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共6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40题。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的代谢废物、营养物质等含量相对稳定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只受血糖浓度的调节D.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并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2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 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C.通过神经减少汗腺分泌 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强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4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B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2,4D 、 萘乙酸 、乙烯等都是植物激素 5有机磷农药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不能释放递质 B.突触后膜会被持续抑制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结构被破坏6激素有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依次是( )A垂体、甲状腺、全身细胞 B垂体、全身细胞、全身细胞C垂体、全身细胞、甲状腺 D下丘脑、甲状腺、全身细胞7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过程 D胰岛素促进、等过程8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上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先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然后确定最适浓度9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1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K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C.呈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环境容纳量比S型的大D.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环境容纳量一般不会发生变化11.分析右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该种群数量在C点达到K值B.CD段种群数量减少C. 海洋渔业捕捞的最佳时期是CD时期D.B时期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时期,种群数量在K/2左右1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相同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13右图表示某种群在某稳定生态系统中数量变化曲线,K代表的是环境容纳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数量达到b之后,种群数量呈现波动 B如种群数量的a等于K/2,则c等于2aC种群数量小于c时,出生率不一定大于死亡率D如b与c的值相差不大,则b之后种群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14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B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K值时减为0C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利于提高其环境容纳量1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和家畜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得到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16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17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可为鱼的生存提供氧气 B鱼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18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间因某种关系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寄生关系 结果是“同生同死” B竞争关系 可致使劣势种灭绝,以利于优势种得到更多的资源和空间C捕食关系 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结果达到动态平衡D竞争关系 结果是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不会淘汰其中一方19.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20人们根据昆虫成虫的趋光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运用的信息传递的种类是(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21.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 ( )A.胰岛、肝脏、垂体 B.胰岛、唾液腺、垂体 C.胰岛、门静脉、肝脏 D.胰岛、肝脏、肾小管22.科学家在研究甲状腺代偿性肿大时发现,将狗甲状腺的大部分去除,残留部分不久就会肥大并恢复到原来大小,其原因是 ( )脑垂体 大脑皮层 甲状腺肥大 甲状旁腺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减少A.B. C. D.23.丘脑下部具有感受血液中溶质浓度变化的感受器,一旦浓度升高,这些感受器便刺激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ADH),其作用是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DH能够使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B.大量喝水可以增加ADH的释放C.细胞外液中溶质浓度的降低会使垂体受到的刺激减弱D.通过抑制ADH的分泌能使尿量增加24.下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 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C. 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D.图示的调节过程与神经调节相比较缓慢,但比较准确25.在马铃薯的贮存过程中,为了防止其发芽,可施用一定浓度的 (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26.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促进青香蕉变为黄香蕉 C.棉花的保蕾保铃 D.人工培育无子辣椒27.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移植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在移植过程中能 ( )A.破坏根的顶端优势 B.促进侧根生长素形成 C.促进侧根细胞分裂 D.破坏侧根生长素形成28.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进行对照 B.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进行对照C.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D.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进行对照29.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外加生长素浓度(mg/L)01.02.03.04.05.06.07.0花粉管平均长度(mm)0.53.65.56.45.23.10.40.2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外加生长素促进花粉管萌发的最适浓度浓度约为3.0(mg/L)B.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6.0(mg/L)时,对花粉管的萌发起抑制作用C.外加生长素浓度为0(mg/L)时,花粉管中不含有生长素D.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3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能力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31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若蛇增加1g生物量,至少要消耗植物的生物量是( ) A、1000g B、500g C、250g D、125g32.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减轻污染,保护青山绿水33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D1)B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C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DW1D1D23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肯定大于 B.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35科研人员对某草原一种野生动物的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B.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C.死亡率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D.要合理地利用该种动物资源,应将该种群的密度控制在D点时的水平36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37. 下左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B.种群数量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38. 上右图是以种植番茄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食物链是ABC B.BC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0%C.如果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 J/(cm2a),A、B、C三个种群中,未被利用的能量占其同化量比例最高的是C种群 D.先进行物质循环,再进行能量流动39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黄鼠的丰富度 40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单位:102kJ/m2/年),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下列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5.92.813.1乙870.7369.4501.3丙0.90.30.6丁141.061.979.1戊211.520.1191.4A丁为肉食性动物 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C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D该群落是演替的乔木阶段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41.脑水肿常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进行脱水治疗,但有副作用。据报道,促皮质激素(ACTH)的治疗效果远远高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相同,甲和乙表示相应的器官,请据图回答:(1)图中乙表示的器官是 ,激素CRH的名称为 。(2)糖皮质激素可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并抑制糖的分解,则其作用效果与 (激素)相同。(3)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受ACTH的调控,同时其分泌量增加会 (促进抑制)ACTH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为 。(4)脑水肿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一些蛋白质进入脑组织液中,导致其渗透压 ,进而引起脑组织液总量增加。(5)促皮质激素(ACTH)对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通过_运输,因此作用范围_。42.下图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所示的是_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_细胞。(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可分泌_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免疫反应的特点是 ,此免疫途径是_(用图甲中数字和箭头表示)。(4)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_内分化成熟。(5)若通过产生的物质攻击自身器官引起的疾病叫_。43.下图为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包含的食物链: 。(2)种群丙繁殖速度最快是在图中哪一点? ,繁殖速度在AB段受到限制的原因是: , 。(3)种群丙有ABCD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处于 期;在C处种群年龄组成属 ,该环境所能容纳甲、乙、丙数量的最大值叫_。(4)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越强,图中曲线的振幅和周期变化情况是 。44.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