失Ni克服坡道阻力消耗的功率Nr克服惯性阻力消耗的功率N滑转引起的功率损失,牵引工况,滑转效率(1-)滚动效率(1-Nf/Nk)牵引效率(Nkp/Ne),V=VT(1-),牵引功率平衡(液力机械传动),注意:1、NTe为液力传动部分(变矩器)的功率损失。2、在NBa计算中还应包括变矩器冷却油泵消耗的功率。,牵引效率:,牵引特性,牵引特性以图解曲线的形式表示了机器在一定的地面条件下,在水平地段以全油门作等速运动时,机器各档的牵引功率Nkp、实际速度v、牵引效率kp、小时燃油耗Gkp、比油耗gkp、滑转率和发动机功率Ne(或曲轴转速ne)随牵引力Pkp而变化的函数关系,亦即:Nkp=Nkp(Pkp),V=V(Pkp),kp=kp(Pkp),Gkp=Gkp(Pkp),gkp=gkp(Pkp),=(Pkp),Ne=Ne(Pkp)。,在车辆的设计过程中,用牵引特性研究和检查发动机、传动系、行走机构和工作装置各参数之间匹配的合理性;在使用过程中,有助于合理地使用机械,有效地发挥他们的生产率。,履带底盘牵引特性,1.最大有效牵引功率工况;2.最大牵引效率工况;3.发动机额定功率工况;4.额定滑转率工况;5.发动机扭矩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工况;6.附着条件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工况;对于液力机械传动的机器还应补充:7.变矩器最大输出功率工况;8.变矩器工作扭矩决定的最大牵引力。,表征机器特性的工况,牵引性能参数的确定,机械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1)切线牵引力与发动机调速特性之间的配置(2)工作阻力与行走机构滑转曲线之间的配置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1)发动机特性与变矩器特性之间的配置(2)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特性与行走机构滑转曲线、工作阻力之间的配置,切线牵引力在发动机调速特性上的配置,指导原则:(1)应该保证工作循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阻力矩不超过发动机的最大输出扭矩,否则将导致发动机熄火。(2)为了获得较大的平均输出功率,应该使发动机在工作循环的大部分时间处在调速区段上工作。实现方法:正确配置发动机功率在行走机构滑转曲线上的位置。,发动机功率在滑转曲线上的配置,滑转曲线牵引元件的滑转率与输出的牵引力之间的关系。效率曲线牵引效率与滑转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牵引效率P牵引元件输出的牵引力;Pf行走机构的滚动阻力。,当=max时,应满足得:,结论:当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Nemax与行走机构的最大效率xmax相匹配时,机器获得最大的有效牵引功率。,最大效率工况:轮式机械在=10%左右,履带机械在=5%左右。,又由于:,工程机械的两类作业方式:连续作业、循环作业连续作业机器的生产率,机器生产率在滑转曲线上的配置,结论之一:(连续作业机器)最大生产率工况与最大效率工况相一致。,循环作业机器:,机器生产率在滑转曲线上的配置,结论之二:(循环作业机器)最大生产率工况与最大效率工况不一致。轮式机械在=20%25%左右,履带机械在=10%15%左右。,牵引性能参数合理匹配的条件,连续作业机器PkpNemax=PH=PxPkpPemax发动机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所对应的有效牵引力;PH与行车机构额定滑转率H相对应的额定牵引力;Px工作装置在连续作业过程中的平均工作阻力。,循环作业机器1、由发动机扭矩决定的最大牵引力PMemax应大于地面附着条件所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即附着力)P,亦即:PMemaxP、由发动机额定功率决定的有效牵引力PkpNH与由行走机构额定滑转率决定的额定牵引力PH应相等。亦即:PkpNH=PH、铲土过程末尾的平均最大工作阻力Px应等于机器的额定牵引力PH。此条件可用下式表示:Px=PH,牵引性能参数合理匹配的条件,牵引特性参数的合理匹配,a-a发动机额定功率工况b-b行走机构额定滑转率工况c-c平均最大工作阻力工况d-d最大牵引效率工况e-e由发动机扭矩决定的最大牵引力工况f-f行走机构最大附着能力工况,速度档位数与各档传动比,必须保证各档速度曲线有适当重叠,且每一档位的最大有效牵引力点应位于下一档位的速度曲线之下,以避免发动机熄火。必须保证机器在各档工作时发动机的扭矩、转速和功率都能在同一范围内变化,以使发动机功率在各档工作范围内能获得同等程度的利用,对轮式机械也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加速度。,牵引参数的确定过程,1.选择最低档和最高档理论行驶速度VTmin、VTmax;2.计算理论切线牵引功率NezMq;3.计算额定切线牵引力PKH=NPK/VTmin;4.绘制以相对牵引力x(x=P/G)为横坐标的无因次滑转率曲线=Ax+Bxn;5.确定机器的使用质量GS=PKH/(H+f);6.确定最低档传动比iMmin=2rdneH/VTmin;7.确定最高档传动比iMmax=2rdneH/VTmax;8.确定分配传动比的几何级数公比q;9.校核发动机功率NPK=fGSVTmax(1-)+KwFVTmax3(1-)310.校核牵引力PMemaxP(由发动机最大扭矩决定的牵引力PMemax=MemaxMqiMmin/rd,由附着条件决定的牵引力P=G)11.