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木兰诗教案 第 10 课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三、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邓颖超、 撒切尔夫人、 四、二、简介背景 五、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2 / 7 中到学习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七、三、配乐朗读 八、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九、四、复述故事 十、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十一、 第二课时 一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 “ 爷 ” 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3 / 7 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 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二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流探究成果 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四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五布置作业 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个教学过程),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七个教学过程)。 教后记: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千百年来,花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4 / 7 深受人们的喜爱。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抓住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情味的特点,背诵起来也是朗朗上口,不是那么的枯燥。 10 木兰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 3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及爱国热情。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播放一段美国迪士尼动画巨片木兰诗的一个片断作为激趣手段。 二、概括介绍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 “ 双璧 ”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之后正字正音。 四、情节借助注释逐句理解,理清故事 停机叹息 ,代父从军 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5 / 7 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双兔难辩,隐喻作结 五、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体会并交流木兰有哪些美好品德? 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建立功勋。竭尽爱国之忠心,又不慕高官厚禄,这正是千百年来传奇故事历久不衰的原因。 六、小结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尽可能当堂背诵,并注意理解性背诵和默写。 2理解诗歌详略安排的特点。 3掌握 “ 互文 ”“ 复沓 ”“ 对偶 ”“ 排比 ” 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教学设计与步骤: 一、诵读木兰诗,回忆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 二、听写词语,正字正音,加强基础训练 三、内容研讨 1这首诗在叙事中十分注意到繁简详略的安排,哪些详细写,哪些简略写?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答案略) 2写木兰征战准备,为什么要分东西南北来写?有什么好6 / 7 处?(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翻译时要注意互相交错补充,从互文修辞角度来认识) 3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是说将军都战死,壮士都归家了吗?如果 不是,该如何理解?诗中还有哪些句子要互相交错着来理解? 4诗中两次写 “ 不闻 但闻 ” 这样的句式有什么特点?目的何在?这样的复沓形式诗中还有哪些? 5研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如 “ 出郭相扶将 ” 是爷娘互相搀扶还是见了木兰一块儿扶?再如结尾为何要写到雄兔和雌兔 ,跟人物有什么关系? “ 扑朔迷离 ” 的成语是什么意思等等。 四、民歌的特点是民间流传许久的故事,经文人整理所得,充满传奇色彩是众人的智慧结晶,文学创作需要想象,美国迪士尼再创造的 “ 花木兰 ” 动画片更具有超凡的想像。因此我们也来一次想像训练,各人自选片段(或 “ 停 机叹息 ” 或“ 征战沙场 ” 或 “ 亲人团聚 ” )扩充情节、丰富内容,进行交流。 五、反复朗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二次结构墙体砌筑劳务分包装配式建筑劳务分包协议
- 27《扁鹊治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年度生态农业二房东房屋转租服务协议范本
- 针织服装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备案
- 2024年体育新媒体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钾明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Unit 4 Topic 3 Section 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1-2026年中国激光加工设备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及行业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城市房产自愿离婚协议书编制指南
- 2025年度电子产品零售营业员销售政策与客户服务规范合同
- 电竞产业园方案
- 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诊治急诊专家共识2021解读
-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金刚经》课件
- 精密测量课程中的思政案例弘扬工匠精神助力科技强国
- 残疾人就业服务
- 传统的中国纹样与饰品设计
- 工业园区消防培训课件
- 供水管网项目背景
- 浅层高效气浮池技术说明
- 小学大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
- 《安全原理》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