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_第1页
四川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_第2页
四川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_第3页
四川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_第4页
四川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学 简述四川土壤,四川土壤的主要形成特点,【1】母质起重要作用(紫色岩) 【2】人为因素在土壤形成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 【3】土壤形成条件多样性,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4】东、西土壤明显分异,四川省土壤类型,紫色土剖面,紫色土概念,紫色土(Purple Soil)是发育于亚热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区,以四川盆地为主。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紫色土特点,紫色土土层浅薄,通常不到50厘米,超过一米者甚少。土层虽浅,但是稍加耕除,也能种植作物。一般含碳酸钙,呈中性或微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低,含量1%,矿物含量丰富,肥力较高,氮素很少超过0.1%,磷、钾丰富,全磷达0.15%,全钾2%以上,盐基饱和度80%-90%。,酸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主要分布成都、乐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较高,磷、钾稍低。土壤呈酸性,pH小于5.5,盐基饱和度较低。,中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主要分布成都市区、乐山及泸州一代。土层约30至60cm,碳酸钙含量小于30g/kg,pH值约为7.5,肥力水平较高,但有机质、氮、磷稍显不足。,石灰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绵阳、巴中、自贡等地。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大于6%,土壤有机质在10g/kg左右,氮、磷低,锌、硼严重缺乏,土体浅薄,保水抗旱能力差。,紫色土的缺点及改良,紫色土土壤紧实,容重大,孔隙度低,微生物活动差,有机质含量低,持水力弱,土壤侵蚀严重,不利于作物生长。其母岩物理风化强烈,土壤固结性差,极易遭冲刷,如果利用不当,易导致水土流失,从而使土壤肥力降低、土层变薄、岩石裸露,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增施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改进耕作方法以及进行植树造林。,水稻土景观及剖面,水稻土概念,水稻土(Paddy Soil)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水稻有通气组织为根部提供氧气),氧化亚铁又被氧化成氧化铁沉淀,形成锈斑、锈线,土壤下层较为粘重。,水稻土的一般性状,水稻土中的有机质和氮素 (1)水稻土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与旱作土壤相比,腐殖质化系数也高,据沈阳农业大学观测,旱作土壤施新鲜猪粪、牛粪及马粪,其腐殖质化系数(一年)分别为27.5%、37.6%和32.0%,而水稻土分别为38.4%、69.8%和48.0% (2)水稻土中的氮素;因有机质量高,所以水稻土的氮素营养主要来自土壤,已有研究表明,在施氮肥条件下,水稻所吸收的氮素60%80%来自土壤,20%40%来自化肥,从这可以看出水稻土培肥的重要意义。 另一问题是水稻土中的氮素循环的反硝化过程,因此,在氮肥施用上要特别加以注意。,水稻土的一般性状,水稻土中的磷、钾与硅 (1)水稻土往往缺磷:一是早春土温低,微生物活动弱,不利于有机磷的转化,故早春易发生僵苗或红苗;另一是后期水稻土水层的落干管理,Fe变为Fe与PO4结合,形成难溶性的Fe(PO4)。 (2)水稻土往往缺钾:主要是Fe交换土体中的钾而产生置换淋失,致使幼苗缺钾,可用稻草还田、施草木灰及钾肥等解决。 (3)水稻土中的硅虽多,但溶解度小,硅酸以单分子Si(OH)4 形态溶于水,但它可以被铁、铝两性胶体吸附,又能与Fe(OH)3 结合成复盐。这种化合物只有通过淹灌, 增加其还原性而提高其硅的有效性,以补充水稻生长时的需要。,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冷:低洼地区地下水位高的水稻土如潜育水稻土,冷浸田。在秋季水稻收割后,土壤水分长期饱和甚至积水,这样于次年春季插秧后,土温低,影响水稻苗期生长,不发苗,造成低产。改良方法是开沟排水,增加排水沟密度和沟深,改善排水条件,降低地下水位。,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粘和沙:质地过粘和过沙对水分渗漏不利,前者过小,后者过大,均能对水稻生育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耕作管理。质地过粘,水分散的胶体含量高,淹水耕耙后,水稻土表面形成浮泥,浮而不实,栽稻秧后易飘秧,称为起浆性,耕耙后土壤中多僵块,不易散碎,也不利小苗生长,称为僵性。如质地偏沙,粗粉沙含量超过40%时,会出现淀浆性;沙粒超过50%时,出现沉沙性。具有这两类特性的水稻土,耕耙后很快澄清,地表板而硬,插秧除草都困难。改良方法是客土,前者掺入沙土,后者掺入粘质土,如黄土性土壤或黑土等。,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盐碱、毒害与酸性改良: 盐碱和工业废水的影响,主要是在排水的基础上,加大灌溉量以对盐碱、毒害进行冲洗。 酸度改良:主要是一些土壤酸度过大的水稻土应当适量施用石灰。,黄壤概念特点及剖面展示,黄壤(Yellow Soil)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常湿润条件下,含多量针铁矿的酸性黄色铁铝质土壤。黄壤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漂洗黄壤亚类为具侧向漂洗层的黄壤,A-E-B-C构型;黄壤性土亚类为具A-(B)-C构型的弱发育土壤。 多见于原生植被保存较少,次生栎类灌丛和稀疏马尾松、杉木混交林较多的山地,有机质含量随自然植被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黄壤的形成,黄壤的形成包含两个过程:富铝化作用和氧化铁的水化作用。富铝化作用指铁、铝在风化壳或土壤中富集的过程,是所有发育于热带、亚热带土壤的共有过程。由于这些地区高温多雨、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在成土过程中硅酸盐矿物以及水溶性盐、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先后受到破坏和淋失,移动困难的铁、铝含量就在土壤中相对增多。氧化铁的水化作用是由于土壤终年处于雨量足、云雾多、相对湿度大(通常在75以上)、水热状况稳定的环境中,土层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土壤含水量较高(土壤吸湿水含量在10左右),因而土体中大量的氧化铁发生水化作用而形成针铁矿,使心土层呈黄色。,黄壤的利用,黄壤的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分布于中山山脊和分水岭地区的表潜黄壤和灰化黄壤,因处于海拔高、坡度陡、土层薄的地段,种植农作物或经济林木均不适宜;在其所在的原始林地宜以护林和采集、培育药用植物为主。对分布于高原丘陵地区的黄壤,尤其是老红色风化壳或砂页岩发育的黄壤,如所处地形坡度较小、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则可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