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痰湿阻滞型月经后期24例.doc_第1页
针刺结合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痰湿阻滞型月经后期24例.doc_第2页
针刺结合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痰湿阻滞型月经后期24例.doc_第3页
针刺结合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痰湿阻滞型月经后期24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刺结合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痰湿阻滞型月经后期24例 冯云娟 新乡市牧野区卫生监督所河南省新乡市453000 【摘要】月经后期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其致病原因复杂。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苍附导痰汤治疗脾不健运而引起的痰湿阻滞证行月经后期效果显著 关键词针刺;苍附导痰汤;月经后期;痰湿阻滞型 月经后期系由营血亏损、阳虚、寒凝、气滞、冲任不畅导致月经延后7天以上而至,甚或4050天一行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此病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别。虚者多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精血不足,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致使月经后期而来。临床多以肾虚辨治,然形体肥胖者多为痰作祟,多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肾虚为本,痰湿为标,兼有肝郁,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活血调经。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阻滞型月经后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其中13例曾采用口服或注射黄体酮治疗无效。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闭经的诊断标准,经过B超、实验室检查,排除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或后天器质性损伤而无月经者,明确诊断为功能性闭经。其中年龄2025岁1例,2630岁7例,3135岁9例,3640岁10例,4145岁8例。其临床表现为月经停闭,形体肥胖,伴倦怠身困,头晕目眩,胸闷泛恶多痰,带下量多,色白,苔白腻,脉沉滑或细滑。 2典型病案 高某,女,33岁,已婚。xx年3月12日初诊。患者13岁初潮,平素经期正常。产后出现月经延期,逐渐加重,甚则半年一行,经量逐渐减少,色深,有血块夹杂,上次行经为两个月之前,量少。形体肥胖,神疲嗜睡,时感胸闷、头痛、腹胀,腰背酸痛,睡眠欠佳,多梦,痰多不易咯,大便三天一行,便干,舌苔白厚腻,舌质瘀暗,脉细滑。妇科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曾治以活血化瘀通经治则,经期按时而行,但经量仍少,停服中药后经期仍然延后。询其平日喜食肥甘厚味之物,好逸恶劳。 诊其证为痰湿阻滞,淤阻胞宫,治宜燥湿化痰,活血调经。穴位选择:百会、上星、关元、气海、天枢(双)、足三里(双)、中脘、阴陵泉(双)、丰隆(双)。选用1.5寸针,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一次。留针期间每10min行针一次,以提高疗效,经期停止治疗。方用苍附导痰汤加减。处方:苍术12g,香附15g,法半夏12g,茯苓15g,陈皮15g,炒白术9g,炒山药9g,炒菟丝子6g,炒杜仲3g,川牛膝9g,赤芍9g,莪术6g,枳实15g,制胆南星9g。共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3月19日二诊:患者诉经水未行,睡眠转好,头痛消失,大便正常,日行一次,有腹痛、乳涨之感,脉细滑。证为经水将至,守原方,继服5剂。续行针刺,去百会、上星。3月27日三诊:月经来潮,量少色暗,7日经尽。予原方去枳实、川牛膝、炒菟丝子、炒山药,加柴胡6g,桂枝9g,山萸肉6g,当归9g,继服10剂。续行针刺,选穴不变。4月25日四诊:月经来潮,距上次月经28日,经量大色深,经行5天后尽。予苍术12g,香附12g,法半夏12g,茯苓15g,陈皮9g,炒白术9g,炒菟丝子12g,柴胡3g,当归10g,赤芍10g,枳壳10g,川芎9g,炒白芍9g,5剂。续行针刺,选穴不变。后间断给予益气养血药物,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后,月经周期及经量恢复正常。 3疗效分析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 3.2治疗结果 本组24例中,治愈(月经来潮,连续3次以上正常行经者)8例,好转(月经恢复来潮,但月经周期未正常者)10例,未愈(月经仍未来潮者)6例,总有效率75%。 4讨论 针灸是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历代医家均善用针灸治疗妇科疾病。该患者形体肥胖,先天因素加后天饮食不洁,生活不调而生痰,痰湿内停,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血海不足,故经期延后,经量减少;痰湿内阻,中阳不振,则形体肥胖,神疲嗜睡,痰饮停滞于胸胁则胸闷气短;痰湿日久,上蒙清窍,故头痛;痰湿内停日久,伤脾肾之阳,肾阳不振则肾气亏损,腰酸背痛,阳损及阴,不能上制心火,故失眠多梦。穴选关元、气海培补元气,调理肠胃,合用可消积化脂,李东垣主张“灸气海等穴以振奋元气。”故于气海穴上用针,使“气足而痰自消”;天枢为大肠经募穴,能理气健脾,止泻通便,医宗金鉴云:“天枢主灸脾胃伤,脾泻痢疾甚相当”天枢穴属于大肠募穴,胃经的腹部要穴,大肠募穴;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合治内腑”,故为调理脾胃之主穴。中脘,属任脉,是胃之募穴、八会穴(脏会),因六腑皆察于胃,故可调整胃、大肠、小肠生理功能;阴陵泉为脾经合穴,有健脾利湿之功效。方用苍附导痰汤,燥湿豁痰,理气行滞,以除生痰之源。苍术、茯苓燥湿健脾;香附、枳壳理气行滞;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胆星清热化痰;配菟丝子益肾固精,炒白术以健脾燥湿,柴胡疏肝行气,当归、赤芍补血活血。针药相合,化湿除痰,使脾气健、痰湿祛,气血运行通畅则月事以时下1-4。 参考文献 1张安琪,胡岚,李熳.针灸治疗女性肥胖症合并月经后期或闭经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xx,29(10):4-7. 2李霞.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妇科病医案3则J.中医药导报,xx,15(8):67. 3马玉双,张丽.苍附导痰汤在妇科病中应用举隅J.新中医,xx,40(12):87. 4陈淑美.针药结合治疗痰湿型月经后期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xx. 作者简介 冯云娟(1979-),女,河南省新乡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新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