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doc_第1页
毕业论文-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doc_第2页
毕业论文-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doc_第3页
毕业论文-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doc_第4页
毕业论文-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姓 名:学 号:093010030105班 级:01班年 级:2009级专 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系 部:食品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3年5月4日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武昌工学院所有。特此声明作者专业:作者学号:作者签名:年 月 日 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研制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DrinkXiaogeng, Xu2013年5月4日摘 要膳食纤维作为功能性食品,近年来在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食品专家把膳食纤维作为21世纪的功能食品。有些营养学家把膳食纤维看作是继蛋白质、脂肪、糖、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营养素之后的第七大营养1。我国是红薯种植大国,但对红薯的研究能力尚有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利益损失较大。进行该研究将有助于红薯资源的综合开发,提高其经济价值,能提高其利用率2。本文旨在研究红薯的膳食纤维提取及其饮料的加工以及制作工艺,通过对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提高红薯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延长红薯加工的产业链,同时变废为宝,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能充分利用资源3。本文采用物理法提取红薯中膳食纤维,以红薯膳食纤维作为实验的材料,对红薯膳食纤维饮料进行研究,以红薯膳食纤维的质量指标为衡量的标准,结果表明:红薯膳食纤维的添加量为9%(料液比),甜味剂的添加量为11%(料液比),酸味剂的添加量为0.5%(料液比)时,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质量是最好的。关键词:红薯膳食纤维;酸味剂;甜味剂;料液比武昌工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专用稿纸13AbstractDietary fiber as a functional foo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in the world. Many food experts to dietary fiber as functional food in twenty-first Century. Some nutritionists to dietary fiber as a protein, fat, sugar, minerals, vitamins and water six big nutrients after the seventh nutrition. China is a big country of sweet potato planting, but also sweet potato research capacity is insufficient, a serious waste of resources, economic interest loss bigge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weet potato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economic value,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extraction and beverage processing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roug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drink, to further enhance the added value of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of sweet potato, prolong the sweet potato processing industrial chain, at the same time, waste to treas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can make full use of resources.The dietary fiber from sweet potato by physical method, with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study the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drink, to the quality index of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as standard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was 9%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added sweeteners 11%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adding amount of sour agent was 0.5%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the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beverage quality is the best.Keywords: Sweet potato dietary fiber; sour agent; sweeteners; solid-liquid