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王飞1,秦方锦1,吴丹亚2,楼飞2,岑汤校3,葛超楠3,史努益3 (1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浙江宁波315000;2宁波市农业监测中心,浙江宁波315000;3宁海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宁波315600) 摘要:有机质水平常用作评价土壤肥力的首要指标,而土壤有机碳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新垦耕地表土中有相当比例的2mm砾石。为了准确评价新垦耕地的土壤肥力及其碳贮量,以宁波市宁海县14个新垦耕地表土(030cm)土样为例,对表土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这些样品的计算包括大于2mm的砾石时,有机质水平下降了22%(平均值从23.1g/kg下降到18.0g/kg);按照美国农业部的计算方法,表土(030cm)有机碳含量在1.978.97kg/m2间,参照加拿大农业-农产品部评价标准,这些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属于低的水平。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碳;计算方法;累积指数;砾石;新垦耕地 :S158.2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xx-0698 基金项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财农xx99号)。 第一作者简介:王飞,女,1968年出生,浙江舟山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土肥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通信地址:315000宁波市宝善路220号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TelE-mail:veg-wf163.。 :xx-07-14,修回日期:xx-10-05。 0引言 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农业部关于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评定工作规范和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规范和加强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农业部门开展了新垦耕地质量评定工作,即通过对开发造地项目工程和肥力要素的调查分析,来综合评定新垦耕地是否符合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根据浙江省耕地质量评定与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耕层有机质含量”即是最重要的肥力要素。由于大多数低丘缓坡开发垦造的耕地表土中,砾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计算其表土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对正确评估土壤肥力、指导作物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与岩石的主要区别是有机质。土壤有机质(SOM)也称作“土壤腐殖质”,其定义是除了土壤中未分解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外的有机部分。有机质的品质和性质决定土壤形成过程方向以及生物化学、化学、物理和土壤肥力性质。有机质影响所吸附的阳离子的组成和活性以及土壤颜色、能量平衡、容重、结持性和固相比重。有机质含量影响许多土壤性质,如持水量、交换性盐基、团聚体稳定性、土壤通气性以及供应氮、磷和微量养分的能力。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实验室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时,一般仅包括通过2mm筛部分,因此,是难以定量地估计一个土壤有机质含量的1。 土壤有机碳通过土壤生物和植物根系呼吸排放CO2,是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主要因子。土壤有机碳较小幅度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到碳向大气的排放,结果以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因此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就有学者开始对全球土壤有机碳进行估算,一般按土壤类型2、植被类型3、生命带4或以模型法5作统计,并提出了土壤剖面有机碳密度的概念。由于各研究之间计算方法不一致,因此各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对中国土壤有机碳总量进行计算。由于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和统计样本容量不同6-9,以及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深度标准、统计方法存在差异10-13,对土壤有机碳的估计差异也很大。 中国历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以通过2mm筛部分为基数进行计算14,至今仍以此方法作为评价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标准15。但对丘陵山地砾石含量高的土壤,按此法所测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高,因而被赋予较高的农业生产能力,这不符合客观事实。因此,笔者以宁波市宁海县xx年低丘缓坡垦造耕地项目为例,参照美国农业部1和加拿大农业-农产品部16有关标准,对表土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为准确估算土壤碳库和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宁海县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宁波市的南部,地处北纬29062932,东经1210912149之间,属沿海低山丘陵地区。