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 曾燕 (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广西平南537300) 作者简介:曾燕(1977-12-01)女,本科学历,籍贯:广西贵港,研究方向:肿瘤护理。 【摘要】 作为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癌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本文分析了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就几种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做一综述,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乳腺癌;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护理 【】R339.2+3【】B【】1674-9561(xx)07-0024-02 对于全球女性来说,乳腺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国内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在近年来也呈现出上升以及年轻化趋势。据统计1,在国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乳腺癌居于首位。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其术后辅助治疗以及保守治疗多以静脉化疗为主要手段。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反复多次接受大剂量、多疗程化学治疗,因此静脉多次穿刺给药难以避免。现阶段,PICC置管可发挥外周血管穿刺以及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对于乳腺癌化疗患者尤为适用,有利于化疗方案的顺利开展2。然而在PICC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各类并发症,给患者恢复带来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就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1静脉血栓 在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化疗人群中,静脉血栓是其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形成原因包括如下:(1)血管内皮损伤。机体血管内皮细胞会受到肿瘤细胞的损害,导致血小板在血管内膜上黏附、沉积或者聚集,进而导致后者功能受损;同时,肿瘤细胞、内皮细胞以及血小板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彼此存在较为复杂的作用机制3,化疗药物或者PICC导管损伤血管内膜,则会导致血管反应性炎症,细胞在此情况下聚集、黏附,造成静脉血栓。(2)血液高凝。既往文献报道4认为,人体纤溶与凝血系统受肿瘤细胞作用影响而处于激活状态,进而对血管内皮产生干扰,并对外周血小板与单核细胞产生作用,导致多种细胞机制被广泛激活,从而促进凝血。肿瘤患者血液在此种情况下表现为高凝状态。(3)静脉血流速度过慢。与男性相比,女性由于血管较细,因而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几率更高5;同样,后者形成静脉血栓的几率也随之增加。此外,受心理特点、性别差异影响,女性在手术刺激、肿瘤以及雌激素影响下静脉血液存在流动缓慢的现象,形成血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6。 护理要点:(1)改善置管水平。确保所选穿刺部位正确无误,并在置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范,防止患者血管内膜受损。保持准确、轻柔的穿刺动作,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切忌粗暴送管或者反复穿刺同一区域。(2)合理维护导管。切忌局部热敷或者冷敷,前者会导致患者组织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二者则会导致患者血管收缩,影响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及疼痛缓解7。(3)置管后严密观察。应注意患者侧上肢肢体在置管后是否出现颜色变化、肌肉酸痛、肿胀以及温度升高等症状,特别应注意排查隐匿症状,例如患者自觉肩臂部、侧肢体以及腋窝部位疼痛酸胀,临床应高度重视,并通过彩超检测确认是否为静脉血栓。(4)健康指导。PICC置管患者通常可从事普通性质的家务劳动以及日常工作,但应避免过度外展、负重以及举高等动作。穿衣时应注意保护置管侧肢体,以宽松衣物为宜。患者睡眠或者输液时不可对置管侧肢体压迫过久,以免引起血液流速过缓8。 2穿刺点渗液渗血 形成原因:穿刺并行PICC置管后,穿刺部位常在12d后出血,特殊病例可能长达7d左右。这主要是因为穿刺点未进行加压包扎处理、穿刺血管过细、患者血小板指数偏低以及穿刺针头过粗所致。研究9表明,乳腺癌PICC穿刺区域渗血影响因素大多为穿刺部位过度运动、血管选择不合理、留置导管过细、创伤性穿刺、导入针规格不合理、穿刺不当等。也有文献报道10认为药物输注时间以及化疗药物刺激作用影响是PICC置管穿刺渗血的影响因素。 护理要点:(1)局部皮肤护理。对于PICC置管患者穿刺点渗液渗血严重的病例可适当提高维护次数,尤其是局部皮肤伴有炎性过敏反应者。临床研究11发现,在常规消毒处理的基础上取莫匹罗星软膏适量涂抹在穿刺点区域,同时取无菌纱布覆盖,并以灭菌透气薄膜外贴,1次/d,可有效预防穿刺点渗液出血现象。对于上述处理后局部未见不良反应但伴有持续性少量渗液者应加强观察。(2)穿刺护理。在穿刺过程中不可直刺患者血管,尤其是乳腺癌患者应取健侧进行穿刺12。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穿刺成功率,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同时应适当缩小压迫面积,早期给予持续性压迫,取明胶海绵或者无菌纱布对折后覆盖在穿刺点处,并取无菌透气薄膜外贴,1次/d,对于渗液渗血情况较为严重者可取弹性绷带做加压包扎处理,但应确保松紧程度适当,防止患者肢体远端肿胀13。(3)导管破裂处理。取适量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导管,一旦发现有无色透明液体自穿刺点渗出,则应检查是否为导管破裂14。对于前修剪式导管,一旦确定属于导管破裂,则应将破裂导管拔出重新插入新导管;对于后修剪式导管,则应在冲洗导管的同时将导管缓慢向外拉出,若破裂口位置位于导管后半部分,可将破裂处予以修剪并更换连接器,然后即可正常使用15。 3感染 形成原因:对于PICC置管引发的感染病例而言,其感染并无特异性症状,因此临床应严密观察并予以高度重视,严重感染患者可能存在生命危险。感染原因较为复杂,例如由于操作不够熟练或者未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造成导管装置被污染、敷料浸湿后未及时换药、皮肤菌群迁移以及穿刺部位等,此外,还受到导管种类、患者基础疾病以及个人体质的影响16。 护理要点:(1)护理人员在置管以及后续维护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性。文献报道17称血流感染患者中导管相关性病例感染事件往往在置管后数日发生,由此认为导管维护以及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感染的原因。所以应重视导管维护过程中的操作细节,应在PICC置管期间严格要求护理人员各项操作,确保其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同时在PICC维护过程中应限制人员走动,对于与导管直接接触的人员应要求其掌握正确洗手以及手消毒措施;输液前应消毒肝素帽,同时应定量配置肝素封管液并要求其限时使用。通过上述措施可有效预防并降低导管污染几率,减少感染事件发生率18。(2)采取有效措施护理置管部位以及穿刺点皮肤。研究19表明,PICC相关性感染以皮肤正常菌群为主要,诸如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等。置管后次日应及时更换穿刺点敷料,并保持一定的更换频率,以12次/周为宜,每周更换1次正压接头。