ratio目 录绪 论11 材料与方法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32 实验处理32.1 红薯膳食纤维的提取32.2 红膳食纤维饮料的加工工艺33 分析测定方法43.1 感官评价43.2 理化指标的测定44 单因素试验54.1膳食纤维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54.2甜味剂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64.3酸味剂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75正交实验的设计86 结 语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 绪 论膳食纤维这一名词的出现是在上一个世纪的五十年代,首先是由Hipsley提出来的,他认为膳食纤维是植物细胞中的不可消化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的代名词4。时间一直到了到1972年,1972年TrowcU等人在检测食品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时对膳食纤维进行了重新的一个定义。他们觉得膳食纤维就是一种“完全不能被人体消化道内的酶所消化的一种植物成分之一”,这种在他们观念里的“生理学上的定义缘由是意图将纤维与人体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试着联系起来。依据这种思想逻辑的延续和定义,膳食纤维又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包含了植物细胞中细胞壁的物质,就像纤维素、果胶之类的物质。除此之外膳食纤维还包括了细胞内所含有的多糖类的物质,如树胶和胶浆等5。但这种定义曾经因为被人们认为不够精确和准确而受到了大众的批评。到了1976年底的时候,Trowell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整合前人理念的基础上重新给出了更加确切的定义,此定义被认定为化学定义,他把“不能被人体消化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等”统称为植物的膳食纤维。实际上这两种定义都是那些不同的植物成分的混台物。到1979年第93届美国职业分析化学家学会年会上,PIosky和Harand联合提出,希望两个人能够统一一下膳食纤维的最新定义以及分类的方法,但两人并未能达成共识。到了1981年的第95届AOAC年会上,近百位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他们各自对膳食纤维这一定义的理解和分类的方法,其中普遍被大众所接受认同的方法还是由TroweU于1976年所提出的,就是膳食纤维就是那些不能被人体消化道所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的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1987年Englyst等人提出以“非淀粉类多糖”来替代膳食纤维这一概念中“非消化性残余”这一更为贴切的表述。到了1999年,膳食纤维有了当时最前沿的定义:膳食纤维是指一些食物中难以被人体内源酶所消化吸收的植物细胞、多糖以及其它物质的总称。这一定义包含食物中的大部分组成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胶质、粘质、寡糖、果胶以及其它小量组成成分如蜡质、角质等6.7。由于人类消化道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少的催化纤维素分解的酶的系统,不能被吸收利用,但总的来说,在人体内的有益作用则是多方面的。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之一,根据膳食纤维是否溶于水可以分为两类:即水溶性纤维与水不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是两种比较多见的水不溶性纤维,他们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中;果胶和树胶归属水溶性纤维,存在在自然界的植物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中9.10。农作物中的大麦、胡萝卜、柑橘、亚麻等食物中都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纤维,水溶性纤维对人体是很有好处的,首先可降低人体消化道的消化速度,其次也能较快地排泄人体中的胆固醇,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很大的帮助,能促进体内有毒有害重金属等的排出,可让血液中的血糖以及胆固醇控制在相对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同时还能帮助世界上现有的糖尿病患者改善他们的胰岛素水平和三酸甘油脂11-15。水不溶性纤维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水不溶性纤维可以降低人体患肠道癌的风险,同时可预防人体便秘,减少人体消化道中细菌等排出的毒素。大多数植物含有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因此保持饮食的合理均衡,保证能同时摄取水溶性与水不溶性纤维才能获得人体所必须的充足的营养元素16。关于膳食纤维的营养价值的评价,一些营养学家称之为更有利于健康的未来食品以及纤维素:营养键上缺少的一环 17,甚至美利坚合众国批准了一项法律,新法允许了纤维素可以在食品包装上进行宣传,但持相反观点的人认为纤维素的价值目前仍然缺乏相对直接的证据。1990年哈佛大学研究表明:燕麦麸可能对胆固醇并无直接的影响,同年美国科学杂志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哈佛大学的结论尚待更多实验评价。1989年在东京举办的膳食纤维国际专题会议上,讨论的内容主要包括:膳食纤维与胃肠道功能,脂肪物质的吸收与糖尿病的营养对象和动脉粥样硬化及大肠癌的关系等。该讨论会进一步肯定了膳食纤维的功能价值。膳食纤维对人体的功能作用主要包括18-20: (1)增加食物在口腔中咀嚼的时间,延长食物经咀嚼后在胃中排空的时间,从而促进消化道中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食物在胃肠中吸收水分后,体积自然增大,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这时便变成胶态,从而延长了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时间,使逐步增高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下降,糖耐量得到充分的改善。