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园(圆明园)里的沉思心得体会.doc_第1页
废园(圆明园)里的沉思心得体会.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得体会范文/工作心得体会 废园(圆明园)里的沉思心得体会 读过这篇*,我首先想到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想到英法联军洗劫文物的情景。时间久远,原始资料不足,使情景变得模糊。英法联军的那次历史壮举,没听说有照片,但参与者的回忆录、日记还是可信的,还能找到一点“形象”。据此,我们知道了,他们进入圆明园后,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不知该怎么办。英军司令格兰特和法军司令孟托邦商量后,决定选其中最精美最有价值者(现存放大英博物馆)献给英国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剩余部分作为士兵们的奖品。于是我们仿佛亲眼看见,官兵们争先恐后爬上皇帝的宝座,戴上皇帝的帽子;金银珠宝古玩等,能拿的就拿,拿不走的,就打碎取其镶嵌物;互相争夺,不惜大打出手;他们离开圆明园时,肩扛手提,全身披挂:马鞍上叮咚作响,空弹药箱塞得结结实实,连大炮筒里也填满了丝绸。其后,便是联军火烧圆明园。财物劫走了,干吗还要回来放火?这是常识。犯罪学上说,杀人谓之灭口,毁物谓之灭迹。不过历史已经证明,火烧圆明园是愚蠢的,是罪上加罪,它让全世界更加看清英法联军的强盗嘴脸。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发怒了,他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把我们各大教堂的宝藏集拢在一起也是抵不上东方这所庞大的辉煌的博物院的。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箧装满,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行径实在不是光彩的事情。据说大英博物馆对一些中国文物的“来历”是用模糊语言表述的。人们注意到,日本人很少去芦沟桥游览。大概是类似的缘故吧,圆明园遗址,法国和英国的游客也不多。圆明园遗址不是一般的游览胜地,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章节。西洋楼景区残雕石柱遗存,更像一座永久的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