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制卷:李文军.docx_第1页
人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制卷:李文军.docx_第2页
人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制卷:李文军.docx_第3页
人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制卷:李文军.docx_第4页
人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制卷:李文军.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RJ) 寄语:最好的学习就是复习巩固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6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式微式微,胡不归?_,故为乎中露?(诗经式微)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2)默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四句。(4分)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激发了全民的千年“诗心”。刚播不久的朗读者则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_(进而 同时)传播出精神,展现出人生。_(介于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翻看的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dng起伏的情节,随着主持人亲切温和的语调,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静静地倾听与欣赏。这里每个朗读者所朗读的内容,都是根据自己的经厉和感受所选,或如和煦的春风,或如娟娟流淌的溪水,拨动心弦。(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跌dng( )起伏 情不自禁( ) 拨动心弦(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2分)(3)“涓涓流淌”中“涓涓”的意思是_。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2分)(4)请为文中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_ _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B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B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为字共三十有四D寻向所志,遂迷 未果,寻病终5习近平总书记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住脚跟的根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古诗词以其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某校组织开展主题为“我与古诗词”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1)山清水秀是我省的一大特色,为宣传这一特色,社团准备搜集整理有关山水的诗句,请从你熟悉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写在下面。(2分) (2)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的情况,活动小组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请根据表格内容完成题目。(4分)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情况调查表 阅读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有无计划百分比是否做读书笔记百分比有计划10.1%每读必做0%有时有计划31.3%凭兴趣做24.6%没有计划58.6%从不做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古诗词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_;二是_。(3)王刚同学在谈到活动的收获时,写了下面的内容,请你读后完成题。(6分)学校诗词活动开展得非常好,【A】随着活动的开展,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我觉得,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B】我们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运用古诗词、学习古诗词、享受古诗词。那么,【C】_我认为,首先,要加强背诵积累,其次,要注重对关键词的品析,第三,要通过想象进入诗词营造的意境,不断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画线句【A】中,“_”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_”。画线句【B】有语病,应_。在【C】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一】(6分)蒹 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于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焦急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的故事。B全诗共三章,每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主人公的相思之情交融在一起,渲染气氛。C诗中虚实结合,把实际情景同想象、幻想交织在一起,加强了艺术感染力,深刻地描绘出了一个痴情者对恋人的强烈感情。D蒹葭这首诗,动静结合,描摹传神,诗中景物如蒹葭、霜露、秋水、小道、湄、涘等,都是动态描写。7这首诗歌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 【二】(17分)桃花源记(选段)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7分)(1)仿佛若有光 仿佛:_(2)初极狭,才通人 才:_(3)屋舍俨然 俨然:_(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_(5)具答之 具:_(6)此中人语云 语:_(7)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_9翻译下列句子。(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从选段中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_,_,没有战乱。(2分)11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4分) 【三】(17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注释】 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蓬户瓮牖(yu):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此文为元丰六年苏辙去黄州探望苏轼及张梦得时所作,当时苏辙亦遭贬官。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7分)(1)心乐之 乐:_(2)水尤清冽 尤:_(3)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4)日光下澈 澈:_(5)以其境过清 清:_(6)将何往而非病 往:_(7)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胜:_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2分)不 然 连 山 绝 壑 长 林 古 木 振 之 以 清 风 照 之 以 明 月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15【甲】【乙】两文的作者都在政治上有一些失意,但其心态却完全不同,请具体分析。(4分) 【四】(15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选自核舟记)【乙】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寐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选自宋起凤核工记)【注释】 雉:城墙垛子。屠:塔。舣舟:拢船靠岸。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7分)(1)能以径寸之木 径:_(2)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_(3)罔不因势象形 象:_(4)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_(5)其两膝相比者 比:_(6)全核向背皆山 皆:_(7)有客凭几假寐 寐:_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 18请结合【甲】文的内容,说说【乙】文开头为什么要交代“长五分许,横广四分”这一细节。(4分) 三、写作(55分)19关注社会,你会发现许多美丽的事情和事物;参加公益活动,你会发现人心是如此美丽;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你会发现诗词是如此美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一双双伸出的援助之手,你会发现人性是如此美丽请以“美丽”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人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卷(RJ)参考答案一、1.(1)君子好逑 微君之故 青青子衿 波撼岳阳城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共6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共4分。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1)宕 jn xin(3分,各1分) (2)经厉 经历(2分,各1分) (3)细水慢流的样子 比喻(2分,每空1分) (4)进而 对于(2分,各1分) 3.C(解析:A项“要”同“邀”;B项“诎”同“屈”;D项“衡”同“横”。) 4.B(解析:A项“属”分别为“类”/“同”;B项“焉”均为语气助词;C项“有”分别为“存在”/“又”;D项“寻”分别为“寻找”/“随即,不久”。) 5.(1)【示例】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共2分,错一个字扣1分,错两个字不得分) (2)绝大多数中学生课外阅读古诗词时缺乏计划性,随意性比较强 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做读书笔记,缺少阅读积累和思考的习惯(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3)改善 提高(共2分,每空1分) 将“运用古诗词”与“学习古诗词”调换位置(2分) 【示例】如何学好古诗词呢? 二、6.D(3分) 7.【示例】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1分),表达了主人公心中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2分)。 8.(1)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2)仅仅、只 (3)整齐的样子 (4)类 (5)详细 (6)告诉 (7)不值得,不必(7分,每空1分) 9.(1)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分)。 (2)这个渔人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自己的见闻,(桃花源中人)都感叹(2分)。 10.环境优美 和乐富足(2分) 11.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2分),那里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生活和谐幸福(2分)。 12.(1)(1)以为乐 (2)格外 (3)大约 (4)穿透 (5)凄清 (6)去,到(某地) (7)美景 13.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14.(1)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是和游玩的人相互逗乐(2分)。 (2)这些都是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2分)。 15.【甲】文中的被贬者看见“四面竹树环合”的景色,感到心情凄凉、忧伤孤独;【乙】文中的被贬者寄情山水,坦然从容、旷达超然。(每点2分)附【乙】文参考译文: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愉快呢?现在,张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利用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之中来使自己快乐,这其中应有过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做门,以破瓮口做窗,也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16(1)直径 (2)做,这里指雕刻 (3)模拟 (4)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