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习作从指导观察起步习作指导校园里的爬山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中的发现”。习作之前,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为了保证观察的真实,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打算观察什么。学生说的兴高采烈,因为他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家里养的宠物、花草等等。最后,我叮嘱:“一定要认真观察,明天和大家交流。”看到他们信心十足的样子,我放心了,但第二天的交流,令人大失所望。学生所谓的观察基本停留在对于事物的印象中,如,蚂蚁团结一心;北斗星像勺子;鱼睁着眼睛睡觉;含羞草一碰叶子就会合拢这些经验性的印象,有些根本不是学生观察的结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带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观察,观察的对象是校园的爬山虎。师:爬山虎大家见过吧。生:见过,学校的多功能厅上面就有。师:是啊,我们学校就有爬山虎,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爬山虎。生1:爬山虎也叫爬墙虎,因为它可以爬到墙上。生2:爬山虎可以爬是因为它有脚。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脚下面有吸盘。师:是的,因为平时我们看到或者听到过,所以我们都能说出爬山虎的特点,但这些只是我们对爬山虎的一些印象,如果要写好爬山虎,写出我们的发现,还需要仔细观察。想想,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来观察爬山虎?生1:可以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生2:可以观察爬山虎有没有果实,什么时候开花。生3:可以观察它的脚。生4: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师:你们说得很好,还有,我们可以在远处看,也可以生5:也可以走近看。师:那么除了看,我们还可以怎么观察呢?生6: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嘴巴尝的,注意爬山虎不是食物。生7:还可以用手摸一摸。师:摸可以,但要注意,不要破坏它的生长。生8:还可以想象。师:(对生6)刚才你说到听,你想听什么?生6:我想听爬山虎的叶子在风中的声音。师:你很用心,但今天好象没有风,可能会很遗憾,不过千万别让耳朵闲着,注意听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的介绍,你一定会有收获!其他同学听见了吗?生:听见了!师:(带学生至操场,指着远处的爬山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见爬山虎给多功能厅穿上了绿色的衣服。生2:我看见那绿绿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瀑布。师:(对一些记录的同学)记的同学注意记关键词,自己能看懂就行。生3:我看见多功能厅侧面的爬山虎是绿色的,但多功能厅门口的爬山虎却是红色的。像枫叶的颜色呢。师:是啊,为什么会这样呢?生4:因为阳光照射的缘故吧,多功能厅门口那一面的光线比较多,而另一面的光线比较少。生5:也可能是两棵爬山虎的品种不同。师:不能确定的时候用上“可能”来表达,你很能干!生6:我觉得是品种不同,因为如果是光照的原因,那光照时间长的一面应该是绿色的,为什么相反是红色的呢?师:你很会思考问题,但这需要考证,如果现在我们还无法考证,我们可以怎样表达?借用蜜蜂一课中的一句话生:是我们无法解释的原因吧。师:对!刚才同学们观察很认真,接下来,我们走近爬山虎再观察,看谁有新的发现。(队伍解散)生1:(拿着一片叶子兴奋地跑过来)老师,我发现红色的爬山虎的叶子也像枫叶。生2:爬山虎的茎也是红色的生3:我看到爬山虎的脚了。师:(微笑着)你用手轻轻拉一下。生3:扒得好紧啊!不用劲还拉不下来呢!师:因为它的脚底下有吸盘呀!生3:这么光滑的墙(多功能厅的墙面是白色的铀面瓷砖),它还能爬得上去,真不简单!生4:(欣喜地跑过来),刘老师,我发现了爬山虎的果实,它是蓝色的,像蓝色的珍珠!师:真是没有想到,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呢!把它留着,回家考考你爸爸、妈妈,他们一定猜不出这是爬山虎的果实!回到教室,和学生一起回顾刚才的观察过程,把一些关键的地方,按由远到近的归类,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在黑板上,并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相机指导一些表达方法,比如:“远看爬山虎像给多功能厅穿上了绿色的衣服”也“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绿色的瀑布”当中可以加一个“也”字连接;比如:在表达同学们的议论时,可以用上“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最后刘老师说”等。因为有了观察的过程,加上表达方法的指导,学生说的兴趣昂然。说完之后,马上作文。教室里很安静;第一次没有学生拿起笔就“仰望天花板”;第一次40分钟内全班作文全部收齐。我对这次作文的完成情况作了一个统计:最快的25分钟完成320字,最慢的40分钟写了180字,90%的同学在40分钟完成了250字以上下课后,一个学生兴奋地对我说:“刘老师,这是我第一次不让妈妈帮忙,自己写的作文。”【思考】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这个故事无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观察是写作的基础。首先,观察是作文素材的来源。