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河西地区关帝信仰考述.doc_第1页
毕业论文-河西地区关帝信仰考述.doc_第2页
毕业论文-河西地区关帝信仰考述.doc_第3页
毕业论文-河西地区关帝信仰考述.doc_第4页
毕业论文-河西地区关帝信仰考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西地区关帝信仰考述摘要:关羽崇拜和信仰是民间信仰中较为突出的信仰形态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河西地区关帝庙的分布情况以及这种信仰在河西地区出现的几个特殊原因。关键字:河西地区 关帝 信仰中国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多神信仰,在这许许多多的神邸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对一些历史人物附会以超自然力而形成的,即对历史人物加以 神化或半神化,使其成为人们崇拜、祭祀的神圣对象。而中国民间对关帝的信仰就属于这一类,并且是这一类中非常典型,极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一、关帝及关帝信仰的由来1. 关帝简介关羽本是蜀汉名将,历史上确有其人。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约在今山西省运城市西约二十公里处)人。因为亡命而奔涿郡(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县),“先主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飞为之御侮”1。与刘备、张飞一起举兵于乱世,积极镇压黄巾起义。建安五年(200年),曹公东征,关羽背曹操擒获,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关羽因在万众中单骑刺河北名将颜良于马下,帮曹操解了白马之围,背曹公封为汉寿亭侯。后离开曹营而奔河北追寻故主刘备去了。刘备在收取江南诸郡后,拜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在刘备西定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后,令其都督荆州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这一年,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大败魏军,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以避其锋。由于战略上的失误,关羽,关平父子在同年背孙吴擒杀,蜀汉追谥他为壮缪侯。陈寿评价他是“万人之敌,为世虎臣”2。2. 关羽信仰的形成及发展 历史舞台上的关羽是以武将的身份出现的,他作为武将能够在当今和后世威名远扬,必然是骁勇善战,战功显赫。建安五年(200年),关羽因刘备失败而栖身曹营,帮助曹操解了白马之围。“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着,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汉寿亭侯”3。万众之中取上将首级充分展示了关羽的神勇无比。这让后世的关羽崇拜者(尤其是尚勇、尚武之人)敬佩不已,反复称颂。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羽率众攻曹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滥,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获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迁许都以避其”4。后世的关羽崇拜者反复称颂他的英勇,从而把关羽当作楷模加以崇拜。历史上的关羽不仅骁勇善战,而且羽之忠义也被后世所称颂,主要是封建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故对羽“忠义”的品质极为重视。“曹公壮羽为人,而查其心神无久留之意,喂张辽曰:卿试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5。这足以说明关羽对旧主刘备的忠,对新恩曹公的义,其为人行事很是让后人敬佩。关羽的“忠义”的还表现在临难之际仍然效忠于旧主,誓死不二。“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至南郡,南郡太守糜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扶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权使诱之。