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大学毕 业 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 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认识及发展浅析 姓 名 学 号 _ 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金 融 指导教师 职 称 中国XX二零一二年五月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失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我国就业形势为背景,了解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基本概念;对我国2000年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失业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要建立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构想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筹集方式、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管理制度、增进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效用辅助措施、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预警机制等详细制度。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就业、失业目录目 录21. 引言31.1 论文研究背景31.2研究的内容31.3研究意义32. 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一般概念42.1 失业的基本概念42.1.1 失业的一般概念42.1.2 大学毕业生失业的概念42.2 失业的基本概念42.2.1 失业保险的一般概念与特征42.2.2 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内涵与特征53. 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相关分析63.1 2000年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失业的数据统计63.2 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类型93.2.1自愿意失业与非自愿失业93.2.2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103.3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及消极影响103.3.1大学生失业的原因103.3.2大学毕业生失业的消极影响114.建立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分析114.1 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所面临的问题114.2 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现实意义124.3建立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可行性125 建立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125.1 筹集方式125.2 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管理125.2.1 建立大学生投保和就业信息档案125.2.2合理制定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135.2.3规范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135.2.4 发挥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135.2.5加强失业保险的立法工作135.3 增进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效用辅助措施145.3.1 促使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145.3.2 强化大学生专业素质技能145.4 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预警机制14结论15参考文献16Abstract16致 谢171. 引言1.1 论文研究背景我国高校扩招规模逐年增大,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学生找工作难已经成为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大学生是刚步入社会的一个群体,他们没有参加过工作,之前并没有买过失业保险,所以他们出去没找到工作时并不能得到失业保险,特别是在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毕业生队伍日益庞大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保障失业大学生在失业时的基本生活,我国推行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健全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体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并且更是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完善。1.2研究的内容文章根据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失业数据,详细分析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提出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必要性和建立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理论依据,从而提出建立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和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辅助措施。1.3研究意义大学生失业算是高知识失业。一般的失业群体成员大都由于素质较低、缺乏知识和技术,不适应现代生产与管理的需要而被淘汰。大学生是社会中相对优质的人力资源,他们接受过系统的知识教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身体状况都处在人生的最佳时期,因此,大学生成为劳动力资源中具备知识、创新精神的部分,是知识社会价值创造的核心生产力。而我国目前存在大量的知识性失业,使得这些国家曾为其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培育的优质劳动力资源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妥的就业及失业保险机制,那么很可能将会延迟大学生的就业,无疑是对这部分高等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宗旨是对非自愿视野大学毕业生在失业期间提供现金补偿,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他们寻找工作的时间,保护新生的劳动力,使他们有机会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更好的报效祖国。2. 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一般概念2.1失业的基本概念2.1.1失业的一般概念失业是与就业相对而存在的,根据国际劳工局的定义,就业是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所进行的活动,失业是就业的对称,即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这一社会现象,其实是劳动者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社会财富的创造,是一种经济资源的浪费。失业(Unemployment)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得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2.1.2大学毕业生失业的概念大学生失业是“知识失业”,即有知识的人或称知识分子的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拿到了毕业文凭和学位的人,具有劳动能力特别是脑力劳动能力,想找工作而在一定时期内找不到的这种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大学生失业并不意味着整个知识阶层的过剩,而是与劳动力总量过剩有联系,它是构成总量过剩和失业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并随着总量失业的起伏而同步同幅变化。2.2失业保险的基本概念2.2.1失业保险的一般概念与特征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1、普遍性。它主要是为了保障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其覆盖范围包括劳动力队伍中的大部分成员。因此,在确定适用范围时,参保单位应不分部门和行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其职工应不分用工形式,不分家居城镇、农村,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只要本人符合条件,都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权利。2、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制定法律、法规来强制实施的。按照规定,在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单位及其职工必须参加失业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根据有关规定,不履行缴费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互济性。失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筹集,由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相对稳定,筹集的失业保险费,不分来源渠道,不分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2.2.2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内涵与特征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是指国家以立法形式集中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基金,对失业的大学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促进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通过专业培训尽快就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其内容包括:制度的覆盖范围,失业保险及进度筹集,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与领取,失业保险基金的监督与管理。