由于纤维素在食用后饱腹感比较强,从而有利于降低人体的食量,也可以防止因饥饿形成的应激性血糖升高,这对人体减肥和糖尿病患者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3)纤维素含量较低的食物需经较长时间才可将人体肠道内的物质排空,高纤维素食物经大约12小时后就可以使肠道排空,降低因食用进入人体的亚胺等对人体有害致癌物质的吸收量。植物纤维中的果胶能与致癌物质结合从肠道内排出体外。纤维素中的木质素可使具有吞噬致病细菌和癌细胞的巨噬细胞活力提高很多倍,从而可抑制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生。有助大肠癌的治疗和大肠癌发病前的预防,对便秘患者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4)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一般人正常饮食中加入20的膳食纤维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能够得到明显的下降。膳食纤维缩短了食物在人体肠胃中停留的时间,减少了从食物中吸收胆固醇的量,同时,能够促进胆固醇在肝脏代谢分解后与胆盐结合排出体外,减少胆盐在体内留滞的时间和存积量,能够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以及胆汁酸。红薯是中国粮食作物中主要的作物之一,全国种植面积达到了六百一十六万平方米,总产量为一万一千七百零四万吨,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位于世界第一的位置,生产的红薯中30%用来加工提取淀粉,薯渣含量为10%-14%,总产量19.5万吨左右。这些薯渣一直没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除很少的一部分薯渣被用作饲料外,大部分被当作废料被人们弃去,由此可见资源浪费是相当大的,因此造成主产品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却非常非常的低,束缚了红薯加工企业的前进和发展,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又造成了环境的大面积污染。据国外相关研究机构的调查,在具有防癌抗癌作用的多种作物中,红薯位于各作物之首。红薯加工的副产品薯渣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薯渣中的纤维含量相当高,纤维质感比较好,口感极佳,对于加工成高纯度、高附加值、用途广泛的低热量的膳食纤维是很好的。因此,红薯作为一种具有疗效的食品,其开发应用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采用物理法提取红薯中膳食纤维,以提取出的膳食纤维为原料进一步制备红薯膳食纤维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各因素对红薯膳食纤维饮料质量方面的影响。 (2)考察了红薯膳食纤维饮料达到质量要求的最佳条件。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与试剂不溶性物既红薯渣:市售新鲜红薯,洗净,切块,粉碎,过滤,于80干燥后,粉碎至60目筛蒸馏水、-淀粉酶、甜味剂(白糖)、酸味剂(柠檬酸)、稳定剂(果胶)、乳化剂硬脂酸单甘脂(使用剂)、防腐剂(山梨酸)1.2 主要仪器与设备电热恒温水浴锅(HHS-11-6谦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精密pH计(PHS一25型金坛市泰纳仪器厂)、真空干燥箱(DZF-6020天津天有利科技有限公司)、粉碎机(MSGX-B-28远航科技有限公司)、筛子(200目安平县烨博莱商贸有限公司)、高压均质机(GYB系列上海东华高压均质机长)、真空抽滤器(SHZ-D青岛科恒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电热鼓风烘干箱(DHG-9050B上海琅玕实验设备有限公司)2 实验处理2.1 红薯膳食纤维的提取本论文采用物理法提取红薯膳食纤维,其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取一定量的红薯的薯渣粉末加入与其10倍质量的水,在水中浸泡30分钟,接着除去粉末中的水分,再用蒸馏水水洗2-3次,按料液比(g:ml)1:10的比例往其中加入水,加热到糊状之后,再冷却到60,紧接着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之后转移到水浴锅,在水浴锅中保温、液化、水解,水解结束后立即升温,目的是杀死其中的-淀粉酶,待其冷却后,用200目的滤布过滤,滤渣漂洗的要求是清洗2-3次,在拧干滤渣之后,在60的烘箱中烘干,待其干燥后,粉碎就可以得到我们需要的膳食纤维。2.2 红膳食纤维饮料的加工工艺2.2.1工艺流程红薯膳食纤维混合配制添加剂红薯膳食纤维粉产品均质2.2.2工艺要点(1)红薯纤维粉:将得到的红薯膳食纤维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在干燥箱的温度为105-110的条件下烘干。烘干后,用粉碎机粉碎彻底,接着用100目200目的粉样筛过滤,这样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红薯膳食纤维粉末。(2)混合配制:首先将配料中的甜味剂、酸味剂、稳定剂、乳化剂等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将其过滤后按以下配方混合配制:红薯纤维粉89、白沙糖7、柠檬酸0.5。(3)均质:在4050Mpa下均质,均质的要求次数为3次,目的是使各种溶解物分布均匀,使其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红薯膳食纤维饮料。3 分析测定方法3.1 感官评价感官指标:组织10名有经验的专家对产品进行品评,采用100分制评分法,评分标准根据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色泽(20分)、组织状态(30分)、滋味(30分)、气味(20分)进行综合,取平均值为感官评分。(1)色泽: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颜色均匀一致,没有杂色(20分) 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颜色均匀一致,有少量杂色。(10分) 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颜色不均匀,杂色较多。(5分) 不具备产品应有的色泽。(0分)(2)组织状态:呈液态,不含杂质,无结块。(30分) 呈液态,不含杂质,有少许结块。(20分) 呈液态,含有杂质,有少许结块。(10分) 未呈液态,含有杂质及结块较多。(0分)(3)滋味: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可口,微甜,没有发酸刺喉等味道。