羽伪降,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走皆解散,尚十余骑。权先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6关羽自襄阳还时,蜀汉的半个荆州已被孙吴占领,江陵、公安、南郡守将先后降吴。关羽退到当阳,西保麦城时孙权又遣朱然等截断了关羽西去巴蜀的路。此时的关羽可以说是身陷绝境,但即使是这样也绝不投降孙权,这也足以说明关羽对刘备的无限忠诚。关羽的忠义于英勇一直被后人所称颂。关羽也因其忠勇在唐朝国家祭祀的武庙中得到一席之地。即使是这样,关羽在由三国至隋唐的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也并不特殊,并且在武庙中的地位也很不稳定。关羽信仰和崇拜的产生除其忠义英勇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民间信仰和佛教利用的推动。关羽信仰和崇拜起源于荆州的民间信仰,在很长时间内只是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现象。这与关羽晚年镇守荆州,尤其死难当阳有着紧密的联系、关羽被擒杀后,孙吴斩下关羽的头颅送与曹操,又用当时安葬诸侯的礼仪埋葬了关羽的尸体。孙权此举意在嫁祸于曹操,减缓与蜀汉的仇恨。曹操也以诸侯礼葬其首于洛阳。这便是洛阳和当阳都有关公墓的由来。但关羽信仰和崇拜最先出现在以当阳为中心的荆州一带,这由荆州民间的祀关活动发展而来。中国古代社会民间信仰盛行多神崇拜。在宋代理学思潮兴起之前,中国民间对历史人物的供奉鲜有客观标准,任何生前有影响的人物无论其功过是非,死后都可能受到奉祀获崇拜,如范阳一带祀安禄山、史思明为“二圣”,蔡州则有吴元济祠。此三位在唐朝是有影响的人物,但都是唐室叛臣。只要是某地人或死于某地,某的的先民们就可能立庙崇祀,成为一方之神灵,甚至形成一种区域性的信仰和崇拜。关羽信仰和崇拜最初在他死难的荆州出现正是如此。荆州民间最初的祀关活动属于“祀厉”。关羽在大功垂成之际被吕蒙斩杀,临死自然是满腔怨怒。荆州民间惟恐关羽灵魂将其怨怒发泄于人间,危害一方,故小心供奉,不求福祥,但愿免灾避祸。随着时间的久远,关羽怨怒而死已被人们所淡忘,而其勇武,忠义的形象逐渐出现在荆州民间信仰之中,并且平乱驱害,保护一方的善神。到唐朝中后期,关羽在荆州地区成为兴废丰荒的保护神。北宋中期,江淮地区普遍信奉关羽,而荆州民间祀关更是“家置一祠”。关羽信仰和崇拜传播开来,使之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这与佛教的利用推动是分不开的。“玉泉显灵”实际是佛教的利用和神化的开始,其结果是一方面增加了佛教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关羽崇拜的广泛传播。关羽信仰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其起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因素可概括为:其一,历史上关羽的忠勇是后世关羽信仰起源的主要原因;其二,关于信仰起源于荆州民间的祀关活动;其三,佛教对关羽的神化和利用及其与民间信仰的融会把关羽信仰由荆州推向全国各府州。到宋元时期关羽信仰中的厉鬼现象完全消失,而其忠义,神勇的形象为后世所敬仰,祠宇独遍九区,以关羽信仰为内容特征的文化现象进入形成时期。关羽信仰形成于宋元时期,是当时新的社会历史背景,新的思想学术潮流和新的文化传播渠道,以及新的宗教宣传方式的综合结果。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皇室衰微,地方割据,延至五代,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混乱局面。宋朝建立后,重建封建等级统治秩序是士大夫们的首要任务。北宋历代皇帝和儒学家为重整统治秩序,恢复伦理纲常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当然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自然而然,关羽这位忠义典范也就成为宋朝和儒学家重点塑造的光辉榜样。宋室南渡,中原沦为金朝的统治区,后来元朝灭金而代宋。政局的变化并未改变表彰关羽忠义的思潮。金、元儒士同样大力渲染和增饰关羽的忠勇大义。关羽作为儒家“忠义”思想学说的践履者,不仅为儒士们所关注,就连各朝的封建帝王也对其进行表彰。关羽也正是因为得到国家封赠而成为“正神”的。宋徽宗首开褒封关羽之例,对于关羽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起了引路导向的作用。之后的各个皇帝也对其进行加封,大肆修建关帝庙。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里程碑。