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学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1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2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3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4页
老年病学神经系统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学习目标,1.说出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2.解释老年帕金森病,并叙述其主要临床表现 3.简述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老年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第1节,定义: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部病变。急性脑血管疾病称为卒中,我国脑卒中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 分类: 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塞 出血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脑血栓形成,第1节 老年脑血管疾病,一、概述,定义:脑血栓形成指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因素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因急性供血不足或血液中断而发生相应区域缺血、缺氧或坏死,产生其神经症状和体征的疾病,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好发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 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增高、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粘滞性增高等。,发病机制: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的基础,动脉硬化等因素使管壁变得粗糙,在血液粘滞性增高、血液缓慢、血压下降等因素使血小板等血液成分粘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逐渐扩大使动脉狭窄,当狭窄未达80%以上并且有侧支循环代偿时,可不出现临床症状。,三、临床表现,好发部位:最常影响的是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脑桥支。 好发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 前驱症状:发病前约有1/41/2的患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或有头昏、头痛、眩晕、短暂记忆障碍、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症状。,4.临床特点:多在安静状态或睡眠时发病,表现为睡前正常,次晨起床时发现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一般情况下神志清醒或轻度意识障碍,多无剧烈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和脑膜刺激征,症状多于数小时或2-3天达高峰。 大脑中动脉主干血栓形成: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及“三偏”症状。 椎-基底动脉主干血栓形成:眩晕、呕吐、瞳孔小、四肢瘫、共济失调、昏迷和高热等,病情危重。,四、诊断,临床特点: 60岁以上,有吸烟、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常于休息时发病,出现偏瘫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伤的症状与体征,症状多在几小时或几天时间达高峰,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无颅内压增高及脑膜刺激征的表现。,主要辅助检查: 脑脊液:大多正常; CT检查:为首选检查。2448小时后梗死区出现低密度灶。 MRI:较早发现梗死灶,特别是对脑干和小脑的病灶。 排除其它疾病。,五、防治措施,治疗原则:,尽早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 加强缺血细胞的保护治疗;防治脑水肿; 加强监护和护理,防治并发症; 治疗原发症,防止复发。,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护理,保证营养。 调整血压,防止并发症。如收缩压超过220mmHg或舒张压超过120mmHg时,应谨慎进行降压治疗。 2、防止和治疗脑水肿: 避免导致颅内压升高的因素,应用甘露醇及速尿。,3、改善微循环,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 溶栓治疗: 适应证:发病后6小时内无出血及出血倾向,无严重高血压及合并症。 溶栓药物:尿激酶、蛇毒类溶栓剂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等。 注意事项: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1.抗凝治疗 适应证:进行性脑卒中,且CT证明是非出血性脑梗死 禁忌证:严重高血压、有出血倾向、肝肾疾病及年龄过大患者。 抗凝药物:低分子肝素 2.抗血小板聚集:小剂量肠溶阿斯匹林等,但有出血倾向或溃疡病患者禁用。 3.钙拮抗剂:尼莫地平、尼卡地平,4、加强缺血脑细胞的保护治疗: 神经细胞营养剂、自由基清除剂 5、手术和介入治疗: 大面积血栓形成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 6、康复治疗: 以恢复功能为主 7、预防: 合理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控制危险因素,老年脑出血,第1节 老年脑血管疾病疾病,一、概述,定义: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 高血压并有脑动脉硬化:最常见病因 其它: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血液病、缺血性脑卒中继发出血、抗凝和(或)溶栓治疗后出血等。 2、发病机制:血压骤升时病变动脉破裂出血,三、临床表现,1、好发部位:最常在大脑基底节区,有时也可在脑桥和小脑。 2、好发年龄:50-70岁,多有高血压史。 3、前驱症状:常无预感,4、临床特点: 脑出血常在活动时突然发病,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病情发展到高峰。 剧烈头痛、呕吐,常呕出咖啡色液体,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血压明显增高及脑膜刺激征 有局灶性神经受损的体征。 常有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脏损害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四、诊断,1、临床特点: 2、主要相关检查: 脑脊液检查:出血6小时后呈血性,压力增高,可确诊。 头颅CT、MRI:可发现高密度出血灶、异常信号。,五、防治措施,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的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调节血压,防止再出血和处理并发症。 缓解期治疗目的 加强功能锻炼,促进脑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1、急性期的治疗 一般处理:注意抗感染。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急性期治疗的关键。 控制高血压: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供血不足。使血压下降到脑出血前原有水平或稍偏高,一般维持在150-160/90-100mmHg为宜。 对症治疗:降温及必要时应用止血药和凝血药,预防及治疗并发症:预防感染和褥疮的发生,防止肾功能衰竭及应激性溃疡。 手术治疗:适应证 一般状态好,无明显心、肺、肾等器官功能衰竭。 幕上血肿计量在30ml以上。 小脑出血计量在10ml以上。,2、恢复期的治疗:功能康复治疗,原发病或易患因素治疗 3、预防 保持心情舒畅;不要饮酒过量; 定期体检; 防止寒冷刺激; 晚餐进食要少; 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关键 排便勿用力过大、咳嗽要控制; 不要剧烈运动。,老年帕金森病 (Pakinsons disease),第2节,一、概述,定义: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发生在老年人中的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反射障碍为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了,可能由感染、遗传、环境因素以及随年龄老化等因素有关。主要病理改变在黑质-纹状体通路。目前发现帕金森病患者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数量减少,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减少,从而出现乙酰胆碱系统功能相对亢进,因此产生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等运动症状。,三、临床表现,1、震颤:最常见而最固定的症状,静止时震颤明显,作随意运动时可减弱或停止。情绪激动时加重,睡眠时完全停止。 2、肌强直:呈“齿轮样”或“铅管样强直” 3、姿势步态异常:头前倾,躯干俯屈,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末节伸直,拇指结掌,下肢髋、膝关节略屈曲,后期不能站立。,4、运动迟缓:起动和停止缓慢,动作幅度变小,慌张步态; 写字过小征; 面具脸。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流涎、皮肤及汗腺分泌增加、心律不齐、下肢水肿、胃肠蠕动障碍及大、小便排泄障碍。 6、精神及神经症样症状:焦虑、睡眠障碍、对健康过分关注;情绪抑郁、痴呆、精神病性症状及人格改变等,四、诊断,年龄:中老年人 病因:原因不明 起病方式及进展: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 突出表现: 震颤 肌强直 运动减少 姿势反射障碍,五、防治措施,1.药物治疗: 治疗原则,长期服药、控制症状; 最小剂量、最佳效果; 权衡利弊、联合用药。,多巴胺替代疗法: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常用药物为美多巴、-甲基多巴肼等。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里舒麦角晶碱、培高利特等。与复方左旋多巴合用。 抗胆碱能药物: 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对震颤和强直效果较好。常用的药物有盐酸苯海索、丙环定、普罗吩胺和甲磺酸辛托品等。,多巴胺释放促进药:金刚烷胺 机制:促使多巴胺能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减少多巴胺的重吸收。 适应证:轻症患者,对少动和姿势障碍有效 禁忌证:严重肾衰竭、癫痫病史和严重精神障碍 不良反应:恶心、失眠、幻觉、下肢皮肤网状青斑,足踝水肿等,剂量过大可引起抽搐。,-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机制:减少氧化酶对多巴胺的分解,减少自由基,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常用药物:司来吉兰 儿茶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