(30分) 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有少许刺激味道。(20分) 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没有甜味,发酸刺喉较明显。(10分) 不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0分)(4)气味:气味正常,没有酸臭味,苦味等异味。(20分) 气味正常,没有酸臭味,有少许苦味。(10分) 气味不正常,酸臭味,苦味等较为明显。(0分)3.2理化指标的测定(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首先将试样充分混匀之后,用四层纱布慢慢挤出滤液,先将最初几滴弃去,然后收集滤液,将其置于专用仪器中备用。测定前应根据厂家给定的用户使用说明书校正折光计,目的是为了减少人为误差和实验误差。再分开折光计的两面棱镜,用脱脂棉蘸取乙醚或者乙醇将其擦干净,擦净之后将其放置好。 用玻璃棒末端蘸取处理后的样品23滴,滴到折光计棱镜面的正中央,处理过程中不能使玻璃棒触及镜面。 闭合棱镜要迅速,闭合后使其静置约1分钟,保证样品均匀无气泡,而且充满目镜视野。 对准光源,通过目镜观察接物镜。调节指示装置,一定要使目镜中的视野分成明暗两个可见部分,再通过调节微调螺旋,使它的明暗界限达到清晰可见的状态,并使其分界线恰好在接物镜的十字交叉点之上。最后读取目镜视野中的百分数或折光率,并记录棱镜的温度。 若目镜读数标尺刻度为百分数,那就是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对精密度的要求,同一样品在两次之后,其测定值之差,不得能超过0.5%。(2)纤维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先称取1g实验试样,放置于25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加入25ml硝酸-乙醇混合液,在实验装置中装上回流冷凝器,于沸水浴上加热lh,紧接着不断地振荡装置,直到纤维变白为止,若有样品溅出,需重做。用120g的砂芯漏斗作为过滤装置对其进行过滤过滤,用10ml硝酸-乙醇混合液清洗实验反应后的锥形瓶。加热水洗涤之后,将残渣全部转入漏斗中,继续用热水对其进行洗涤,直到往滤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之后不显示酸性,用乙醇清洗数次来完成这一步骤。吸干洗涤液,小心取出漏斗,用蒸馏水把外沿冲洗干净清洁,将其放到烘箱中,在温度为105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计算中减去漏斗重量之后,就是纤维素的总量。计算纤维素=(m1-m)/m2(100-w)*100%式中说明如下: m1是烘干后砂芯漏斗和残渣质量; m2是干样品质量; m是烘干后砂芯漏斗质量; w是样品水分百分数。(3)沉淀率的测定在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样品进行称重,前提是事先称取离心管的重量,控制转速为2000rmin,离心时间为20min,离心结束后将上层液弃去,接着倒扣离心管,沥干2h后再一次称重,称重结束后求出其沉淀率。不难发现,沉淀经过常压干燥的处理后,变成了沉淀干物质。4单因素试验 对于质量指标,我们主要涉及到可溶性固形物、纤维含量、沉淀率三个参数,我们考虑不同含量的膳食纤维、甜味剂、酸味剂在产品中的配比,根据实验测定得出这些配比发生变化时,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质量指标、感官指标的相应变化情况。4.1膳食纤维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在控制果胶、琼脂等配料配比不变的情况下,即果胶配入0.2%,琼脂配入0.3%的情况下,分别取膳食纤维1%、5%、9%、13%的料液比测定膳食纤维饮料的感官性质和理化性质。表4.1膳食纤维添加量、质量指标与感官指标之间的关系膳食纤维添加量质量指标1%5%9%13%可溶性固形物1.3461.3481.3511.350纤维含量8.910.112.211.1沉淀率1%0.8%0.4%0.65%感官指标评分80709070结合表4.1以及图4.1可知,配入9%含量的膳食纤维的红薯膳食纤维饮料与其他不同膳食纤维添加量的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为1.351,纤维含量为12.2,沉淀率为0.4%,其感官指标评分最优,质量指标最优。由此可知: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添加量为9%,即膳食纤维的添加量为9%时,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品质是最好的。4.2甜味剂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在控制果胶、琼脂等配料配比不变的情况下,即果胶配入0.2%,琼脂配入0.3%的情况下,分别取甜味剂3%、7%、11%、15%的料液比测定膳食纤维饮料的感官性质和理化性质。表4.2 甜味剂添加量、质量指标与感官指标之间的关系甜味剂添加量质量指标3%7%11%15%可溶性固形物1.3501.3631.3581.352纤维含量9.111.510.99.5沉淀率1.2%0.8%0.95%1.35%感官指标评分65857570结合表4.2以及图4.2可知,配入7%含量的甜味剂的红薯膳食纤维饮料与其他不同甜味剂添加量的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为1.363,纤维含量为11.5,沉淀率为0.8%,其感官指标评分最优,质量指标最优。由此可知:甜味剂的最佳添加量为7%,即甜味剂的添加量为7%时,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品质是最好的。4.3酸味剂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在控制果胶、琼脂等配料配比不变的情况下,即果胶配入0.2%,琼脂配入0.3%的情况下,分别取酸味剂0、0.1%、0.5%、1%的料液比测定膳食纤维饮料的感官性质和理化性质。表4.3 酸味添加量、质量指标与感官指标之间的关系酸味剂添加量质量指标00.1%0.5%1%可溶性固形物1.3481.3591.3491.340纤维含量9.09.89.59.3沉淀率0.9%0.47%0.83%0.66%感官指标评分75907065结合表4.3以及图4.3可知,配入0.1%含量的酸味剂的红薯膳食纤维饮料与其他不同酸味剂添加量的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相比,可溶性固形物为1.359,纤维含量为9.8,沉淀率为0.47%,其感官指标评分最优,质量指标最优。由此可知:酸味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1%,即酸味剂的添加量为0.1%时,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品质是最好的。