一旦发现敷贴变污、松动或者潮湿,正压接头变污等情况应立刻予以更换。在选择敷贴时通常以透气性、弹性佳,黏性较大且便于观察的透明敷贴为主,以有效防控外来感染与细菌。护理人员每天应定时检查穿刺点皮肤情况以及置管部位,确认其是否出现全身症状以及局部感染症状,一旦发现置管部位发热、压痛以及红肿,或其他提示存在原发性、局部血源感染的相关症状,则应将敷料拆开做彻底检查20。(3)早期发现感染征兆并予以有效处理。护理人员在置管期间应对患者体温变化予以严密监测,同时注意观察其局部以及全身状况,一旦发现患者突发未明原因高热,则应考虑为导管感染,并实施血培养予以证实。对于确诊的感染病例应适当提高换药频率,取安尔碘于穿刺点湿敷,15min/d,也可采取微波照射治疗。 4结语 PICC置管有效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难以耐受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药物输注引发的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就乳腺癌患者而言,受疾病特点影响需要长期置管,因此在导管维护过程中防治并发症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了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并从静脉血栓、穿刺点渗液渗血、感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供广大从业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1刘华云,周莲清,谌永毅等.心智觉知模式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9(35):11-13. 2罗惠琴,侯玮.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9(13):39-40. 3莫美珍,林称喜,钟华英等.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9(24):19-20. 4胡淑贤,李冬梅,石搏等.心理护理对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血清PARP-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xx,33(5):1014-1015. 5周萍.综合干预预防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xx,19(25):3083-3086. 6董运凤.循证护理在减少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xx,28(23):44-45. 7赵芳,高博,张曼等.信息化管理在乳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xx,10(33):138-140. 8李文姬,张茂霞,张博等.影响乳腺癌化疗患者接受PICC置管的多因素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xx,32(22):2963-2965. 9王宝娜,昝英,王利等.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预防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xx,(3):249-251. 10郑小君.乳腺癌术后患者PICC置管失败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xx,28(14):18-19. 11何小霞,严银英.Orem自理模式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xx,19(27):3321-3323. 12梁涛.循证护理在预防乳腺癌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中的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xx,36(1):146-147. 13谭海梅,高铭云,黄小珍等.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在乳腺癌化疗期间的临床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xx,26(6):91-93. 14林嘉旋,黄水英,黄群爱等.乳腺癌患者PICC发生异位的正位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xx,26(6):544-545. 15唐欣慧,陈俊华,刘海燕等.乳腺癌术后PICC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xx,(3):73-74. 16黄爱微.乳腺癌患者PICC带管出院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C./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xx:531-535. 17孙彩霞,杨金芝,徐莹等.1例乳腺癌PICC置管期间并发两次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xx,33(29):6417-6418. 18姜伟娜,贾晓燕,姚柯蕾等.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的护理风险评估及对策J.感染、炎症、修复,xx,14(2):71,90. 19TaguchiK,IiharaH,IshiharaMetal.Comparisonofantiemeticefficacybetweensingleandrepeatedtreatmentswitha5-HT3receptorantagonistinbreastcancerpatientswithhigh-riskemetogenicchemotherapy.J.AnticancerResearch,xx,29(5):1721-1725. 20Kellokumpu-Lehtinen,P,Bergh,J,Salminen,Eetal.Cost-effectivenessofintensiveadjuvantchemotherapyfo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胶东红色文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开发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定性数据统计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眼耳鼻喉科年终述职报告
-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调查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凯里学院《计算机高级语言(c语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行政人员工作心得13篇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程序设计基础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造纸制浆知识培训班课件
-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灯光材质渲染》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陕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 液化气供应站承包经营合同书
- NY∕T 2537-201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
- 工程公司考勤制度
- 各省市光伏电站发电时长和量速查
- 幼儿园传染病分析及预防总结
- 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
- 手术室感染案例分析
- 护理三查八对课件
- 湖北自考18969《沟通与项目管理》复习要点资料(武汉大学出版社-徐莉主编)
- JGJ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