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984.2-2004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第2部分:老化试验、破坏试验和内部熔丝隔离要求》与前一版本相比,在内容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完善。具体而言,新标准明确了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容器在进行老化试验时的具体条件与步骤,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控制范围、电压施加方式及持续时间等关键参数的设定,以确保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此外,对于破坏性试验,该标准不仅规定了试验方法,还细化了对试验后样品状态的要求,旨在通过严格的测试流程来验证产品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于内部熔丝的设计与应用,本版标准增加了更多细节性的描述,强调了熔丝材料的选择依据及其安装位置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指标要求,比如熔断特性曲线等,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电容器整体的安全性能,减少因过载或短路导致的风险。同时,对于如何检测熔丝是否正常工作也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包括使用哪些工具以及采取何种方法来进行有效检查等内容。
以上变化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关注,反映了行业发展的最新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方向。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2-04 颁布
- 2004-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 CS 3 1 0 6 0 . 7 0K 42荡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3 9 8 4 . 2 -2 0 0 4 /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第2部分: 老化试验、 破坏试验 和内部熔丝隔离要求 P o w e r c a p a c i t o r s f o r i n d u c t i o n h e a t i n g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s - P a r t 2 : A g e i n g t e s t , d e s t r u c t i o n t e s t a n d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d i s c o n n e c t i n g i n t e r n a l f u s e s ( I EC TS 6 0 1 1 0 一 2 : 2 0 0 0, I DT2 0 0 4 - 0 2 - 0 4 发布2 0 0 4 - 0 8 - 0 1 实施 率 督黔 臀 策 嚼 臀聂 臀臀 暴 发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 T 3 9 8 4 . 2 -2 0 0 4 /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 J J t , ,青 G B / T 3 9 8 4 (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分为两个部分: 第 1 部分: 总则; 第 2 部分: 老化试验、 破坏试验和内部熔丝隔离要求。 本部分为 G B / T 3 9 8 4 的第 2 部分 , 本部分等同采用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 (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第 2 部分: 老化试验、 破坏试验和内部熔丝隔离要求)(英文版) 。 为便于使用, 本部分对 I E C 6 0 1 1 0 - 2 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 用“ 本部分” 代替“ 本标准” ; 用小数点符号“ ” 代替小数点符号“ , ” ;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部分与J B 7 1 1 0 -1 9 9 3 中的相关内容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老化试验项 目; 增加了破坏试验项 目( 适用于除调谐回路用高频电容器外 , 没有装设内部熔丝的感应加热装置 用电力电容器或 自 愈式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 增加了附录 A的内容; 增加了附录 B的内容。 