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ppt_第1页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ppt_第2页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ppt_第3页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ppt_第4页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了解】了解百合、狐惑、阴阳毒三病的概念; 【熟悉】阴阳毒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证治; 【掌握】百合病、狐惑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背诵】条文:1、5、10、13、14。,目的要求,三病概念 百合病 :以精神恍惚不定,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为特征。“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为其病机。 狐惑病:常表现出以咽喉、二阴溃烂,后期见目赤为主证,伴见精神恍惚等症状。主要由湿热虫毒所致。 阴阳毒(阳毒阴毒):由疫毒感染引起,以咽痛,发斑为主证。此处阴阳非指寒热、表里,而是以证候特点划分阴阳。,概 述,合篇意义: 1.病因:均属热性病范畴。 2.症状:三者临床都有变幻无常的神志方面症状,如百合、狐惑之精神症状,【原文讲解】,一、百合病,返回主页,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百脉一宗:指人体血脉分之可百,但其同归心肺所主则一。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人体之脉同归心肺所主。 “宗”,“本”也,“聚”也之谓。 书禹贡 :“江汉朝宗于海”。 默默:默,静也,寂也,谓病人精神不振,寂然不语。 臭(xu绣):气味也。,(一)脉证与病机,返回主页,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一),溺(nao尿):同尿,即小便。 淅(x息)然者:怕风,寒栗之状。 快然:意为排尿通利,无任何不适。,本条小结,病因有两方面:一为热病之后,余热未清;二为情志不遂,化火伤阴。 (医宗金鉴) 病机:心肺阴虚内热,以致百脉不和 症状分为主观症状及客观症状两类。其中主观症状表现为精神恍惚不定,饮食行动失调,包括“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無寒,如热無热; 客观症状为口苦、小便赤、脉微数。,临床启示 从百合病所描述的症状来看,本病与现代医学的癔病,神经官能症的某些表现颇为相似,故其证属心肺阴虚内热者,可按本病治疗。此外心理治疗在本病的防治中亦占有重要地位。,返回主页,(二)治疗原则,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九),治疗原则: 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 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 阴虚内热者宜养阴清热;阴损及阳者宜扶助阳气。 逆:逆治。,“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阴虚内热,偏于阳盛的表现,必须得通过滋阴才能够清热。 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 “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症见怕冷、神疲无力等阳虚表现时,治疗上,应该加养阳的药物 随证治之,如果在阴虚的情况下,复用汗法和下法,更伤其阴,都为错误的治法,所以说“此为逆” , “亦为逆”。,返回主页,(三)证治1百合病正治法,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五)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劈) 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正治法百合地黄汤 病机:阴虚内热 症状:同第1条 治则:润养心肺,凉血清热 方剂:百合地黄汤 如初:如刚开始发病时的情形。,百合地黄汤 百合:润肺清心,益气安神 地黄:滋肾水,益心阴兼清血热 泉水:下热气,利小便 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尤怡心典:“此则百合病正治之法也。盖肺主行身之阳,肾主行身之阴,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既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除之验也。”,百合,功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治邪气腹 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药性论:使,有小毒。