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语文a版)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语文a版)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语文a版)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语文a版)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语文a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一册教案(语文 A 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文 章来源 m 1 葡萄叶的梦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认 7 个生字,学习多音字 “ 累 ” ,会写 8 个字,能参照本课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葡萄叶的美丽,感受葡萄叶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的可贵精神。体会葡萄叶奋斗的快乐与收获的幸福。 4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葡萄叶为了理想奋斗的快乐和收获的幸福。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挂图、葡萄图片或实物。 2 / 19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题。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检查生字读音。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薄、浅、翠、芳、获、营、赞 认识本课出现的多音字 “ 累 ” :果实累累( li),积累( li),劳累( li) 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 薄、芳 、获、营 ” 四个字都是草字头,可归类识记。 “ 翠 ”“ 赞 ” 字有共同特点,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识记。读准平舌音字:翠、赞;后鼻音字:营。 三、再读课文,把诗歌读流利。 四、指导学生写字。 1观察本课要书写的 8 个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浅:右边不要写成三撇,不能少一横,不能丢掉一点。 翠:上面的 “ 羽 ” 字为了让笔, “ 把脚伸直了 ” , “ 横折钩 ”写成 “ 横折 ” 。汉字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让笔,如“ 从 ”“ 赞 ” 等。营:草字头下不能写成 “ 官 ” 。赞:左上的 “ 先 ” 最后一笔要变成 “ 竖提 ” 。 2自由书空写一写。 3将每个 字描红一个,临写两个。写完后,同桌互相评价。 3 / 19 五、作业设计。 1把这首诗歌读流利,读给家人听。 2用本课的生字做词语卡片。 3查字典,了解 “ 翠 ”“ 酿造 ”“ 唯一 ” 等字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诗歌。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葡萄叶在春天里,做了一个甜美的梦,那是一个果实累累的梦。经过了一个夏天的酿造,这个梦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变成了令人喜悦的现实。 2你喜欢葡萄叶吗? 你喜欢它的什么?(葡萄叶的形美,葡萄叶的梦美,葡萄叶的付出美。) 3朗读感受葡萄叶的形美。 4葡萄叶的梦是什么?它的梦实现了吗? 5学习诗歌的二、三节。 ( 1)跟同桌一起研读这两节,想象葡萄叶的奋斗。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 2)葡萄叶是怎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6讨论学习第四节。 4 / 19 猜一猜:为什么说 “ 这时叶子悄悄地笑了 ”“ 滴滴露珠是开心的泪 ” ? 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当梦想实现后,葡萄叶会对葡萄说些什么。齐读第四节,读出葡萄叶的幸福。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1自由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2引导诵读诗歌: “ 薄薄的叶片,像 ” 四、引申拓展。 1你喜欢课文中的葡萄叶吗?为什么?它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这首诗歌像其他诗歌一样,也很押韵,它的韵脚是什么? 好好读一读,体会这首诗的韵脚 翠、被、美、醉、肥、泪。 3你想更多地了解葡萄吗?除了作家高洪波为我们写的这首诗以外,老师读到另一篇很美的散文,那就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写的葡萄月令,摘抄了一些,送给同学们吧! 2 黎明 教学目标: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 19 3学习课文,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了解人物思想感情。 4体会社会弱势群体的难处;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体会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点: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引入。 二、初读,读通课文。 三、检查自学字词情况。 1在本课中,你找 出了哪些生字?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黎劲横痒页责 2交流识字方法。指导识记难字。痒:形声字, “ 疒 ” 形“ 羊 ” 声。横:两个部分相加,左 “ 木 ” 右 “ 黄 ” 就是“ 横 ” 。 “ 页 ” 与 “ 责 ” 可以比较识记。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 4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晨曦:清晨的阳光。奔波:忙忙碌碌地来往奔走。责任:分内应做的事。沉思:深思。 6 / 19 片刻:很短的一会儿。 四、再读,熟悉课文。 1指名让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借此了解学生是否知道本课有 几个自然段。) 