本部分的附录 A和附录 B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 S B T S / T C 4 5 ) 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 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 新安江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 刘普、 罗建利。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J B 7 3 2 一 1 9 6 5 , J B 7 3 2 一1 9 7 5 , G B 3 9 8 4 一 1 9 8 3 , J B 7 1 1 0 一 1 9 9 3 。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3 9 8 4 . 2 -2 0 0 4 /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 第 2 部分: 老化试验、 破坏试验和内部熔丝隔离要求1 总 则1 . 1 范 围 G B / T 3 9 8 4 的本部分适用于符合 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 的电容器 , 并给出了这些电容器的老化试验和破坏试验的要求, 以及内部熔丝隔离试验的要求 。 注: 本部分中章和节的编号与G B / T 3 9 8 4 . 1 - - 2 0 0 4 的相对应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 B / T 3 9 8 4 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 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力电容器第 1 部分: 总则( I E C 6 0 1 1 0 - 1 : 1 9 9 8 , I D T )1 . 3 定义 本部分采用 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中列出的所有定义。2 质量要求和试验2 . 1 5 老化试验 老化试验是为了验证在提高的温度和电场强度下所造成的加速损坏不会引起介质过早击穿而进行的型式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 试验和测量用电压的频率应为5 0 Hz 或6 0 H z . 老化试验应对至少两单元进行。 试验单元可为生产单元或模型单元 , 模型单元在老化试验所要检验 的性能方面与生产单元是等效 的 。 对模型单元设计的限制在附录 B中详细叙述。2 . 1 5 . 1 试验准备和初始测f 老化试验期间介质的温度应至少等于铭牌上规定的冷却媒质的上限温度加上生产单元在热稳定试验结束时测得的介质温升, 或 6 0 C, 取两者中较高者。 在该试验过程中, 应将试验单元放人一个强迫空气循环的烘箱 中, 其端子竖立 向上垂直放置, 调节烘箱环境温度使介质能达到所要求的温度。该环境温度应保持恒定 , 允许波动范围为一2 K -+5 Ko在施加电压前, 应将试验单元在这一温度下稳定至少 1 2 h o 然后应在相同的温度下对单元施加U 1 。测量电容和损耗角正切( 见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的2 . 3和 2 . 4 ) 。 注 : 介质温度可用热 电偶测量, 或 者根据热稳定试验结 束时测得的电容用电容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来估算, 或从 以前 确 定的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间的关 系来估算 , 例如使用 J B / T 8 9 5 7中所述 的由电阻性模拟 电容器得出的 内 部 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间的关系2 . 1 5 . 2 试验方法 单元应在工频 1 . 2 5 U 、 下通电 1 0 0 0 h , 或在 l . 3 5 U 、 下通电 5 0 0 h , 由制造厂选择。 由于本试验的持续时间长, 因此允许电压中断 。在电压中断期间, 单元应保持在可控制的环境温度中。如果烘箱断电, 则在单元重新施加电压前应再放置至少 1 2 h , 使其再次达到环境温度。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3 9 8 4 . 2 - 2 0 0 4 /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2 . 1 5 . 3 最后电容和损耗角正切测f 在完成老化试验的两天内, 应在相同温度、 相同电压和相同频率下重复 2 . 1 5 . 