主百邪鬼魅,涕泣不止,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 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胁痈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 本草衍义:张仲景用治伤寒坏后百合病须此也。 本草: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遍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 本草经疏:百合得土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亦应微寒无毒。入手太阳、阳明,亦入手少阴。,【典型病案】,江某某,男,45岁,农民,1969年12月4日初诊。家属代诉:患者向来身体尚好,少有疾病,一个多月前因吵架后出现夜游症,夜间入睡后,突然起床在屋外行走,良久又回床而卧。起初家人不介意,不数日又夜游,问其为何夜出?病者称未有夜出,于是引起家人与邻里注意。开始三五日一发,近或隔夜一次,或每夜一次,白天问之,均谓未曾夜出,仅见神思恍惚,烦躁不安。虽仍可参加田间劳动,但体力很差。,曾在当地卫生所服过苯巴比妥等药无效,故来求诊。望其面色,不见异常。问其便食,尚属一般。切其脉细数不静,而两寸尤甚。察其舌,质地偏红,且微有薄苔。反复询问病者感何不适?病者默坐椅上,称惟感心悸不宁,焦躁,口味时苦,小便色黄而已。(陈克正.夜游症与百合病.中医杂志,1981,22:42),【辨治思路解析】 (1)病证辨析:患者以夜游而不自知为主要临床表现,此外又见神思恍惚、烦躁不安、心悸不宁、焦躁、口味时苦、小便色黄、舌偏红苔微薄、脉细数不静两寸尤甚,此病证与本篇第1条所论百合病的神志、语言、行动等异常,及口苦、小便赤、脉微数基本一致,故可辨为百合病,证属阴虚内热。,本证虽有烦躁不安、舌质偏红、两寸脉细数不静,但尚未出现口渴、身热等症。因此,可排除百合病变证;亦未经汗、吐、下之误治,故可按百合病本证辨治。 (2)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向来身体尚好,一个多月前因吵架后出现夜游症,此乃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灼损心阴,致行动异常。入夜后,火邪更甚,迫使魂魄妄行,故现夜游症;心肺阴虚内热,热扰神明,故神思恍惚、烦躁不安、默坐椅上、心悸不宁;,阴虚内热,故口味时苦、小便色黄、舌质偏红微有薄苔;两寸脉细数不静尤甚,乃心肺阴虚内热之象。其病机为肝郁化热,热灼阴液,阴虚内热。 (3)治法与方药分析:病属阴虚内热证;治宜润养心肺,凉血清热,安神定志;方用百合地黄汤加味。 百合10g,生地12g,知母9g,川连3g,白芍9g,当归9g,茯神9g,远志4.5g,生石决15g,珍珠母30g,炙甘草4.5g。水煎服。,(4)百合地黄汤治疗百合病临证如何加减运用? 若心肺阴虚内热重可加知母、玄参、栀子、黄连等; 若阴虚燥热重可加麦冬、沙参、栝蒌根等; 若虚烦不眠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合欢皮、龙骨、牡蛎等; 若阴虚痰热内扰者可加竹茹、川贝母等; 若伴肝气郁结者加柴胡、香附等。 女更年期综合征等,属阴虚内热证者可用本方治疗。,返回主页,2救治法(1)百合病误汗救治法,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二)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劈) 知母三两(切) 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发汗后:误用解表发汗法后。 发汗后百合知母汤 心烦,口燥, 病机:误汗后,使心肺阴虚内热加重 治则:养阴清热,润燥除烦 方剂:百合知母汤(百合、知母、泉水煎药)。,返回主页,(2)误下后的救治法,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三) 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劈) 滑石三两(碎、绵裹) 代赭石如弹丸大枚(碎、绵裹) 上三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渣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下之后滑石代赭汤 症状: 小便赤涩,呕吐逆 养阴清热利尿,和胃降逆 病机:误下后阴液损伤,胃气上逆 治则:清热利尿、养阴降逆 方剂:滑石代赭汤(百合、滑石、代赭石、泉水煎药),返回主页,(3)误吐后的救治法,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四)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七枚(劈) 鸡子黄枚 上二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吐之后百合鸡子汤 病机:误吐后耗伤胃阴,燥热增重,虚烦不安,胃中不和 治则:养阴润燥滋阴和胃 方剂:百合鸡子汤(百合、鸡子黄、泉水煎药),鸡子黄: 千金食治:“主除热,火灼、烂疮,痓。” 