2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 “ 读 ”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3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4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5指名说一说,课文讲述了黎明中的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哪几个人物?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通过第一自然段,你了解了些什么? 2指名回答。 (柱柱已经六岁了,跟爸爸妈妈来北京两年了,爸爸妈妈在北京打工,柱柱跟妈妈在黎明中去早市卖菜。) 3课文中的柱柱和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下一课时再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7 / 19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课文写了哪两个人物?讲述了黎明中的一件什么事? (柱柱和妈妈,在去早市卖菜的路上,妈妈教柱柱念字,妈妈决定送儿子上学。) 二、抓重点词句,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柱柱在路上都做什么了。 2汇报交流。 (柱柱在妈妈上坡蹬车的时候,帮妈妈推车;柱柱在妈妈背上写字让妈妈教自己认字。) 3画一画相关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柱柱是个什么样的孩 子。 ( 1)分男女生读这两句,体会带点词语的好处。这些连续的动作,表现了柱柱很爱自己的妈妈,是个懂事的孩子。同时,这些动词,也能很形象很具体地表现柱柱天真活泼的样子。 ( 2)体会人物感情读。 通过对比朗读,读出人物的语气。 4现在谁能说一说,柱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懂事的孩子,心疼妈妈的孩子,热爱学习的孩子,渴望上学的孩子。) 5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呢? ( 1)默读课文,把描写妈妈心情的句子画下来,想想妈妈心里想什么。 8 / 19 ( 2)填一填: 妈妈赞叹一声,心里想:。 妈妈心头一喜,心里想:。 妈妈眼睛一亮,心里想:。 妈妈感到喜悦,也感到了责任,心里想:。 在语境中进一步体会 “ 责任 ” 的意思。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母子情。 1从课文的学习中,你感受到了柱柱和妈妈什么样的感情? (柱柱主动分担妈妈的困难,妈妈为儿子的懂事感到喜悦和欣慰,柱柱和妈妈之间亲密和谐,相亲相爱。) 2分角色表演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小结评价。 四、总结课文。 小柱柱在比较困难的环境里,仍然像我们所有的小朋友一样渴望上学、热爱读书,妈妈也因此而感到肩上的责任,要培养孩子学习知识,健康成长。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朗读课文。 2检查认字情况。抽读生字词语卡片: 9 / 19 黎明推车横道责任页码抓痒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字卡片:波推掏横由页铅任 指名认读这几个字,明确这八个字是要求能认会写的。 2合作学习,识记字形。 “ 波 ”“ 推 ”“ 掏 ” 等都是形声字,可按形声字规律记。 比较形近字:波 坡推 堆铅 沿 3指导书写。 指名书空,说一说字的笔顺。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说说在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 波推掏横铅任 ”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这几个字都是左窄右宽,要注意左右让笔的书写规则。 不能添笔画(如:铅)或少笔画(如:掏、横)。 三、巩固练习。 1随堂听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波推掏横由页铅任 2给生字组词。 波()掏()由()任() 推()横()页()铅() 3选用本课中你喜欢的词语说句子,如:黎明、赞叹、轻松 10 / 19 3 小河蚌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懂 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4能够自主积累古今中外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名言佳句。 5学习选用课外信息资料辅助阅读。 教学重点: 1会认 7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出示珍珠和贝壳的实物,观察珍珠,初步了解其形成特点。 二、感知课文。 三、识字学词。 找近义词:仿佛 好像竟然 居然庆贺 庆祝 追逐 追赶磨砺 磨炼逝去 过去 11 / 19 四、再读课文,读通课文。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都已经认识了,把它们放到课文的句子中,同学们都会读了吗?请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引导合作读书,小组内互相听一听,评一评。 3开火车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有困难的地方,集体帮助。 4互相交流:小河蚌们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结果? 五、作业设计。 1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课 文。 1快速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2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小河蚌们是怎样做的?最终获得的是怎样的结果? 二、品读感悟。 1情境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学生回答后,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作为小结。 “ 春天的一个早晨,暖暖的阳光照在河水中,微风吹拂,河面仿佛撒了一层金子。 ” 2过渡:多么美好的早晨哪,河水中一群快乐的河蚌在散12 / 19 步呢! 3你们认识河蚌吗?出示河蚌的壳,简要介绍河蚌的特点。 4小河蚌们为什么会去捡沙子呢?(它们是听了老河蚌的话 。) 5找到老河蚌的话,读一读。想一想老河蚌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在语境中理解 “ 语重心长 ” 的意思。 