学生怕作文,一拿起笔起来就“望天花板”,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或者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究起原因,是没有观察的体验。通过这次习作指导,我相信,只要学生实实在在观察了,发现作文原来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形状、颜色,听到的声音或介绍,闻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摸到的感觉写下来而已,学生自然会觉得作文轻松、容易了。其次,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以表面的印象代替细致深刻的观察,是习作教学容易犯的毛病。这样的“观察”,即使学生写出了作文,也是空洞无物,甚至脱离实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细致的观察呢?我认为,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就是要从对同一个事物的观察入手,进行方法的指导,如课例中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观察内容(根、茎、叶、花、果,形状、颜色、大小);观察手段(看、听、闻、尝、触)等。原来,思想上总是有一种束缚,觉得写同一个事物会压抑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现在看来,这是自己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课标”鼓励学生写感兴趣的事物,并不是排斥教师的统一指导。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在引导学生观察之后,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以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意识地带领他们进入自己的天地,启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寻找写作材料。教师统一指导与学生自主作文,是一种“扶”与“放”的关系。习作指导校园里的爬山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中的发现”。习作之前,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为了保证观察的真实,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打算观察什么。学生说的兴高采烈,因为他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家里养的宠物、花草等等。最后,我叮嘱:“一定要认真观察,明天和大家交流。”看到他们信心十足的样子,我放心了,但第二天的交流,令人大失所望。学生所谓的观察基本停留在对于事物的印象中,如,蚂蚁团结一心;北斗星像勺子;鱼睁着眼睛睡觉;含羞草一碰叶子就会合拢这些经验性的印象,有些根本不是学生观察的结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带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观察,观察的对象是校园的爬山虎。师:爬山虎大家见过吧。生:见过,学校的多功能厅上面就有。师:是啊,我们学校就有爬山虎,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爬山虎。生1:爬山虎也叫爬墙虎,因为它可以爬到墙上。生2:爬山虎可以爬是因为它有脚。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脚下面有吸盘。师:是的,因为平时我们看到或者听到过,所以我们都能说出爬山虎的特点,但这些只是我们对爬山虎的一些印象,如果要写好爬山虎,写出我们的发现,还需要仔细观察。想想,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来观察爬山虎?生1:可以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生2:可以观察爬山虎有没有果实,什么时候开花。生3:可以观察它的脚。生4: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师:你们说得很好,还有,我们可以在远处看,也可以生5:也可以走近看。师:那么除了看,我们还可以怎么观察呢?生6: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嘴巴尝的,注意爬山虎不是食物。生7:还可以用手摸一摸。师:摸可以,但要注意,不要破坏它的生长。生8:还可以想象。师:(对生6)刚才你说到听,你想听什么?生6:我想听爬山虎的叶子在风中的声音。师:你很用心,但今天好象没有风,可能会很遗憾,不过千万别让耳朵闲着,注意听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的介绍,你一定会有收获!其他同学听见了吗?生:听见了!师:(带学生至操场,指着远处的爬山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见爬山虎给多功能厅穿上了绿色的衣服。生2:我看见那绿绿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瀑布。师:(对一些记录的同学)记的同学注意记关键词,自己能看懂就行。生3:我看见多功能厅侧面的爬山虎是绿色的,但多功能厅门口的爬山虎却是红色的。像枫叶的颜色呢。师:是啊,为什么会这样呢?生4:因为阳光照射的缘故吧,多功能厅门口那一面的光线比较多,而另一面的光线比较少。生5:也可能是两棵爬山虎的品种不同。师:不能确定的时候用上“可能”来表达,你很能干!生6:我觉得是品种不同,因为如果是光照的原因,那光照时间长的一面应该是绿色的,为什么相反是红色的呢?