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寸、有温度的“对比”.doc_第1页
有分寸、有温度的“对比”.doc_第2页
有分寸、有温度的“对比”.doc_第3页
有分寸、有温度的“对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分寸、有温度的“对比” 一、表达形式的对比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我开门见山。 师:作者除了写夹竹桃外也写到其他花,并且用了许多四字词语,你能找出来吗? 我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细读课文,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第3自然段。 生:应有尽有、花团锦簇、满院生辉。 生: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 经过仔细查找,学生很容易找到了以上几个词语。待学生熟读这些词语之后,我又继续和他们交流。 师:把这些词语放在句中多读几遍,体会其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这些美丽的语言流露出作者爱花、赞花的美好情感。 学生在朗读、讨论的基础上,有了这样的初步体会。我继续追问。 师:作者说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他爱上了夹竹桃。那在文中他又是如何描写夹竹桃的呢? 生:“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生:“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生:“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学生一一列举,全情投入。我让他们反复阅读这三句话,然后继续追问,引导他们深度思考。 师:写其他花,作者用的都是佳词妙语,为什么到了主角夹竹桃这儿,就没有了光鲜亮丽的词语了呢? 学生们似乎有些领悟,开始反复研读起这三个句式:“又又”“无不”“无不”。其中,重点领会了“无不”和“无不”的双重否定表达形式和含义。最后我进行小结。 师:作者虽然没有用华丽的四字词语,但几个看似普通却又不平常的句子也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夹竹桃的特殊情感。作者对夹竹桃“韧性可贵”的赞美之情也溢于纸上。 通过导读,学生领悟到好词有好词的魅力,朴实的句子也有其力量,各有千秋。其实,表面看来是遣词造句上的差别,实际上都是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 二、情感态度的对比 师:文题是“夹竹桃”,可作者却写了很多其他的花,这是为什么呢? 当我把这样的问题抛出后,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套路语言”,如“这是为了更好地写夹竹桃”“这突出了夹竹桃的可贵精神”等等。在这处对比上,我试图链接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季羡林的语言匠心和情感态度。 师:较为常见的对比,可能是美与丑、好与坏这种非此即彼的比较。为了突出夹竹桃,季羡林先生完全可以将其他花写得黯然失色。但他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将其他花写得那般美丽动人。这是为什么?同学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作者爱上夹竹桃是因为夹竹桃有着可贵的韧性,同时夹竹桃带给作者许多美好的幻想。而对其他花只是喜欢,没有达到喜爱的程度,属于很普通的情感。 我对这位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因为文中有这样的语句“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 师:同学们,可生活中偏偏有这样的现象,赞扬某个人就会不自觉地贬低其他人,甚至将别人说得一无是处。这样的偏执情感是否合适呢? 学生们若有所思,似有所悟。我趁热打铁。 师:这样有分寸的对比,不温不火,才是境界,才有温度。赞美喜爱夹竹桃,却不妨碍作者对其他花的欣赏,这何尝不是一种做人的道理呢? 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两层对比,导得轻松,学生学得实在。 (:江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