6小河蚌们听了老河蚌的话,它们都捡沙子了吗? 7最后的结果怎样? (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5、 6 自然段,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 2)汇报交流,板书:美丽晶莹的珍珠庆贺 没有珍珠后悔 ( 3)品味重点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珍珠给小河蚌们带来的巨大喜悦和欣慰。 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同学们知道吗?我们课文后面有个 “ 信息窗 ” ,同学们可以读一读,了解这个有趣的知识 。 小结:珍珠形成需要时间的磨砺,小河蚌们在小时候埋进体内的沙子经过岁月的磨砺,终于变成了美丽晶莹的珍珠。可是,那只没有捡沙子的河蚌呢? ( 4)指名读第六自然段,了解没捡沙子的小河蚌的心情。 三、回顾总结。 1你能向大家简单地复述这个故事吗? 13 / 19 请同学们先自己练习,再在小组内复述这个故事,可以互相补充。 2小河蚌还来得及再捡沙子吗?小河蚌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3出示句子: “ 岁月像那条河的河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流走了。 ” 课文中还有一句话,跟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你能找出来吗? “ 逝 去的时光就像那条河中悄悄流去的河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4结合课文,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懂得要珍惜时间。 四、作业设计。 1收集珍惜时间的名言 2搜集有关河蚌与珍珠的信息,增长见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1认读识记本课要写的 6 个字。照层并内贪庆 (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 2)学生分小组想办法。 2指导书写。 14 / 19 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正确书空。重点指导: 贪:上面是 “ 今 ” 不 是 “ 令 ” 。 庆:与 “ 厌 ” 比较区别。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欣赏和点评优秀的作业。 三、语文活动。 1听写 6 个字并组词:层并内贪庆 2交流搜集的惜时警句。 赢得时间,就赢得一切。求学不嫌年纪老。人生有限,学海无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光阴似箭,一去不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今日事,今日毕,留到明日更着急。 赶前不赶后,赶早不赶晚。长江后浪推前浪,黑发难留到白头。 谁要抛弃时间,时间就抛弃他。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孔雀爱惜尾巴,智者珍惜时间。时间能获得黄金,黄金却难买光阴。 15 / 19 4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 3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敕勒歌和饮湖上初晴后雨。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学习这两首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豁达的思想感情。 5对比学习两首古诗,初步感受 “ 豪放 ” 与 “ 优美 ” 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教学重点: 1会认 2 个生字,学 习多音字 “ 笼 ” ,会写 6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对比学习两首古诗,初步感受 “ 豪放 ” 与 “ 优美 ” 两种不同的审美类型。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古典乐曲。 教学时数: 2 课时 16 / 19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古诗情境。 4板书课题:古诗二首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饮湖上初晴后雨) 2指名朗读古诗,一人读一首。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注意文中多音字 “ 笼 ” 的读音,与 “ln ” 做比较。读准诗中 “ 见 ” 的音。) 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4全班齐读两首古诗,边读边想:两首古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都是写景的古诗。两首诗所描写的景色都很美,都表现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5两首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敕勒歌是北朝民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朝苏轼写的。诗的形式不一样。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不一样。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意。 学习第一首古诗敕勒歌 。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当日所唱的牧歌。 17 / 19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写了哪些景物? “ 敕勒川,阴山下。 ” 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引导学生读注释,了解 “ 穹庐 ” 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蒙古包。 “ 见 ” (同 “ 现 ” ),露出的意思。 3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4感情诵读古诗。 这首古诗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据说,在公元 646 年, 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