总面积1843km2,山地面积945km2,平原面积805km2。拥有耕地3.5万hm2,林地10.8万hm2,滩涂2.6万hm2,素有“七山二地一分田”之称。 宁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常年以东南风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7,年日照1900h左右,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mm,无霜期230天。 1.2供试土壤 根据1994年浙江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所编著的浙江土壤17一书中浙江省土壤分类及中国国家标准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17296xx)18,本研究的土壤分类属红壤土类黄红壤亚类砂泥质黄红壤土属黄泥砂土土种(代码A1321611)。此土种在浙江省分布广泛,因此有一定代表性。 1.3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定 根据规范要求,采集030cm土层(30cm30cm30cm)土样,用筛分法,计算粒径2mm固体颗粒的重量百分比。 土壤样品按农业部发布的农业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按NY/T1121.4xx环刀法测定2mm土壤容重;按NY/T1121.1xx土样制备方法和NY/T1121.6xx重铬酸钾容量法进行2mm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 1.4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 (1)以2mm砾石为基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方法:2mm砾石含量)/100。 (3)按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的土壤有机碳(C)累积指数的计算方法1:土壤有机碳累积指数(kg/m2)=Wtoc0.1pHcmCm 其中:Wto为以2mm土壤为基数的有机碳(C)含量百分数(%);0.1为转换因子,常数;p为2mm砾石转换系数,如无砾石,Cm=1;如有砾石,Cm计算如下:Cm=(100-2mm砾石体积%)/100 2mm砾石体积%计算如下: P2mm=(A/B)/(A/B)+(100-A)/C100 其中:P2mm为2mm砾石体积%;A为2mm部分重量百分数(%);B为2mm部分容重(g/cm3),如无测定值,可用2.65g/cm3;C为2mm土壤容重(g/cm3),如无测定值,矿质土壤可用1.45g/cm3。 1.5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评价标准 (1)采用规范中“工程与肥力要素评价标准”,对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1分。 (2)对包括大于2mm砾石为基数计算的有机质含量(g/kg)进行生产能力赋值,标准同上。 (3)按加拿大农业-农产品部土地和生物资源研究中心标准对表土030cm有机碳(C)含量(kg/m2)进行评价,从低到高分级为:69kg/m216。 1.6数据分析 采用Excelxx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表土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方法的校正及评价由于有机碳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因此NY/T1121.6xx标准中,用测定土壤有机碳来间接地求得有机质,即用测得的有机碳值乘以范贝梅伦系数(VanBemmelenFactor=1.724)来计算有机质含量。 由于用NY/T1121.6xx标准测定的是以2mm砾石含量,因此有必要对测定值进行校正,即将2mm砾石含量计算在内。 从表1可以看出,以包括2mm砾石为基数计算时,14个采样点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已由测定时的23.1g/kg降至18.0g/kg,降幅达22%,生产能力赋值也由0.86分降低到0.71分,降幅达19%。尤其是8号土样2mm砾石含量达44%,该土壤应划为粗骨土类酸性粗骨土亚类17。 2.2土壤有机碳按累积指数法的计算及评价 1995年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在土壤调查实验室信息手册第一版中就提出了土壤有机碳累积指数aumulationindex)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9,到xx年该手册第二版得到进一步规范1:这一计算方法的另一术语是碳贮量(Cstocks),其定义是碳库(carbonpool)含有的碳的数量,意思是贮藏库或系统中累积或释放碳的能力,以土层深度为1m时,每平方米所贮存的有机碳(C)数量(kg/m2)来表示。 宁海县低丘缓坡垦造耕地表土(030cm)有机碳含量按累积指数法计算结果见表2,按加拿大农业-农产品部标准16,除3号和4号土样的有机碳含量在4.914kg/m2外,其余12个土样的有机碳含量均在1.74.9kg/m2范围内,可见总体上来说,所分析的土样有机碳含量是低的。 3结论与讨论 3.1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的改进 对于砾石占比大的土壤如新垦耕地等,以包括大于2mm的砾石含量为基数进行有机质含量计算,其值较为符合实际生产能力。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也有类似情形,如浙江省的酸性粗骨土亚类石砂土(砾石含量28%,20.02mm砂粒含量50%)2mm部分有机质的含量高达53g/kg17,但这些土壤的农业生产能力均为低下。 另外,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土壤粒级及质地分类用的是卡庆斯基制,即1mm为砾石;到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改为国际制,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用的是美国农部制20,都以2mm为砾石;但中国在采用国际制质地分类时并未考虑砾石含量。因此笔者认为,对砾石占比大的土壤质地分类及其有机质含量计算方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明确,并在有关标准中予以规定。 3.