本草求真:“利产安胎。” 本草纲目:“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 本草再新:“补中益气,养肾益阴,润肺止咳,能使心肾交,能教肺肾还。虚劳吐血,均有功焉。” 现代研究,鸡蛋黄中的卵磷脂、 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 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 育有很大的作用。,返回主页,3.百合病变治法百合病变渴,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六) 百合洗方: 上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也。,返回主页,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七) 栝蒌牡蛎散方: 栝萎根 牡蛎(熬)等分 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渴不差栝蒌牡蛎散 牡蛎咸寒引热下行,百合病变渴,病机:百合病日久失治,内热加重 症状:除第1条症状外,又见口渴 治则: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方剂:百合地黄汤配合百合洗方 若不奏效,改用百合地黄汤配合 瓜蒌牡蛎散(瓜蒌根、牡蛎),返回主页,(2)百合病变发热,百合病变发热一作发寒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八)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 滑石三两 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病机:百合病经久不愈,热盛于里,外达肌表 症状:发热 治则:养阴清热 方剂:百合滑石散(百合、滑石),【辨治要领与思路】,辨证要点:百合病基本症状兼见发热、小便短涩不利。 百合病变发热是内热加重的表现。 病机为水热互结,用滑石利水而清里热。可见,遇到发热,不可一概清热,而应找出发热的原因,针对疾病的本质治疗,即治病必求其本。,【临床应用】,热病后期,复发热,而见本方证者,可加减 用之, 如发热重者,可酌加玄参、太子参、麦冬、地骨皮、白薇等。,【医案举例】,谢某,女,23岁。患神经官能症,主诉经常头痛,失眠,眼冒金花,口干口苦,手足心烧,食欲有时好,有时不好,月经提前量少,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若问其有无其它不适,则恍惚去来疑似有无之间。其人营养中等,面色如常,舌润无苔,边尖俱赤,脉象弦细而数。此金匮所谓“百脉一宗,悉致其病”,治宜滋养心肺之阴,佐以清热镇静, 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栝蒌牡蛎散、百合滑石汤合为一方:百合23克,知母15克,滑石10克,花粉12克,生牡蛎20克,加淮小麦15克,生白芍10克,炙草6克,大枣3枚。 服十剂,口苦口干已好,小便转清,于原方 去知母、滑石、花粉,加沙参15克,麦冬10克,枣仁10克,阿胶10克(蒸兑),鸡子黄2枚(冲服), 连进二十余剂,诸症悉平。,二、狐惑病,湿热蕴毒或虫毒感染所致以人体上部(咽喉,口腔,齿龈,目唇)和下部(前后二阴)蚀烂,甚或成脓为主,伴精神恍惚,狐疑惑乱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概念,一、临床表现及内服方,原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 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 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 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 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 草泻心汤主之。(10),解 析,命 名,狐惑(huo),情志异常症状: 多疑善惑, 如狐之性。,病情复杂,变化多端, 令病者疑,医者惑。,狐 (yu) (虫毒感染),金匮玉函经二注 “狐惑病,虫蚀上下也。”,外用杀虫药有效。 如:苦参汤。,全 身 症 状,类 表 证,神志症状,脾胃症状,状如伤寒,鉴别诊断,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湿热内扰心神,不欲饮食,恶闻食臭,湿热困扰脾胃,特 异 体 征,蚀于上部则声喝,蚀 于 喉 为 惑,湿热熏蒸于上,蚀 于 阴 为 狐,其 面 目 乍 赤,乍 黑,乍 白,上则面目赤,下则面目白,滞则面目黑,湿 热 下 注,湿 热,湿热内蕴,虫毒感染,病因病机,病 位,肝,心,脾 胃,经 脉 病 变,神 志 不 宁,湿 热 内 蕴,眼,唇,肺,心,乳头,胆,阴器,中焦,下 肢,肝,脑,足 厥 阴 肝 经,足 阳 明 胃 经,胃,心,肺,脑,脾,眼,鼻,齿,喉,下 肢,足 太 阴 脾经,脾,大肠,胃,小肠,舌,喉,肺,心,上 肢,治法,清热解毒,安中化湿,方药,甘草泻心汤,甘草(生)清热解毒泻火,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半夏、干姜宣化内湿,人参、大枣扶正健脾安中,临床应用,1狐惑病与白塞氏病相类似,白塞氏综合症属 湿热内蕴者可用甘草泻心汤化裁治疗。