影戏、小说、讲史和戏剧等新兴的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的兴盛极大地方便了三国历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推动着三国历史文化向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尤其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一方面继承了在元代三国戏中的儒将形象,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或夸张、或虚构、或无中生有地编造出了众多的感人故事。如义斩县尹、义结桃园、义护二嫂、义投古城、义释曹操等。三国演义的问世,是关羽忠义神勇的形象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家喻户晓。随着关羽忠义的扬名天下,其庙宇亦满天下,香火渐盛,达官贵人,庶民百姓莫不顶礼膜拜。佛教尊关羽为关公,列为“伽蓝护法”,道教则尊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明朝时期,关帝信仰不断升温,在清朝对关帝的信仰与崇祀走向极端。顺治元年(1644年),“定祭关帝之礼”7。最初,确定在地安门外之西的白马关帝庙祭祀关羽,但最后决定在地安门宛平县东重修关帝庙。“庙南向,三门正殿,三进三出,陛各五级,东西庑。东庑南燎,炉一,庑北各有斋室。后殿五间,东西庑燎,炉如前殿,殿后祭器库,治牺所皆具。凡正殿门庑,覆以绿琉璃,余俱桶瓦,门楹丹色,栋梁五彩,围垣周六十丈”8。此庙之大、之富丽堂皇,充分体现了清初统治者对关羽的重视。除重修关庙之外,还制定祭祀关帝的祭礼。“岁以五月十三日遣官致祭,由太常寺先期题请”9。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祭祀关帝庙的祭品和仪注。祭品,春秋二祭,五月十三日,后殿供奉不同。按春秋二祭的祭品:帛一、尊一、爵三、牛一、羊一、豕一、镫一、铏二、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炉一、镫二。五月十三日之祭品:牛一、羊一、豕一、果实五。后殿祭品:帛一、羊一、豕一、铏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八、尊一、爵三、炉一、镫二。从仪注来说规定较为具体而繁琐,主要有下面几个程序:(1)、庙祀洁扫殿宇;(2)、太常寺官具祝版,备器,陈礼品;(3)、承祭官入庙;(4)、迎神上香,奠献,作辞,行三跪九拜叩礼;(5)、奉祝,读祝辞;(6)、送神,观燎等。此外,还规定地方祭祀关帝庙的制度。承祭官祭拜前一日要吃斋,不理司法政务,照常办理民事。届时,“前殿主祭,以地方正官一人,后殿以丞史。执事以礼生,陈设礼仪,均与京师祭关帝庙同”10。从此,地方祭祀关庙的祭典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关帝的崇祀制度在咸丰朝达到最高峰,同时也是清朝乃至自隋唐以来关帝信仰与崇拜的顶点。历代帝王对关帝的敕封朝代时间封号三国曹操表封建安五年(200年)汉寿亭侯蜀汉后主刘禅景耀三年(260年)壮缪侯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忠惠公大观二年(1108年)武安王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义勇武安王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9年)壮缪义勇武安王南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英济王淳熙十四年(1187年)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复原封汉寿亭侯明成祖永乐时(14031424年)真君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颁敕祭文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年)忠武明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仍汉前将军汉寿亭侯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协天大帝万历十八年(1590年)协天大帝护国真君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义烈真君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世祖顺治九年(1648年)四月忠义神武大帝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五月追封关羽三代公爵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年)奉旨避关羽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神勇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三月三日灵佑清仁宗喜庆十八年(1813年)仁勇清宣宗道光八年(1829年)正月十三日威显二、河西地区的关帝庙简介县名称修建时间地点资料出处备注高台县关圣庙在野麻湾堡北。