1 的测量。2 . 1 5 . 4 验收准则 如果没有发生击穿, 则认为试验单元成功地通过了老化试验。 电容测量值与 2 . 1 5 . 1 的测量值之差 , 对于非 自愈式 电容器应不大于相当于一个元件击穿或一根内部熔丝动作之量, 对于自愈式电容器应不大于2 %0 损耗角正切测量值应不超过制造厂所述的最大值 。 当对两单元进行试验时, 应没有单元损坏( 击穿、 过大的电容变化或超限值的损耗角正切) 方可接受; 当对三单元进行试验时, 有一单元损坏可以接受。2 . 1 6 破坏试验 这类电容器大多数已传统上采用内部熔丝、 压力指示器或隔离器加以保护。 对于调谐回路( 换流器) 用的高频非 自愈式电容器, 可制成没有任何保护的装置: 由回路的失谐而断开电源回路来提供保护。破坏试验不适用于这类电容器。 本试验也不适用于具有内部熔丝的非自 愈式电容器, 对内部熔丝进行隔离试验( 见2 . 1 7 ) o 除调谐回路用高频电容器外, 如果没有装设内部熔丝 , 或如果 电容器为 自愈式的, 则必须按下列程序进行破坏试验。2 . 1 6 . 1 试验程序 试验应对电容器单元进行。 当由制造厂确定时, 可以使用已通过老化试验的单元。 试验的原理是用高内阻的直流电源促使元件损坏, 随后施加交流电压, 检验电容器的性能。 对于没有内部熔丝的非 自 愈式电容器可以按附录 A 中给出的各种方法来促使元件损坏。制造厂选择其中之一。 电容器应放置在具有温度等于电容器温度类别最高环境空气温度的空气循环的烘箱中。 当电容器的所有部分均达到烘箱的温度后 , 按图 1 给出的电路进行下面的试验程序。 如果电容器是用过压力指示器代替图 1 中的熔断器来进行保护的, 则应使用由过压力指示器控制的断路器。 带有温度开关或制造厂与用户商定的其他指示器者, 应采用同样的方法。 a ) 将选择开关 H和 K分别置于位置 1 和 a , 将交流电源电压整定到 1 . 3 U ,v , 并记录电容器电流。 b ) 将直流电源电压整定到制造厂所述的值, 然后将开关 H置于位置 2 , 调节可变电阻器使直流 短路电流为3 0 0 m A o c ) 将开关 H置于位置 3 , 开关 K置于位置 b , 对电容器施加直流试验电压。维持该状态, 直到电 压表 V指示大约为零, 并保持 3 s - 5 s 为止。 d ) 然后将开关 K置于位置 a , 再次对电容器施加试验电压(( 1 . 3 U , ) , 历时 5 m in , 在此期间再次记 录 电流 。 。 ,。冬一一一,。 卫 皿 丫 (d.c. )丫一 厂 h 丫丫 tax j 图 1 进行破坏试验的电路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B / T 3 9 8 4 . 2 -2 0 0 4 八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 可能出现下述情况: 电流表 I 和电压表 U两者均指示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应检查熔断器 F , 如果已熔断, 则应予以 更换。接着对电容器施加相同交流电压 , 如果熔断器再次熔断, 则终止程序; 如果熔断器不熔 断, 则仅使用开关 K继续进行项 c ) 和项 d ) 所规定的程序。 电流表 I 指示的电流为零 , 而电压表 U指示 1 . 3 U , , , 在这种情况下 , 终止程序。 电流表 I 指示的电流大于零 ,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进行项 b ) 、 项 c ) 和项 d ) 的程序。 中断程序后, 将电容器冷却到环境温度 , 并按照 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的 2 . 6 进行端子与外壳间电压试验 。 交流电源在电容器端子上的短路电流应大于5 I m ax ( 见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 的1 . 3 . 2 0 ) 0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1 , 应不小于 2 I m a z o2 . 1 6 . 2 试验要求 试验结束时, 电容器外壳应完整无损, 只有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前提下 , 才允许排气孔正常动作或外壳有较小损伤( 如裂纹) 。 a ) 逸出的液体材料可以浸湿电容器外表面, 但不得滴落。 b ) 电容器的外壳可以变形和损伤, 但不得爆裂。 c ) 不应有火焰和( 或) 火星从开口处喷出。这可用纱布( 粗棉布) 将电容器裹起来的方法来检验, 纱布燃烧或烤焦作为失效的判据。2 . 1 7 内部熔丝隔离试验2 . 1 7 . 1 概述 本试验用来代替具有内部熔丝的非 自 愈式电容器的破坏试验( 见 2 . 1 6 ) . 熔丝与元件串联连接, 一旦元件发生故障, 则用此熔丝来断开。因此熔丝的电流与电压的范围取决于电容器的设计, 在有些情况下也取决于熔丝接人的电容器组。 通常, 内部熔丝的动作取决于下列两因素或其 中之一 : 来 自与故障元件或单元相并联的元件或单元的放电能量; 工频故障电流。 