,2狐惑病日久,久病及肾者可从肾论治。,3甘草泻心汤还可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 指肠溃疡、肠激惹综合症、多发性口腔溃疡、 肛门湿疹等证属湿热内蕴者。,【临床应用】,狐惑病虽有内治、外治之法,但以内治为主,其外 治方中,苦参汤现代常用于湿疹、疥疮或会阴肛门 搔痒、肿痛及白塞氏综合征外洗或漱口均宜。 治赤白带下,阴道滴虫之阴部搔痒可加黄柏、龙胆 草、蛇床子; 治周身风痒,疥疮顽癣,可加地黄、赤芍、白藓皮。,原文,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 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 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 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 豆当归散主之。(13),病者脉数,无热,默默但欲卧,湿热内蕴,微烦,表无大热,热扰心神,湿热困脾,目赤如鸠眼,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热迫津泄,湿热循肝经上注于目,酿脓初期,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湿热瘀于血分, 脓已成熟,湿热瘀于血分, 脓已成熟病情迁延, 病邪集中于局部, 相对脾胃影响较轻,七 八 日,病情迁延,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排脓,方药,赤小豆当归散,当归:行血补血,祛瘀生新;,赤豆(浸令芽出,曝干):清热凉血渗湿排脓;,浆水: 清凉解毒,临床应用,2. 肛门及其附近的痈肿病变成脓或伴有便血者,也可用该方治疗.,1.对眼部成脓者,可在赤小豆当归散基 础上加生薏苡仁.败将草等.,三、阴阳毒病,返回主页,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十四),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 感受疫毒,血分热盛,肉腐成脓 升麻鳖甲汤:清热、解毒升麻、甘草清热解毒, 鳖甲、当归滋阴散瘀,雄黄、蜀椒解毒。 锦文:文,通纹;绵文,丝织品上的彩色花纹或条 纹,此处指病人的脸部有赤色的斑块,如同绵纹一样。,返回主页,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十五),阴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疫毒内侵,瘀血凝滞,经脉阻塞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提要 以上两条论述阳毒与阴毒的证治,病因:阳毒与阴毒均系感受疫毒之邪所致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排脓,阳毒与阴毒的区别如下:,返回主页,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 当归一两 雄黄半两(研) 蜀椒一两(炒、去汗) 甘草二两 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升麻鳖甲汤: 功效:清热、解毒 升麻、甘草清热解毒, 鳖甲、当归滋阴散瘀 雄黄、蜀椒解毒。,返回主页,临床运用:升麻鳖甲汤可用于治疗哪些疾病? 本方除治疗红斑性狼疮外,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猩红热、肾炎血尿、慢性荨麻疹、慢性肝炎等。只要其证候属血分热盛者皆可随机化裁应用。,升麻鳖甲汤临证如何加减运用?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 对肌肤发斑的疾病,若血分热盛者加羚羊角、大青叶、金银花、连翘、生地等;若血瘀较重者加牡丹皮、赤芍、丹参等;出血者加三七、茜草、紫草、白茅根等。,【典型病案】,顾某,女,43岁。患亚急性红斑性狼疮2个多月。症见发热不退,经用激素(强的松)治疗,发热虽然减轻,但面色红斑未退,形如蝴蝶状,色红似锦纹,胸背上肢亦有红斑,下肢及面目有轻度浮肿,周身关节酸痛,有时咽部亦疼痛,小便较少,舌红苔白,脉象细数。化验:血沉偏快,尿蛋白(+)。(张谷才.从金匮要略来谈阴阳毒.广西中医药,1981,:13),升麻15g,生鳖甲20g(先煎),当归6g,丹皮10g,熟地20g,附子3g,牛膝12g,车前子10g,露蜂房6g,蛇蜕5g,土茯苓20g。水煎服。 方用升麻、甘草清热解毒,利咽消斑;鳖甲、当归养阴活血行瘀:丹皮活血凉血清热;车前子、土茯苓引水湿热毒下行;熟地、制附子、牛膝补益肾气;蜂房、蛇蜕解毒。 上方加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