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 第118页甘肃省酒泉县博物馆翻印 临泽县关王庙成化年建城南门左同上万历二十年,游击汪承宣移建城内西北隅,有碑记。关帝庙明建县城东北隅创修临泽县志卷二 第98页清乾隆二十年,通判吴同柱率邑七乔大臣等重修,募兵班爵碑记。关帝庙清乾隆己酉建县城东关创修临泽县志卷二 第99页道光九年,商民乔进惠增修,有碑记。光绪三年,邑人魏延成等补修,内设商务会关帝庙(附文昌楼、观音楼)在沙河镇,距县东南四十里。创修临泽县志卷二 第102页清同治中兵燹,毁于火。光绪八年,附生王得善,监生梁福祥等捐募重修甘州关帝庙元至元年间城东南隅甘州府志第181页至元年间,丞相脱脱建。明永乐年,西宁侯宋晟修,嘉靖四十年巡抚胡汝霖,关帝庙雍正八年城南门大街同上坐西向东,雍正八年,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关帝庙康熙年建南关三城门侧同上乾隆二十九年,署张掖县富斌移建二城门侧,有碑记。山丹县关帝庙 明洪武年建城南郭山丹县志第35-36页永乐十二年,指挥吕均修,我朝乾隆四十四年,署知县舒玉龙重修,道光十三年,知县黄璟捐廉创修三公祠于正殿后。关帝庙元至元年建城南四十里暖泉堡处同上元至正元年,承事郎山丹州达鲁花赤上间美建,明永乐十一年修。关帝庙康熙十二年城西南一百一十里永固城南关。同上康熙十二年,僧海珉募建,副将升任提督王进宝悬匾,乾隆三十一年,僧广裕募修,副将绍涵等献额。肃州关帝庙洪武五年在鼓楼东,武庙西重修肃州新志肃州 第五册 第108页嘉靖九年重修,万历二十年,兵备道朱公正色增修,有碑记。雍正九年,增建三义殿,献殿。关帝庙顺治十八年在东关厢同上顺治十八年署守备胡日升等建。康熙六十年,统领京兵付都统庄图等补修。今庙内尚存天启三年旧钟一口,四树双泉,皆非近代规模,或亦故明所创。胡日升重修欤?新关帝庙雍正十二年建肃州北门外二里,柔远亭后同上雍正十二年,輓运军糈之役官,为兮任遄行无阻未几,西旅厎贡,神惠孔多。炜与军需道沈公捐建坐北向南正殿三间,内塑神像,又建东西廊房各三间,西住房六间,复捐资百金,买置河北坝老君闸科地半段,遴文殊寺僧王里如等主持为香火之资。庙门前临渠水,建有小桥。桥前又建柔远亭三间,为官员迎送之所。武威大柳关圣庙清代晚期武威市大柳乡中学院内武威市志第674页 武威市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坐北向南,庙建在6米高的夯土台上,面宽3间,重檐歇山顶,周围有绕廊。大殿内有残存壁画,左右有陪殿两座。基本完好。关圣庙西街武威县志第45页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西街,内后殿楼一楹,大殿三楹,两廊各七,钟鼓楼各一,厢房东西各三,大门三楹,牌楼三楹。关圣庙东关同上关圣庙东门翁城同上关圣庙东门同上关圣庙南门瓮城同上关圣庙火祖庙西同上关圣庙吴府仓街同上镇番即民勤关帝庙城东局街口镇番县志第212页大关帝庙城东南隅同上关帝庙城南街同上关帝庙城西门外镇番县志第213页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关庙城内西北同上永昌关帝庙城东南永昌县志第31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每岁祭祀银二十一两八钱。古浪关帝庙城西古浪县志第403页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每岁春秋,五月十三,各有官祭银。关帝庙北郭古浪县志第40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关帝庙顺治五年东郭同上关帝庙明天启元年城北隅同上关帝庙南城内同上关帝庙北郭外古浪县志第405页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上表格列举了河西地区的关帝庙。不论在封建王朝,还是在21世纪的今天,对关羽的信仰依然如故。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人物,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什么对他的崇拜和信仰会长盛不衰呢?为什么河西地区会出现这种信仰呢?对于河西地区而言,是否会存在特殊的原因。三、初探河西地区关帝信仰形成的原因 1.从河西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分析 河西地区因地处黄河以西而得名,一般指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的这一地区,长约1000公里,面积27万多平方公里,现分属甘肃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和嘉峪关市所辖。