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德铸魂”建设学院精神文化高地楚雄技师学院“技校人精神”的培育和提炼 文/张孟培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楚雄技师学院的办学过程,阐述了对学校精神的认识,重点介绍了学院技校人精神的凝练、阐释和培育。 关键词:技校人精神当代学校精神凝练培育 一、学院办学过程回顾总结 楚雄技师学院的前身是楚雄州技工学校,始建于1973年11月,1974年2月在南华县海子山挂牌招收第一届学生(设机修、铸造、精加工三个专业、共计150人)。2000年晋升为省级重点技校;xx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技校,办学规模达到1690人;xx年晋升为高级技校,在校生达到3180人;至xx年办学规模突破万人,在校生达到10160人。xx年11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级为楚雄技师学院。xx年1月学院提出了“建设一流的有特色的楚雄技师学院”的奋斗目标,以“二次创业”为抓手,建立了机械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数控应用技术系、生物化工系等四个系,试行院系两级管理,进一步强化专业学科建设,突出办学特色。 一所办学历史只有40年的地州级技校,在近十年间,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坚守阵地、抢占先机,成功转型,办学规模连续六年稳定在万人以上,连续五年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装备制造业技能大赛,屡创佳绩,被誉为云南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了全国知名技师学院。 承载着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全国中职示范学校、云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等多项荣誉,学院先后走出了全国技工院校杰出校长习晋光院长,全国模范教师白元慧老师,云南省职教名师王兰老师,云南省技术状元、省级技能大师张彦青老师,省级技术能手紫文才老师等一批优秀教师群体。他们根植于云南边陲彝州大地上技工教育这片文化沃土,传承和凝聚着“忠诚踏实,敬业执著,奋发图强,创先争优”的技校人精神,书写着教书育人、精工铸艺的动人乐章,成为楚雄技师学院打造办学品牌中光彩飞扬的“名片”。 二、对学校精神的再认识 树因根深而挺拔,人靠精神而立世,校因精神而勃兴。中外名校无不各具独特的学校精神,并成为铸就学校品牌,引领学校发展,成就学校辉煌的精神原动力。 纵观中外教育发展历史,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名校,决非仅仅靠其组织形态和行政模式,而在于其校园内涌动着的精神力量。一所真正的名校的打造,决非朝夕之功,往往是在经历“倡导、实践、提炼、再实践、升华”的过程中逐渐浓缩而成的。历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名校精神铸造了一批名校品牌。如剑桥大学是牛津大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因不满牛津的一些做法而开办;哈佛大学是剑桥大学的一批教授和学生因不满剑桥而到美国开办的,可以说剑桥大学的精神铸就了哈佛,哈佛大学精神又铸就了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的新呼唤,学校精神的回归与重塑更加值得期待,建设技工大国和技工强国的要求更加迫切。技工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庄重使命,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远离世俗污染,重拾人文精神,摒弃“工具化”的遮蔽,坚守职业教育岗位,恪守技工院校本质,占领精神文化高地,全面提升办学质量,重塑良好形象。 三、学校精神的凝练、阐释和培育 1.凝练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是这所学校整体面貌的体现。 楚雄技师学院的前身楚雄州技工学校,创办于“文革”后期“恢复整顿”“发展国民经济”的特殊社会历史时期,可谓应时而生,白手起家,艰难起步。1978年至1998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楚雄技校步入了发展成型期,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实训设备等方面极大改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1999年至xx年技工教育率先走入“市场”,学校进入改革发展期,在探索实践中,学校确立了“市场引导就业,就业指导办学,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有道德、守纪律、能吃苦、专业强、技能精”的培养目标,并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改革课程教学体系,提出了“宽基础、活模块”的教学观念,“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建设思路,按企业“订单”要求,实施“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xx年之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内涵建设,形成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团结、勤奋、文明、朴实”的校风,“严谨、博学、善教、爱生”的教风,“诚信、勤学、守纪、尊师”的学风。 xx年在创建技师学院的过程中,学院全面总结办学近四十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按照精炼传统、概括现实、引领未来、体现导向、便于流传等五个原则,对学校精神进行概括提炼,定名为“技校人精神”,其表述语为:“忠诚踏实、敬业执著、奋发图强、创先争优”。 2.阐释 “忠诚踏实”,即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勤俭朴实。反映了技校人特有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是技校人精神的特质。表明了对党对人民对事业要有忠心诚意,要保持一种朴实精神,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崇实而用笨功,树立朴厚的校园风尚。 “敬业执著”,即热爱技工教育、立德树人、教真育爱、关爱学生,对学生成长尽责、信念坚定、勇于担当。表达了技校人的职业精神、责任意识、为师之道,是技校人精神的基石。 “奋发图强”,即奋勇前行、顺势而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不断学习进步、提升能力、保持前进动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彰显了技校人刚毅顽强、蓬勃向上的精神意志,是技校人精神的精髓。 “创先争优”,即开拓创新、勇于创建、富于创造、敢于争先;在激烈的竞争中,克难攻坚、突破自己、勇于超越、奋力实现梦想。昭示了技校人开拓创新,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和昂扬斗志,是技校人精神的核心。 我国宋代思想家、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古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技校人精神”,四句话,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学院当代学校精神,集中体现了技校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技工教育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奋勇担当,表达了技校人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育人,加强管理、团结干事、丰富内涵、凝聚人才、凝练特色、提高质量、树立品牌、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坚守。 3.培育和践行 学校精神建设是一项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其建设过程是依据反映历史、体现现实、引领未来、概括特色等四个建设原则,是不断进行培育、凝练的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学校精神。就楚雄技师学院来说,就是要把技校人精神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实验实训、行为养成、服务社会等方面和广大师生员工之中。抓住了技校人精神的培育和践行,就抓住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技校人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和个性特质,是学院的灵魂,是技校人文明素养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概括提炼,是引领学院改革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橡胶足球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棉布裙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桃村灰火烧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柜式纯水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杀菌防腐防霉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器滴油盘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座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暖风器专用料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普通型伸缩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日用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Q∕GDW 12164-2021 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技术规范
- 文化遗产学概论:第七讲 遗产的完整性问题
- 草莓栽培技术(课堂PPT)课件
- 机耕桥施工方案
- 货车挂靠协议完整
- 教学能力大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教案
- 二手车营销策划方案
- 钢格构柱组合式塔吊方案(专家认证)
- 工程结算单(样本)
- 校园小品剧本多人10人 校园多人小品剧本
- 完整欠条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