师:你很会思考问题,但这需要考证,如果现在我们还无法考证,我们可以怎样表达?借用蜜蜂一课中的一句话生:是我们无法解释的原因吧。师:对!刚才同学们观察很认真,接下来,我们走近爬山虎再观察,看谁有新的发现。(队伍解散)生1:(拿着一片叶子兴奋地跑过来)老师,我发现红色的爬山虎的叶子也像枫叶。生2:爬山虎的茎也是红色的生3:我看到爬山虎的脚了。师:(微笑着)你用手轻轻拉一下。生3:扒得好紧啊!不用劲还拉不下来呢!师:因为它的脚底下有吸盘呀!生3:这么光滑的墙(多功能厅的墙面是白色的铀面瓷砖),它还能爬得上去,真不简单!生4:(欣喜地跑过来),刘老师,我发现了爬山虎的果实,它是蓝色的,像蓝色的珍珠!师:真是没有想到,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呢!把它留着,回家考考你爸爸、妈妈,他们一定猜不出这是爬山虎的果实!回到教室,和学生一起回顾刚才的观察过程,把一些关键的地方,按由远到近的归类,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在黑板上,并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相机指导一些表达方法,比如:“远看爬山虎像给多功能厅穿上了绿色的衣服”也“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绿色的瀑布”当中可以加一个“也”字连接;比如:在表达同学们的议论时,可以用上“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最后刘老师说”等。因为有了观察的过程,加上表达方法的指导,学生说的兴趣昂然。说完之后,马上作文。教室里很安静;第一次没有学生拿起笔就“仰望天花板”;第一次40分钟内全班作文全部收齐。我对这次作文的完成情况作了一个统计:最快的25分钟完成320字,最慢的40分钟写了180字,90%的同学在40分钟完成了250字以上下课后,一个学生兴奋地对我说:“刘老师,这是我第一次不让妈妈帮忙,自己写的作文。”【思考】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认识、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这个故事无疑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观察是写作的基础。首先,观察是作文素材的来源。学生怕作文,一拿起笔起来就“望天花板”,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或者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究起原因,是没有观察的体验。通过这次习作指导,我相信,只要学生实实在在观察了,发现作文原来就是这样把自己看到的形状、颜色,听到的声音或介绍,闻到的气味,尝到的味道,摸到的感觉写下来而已,学生自然会觉得作文轻松、容易了。其次,观察是否深刻、细致,直接关系到文章质量的高低。以表面的印象代替细致深刻的观察,是习作教学容易犯的毛病。这样的“观察”,即使学生写出了作文,也是空洞无物,甚至脱离实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细致的观察呢?我认为,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就是要从对同一个事物的观察入手,进行方法的指导,如课例中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观察内容(根、茎、叶、花、果,形状、颜色、大小);观察手段(看、听、闻、尝、触)等。原来,思想上总是有一种束缚,觉得写同一个事物会压抑了学生习作的自主性,现在看来,这是自己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课标”鼓励学生写感兴趣的事物,并不是排斥教师的统一指导。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不仅从一开始就要把观察、说话和写作结合起来,而且在引导学生观察之后,要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始终,以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并有意识地带领他们进入自己的天地,启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寻找写作材料。教师统一指导与学生自主作文,是一种“扶”与“放”的关系。习作指导校园里的爬山虎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中的发现”。习作之前,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为了保证观察的真实,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打算观察什么。学生说的兴高采烈,因为他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家里养的宠物、花草等等。最后,我叮嘱:“一定要认真观察,明天和大家交流。”看到他们信心十足的样子,我放心了,但第二天的交流,令人大失所望。学生所谓的观察基本停留在对于事物的印象中,如,蚂蚁团结一心;北斗星像勺子;鱼睁着眼睛睡觉;含羞草一碰叶子就会合拢这些经验性的印象,有些根本不是学生观察的结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带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观察,观察的对象是校园的爬山虎。师:爬山虎大家见过吧。生:见过,学校的多功能厅上面就有。师:是啊,我们学校就有爬山虎,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爬山虎。生1:爬山虎也叫爬墙虎,因为它可以爬到墙上。生2:爬山虎可以爬是因为它有脚。生3:我知道爬山虎的脚下面有吸盘。