河西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境内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或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光照丰富,热量较好,温差大,干燥少雨,多风沙的特征。就武威民勤而言,年平均降水量为15毫米左右,最多年份为182毫米(1972年),最少年份为38.6毫米(1959年)。年平均降水相对变率为27%,一年中12月份降水变率最大为156%,其他各月均大于50%。47月份夏作物生长期降水量46毫米;59月份秋作物生长期降水量为96毫米。全年大于0.1毫米的降水日数为40天,大于1毫米的降水日数为21.5天,大于5毫米的降水日数为7天,大于10毫米的降水日数仅2.6天。日最大降水量为41.3天,出现在1958年8月7日。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8天,出现在1953年8月11日至18日,总降水量为42.6毫米。民勤累年各月降水量及降水相对变率 单位;毫米 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全年累年各月降水量平均0.70.52.54.78.312.320.336.918.67.62.20.4115.0最多2.42.09.818.827.840.174.287.863.132.823.82.6185.1最少000001.90.32.70.30oo38.6各月降水变率(%)919384818356655451838515627来自:民勤县志第112页 民勤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就张掖市而言,张掖市年平均降水量为:川区129毫米,浅山区250300毫米,山区400500毫米。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川区年降水量最多为515毫米,最少为219.1毫米,相差2倍多。市境西北面降水量少,东南面降水量多。各月降水量极不均匀,一年中69月降水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74%,103月仅占1215%。川区8月降水量最多,12月至次年2月份降水量最少,仅为1.31.8毫米;浅山区78月降水量最多,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为24毫米。张掖市各地年、月降水量表 单位:毫米 月份地名123456789101112全年平山湖1.32.76.47.55.528.436.142.725.76.44.32.9135.0小河1.60.84.14.210.615.530.621.717.24.02.01.2118.4城区1.81.33.24.813.019.327.130.918.05.02.41.6129.0石岗墩1.71.84.67.416.222.933.237.125.65.23.61.5159.4老寺庙1.31.13.32.714.220.128.627.120.14.32.41.4141.0莺落峡2.33.16.28.717.223.539.737.322.17.22.81.8171.9花寨2.63.98.615.223.838.979.064.352.512.59.02.1312.4西水2.84.211.420.546.367.185.876.753.915.05.62.0391.3来自:张掖市志第7374页 甘肃省张掖市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酒泉市的降水分布:境内降水稀少,是全省,全国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敦煌年降水4.2毫米;安西53.6毫米;肃州区平均降水量87.8毫米。酒泉市多年降水平均值统计表 单位:毫米 月份站名123456789101112全年肃州1.21.44.83.77.914.820.519.78.82.31.61.181.8金塔0.81.03.62.54.18.416.016.06.21.21.50.661.9玉门镇1.01.34.14.36.712.913.912.54.82.11.50.661.9安西0.90.63.03.73.310.313.311.32.42.01.51.353.6敦煌0.80.82.12.42.48.015.26.31.50.81.30.842.4肃北3.02.97.18.011.840.935.726.66.63.02.43.4151.4马鬃山0.60.72.61.55.614.417.813.43.22.00.90.663.3来自:酒泉市志因为河西地区缺少雨水,故在河西地区出现”关公磨刀日”11,即五月十三日这天,传说是关老爷(即关羽)磨他那把82斤(市斤)重“青龙偃月刀”的时光。河西人对关公十分崇敬,判断年成:若这天下了磨刀雨,今年一定是好年成;若不下,这一年就是旱了。民勤:五月十三日,相传是关公魔刀过江(指过长江到东吴)赴会的日子,俗有“五月十三磨刀雨”之说。老人们说:次日大多有雨,民谚中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俗语。