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表达方式 范贝梅伦系数假定土壤有机质含有58%有机碳,实际上该系数在土壤与土壤之间,以及同一土壤剖面的不同深度,都会有所变化。从土壤学发展的观点看,土壤成分数量表达的统一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有机碳含量一词比有机质含量更好,因为后者不是一个适宜的或准确可量度的实体21。 为准确评估土壤碳库,笔者认为应从国家层面上建立统一的土壤碳贮量计算方法。本研究引入土壤有机碳累积指数的概念,可供参考。 值得注意是,加拿大表土(030cm)碳含量图上还标出了3种图例:100%岩石(转换系数为0),100%冰和100%水15。100%岩石在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浙江省称为“岩秃”,据统计浙江省“岩秃”面积达27888hm2,占浙江省土壤面积的0.29%,这部分面积当时均归到酸性粗骨土亚类中石砂土,这就是说石砂土有机质含量没有原统计值高。另外,中国青藏高原等地的冰川(永冻土)的有机质含量计算也值得进一步研究22-23。 3.3本研究在作物施肥上的应用 对于无砾石的土壤,2mm土壤有效氮、磷、钾等养分测定结果可基本上反映该土壤养分供给能力;但对于含有砾石的土壤,有必要循本文思路,对其测定值进行换算,并及时补充有关养分。但肥料一次不能施用太多,因过量施肥会引起土壤养分浓度过高,造成伤苗,甚至减产。 3.4结论 综合以上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的比较分析表明,以包括2mm的砾石含量为基数的有机质含量计算值,要优于仅包括过2mm筛的测定值;而引进的土壤有机碳累积指数的计算方法,对土壤碳贮量从体积上有了统一而又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SoilSurveyStaff.SoilSurveyLaboratoryInformationManualR.Version2.0.USDANRCS.SoilSurveyInvestigationsReportNo.45.U.S.Govt.Print.,WashingtonDC.xx:235-253. 2BatjesNH.TotalcarbonandnitrogeninthesoiloftheworldJ.EuropeanJournalofsoilScience,1996(47):151-163. 3BolinB.ChangeoflandbiotaandtheirimportanceforthecarboncycleJ.Science,1977,196(4290):613-615 4WilfredMP,WilliamRE,PaulJZ,etal.Stangenberger.SoilcarbonpoolsandworldlifezonesJ.Nature,1982,298(8):156-159. 5PartonWJ,PasmussenPE.Long-termeffectsofcropman-agementinwheat/fallow(2)centurymodelsimulationsJ.SoilSci.Soc.Am.J,1994(58):530-536. 6潘根兴.中国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量研究J.科技通报,1999,15(5):330-332. 7王绍强,周成虎.中国陆地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J.地理研究,2000,18(4):349-356. 9李克让,王绍强,曹明奎.中国植被和土壤碳储量J.中国科学(D辑),xx,33(1):72-80. 9于东升,史学正,孙维侠,等.基于1:100万土壤数据库的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研究J.生态学报,xx,16(12):2277-2283. 10孙维侠,史学正,于东升.土壤有机碳的剖面分布特征及其密度的估算方法研究J.土壤,xx,35(3):236-241. 11史军,刘纪远,高志强,等.造林对土壤碳储量影响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xx,24(4):410-416. 12涂成龙,刘丛强,武永锋.马尾松林地与玉米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异研究J.生态环境,xx,17(1):261-267. 13黄志霖,田耀武,肖文发,等.三峡库区防护林土壤有机碳的累积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37(02):15-20. 14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32-136.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26.16xx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测定S. 16ActonDF,GregorichLJ.ThehealthofoursoilstowardsustainableagricultureinCanadaR.CentreforL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猪场租赁合同
- 林地承包合同模板
- 中亚股合同样本
- 餐饮技术入股合同协议书
- 业主出行收租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抵押贷款合同样本
- 2024年二月专卖店虚拟试衣间体型数据存储周期协议
- 小学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名师工作室考核方案-基本要求
- 光伏分期合同样本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有效应用策略
- 2024年低碳生活科普知识竞赛题库
- 2025-2030全球藻源虾青素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广东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选聘专业技术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生儿感染的个案护理
- 国省道公路标志标线维护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面具的设计制作课件
- 病历书写规范细则(2024年版)
- 《国内手语翻译人才供求现状调研报告》
- 2023年西藏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综合测试卷(二)(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