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词二首thzyh1968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2、 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3、 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品味意象,进一步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2、 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乐观精神。教学设想: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学生谈“我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形象”。 2、毛泽东少年时故事,“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少年时的书生意气,风华正茂时挥斥方遒的豪情,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大气!下面我们来朗读一下这首诗,朗读时想象一下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蓝图的描绘,结合我们自己的少年豪气,有感情的把主席的诗读出来。二、相关文学常识: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是诗歌的一种形式,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 58个字以内,5990个字为中调,而长调是91个字以上。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例如沁园春 雪这首词,“沁园春”是词牌,“雪”是词的标题。卜算子 咏梅这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词的标题。 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三、诗词赏析1、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同志率领部队到达陕北清涧县并曾亲自视察地形,他看到了北国雪后的风光后,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这首词公开发表于1945年8月,当时正是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这首词的发表极大地教育和鼓舞了全国人民。2、听朗读,注意感悟节奏。3、把握主要内容 (1)“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又名“寿星明”“东仙”“洞庭春色”“大圣乐”等。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片),共114字。“雪”,是题目,内容与“沁园春”无关。 (2)这首词上下阕各分三层。上阕第一层(前三句),总写北国风光。第二层(至“欲与天公试比高”止),具体写冰封雪飘。第三层(“须睛日”后三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下阕第一层(前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承上,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后一句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第二层(至“只识弯弓射大雕”止),评论古代帝王。第三层(末三句),歌颂人民群众。 (3)这首词上半阕写北方的雪景,先写眼前的实景,再写想象的虚景,词的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句句写景,句句又都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在上文写景与下文抒情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江山如此多娇”以承上为主,总括了上阕的写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以启下为主,总领下文抒情。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下阕选取了五位有代表性的帝王进行评论,历数他们的不足,突出了成吉思汗的形象,使人感到非常鲜明、生动。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4、理解难句含义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被白雪覆盖的群山宛延曲折,伸向远方,仿佛一条条银蛇在舞动;一座座披着白衣的高原,仿佛一只只白象在奔驰。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丽;二者又都有奔放活泼的气势,显得神采飞扬。 作者这样写,有多种因素。其一是视觉因素。作者站在高处,看得很远,看到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视线跟着地势望去,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其二是精神因素。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因而在他的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生动活跃。其三是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化静态为动态,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因此,我们获得这样的感受:北国的雪景壮丽雄奇,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神州大地生机蓬勃,中华民族前途光明。 (2)一个“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一个“惜”字,含有多种意味。第一,“惜”字中包含了褒意。肯定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而且是无数英雄之中的杰出者,他们具有雄才大略,一生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同时也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 。第二,“惜”字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第三,“惜”字包含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并不苛求前人,这些英雄的不足之处,从根本上说,是时代、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第四,“惜”中包含着后来居上的气概。如果拜倒在前人脚下,就决不可能雄视千古。“惜”字出于自信,自信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 (3)“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文采”、“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都用了借代的手法。 (4)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对“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不同。对前两者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后者的惋惜之情近于嘲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词上。 (5)词里评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又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应该怎样理解? 这是对封建主义一个侧面的批判,这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自信、自励和抱负。毛泽东同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具有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是要推翻一切剥削阶级,解放全人类,这是根本区别于前人的。人类历史是发展的,后来居上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历史上的无数英雄,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由于他们与劳动人民对立的阶级地位,不可能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有多少建树,就个人而言,文才武功最难兼备。