过去有不少庙宇,还要向神,佛统领的上苍,庇佑下界的百姓子民,普降甘露,驱除旱魃(古时害人的旱神)五谷丰登。 永昌:五月十三日,要下“光老爷磨刀雨”。关公是山西蒲城人,本地的山西会馆牵头,在山西会馆(今西街人民武装部)献牲过会。 张掖:五月十三日祭武圣。武圣指关公,凡是关帝庙都彩旗招展,幡屏高挂,大殿上明烛高照,圣像前贡品满桌。约十时许,地方的最高武官率领将弁,地方官员与社会贤达,列队在殿前大院中,鸣炮开祭。先有最高武官宣读祭文,然后在雅乐声中,由参祭人员行跪拜礼,向关公叩首祝拜,最后请关武圣“磨刀”。磨刀时,通常由一位身强力壮有一定武功底子的男子汉,搬动关公曾用过的“青龙偃月刀”,挥舞一阵,赢得满堂喝彩后,表演磨刀结束。不知是诚心感动了上苍,还是天气向来就是这样。老人们说,每年这天或多或少都要下些雨,至少也要落几点干旱雨,供关公磨刀。祭武圣还要唱三天戏,磨刀前一日,铁定演出过五关。开戏后,关公一亮相,地方官员就要上台给关公烧香礼拜,并给演职人员发“份子钱”。在关公出五关,斩六将中,听众只知关公的威风,不讲关公做了的倒霉事。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只讲出五关,斩六将,不讲走麦城的事”。酒泉:五月十三日,城内山西会馆演大戏,期盼此日下“关公磨刀雨”。有的地方唱戏酬神,但都要进行求雨活动。把活猪活羊抬到关帝庙内,绑在供桌前,支持人在猪或羊的头上浇三杯酒,叫做“清洗”。当清洗的酒浇到猪或羊的头上时,猪羊的头都分别打颤摇头,就说明它们愿意当关老爷的供品,接着就将它们宰杀在庙上待客,凡过会的人都可以享用。有谚语说:“小羊不过端午,大旱不过十三”,意思是说五月十三日要是不下雨,今年就算大旱之年了。安西:五月十三日,也叫“求雨节”。传说关公要出五关,临行前要周仓把他的大刀磨利。周仓没有磨,关公问:“为什么没有磨?”周仓回答:“有石无水。”关公说:“待我去看看。”关公走到磨刀石前,正好天下雨了,关公就此雨水磨利了他的大刀。由此可知,河西地区缺少雨水是河西人极为信仰和崇拜关帝的一个原因,河西人想通过对关帝的祭祀,求的关帝的保佑,天降甘霖,五谷丰登。2.从晋商及其所建会馆方面分析河西地区是贯通东西丝绸之路交通的主动脉。北部深入沙海中的石羊河,黑河下游绿洲,自古又是通往宁夏,河套以致蒙古高原腹地的天然要径,南部穿越祁连山脉诸山口又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旧大陆三角洲国际贸易最主要的通道,数千年来曾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河西地区自汉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西北边防要地。也因其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有中西交通咽喉的作用,受到了历代中央王朝或地方政权的重视。从汉武帝天狩二年建河西四郡至新中国建立前,河西地区经历了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明清和民国时期,山西商人从全省东、西、南、北各个商口、商道走出山西,走向全国,一步步占据和分割了全国商业市场,甚至把生意做到海外,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人集团。在晋商较为集中的都会、商埠、集镇,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商业会馆,作为联络本籍商人的行会办事处,其中有一些为山陕商人合建。全国各地都有晋商会馆,据现在所掌握的资料,仅北京的山西会馆就多达43所。用“星罗棋布”四字形容晋商会馆的分布情况一点儿也不夸张。晋商所建之会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关帝庙为主体建筑,把关羽作为拜祭的主神,一般在山门的题额即标明关帝庙,同时标明是山西会馆或山陕会馆。会馆除了按时举行祭祀关帝的仪式外,其重大聚会、议事都在拜殿,即在关公神像前举行;既娱神又娱人的演戏在乐楼举行;会馆的日常事务则在关帝庙的附属建筑如廊坊、偏院中进行。由此可知,山西会馆即关帝庙是用作“祭神明而联乡梓”的神庙与会馆相结合的建筑,是兼具精神领域里的信仰、教化功能与世俗生活中的商业会馆功能的处所。张掖市山西会馆位于张掖市南大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陕西等地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将始建于雍正二年(1724年)的关帝庙改建为山西会馆。后多次修葺,是集殿堂、楼阁、戏台、牌坊为一体的完整建筑群,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飞檐翘角,绚丽多彩。以牌坊为中心,分为前后两个院落,最前面是5见山门,宽12米,深4.2米,上为戏台,重檐歇山顶,宽8.25米,深9.6米,两边开月窗。山门两侧有砖砌八字墙,顶部仿木结构,墙上分别镌刻“忠”、“义”二字,遒劲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