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障大学毕业生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二是给失业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给他们提供职业信息,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促使失业的大学毕业生尽快就业。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属于失业保险的范畴,但它有不同与一般的失业保险,它具备一般失业保险所具有的直接性、强制性、对象特定性、互济性、权利与义务的对应性等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1、保障对象的特殊性。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作为一个新生的保障制度,它的保障对象是毕业后失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保护的是有知识、有理想、有独特的思考能力、有强烈的接受新知识的欲望、有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能力、有创新意识但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大学毕业生。2、基金筹集方式的独特性。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学生家庭缴纳、贫困学生国家财政予以补贴等方式。3、保障侧重点不同。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保障重点是就业培训,通过对失业大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专业培训、上岗资格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就业岗位促进失业大学毕业生尽快就业,同时保障他们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3.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相关分析3.1 2000年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失业的数据统计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共有毕业生107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101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4.4%,毕业研究生6万人,占毕业生总数5.6%,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4%。表3-1 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0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107101613.94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15.02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108万(专科生49.20万人,本科生58.80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3.9%;毕业研究生7.0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3%。表3-2 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1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115.021087.0217.87200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136万(专科生72万人,本科生64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3.8%。与2001年相比,总数增加了27万人,增长23%。;毕业研究生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0%。已就业毕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左右。表3-3 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2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145136920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12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200万,占毕业生总数的94.4%;毕业研究生12万人。总数比2002年同期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5%。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表3-4 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21220012252004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280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264万(专科生140万人,本科生124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4.3%;毕业研究生16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表3-5 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4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2802641627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338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318万,占毕业生总数的94.1%;毕业研究生2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表3-6 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3383182027.4200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413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387万,占毕业生总数的93.7%;毕业研究生26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表3-7 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6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4133872627200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495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463万,占毕业生总数的93.5%;毕业研究生3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0%。表3-8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7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4954633229.1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559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512万,占毕业生总数的91.6%;毕业研究生4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9.1%。表3-9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8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5595124730.9200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635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588万,占毕业生总数的92.6%;毕业研究生4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65.4%。表3-10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6355884734.6201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672万人,其中,本专科毕业生620万,占毕业生总数的92.3%;毕业研究生52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3.3%。表3-11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业情况表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万)本专科毕业生(万)毕业研究生(万)失业率(%)数额6726205216.7表3-12 2000年2010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失业总体情况表(万人)年份高校毕业生(万)就业人数(万)失业人数(万)失业率(%)200010792.0814.9213.942001115.0294.4720.5517.872002145116292020032121595325200428020080272005338245.3992.6127.42006413301.49111.5127200749535114429.1200855938617330.9200963541519634.6201067256011216.7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历年公布统计数据整理。图3-13 2000年-201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图由上可知,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大,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8年和2009年两年,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失业率一度达到34.6%,到2010年才有所好转。