熔丝应能承受按 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 的电容器单元的全部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 熔丝的开断试验应在一台完整的电容器单元上 , 或在两单元上进行, 由制造厂选择。用两单元做试验时, 一单元在下限电压下进行试验, 另一单元在上限电压下进行试验。 单元应通过了 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 规定的全部出厂试验。 注: 由于试验、 测量和安全等情况, 可能有必要对做试验的单元作一些修改, 例如, 在附录 A中所述的那些。还可 参照附录 A中给出的各种试验方法。2 . 1 7 . 2 隔离要求 当元件在 u , 和 u : 电压范围内发生电击穿时, 熔丝应能将故障元件断开。其中 u , 和 u : 分别为故障瞬间单元端子电压的最低和最高瞬时值。 “ , 和 u 2 的推荐值如下: u , 。 9 涯 U v ; 一一 u 2 2 招 U , ; 。 上述的 u , 和 “ : 值是根据在元件电击穿瞬间电容器单元端子上通常可能出现的电压确定的。 u : 值是过渡性的, 并且是考虑了阻尼后的值。 如果用户规定了不同于上述值的 u : 和 u : 值 则应根据制造广与用户之间的协议改变上限和下限试验电压 。2 . 1 7 . 3 承受要求 动作后, 熔断了的熔丝间隙应能承受元件全电压 , 加上由于熔丝动作引起 的任何不平衡电压, 以及标准下载网()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3 9 8 4 . 2 -2 0 0 4 /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在电容器寿命期间内正常受到的任何短时瞬态过电压。 在整个电容器寿命期间, 熔丝应能连续通过等于或大于单元最大允许电流除以并联熔丝支路数的电流( 见 G B / T 3 9 8 4 . 1 -2 0 0 4 的 3 . 3 ) 0 熔丝应能承受在电容器寿命期间可能发生的由于切合操作引起的涌流。 连接到未损坏的元件上的熔丝应能承受由于元件击穿引起的放电电流。 熔丝应能承受在 2 . 1 7 . 2 的电压范围内发生的在电容器组内单元外部的短路故障引起的电流。2 . 1 7 . 4 PM离试验( 型式试验) a ) 试验方法 熔丝的隔离试验应在 0 . 9 U N 的下限电压和 2 U 、 的上限电压下进行。 如果试验用直流进行, 则试验电压应为相应交流试验电压的 人 厄 倍。 如果试验用交流进行 , 则在下限电压下试验时不必用峰值电压来触发元件损坏 。 在附录 A中给出了一些试验方法。 b ) 电容测量 试验后应测量电容, 以证明熔丝已经断开。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应具有足以检测出由一根熔丝断开所引起的电容变化的灵敏度。 c ) 对单元的检查 打开前, 外壳应无明显变形。 打开外壳后, 应进行检查以确定 : 完好的熔丝没有明显变形 ; 没有超过一根( 或接有熔丝的直接并联的元件的十分之一) 以上的另外的熔丝损坏( 参见 A . 1 的注 1 ) 。如果采用附录 A中的方法 b ) , 则应注意 A . 1 的注 2 a 注 1 : 少量浸渍剂变黑不影响电容器质量。 注 2 : 在由于熔丝动作或者由于其连接线损坏而断开的元件上可能存在危险的残余电荷, 故所有元件均应仔细地 放 电。 d ) 打开外壳后的电压试验 电压试验应在击穿的元件与其熔断了的熔丝间隙之间施加 3 U r , ( U T,。 为元件电压) 的直流电压来进行, 历时 1 0 s 。试验期间, 间隙应处于浸渍剂中, 不允许熔丝间隙击穿。 注: 对于全部元件并联的单元以及对于采用附录A中给出的试验方法b ) , c ) , d ) 或 e ) 之一的所有单元, 该试验可以 在单元打开外壳前用交流试验来代替。端子间的试验电压用电容比进行计算, 这种情况下, 在击穿元件与其熔 断了的熔丝间隙之间的电压为3 U N c / 2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3 9 8 4 . 2 -2 0 0 4 /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促使接有或没有内部熔丝的非 自愈式电容器击穿的方法A . 1 概述( 仅适用于接有内部熔丝的电容器) 试验期间应记录电容器的电压和电流 , 以证明熔丝确已断开。对于直流试验 , 击穿后应将试验电压保持至少 3 0 s , 以确证熔丝的开断没有借助于电源的断开。 为了检验熔丝的限流性能, 在上限电压下试验时, 熔断了的熔丝两端的电压降, 除暂态过程外, 应不超过 3 0 0 0 0 如果电压降超过 3 0 %, 则应采取措施, 使得由试验系统得到的并联贮存能量和工频故障电流与运行条件相当刀然后应在这些条件下进行试验来验证熔丝动作是否满意。 注 1 : 在上限电压下 , 允许有另外一根接在完好元件上的熔丝( 或接有熔丝的直接并联 的元件 的十分之一) 损坏 。 注2 : 在进行该试验时, 应采取措施以防电容器单元可能爆炸和钉子爆炸性射出。A . 2 试验方法 应采用试验方法 a ) , b ) , c ) , d ) , e ) 中之一种或其他的方法。 a ) 预热电容器( 仅适用于接有内部熔丝的电容器) 在施加 下限交流试验 电压前 , 将 电容器单元 置于烘 箱 内预热 。