5正交实验的设计正交实验的设计:在该实验中主要用到3个因素,分别是红薯膳食纤维,甜味剂,酸味剂,在上面分别分析了3种因素添加量对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影响,并可分别确定出其他条件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各因素的最佳用量,在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最佳添加量附近取试验点。在该基础上,可进行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研制的正交试验。正交采用L9(34)正交表,根据正交表制定出相应的正交试验。 表 5.1 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研制因素水平表因素水平膳食纤维/%A酸味剂/%B甜味剂/%C状态1750.05符合饮料标准2970.1符合饮料标准31190.15符合饮料标准由表 5.1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研制因素水平表可以看出,当膳食纤维的添加量为9%,酸味剂的添加量为7%,甜味剂的添加量为0.1%时,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品质是最好的。表5.2 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研制L9(34)正交实验结果试验号列 号A(膳食纤维)空列B(酸味剂)C(甜味剂)饮料品质1111112.962122213.143133312.974212313.275223113.256231213.227313213.078321313.049332113.06K139.0739.2239.27K239.7539.4739.43K339.1739.2939.28k113.02313.07313.09k213.2513.15713.143k313.05713.09713.093极差R0.680.250.16因素主次 A B C优方案 A2B2C2 优方案是指在所做的试验范围内,各因素较优的水平组合。各因素优水平的确定与实验指标有关,若指标越大越好,则应选取指标大的水平,即各列Ki(或ki)中最大的那个值对应的水平;反之,若指标越小越好,则应选取使指标小的那个水平。在本试验中,试验指标是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质量指标,包括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膳食纤维的含量以及沉淀率,综合涉及到的三个因素,即膳食纤维的添加量、甜味剂的添加量、酸味剂的添加量可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大越好,膳食纤维的含量越大越好,沉淀率越小越好,所以应挑选每个因素的K1,K2,K3(或k1,k2,k3)中最大的值对应的那个水平,由于:A因素列:K2 K3K1B因素列:K2 K3K1C因素列:K2 K3K1所以,最优方案为A2B2C2,即膳食纤维的添加量为9%,酸味剂的添加量为7%,甜味剂的添加量为0.1%。6 结 语实验过程经历了三个礼拜,根据自身实际操作的情况,综合本实验的总的结论为:(1) 红薯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有化学分离法、化学试剂酶结合分离法、生物技术法以及物理法四种,本文运用物理法提取红薯中的膳食纤维。(2) 本文以提取出的膳食纤维为原料进一步制取红薯膳食纤维饮料,加以甜味剂、酸味剂等,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红薯膳食纤维的添加量,甜味剂的添加量,酸味剂的添加量对红薯膳食纤维饮料品质的影响,得出制备最佳条件:红薯膳食纤维添加量的最佳添加量为9%,甜味剂的最佳添加量为7%,酸味剂的最佳添加量为0.5%。(3) 具体的工艺流程涉及到了红薯膳食纤维的提取,添加剂的混合配制以及均质。(4) 测定的质量指标主要有三个: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膳食纤维的含量和沉淀率,涉及到的仪器主要有折光仪和离心机等。通过此次试验,我明白了目前红薯的开发利用还不是很充分,红薯膳食纤维的开发前景比较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红薯膳食纤维饮料的发展会更进一步。参考文献1 郑建仙. 功能性食品. 第一卷M.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95:1-6.2 Spiller G A,etal,Handbook of dietary fiber in human nutritionJ. New York:Marcel Dekker,1993:16-18.3 闻芝梅,陈君石主译. 现代营养学(Present Knowledge in Nutrition,EKHARD,EZIEGLERL.JFILER,IR.). 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 郑建仙,高孔荣. 论膳食纤维J.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4,(4):71-74.5 程启东. 食疗皆宜话红薯J. 解放军健康.1999(1):26.6 周建勇. 膳食纤维定义的历史回顾(19531999)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28(1):26-28.7 J W Devries,L Prosy Li el al,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defining dietary fiber. Cereal foods world,1999,44(5):367-3698 张兆琴,官新森,万婕等. 红薯槽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J. 江西食品工业,2009(1):32-339 Msoodj F A;Bhawana Shama;Chauhan G S Use of appie pomace as a source of dietary fi-ber in cakes外文期刊2002(02).10 刘达玉,黄丹,李群兰酶碱法提取薯渣膳食纤维及其改性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5):636611 尹丛林. 红薯糟膳食纤维的酶法制备及压力改性研究: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815-2512 周帅,邬建国,张晓昱等. 药用真菌液体发酵红薯糟获得膳食纤维的发酵工艺研究c,杜连祥工业微生物进展2005年中国工业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3曹媛媛,木泰华。筛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