3.2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类型3.2.1自愿意失业与非自愿失业失业有很多种类,根据主观愿意就业与否,即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所谓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范围。另一种是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3.2.2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成这样几种类型,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转换职业等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失业。这种失业的性质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的供给一方,因此被看作是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不完备,厂商找到所需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变化导致的,这些经济变化引起特定市场和区域中的特定类型劳动力的需求相对低于其供给。季节性失业是消费者对一些商品和服务的季节性需求造成的,即消费者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季节性变化的。这是一种正常性的失业,它通过影响某些产业的生产或影响某些消费需求而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当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因而厂商的生产规模也缩小,从而导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周期性失业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3.3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原因及消极影响3.3.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上不光有大学毕业生,还有中专职高技校生,甚至还有大量农民工和大批从企业精简下来的职工,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难以大幅度地增加,有些领域甚至减少现有的工作岗位不足以吸纳刚毕业的以及前几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导致大学生找工作竞争日趋激烈,甚至存在一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2)择业心理预期偏高;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向往社会地位较高的体面工作,不愿下基层,不肯吃苦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普遍愿意在一线和二线城市工作,显示出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局限,使很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3)职业规划意识缺乏;据凤凰网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发布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表明,在我国被调查的大学生中,211或985院校做过职业规划并努力实践的仅占29.6%,做过职业规划但没当回事的占44.0%,没做过的占14.0%,国外/境外高校做过并努力实践职业规划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内高校。3.3.2大学毕业生失业的消极影响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失业使得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无法在劳动力市场得到回报,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学毕业生失业的忽然性不断冲击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会对人们产生重大的社会心理影响由于昔日的天之骄子忽然失业,人们开始有了“读书无用论”和“大学生过剩论”;就业难会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有一些失业大学生心理失衡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大学生失业加剧,学历竞争畸形化,教育过度化,因受教育程度的分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和获取财富数量的分化会使人们丧失追求公正和平等的信心。4.建立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理论依据与可行性分析4.1 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所面临的问题1、保险金的来源;大学生失业保险的资金来源应该是学生、学校、政府三方,而让大学毕业生自己承担保险费用的一部分,势必会加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同时,学校和政府要以何种形式给予补贴,补贴多少,如何进行管理等等问题目前都还有待确定。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个在毕业生如果能在毕业后立刻拿到失业补助金, 那么他就极有可能先选择不找工作,然后在领取失金后再寻找工作。3、保险费率的拟定;要拟定保险费率,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失业率,二是投资收益率,但由于失业率的统计口径及方法等难以确定,因此保险费率不易划一;综上,我国在当前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考虑:筹资方式、具体保险金额、给付方式及保险费率等。4.2 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现实意义失业保险的基本功能就是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其再就业。失业是社会问题,失业率增加,对社会所构成的威胁,不是线性的,而是呈指数形式爆炸式发展的。当一个群体的失业率超过一个阀值时,社会的失稳将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大学生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专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他们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失业保险制度, 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属于国家法律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险。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 有助于拓展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健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并有助于最终完善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4.3建立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可行性首先,我国具备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的经济基础,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做后盾;其次,失业大学生对失业保险的需求意识强烈,失业的大学生受到各方面限制,尤其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最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宝贵经验,各方面同时体现建立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是可行的。5 建立我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5.1 筹集方式由于大学生失业的特殊性,所以普通失业保险制度的劳动者和雇主双方缴纳的失业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在此并不适用,大学生失业保险基金可以由国家财政、学校和学生共同负担。其中国家要占主要部分, 由财政拨款帮助大学生购买失业保险、 交纳失业保险金,毕业后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就可以到劳动就业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从而享受失保险待遇。同时, 社会各界的公益性捐赠也可成为一部分基金来源。5.2 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管理5.2.1 建立大学生投保和就业信息档案建立网络化社会保障的管理机制,利用身份证拥有的特殊证件号码,建立全国联网的大学毕业生信息网,信息网内包括了大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在校内的缴费情况等,当失业的毕业生到劳动部门进行失业登记以后,劳动部门就可以在网上查询到该人员相关内容,可以根据此信息联合街道办、 居委员会一起对失业毕业生的失业原因及现实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失业者也要提供相关资料,证明不是因个人原因不愿意就业或导致失业并且愿意接受职业介绍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从而确定是否应该给予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另外,加大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与监控,提高基金的调剂程度,严防基金的冒领和浪费,使其真正起到保证生活和促进就业的双重作用。因此,当失业毕业生再就业以后,相关部门也应该有记录, 防止失业后再就业的毕业生仍然在领取失业保险,也有利于对还贷的跟踪,加大对失业毕业生的还贷行为的约束力。如果失业毕业生再就业以后,没有及时、按时的返还贷款,那么将会直接影响该人员的其他社会保险的缴纳和领取。