预 热温 度 ( 1 0 0 0 C- 1 4 0 0 C) 由制造 厂选择, 以求在实际上短的时间( 几分钟到几小时) 内得到第一次击穿。 注 1 :为 防止由于温度高引起内部液压过高, 可以在单元上装设一个带阀门的溢流管, 在施加试验电压的瞬间关上 阀门。 注 2 : 在施加上限试验电压时可以采用较低的预热温度。 以避免在达到试验电压之前就发生击穿。 )机械刺穿元件 机械刺穿元件用钉子进行, 将钉子通过预先在外壳上钻好的孔打进元件内。试验电压可以是直流或交流, 由制造厂选择。 如果采用交流电压, 则应选择刺穿的时间, 使得在接近峰值的瞬间发生击穿。 注 1 : 不能保证只刺穿一个元件。 注 2 : 为了防止沿着钉子或通过钉子打穿的孔对外壳闪络的可能性, 可以使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 钉子” 和( 或) 可 以在与外壳固定连接的或在试验时连接起来的元件 内进行刺穿。 注 3 : 直流电压对所有元件并联的电容器特别适合。 c ) 元件 电击穿( 第一种方法 ) 在试验单元的一 些元件中, 每只都装一个插于介质层间的插 片。每一插片分别连接到一个单独的端子上 。 试验电压可以是交流或直流, 由制造厂选择。 为使这样设置的元件击穿, 在此改装元件的插片与任一极板之间施加足够幅值的冲击电压。 在采用交流电压的情况下, 应在接近峰值电压的瞬间触发冲击。 d ) 元件电击穿( 第二种方法) 在试验单元的一些元件中, 每只都装一根与两个附加插片连接的短的易熔金属丝并插于介质层间。每一插片分别连接到一个单独的绝缘端子上。 试验电压可以是直流或交流, 由制造厂选择 。 为使装有这一易熔金属丝的元件击穿, 用另外的充电到足够 电压的电容器对金属丝放 电, 使其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3 9 8 4 . 2 -2 0 0 4 /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烧断。 在采用交流电压的情况下, 应在接近峰值电压的瞬间触发导致金属丝烧断的充电电容器放电。 e ) 元件电击穿( 第三种方法) 在制造时, 将单元中一个元件( 或几个元件) 的一小部分去掉, 换成耐电较弱的介质。 例如 : 将膜一 纸一 膜介质割下 1 0 c m z 2 0 c m , 换成两层薄纸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3 9 8 4 . 2 -2 0 0 4 / I E C T S 6 0 1 1 0 - 2 : 2 0 0 0 附录B ( 规范性 附录) 模型单元设计的要求 如果模型单元和其内部元件的设计两者均满足下列要求 , 则认为模型单元与生产单元是可比的。B . 1 模型单元元件设计准则 a ) 模型单元内部元件固体介质的层数应相同或较少, 且应用同一种液体( 若有的话) 浸渍; 介质应 在 7 0 %-1 3 0 厚度内, 额定电场强度应相同或高一些。 b ) 固体介质材料的组合应相同, 例如, 全膜或全纸或膜一纸一膜等; 。 ) 对于金属化膜或金属化纸, 金属化层的成分、 表面设计、 边缘和表面电阻应相同( 在规定的偏差 范 围内) 。 d ) 固体和液体介质材料应满足同一制造厂的技术规范。 e ) 铝箔设计应相同: 厚度相同( 偏差士2 0 %) ; 铝箔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绵阳师范学院《ERP沙盘模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绿色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书
- 2025年户外装备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5授权公司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公司装饰工程内部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高中历史130个关键概念一篇搞定
- 【7道期中】安徽省淮北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解析)
- 2025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
-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2024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粮油食材配送投标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培训专题讲座
- 快速制作会议座次表、会场座位安排
- 公司财务报表模板(word版本)
- 北京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北京城管理委员会
- 工厂利器管制办法
- 郫县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
- 专业拜访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