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氮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1页
叠氮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2页
叠氮化钠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日期:2007-6-25 版 本:1.0 生效日期:2007-7-18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称:叠氮化钠英文名称:Smide ,Sodium azide 企业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地 址:广东省茂名市红旗北路2号 邮 编: 525021 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2248052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B006 生效日期:2007 年7 月 1 8日国家应急电话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地化学品名称:叠氮化钠有毒害成分 浓度 CAS NO.叠氮化钠 99.5 26628228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6.1类 毒害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及眼睛接触。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后,发红、疼痛。引起水泡;眼睛接触后发红、疼痛、视力模糊;吸入或食入会引起头昏、虚弱、视力模糊、轻度呼吸短促、血压降低、腹痛、痉挛,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本品为新陈代谢抑制剂,干扰酶的氧化,抑制细胞核的磷酸;本品又属诱发突变剂,可破坏神经系统,引起死亡。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本品与酸类剧烈反应产生爆炸性的叠氮酸。与重金属及其盐类形成十分敏感的化合物。受热或撞击会发生爆炸。第四部分 急 救 措 施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肥皂水彻底洗涤。眼睛接触: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就医诊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 入: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第五部分消 防 措 施危险特性:本品与酸类剧烈反应产生爆炸性的叠氮酸。与重金属及其盐类形成十分敏感的化合物。受热或撞击或遇水会发生爆炸。剧毒,本品比亚硝酸毒性强,具刺激性。有害燃烧产物:275分解为氮和钠。灭火方法:转移或用水冷却火中容器,以免爆炸;喷水、喷雾或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剂灭火;火势太旺,应使用自动灭火设施。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在有防爆掩蔽处用雾状水、泡沫灭火机扑救,禁止用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抢修、抢救人员必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干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火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法。操作岗位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氧气)呼吸器、橡胶手套和全身防护衣等。远离火种、热源以及易燃、可燃物,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酸类、重金属及其盐类、水等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防止容器破损。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地方。库温不宜超过30。 包装密封。远离容易起火的地方。与酸类、重金属及其盐类,特别是铅、铜、银及其其他化合物隔离储运。较大批量须存放在炸药库内。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空容许浓度:美国TWA(mgm3):0.3,ACGIH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喷淋洗眼器。呼吸系统防护:戴防尘镜和面具(接触粉尘),选用适当呼吸器。眼睛防护:戴防尘镜和面具(接触粉尘),或防化镜和面具(接触液体)。身体防护:穿全身胶布防毒服。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 化 特 性外观与性状:无色至白六面晶系结晶性粉末,无臭。PH值:无资料熔点():275(分解) 相对密度(水=1):1.85 沸点():无意义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意义 燃烧热(kJ/mol):无意义临界温度():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溶解性:溶于液氮,微溶于醇。不易溶于有机溶剂。主要用途:制造叠氮酸、重金属叠氮化物(制造炸药)和纯钠,分析试剂,有机合成。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不稳定。禁配物:酸、苯基氯化物、溴、碳、二硫化物、铜、铅、硝酸、氢氧化钾、碳酸钡、硫酸、次氯酸铬、二甲基硫化物、水、银、水银。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剧烈震动。活性金属粉末、强氧化剂。聚合危害:不能发生。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27mgkg(小鼠经口); LD50:18 mgkg(小鼠腹腔);LD50:19 mgkg(小鼠静脉);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剧毒,本品比亚硝酸毒性强,具刺激性。许多症状如氰化物。动物实验急性:大鼠腹腔注射本品35 mgkg,15天后表现无力、震颤、痉挛、青紫、体温下降、昏迷、严重呼吸抑制和死亡。本品涂敷在大鼠和兔的背部皮肤上,可使其活动性下降,用5%20%的叠氮化钠水溶液涂皮,对大鼠LD50:60mgkg;兔为LD50:45mgkg。刺激性:无资料致敏性:无资料致突变性:本品又属诱发突变剂,可破坏神经系统,引起死亡。致畸性:无资料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无资料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第十三部分 废 弃 处 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废弃处理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第十四部分 运 输 信 息危险货物编号:61033UN编号:1687包装标志:毒害品包装类型:II包装方法:用内衬塑料袋的金属盒或内放玻璃瓶的塑料盒盛装。严封后再装入坚固严密的木箱,箱内空隙衬垫料。每盒净重100g,每箱净重不超过0.5kg。运输注意事项:需贴“毒害品”标签,航空、铁路限量运输。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防止容器破损。远离容易起火的地方。与酸类、重金属及其盐类,特别是铅、铜、银及其其他化合物隔离储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第十五部分 法 规 信 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 -92),将其划为第6. 1类毒害品。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 5793)中,该物质属第一类A级无机剧毒品;车间空气中迭氮化钠卫生标准(GB 161871996),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第十六部分 其 他 信 息参考资料: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国家环保局,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会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3、王广生,石油化工原料与产品安全手册,中国石化出版社,19964、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司综合处,化学危险品法规与标准实用手册,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5、化学危险品消防与急救手册编委会,化学危险品消防与急救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填表时间:2007年6月填表部门:中国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