5.2.2合理制定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制定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应遵循保护和激励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应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生活水平,要考虑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中需要的交通费、通讯费、资料费等各种费用, 稍微高于大学毕业生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失业保险的发放标准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5.2.3规范对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建立每位大学生失业保险个人账户, 把失业保险纳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中, 避免失业保险基金的流失 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入财政部门在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由财政部门依法进行监督失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 不能挪作它用。5.2.4 发挥失业保险的再就业功能在确保失业大学生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功能,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 这是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的本意。 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以学生毕业后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依据,逐月发放,保险期限为一年或两年。为了促使毕业生尽快择业,可实行失业保险待遇递减制,即前期保险待遇可以高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 后期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 逐月按系数递减, 以促使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尽快寻求适应自身的就业岗位或创业性就业。5.2.5加强失业保险的立法工作 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是促进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国还应制定专门的大学生失业保险办法 ,对其资格、待遇、基金、管理和监督、处罚等做出明确规定 例如对失业保险费的收缴以及违反规定的相关处罚要有明确细致的条款,对失业者身份的认定保险金的发放领取都要有严格的规定,法律还要明确规定聘用大学生的单位的连带责任,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生之前,必须对其失业保险贷款的返还以及是否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况了解清楚,督促其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关义务,否则用人单位将会被处以罚款或其他的处罚。5.3增进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效用辅助措施5.3.1 促使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当前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处于待业观望的状态这类大学生往往抱有高就心态,从选择工作岗位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只愿意去国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或者外企等大型单位就职,从选择地域角度来说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或者仅以个别的大城市为目标。这种大学生群体即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关键转变是要降低就业期望,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等地方去,虽然表面看起来这些地区和部门工作条件都不好,但大学生毕竟年轻,不应该把目光全部集中在工作待遇上,更应看重未来的发展空间,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区、农村和城市当中的非正规部门将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个人的发展完全能够从其中汲取有益的因素、开阔自己的视野。5.3.2 强化大学生专业素质技能劳动力市场中,熟练运用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极为短缺,本专科文凭求职者人数众多,担忧一技之长者却不常见,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不到位,造成了人才培养机制滞后于市场需求。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往往都是掌握了一定层面的理论知识,由于实验设备或者实践机会的操作层面资源非常有限,造成实践的课时过少,最终导致相当规模的大学生实践能力不高。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于用人单位交流沟通,了解需要什么技能的人才,双方互惠互利,减少大学生失业率。5.4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预警机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失业预警制度是指政府要监测失业现状并适时采取措施,将失业率控制在安全水平以下。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失业控制目标也就是要划定预警失业(国际通用的标准是5%)、失业警戒线 (7%),恶性失业线的控制目标。建立失业监测系统,对失业进行调查、统计、预测和报告,为决策部门采取措施 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在国际上,失业率4%5%左右,通常被认为是达到了充分就业的理想状态。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毕业生失业现状,积极建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我国应加强大学毕业生失业调控建立失业动态报告和失业预警制度 一方面,要采用抽样调查等方式认真调查大学毕业生失业情况,另一方面对出台的一些经济政策进行评估、分析、预测,比如,分析循环经济对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缓解金融危机的各项经济措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等。结论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在我国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是可行及必要的。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市场导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大学生失业的出现难以避免,这种现象是大学生供给和需求在具有一定特征的劳动力市场上相互的结果。失业的大学生群体不但影响了我国就业率以及公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而且容易造成向社会传达出教育信号逐渐弱化的负面作用,对自身和社会都产生长远的消极作用。本文尝试建立一种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在一定的时期内,既能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存,又可以尽快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同时,除了建立大学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之外,还要提供一些其他的辅助措施,促进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参考文献1 胡舒,潘峰。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初探,当代经济,2008,NO.3,120121。2 朱艳。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分析,商业经济,2008,NO.12,1920。3 张婷。关于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时代金融, 2011,NO.5,182。4 李春鸽,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构建分析,经济导刊,2011,NO.4,5758。5 赵海峰。关于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NO.15,168-169。 6 王静。关于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障制度的探究,法制与经济,2012,NO.1,65-68。7 李晨晨、何文娟。浅析大学生失业保制度的建立,人力资源,2012,NO.1,107。8 赵昂。构建大学生就业导向型失业保险制度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某废钢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租赁期满后购买选择权协议
- 2025年度特色餐厅餐饮配送服务承包合同4篇
- 中国防水胶卷材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个人创业贷款担保合同样本4篇
- 2025年涂装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大全:涂装工程安全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抵押融资合同规范文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汽车贷款合同标准格式4篇
- 2025年度个人汽车租赁保险附加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江苏海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CNAS实验室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 农民工考勤表(模板)
- 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轴线翻身
-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201309
- 中考英语 短文填词、选词填空练习
- 一汽集团及各合资公司组织架构
- 阿特拉斯基本拧紧技术ppt课件
- 初一至初三数学全部知识点
-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 (完整版)企业破产流程图(四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