师:是的,因为平时我们看到或者听到过,所以我们都能说出爬山虎的特点,但这些只是我们对爬山虎的一些印象,如果要写好爬山虎,写出我们的发现,还需要仔细观察。想想,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来观察爬山虎?生1:可以观察爬山虎的叶子。生2:可以观察爬山虎有没有果实,什么时候开花。生3:可以观察它的脚。生4: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师:你们说得很好,还有,我们可以在远处看,也可以生5:也可以走近看。师:那么除了看,我们还可以怎么观察呢?生6: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嘴巴尝。师: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嘴巴尝的,注意爬山虎不是食物。生7:还可以用手摸一摸。师:摸可以,但要注意,不要破坏它的生长。生8:还可以想象。师:(对生6)刚才你说到听,你想听什么?生6:我想听爬山虎的叶子在风中的声音。师:你很用心,但今天好象没有风,可能会很遗憾,不过千万别让耳朵闲着,注意听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的介绍,你一定会有收获!其他同学听见了吗?生:听见了!师:(带学生至操场,指着远处的爬山虎)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见爬山虎给多功能厅穿上了绿色的衣服。生2:我看见那绿绿的爬山虎像绿色的瀑布。师:(对一些记录的同学)记的同学注意记关键词,自己能看懂就行。生3:我看见多功能厅侧面的爬山虎是绿色的,但多功能厅门口的爬山虎却是红色的。像枫叶的颜色呢。师:是啊,为什么会这样呢?生4:因为阳光照射的缘故吧,多功能厅门口那一面的光线比较多,而另一面的光线比较少。生5:也可能是两棵爬山虎的品种不同。师:不能确定的时候用上“可能”来表达,你很能干!生6:我觉得是品种不同,因为如果是光照的原因,那光照时间长的一面应该是绿色的,为什么相反是红色的呢?师:你很会思考问题,但这需要考证,如果现在我们还无法考证,我们可以怎样表达?借用蜜蜂一课中的一句话生:是我们无法解释的原因吧。师:对!刚才同学们观察很认真,接下来,我们走近爬山虎再观察,看谁有新的发现。(队伍解散)生1:(拿着一片叶子兴奋地跑过来)老师,我发现红色的爬山虎的叶子也像枫叶。生2:爬山虎的茎也是红色的生3:我看到爬山虎的脚了。师:(微笑着)你用手轻轻拉一下。生3:扒得好紧啊!不用劲还拉不下来呢!师:因为它的脚底下有吸盘呀!生3:这么光滑的墙(多功能厅的墙面是白色的铀面瓷砖),它还能爬得上去,真不简单!生4:(欣喜地跑过来),刘老师,我发现了爬山虎的果实,它是蓝色的,像蓝色的珍珠!师:真是没有想到,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呢!把它留着,回家考考你爸爸、妈妈,他们一定猜不出这是爬山虎的果实!回到教室,和学生一起回顾刚才的观察过程,把一些关键的地方,按由远到近的归类,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在黑板上,并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相机指导一些表达方法,比如:“远看爬山虎像给多功能厅穿上了绿色的衣服”也“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绿色的瀑布”当中可以加一个“也”字连接;比如:在表达同学们的议论时,可以用上“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最后刘老师说”等。因为有了观察的过程,加上表达方法的指导,学生说的兴趣昂然。说完之后,马上作文。教室里很安静;第一次没有学生拿起笔就“仰望天花板”;第一次40分钟内全班作文全部收齐。我对这次作文的完成情况作了一个统计:最快的25分钟完成320字,最慢的40分钟写了180字,90%的同学在40分钟完成了250字以上下课后,一个学生兴奋地对我说:“刘老师,这是我第一次不让妈妈帮忙,自己写的作文。”【思考】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的作家福楼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 九年级化学下册 7.4 结晶现象教学设计2 (新版)粤教版
- 中学生如何控烟-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实验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促进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2018)石灰吟教案及反思
- 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2 让家园更美好 我们的大地妈妈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大客户销售技巧培训课件
- 超市实物盘点培训
- 岗前培训心得汇报
- 采购管理培训资料
- 2025年驾驶员执照考试科目一复习题库及答案(共250题)
- CCD 上海国际油轮港康得思酒店软装方案册
- 2025-2030年中国玄武岩纤维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反铲液压挖掘机 课件 第 5 章 回转平台、回转支承及回转驱动装置
- 园林水电培训课件
-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招聘真题
- T-GDCKCJH 090-2024 微生物电化学法水质生物毒性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2024年度武汉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聘用合同3篇
- 2024配电网行波故障测距功能规范
- 高二物理学考复习计划
- 如何做好护理质控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