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习题: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doc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习题: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doc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习题: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doc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精品习题:第五单元-19邹忌讽齐王纳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习题、尽在百度19邹忌讽齐王纳谏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B)A.臣妾(q)昳丽(y)朝服衣冠(zho)B.孰与(sh)弗如(f)皆朝(cho)于齐C.窥镜(ku)期年(q)四境(jng)之内D.旦日(dn)暮寝(qn)时时而间(jin)进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徐公来,孰视之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4.下面句子中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D)A.徐公何能及君也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暮寝而思之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5.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B)A.朝服衣冠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闻寡人之耳者D.吾妻之美我者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导学号50254074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对)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2)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皆朝于齐(朝贺,拜见)(3)皆以美于徐公(认为)必以情(凭借,按照)(4)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8.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臣之妻私臣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辍耕之垄上D.能谤讥于市朝朝服衣冠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参考答案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参考答案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10.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邹忌采用了委婉劝说(或:口头劝说、隐喻、婉谏)的方式.11.进谏难,需要勇气和智慧;纳谏也难,需要气度和胸怀.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请简述理由.答案示例(1)更欣赏邹忌.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忠诚;有自知之明.(2)更欣赏齐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12.导学号50254075(2017山东济宁模拟)下列有关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13.(2016广东阳江阳西单元检测)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是: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14.(2017湖南娄底中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孰视之(仔细)B.臣之妻私臣(偏爱)C.皆以美于徐公(在)D.不以物喜(因为)15.(2017湖南益阳中考)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臣之妻私臣(偏爱)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讽刺)C.臣未尝闻也(曾经)D.今日是也(这样)16.导学号50254076(2016浙江宁波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伏伽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帝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子姓:子孙,子孙辈.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帝:指唐高祖.(1)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参考答案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D)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参考答案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参考答案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4)劝谏有多种方式.邹忌委婉劝谏,通过家事、国事类比得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孙伏伽直言进谏,通过分析今世前朝希望唐高祖“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用原文语句回答)(5)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这两个人物的共同特点.王曰:“善.”乃下令大悦,即诏参考答案“乃”为“于是、就”的意思,“即”为“立即、立刻”的意思,说明齐王下令和唐高祖发布诏书速度快,行事果断,说明他们都是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17.导学号50254077(2017甘肃白银中考)综合性学习.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参考答案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朗读能锻炼口才;朗读能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示例:关键词:母爱课文题目:金色花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提示所选课文要能证明关键词,理由充分,语句通顺.(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网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