即使最杰出者,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他们虽然武功赫赫,称雄一时,但在“文治”这一面,也都有欠缺,他们个人的才能也不全面。 “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不但是一种坚强的信心和伟大的抱负,而且是一种昂扬的斗志。抒发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4、 探讨文章主旨 沁园春雪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史,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5、写作特点 写景、议论、抒情三者有机结合。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描写:辽阔的北国漫天飞雪,大地冰封;有具体描写:长城内外,白雪覆盖,滔滔黄河,停止奔流,群山如银蛇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如蜡象奔驰。其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描写,还有想象描写:雪后天晴,红装素裹,更加妖娆。这些描写,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的雪景图,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下阕是议论兼抒情。由江山的多娇,想到人们为之倾倒的历代英雄,引出一番议论,历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指出他们的不足。最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主宰世界的壮志豪情。全词写景与评论,密切关联,互相映衬。由于情感与景物相生,描写与议论结合,产生了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语言形象、精警、优美。全词 114个字,就清晰地勾画出一幅北国风光图,极有分寸地评论了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人物,字里行间又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动词“封”“飘”“驰”,形容词“莽莽”“滔滔”,极富形象“银”“蜡”“素”“红”等,色彩鲜明,“惜”字很有情味,副词“惟”“顿”“略”“稍”,都用得十分贴切,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在议论文字中,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只识弯弓射大雕”,使人浮想联翩。词中还运用了比喻、借代、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第二课时一、导入1、播放一段红梅赞的音乐。2、同学们刚才听到的是歌剧江姐中的插曲红梅赞,她歌唱的是俏丽动人的梅花的形象。你对梅有哪些了解呢?能给大家介绍一点吗?(生)大部花春暖时开放,而梅花盛开在寒冬,初春之时。梅花是百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的花。中国传统文人视梅花为花中的“清客”,并把它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3、听了这些同学的介绍,你们想不想看看俏丽的梅花?(欣赏梅花图片,老师穿插一句话讲解)4、“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自古以来,人们种梅、赏梅、画梅、写梅,留下了许多歌咏梅花的诗词名句。谁能吟诵几句,让我们共赏诗情画意?(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5、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得作品:卜算子咏梅。二、二、初读感知初读感知1、读读题目,看和以前的课文题目有什么不同?词牌名:卜算子(表明这首词有固定的格式)题目:咏梅(赞美、歌咏梅花)2、既是“咏梅”,那么毛主席眼中的梅花是怎样的呢?他又是怎样赞美梅花的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体会,初步把握作者的感情。(学生自由读)3、读了这首词,你有什么感觉?是振奋激动还是哀愁无奈?是生机热烈还是衰败冷清?4、指名读。要想朗读好诗歌,一定要把握好节奏,重音和感情。5、师生齐读三、精读感悟1、一般来说,咏物言志的诗文都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毛泽东的这首词也不例外。那么,这首词作写出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呢?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研读讨论,找出关键词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一)体会到坚强a.环境:飞雪、百丈冰姿态:花枝俏b.读着这些话,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冰天雪地、悬崖绝壁、寒风阵阵、大雪纷飞、百花凋零、梅花傲霜斗雪、绽放枝头c.如果梅花有表情,这时会是怎样的表情?如果梅花会说话,这时会说些什么?(二)体会到乐观、谦虚a.“不争春”、“报”、“笑”b.梅花在雪中开放是为了向人们展示美吗?不是。是在传递春的信息。c.春天终于来了,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画面?百花盛开,异彩纷呈、万紫千红、山花烂漫d.这时梅花的心情怎样?生作梅子和百花在一起,这时的“笑”是欣慰的自豪的笑。e.如果梅花是一个人,你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人。4、结合背景小结毛主席写下这首词作是在1961年的冬天,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正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在这样困难的时候,中国的革命事业正需要像梅花一样不畏困难、乐观豪迈的共产党人。中国人喜爱梅花、赞美梅花,正是因为梅花高洁的品质是我们民族的灵魂。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诵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四、对比阅读,拓展延伸。1、毛词小序中交待:毛泽东的这首咏梅词,是在读陆游咏梅词之后“反其意而用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用它的题材,但立意和它相反。2、那么陆词立意如何呢?请同学们阅读陆游原词,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词作的含义。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你是如何理解陆词的立意的?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3、这两首词都是咏物言志的名篇,却各有千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两首词作,比较它们在塑造梅花形象,感情基调、思想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生阅读交流)(结合具体的句子说一说)相同: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不同:词中梅花形象的不同:前者代表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腾讯产品面试题及答案
- 慢阻肺试题及答案
- 新疆海鲜地理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南分享试题及答案
- 药典标准与质量控制知识试题及答案
- 在国际业务中专利申请注意事项分析试题及答案
- 综合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激光中医治疗的新趋势试题及答案
- 药师考试考试大纲解读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 干部履历表(中共中央组织部2015年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PPT2023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
- 47页数字孪生人脸识别轨迹分析电子围栏智慧工地解决方案.pptx (2)
-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理论知识测试试卷
- 16起触电事故案例分析
- 呆滞物料的管理规定
- 喜来登酒店设施及面积分配表
- 商业地产-租金测算表950354217
- 童年歌词拼音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