校核铲土过程的平均最大工作阻力Px,应满足PxPH,理论牵引性能曲线的绘制,1)发动机调速外特性Me=Me(ne),Ne=Ne(ne),Ge=Ge(ne)或ge=ge(ne)2)车辆使用质量Gs和附着质量G3)地面条件和滑转率曲线=(FKP)可用经验公式或类比试验数据曲线。4)传动系统简图和各挡机械传动比iM5)驱动链轮啮合齿数ZK和链轨节销孔中心距(履带节距)lt或轮胎动力半径rk,1、原始资料,2)计算扣除辅助装置和功率输出轴消耗后发动机外特性Mec=Mec(ne),Nec=Pez(ne),Gec=Gec(ne),1)计算以下参数:传动系总效率m履带驱动段效率r驱动轮动力半径rk滚动阻力Pf,2、计算步骤,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选取合适的坐标比例,以有效牵引力PKP为横坐标,其余参数为纵坐标,依次绘制各曲线。,3)计算驱动力(切线牵引力)FK、有效牵引力FKP、理论速度vT和实际速度v、牵引功率PKP和牵引效率KP等。,单位:长度:m,速度:km/h,力:N,转速:rpm,转矩:N.m,功率:kW,小时燃油耗:kg/h,比油耗:g/kW.h,液力传动的主要特点:自动适应性防振隔振作用良好的起动性限矩保护性简化操纵、提高舒适性效率低、成本高,液力机械传动,变矩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穿透性变矩器的效率,即:变矩比K=M2/M1,即动力学传动比;转速比i=n2/n1,即运动学传动比。,变矩器的无因次特性,1.变矩器的起动变矩系数K0;2.变矩器泵轮的起动扭矩系数10;3.变矩器的工作效率p,一般取p=0.754.变矩器的工作变矩系数Kp;5.变矩器的工作传动比ip;6.变矩器的最大效率max;7.变矩器的最大效率变矩系数Kmax;8.变矩器的最大效率传动比imax;9.变矩器的偶合器工况传动比iM;10.变矩器在偶合器工况下的泵轮扭矩系数1M;11.变矩器透穿性系数。,液力变矩器的输入特性,变矩器与发动机共同工作的输出特性,1.涡轮轴上最大输出扭矩M2max;2.最大和最小工作扭矩M2pmax,M2pmin;3.动力学工作范围d=M2pmax/M2pmin;4.最大和最小工作转速n2pmax,n2pmin;5.运动学工作范围dr;6.最大输出功率N2max;7.最大功率转速n2p2max;8.最高空转转速n2max;9.最低比油耗ge2min。,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发动机功率的确定1、全功率匹配2、部分功率匹配3、即考虑全功率匹配又考虑部分功率匹配匹配原则1.保证涡轮轴上有最大的输出功率2.发动机额定点与变矩器高效区中点相一致3.保证涡轮轴输出最大的平均功率燃料经济性,装载机设计,由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最大输出扭矩M2pmax所决定的牵引力PM2pmax应大于由附着条件决定的牵引力,即:PM2pmaxP由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最大功率工况应与行走机构的最大生产率工况相一致,即:PkpN2max=PkpH=PH机器在铲土过程末尾的平均最大工作阻力应等于额定有效牵引力,即:Px=PH另外,为避免负荷突然减小时车速猛然增高,应有:VTmax/VTN2MAXP2、由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的最大功率工况应与行走机构的最大生产率工况相一致,即:PkpN2max=PkpH=PH3、机器在铲土过程的平均最大工作阻力应等于额定有效牵引力,即:Px=PH4、另外,为避免负荷突然减小时车速猛然增高,应有:VTmax/VTN2MAX1.5,分析1)从速度特性来看,它没有明显的转折点,而呈现为一条柔软而能随牵引负荷的变化而自动调节机器速度和牵引力的特性曲线。速度特性的这种“柔性”反映了液力传动扭矩特性的自动无级调节的性能。分析2)速度特性的上述特点反映到有效牵引功率特性上,使得有效牵引功率曲线看起来比较平滑而饱满。从图3与图1的对比中可看出,液力机械传动的最大牵引功率和最大牵引效率都明显地低于机械传动,尤其是最大牵引效率只有62%。这是因为在变矩器中存在着功率损失的缘故,这也是液力机械传动不可避免的缺点。但图3上的有效牵引功率曲线却由于比较饱满,而且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保持高的有效牵引功率,从而将大大地提高发动机额定功率的利用程度。这表明工作阻力变化的情况下,液力机械传动能输出最大的平均有效牵引功率。分析3)液力机械传动有效牵引功率曲线比较饱满的特点还可显著地减小各档功率曲线之间的波谷面积。由此表明,机器在全部速度段和负荷范围内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将获得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也说明比起单纯的机械传动来,机器的变速箱档位可减少。分析4)从燃料经济性的角度来看,除了最低比油耗较机械传动显著增高外液力机械传动比油耗曲线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当负荷增大而车速下降时,比油耗可剧增至无限大。这一点显然是由变矩器的效率特性引起的。由于随着涡轮转速的减小,变矩器的效率会迅速下降,因而机器单位有效牵引功率的小时油耗量必然会急增。当车速下降到零时,变矩器效率变为零,而比油耗则可无限增大。此时,变矩器输入的功率全部转变为热能,从而将导至变矩器严重发热。,在分析液力机械传动系统参数匹配的合理性时,可检查以下几点:1)检查发动机与变矩器最大工作扭矩相应的牵引力是否大于由附着条件决定的牵引力。2)检查发动机与变矩器共同工作输出特性上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