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临沂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临沂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临沂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临沂专版2019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燃烧和灭火6年4考一、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辨一辨1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即可实现灭火。()2燃烧一定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但是发光、发热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3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二、日常生活中的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及灭火原理,考点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常识6年3考,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1家用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泄漏,切不可点火检查,应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2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切不可用燃着的蜡烛进行灯火实验。3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应该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4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想一想1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爆炸不一定都是由燃烧引起的。例如,汽车轮胎爆炸、高压锅炉爆炸,它们是由于压力过大而引起的爆炸,属于物理变化。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一定会发生爆炸吗?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不一定引起爆炸,只有空气或氧气的含量达到一定的范围(即爆炸极限)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考点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6年6考,想一想1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下的变化与石油的炼制在变化类型上有什么不同?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下的变化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炼制是物理变化。2燃料燃烧时,若燃烧不充分,会有哪些弊端?燃料燃烧不充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污染环境。,想一想氢能源目前未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例1】2017聊城中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B)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典型例题分析,类型1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解析:油的着火点一般是不能改变的,A说法不正确;蜂窝煤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说法正确;高层建筑物起火不能乘电梯撤离,C说法不正确;酒精在桌面上燃烧,不能用水来灭火,D说法不正确。,解题方法: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两点:1.掌握促进燃烧的方法、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2.知道一些生产、生活中易燃易爆的安全常识。燃烧与灭火的关系:注意事项着火点和温度概念不同。着火点是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一般不可变,而温度是一个变量。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才可能燃烧。灭火只能降低温度,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变式运用1.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B,【例2】2017枣庄中考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B)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可燃冰”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类型2化石燃料与环境,解析:“可燃冰”不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可燃冰”与天然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A说法错误;“可燃冰”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B说法正确;“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C说法错误;“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说法错误。,解题方法: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注意事项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在世界上的储量有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另外,三大化石燃料在组成上都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可燃冰是化石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形成,是不可再生能源。,变式运用2.2016济宁中考我市煤电资源丰富,由于当地煤炭含硫量大,燃煤烟气大量排放对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影响,为改善空气质量,某电厂采用高速旋转雾化器来处理燃煤烟气,并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见图。(1)写出流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H2O=H2SO3、H2SO3Ca(OH)2=CaSO32H2O。(2)流程中通入氧化空气的目的是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3)煤电工业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又严重影响着大气环境质量,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提出两项合理建议:开发新能源;用水力发电替代火力发电(合理即可)。,重点实验突破,实验5燃烧条件的探究,典例分析,【例】2016云南中考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B.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分析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具备燃烧的条件;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铜片上的红磷不能燃烧;实验中热水为白磷的燃烧提供热量,从而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同时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命题挖掘如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1)仪器的名称为酒精灯;(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乒乓球碎片;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填序号)。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解析:(1)仪器是酒精灯;(2)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而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因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3)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都与氧气接触,在加热过程中,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故同时加热等量的木屑和煤粉,木屑先燃烧;(4)蜡烛燃烧需要氧气,A正确;由图像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B正确;当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变为16%,这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C正确;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含有16%的氧气,其他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共占84%,D错误。,12013临沂13题2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命题点1燃烧和灭火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燃烧的条件常结合兴趣小组实验、生产或生活背景考查;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灭火的方法以及原理均结合其他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六年真题全练,A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进而达到灭火的目的,A正确;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浇灭,否则易发生触电事故,B错误;是否含有碳元素并不是物质具有可燃性的条件之一,例如硫单质和氢气等不含碳元素也可以燃烧,C错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两个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D错误。,22017临沂22(4)题1分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填序号)。A移走可燃物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A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使气态石蜡被赶走,所以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故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移走可燃物。,32015临沂21题4分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通入氧气。(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白磷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关联考题2017临沂7题A2分,猜押预测1.2016重庆B卷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达到机制炭的着火点,A正确;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B正确;机制炭的着火点不能改变,C错误;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D正确。,得分要领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只要采取一种灭火方法,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4.2014临沂8题2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冬天用煤取暖时封闭门窗C到煤窑中挖煤用火把照明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命题点2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A油锅中的油着火可盖上锅盖,使油隔绝氧气而熄灭,A正确;煤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因此冬天用煤取暖时不能封闭门窗,B错误;煤窑里常常含有一定量的甲烷,如果甲烷的浓度达到了甲烷的爆炸极限,遇明火会发生爆炸,从而导致安全事故,C错误;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具有可燃性,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D错误。,关联考题2017临沂7题C2分;2016临沂15题A2分,猜押预测2.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尘以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所以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A正确;档案资料起火,用泡沫灭火器会加重档案资料的损坏,应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B错误;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C正确;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D正确。,命题点3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52017临沂26题3分据央视2017年5月18日报道,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从海底以下可燃冰矿藏中成功开采出天然气,成为全球首例,对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2)开采可燃冰矿藏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止其泄漏,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气体泄漏,会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严重。,解析:(1)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2)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但它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开采不当,甲烷气体将大量泄漏于空气中,其造成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62015临沂24题4分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提倡“生活方式绿色化”。请根据你学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消耗化石燃料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请你写出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2)请你写出一条“践行绿色生活”的建议:出行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解析:(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气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出行以公交车代替私家车,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拒绝吸烟,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都是践行绿色生活的方式。,72014临沂23(1)(3)题3分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B。A节约纸张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D尽量乘坐公交车,解析:(1)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3)节约纸张,可以减少森林砍伐,从而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保护环境,A正确;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增加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且会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环境,B错误;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C正确;尽量乘坐公交车可以减少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正确。,82013临沂14(2)题1分在普通汽油中加入适量的燃料乙醇可制得乙醇汽油,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一条即可)节约石油资源(或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或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或促进农业生产等)。,解析: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所以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节约石油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